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行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

2011-07-01 2页 doc 32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48848

暂无简介

举报
行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行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           2008年春节,我是在古城西安度过的。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离开父母家人在外地过年。除了内心因违背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而略有一丝愧疚外,总体过得充实和欢愉。甚至,平心而论,我还喜欢上了西安这座既古典又现代的城市。套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从蔡明嘴里说出、继而流行全国的一句话反问自己,那就是:“为什么会喜欢西安呢?”确实,喜欢一座城市是需要理由的。于是我就在私下里找了找,还真找到了喜欢西安的几条理由。 首先,因为我是一个恋旧的人。从小对自己用过的东西、穿旧的衣服总舍不得扔掉。不像如今...
行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
行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           2008年春节,我是在古城西安度过的。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离开父母家人在外地过年。除了内心因违背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而略有一丝愧疚外,总体过得充实和欢愉。甚至,平心而论,我还喜欢上了西安这座既古典又现代的城市。套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从蔡明嘴里说出、继而流行全国的一句话反问自己,那就是:“为什么会喜欢西安呢?”确实,喜欢一座城市是需要理由的。于是我就在私下里找了找,还真找到了喜欢西安的几条理由。 首先,因为我是一个恋旧的人。从小对自己用过的东西、穿旧的衣服总舍不得扔掉。不像如今的年轻一代,流行的时装还没穿热就更新换代、弃之如弊履了。其次,我是一个重感情的人。相交越久的朋友我越看得重。而那些在酒桌上刚一见面就称兄道弟“自来熟”、仿佛肝胆相照的人,倒是最容易被人忘记。再则,我在大学学的是历史专业,早就久仰西周、秦、汉、西晋、隋、唐等十三朝古都西安的大名。 所以,西安就像一个我未曾谋面即心仪已久的老友,浑身上下洋溢着古典雅致的高贵气质。特别是城市中心四四方方保存完好、高高大大全国独有、建于14世纪初朱元璋洪武年间的明代古城墙,面对它总给人一种仰之弥高的历史厚重感。而每回坐车穿行于西安的南门——“永宁门”、东门——“长乐门”、西门——“安定门”、北门——“安远门”四大城门之间,又让人恍惚有穿行于历史与现代长长的时空隧道的镜头交替之感——尤其车过巍峨的古城门一瞬间,仿佛将人从久远的尘封古代一下拉近到当下的琳琅满目。 行走在由古老的明代古城墙包围着的西安市中心,大街上摩肩至踵的如织行人我不稀罕;大街两旁新潮时尚的百货商场以及“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我也不稀罕;我稀罕的是西安这座城市规划合理、整体如一的古典建筑风格;我稀罕的是暗藏古韵和典故的一条条街名、巷名:骡马市、案板街、大差市、骆驼巷、甜水井、炭市街、端履门、书院门、下马陵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著名的《卖炭翁》,描绘的就是炭市街一个贫苦卖炭翁被官人、皇家剥削的凄惨情景: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在西安,不仅仅是街道名称古典优雅,即便街道两旁的商店、铺面的店铺名称也一个个透着古风、雅韵。比如:牧野轩、汉风堂、若水居、古道坊、品玉斋、唐音铺、灞桥风、周公亭......最不济的一个街角擦鞋店,也要毫无愧色地叫作“翰皇擦鞋铺”,其气魄与胸襟不可谓不大!说到西安街名及店面招牌的古朴典雅,最具代性的要数我最常去也最偏爱的“书院门”。 书院门位于西安最古老城门的南门里边,是西安古城一条著名的古文化街,单凭它古色古香的街名听起来就让文化人流连忘返。有人评价它是西安一个传统文化传承延续的根据地。我跟随向导——西安作家Y走进南门向右拐,正前方就是一个古朴的石碑坊,上书“书院门”三个古字。碑坊两侧则是一幅黑底金粉书就的楹联: “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 从这副对联不难掂量出西安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的分量。书院门拥有“碑林博物馆”,还拥有出身正统、教书育人的“关中书院”。中国的书院文化大约兴起于初唐而盛于南宋,其中在中国文化和教育史上独树一帜,反抗明末阉党魏忠贤的“东林党人”创建的“东林书院”,以及从中所传播倡导的刚直不阿的人性光辉,在以冯从吾为首的“关中书院”文人群中得到了发扬光大和继承流布。我站在书院门口,“东林党人”那幅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经典对联似乎此刻依然回荡耳际。这就是掷地有声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而当时这群西北文化人正直的代表人物从西安开始的传道授业的文化教诲活动,孕育出了千年不朽的碑林。在今天看来,真是既有解惑释古的历史意义,又有雅俗共赏的诗情画意。而那一块块坚硬如铁、四角方正的碑石俨然就是为冯从吾为代表的西北文化人的风骨写照! 我漫步在书院门的文化古街上,仿佛徜徉于远离市井尘嚣、远离浊世纷扰的古风长廊;纯净的目光与钟鼎大吕、书画古玩对接,与民俗玩世故、地方风情相通;更与“文萃阁”、“云林阁”、“云雨亭”、“醉书轩” 、“两宜轩”、“一品轩”、“秦风堂”、“皓月宫”、“聚香斋”、“居易斋”......一块块仿古如古的店名匾额心有灵犀。这些通体洋溢着诗情古意的店名,让我这个来自古代“南蛮之地”福建的“南蛮子”真是大饱了眼福,大开了眼界。 行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到处感觉新鲜好奇的我,最突出的感觉是西安的厚重。这种厚重之感来自于明代的古城墙,来自于秦王朝的兵马俑以及历代的文化积淀,还来自于古典悦耳的街巷名称和店铺名称。行走其间,真的是如沐春风,如临春雨,令人乐不思归。
/
本文档为【行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