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生物工程

2011-06-28 38页 pdf 97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2581

暂无简介

举报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的世纪 历经36亿年的进化、演变,当今地球上活动着约200万种生命。人们虽 然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得见许多“生命”在成长、发展,但是,生命的本质是 什么?生命的起源又是怎样的?这对于人们来说仍然是个谜。 究竟用什么手段才能掀开罩在“生命”头上这层神秘的面纱,最终揭示 生命的奥秘呢?人们寄希望于生物工程。生物工程被称为现代高科技领域中 改造生命和创造新生命的科学。它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体的机能生产物质 的技术,是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主体的生物高技术, 已被当今世界作为科学技术活动和发展社会经...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的世纪 历经36亿年的进化、演变,当今地球上活动着约200万种生命。人们虽 然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得见许多“生命”在成长、发展,但是,生命的本质是 什么?生命的起源又是怎样的?这对于人们来说仍然是个谜。 究竟用什么手段才能掀开罩在“生命”头上这层神秘的面纱,最终揭示 生命的奥秘呢?人们寄希望于生物工程。生物工程被称为现代高科技领域中 改造生命和创造新生命的科学。它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体的机能生产物质 的技术,是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主体的生物高技术, 已被当今世界作为科学技术活动和发展社会经济极为活跃和最有前途的高新 技术之一。它不是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的科学。它要用一种崭新的工业体系来 模拟生命过程。 生物工程就是“生命的科学”,它直接地切入生命的奥秘之中,揭示着 许多本质性的生命规律。 生物工程是生物学和工程学完美结合的一种复杂工程,它将生物学、化 学、医药学、计算机科学、环境工程学等融为一体。它的发展将逐步解决粮 食紧缺、能源匮乏、疾病猖肆、环境污染等世界四大难,极大程度地改变 世界,造福人类。 生物工程是本世纪的宠儿。但是,在中国的杜康和西方的巴科斯开始酿 造酒液的远古时代,酒的发酵过程可以说就 是生物工程产生的摇篮。1929 年,抗生素(例如青霉素)被发现及随后的大规模生产,引起了发酵技术的 登峰造极,这一古老的技术奇迹般地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70年代,基 因工程、细胞工程应运而生。基因重组技术的突破,给传统生物学工业带来 了全新观点,揭开了生物工程的序幕,标志着人类已经从认识、利用生物的 时代,跨进了改造和创造生物的新时代。可以说,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学过程 中的一次飞跃。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21世纪,更是一个以生命科学为基础 的生物工程的世纪。 随着生物工程的不断向前发展,一场人才竞争之战也已悄无声息地进行 着。科技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网罗最优秀的人才已成为各国政府乃至 生物工程企业的紧迫任务。全美国有着一支 10 万人的生物工程专业研究队 伍;日本从事生物技术的科研人员达 7 万多人,约占日本科研人员的 1/5, 而且30岁左右的年轻人是主力军;我国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已列入国家重点 攻关项目,并已从整体和细胞水平进入了亚细胞和分子水平,逐渐形成了分 子学、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三大分支及相应的技术。我国在生物大分子 的结构、合成、功能研究中,不仅建设起了研究基地,也取得了多项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并涌现了一批优秀人才。