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2011-09-21 7页 pdf 165KB 10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36996

暂无简介

举报
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 1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文名称:中级宏观经济学 英文名称: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 学时数:50 学分:3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总体行为的科学,是国际商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 础课程,一般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理 论框架和内容,了解其最新发展动态;学会并运用宏观经济分析工具和方法,理论联系 实际,对中国以及世界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予以理论解释,并为进一步学好其...
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 1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文名称:中级宏观经济学 英文名称: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 学时数:50 学分:3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总体行为的科学,是国际商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 础课程,一般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理 论框架和,了解其最新发展动态;学会并运用宏观经济分析工具和方法,理论联系 实际,对中国以及世界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予以理论解释,并为进一步学好其它专业课 程打下扎实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一国(或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消费、储蓄、投资、贸易余额 的变动)以及物价水平(通货膨胀)和就业水平(失业)等问题。探讨经济增长、通货 膨胀和失业率波动的原因,探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贸易政策) 以及人们的预期、供给冲击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教学中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理论分 析、演算推导、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 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现实中的各类经济问题。 课程基本内容如下: 第 1 讲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 (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在当前市场经济社会中学 习宏观经济学的意义;理解建立经济模型的目的以及经济模型的多样性;掌握假设在宏 观经济学中的作用以及模型分析的基本步骤。 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概念、模型的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均衡分析的基本步骤、 宏观经济学的关键假设等。 重点和难点:经济模型的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及均衡分析的基本步骤、关于价格的 假设:短期的粘性和长期的伸缩性。 第 2 讲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1 (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不同衡量指标;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规则;掌 ­ 2 ­  握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及核算方法,掌握实际 GDP、名义 GDP 和 GDP 平减指数的计算方 法以及相互的区别与联系。 基本内容:国内生产总值、名义 GDP、实际 GDP、GDP 平减指数、国民收入的其他衡 量指标等。 重点和难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和 GDP 平减指数计算方法 及相互的联系与区别。 第 3 讲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2 (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不同衡量指标;理解奥肯定律,理解劳动力的统计 及失业率的计算;掌握消费物价指数的内涵及计算方法,掌握 GDP 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 指数的区别与联系。 基本内容:消费物价指数、GDP 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区别与联系、失 业率、奥肯定律等。 重点和难点:消费物价指数、GDP 平减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区别、奥肯定律。 第 4 讲 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1(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货币在经济中的循环以及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理解国民 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掌握决定经济总产出的基本因素以及重要假设,掌握竞争性 企业的决策原则。 基本内容:决定产出的三个基本要素(资本、劳动、技术)及重要假设、宏观经济 一般均衡模型、要素的边际产出与要素的需求、竞争性企业的决策原则等。 重点和难点:规模收益不变函数及产出的决定因素、边际产出与要素的需求、竞争 性企业的决策原则。 第 5 讲 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2(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 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理解经济总产出的四种用途(封闭经济中为 三种用途) ;掌握封闭经济中决定产品与服务需求的基本因素(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掌握决定一个经济供求均衡的因素,掌握可贷资金供求均衡分析中财政政策以及投资需 求变动的影响。 基本内容:宏观经济一般均衡模型、消费函数(C=a+MPC(Y-T))及其决定因素、投 资和政府购买的决定因素、国民储蓄与可贷资金的供求均衡、财政政策对储蓄的影响、 产出与服务的供求均衡等。 重点和难点:财政政策影响经济资源在消费和投资与政府购买三者之间的配置、实 际利率使产品和服务的供求平衡。 第 6 讲 货币与通货膨胀(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货币及货币的职能,了解金(银)币铸造税;理解货币的衡量及控 ­ 3 ­  制手段,理解古典二分法;掌握货币数量论和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掌握影响 货币供给和需求的主要因素,掌握费雪方程式。 基本内容:货币的基本职能和货币控制、货币数量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及费雪效应、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影响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货币 中性理论。 重点和难点:货币数量论、费雪效应、货币需求与利率及收入的关系。 (注:由于通货膨胀问题在经济学原理中已经有比较详细的论述,所以“通货膨胀 的社会成本”与“恶性通货膨胀”两节不作要求) 第 7 讲 开放的经济 1(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开放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小型开放经济的重要假设,理解贸易余 额(净出口)与资本净流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储蓄和投资与贸易余额关系模型, 并能够运用模型分析外生变量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基本内容:国际贸易与产品与服务的净出口、国际资本的流动与资本净流出、世界 利率、储蓄和投资与贸易余额关系模型、各种政策对贸易余额的影响等。 重点和难点:国际资本流动与贸易余额的关系、储蓄和投资与贸易余额关系模型、 政策如何影响贸易余额。 第 8 讲 开放的经济 2(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理解汇率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掌握名义汇 率与实际汇率的换算,掌握贸易余额和资本净流出与均衡汇率模型,并能够运用模型分 析外生变量对均衡汇率以及贸易余额的影响。 基本内容:国际贸易与产品与服务的净出口、国际资本的流动与资本净流出、贸易 余额和资本净流出与均衡汇率模型、各种政策对贸易余额和汇率的影响等。 重点和难点:储蓄与投资与贸易余额的关系、贸易余额和资本净流出与均衡汇率模 型、政策如何影响贸易余额和实际汇率。 第 9 讲 失业(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失业的基本分类;理解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理 解公共政策对失业率变化的影响;掌握工资刚性的基本理论以及结构性失业的分析方 法。 基本内容:失业产生的原因、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自然失业率、工资刚性、 降低失业的政策选择。 重点和难点: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工资刚性与结构性失业 (注:对“失业的形式”不作要求) 第 10 讲 经济增长 1(2学时) ­ 4 ­  基本要求:了解经济在长期中的变化趋势;理解资本积累的过程和稳定状态,理解 产出与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理解储蓄率对稳定状态经济增长的作用;掌握总量函数 与人均函数,掌握基本的索洛模型,掌握索洛模型的稳定状态分析以及资本的黄金律水 平分析。 基本内容:从总量函数到人均函数的转化、资本积累与稳定状态、储蓄率对稳定状 态的影响、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和向黄金律水平过渡。 重点和难点:资本积累、稳定状态、基本索洛模型、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储蓄率对 稳定状态的影响。 第 11 讲 经济增长 2(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经济在长期中的变化趋势;理解资本积累的过程和稳定状态,理解 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对稳定状态经济增长的作用;掌握包含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的索洛 增长模型,掌握索洛增长模型的稳定状态分析以及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分析,掌握促进经 济增长的政策。 基本内容: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资本积累与稳定状态、储蓄率对稳定状态的影 响、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和向黄金律水平过渡、有人口增长的稳定状态、有技术进步的稳 定状态、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重点和难点: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对稳定状态的影响、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时索 洛增长模型、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效率工人的人均数量与实际工人人均数量。 (注:对“从增长理论到增长经验”和“超越索洛模型:内生增长理论”两节不作 要求) 第 12 讲 课堂讨论与习题解答 1(2学时) 基本要求: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模型,分析一国经济总量的衡量;讨论长期中 经济的增长决定因素;研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开放经济中的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 的影响。进一步巩固所学宏观经济学基本知识,提高应用分析能力。 第 13 讲 经济波动导论 (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经济发展在长期中与短期中的不同特点;理解宏观经济学在短期与 长期中的不同假设;掌握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基本理论,掌握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 析经济波动的方法,掌握如何运用不同政策应对经济中对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冲击。 基本内容:宏观经济中的短期和长期、货币数量论与总需求曲线、长期的垂直总供 给曲线与短期的水平总供给曲线、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冲击和经济短期波动、经济的短 期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过渡、稳定性政策等。 重点和难点:总需求、总供给(短期和长期)、总需求冲击或总供给冲击对经济均衡 的影响、经济从短期转向长期时均衡的变化 ­ 5 ­  第 14 讲 总需求 1(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 IS-LM 曲线的基本含义;理解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理解流动 偏好理论;掌握凯恩斯交叉图的均衡分析,掌握 IS和 LM 曲线的推导,掌握 IS-LM 模型 的均衡分析。 基本内容:凯恩斯交叉图、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IS曲线及其移动、流动偏好 理论、LM曲线及其移动等。 重点和难点:凯恩斯交叉图原理、IS-LM 模型及曲线移动、流动性偏好理论。 第 15 讲 总需求 2(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短期波动理论;理解 IS-LM 模型的基本含义: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 的共同均衡; 掌握 IS-LM 模型的均衡分析, 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短期均衡的影响。 基本内容:财政政策对 IS 曲线的影响、货币政策对 LM 曲线的影响、IS-LM 模型均 衡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同作用等。 重点和难点:IS-LM 模型均衡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同作用。 第 16 讲 总需求 3(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各种经济扰动对短期国民收入的影响;理解联储的货币政策:货币 供给与利率,理解大萧条及其成因;掌握运用 IS-LM 模型解释短期波动,掌握 IS-LM 模 型到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掌握短期均衡过渡到长期均衡的动态分析。 基本内容:IS-LM 模型的冲击、联储的政策工具、IS-LM 模型与总需求曲线、短期和 长期的 IS-LM 模型等。 重点和难点: IS-LM 模型的冲击、由 IS-LM 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 第 17 讲 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 1(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的区别;理解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 理解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掌握开放经济的产品市场与 IS*曲线,掌握开放经济的货币 市场与 LM*曲线,掌握浮动汇率制度下的 IS*-LM*模型的均衡分析。 