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0-6岁儿童发展

2011-07-15 50页 doc 393KB 7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90429

暂无简介

举报
0-6岁儿童发展附件七:教案的参考格式 《0—6岁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章儿童发展概说 第一节儿童与儿童观 一、儿童 (一)什么是“儿童”? 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以第25号决议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界定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 (二)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 1、皮亚杰(瑞士)从认知发展角度分: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思维水平处于感知动作阶段,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2)前运算阶段(2—6、7岁)。具有了符...
0-6岁儿童发展
附件七:教案的参考 《0—6岁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章儿童发展概说 第一节儿童与儿童观 一、儿童 (一)什么是“儿童”? 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以第25号决议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界定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 (二)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 1、皮亚杰(瑞士)从认知发展角度分: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思维水平处于感知动作阶段,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2)前运算阶段(2—6、7岁)。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但概括性不够。具体表现为:①泛灵论,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②自我中心,认为所有的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③思维的不可逆性。只知道A>B,不知道B<A④未掌握守恒。守恒是指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如量的守恒(图片160)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处于表象思维水平。 (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获得了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但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一阶段的认知水平处于依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2、艾里克森(美)人格发展阶段说 (1)婴儿前期(0—2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2)婴儿后期(2—4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3)幼儿期(4—7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4)童年期(7—12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5)青少年期(12—18岁)。主要发展任务: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25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8)成年后期(50岁以后)。主要发展任务: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 二、儿童观 成人关于儿童的看法。人们如何看待儿童决定了如何教育与养育儿童以及社会怎样对儿童的需要作出反应。 1、儿童是“小大人” 2、儿童是“有罪的” 3、儿童是“白板” 4、儿童是“花草树木” 5、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6、儿童是“财产” 7、儿童是“未来资源”、“对未来的投资” 8、儿童是“有权利的人” 9、请以“儿童是XXXXX——我的的儿童观”为题,完成作业。(字数不限) 第二节儿童权利 结合现实,说说“儿童需要那些权利”? 一、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一)基本内容 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ConventionontheRightsoftheChild)是波兰的亚当·洛帕萨教授在1978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倡议起草的。公约于1989年11月20日在第44届联合国大会以第25号决议通过。1990年9月2日作为国际法批准生效。截至1999年11月,缔约方为191个,1个国家签署但尚未批准该公约。 2、中国积极参与了公约的起草工作并于1990年8月29日签署,1991年12月29日批准,1992年3月2日向联合国递交批准书。同时声明,中国将在符合其宪法第25条关于计划生育规定的前提下,并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0年9月4日全国人大通过)第2条的规定,履行公约第6条所规定的义务。该公约1992年4月2日对中国生效。 3、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旨在建立保护儿童的国际标准,以防止儿童被忽视、受剥削和虐待。公约将“儿童”界定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公约共54条,其条款适用于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等三方面。公约的基本原则是:公约确立的权利一致适用于所有的儿童,不受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信仰、政治主张等影响;儿童的“最大利益”,包括儿童的健康、幸福和尊严,是决策者考虑一切问题的重要出发点。 (二)四大原则与四大权利 1、四大原则 (1)儿童最大利益原则;(2)尊重儿童生存发展权利的原则;(3)无歧视的原则;(4)尊重儿童意见的原则。 