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研究综述

2011-07-06 3页 pdf 149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08510

暂无简介

举报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研究综述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研究综述 ■王林松   攻击行为 (aggression) ,又名侵犯行 为 ,通常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 行为。攻击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 性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个体发展心 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及其他 有关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 来 ,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增长 ,青少年 犯罪问题已引起了学者的极大重视。 作为暴力犯罪重要特征之一的攻击行 为亦成为心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 ,并 被当作预测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暴力犯 罪行为的重要内容而倍受关注 ,在这些 研究中 ,有的学者着重探讨了青少年...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研究综述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研究综述 ■王林松   攻击行为 (aggression) ,又名侵犯行 为 ,通常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 行为。攻击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 性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个体发展心 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及其他 有关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 来 ,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增长 ,青少年 犯罪问题已引起了学者的极大重视。 作为暴力犯罪重要特征之一的攻击行 为亦成为心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 ,并 被当作预测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暴力犯 罪行为的重要内容而倍受关注 ,在这些 研究中 ,有的学者着重探讨了青少年攻 击行为的认知特征 ,从认知的角度揭示 了导致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 ,这是青 少年犯罪研究的一个重大进步 ,也为合 理地控制青少年的攻击行为 ,科学矫正 其暴力行为提供了心理学依据。这里 , 笔者单就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研究 作一简单介绍。 一 自本世纪中叶以来 ,一些学者就开 始对攻击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 究结果明 ,攻击行为存在着较大的个 别差异 ,如有的攻击性弱 ,攻击行为少 ; 有的攻击性强 ,攻击行为发生频率高 , 极端的典型是青少年暴力犯罪。为什 么有些人会如此频繁地实施攻击行为 ? 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提出 了种种理论。其中 ,以班杜拉为首的社 会学习理论独辟蹊径 ,探讨了攻击行为 的社会学习机制 ,并且发现认知因素与 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 班杜拉认为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获得要 靠后天的广泛学习 ,学习的方式主要有 两种 :其一 ,观察学习 ,即青少年通过示 范或观察他人攻击行为的结果而产生 的学习 ;其二 ,凭直接经验的学习 ,即青 少年通过体验攻击行为的结果而获得 攻击性行为模式。这两种学习中 ,班杜 拉更强调观察学习 ,视之为青少年习得 攻击行为的最重要的机制。他指出 : “对于青少年来说 ,凭直接经验的学习 固然重要 ,但是 ,许多攻击行为的发生 都是由于观察他人的攻击行为结果 ,从 而产生替代性学习而造成的”。