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略论关中地区北魏_西魏陶俑的演变

略论关中地区北魏_西魏陶俑的演变

2011-09-15 8页 pdf 1MB 81阅读

用户头像

is_172390

暂无简介

举报
略论关中地区北魏_西魏陶俑的演变 63 北朝是中国古代陶俑发展变化的重要历 史时期 ,上承西晋十六国形成的规范 ,下启隋 唐陶俑发展之高潮。新中国成立以来 ,越来越 多有明确纪年的北朝墓葬被发现,为人们认识 这一时期陶俑的发展变化提供了重要资料。从 陶俑的组合、形制、制作工艺以及发展传承来 看, 北朝陶俑大致可划分为东、西两大地区,与 北魏分裂后并立的东魏、西魏政权及其后继的 北齐、北周所辖区域大致相同。东部地区在山 西大同、太原 ,河南洛阳, 河北磁县一带, 山东 临淄附近, 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都有重要发 现。西部地区主要发现于以陕西西安、咸阳为 中心的...
略论关中地区北魏_西魏陶俑的演变
63 北朝是中国古代陶俑发展变化的重要历 史时期 ,上承西晋十六国形成的规范 ,下启隋 唐陶俑发展之高潮。新中国成立以来 ,越来越 多有明确纪年的北朝墓葬被发现,为人们认识 这一时期陶俑的发展变化提供了重要资料。从 陶俑的组合、形制、制作工艺以及发展传承来 看, 北朝陶俑大致可划分为东、西两大地区,与 北魏分裂后并立的东魏、西魏政权及其后继的 北齐、北周所辖区域大致相同。东部地区在山 西大同、太原 ,河南洛阳, 河北磁县一带, 山东 临淄附近, 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都有重要发 现。西部地区主要发现于以陕西西安、咸阳为 中心的关中地区以及宁夏固原一带。这一分区 的形成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地域陶俑制作传统 的差异,另一方面也是不同政权统辖管制的结 果, 同时与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分隔有一定关 系。其中, 关中地区北朝墓葬及其陶俑是西部 地区的代表 , 在北朝墓葬的分区中 , 也常用 来指代整个西部地区。本文在综合近年考古 发掘资料的基础上, 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 对关中地区陶俑在北魏、西魏时期的演变轨 迹加以简要总结。 一 关中地区北朝陶俑一般出土于规模较大 的墓葬中, 到目前为止,比较系统报道的已超 过 30余座,其中多半是纪年墓 ,为研究这一时 期陶俑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还有一些 重要墓葬的资料尚未系统公布,一些墓葬因为 盗扰等原因造成陶俑组合不全的情况 ,这些都 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关于北朝陶俑群的分类, 有学者将其大致 分为四组: 第一组是镇墓俑;第二组是出行仪 仗 ;第三组是侍仆舞乐;第四组是庖厨操作 [1]。 这一分类不仅适用于北朝陶俑,也是对中国古 代陶俑分类的高度概括。 具体到关中地区北朝陶俑群,第一组完整 的组合一般包括 2件镇墓兽、2件镇墓武士俑。 北魏晚期以后, 镇墓兽多作匍匐状, 与东部地 区镇墓兽 1件人面、1件狮面、作蹲坐状的形制 迥然不同。镇墓武士俑的形制特征也明显有 异。第二组高度发展 ,根据等级的高低而随葬 不同种类、数量不等的陶俑。以牛车或鞍马为 中心四周围绕着表现出行仪仗的各种男立俑、 略论关中地区北魏、西魏 陶俑的演变 张全民(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研究馆员) 64 20 1 0年�第 11期 骑马鼓吹仪仗俑、甲骑具装俑以及载物骆驼、 驴等 ,阵容庞大。