2、四大权利: (1)儿童的生存权。每个儿童有固有的生命权,各国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第6条)。 (2)儿童的受保护权。每个儿童都有自出生起即获得姓名和国籍的权利(第7条); 尊重儿童维护其身份包括法律所承认的国籍、姓名及家庭关系而不受非法干扰的权利(第8条)。各国应保护儿童免受身心摧残、伤害或凌辱,忽视、虐待或剥削,包括性侵犯(第19条) 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防止诱拐、买卖或贩运儿童。(第35条)。…… (3)儿童的发展权。儿童有权享有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每个儿童均有权享有足以促进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水平;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执行纪律的方式应符合儿童的人格尊严;教育应本着谅解、和平和宽容的精神培育儿童(第24、27~29条)。儿童应有时间休息和游戏,有同等的机会参加文化和艺术活动(第31条)。残疾儿童应享有得到特殊待遇、教育和照管的权利(第23条)。 (4)儿童的参与权。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予适当的看待(第12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总则: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1)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3)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三、《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 1992年,我国参照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提出的全球目标和《儿童权利公约》,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布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儿童为主体、促进儿童发展的国家行动计划。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制定政策,采取措施,认真实施,基本实现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使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取得历史性的进步。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根据我国儿童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促进儿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儿童身心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和造就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为目标,从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法律保护、儿童与环境4个领域,提出了2001--2010年的目标和策略措施。 1、总目标: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儿童教育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完善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儿童权益;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使困境儿童受到特殊保护。 2、主要内容: (1)儿童与健康。改善儿童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2)儿童与教育。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提高儿童受教育水平。 (3)儿童与法律保护。完善和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儿童权益。 (4)儿童与环境。改善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尊重并鼓励儿童积极参与。 第三节儿童发展理论 一、格塞尔(1880—1961)的成熟理论(成熟说)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读大学期间,深受霍尔复演说和达尔文进化论影响,毕业后选择了一个在当时几乎无人涉足的领域——婴儿,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 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格塞尔找来一双同卵双生子,给其中一个以爬梯及肌肉协调的训练,另一个则任其自然发展。受过专门训练的这个孩子确实比另一个较早地显示出学到了某些技能技巧。但未经训练的那个孩子则在达到能够学习爬梯的成熟水平时,只经过少量的训练,就在很短时间内迎头赶上,掌握了与另一个孩子先前通过较长时间才学会的相同的技能技巧。更进一步的观察还表明,在这个阶段末,两个儿童的能力没有显著差别。由于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格塞尔从而得出了下述结论:儿童有一个为做适合的事情作准备的内部时间表,在儿童生理成熟之前的早期训练(学习)对于最终的结果没有多大的作用。当一个儿童似乎不能做其他儿童正在做的事情时,是因为他还没有准备,一旦准备好(往往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并耐心等待),行为就会发展,学习就会发生并收到明显效果。格塞尔的成熟理论得到了验证,在这里,“成熟”是发展的主导因素,“准备”是学习的关键。 二、华生(1878—1958)的行为主义理论(训练说) 美国心理学家。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及因素。通过控制婴儿所处的环境并利用条件作用,就可以预测和控制婴儿的行为和命运。华生对实验的描述: 我让我的助手将他(九个月大的艾尔伯特)的旧玩伴——兔子,从纸板箱里取出来,递给艾尔伯特。他开始伸手抱兔子,正当他的手碰到那只兔子时,我在他的后背猛地敲一下铁棒(一个自制的发出噪音的锤子)。他吓得哇地哭了起来。接着我等了一阵,,然后把积木递给他,他很快安静下来,玩起了积木。然后,我的助手再次向他出示兔子,这次他的反应慢了很多,不再像前面那样快速而急切地伸出手。最后,他小心翼翼地摸到了兔子。这时,我又在后面敲响了铁棒,从孩子身上我再次看到了一个明显的害怕反应。