青少年 习得攻击行为之后 ,还会由于受到不同 的强化而助长自己的攻击行为。正如 班杜拉所指出的 :“被观察的攻击行为 的结果往往会对青少年形成强化 ,这种 强化按其作用方式或表现形式可以分 为外部强化、自我创立的强化和替代性 强化。它们不仅是影响青少年攻击行 为的源泉 ,而且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常 常是增强其攻击行为的动力。”在这三 种强化形式中 ,外部强化主要是指利己 性的报偿 ;自我创立的强化主要是指摆 课老师的密切配合 ,班主任的科学引 导 ,使李洋各科发展平衡 ,在历次的县 市级统考中都名列前茅。 好学而有成绩的学生 ,对老师有着 极大的鼓舞作用。李洋这样的学生并 不是经常能够碰到的 ,既然有这个缘 份 ,就要抓住机遇 ,创造一个辉煌。如 果意识不强 ,机会稍纵即逝 ,那将造成 交臂失之的遗憾。对此 ,大家具有共 识。各科老师都互相配合 ,共同研究培 养策略 ,进行个别指导 ,选择适合他的 练习题 ,一点一滴地帮助他提高、拔尖 , 并从各方面关心着他 ,鼓励他主动发 展 ,从而形成了人才成长的最佳条件。 大家都以一种莫可名状的心理 ,期待着 他创造佳绩。李洋在 2001 年全国数学 联赛中获二等奖 ,在 2001 年全国英语 能力竞赛中获一等奖 ,出现了令老师们 欣喜的发展势头。因而 ,他也得了一个 “全能”选手的称号。   五莲一中浓厚的文化积淀 ,为他的 成长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营养”   李洋在高考后的谈话中这样说 ———“五莲一中浓厚的文化积淀 ,给我 的成长增添了不可替代的动力支持”。 五莲人民有着勤劳质朴、艰苦奋斗、拼 命实干的优良传统 ,五莲一中的领导、 教师和学生正是从这种淳厚的山区文 化中汲取着丰富的营养 ,并与强烈的现 代进取意识相结合 ,融合积淀成了自己 独具特色而富有时代意义的学校文化。 这种宝贵的财富 ,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 源和精神动力 ,推动、激励着每一个五 莲一中人不断进取 ,不断求索 ,不断创 新。 学校以现代化教育思想为先导 ,实 行“化管理 ,开放式办学”,确立了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特长、整体 推进”的教学思想和“基础全面、个性鲜 明”的人才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自主教育、独立思考、主动发展 的能力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 逐渐形成了“教育人、团结协作、科学 严谨”的教风和“艰苦奋斗、文明守纪、 改革创新”的校风。 “看似寻常最奇崛”。李洋以一个 山区学生特有的寻常 ,创造了奇迹。他 成功了 ,考取了全省文科第一名 ,这的 确给人们一个惊喜。但 ,这个成绩的取 得 ,在李洋和学校看来又是情理之中 , 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是社会、学校、家 庭、个人“综合功夫”的结果 ,是付出之 后的必然 ! 衷心祝愿李洋在新的起点上一往 无前 ,再跨雄关 ,登上科学文化的高 峰。■ (责任编辑 :江  城)    25 教育心理 山东教育科研     2002 年第 12 期    脱来自于社会的限制 ———法律的惩罚 和摆脱来自于自我的限制 ———自我谴 责 ;替代性强化是指青少年通过观察他 人攻击行为的结果所产生的强化。对 这三种强化形式 ,班杜拉更重视替代性 强化对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重要影响 , 并且认为 ,在日常生活中 ,青少年有许 多机会观察他人的攻击行为及行为者 被奖赏或免于惩罚的情形 ,观察到的结 果会象亲身体验攻击行为的结果一样 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一般说来 ,看到 别人的攻击行为得到酬报或免于惩罚 , 将增加青少年攻击性倾向 ,就内在机制 而言 ,主要是因为攻击行为的学习 ——— 强化过程使青少年形成了一种特有的 关于攻击行为的稳定的认知结构 ,青少 年据此调节着其攻击行为。 后来 ,班杜拉进一步强调青少年的 认知因素对攻击行为的重要影响 ,并且 指出 :“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导致行为 的变化 ,主要依赖于人的认知因素”。 从攻击行为的产生来看 ,认知作用的重 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 青少年的认知活动在思想上为其提供 一种“认知源”,用以描述、预期未来的 行为结果。其次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 “唤醒源”必须经过认知评价才能发挥 激发作用。所谓“唤醒源”,亦称唆使 者 ,是指激发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各种诱 因。