这些充分显示出我国 在生物大分子开拓性研究中,有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 探索生命的奥秘必定要与生物工程的进展同步。可以设想,未来谁能运 用生物计算机设计组装生命,谁就将成为掀开生命奥秘的功臣。青少年朋友 们,努力学习、努力探索吧,也许这“幸运者”就在你们中间! 生命之光——基因工程 生命的奥秘 “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生娃钻壁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 些都是遗传。 生物为什么会遗传?拿人来说,最初仅仅是父亲的一个精细胞和母亲的 一个卵细胞,结合在一起,一步一步就发育成了胚胎、婴孩,发育成了儿童、 成人。下一代和上一代之间的物质联系仅仅是两个细胞。那么一丁点儿的物 质联系就足以确定下一代是人而不是其他什么动物,足以确定下一代在外 貌、体质等方面酷肖父母。多少年来,人们一方面赞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一方面苦苦思考: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到底是什么? 进入20世纪中叶,一批批科学家在遗传学领域里的辛勤耕耘有了收获, 这个问题的答案开始清晰起来,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的正式名称叫脱 氧核糖核酸,它隐藏在染色体内。染色体是细胞核的主要成分(低等的原核 细胞例外),而DNA则是染色体的核心部分,是染色体的灵魂。 DNA 直接控制着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与细胞的发 育、分裂息息相关。细胞如何发育、如何分裂决定着生物的形态、结构、习 性、寿命⋯⋯这些统称为遗传性状。DNA 就通过这样的途径来控制生物的遗 传。当然,这是简略的说法。 远在发现DNA之前,一些生物学家推测生物细胞内应该存在着控制遗传 的微粒,并把它定名为基因。现在人们清楚了,基因确实存在着。一个基因 就是DNA的一个片段,是DNA的一个特定部分。一个基因往往控制着生物的 一个遗传性状。比如,头发是黄还是黑,眼睛是大还是小,等等。准确地说, 一个遗传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一个基因可以与多个遗传性状有 关。 低等生物噬菌体的 DNA 总共才有 3 个基因,大肠杆菌大约有 3000 个基 因,而人体一个细胞的DNA中有大约10万个基因。 搞清楚DNA的结构颇费周折。 DNA是由4种核苷酸联结而成的长链。这 4种核苷酸相互之间如何联结, 这条长链折叠成什么样的立体形状,这两个问题在本世纪40年代曾难倒了许 许多多有志于此的研究者。终于,在 1954年,两位美国科学家找到了正确的 答案,建立了令人信服的模型——DNA 是由两条核苷酸链平行地围绕同一个 轴盘曲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很像是一把扭曲的梯子。两条长链上的核苷酸彼 此间——结成对子,紧紧连结。螺旋体每盘旋一周有10对核苷酸之多,而一 个基因大约有3000对核苷酸。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生命科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对生物的 遗传规律提供了准确、完善的解释,是人们揭开遗传之谜的钥匙。那两位科 学家——华生和克里克,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科幻原理 一个老板在一家基因公司的帮助下布置了一所“侏罗纪公园”,在公园 里展出的居然是10多种侏罗纪的爬行动物——恐龙。这些活生生的恐龙是从 哪里来的呢?是基因公司的专家们运用基因工程的力量创造出来的。他们从 恐龙蛋的化石里取得了尚有活力的一部分基因,又从某种琥珀里取得了一部 分恐龙基因。因为琥珀是古代昆虫化石,而这种琥珀里的昆虫是以吸食恐龙 血液为生的。他们通过电脑把这些基因组合在一起,再补充了一部分现代爬 行动物(如蛇、蜥蜴、龟之类)的基因,然后放入爬行动物的受精卵中,培 养成恐龙的胚胎,孵化出了恐龙。这所件罗纪公园当然是极富吸引力的。然 而不久就发生了悲剧:这些恐龙突破了防护设施,四处乱窜,伤害游客。于 是出现了一幕幕或恐龙追人,或人追恐龙的惊险场面⋯⋯ 当然,这些情节都是虚构的,这是一部科幻电影。 这样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最有趣的便是那充满神奇力量的基因工程。 