这一内容可与同时期的壁画 资料相互参照。各种出行立俑手中或身上皆戳 有小孔, 原应举持戟盾、鼓吹乐器以及各种仪 仗物 ,现多不存。持物尚存的有举持盾牌的甲 士俑及少量奏乐的鼓吹俑。鼓吹仪仗俑大部分 骑马 ,一般作击鼓状或吹奏角、笳、排箫、横笛 等。甲骑具装俑的骑者头戴兜鍪、身披铠甲,马 全身披具装铠。还有一些双手曲举胸腹间的男 俑和典型的胡俑, 在一座墓葬中仅出土一两 件,应为引牛驾车或牵引鞍马、骆驼出行之用。 第三组为侍奉墓主人家居生活的男女侍立俑, 数量较少。至于表现歌舞内容的伎乐歌舞俑, 虽然在之前的十六国时期和之后的隋唐时期 墓葬中都有不少发现,但在关中地区北朝墓葬 中尚未见到,只在咸阳北周建德五年 ( 576 年) 郭生和韩氏合葬墓石棺底座前立面上发现 6个 线刻的跪坐女乐形象,或许乐舞内容通过图像 形式体现 [ 2]。第四组有加工粮食、庖厨操作的女 俑,常见踏碓女俑、跪坐姿势的执箕女俑、炊火 俑(手中无执物) ,个别执帚,与踏碓俑相配合。 另有鸡、狗、猪等家禽家畜以及一些与庖厨操 作有关的模型明器如井、仓、碓、磨、灶等 ,除了 陶鸡为一公一母成对出土、仓房常见两件外, 在每座墓葬中一般仅出土 1件。 不过 ,根据现有资料 ,关中地区北朝陶俑 在按以上内容进行分类时, 第二、第三组内容 的认定尚存在一定困难。由于陶俑出土时位置 多已散乱 ,所执器物多已不存, 不易确定其分 组。特别是男侍俑 ,由于手中所执之物大部分 缺失不存 ,单凭服饰、姿势和仪容难以进一步 确定其身份。因此, 在具体的分型定式中 ,有人 根据男女性别以及站立、骑马的姿势 ,将人物 俑直观地分为男立俑、男骑俑、女立俑、女骑 俑, 然后根据冠帽、发髻的差异划分型式 [3]。也 有人将上述第二组和第三组统称为出行仪仗 俑类 ,其下又细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墓主位置 喻示俑, 指牛车和鞍马等; 第二组为仪从护卫 俑,不仅包括上述第二组的各种出行仪仗人物 俑 ,还包括第三组的男侍俑和女侍俑 ;第三组 为出行畜力俑,有驮物的驼、驴等 [4]。本文在叙 述中亦将这些分类作为参考。 二 公元 426年 , 北魏攻克长安。431 年, 北魏 灭夏 ,取得关中, 设置雍州 (治长安) 等州加以 治理。从北魏据有关中至 495年孝文帝迁都洛 阳这一时期的墓葬目前在关中地区只有零星 发现 ,其中出土陶俑的纪年墓仅有太安五年 ( 459年 )陕县令韦君墓 [5]一座。长安韦氏家族是 魏晋以至隋唐的名门望族,该墓下葬年代在北 魏统一北方( 439年)以后的第 21年,墓中出土 了一批颇具特色的褐釉红陶俑和器物, 其中陶 俑组合完整, 基本种类俱备 ,标志着关中地区 北朝陶俑组合的基本形成。 关中地区西晋十六国时期墓葬中, 镇墓兽 和镇墓武士俑少见 ,西晋时期组合完整者仅各 出土 1件,至十六国时期出现各随葬两件的组 合。韦君墓出土的两件镇墓兽和两件镇墓武士 俑大量使用刻划手法, 造型稚拙但较为独特, 显示出创制初期的一些特征,同时也继承了前 代陶俑的某些特征。例如镇墓兽(图一 �1)作俯 首蹲踞状,类似西晋以后四足行走状、背脊长 刺翘伸的形态,而与北魏晚期匍匐状的镇墓兽 截然不同。镇墓武士俑(图一 �4)承袭了西晋时 期左手持盾、右手上举的基本形制。西晋、十六 国以来以牛车(图一 �2)、鞍马为中心的出行俑 群在此墓中得到继承发展,其中男立俑头戴圆 帽,双手曲举胸腹前,手中有小孔,似作引牛驾 车或牵马的姿势, 甲骑具装俑也见于出行的行 列中。第三组女侍俑双手合抱腹前、袖手而立 的姿势沿袭自前代。第四组家禽家畜和仓、碓、 磨、灶等模型明器已经基本齐备 ,但尚不见从 事庖厨操作的女俑。 