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吉林在线阅读篇

吉林在线阅读篇

2011-09-27 5页 doc 52KB 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440534

暂无简介

举报
吉林在线阅读篇信息来源:创新医学网www.yixue360.com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李艳(陕西省子洲县人民医院儿科,陕西子洲717300)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0例MPP急性期患儿(MPP急性期组)、35例恢复期患儿(MPP恢复期组)、70例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BALF中IL-6、IL-10、TNF-α水平。结果:MPP急性期组I...
吉林在线阅读篇
信息来源:创新医学网www.yixue360.com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李艳(陕西省子洲县人民医院儿科,陕西子洲717300)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0例MPP急性期患儿(MPP急性期组)、35例恢复期患儿(MPP恢复期组)、70例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BALF中IL-6、IL-10、TNF-α水平。结果:MPP急性期组IL-6、IL-12、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MPP恢复期组比较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P恢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IL-10、TNF-α在小儿在MPP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这些指标可以较准确地判定患儿病情和预后。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IL-6;IL-8;TNF-α   目前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细胞因子等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检测标本一般是血液及痰液,而以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为检测标本的研究少见。因此,本文对MPP患儿BALF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研究,以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MPP发病中的作用,为小儿MPP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70例MPP急性期患儿为研究对象(MPP急性期组),均符合诊断标准[1]。70例患儿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1~13岁,平均(5.31±0.79)岁。经跟踪、随访,收集到其中35例患儿恢复期(MPP恢复期组)患儿肺泡灌洗液。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查体儿70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1~13年,平均(5.18±1.01)岁,既往无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疾病,近3个月无任何感染、发热及咳嗽病史。两组在性别和年龄构成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术,MPP组根据胸片或胸部CT,选择浸润选择浸润影最大区域,对照组选择右肺中叶或左肺舌叶,当纤维支气管镜嵌入上述部位时,用10ml的无菌注射器经纤维支气管镜吸引孔注入37℃无菌生理盐水灌洗并回收BALF,立即送检,BALF以4℃以下以1800r/min离心10min,留取上清液,置于-80℃冰箱保存等待。IL-6、IL-10、TNF-α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作。   1.3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所有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MPP急性期组IL-6、IL-12、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MPP恢复期组比较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P恢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与正常对照组和MPP恢复期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在MPP发病机制研究中,细胞因子参与了免疫反应、炎性反应及免疫损伤已达到共识。IL-6是炎性反应中重要的细胞因子,是炎性反应急性期合成的重要介质,体外试验表明,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能产生IL-6等细胞因子,肺炎时血清IL-6普遍增高,以细菌性肺炎增高最明显[2]。IL-8是一种多源性炎性细胞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有强烈趋化作用[3]。孙清梅等研究结果表明MPP患儿血清IL-8升高,升高水平与病情轻重有关[4]。TNF-α具有双重的生物学活性,一方面是机体免疫防护的重要介质,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活性较低,具有调节免疫应答,促进细胞生成分化等生理功能;另一方面可参与机体的免疫病理损伤,若过度分泌可引起局部炎性反应,甚至导致器官受损[5]。因此,TNF-α在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生机理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MPP急性期组IL-6、IL-12、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MPP恢复期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而MPP恢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IL-6、IL-12、TNF-α能参与了MPP的感染过程,在MP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提示我们应及时给予免疫干预治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病情恢复。   4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   [2]袁红瑛,于芳,张青晓,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8变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5(9):749.   [3]叶承志,邹典定,赵东赤.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NF-a与IL-8的关系及意义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6(9):784.   [4]孙清梅,毕文术,汪琪,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NF-α、IL-8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1):47.   [5]杨东亮.危重症与TNF-α、IL-6、IL-8和IL-10[J].医师进修杂志,2004,27(11):56.     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在心脏手术后血压监测方面的对比分析   宋稳丹(贵州省三都县人民医院内科,贵州三都5581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监测的差异,寻找合理的监测方案。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心内直视术后患者,分析对比其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监测所得结果,比较其中差异。结果: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在心脏手术后8h内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h后及舒张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手术后8h内宜采用有创血压监测,其结果更接近于真实值,而8h后可用无创血压监测替代有创血压监测。   [关键词]血压监测;有创;心脏手术   近年来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已经逐步被更为先进的无创性监测方法所取代。但从理论上讲,有创血压测量法结果更准确、可靠,其更接近于正常值[1]。这也是现在手术室及ICU病房等对危重患者仍以有创性监测方法为主要血压测量方法的原因[2]。在心脏手术后,动脉血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监测指标,其反映着术后循环系统机能的恢复等重要指征,所以血压监测是很重要的,但临床上经常出现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结果不同,以至无法确定患者真实血压。针对术后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意义及时间问题,本研究通过对60例心内直视术后患者的自身前后病例对照研究,连续观察病例术后1d内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的变化并进行比较,探讨了关于有创血压对于心脏术后患者的意义及应用时间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10年6月间心脏外科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7~63岁,平均(33.1±11.8)岁。在所有病例中,先天性房间隔缺损行修补术者12例,室间隔缺损行修补术者2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者8例,其他各类20例,所有病例均于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皆采用桡动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   1.2监测方法:同时采用有创血压监测方法和无创血压监测方法,以10min为间隔,每小时记录监测数据6次,共记录145次,数据290对。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录入计算机,经SAS9.2行配对资料t检验,检验效能α=0.05。   2结果   2.1有创血压及无创血压收缩压的比较   2.2有创血压及无创血压舒张压的比较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心脏术后8h内,有创血压监测所测量的收缩压低于无创血压监测所得收缩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8h之后,虽然有创血压测定的结果与无创血压数值不尽相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舒张压的测定方面,有创血压较之无创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类似,即有创血压测得的收缩压比无创血压测得值略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将逐渐消失[3]。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心脏手术后患者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从而血压下降,而有创血压监测灵敏度较高,准确的捕捉到了这种变化。这种血容量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血容量上升,血压缓慢恢复,最终出现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没有差异的情况。另外,传统的无创血压监测选择肱动脉作为测量点,而有创血压监测一般选择桡动脉,这也可能是造成有创收缩压低于无创收缩压的原因。再者,血液黏稠度,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血管应激反应及麻醉药物的应用等,都可能是造成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数值上差异的原因。结合本研究所得结果,我们推断,在心脏术后早期,还是应以有创血压监测为监测患者心血管系统水平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低血压时,无创血压无法提供准确的血压值,反应不了患者的血容量变化,而有创血压监测却可以持续的显示患者的瞬间血压变化及血压随时间而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可以更准确的反映出患者的血容量变化。其对血压的表示直观而准确,应被作为血压监测首选。对于心脏手术后患者,应将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尿量、血气监测融合为一体,全面监测患者身体状况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全面提高治疗质量。根据本研究所得结果,我们认为术后8h为合理的有创血压监测向无创血压监测转换的时间点,在8h后,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创血压具有方便、安全、无创等优点,还可避免有创血压监测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减轻患者不适感及经济负担。所以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皆有其临床价值,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具体情况,作出恰当的选择。   4参考文献   [1]许业珍,江朝光.重症加强护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142.   [2]董志英.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相关性及一致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3):327.   [3]姚秦.