接着,我又让他安静下来,他又玩起了积木,又一次助手拿出兔子,这一次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我不再需要在后面敲打铁棒来让他产生恐惧,他一看到兔子就流露出惊恐的表情,并作出了与听到铁棒敲击后相类似的反应:他开始哭起来,并且一看到兔子就把头转开。 我已经开始了恐惧的塑造,并且,这种对兔子的恐惧将持久存在。如果你在一个月后向他出示兔子,你还会获得同样的反应。我们已有很好的证据证明这种早期固有的恐惧将会终身伴随着孩子。(华生1928)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让我放在我自己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保证,在这十几个儿童中随便挑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其成为任何专门家——无论其能力、爱好、才能及种族是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乞丐。”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观察、模仿学习)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认为人们可以只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习得新的反应。榜样行为所得的不同结果只影响模仿表现,对学习几乎没有影响。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 实验一:让儿童观看电影里一个女性成年人对一个充气人的攻击性行为,然后让他们再现。结果是所有儿童都能较准确地显示出榜样的攻击行为。 实验二:把4至6岁的儿童分成两组。分别看一段录像片,甲组儿童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给大孩子一些糖果作为奖励。乙组儿童看的录像片开始也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为了惩罚这个大孩子的不好的行为,打了他一顿。看完录像片后,班杜拉把两组儿童一个个送进一间放着一些玩具娃娃的小屋里,结果发现,甲组儿童都会学着录像片里大孩子的样子打玩具娃娃,而乙组儿童却很少有人敢去打一下玩具娃娃。如果学习的榜样受到奖励,那么,我们就尽量表现学习到的行为;如果学习的榜样受到惩罚,那么,我们就避免表现学习到的行为。 四、马斯洛(1908—1970)需要层次理论(内在动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驱动人类行动(或使人产生动机)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基本需要。需要由低向高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发挥人的潜能)。 尽量满足儿童的基本需要、合理需要,促进其潜能的充分发展。 五、维果斯基(1896—1934)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潜能) 苏联心理学家。 最近发展区是维创立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思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如有两个儿童,他们的智龄都是7岁(借助智力测验),其中一个借助于启发性问题(例题、示范等)解答了9岁组题目,而另一个却只达到了7岁半的题目。这两个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相同吗? 从他们独立活动的角度看是相同的,但从他们最近发展的可能性看,前者显然比后者有更大的潜能。 最近发展区使我们看到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它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因为,“教学主导着儿童智力的发展,”“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需要成人的指导) 第四节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生物性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及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遗传的对个体的影响已被医学科学所证明。如美国、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多种导致重度肥胖的遗传基因,还有导致15岁以下儿童轻度肥胖的遗传因子;又如双生子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的精神分裂症发病一致率为69%,而异卵双生子为17.5%。 2、先天素质 先天素质是遗传因素和胎儿发育过程中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母亲在孕期的营养、用药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环境污染状况、情绪等等,都可以通过母亲的子宫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不良的胎内环境会造成个体某些先天素质上的缺陷。如 (1)母亲的生育年龄 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两方面:年龄偏小与年龄偏大。年龄偏小或偏大的孕妇为胎儿提供的胎内环境与正常孕妇相比通常有劣势。母亲的年龄在18岁以下,其胎儿体重容易过轻,神经缺陷的可能性增加,分娩困难的概率高于正常孕妇。母亲年龄在35岁以上生育的(特别是第一胎),易出现分娩困难和死胎增多,另外,出现唐氏综合症(先天愚)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母亲孕期服药 药物对成长中的胚胎或胎儿会有潜在的影响,其作用的大小往往由使用的剂量、时间、次数及药物本身的性质而定。 药物作用于胎儿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透过胎盘,对胎儿和母亲产生同样的效果;另一种是药物改变了母亲的生理状况,从而也改变了胎内环境。在怀孕的早期,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很大,一般妊娠7个月后,胎儿发育已较为完善,药物对他们的作用可能降低。 (3)母亲的酗酒和抽烟 母亲妊娠期的酗酒和抽烟都会对胎儿发育造成危害。当孕妇抽烟时,会使她和胎儿缺少氧气的吸入,从而影响胎儿的呼吸运动。同时由于香烟中尼古丁的摄入,会增加胎儿将来患癌症的风险。 (4)母亲的情绪状态 母亲短暂的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不会造成大的危害。如果母亲在孕期遭受了直接的、重大的精神刺激如失去亲人、得不到亲人的关心、焦虑紧张等,这些不良的情绪状态都会导致体内血管收缩,对胎儿的供血量相应减少,长此以往,可造成对胎儿大脑发育的影响,并使新生儿身体瘦小,体质差等问题,心理上则表现为易神经过敏与偏执。孕妇过于激烈波动的情绪还可能导致流产。 (5)母亲的心理准备 母亲是有意迎接自己的孩子还是非自愿地接受自己的孩子,会给胎儿造成不同的影响。 二、社会性因素 1、心理发展关键期 一个系统在迅速形成时期,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这个时期就称为敏感期。如胎儿的胚胎期(2—8周)是机体各系统与器官迅速发育成长的时期,此时,若受到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就极易造成先天缺陷,若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更好发展。 敏感期或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的一个固定的、短暂的时期,心理学上将“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关键期。 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各发展领域都有一个最佳时期,也就是关键期。 年龄各领域的发展关键期 0—2岁亲子依恋形成的关键期 5岁以前语言、数概念和音乐学习关键期 10岁以前动作技能和外语学习关键期 个体如果缺失了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往往会导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和训练得到改进。印度“狼孩”就是关键期缺失的典型事例。狼孩卡玛拉由于从小离开人类社会,在狼群中生活了8年,后来虽然重返人类社会,并接受教育与训练,但到17岁时,她的智力才达到3岁儿童的水平,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数字概念,学会50个词汇,能讲简单的话。 2、早期生活经验 良好的早期生活经验,有助于儿童发展。下面是对两个儿童脑成像的比较,一个九岁半男孩的大脑神经细胞大多处于低活动水平,而一个10岁半女孩的大脑神经细胞大多处于高激活状态。究其原因,男孩从出生到32个月,在罗马尼亚的一个孤儿院生活,遭遇的是忽视和冷淡;而女孩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受到家人的关爱和照顾。 3、早期教育 为不同年龄、不同需要的儿童选择适当的早期教育方案。 如胎教、婴儿保育、幼儿教育。 4、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与态度也对儿童发展有重要影响。如 (1)有位家长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每天用大量时间教孩子识汉字,孩子两岁多就认识了上千汉字,可以读“参考消息”。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教师发现他发展异常,不象一般孩子那样天真、活泼,显得郁郁寡欢、孤僻、执拗、不合群、不喜欢游戏、不愿与小伙伴交往、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低下。 (2)达尔文的父亲是英国的医学博士,母亲苏珊娜是位有教养的妇女,承担了教育子女的责任。从达尔文1岁起,苏珊娜就开始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教他唱儿歌,给他讲故事,带他去花园散步。达尔文在花园里看母亲嫁接果树、培植花草,帮助搬花盆,母亲教他认识和观察花草,记住树名等,有时达尔文还跟父亲坐马车去郊外采集花草。苏珊娜很懂得爱护儿童的好奇心,每逢孩子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时,她总是耐心地进行解答,从来不对他提出的“傻”问题加以指责。一次,苏珊娜给树苗培土,达尔文问:“妈妈,你为什么要给树苗培土?”在得到满意回答后,他又提出一连串问题:“泥土为什么长不出小猫、小狗呢?”“最早的妈妈是谁?”“上帝是谁造的?”苏珊娜为孩子能提出这么多问题而高兴,她对达尔文说:“世界上有很多问题对我们来说还是个谜,希望你长大后自己去找,做个有学问的人。” 第二章0岁及0岁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慎始正本——择偶 1、同姓不婚 古人认为,同一姓氏的男女结婚,所生后代会不昌盛或者难以繁殖。《礼记·曲礼》指出:“取(娶)妻不取(娶)同姓。”《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据国际卫生组织调查,近亲结婚下一代的死亡率比非近亲结婚的要高3倍,痴呆儿发生率高出150倍,智力低下高38倍,患先天聋哑的机率高6倍,患先天鱼鳞病高30倍,先天性全色盲高18倍,由此可见,近亲结婚不利优生。 资料1: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娶表姐艾玛,他们共生养了10个孩子,其中3个夭折,5个终身不育……(当然,达尔文也是近亲联姻的后裔。) 资料2:厄瓜多尔亚马逊地区的阿乌卡人,由于与世隔绝,只能在近亲间婚配,造成严重的种族退化,濒临灭绝,智力低下、眼睛歪斜、多指等缺陷。 2、​ 慎择婚偶 “逆家子不可娶、乱家子不可娶、世有刑人不可娶、世有恶疾不可娶、丧妇长子不可娶)。”(《大戴礼记) 据1985年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异常胎儿,主要原因是:近亲结婚、早婚、配偶身体不健康、生育过密、营养失调、酗酒、吸烟等。 3、提倡晚婚 《周礼·地官·媒氏》云:“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即孩子生下3个月以后取名,然后将男女出生年月日及名字写清楚,交给媒氏官。等到男满三十岁,女满二十岁,方能婚配。 清末思想家梁启超撰写《禁早婚议》,认为胎教首要是健胎,健胎首先须“迟婚”,“凡愈野蛮之人其婚愈早,愈文明之人,其婚愈迟”他举例说“印度人结婚最早,十五而生子者以为常,而其衰老亦特速焉。欧洲结婚最迟,三十未要者以为常,而其民族老而益壮。”他指出早婚对孕妇和胎儿有五害:“害于传种,害于养生,害于养蒙,害于修学,害于国计。” 但到了现今社会,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形,城市普遍生育太晚。资料表明,妇女年龄在35岁以上的,生育畸形儿的可能性比35岁以下的高4倍,年龄越大越容易生傻孩子。美国生育专家说:“很多妇女并不知道,怀孕的机会是随年龄而下降的。她们不懂得,如果长期等待下去,错过了时机,她们就有可能永远失去做母亲的机会。”父亲的年龄对子女的健康也有重要影响,父亲年龄超过40岁,子女发生畸形超过1倍。调查显示,智力和体质最好的孩子,其父亲生育年龄在29岁左右,母亲在26岁左右,25—29岁之间是最适宜生育年龄,如果这样,先天愚可减少一半以上,免除无数家庭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对提高人口素质有积极意义。 第二节慎始正本——胎教 广义胎教。指为了促进胎儿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发育成长,同时确保孕产妇能够顺利地渡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劳逸等方面的保健措施。间接胎教。 狭义胎教。