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陶渊明田园诗的_自然_属性

陶渊明田园诗的_自然_属性

2011-08-18 2页 pdf 106KB 38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72464

暂无简介

举报
陶渊明田园诗的_自然_属性 同一含义,王力先生把它理解为“公平合理,上下各得其 分”,无疑是合理的和准确的。 对于个人来说,财富永远 不可能平均分配。 这个社会的问题不在于财富分配不 均,而在于财富分配的不公正。 每个人的财富肯定是有 差别的, 但其权利却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和同等的保 障。 因此,“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一句, “均”应该是“公平、公正”的含义,整句话可译为“不忧虑 人口少而忧虑政理不公平,不忧虑贫困而忧虑社会不安 定”。 教材编写者把“均”作“平均”讲,是站不住脚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应该说,陶渊明...
陶渊明田园诗的_自然_属性
同一含义,王力先生把它理解为“公平合理,上下各得其 分”,无疑是合理的和准确的。 对于个人来说,财富永远 不可能平均分配。 这个社会的问不在于财富分配不 均,而在于财富分配的不公正。 每个人的财富肯定是有 差别的, 但其权利却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和同等的保 障。 因此,“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一句, “均”应该是“公平、公正”的含义,整句话可译为“不忧虑 人口少而忧虑政理不公平,不忧虑贫困而忧虑社会不安 定”。 教材编写者把“均”作“平均”讲,是站不住脚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应该说,陶渊明一生主要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他把 田园看做是与腐朽现实对立的一片净土, 那片净土既 是他生活的场所,更是他精神的家园。 陶渊明存诗120 余首,以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大,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是中国“田园诗”的始创者,“隐逸诗人之宗”。 他在 《归园田居》吟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返自 然”是这组田园诗的主旋律,也是诗人人生理想。 他在 《归去来兮辞》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这“自然” 便是陶渊明生活与创作的最高准则。 因此,陶渊明田园 诗的主要特点,笔者以为用“自然”二字概括最为恰当。 诗中的田园生活常态自然。 陶诗中田园自然景物 随处可见。 代作《归园田居》中,田园、草屋、榆柳、桃 李,暮色下暗淡的村落及袅袅飘拂的炊烟、狗吠、鸡鸣, 都是乡村中最为习见的景色, 诗人将它们描绘成一幅 动静交错的优美图景。 田园风光以其清静安谧、恬淡自 然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心驰神往。 诗中描绘的田园生活是常态的,真实的。 诗人亲自 躬耕田亩:“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 月荷锄归。 ”完成耕种之后,喜好读,“既耕亦已种,时 还读我书”,“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 宙,不乐复如何”。 (《读<山海经>》)又常与友邻讨论,在 《移居》(其一)写道:“邻曲徐徐来,抚言谈在昔,奇文共 欣赏,疑义相与析”。 除了躬耕和读书之外,还有与亲朋 邻居的交游之乐。 如《游斜川》是写春游,《移居》二首是 专写移居南村后邻朋交游之乐的诗篇。 其二云:“春秋 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 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 胜? 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 诗作也不回避社会阴暗面———农村的凋敝景象和 人民生活痛苦。 《归田园居》其四:“试携子侄辈,披榛步 荒墟。 徘徊丘忧间,依依昔人居。 进灶有遗处,桑竹残朽 株。 ”村落变成了荒墟,田园变成了丘垄,居民已经亡逝, 触目之处皆荒凉破败。 诗人虽未交代其原因,但从当时 的社会背景来看, 无疑是战争造成这触目惊心的景象。 诗还描写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自己生活的困顿。 《怨诗 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说:“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 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 ”写的是灾害欠收,自己饥寒 交迫的苦况。 饥饿有时还迫使诗人出门觅食,《乞食》诗 所写的就是他的一次为逃避饥饿而作乞客的经过。 “饥 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陶渊明田园诗中生活内容均为自己亲身见闻和感 受,诗中的生活场景又为人们习见,真切,自然。 流露的性情率真自然。 一方面是诗人天性自然,“少 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从小就喜爱大自然,向 往美好的田园生活。 诗人自小生长在庐山、彭蠡湖(即今 鄱阳湖),优美的环境陶染了他“性本爱丘山”的气质。 污 浊的社会现实更加深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以“羁鸟”和 “池鱼”作对比和衬托,表达自己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 望,“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显然,作者崇尚的自然 不仅仅指田园山林,也是兼指人的自然本性。 另一方面表现为心理真实自然,不做作,不粉饰。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 他跟乡亲们的关系非常好, 自己有酒的时候就让隔壁 陶渊明田园诗的“自然”属性 李晓奎 【摘%要】陶渊明一生主要是在田园中度过的,“田园”既是他生活的场所,更是他精神的家园。 其田园诗数量最 多,成就最大,对后世影响深远。其田园诗主要特点用“自然”概括最为恰当。主要表现在生活常态自然,性情率真自 然,理趣合乎自然之道,艺术手法朴素自然等。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自然属性 大语文论坛·文 史 天 地 100· · 邻居的老人们一起来喝酒, 他自己没酒喝的时候就去 敲人家的门说你家有没有酒,所以这个是非常率真,非 常自然的,既没有惺惺作态,也没有虚情假意。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 违。 ”亲自躬耕,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无忧无虑。 