该墓除第一组器物外,其余三组器物的种 类、形制、制作工艺 ,尤其是甲骑具装俑的坐骑 与具装铠(图一 � 3)、男俑所戴圆帽的式样、女 俑面上饰点的化妆(图二 �5)、褐釉工艺的使用 65 以及立俑的合模制作方法、红陶胎质都明显承 袭自关中十六国墓葬, 可明显看出与咸阳平 陵十六国墓 [6 ]、西安草厂坡墓 [7 ]的承袭关系 上述两墓的时代大致可推测为十六国前 秦、后秦时期。 陶俑制作上还采用了一些比较独特的套 合做法 :例如镇墓武士俑的上身和下身分模制 作,然后套合在一起 ;甲骑具装俑的骑者 (包括 双腿)与马分别模制,然后套合而成。 这组陶俑继承了关中地区十六国以来质 朴、敦厚的风格, 体量普遍较北魏晚期高大一 些, 例如镇墓兽长 30�5、高 18厘米; 镇墓武士 俑高 55 厘米 ; 甲骑具装俑马长 38�5、高 38�2 厘米; 女侍俑高 29厘米。男俑体量与北魏晚期 约略相当,高 21�6 厘米。 三 直到北魏晚期,随葬陶俑的墓葬才开始在 关中地区成批出现 ,年代皆在孝文帝迁都洛阳 以后, 集中于北魏分裂以前的 20 年时间内。目 前已发表资料的有 5 座纪年墓: 陕西华阴熙平 二年 ( 517 年) 杨舒墓 [ 8]、西安任家口北魏正光 元年 ( 520 年) 邵真墓 [ 9]、长安韦曲北魏孝昌二 年( 527年 )十二月十日韦 与西魏大统十六年 ( 550 年)妻柳敬怜合葬墓 [10]、长安韦曲永熙三 年( 534年)韦辉和墓与韦乾墓 [11 ]。 长安鲍陂永平元年( 508年)赵超和大统六 年( 540年)王夫人合葬墓 [12]属于西魏初年纪年 墓葬, 仅征集到 1件镇墓武士俑。另外, 位于文 宣王长孙家族墓地附近的西安韦曲高望堆北 朝墓,从埋葬地点、陶俑的形制和制作工艺来 看, 时代大致在西魏初年 [13]。西安三桥镇发现 的一座北朝墓中也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陶俑 [14], 详细资料尚未系统公布 ,但从已知的形制、工 艺等方面看 , 时代应与高望堆北朝墓年代相 当,此二墓皆应不早于大统六年。 上述五座北魏晚期纪年墓和西魏初年的 一座纪年墓以及推测为西魏初年的两座墓葬 中出土的陶俑 ,大致可以划分为同一个时期, 反映了关中地区北朝陶俑成熟时期的类型和 风格。这一时期关中地区陶俑类型、工艺、体量 急剧演变, 形成比较完整的组合、多样而固 定的形制,从而产生与东部地区相区别的鲜明 特征。 其中韦 夫妇墓中出土了 300多件陶俑, 分别属于北魏晚期和西魏中后期。四组陶俑在 两个时期皆具备, 因为目前资料尚未系统发 表 ,仅知粗略情况。北魏晚期的陶俑属于第一 组的包括镇墓兽 2件、镇墓武士俑约 10 件。镇 墓兽皆为兽面,四肢半曲,匍匐于薄底板上,背 图一 韦君墓陶俑 1. 镇墓兽 2. 牛和牛车 3. 具装铠马 4. 镇墓武 士俑 5. 女俑 ! 略论关中地区北魏、西魏陶俑的演变 66 20 1 0年�第 11期 67 图三 韦辉和墓、韦乾墓陶俑 1. 人面镇墓兽 2. 兽面镇墓兽 3. 镇墓武士俑 4. 镇墓武士俑 5. 兜鍪俑 6. 小冠俑 7. A型风帽俑 8. 挽风帽俑 9. B型风帽俑 10. 女俑 11. 甲骑具装俑 ! 略论关中地区北魏、西魏陶俑的演变 68 20 1 0年�第 11期 图四 赵超和王夫人墓镇墓武士俑 图五 西安韦曲高望堆 墓陶俑侧面 陶俑显示出了与前述两墓的继承关系 ,如镇墓 兽、镇墓武士俑( 图四 )的形制皆类似 ,但总的 来说体量又有所缩小。第二组中牛车开始退 出 ,多以鞍马为中心, 出土了大量形制多样的 男立俑、骑马鼓吹仪仗俑、甲骑具装俑、载物驼 等。有些墓中骑马鼓吹俑取代了步行鼓吹俑。 胡俑虽出现披发的造型,仍作拱手站立状。第 三组有女侍俑。第四组庖厨操作女俑种类增 多 ,除踏碓俑外, 还有扫碓、炊火等种类, 家禽 家畜和模型器种类较齐全。 这一时期陶俑的制作工艺变化较为明显。 北魏晚期的镇墓武士俑大多采用了分模制作、 最后套合为一体的方法,有头与身体两段套合 的做法,有头、上身和下身三段套合的做法,也 有与人物立俑相同的做法。