在班杜拉看来 ,这些诱因主要有三 种 :一是敌意唆使者 ,主要是指那些能 够唤醒情绪 ,引发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敌 意性刺激 ,诸如人身攻击、言语威胁和 侮辱、具有一定目标的行为受阻碍等 ; 二是诱因唆使者 ,主要是指青少年对攻 击行为的结果所产生的预期 ;三是示范 唆使者 ,即青少年对日常生活中耳闻目 睹的攻击行为进行认知加工而形成的 范例的潜在影响。上述三种唤醒源直 接作用于青少年的认知活动或经其认 知加工 ,激发起他们的攻击行为。因 此 ,班杜拉强调指出 ,研究攻击行为 ,必 须与青少年的认知因素联系起来。 二 班杜拉的研究使人们对青少年攻 击行为的社会学习机制及攻击行为与 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 解。随着研究的深化 ,更多学者步入认 知领域 ,从认知角度研究青少年攻击行 为 ,探讨认知因素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 影响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纵观关于攻 击行为认知因素的研究 ,人们不难发 现 ,这类研究主要是从两个维度进行 的。 1. 攻击行为认知加工过程的研究。 攻击行为认知加工过程的研究是 在对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及其与攻击行 为之间关系的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 ,这 一研究领域的早期研究者斯皮威克和 舒尔探讨了攻击行为与青少年社会信 息加工过程中策略建构能力之间的关 系 ,指出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频繁发生与 其在这方面能力的缺陷有着密切的联 系。此后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对整个 认知加工过程的探讨 ,在这方面 ,道奇 等人做出了巨大的成就。道奇、理查德 及弗雷姆等人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社 会信息加工过程及其认知策略的研究 中发现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产生与其社 会信息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认知偏差 有很大关系。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道 奇归纳出了青少年对社会冲突情境或 刺激作出反应时的 5 个连续的认知步 骤。这 5 个步骤是 : (1) 编码 ,如注意对 方的脸色以获得有关对方意图的信息 ; (2)解释 ,如领会对方的行为是偶然的、 恶意的还是善意的 ; (3) 反应寻求 ,如考 虑对问题情境做出友善的还是攻击性 的行为方式 ; (4) 反应决策 ,如选择一种 对自己和他人都会产生积极性结果的 反应 ; (5)实施 ,如根据所选择的反应做 出行为。道奇的研究发现 ,高攻击性青 少年至少在前 3 个步骤上存在着认知 偏差 ,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他人的意图 作出归因之前很少寻求一些必要的信 息 ,偏爱将模糊的动机解释为敌意性 的 ,而且 ,他们对社会冲突问题情境很 少做出多种反应方式。后来 ,波瑞等人 进一步证实 ,高攻击性青少年在第 4 个 步骤 ———反应决策上也存在着偏差 ,他 们偏爱做出攻击性决策。作为对攻击 行为认知加工过程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 斯莱比等人又将道奇的前 4 个步骤划 分为 6 步信息加工程序 ,更加详尽地展 示了攻击行为认知加工过程的全貌。 该程序包含的六个步骤是 : (1) 寻求信 息 ,即有选择地注意有关的线索 ,寻求 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 (2) 确定问题 ,即对 问题情境形成敌意性或非敌意性意图 知觉 ; (3)选择目标 ,即选择解决问题的 目标 ; (4)产生各种对策 ,即对社会问题 做出各种不同的对策 ; (5) 预期结果 ,即 考虑各种反应所导致的后果 ; (6) 选择 最佳反应 ,即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反应方 式。斯莱比等人在实验研究中发现 ,高 攻击性青少年在上述信息加工过程中 也存在着明显的偏差 ,这主要表现在这 些青少年偏爱按敌意性方式作出了归 因 ,极少选择敌意性目标以外的信息 , 也很少做出不同的行为对策 ,所选择的 最佳反应也多是攻击性的。尽管道奇 和斯莱比等人的研究在攻击行为认知 加工过程的划分上有所不同 ,但是 ,他 们都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即青少年攻 击行为的频繁发生与其认知加工过程 中存在的偏差 ,特别是敌意性意图知觉 和攻击性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联系 ,并 将之作为导致青少年高频率攻击行为 的重要因素。 