是指根据胎儿各感觉器官发育成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信息刺激,使胎儿建立起条件反射,进而促进其大脑机能、躯体运动机能、感觉机能及神经系统机能的成熟。即在胎儿发育成长期间,科学地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刺激,如音乐、对话、拍打、抚摸等,使神经系统和各器官功能得到合理开发和训练,挖掘胎儿的智力潜能。直接胎教。 一、胎儿的能力 胎儿具有惊人的能力,为了开发这一能力而施行胎儿教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美国医学专家托马斯的研究表明,胎儿在六个月时,大脑细胞的数目已接近成人,各种感觉器官趋于完善,对母体内外的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为胎教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法国的马蒂斯认为“胎儿意识的萌芽时期是怀孕后七至八个月,这时,胎儿的脑神经已十分发达(《教育的起点在胎儿》) 日本的井深大指出,人脑各种功能的发展都存在一个最佳时期,给予及时、适当的刺激,各种潜能就会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反之,一旦错过了这一时机,各种潜能就被抑制。早期教育应从0岁开始。 资料1:胎儿身体、器官发展敏感期: 3—4周:出现发育早期的脑和脊髓、心脏、肌肉、脊骨、肋骨、消化道并开始发育; 5—8周:许多身体外部组织(如脸、手臂、腿、脚趾、手指)和内部器官形成,触觉开始发育; 9—12周:神经系统、各器官和肌肉变得有组织和有联系,新的行为能力(踢、吸吮、口的张合及呼吸的预演)出现,外生殖器形成,性别明显; 13—24周:所有的大脑神经元均已生成,胎儿对声音有反应而且其眼睛对光也敏感; 25—38周:肺逐渐成熟,在这个时间内出生就可以生活。 资料2:胎儿感觉发展 超声波和其他监测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研究胎儿行为的途径。研究结果告之这样一个事实:胎儿已有各种感觉。 触觉:大约3个月胎龄的胎儿有了触觉,胎儿会抓握脐带,会抚摸自己的脸。 味觉:胎龄6个月时,胎儿能够分出苦味、甜味或酸味,未出生的婴儿对甜味有一种天生的偏爱。当母体内的羊水偏甜时,胎儿喝得更多。(1992) 听觉:胎龄4—5个月时,胎儿对声响有一定的反应。如突然的高声使胎儿的活动增多,反之,则减少;胎龄8个月时,会把头转向一个声源。对胎儿最有吸引力的是妈妈的声音,胎儿会在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里倾听这种特殊的“音乐”。喜欢柔和的音乐,讨厌强、快节奏的音乐,更害怕噪音。婴儿出生后哭闹,如果妈妈把孩子抱在左胸前,婴儿很快安静下来,原来,胎儿在母体内已习惯了母亲的心跳声和血液流动声,产生了安全感。 视觉:早在25周的时候,胎儿有了对光的初步反应,眼睛开始在黑暗中一开一合,似乎在为出生后做练习。当有一束灯光照射子宫时,科学家可以观察到胎儿的脑电波出现变化,甚至会由于一束有节奏的闪烁光而安静下来。 痛觉:美国科研小组发现,胎儿在母体里成长到28周、身体受到刺激时,他们的大脑会有疼痛感。 记忆。一位苏联提琴家说他儿子4岁学会拉提琴,一天,他演奏了一段从未学过的乐曲旋律。而这支乐曲在孩子胎儿期演奏过一次,以后再没有出现,所以,孩子出生后并没有听过这首曲子。 二、我国的胎教实践与理论 胎教的思想起源于我国,国外也普遍认为中国是胎教的发源地。我国典籍中有关胎教的论述很多。 1、实践。我国有文字记载的胎教实践始于周朝(始于商、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扩展到民间)。周朝统治者为维护统治,注意接班人的培养,特别重视“正礼胎教。”周文王之母太任,周成王之母周妃分别对文王、成王实行胎教。 那时,胎教的知识为宫廷所垄断,“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同上) 成书于春秋之际的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有“胎病”的记述,其中“素问篇”尤多论述。 2、理论 我国古代胎教学说经历过一个由发生到发展,由迷信到科学,由实践到理论的过程。汉时,胎教学说开始形成。西汉贾谊《贾子新书·胎教篇》,主要强调“正本慎始”是“胎教之道。”西汉史学家刘向《列女传》卷一中母仪传之“周室三母”一章,真实地记载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宫廷胎教——西周三母胎教的成功经验。 (1)外象内感说 “外象”是指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内感”是指母体内胎儿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感应。即孕妇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 合理之处:强调环境的重要性。环境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指情绪、情感,情绪好坏会影响体内平衡,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外部环境指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安静、绿化、新鲜的空气、没有污染、没有辐射等。 (2)生长发育说 “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胎,四月形体形,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矣。”为胎教学说奠定了生理学和胚胎学基础。(隋代、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妊娠侯》) (3)母子同体说 “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母之饮食起居,尤当慎密。”(元、朱震亨《格致余论·慈幼论》) 三、实施 (一)胎教效果 经过实施音乐、美育、语言、抚摩、体操、饮食、环境等胎教的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智能测评,表现情绪比较稳定,容易哄,听到妈妈声音就安静,清醒是活泼,有力,对音乐敏感,一听胎教音乐就不哭了。出生后继续坚持感觉教育,这些婴儿: 1、对音乐敏感。听到音乐非常高兴,并扭动身体; 2、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活泼,能睡,少哭,好带。 3、语言发展快。说话早,2—3个月发简单的音,半岁发“爸、妈、爷、奶、姨”,1岁说2—4字句。 4、大运动能力好。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早,动作协调、敏捷。 5、手的精细运动能力发展好。手的抓、握、拿、取、拍、打、摇、对击、捏、扣、绘画等。 6、爱学习。喜欢听故事,看书、看字,自己还不会讲话时,就拿书要妈妈讲,识字能力强,智能发展好。 美国一研究所对200多名受过胎教的4—7岁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受过胎教的儿童比没有接受胎教的儿童智商要高20%—45%。 