萧统《< 陶渊明集>序》中说他“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 财为病”。决然没有一般士大夫的身价。鲁迅先生说:“他 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 家常 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 他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 有,那客人给他从家丁取鞋给他,他便伸了足穿上了。 虽 然如此,他却丝毫不为意,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这样的自然状态,实在不易模仿。 ”他对死亡亦是平 淡自然:“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诗》)。 同时陶渊明坦诚、真诚,彰显美、雅,也不避丑、俗, 甚或可见其脸颊未洗的污垢,未及缝补的衣衫。 诗中处 处有真情在,读其诗,如见其心,确实是“情真景真、事 真意真”。 《和郭主薄二首》其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 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 琴。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 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 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 深。 ”就是这样的名篇。 陶渊明的人生选择顺从了自己的本性, 真正地归 隐田园。 所以梁启超曾说:“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他的 个性整个端出来和我们接触的,就是陶渊明。 ” 传达的理趣合乎自然之道。 儒家讲“独善其身”,道 家鼓吹无为而治。 陶渊明思想的呈现时而外儒内道,时 而外道内儒,而更多是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 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 他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 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 成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 如《劝农》诗说:“悠悠上 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时运》诗:“黄唐 莫逮,慨独在余。 ”《饮酒》诗:“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 真! ”同样的思想,又借助想象在《桃花源记》中加以形 象的表现。 在这种“自然”的社会中,人人自耕自食,真 诚相处,无竞逐无欺诈,甚至无君无臣。 然而上古之世, 悠邈难求,世外桃源,也无处可寻。 陶渊明只能把淳朴 的乡村生活, 作为他的一种社会理想十分有限地寄托 于文字。 试看《劝农》诗中一节:“熙熙令音,猗猗原陆。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桑妇宵兴, 农夫野宿。 ”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实际是把 中国农村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以美化的结果。 当然,陶渊明受老庄思想浸淫很深,为使心灵获得 自由,必需摆脱自身躯壳及“物役”,借助道家顺应自然 的思想,将老庄精神转化为自己的生存方式,追求的是 人的生活自然而然的本真存在。 因而陶渊明主张“任真 自得”,认为精神上的压抑和束缚都是违反“自然”的, 故而视官场、仕途为“尘网”、“樊笼”;他反对欺诈和虚 伪,向往一个世风淳朴的社会,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真 诚友爱,“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他反对 浮虚放纵,认为“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 ”(《和刘柴 桑》)。 总之,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 和谐自然。 在长期清贫、寂寞的耕读生活中,诗人更是 不断地从自己切实的感受中去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 质朴的美,以此获得精神上的支持。 就象他从“山气日 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中领会到“真意 ”一 样, 诗人也在或弄琴读书, 或斟酒自酌, 或灌园种蔬 ……这种自然淳朴的田园生活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仿佛走入了理想境界。 所以他说:“此事真复乐,聊用忘 华簪! ”(《和郭主簿》其一) 使用的艺术手法朴素自然。 陶诗语言别具特色,完 全不受当时骈俪文风的影响,诗句无佶屈聱牙,多明白 如话。 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 地自偏”;“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蝉”,“人生归有道,衣 食固其端”这类句子,朴实无华。 朴素真率的语言也体 现出平淡自然的风格。 清人方东树曾说:“读陶公诗,专 取其真事、真景、真理,真不烦绳削而自合。 ” 陶渊明常以白描手法勾勒景物, 点染环境。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 笔下,白描成一幅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平淡的语言直叙情事 ,摹状 物象。 作者的文笔又极其自然 ,如清溪流水 ,随物曲 折。 陶诗还常在抒情写景之中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一 些人生哲理,情、景、理融合贯通 ,创造出浑厚深远的 诗歌意境。 陶渊明田园诗朴素自然,不尚藻饰,不事雕琢。 正 如元好问在《论诗绝句》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 落尽见真淳。 ”黄文焕也在《陶诗析义自序》说道:“古今 尊陶,统归平淡。 ”可以说平淡自然的审美追求是陶诗 韵味隽永的主要原因。 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那么,陶诗 就是陶渊明自己的家, 陶渊明的诗风实则其人格的折 射。 陶渊明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 知返,挂冠去职,植杖耘耜,赋《归去来兮辞 》,以明心 志。 所以有人说,陶渊明是真正能领略自然之趣、真正 能从躬耕劳作中获得心灵安适的诗人和哲人。 因此,这 也是他田园诗自然质朴的主要原因。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教研室。 大语文论坛·文 史 天 地 101· ·
/
本文档为【陶渊明田园诗的_自然_属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