而基因工程确实已经在现代生活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基因工程,又叫遗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它的功能是通过改换生 物的基因,使生物的遗传性状得到改变,产生符合人们需要的面目一新的新 生物。改换基因的工作称为基因重组,或者叫DNA重组,意思就是对DNA重 新进行组合。既然生物的所有性状都是由一定的基因控制的,那么,我们根 据需要可以设法在生物的DNA中增添、减少或改变某个基因,也就是一小段 DNA,就会使生物的性状发生符合我们意愿的变化,甚至成为一种新的生物种 类。这就是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原理是简洁明了的,做起来可就是万分艰难了。如果我们要在某个生物 细胞的DNA里加进一个另一种生物的基因,就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在另一种生物的DNA上找到那个所需的基因,并准确地切下它来。 2.选一种作为运输工具的载体,把切下的基因连接到载体的DNA上,通 过载体带入生物细胞。如果这个生物细胞比较大,还有可能直接以注射的方 式使切下的基因进入生物细胞。 3.在许多动过这种手术的细胞中筛选出确实已经接受外来基因的细胞。 用来切取基因的,往往是某种酶(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用来担任载体 的,往往是质粒、噬菌体等有生命的小颗粒。这些都是以纳米(10-9 米) 为长度单位的小不点儿,操作的难度可想而知。再拿筛选来说,细胞接受外 来基因意味着现出这个基因的功能,确定这一点需要精细的鉴别,而这种 细胞往往只占动过手术的细胞的百分之几。 加进去一个基因已经是千难万难了,要随心所欲地将基因排列组合,组 成一个完整的DNA,并让它表现出功能,当然就更难了。到目前为止,像《侏 罗纪公园》里那家基因公司所完成的工作,还是不可能实现的。复活恐龙还 是很难想象的事。 然而,基因工程已经实现了许多在常人看来是很难想象的事。 你能想象老鼠长得像狗一样大吗? 1982年,美国的两位基因工程学者把大白鼠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小白 鼠的受精卵中,结果,培育出的小白鼠比普通的大两倍半。接着,台湾的学 者进行了类似的工作,培育出了像狗那么大的老鼠。 按照这个思路,把一些高大动物(如大象、牛等)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 到家畜的受精卵中,就可能培育出体重比原来重几倍的家畜来。美国一位学 者宣称,这项工作已经“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 进入80年代后期,基因工程的喜讯联翩而至:通过改换基因,培植出了 耐碱的水稻、高蛋白质的水稻、高产的棉花、抗病害的烟草,用改造过的大 肠杆菌、酵母菌生产珍贵药物,开采石油,冶炼金属,等等。 有的喜讯特别令人开怀:澳大利亚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把蓝色花卉细胞中 的蓝色调基因分离出来,转移到玫瑰的植株细胞内,获得了蓝色的玫瑰花。 他们还打算培育黑玫瑰、黑郁金香等等。 有人说,基因工程几乎无所不能,它就像20世纪的造物主,使一批又一 批面目全新的生物从实验室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最终将造就新的社会、新 的自然界。 植物基因工程 俗话说,“懒人种豆”。因为大家都知道,豆类作物不需要施肥,种下 后几乎可以坐等收获,是一种“懒人庄稼”。 豆类作物为什么不需要施肥呢?是因为它的根部会与土壤中的根瘤菌结 合而形成根瘤,而根瘤菌会把空气中的氮元素转变成植物能直接利用的形 式,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这也就是说,每一棵豆科植物都拥有一座小型的 氮肥厂,自给自足,绰绰有余。土壤中根瘤菌到处都有,独有豆科植物对它 有吸引力。这是因为豆科植物有一种固氮基因,这种基因到根部发育到一定 阶段就会起作用,向土壤中的根瘤发出信号,欢迎它们来作客、“定居”。 当基因工程方兴未艾之时,一个极其动人的主意很自然地跳了出来:如 果把豆科作物的固氨基因转移给水稻、小麦、棉花,那该多好!不要说省去 了成亿吨的化肥,也不要说省去了施肥的大量劳力,就对于改善土壤结构、 保护生态环境来说,这也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所以,在整个植物基因工程中,固氮基因的转移成了王冠上的明珠。许 多学者孜孜不倦地进行着研究,希望早日攻下这座堡垒。让我们来看看植物 基因工程的进展。 