基本内容: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产品市场与 IS*曲线、货币市场与 LM* 曲线、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贸易政策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浮动汇率下的政策变动与均衡分析。 第 18 讲 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 2(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的区别;理解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的利弊,理 解利率差;掌握固定汇率制度下的 IS*-LM*模型的均衡分析,掌握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贸易政策对产出和汇率以及贸易余额的不同影响。 基本内容: 固定汇率制度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财政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影响、 贸易政策的影响、固定汇率下的小型开放经济、利率差、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的利弊等。 ­ 6 ­  重点和难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下的政策变动与均衡分析。 (注:对“物价水平变动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不作要求) 第 19 讲 总供给 1(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经济学家对总供给曲线的不同观点;理解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 给曲线;掌握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三种理论,掌握总需求移动对短期经济 波动的影响。 基本内容:短期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三种不同的总供给理论(黏性工资、 不完全信息、黏性价格模型)、总需求移动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短期的三种总供给模型、总需求移动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 第 20 讲 总供给 2(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关系与长期关系;理解短期向右上方倾斜的 总供给曲线与菲利普斯曲线的联系,理解自然率假说与滞后性理论,理解反通货膨胀与 牺牲率;掌握现代非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形式和三个组成部分,掌握理性预期与无痛苦反 通货膨胀理论。 基本内容:菲利普斯曲线及其三个组成部分、适应性预期与通货膨胀惯性、引起通 货膨胀的两个原因、菲利普斯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联系、理性预期与无痛苦反通货 膨胀、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取舍关系预计长期的无关性、自然率假说与滞后性等。 重点和难点:菲利普斯曲线及其三个组成部分、理性预期与无痛苦反通货膨胀。 第 21 讲 稳定政策(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关于经济稳定性的不同观点;理解积极的政府政策与消极的政府政 策;掌握经济政策实施的不同观点——按规则实施或者斟酌处置,掌握货币政策的三种 不同规则。 基本内容:积极的政府政策和消极的政府政策、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时滞、经济预测、 无知和预期以及卢卡斯批评、按规则实施政策或斟酌处置、决策者的失信于政治过程、 斟酌处置政策的前后不一致性、货币政策规则、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等。 重点和难点:按规则实施或斟酌处置政府政策、货币政策的不同规则。 第 22 讲 政府债务(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政府收入的主要渠道;理解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和规模;掌握政府 债务的衡量,掌握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李嘉图的政府债务观点;理解关于政府债务的 其它观点。 基本内容:政府债务的规模、政府债务的衡量、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李嘉图的政 府债务观点、关于政府债务的其它观点等。 重点和难点:政府债务的衡量、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李嘉图的政府债务观点。 ­ 7 ­  第 23 讲 课堂讨论与习题解答 2(2学时) 基本要求:运用 IS-LM 模型和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讨论短期经济波动的原因以 及经济的不同冲击产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研究经济管理者可能采取的应对政策。进一 步巩固所学宏观经济学基本知识,提高应用分析能力。 第 24 讲 期末复习(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中级宏观经济学知识基本内容、基本模型以及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 基本方法。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模型,分析一国经济总体运行情况,研究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以及开放经济中的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一步巩固所学宏观经济学基 本知识,提高应用分析能力。 本课程教学安排 48学时,随堂测验 2学时,共计 50学时。 三、先修要求 《经济学原理》 、 《高等数学》 。 四、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使用教材:《宏观经济学》(第6版),(美)N.G.曼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教学参考书:  1、宏观经济学(第  7 版),(美)R.多恩布什  (美)S.费希尔  (美)斯塔兹,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0年版;  2、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美)杰弗里∙萨克斯  (美)费利普∙拉雷恩著 费方域等译, 上海三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宏观经济学》(第 5版),(美)迈克尔·帕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4、宏观经济学(第 17版) ,(美)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 (美)威廉∙诺德豪 斯(William D. Nordhaus),华夏出版社,1999 年版;  5、《宏观经济学》(第 2版),袁志刚 欧阳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五、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最终成绩采用百分制,具体包括两个部分: 平时成绩:以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到课率、随堂测验为评分内容,占总 成绩 50%;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占总成绩 50%。 :平时成绩应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成绩不应过高;期末考试由商学院组织统一命题。
/
本文档为【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