生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3.     剖宫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关系研究   徐学庆,陈琦(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民医院,江西上饶333100)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择期剖宫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从而得出最佳的择期剖宫产时期。方法:回顾性分析四种类型剖宫产或自然分娩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发病率:A组为妊娠36~38周无手术指征,无妊娠合并症择期剖宫产新生儿;B组为妊娠38周以上无手术指征无妊娠合并症择期剖宫产新生儿;C组为妊娠36~38周无妊娠合并症自然分娩新生儿;D组为妊娠38周以上无妊娠合并症自然分娩新生儿。结果:A组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的发病率(P<0.05),D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最低(P<0.05)。结论:妊娠38周以上自然分娩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最低,若选择择期剖宫产,38周以上为最佳时期,而不是过去满37周即可。   [关键词]剖宫产;自然分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民医院2006年~2010年期间接受不同分娩方式分娩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查阅病例资料发现有四类分娩方式:妊娠36~38周择期剖腹分娩、妊娠38周以上择期剖腹分娩、妊娠36~38周自然分娩和妊娠38周以上自然分娩。发现不同分娩方式产下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有差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6年~2010年期间我院分娩的新生儿402例,按照新生儿分娩的不同方式分为四组:A组有98例,均为妊娠36~38周无手术指征,无妊娠合并症择期剖宫产新生儿,男48例,女50例,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35kg;B组有102例,均为妊娠38周以上无手术指征无妊娠合并症择期剖宫产新生儿,男49例,女53例,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36kg;C组有96例,均为妊娠36~38周无妊娠合并症自然分娩新生儿,男46例,女50例,出生时平均体重3.35kg;D组有106例,均为妊娠38周以上无妊娠合并症自然分娩新生儿,男51例,女55例,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37kg;统计比较四组性别比和平均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1]:诊断方法采用胸部X线进行诊断,诊断结果分为Ⅰ~Ⅳ级:若肺野X线透明度有降低情况,或肺野可见少许颗粒物可诊断为Ⅰ级;若肺野X线的透亮度呈弥散性降低,且肺野内可见密度逐增的深影以及存在少量支气管充气征可诊断为Ⅱ级;若肺野透亮度明显降低,且可见大片的细颗粒状深影,明显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可诊断为Ⅲ级;若肺叶均见白化现象,且心缘级膈面模糊可诊断为Ⅳ级。分别统计不同级别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例数,并计算各种级别的发病率。   1.3统计学方法:所有计数资料统计结果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各种分娩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比较结果。A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Ⅰ级有4例,Ⅱ级有2例,Ⅲ级有1例,Ⅳ级有1例,总发病率为8.16%;B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Ⅰ级有2例,Ⅱ级有1例,Ⅲ级有1例,Ⅳ级有0例,总发病率为3.92%;C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Ⅰ级有2例,Ⅱ级有1例,Ⅲ级有1例,Ⅳ级有0例,总发病率为4.16%;D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Ⅰ级有1例,Ⅱ级有0例,Ⅲ级有0例,Ⅳ级有0例,总发病率为0.94%。A组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的发病率(P<0.05),D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最低(P<0.05)。   3讨论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肺部肺泡表面缺乏表面活性物质而引起的呼吸窘迫症。这类疾病易发于早产儿,以呼吸困难逐渐增加为临床特征[2]。早产儿在出生后6~12h内呼吸逐渐困难并伴随呻吟,身体体征发生改变供养失调,新生儿大部分并发肺炎,且在第2天死亡率最高[3]。本文通过对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的比较,得出妊娠36~38周无手术指征,无妊娠合并症择期剖宫产新生儿的发病率最高,而发病率最低的是38周以上无妊娠合并症自然分娩新生儿。研究结果与新生儿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生物学机理相一致。有研究发现胎儿在孕妇体内22~24周时肺细胞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量少,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面活性物质不断合成并粘附在肺泡的表面,由此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最小[4]。通过本文得出的研究结果可初步判断,孕龄超过38周的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完善,此时的激素对肺泡的影响小,因此此时选择择期剖腹分娩新生儿出生后的3d内可正常呼吸。因此,为了减少择期剖宫产新生儿不良结局和优生优育,本文的研究结果值得参考。   4参考文献   [1]胡石腾,单卉,陈德平,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现代医生,2010,24(1):53.   [2]谭艳鸣,陈贻骥.肺表面活性蛋白B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J].儿科药学杂志,2008,23(3):53.   [3]刘学军.产前应用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6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9,23(6):45.   [4]徐发林,KumarShresthaHim,程秀永.产前皮质激素及产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16(8):1305.
/
本文档为【吉林在线阅读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