植物基因工程有多种方式,如杂交育种、细胞融合、DNA 重组等等。其 中,最复杂也最先进的当属DNA重组。由于植物基因工程的对象都是结构和 遗传规律比较复杂的高等植物,而且植物细胞有比较坚实的细胞壁,所以, 要将外来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要比导入微生物和动物细胞困难得多。寻找一 种合适的载体,是这一技术的关键。 70年代,两位比利时人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取得了突破。他们发现了一种 大颗粒质粒——Ti质粒,这种质粒能顺利地进入植物细胞的核内,把自己所 带的DNA片段“硬塞”给植物的DNA。Ti质粒的“娘家”是一种根癌土壤杆 菌,所以它把DNA片段硬塞给植物后,植物就会生癌。这可是会致命的癌, 不是豆科植物的那种根瘤。从这一点来说,Ti质粒是个坏种。可是它具有携 带、硬塞DNA片段的通天本领,科学家就请它来当运输大队长,带上特定的 DNA片段,进入特定的植物细胞。试验下来,居然一切顺利。 从事Ti质粒研究的科学家越来越多,而Ti质粒立下的功劳也越来越多。 由它带进植物细胞并得到表达的基因已有数十种。这中间有其他植物的基 因,也有微生物的基因、动物基因,甚至还有人的基因——人的生长基因, 真是有点不可思议! 除了Ti质粒,人们还找到了其他的载体,如某些病毒;还采取了其他手 段,如微量注射。听以,植物基因工程至今已是硕果累累。我们随手可以捡 出几个例子: 接受了细菌的杀虫毒素基因的烟草——这种烟草不怕虫咬了; 导入了抗枯萎基因的棉花——这种棉花不会得枯萎病了; 接受了抗除草剂基因的水稻——在这种水稻的田块里可以放心施用除草 剂了; 导入了大豆、玉米的蛋白质基因的水稻、小麦——它们的蛋白质含量比 同类高出一大截。 非常可惜的是,将豆科植物的固氮基因转移给重要经济作物的研究,尚 未有重大进展。科学家们通过DNA重组,已经使大肠杆菌也具备了像根瘤菌 那样的固氮能力。然而,要使稻麦、棉花接受固氮基因长出根瘤,至今仍困 难重重。 不过,既然植物基因工程已经取得了那么多丰硕成果,既然已经明确固 氮基因转移是植物基因工程的辉煌目标,既然已经有许多科学家在为实现这 一辉煌目标而奋斗,我们有理由相信,不需要施肥的稻、麦、棉花,总有一 天会在地球上出现,在地球上推广。 细菌的贡献 80年代初,美国最高法院接到了一份不同寻常的诉讼状,其内容令法官 们颇感棘手。 原告美国通用电力公司是一家著名的企业,被告专利局则是政府机构。 诉讼的缘由是:通用电力公司用基因工程研制出一种细菌,这种细菌胃口奇 大,能高速度清除海面石油污染,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通用电力公司为这种 细菌向专利局申请专利。专利局认为这种细菌只是一种生物,没什么专利可 言,从来没有这方面的先例。通用电力公司则据理力争,说这种细菌是经过 DNA 重组后培养出来的基因工程菌,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新菌种,其商品价值 应该获得专利保护,不容许别家企业随意使用。双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 最终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 这场官司折腾了一年之久,最后以有利于原告的裁决告终。社会各界人 士对这场官司的关注倒不在于谁家胜诉,因为官司本身的内容是意义深远 的。它使人们确确实实地感受到,基因工程菌在各个生产领域都有用武之地, 几乎无所不能。基因工程将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传统的工艺流程和传统的思 想观念发起铺天盖地的冲击。 拿石油开采来说,以前油井开采到一定程度就要报废,成为废井,废井 里倒不是没有原油了,而是剩下的原油含蜡比较多,很粘稠,不容易开采。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喜欢“吃”蜡的基因工程菌。把这种 工程菌投放到废井里,它们就像“老鼠跳进米缸”一样,欢天喜地,一边大 量吃蜡,把蜡分解掉;一边高速繁殖后代,前仆后继地完成吃蜡的任务。要 不了多长时间,剩下的原油就变稀了,容易开采了。这样,“废井”获得了 新生,又会奉献出一批原油。这种基因工程菌不仅研制成了,而且已经大量 投入生产,每年都能创造出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冶炼工业方面,基因工程菌的表演令人欢欣鼓舞。 传统的冶炼工业有两种生产方式,一种是物理型的——高温熔炼;一种 是化学型的——用药剂浸泡后提取。从 80年代起,出现了一种生物型的冶炼 方式,那就是细菌冶炼。大自然中存在着一些喜欢“吃”金属的细菌。