资料:在巴黎某医院,语言学教授接待了一个4岁的患儿奥迪尔。奥迪尔患有孤独症,不爱讲话,无论父母如何启发开导都无济于事,只好送医院求助。开始,教授用法语和患儿交谈,她毫无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观察,教授偶尔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有人同这位小患儿讲英语时,奥迪尔的兴趣就出现了,既爱听又喜欢开口,这时病就好了。教授向患儿父母了解家里是否经常讲英语,可他们表示家里从不讲英语,教授又问他们曾经什么时候讲过英语。母亲突然想起自己怀孕期间曾在一家外国公司工作,因为那里只允许用英语交谈,所以她怀孕时一直讲英语。教授恍然大悟:“胎儿意识的萌芽时期是怀孕后7—8个月,这时胎儿的脑神经已十分发达。” (二)间接胎教 1、避免近亲婚配 2、婚检。 3、合适年龄 4、季节。 5、情绪。妊娠早期持续的紧张、焦虑、忧郁和情绪纷乱,会造成婴儿唇裂、腭裂、脑积水等先天缺陷。 据调查,唐山大地震使许多孕妇惊恐、焦虑、悲伤,在这一年出生的孩子,智力低下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正常年份。 有人对德国畸形儿进行长期调查研究,发现在希特勒前期婴儿畸形率是0.07%,希特勒战前是1.7%,希特勒战时是2.6%,战后是6.5%,说明了精神因素的影响。 6、禁烟酒。 7、药物。 8、射线。 9、营养。 10、疾病。 11、停止减肥 12、远离宠物。 阅读:新生畸形儿每年达百万(2004年报道)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0万出生缺陷婴儿诞生,我国每年约有80—120万缺陷儿出生,占全部出生人口的4%到6%,约占全世界缺陷儿的20%.其中约有22万例先天性心脏病,10万例神经管畸形,5万例唇腭裂,3万例先天愚。 原因:环境污染(装修、辐射等) 取消强制婚检(2001年北京有15万余人做婚检,查出传染病794例,精神病59例、严重遗传疾病2732例。强制婚检取消后,每月只有几百人婚检。) 精英父母易生畸形儿(精神压力大,晚婚、晚育普遍) 我国政府决定将9月12日定为“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 (三)直接胎教(主动胎教) 1979年美国加州妇产科专家范德卡尔创办了一所奇特的大学——胎儿大学。“学生”超过数千名,教师有产科医生、心理学家和家庭教育学家,学生是5个月的胎儿。大学课程主要是语言和音乐。 如语言课,妈妈用喇叭向胎儿重复言语、讲话,与胎儿做游戏,如摸、拍、推、摇等,为胎儿取一个动听的乳名;音乐课上,妈妈把一个玩具大琴放在肚子上,演奏音符,给胎儿及孕妇听优雅的乐曲,让妈妈唱歌给胎儿听。 大学里按时上课,按时休息。经过全程学习,胎儿出生时已懂得大约15个词汇和其中的含义,并能对这些词汇作出反应。这些受过胎儿教育的学生一出世,便可获得一张文凭和一顶学士帽。 胎儿大学的课程和设置: 语言课:母亲用特制的扩音器把字句向腹中的胎儿一再重复。 音乐课:母亲把玩具乐器放在腹部奏出音符。 运动课:让胎儿练习踢肚游戏。 1、主动胎教——语言胎教。 就是父母用亲切、生动、形象的语言与胎儿对话。对话的内容: (1)对胎儿道早安; (2)常说我爱你; (3)随时随地告诉胎儿你在做什么; (4)讲故事或自己编的故事,要有感情; (5)为胎儿唱歌,唱清楚。 2、主动胎教——音乐胎教 有两种音带,一种给胎儿听(轻松活泼、舒缓柔和,自然界的鸟啼虫鸣、潺潺流水、婴儿哭声等),一种给孕妇听(安定情绪,保持快乐)。 方法:选好乐曲,告诉胎儿一起听;音量适中;妈妈用舒适的姿势听;每日2—3次(早、中、晚),每次5—10分钟,也可灵活掌握;在胎儿清醒时听;还可购买一些小乐器,如铃鼓、口琴、沙球、响板等。 注意:使用质量好的录音机;选择适合胎儿听的音乐;每次时间不要过长。 另外,还有体育胎教(推、揉、拍等,在腹中散步);美育胎教(欣赏作品、画画、剪纸、编织);妈妈要好学;记胎教日记 第三章3岁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婴儿期研究) 第一节婴儿期研究 一、长期被忽视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晚期(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冯特认为研究婴儿无助于理解成人的心理,因为婴儿的行为是怪异而不可预测的。他在1897年年撰写的《心理学纲要》中写道:“以婴幼儿为对象进行的实验所得出的结果完全是随机的,因为它的许多信息来源是错误的,所以实验结果也完全不可信。正因如此,认为成人的精神生活只有通过对其童年期心理的分析才能充分加以诠释的观点是错误的。” 冯特等实验心理学家之所以认为婴儿期研究不重要,是因为当时他们所采用的实验方法(系统内省法)不适合年幼儿童,因为年幼儿童不能反省和报告自己的经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婴儿期一直是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备受忽视的领域。直到近年,人们才意识到婴儿期是科学地理解人类心理起源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婴儿期研究即通常说的“宝宝科学”,是发展心理学中最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领域。近年来的大量婴儿期研究表明,婴儿早在生命之最初,掌握语言之前,就已经具备有比我们原先所认为的更强的能力和更丰富的经验。婴儿自出生开始就能在这个富有意义的世界里进行感知和行动,甚至连新生儿都能很快学会利用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 第一本有关婴儿期研究的专业杂志《婴儿行为和发展》于1979年由刘易斯·p·利普斯特创办。 二、人类婴儿期特征(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 1、婴儿太弱了。与其他哺乳类动物相比,人类的孕期较长,而发展相对缓慢。与其他具有体形可比性的哺乳类动物相比,我们活得更长,成熟的速度也相对较慢。 2、婴儿出生太早了。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人类婴儿出生太早了。据估计,如果要让人类的幼体具有其他大猩猩种群幼体出生时的发育水平,人类的怀孕期应该至少延长一倍多(约21个月),那么人类为什么要过早出生呢? A、一种理论认为子宫外环境的丰富刺激是人类大脑发育所必需的; B、40周的怀孕母体的能量储存和供应已经无法满足胎儿大脑迅速发育的需求,导致人类婴儿必须过早离开母体,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能量。 C、在进化过程中,双足运动带来的骨盆变窄限制了人类胎儿头盖骨的最大生长范围,从而决定了人类胎儿必须提前出生,并且在子宫外继续其怀孕期(子宫外怀孕期)。 延长的未成熟期潜藏着巨大的发展动力。 三、研究方法的突破 “婴儿”(infant)这个单词直译就是不能讲话的人。婴儿不能以任何常规的符号性和指示性系统表达自我,使人们无法轻易了解婴儿的思想。研究婴儿通常运用直接观察,如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 近年来婴儿研究方法有了突破。 