2. 攻击行为认知加工内容的研究。 随着攻击行为认知加工过程研究 的发展 ,有关攻击行为认知加工内容的 研究也日渐深入。在这一研究领域中 班杜拉、帕克和斯莱比主要探讨了青少 年内化的行为标准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 指出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 攻击行为是一种可接受的反应 ,并将之 作为一种行为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 ,由 此便导致了其频繁的攻击行为。后来 , 班杜拉进一步指出 :“近年来社会学习 理论在攻击行为研究中的应用强调了 个体关于攻击行为的社会化观念的激 发和调节功能”。许多研究者对青少年 实施攻击行为的社会化观念进行了研 究 ,探讨了青少年所形成的支持其实施 攻击行为的社会化观念对于其攻击行 为的激发和调节作用 ,特别是这种社会 化观念的重要反映形式 ———结果预期 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所谓结果预期 , 是青少年对于攻击行为产生的结果的 可能性估计。结果预期与青少年的攻 击行为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这已为大 量研究所证实。波瑞、罗斯米森发现 , 高攻击性青少年更加相信攻击行为会 减少他人的攻击行为 ,并且能够产生利 己性报偿 ;班杜拉、伯恩斯坦及肖特等 人指出 ,高攻击性青少年预期攻击行为 有助于提高自尊 ,保持自己在同伴中的 地位 ;斯莱比则发现 ,高攻击性青少年 普遍相信攻击行为是一种合理的反应 , 35 山东教育科研 教育心理   2002 年第 12 期 有助于提高自尊 ,避免给他人留下消极 的印象 ,并且很少会给对方造成痛苦。 上述有关结果预期的研究支持了这样 一种观点 :即青少年之所以偏爱攻击行 为 ,是因为他们相信攻击行为会产生为 其所预期的利己性的、社会的和象征性 的报偿 ,并且在认知方面过份地缩小了 攻击行为的有害的和惩罚性结果。近 年来 ,罗蒂兹等人进一步发现 ,尽管青 少年对攻击行为的结果预期有助于强 化或削弱其攻击性反应 ,但是 ,结果预 期并非是影响攻击行为的唯一认知方 式 ,还有一种社会化观念 ,即结果价值 , 对于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也有着重要的 影响。所谓结果价值 ,是指青少年对于 攻击行为的结果所赋予的重要性和关 注程度。班杜拉曾经指出 ,如果青少年 对于攻击行为的积极性结果非常重视 , 那么 ,就极易激发其攻击行为 ,反之 ,如 果青少年对于攻击行为的消极性结果 非常重视 ,那么 ,他就会极力避免攻击 行为的发生。结果价值与结果预期这 两类研究相比较而言 ,结果价值更能精 确地预测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展。罗 蒂兹强调指出 :青少年对于攻击行为的 多种可能性结果可能会具有相同的结 果预期 ,但是 ,高攻击性青少年往往对 于攻击行为的奖偿性或积极性结果赋 予更高的结果价值或对于攻击行为消 极性的结果赋予更低的结果价值 ,而低 攻击性青少年则往往对于攻击行为的 消极结果赋予更高的结果价值或对于 攻击行为的奖偿性或积极性结果赋予 更低的结果价值 ,这样 ,由于结果价值 方面的截然不同 ,便会导致不同的行为 反应 :即有的青少年尽管对于通过攻击 行为获得奖偿的预期较低 ,但却对于获 得这种奖偿予以更高的结果价值 ,由 此 ,他们也会毫不顾忌地实施攻击行 为 ,以期达到目的 ;而有的青少年尽管 对于通过攻击行为获得奖偿的预期较 高 ,但对于通过攻击行为获得奖赏赋予 较低的结果价值 ,因此 ,他就会极力抑 制自己的攻击行为 ,尽量避免这种结果 的出现。由此可见 ,青少年的攻击行为 结果价值是一个更可靠的预测指标 ,对 于该课题的研究具有更大的实践意义 , 它会使攻击行为认知加工内容的总体 研究更加深化。目前 ,有关结果价值对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调节作用业已得到 许多实验研究的证实。首先 ,从有关攻 击行为的积极性结果的研究来看 ,高攻 击性青少年对这类结果往往赋予较高 的结果价值。帕特森和波瑞等人研究 发现 ,高攻击性青少年更加注重通过攻 击行为获得利己性报偿 ,并且已经习得 对攻击行为的利己性报偿做出预期 ,如 果这种预期无法实现 ,那么 ,他们就会 产生一种挫折感。班杜拉和帕特森发 现 ,高攻击性青少年非常重视由征服攻 击目标而产生的控制感和统治感 ,认为 这样可以成功地阻止或减少他人的攻 击行为 ,并有助于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 地位和优势。其次 ,从对攻击行为的消 极性结果的研究来看 ,高攻击性青少年 对这类结果往往赋予较低的结果价值。 克莱恩、瑟玛斯和埃荣通过研究发现 , 高攻击性青少年对于攻击目标的痛苦 反应冷漠 ,而且极不重视攻击目标可能 出现的报复行为 ;米勒等人则发现 ,高 攻击性青少年对于由攻击行为而导致 的同伴抛弃和消极的自我评价赋予较 低的结果价值。