例如, 一种氧化亚铁硫杆菌就特别喜欢吃硫化物矿石,这些矿石的主要成份是硫和 金属(包括铁、铜、锌等)的化合物。这种细菌把矿石小颗粒吃下肚以后会 进行分解,硫被排出体外,金属则留在体内。这样,进行细菌冶炼就是十分 简单的事:把矿石放到细菌培养液里浸着,过一段时间收集细菌的尸体,略 加处理就能得到纯度很高的金属了。像氧化亚铁硫杆菌那样喜欢吃金属的菌 种为数不少,食性也多种多样,喜欢吃金的、吃铀的、吃镉的⋯⋯各有所好。 细菌冶炼的成本较低,原料利用率较高,产生的有毒废物很少,是一种很有 潜力的冶炼方式。 然而,大自然中这些喜欢吃金属的细菌,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陷,繁 殖较慢、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等等。单靠它们,要大面积推广细菌冶炼是有 困难的。基因工程专家们就着手对这些细菌进行改造。改造有两条途径,一 种是通过DNA重组改造这些细菌的遗传特性,使它们提高繁殖能力和适应能 力;另一种是干脆把吃金属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和某些酵母菌中去,让这 些繁殖快、适应能力强的菌种来完成冶炼金属的任务。这两条改造途径都取 得了一定进展。有人预言,不出20年,冶炼工业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高 温冶炼和化学提炼的设备将大批消失,基因工程菌将成为冶炼工业的主力 军。 除了冶炼工业,基因工程菌在食品工业、化学工业、塑料工业等领域也 日益活跃。许多重要产品都可以用基因工程菌来合成、生产,例如饮料、乳 酪、乙醇、有机酸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生产流程都要在发酵罐里完成,要按发酵工程的工 艺流程来实现。原先发酵工程里使用的微生物,是通过筛选、诱导突变等手 段来取得生产性能最好的菌株,进行大量培养,然后投入应用。而基因工程 菌则是对微生物的基因开刀,进行改造,人为地获取最好的生产性能。所以, 基因工程菌是基因工程与发酵工程的结合点。可以这样说,基因工程通过发 酵工程的工艺来实现许多生产目的,而发酵工程采用了基因工程菌则是如虎 添翼,两腋生风。 癌症克星 今天,人类视癌症为洪水猛兽,人们谈“癌”色变。癌症虽不是死亡率 最高的疾病,但它像魔鬼一样令人望而生畏。现在,全世界每年有600万癌 症患者辞别人间,其中发展中国家超过一半。几十年前一旦得了癌症,很少 有人能挣脱它的魔掌。现在,由于医学不断进步,癌症治愈率也在不断提高, 但这种治愈只是说“5年内未复发或癌细胞不转移”。癌症不仅光顾老年人, 对青年和儿童也“一视同仁”。 现在,人们正运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制新型药物,创造新颖的治疗方法, 即将形成第四代抗癌疗法。如运用杂交瘤技术研制的各类单克隆抗体,已成 为一个个“抗癌导弹”。目的临床试验单抗药物已近40种,其中15种是抗 癌新药,有5种已完成临床试验,正申请批准投放市场。从临床试验的适应 症来看,单抗主要用于结直肠癌、淋巴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癌、黑色素 瘤、白血病、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癌症的治疗另外,无毒治癌的抗体也在加 紧试验,目前普通的抗癌药物或多或少有毒作用。我们正准备开始对现在没 有任何有效疗法的胰腺癌、乳腺癌和鳞状细胞肺癌的患者进行试验。我们也 曾对患鳞状细胞癌的病人用了这种抗体,结果表明无副作用反应而且抗体都 集中在肿瘤细胞上,因而即将对普通疗法 无效的晚期肺癌和对此疗法反应灵 敏的早期肺癌患者进行试验。 人们运用基因工程研制新型疫苗、新型药物和新型诊断试剂,取得了巨 大成功。 基因疗法是一种最新的治癌方法,通过此疗法可修饰矫正那些变化的染 色体(如化学药品中的农药、杀虫剂能损害人类负责传送基因信息的第5号 和第7号染色体),促使癌细胞“改邪归正,弃恶从善”。基因治疗虽然开 展仅3年多时间,但它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抗癌手段,被认为是癌症疗法新 纪元的开始。它的成功,定会成为一束射杀癌症恶魔的死光。脑瘤,是最难 治疗的一种癌症,其恶性最强的是脑胶质芽瘤。这种毒瘤美国每年有 5000 名新患者,其平均存活期限不超过1 年,存活期达 5 年的不到 5.5%,迄今 没有任何有效疗法。美国国家神经疾病专家将含有胸腺嘧啶核苷酸激酶基因 的改变了遗传性的鼠逆病毒送进病人脑瘤细胞中,然后再注射抗病毒药,当 这种酶与抗病毒药一接触就能杀死肿瘤细胞,这为治疗脑癌带来了希望。