1、习惯化范式(habituationparadigm) 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通过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发现以前无法了解的早期感知能力。 2、优先注视范式(preferentiallookingparadigm) 也称刺激偏爱程序,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通过一个特殊的观察小屋呈现刺激,观察反应并注视时间,发现婴儿早期就能够察觉刺激源。根据对不同刺激物注视时间的长短,还发现他们能够区别不同的刺激物,且对某种图形产生偏爱,如鲜艳的色彩、运动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的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等。偏爱的注视可说明婴儿可能生来就具有某种预定的程序——偏爱注视某些轮廓和图形,也表明他们对所接触的外部事物具有选择性。 婴儿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行动者。婴儿世界是一个充满强大的能力、丰富的经验和惊人的快速学习的世界。 第二节1—3岁儿童动作发展 一、动作发展的意义 1、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前提 婴儿运用已有的动作模式与外界发生反应,以获得对环境最初的知识与经验。 2、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婴儿的动作反映着其心理发展,通过动作研究可以了解婴儿心理发展的内容和水平。 3、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发展 手的抓握动作、独立行走等动作发展可促进婴儿空间认知的发展。 4、动作发展促进了社交能力发展 随动作能力发展,婴儿与周围人的交往从依赖、被动逐渐向具有主动性转化,动作的发展可诱导婴儿社会交流能力的发展。 二、动作发展的规律 婴儿动作发展受生物预置程序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婴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成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头尾原则。从上到下,即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头部——躯干——下肢;抬头——翻身——坐——爬——站——走。(三翻六坐八爬) (2)近远原则。从中心到外周,即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发展。 (3)大小原则。粗细指向,即从粗的动作向精细的活动发展,从大肌肉动作向小肌肉动作发展。 三、婴儿主要动作发展 人类运动学习的“关键期“是指学习某种运动能力的最佳时期。大量研究发现,3岁前儿童运动能力的关键期是有一定规律的。那么,在关键期到来之前,我们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做好准备。 (一)3岁前儿童粗大动作发展 表一:3岁前儿童全身动作(粗大动作)发展顺序表 粗大动作项目 常模年龄 成熟早期年龄 成熟中期年龄 成熟晚期年龄 俯卧抬头稍起 1.2 — — 2.0 俯卧抬头与床面呈45度角 3.6 2.1 3.2 4.0 俯卧抬头与床面呈90度角 3.8 2.9 3.5 4.5 抱直、头部转动自如 3.3 2.0 2.9 3.7 仰卧翻身 4.2 3.1 3.7 6.8 扶坐竖直 4.9 3.1 4.2 6.3 独坐前倾 5.2 3.2 4.5 5.9 独坐 6.5 4.7 5.1 6.9 自己会爬 9.3 5.9 8.2 10.2 从卧位坐起 9.7 6.9 8.6 11.4 扶腋下站立 4.7 3.3 4.2 5.4 扶双手站 7.7 5.1 6.6 8.9 扶一手站 10.1 7.0 9.5 10.9 独站片刻 11.9 9.2 11.2 13.3 扶双手走步 9.8 7.1 9.3 11.0 扶一手走步 11.8 9.1 10.7 12.7 独走几步 13.7 11.2 12.7 15.0 扶物能蹲 11.1 8.2 9.8 11.9 自己能蹲 13.9 11.2 12.6 14.8 会跑、不稳 16.7 14.0 15.2 17.7 跑能控制 19.8 15.6 18.3 20.7 自己上下矮床 20.0 14.6 17.1 22.8 双手扶栏上下楼 19.3 15.0 18.1 20.5 一手扶栏上下楼 23.9 19.4 22.7 28.2 不扶栏上下楼 28.1 21.5 26.1 33.7 双脚跳 26.7 21.3 24.0 29.5 独脚站 33.4 23.6 29.5 — 踢球 17.6 15.0 16.7 21.2 从楼梯末层跳下 31.7 24.3 29.1 34.4 跳远 30.0 24.1 28.2 35.4 手臂举起投掷 29.3 23.6 27.4 33.7 说明: 我国学者李惠桐把某一项目调查样组70%的儿童达到的年龄(即100名儿童有70名能达到的年龄)定为常模年龄,10%的儿童达到的年龄定为成熟早期年龄,50%的儿童达到的年龄定为成熟中期年龄,90%的儿童达到的年龄定为成熟晚期年龄。 表中的“年龄”单位为“月”。 以儿童动作“独站片刻”为例,70%的儿童在11.9个月时可出现独站片刻的动作,10%的儿童在9.2个月时出现,90%的儿童在13.3个月时出现。10%—90%的年龄距离代表这一阶段儿童动作发展的正常范围,即“独站片刻”最早可以出现在9.2月,最晚出现在13.3月,在9.2月和13.3月这一年龄段出现“独站片刻”都属于正常范围。 (二)3岁前儿童精细动作发展 表二:3岁前儿童手的动作(精细动作)发展顺序表 精细动作项目 常模年龄 成熟早期年龄 成熟中期年龄 成熟晚期年龄 握住拨浪鼓一会儿即掉 1.0 — — 1.9 玩弄手 2.5 1.8 3.2 3.9 能抓住胸前玩具 4.7 3.1 4.2 5.5 能自己抱住奶瓶 5.5 3.0 4.4 7.4 可将奶瓶的奶嘴放入口中 5.8 4.1 5.3 7.9 积木在双手传递 6.4 5.0 5.9 6.9 能拿起面前玩具 6.2 5.0 5.8 6.7 拇指和他指抓握 6.9 5.1 6.5 7.9 拇指和食指捏米花 8.9 7.1 8.5 9.9 撕纸 9.1 5.7 8.3 9.9 从瓶中倒出小球 13.4 9.4 12.5 14.7 拾取东西 10.1 7.9 9.6 10.9 拿柄摇拨浪鼓 13.2 9.8 12.4 13.8 把小球放入瓶中 12.3 10.7 11.7 13.0 翻书一次一页 28.3 19.0 24.2 31.9 穿串珠 28.3 21.1 24.2 31.9 折纸长方形 31.1 22.7 28.3 34.0 折纸正方形 34.1 23.6 30.8 — 双手端碗 17.1 12.3 16.0 18.5 一手端碗 27.0 21.3 24.4 29.6 搭桥 28.9 19.5 26.5 34.4 搭火车 28.1 21.8 26.0 30.3 自己动手 27.6 21.1 24.8 30.4 搭积木2—4块 12.9 11.0 12.3 13.8 搭积木5—7块 20.9 18.1 19.0 21.8 搭积木8—10块 — 29.5 — — 说明:表中“—”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示未测出,二是表示这些项目3岁前儿童未达到。表中“年龄”单位为“月”。 