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 关于攻击行为结果价值的综合研究 ,进 一步深化了人们对于攻击行为的认知 加工内容的探讨 ,使许多学者能够站在 一个崭新的角度上了解青少年高频率 攻击行为的发生机制。 三 攻击行为的认知因素研究 ,对我们 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首先 ,它从认知角度展示了青少年 攻击行为的认知观念差异 ,为我们科学 地预测青少年的暴力攻击倾向提供了 依据。上述研究表明 ,青少年在攻击行 为的认知因素方面确实存在着显著的 差异。高攻击性青少年易于对他人的 举动产生敌意性意图知觉 ,也易于做出 攻击性行为决策 ,而且在结果价值方面 也是只注重由攻击行为所导致的利己 性结果。不重视由此而导致的各种消 极性的、惩罚性的结果。这一点与一般 青少年有着明显的差别 ,根据这种差 别 ,我们可以有关攻击行为的认知 因素调查问卷或量表 ,在中学生中进行 预测 ,以期做到防微杜渐 ,及时预防和 遏制青少年暴力攻击倾向的萌生和恶 性发展。 其次 ,它也为我们正确地矫正青少 年的暴力攻击行为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矫正青少年的暴 力攻击行为必须要从矫正其不良认知 观念入手 ,实行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 教育 ,帮助他们在面临冲突情境时做出 正确的意图知觉和行为决策 ,用正确的 道德、价值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 ,增强 利他心理倾向 ,只有这样 ,才能够有效 地矫正青少年的暴力攻击行为。 当然 ,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 ,尽管攻击行为 认知加工过程和认知加工内容是个体认 知的两个不同侧面 ,而且有关攻击行为 认知加工过程和认知加工内容的研究也 是源于不同的研究领域 (一种是信息加 工领域 ,一种是社会学习领域) ,反映了 认知调节的不同形式 (一种是以过程为 依据 ,一种是以内容为根本) ,但是 ,攻击 行为的认知加工过程和认知加工内容是 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 ,认知加工过程中 所处理的信息实际上就是认知加工内 容。例如 ,个体相信攻击行为会提高自 尊 ,那么 ,在信息加工的反应———评估这 一步骤中必须将这一观念纳入考虑范围 之内 ,即作为信息进入个体的认知加工 过程加以处理 ,由此影响青少年攻击行 为的实施。可见 ,攻击行为的认知加工 内容和认知加工过程是相辅相成的 ,单 纯从认知加工过程或认知加工内容对青 少年的攻击行为进行研究是无法得出较 为完善的结论的。因此 ,还必须从二者 的相互作用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吸取各 类研究的精华 ,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 究 ,创立一种综合性的社会认知模式 ,这 样才能使攻击行为的认知研究深入发 展 ,全面地展示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 特征。■ 参考文献 1. Iuesman ,L R Eron. Stability of aggression over time and genera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1986 ,20 :1120 - 1134 2. Bandura ,A. Aggr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2 ysis ,Engelwood cliffs ,NJ : Prentice - Hall 3. Bandura ,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 Engelwood cliffs ,NJ ,prentice - hall 4. Eron. The development of aggression behavior for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ing behavior ,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6 ,42 ,435 - 442 (作者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 :刘  明)    45 教育心理 山东教育科研     2002 年第 12 期   
/
本文档为【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研究综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