恶 性黑瘤是一种致命的皮肤癌,科学家将恶性黑瘤病人的组织细胞进行离体培 养,再生细胞中插入肿瘤坏死因子(TNF)或白细胞介素(IL—2)基因,然 后送回病人体内。他们希望经过这样处理的细胞能对病人产生抗癌“免疫” 作用,从而引起病人的免疫系统袭击癌瘤。1992年6月,专家们又开始了一 项体内基因疗法试验。他们不是把细胞取出用遗传工程方法使这些细胞表达 某种蛋白质,而是向一位67岁女患者的恶性皮肤肿瘤直接注射一种基因。该 基因来自一位健康人的淋巴细胞。他们希望该基因将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并 向肿瘤细胞发起免疫袭击。这种试验是第一次直接转移人转变遗传物质的试 验,表明人们已开始用DNA作为一种药物治疗癌症。 一场围歼癌症的战役已经打响很久了,生物工程向癌症发起的攻击将要 开始。现在我们还处于抗癌“魔弹”的制造与试验时期,但对这些用生物工 程制造的“魔弹”的效力充满信心。今后,将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以癌细胞 的DNA为对象,对癌遗传基因与患癌、癌抑制基因与防癌、细胞内信息传递 结构与患癌机制等开展基础研究,还将根据新的药效结构开发出治癌药物。 预计在大约40年后,人们将不再对癌症产生恐惧。 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的诞生 1978年 7 月 26 日,这是个值得人类庆贺的日子。这一天,人类第一个 “试管婴儿”在英国呱呱落地,一声啼哭震惊了整个世界!她的诞生,虽然 引发了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议论,但重要的是使身患某些不孕症而又希冀后继 有人的夫妇,升腾起希望的曙光。迄今,试管婴儿的数目像几何级数一样跳 升,人类已有许多个“试管婴儿”诞生并健康成长。他们的诞生实现了生物 工程发展上的飞跃。通过科学家的设计和规划,奇迹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 “试管婴儿”开始降临人间,令造物主也惊羡不已,自叹弗如!现在,已有 许多“试管婴儿”在农业(包括林、牧、渔)、医药、能源、环境保护等重 要行业留下了足迹。 “试管婴儿”是细胞工程的一大杰作。试管为什么可以孕育生命?何为 “细胞工程”?要弄清这些知识,我们还得将细胞工程发展史的镜头转到300 多年前去。 1665年的一天,英国建筑师罗勃特·虎克架起了那架自制的、简陋的显 微镜,将一块栎树皮(即软木)放在了显微镜下。他大概怎么也不可能意识 到,生命科学史的新的一页即将在他的手下揭开,这一天将成为生物学的一 些分支学科的起点。 就在这一天,罗勃特·虎克看到,显微下的栎树皮是由许多蜂窝状的小 格子组成的。这些小格子密密麻麻,形状相似,排列颇为规则。于是,他把 这些小格子定名为“细胞”。在拉丁文中,细胞的意思是“小室”。 在其后的一二百年中,对细胞的研究层层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不仅树 皮是由细胞组成的,树身、树根、叶子、花、果实⋯⋯植物的所有部位都是 由细胞组成的;不仅所有的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所有的动物也都是由细胞 组成的。连微生物也不例外,也是由细胞组成的;只不过有的微生物结构比 较简单,甚至是一个原始的、不完整的细胞。 当然,不同生物的细胞有很大差别,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组织的细胞也 有很大差别。 当初罗勃特·虎克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只是一群死细胞的外壳——植物 细胞的细胞壁而已。作为一个完整的植物细胞,除了作为外壳的细胞壁之外, 还拥有细胞核、细胞质两大部分。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外边包着的是比较 薄而柔软的细胞膜,细胞膜里也是细胞核、细胞质两大部分。 最大的细胞有多大?最大的细胞直径有10多厘米,那是驼鸟蛋。 最长的细胞有多长?最长的细胞有2~3米长,比人还高,那是鲸的神经 细胞。 最小的细胞有多小?最小的细胞直径才1微米左右,1000个这样的细胞 并排着,可以穿过针眼。那是一种叫做支原体的微生物。 到19世纪中叶,人们终于建立了完整的认识: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细胞 的集合体,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动物和植物都是在细胞的繁殖和分化中 发育起来的。这一认识被称为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恩格斯对细胞学说曾给予 很高的评价。 