李惠桐的实验研究与格塞尔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并认为无论在成熟的早期、中期、晚期对儿童进行训练都会成功。成熟早期是开始学习的最佳期或关键期,效果最好;成熟中期开始训练的效果虽不如早期,但比晚期开始训练好;成熟晚期开始训练的效果不如早期、中期,但总比不学习不训练好。总之,动作训练在成熟早期效果最好,成熟中期次之,成熟晚期较差。 四、训练 (一)体操 在婴儿不睡觉时,要多活动,应当借助于有健身作用的空气疗法、水疗及在新鲜空气中散步、按摩、体操等方法使婴儿的身体强健起来。按摩是一种消极体操(被动操),能加强婴儿的支撑运动器官,提高肌肉系统的紧张度,提高肌肉的弹性和收缩能力,提高韧带的弹性及灵活性。 资料:婴儿被动操,不仅是促进婴儿全身发育的好方法,还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游戏项目。每天坚持给孩子做被动操进行体能锻炼,不但可以促进他的体格发育,还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婴儿被动操适用于2-6个月的婴儿,根据月龄和体质,循序渐进,每天可做1~2次,在睡醒或洗完澡时,宝宝心情愉快的状态下进行。做时少穿些衣服,所着衣服易宽松、质地柔软,使宝宝在全身肌肉放松。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而有节律,可配上音乐。 婴儿被动操共8节。上肢运动预备姿势:婴儿仰卧,妈妈双手握住婴儿手腕,把拇指放在婴儿手掌内,让婴儿握拳,两手放在婴儿二侧。 第一节:扩胸运动(1)两手左右分开,向外平展,与身体成90度角,掌心向上;(2)两手胸前交叉。(3)同(1)动作;(4)还原。重复二个八拍。 第二节:屈肘运动(1)向上弯曲左臂肘关节;(2)还原;(3)向上弯曲右臂肘关节;(4)还原。重复二个八拍。 第三节:肩关节运动(1)握住小儿左手由内向外作圆形的旋转肩关节动作,重复四拍;(2)握住小儿右手做同样的动作,重复四拍。 第四节:上肢运动(1)两手左右分开,向外平展与身体成90度角;(2)两手向前平举,两掌心相对,距离与肩同宽;(3)两手胸前交叉;(4)两手向上举过头,掌心向上,动作轻柔;(5)还原。重复二个八拍。 第五节:踝关节运动(1)预备姿势:婴儿仰卧,妈妈左手握住婴儿的左踝部,右手握住小儿左足前掌;(2)将婴儿足尖向上屈曲踝关节;(3)足尖向下,伸展踝关节;(4)换右足做相同动作。重复二个八拍。 第六节:下肢伸屈运动(1)预备姿势:婴儿仰卧,两腿伸直,妈妈双手握住婴儿两小腿,交替伸展膝关节,做踏车样动作;(2)左腿屈缩到腹部;(3)伸直;(4)右腿屈缩到腹部、伸直。重复二个八拍。 第七节:举腿运动(1)预备姿势:两下肢伸直放平,妈妈两手掌向下,握住婴儿两膝关节;(2)将两下肢伸直上举90度;(2)还原;重复二个八拍。 第八节:翻身运动(1)预备姿势:婴儿仰卧,妈妈一手扶婴儿胸腹部,一手垫于小儿背部;(2)帮助从仰卧转体为侧卧;(3)从侧卧转体到俯卧;(4)从俯卧再转体到仰卧。重复二个八拍。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1618466o1p3.html)录象 资料:婴儿主被动操(6—12个月婴儿) 第一节牵引婴儿上手坐起、躺下,重复4次; 第二节牵引婴儿单手坐起、躺下,重复2次; 第三节扶婴儿爬行 第四节桥形动作,婴儿平卧,母亲用右手托婴儿腰部,左手按踝部,8次; 第五节俯卧抬下肢运动。婴儿俯卧,两下肢伸直,母亲握住其两足,向后抬起,4次; 第六节起立弯腰拿玩具,4次; 第七节扶腋下面立,跳跃8次。 资料:婴儿模仿操(1—3岁) 婴儿1岁半左右,能够独立完成行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时,可以让婴儿模仿动物的常见动作及成人劳动的动作。如小鸟飞;小兔跳;开汽车;划船等。 (二)婴儿运动练习 1、大运动练习 (1)抬头。婴儿出生后二三十天起,便可以让他趴着。(平实的面)要他把弯曲的胳膊放在胸部下面。开始先趴1—2分钟,以后逐渐延长时间,让他趴到不再一个劲儿地想抬头、挺脖子时为止,他累了,就让他仰面躺下。逐渐增加次数及延长时间。 (2)爬。5.9—10.2个月是学习爬行的关键期 5.9个月后,婴儿开始学习爬行了。可进行: 上肢训练:俯卧抬头训练——用玩具等引婴儿用两臂撑起上半身;单臂支撑训练——学会两臂支撑后,用玩具逗引他单手来抓,两臂轮流训练。 下肢训练:练习跪——将婴儿跪抱在成人腿上; 爬行训练——让婴儿手膝着地,腹部离开床面,如果腹部不能离开或不能向前,可用手托住或用长围巾兜住婴儿腹部,引导爬行; 爬行游戏——学会受膝爬行后,可做爬直线、爬上下斜坡、爬台阶的游戏,用枕头当障碍物,设计简单情节或故事,用有趣的玩具,激发兴趣,鼓励婴儿爬过障碍。 (3)坐、躺、起、立。适时开始学爬的婴儿,很快容易学会坐起、躺下、站起、站立,再用手扶着东西坐下。婴儿在玩玩具和观察周围事物的时候,或用左手或用右手撑着身体半坐者,时而躺倒坐起,坐着再躺下,起初他们只能坐一小会儿,已经学会爬的七八个的婴儿,自己就能坐起,并开始学站起、直立,用手扶东西坐下,如果能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他们会学得更好。许多婴儿在用双手摆弄玩具时就松开手站着,开始只能站一会儿,后来就渐渐能空手站好长一段时间。 (4)学步。11.2—15个月是独立行走的关键期 婴儿经过俯卧、翻身、爬行等阶段的训练,对重力的作用、方位的改变及关节的活动都有了体验,为站立和行走打下了基础。一般情况下,5—6个月时可以在成人腿上跳跃,7—8个月时用手扶物可以站立几秒钟;8—10个月可由成人拉着双手迈步,11—12个月的婴儿可扶着家具移步。 能否利用学步车帮助婴儿学走路呢?专家持否定意见,理由是:坐在学步椅中的婴儿累了以后,既不能躺下,又不能爬,只能走或坐;婴儿走路时要哈着腰,不利脊柱正常发育,也难使婴儿掌握身体垂直的正确姿势。 (5)学习跑(1.5—3岁) 1岁半左右的婴儿,当行走自如时就开始练习跑。 成人抱着跑:变换不同的速度、不同的方向跑,刺激婴儿耳内半规管的适应能力; 牵手跑:成人与婴儿面对面,先牵着婴儿的双手,慢慢后退,再牵住一只手跑,别握得太紧; 追球跑:把球或物向前抛,一起与婴儿追; 听口令跑:慢跑——停——快跑——停; (6)学习跳(2—3岁) 成人背着婴儿跳:让婴儿逐渐适应跳的感觉; 原地跳:成人提着婴儿双手跳、一手跳,配合口令“一、二、跳”让婴儿学会两脚同时用力起跳。 高处跳:让婴儿站在台阶末级,由大人扶着望下跳; 立定跳远:两腿弯曲,身体略前倾,手臂向后伸直,呈“飞机”状,双脚并拢向前跳。 2、精细动作技能训练 (1)手的基本训练 按摩:按摩肩膀、手臂、手心、手背、手指、手腕; 触摸抓握:提供婴儿可以满手抓的物品如海绵、橡皮玩具等,塞满两手,张开,再塞,反复练习握掌、伸掌的动作; 敲击:提供可以互相敲打的玩具,让婴儿敲打。 (2)双手协调训练 双手抱物:自己抱奶瓶喝; 捏取:把饼干、馒头掰(bai)碎,让婴儿自己捏着吃,拇指、食指对捏。 生活练习:打球(拍、滚、抛)拍手、吃饭、喝水、拿食物、穿脱衣服、般椅子、擦桌子等。 (3)手眼协调训练 撕纸:9、10个月,婴儿掌握了对捏,可准备干净的纸,让婴儿练习; 捡物入瓶:10.7—13个月是放物入孔的关键期 准备一个带塑料盖子的瓶子,瓶盖上开一个圆孔。把豌豆散放在桌子上,让儿童把豌豆一个一个抓起并放入瓶中,然后再倒出来,再放进去(家长要在旁看护,防止误入口中、鼻中、耳中)。开始瓶盖上的圆孔要开得大一点,熟练后圆孔可开得小一
/
本文档为【0-6岁儿童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