人物立俑使用了单 模制作工艺 ,实心 , 平背。陶俑底座下皆戳有 1~ 2个小孔,便于插物安放 ,个别俑后背另粘 接底座。西魏初期陶俑则大多在后背另粘接底 座( 图五) ,这种工艺此后完全取代了底部戳孔 的做法。这种制作人物俑的单模工艺同时也发 现于河南、山东、河北地区北魏晚期墓葬,最终 在关中地区得到延续发展,成为与东部地区相 区别的重要特征。骑马俑的制法也发生了很大 变化。最初韦 墓中骑者 (包括双腿 )、马身与 马腿三部分相互套合,马的前后腿上部分别并 联为拱形,下带薄底板;韦辉和、韦乾墓则是骑 者下半身与马身一起模制,然后与骑者上半身 粘接, 最后与带薄底板的拱形马腿相套合。在 韦乾墓与韦辉和墓中还有两件骑马俑 ,马腿单 模制作后, 直接粘接于马身,这种新的工艺为 高望堆北朝墓所继承 , 取代了原来的套合做 法, 并延续到其后的西魏、北周。骑者上半身皆 为单模制作,背扁平。从陶俑质地来看 ,皆为灰 陶胎质,与十六国时期大部分为红陶胎质的情 况明显不同。 这一时期陶俑达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镇 墓武士俑、兜鍪执盾俑、小冠两当俑( 或小冠明 光铠俑 )等陶俑造型高大健壮, 表现出雄浑豪 放的一面。小冠缚 俑体形颀长、脸型瘦削,有 ∀ 秀骨清像#的韵味。笼冠男立俑的衣褶飘逸, 有∀ 曹衣出水#的效果。从陶俑的体量、身形来 看 ,总体上较太安五年韦君墓的俑小一些 ,但 是明显较西魏中后期的俑高大、颀长。 四 西魏立国短暂,自公元 535年宇文泰立元宝炬 为帝、建都长安开始,到 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 觉取代西魏,建立北周,前后仅 23年。 陶俑的变化大致从大统六年以后开始,主 69 要的纪年墓葬有咸阳胡家沟大统十年 ( 544年) 侯义墓 [15]、韦曲北原大统六年娄氏及大统十四 年( 548 年)长孙俊合葬墓 [16]、韦曲北原孝昌二 年韦 与西魏大统十六年妻柳敬怜合葬墓、陕 西蓝田西魏废帝元年( 552年)舒氏墓 [17 ]。 这一时期陶俑的种类齐全 ,形制基本固 图六 侯义墓陶俑 1. 人面镇墓兽 2. 兽面镇墓兽 3. 镇墓武士俑 4. 镇墓武士俑 5. 风帽俑 6. 骑马鼓吹仪仗俑 7. 甲骑具装俑 8. 小冠俑 9. 兜鍪俑 10. 巾帕俑 11. 胡俑 ! 略论关中地区北魏、西魏陶俑的演变 70 20 1 0年�第 11期 定 ,缺少变化 ,体量明显缩小。以侯义墓为例, 该墓出土陶俑中属第一组的有镇墓兽 2 件、镇 墓武士俑 2件。镇墓兽延续了韦辉和、韦乾墓 的样式, 背脊稍突 ,只是已无短刺。一为人面, 长 23、高 10�2 厘米 (图六 � 1) ;一为兽面, 长 24、高 10厘米(图六 �2)。镇墓武士俑出现新的 形制 ,均耸肩、扭腰、鼓腹, 1 件高 23�5(图六 � 3)、1 件高 21�8 厘米 (图六 � 4) , 皆为合模制 作。第二组除鞍马以外,包括各种男立俑(图六 � 5、8~ 10)、骑马鼓吹仪仗俑(图六 �6)、甲骑 具装俑(图六 � 7) , 还有载物驼、载物驴等。 胡俑披发, 双手曲举胸腹间 ,似作引牛驾车牵 马状 (图六 � 11) ,与前述墓中胡俑装束及姿势 都有所不同。男女立俑的高度在 12�5~ 16厘米 之间。骑马鼓吹俑长 13~ 14、通高 14�5~ 16�5 厘米。甲骑具装俑长约 16、通高约 18 厘米。第 三组和第四组陶俑形制变化不大。 此期陶俑体量急剧由大变小,比例多不协 调, 人物或粗壮低矮,或瘦小呆板,马则羸弱缺 乏生机 ,制作较粗糙。北周陶俑群正是沿着西 魏的传统继续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地域和时代 特征。直到隋代统一以后的大业年间 ,关中地 区才在北周、北齐俑群特征的基础上 ,融会形 成了隋代陶俑的特征。 