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农村剩余劳动

农村剩余劳动

2011-07-14 13页 doc 63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170

暂无简介

举报
农村剩余劳动包头师范学院 本 科 学 年 论 文 论文题目: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初探 院 系: 政治与法律学院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学 号: 0802070051 姓 名: 罗琴 指导教师: 郭志峰 撰写学年: 2010 至2011 学年 二零一零 年 十二 月 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初探 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转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作为工业化过程的伴生事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能否顺利实现,反过来影响着工业化本身的进程。工业化过程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
农村剩余劳动
包头师范学院 本 科 学 年 论 文 论文题目: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初探 院 系: 政治与法律学院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学 号: 0802070051 姓 名: 罗琴 指导教师: 郭志峰 撰写学年: 2010 至2011 学年 二零一零 年 十二 月 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初探 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转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作为工业化过程的伴生事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能否顺利实现,反过来影响着工业化本身的进程。工业化过程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密切配合。本文就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方向及关系进行,得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因素。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剩余劳动力 推动作用 拉动作用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初、中期向中、后期演进的历史阶段,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大,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呈递减趋势。“高增长低就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处理好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当前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呈递减趋势的背景下,经济增长应当注重就业导向,通过科学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城镇失业率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如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有效的转移方式,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格局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迅速,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长期存在的比例关系不协调、供求不平衡等结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这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农业产业迅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产业结构变动的典型特点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第一产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28%左右,到1984年,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了32.2%左右,上升了4.1%。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则由1978年的48.2%下降到1984年的43%,下降了5%左右,1978年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23.7%,到1984年上升到24.8%,仅仅上升了0.1%。这说明我国在这一时期所进行的农村和农业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使得工农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当然,这一时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绝对量的下降,事实上,按当年价格计算,第二产业绝对量在这一时期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在我国工业化的过程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迅速提高,是我国一种特有的现象,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这是一种纠正第一产业发展不足的偏差而产生的暂时情况。在这一时期,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增加值的绝对额,第一产业年均增长率达率14.5%左右,超过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的10%和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的12.7%的速度。  第二阶段(1985年—1992年):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总体特征是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1985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约为31%、44%、25%,到1992年,其比重分别约为23%、48%、29%,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我国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得到了迅速增长。在这一阶段,资源配置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大量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按从业人员数量来计,1985年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分别为62.4%、20.8%、16.8%;1992年这一比例分别改变为56.7%、23.1%、20.2%。在这个时期,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3400万人,第二产业只增加2500万人,而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基本上没有变化。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带有补偿发展不足、调整比例关系的特征。 第三阶段(1993年—至今):第二产业高速发展时期。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讯设施迅速发展,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1993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所占有的比重分别为:22.4%、48.3%、29.3%,1996年这一比重分别为20.4%、49.5%、30.1%,2000年时,这一比重分别为17.2%、50.1%、32.6%,到2004年,这一比重分别为15.9%、50.2%、33.9%。在第三阶段的1997年,我国第一产业的比重跌破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接近50%,第三产业比重突破30%。这个时期,重工业比重显著增长,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就在逐步优化,正在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 据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1.5亿-1.7亿个左右。如此庞大的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将极大的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有两种模式,包括“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转移模式和“离土又离乡”的异地转移模式。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主要是就地转移模式,通过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在本地域内的非农产业中就业,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则主要采用异地转移模式,其标志就是声势浩大的“民工潮”。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方式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一)“就地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基础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是指男性15—60周岁或女性15-55周岁户口在农村的劳动力,在县城内(包括县城)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或外出务工年累计1个月以上(包括1个月)的就业行为。就地转移的就业门槛相对较低,能够满足大多数农民的就业,而且能避免和缓解由于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就业而形成的交通、住房、社会福利、财政补贴等问题。农民在本地进行非农就业,不易出现“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心村”等现象引发的对应社会问题。就地转移是带动农村长远发展的一个保证,通过改革促使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当地进行非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也能够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二)“异地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关键 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就业,是指男性15-60周岁或女性15-55周岁户口在农村的劳动力,在县城外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或外出务工年累计1个月以上(包括1个月)的就业行为。异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之一。通过有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可以减轻农村人口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压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的“非农”生产效率。 3、​ 产业结构调整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动作用 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是以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基础和保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政府的政策引导、资金以及教育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不论是就地转移还是异地转移,最根本的是向二三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由于城乡严重分割,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不高,城市化严重滞后,农业的生产率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农民对土地的留恋心理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会经历一个慢长过程。因此,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标,走以产业带动就业的稳步转移道路。1.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吸纳和农村内部转移。国际经验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以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和保证的。我国现行的土地,限制了规模经营和农业机械的运用,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农业长期以来沿袭着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粗放经营,农业的比较利益低;政府放宽人口流动政策后,大部分农村出现耕地撂荒现象,农业内部对劳动力的吸纳不够。双对数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2010年以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贡献将会较大。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每增加1%,就会吸纳1.88%的农村劳动力;第二产业对农村劳动力有负向的吸纳力;第三产业就业每增加1%,会吸纳1.36%的农村劳动力。从现实的发展趋势来看,第一产业农民在中央及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下,发展农产品多种经营,在一段时间内仍会内部吸收较多的农村劳动力。因此,短期看来,增加农民充分就业度的关键产业是第一和第三产业。所以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发展农业生产,通过开展集约经营消化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开发型农业,拓展农业内部种植经营项目和大力发展林、牧、渔业,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就业;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2.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演进历程表明,伴随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将发生规律性的转移。首先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发展滞后,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因此,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首先必须面向国内外大市场,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各地区要立足资源优势,选择有现实和潜在竞争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吸引外资,增加出口,为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多机会。其次是引进合适产业,提高就业水平。不同区域之间由于发展的条件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产业梯度与经济梯度,处于高梯度的产业会自发的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低梯度地区的发展。我国应结合地区比较优势引进适用产业,重点引进关联效应大的产业,避免产业的重复建设以减少冲击效应,提高地区的就业水平。三是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我国自然环境秀美,少数民族比较多,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开发旅游产品,引导农民充分就业。3.推进城市化进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充分的空间和载体。城市化发展过程是非农产业聚集带动非农人口聚集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规模扩张,使城镇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的过程,一般遵循工业发展—人口聚集—产业聚集—人口聚集—城镇发展的规律。我国城市化水平低,现有城市不可能容纳如此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依靠城市的二三产业的发展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因此要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容量;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发挥小城镇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作用和直接辐射和带动功能。 4、​ 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非农化建设的进程。通过就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优化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以及副业结构,还可以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升级。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则可以促进乡镇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城镇作为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可以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等服务及人才、技术支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各地区应当把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个突破口,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支柱产业的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此外,要积极探索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容量。首先,要树立大农业观念,大力发展渔、牧、林业。在这一过程中,还要积极组织和资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治山、治水、改地、筑路等基础设程,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其次,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目前,中国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商业饮食服务和交通运输服务等业务上,范围非常狭窄,总之,可以把交通、通讯、保险、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有些地区还可以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等新兴的第三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妨碍了比较优势的发挥。因此,优化产业结构, 要抓住国内产业转移的契机,合理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 注释 1.​ 出自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1.​ 来自对何德旭的访谈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 2000(05). 2.​ 褚志远.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05 3.​ 范艳红.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1130 4.​ 林毅夫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论文] -中国行政管理2003(11) 5.​ 柯楠.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J].沧桑,2008(3). 6.​ 杨继武,孙章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探[J].理论学刊,2008(7) 7.​ 农业部课题组 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
/
本文档为【农村剩余劳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