附记 :本文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得到西安市 长安区博物馆馆长穆晓军先生的大力帮助,特 致谢忱。 [ 1] 杨泓∃北朝陶俑的源流、演变及其影响% ,∃中国考 古学研究 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文集% , 文物出版社, 1986年。 [ 2]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周郭生墓发掘简报% ,∃文 博%2009年第 5期。 [ 3] 王仁波∃西安地区北周隋唐墓葬陶俑的组合与分 期% ,载∃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 纪念夏鼐先生 考古五十周年% ,三秦出版社, 1987年。 [ 4] 倪润安∃北周墓葬俑群研究% ,∃考古学报% 2005 年第 1期。 [ 5] 长安博物馆∃长安瑰宝% (第一辑) ,世界图出版 西安公司, 2002年。 [ 6] 参见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平陵十六国墓 清理简报%, ∃文物% 2004年第 8期。 [ 7] a�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南郊草厂坡村 北朝墓的发掘% ,∃考古% 1959年第 6期; b� 张小 舟∃北方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分区与分期% , ∃考古学报%1987年第 1期。 [ 8] 崔汉林、夏振英∃陕西华阴北魏杨舒墓发掘简 报% ,∃文博%1985年第 2期。 [ 9]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西安任家口 M 229号 北魏墓清理简报% , ∃文物参考资料% 1955年第 12期。 [ 10] 西安市长安区博物馆资料 ,参见田小利、孙新 民、穆晓军∃长安发现北朝韦 夫妇合葬墓% , ∃中国文物报% 1999年 11月 14日第一版;周伟 洲、贾麦明、穆小军∃新出土的四方北朝韦氏墓 志考释% ,∃文博%2000年第 2期。 [ 11]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南郊北魏北周墓 发掘简报% ,∃文物%2009年第 5期。查阅 M 4墓 志资料,记载的埋葬时间为∀永熙二年岁在摄提 孟陬之月甲申廿六日己酉#。而永熙三年正月二 十六日与∀ 摄提孟陬之月甲申廿六日己酉#完全 吻合。古代太岁纪年法称寅年为摄提,永熙三年 为甲寅年。孟陬为正月的别称,正月为甲申朔。 该月二十六日为己酉日。或因碑石漫漶、刊刻疏 漏,造成纪年前后矛盾。 [ 12] 参见万晓∃新征集陶俑、陶器、砖瓦考略% ,载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 10期, 2003年。 [ 13]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韦曲高望堆北朝 墓发掘简报% ,∃文物%2010年第 9期。 [ 14] 陕西历史博物馆资料。 [ 15] 咸阳市文管会、咸阳博物馆∃咸阳市胡家沟西魏 侯义墓清理简报% ,∃文物%1987年第 12期。 [ 16]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资料。 [ 17] 阮新正∃陕西蓝田县发现的西魏纪年墓% ,∃考古 与文物%2006年第 2期。 (责任编辑:刘 婕 )
/
本文档为【略论关中地区北魏_西魏陶俑的演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