进入20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不断涌现,人 们对细胞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从细胞整体的研究推进到亚细胞结构的研究和 细胞分子的研究。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包括在它的生长、发育、分化、分 裂等等,其规律日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对细胞核的研究更是激动人心。人们确认,细胞核里的染色体,正是遗 传物质DNA的载体,隐藏着神奇的遗传密码,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和繁殖,是 指挥整个生命活动的最核心的部位。 到70年代,一些走在前列的科学家开始有地对细胞进行培养,进行 改造,使细胞服从人类的意志,产生人类需要的物质,或是形成新的品种。 既然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那么改造生命就应该从改造细胞开始。他们按 照这个思路进行了艰苦的实践,他们成功了。细胞工程就此诞生了。 细胞融合 1983年4月1日,西欧有一家报纸刊登一条新闻,说是德国汉堡大学的 两位教授用最先进的生物技术,成功地使牛的细胞和西红柿的细胞融合在一 起。融合了的细胞经过培养长成一棵古怪的植株,结出的果实含有动物蛋白, 吃起来有牛肉味道。两位教授把这株植物定名为“牛西红柿”。 这条消息立即引起了轰动。用细胞融合培养出动物和植物之间的杂种, 这可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一时间,各国的传播媒介竞相报道,我国的 一些报刊也作了转载。许多人饶有兴趣地注视着这一事件的发展。然而,不 久就披露出来的真相使人们一下子泄了气。原来,所谓的“牛西红柿”完全 是编造出来的谎言。在西方的许多国家,4月1日是愚人节。 在愚人节撒谎是不会受到指责的。那家报纸对读者开了一个大玩笑,一 个国际玩笑。 玩笑归玩笑,这一事件毕竟使公众对细胞融合的认识和重视又提高了几 分。确实,作为细胞工程的骨干,细胞融合技术有可能创造出许多不可思议 的奇迹,它的前程不可限量。 所谓细胞融合,就是使两个不同物种的活细胞紧密接触在一起,并且使 接触部位的细胞膜发生融化。这样,两个细胞你来我往,互相流通,最后合 而为一,完全合并成一个细胞。在精巧的培养技术之下,这个细胞有可能发 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那就是原来两个细胞所属的物种的杂种后代了。这个 杂种后代可能兼有两个上一代的一些优良性状。这对于改良品种,提高农、 林、牧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是很有意义的。 美国的科学家曾经选择了两种烟草进行细胞融合。这两种烟草,一种是 产量很高的栽培品种,一种是抗病害能力很强的野生种。两种烟草的叶肉细 胞经过化学药品处理后脱去了细胞壁,然后发生了融合。融合的细胞再经过 培养,长成了一株面目一新的烟草。它兼有高产和抗病害的优点,而且能直 接繁育后代。这样,美国的烟草种植业就获得了一个优良的新品种。 一位德国科学家的工作更有趣,他完成了马铃薯和西红柿的细胞融合。 要知道,马铃薯和西红柿在植物分类上分别属于茄科的两个属,从植株来说 是绝对不可能发生杂交的。然而,细胞融合技术却使它们的杂种后代诞生了。 这个杂种后代结出了西红柿,而且初步具备了马铃薯耐寒的特性。美中不足 的是,它的地下部分并没有像期望的那样结出马铃薯。要是哪一天能做到这 一点就更妙了! 细胞融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细胞的直径大多在数十 微米上下,几十个细胞并排着能从针眼里穿过,所以细胞融合的操作难度是 可想而知的。这还是小事,要使两个不同种的活细胞紧密接触,进而细胞膜 发生融化,是细胞融合的最大难题。在这个难题面前,科学家们使尽了浑身 解数:有的使用了聚乙二醇等化学药品;有的使用了细胞电穿孔技术——用 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去击穿细胞膜以促进融合;有的更是别出心裁,用 失去活性的病毒颗粒来促使细胞膜融化。至于在细胞融合后再把它培养成健 全的生物个体,则牵涉到设计和使用成分复杂的培养基,牵涉到控制和不断 变更培养条件等等,也是困难重重,荆棘满途。 尽管如此,致力于细胞融合的各国科学家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要 说是马铃薯和西红柿那样不同属的植物的杂种,连菊科植物和豆科植物的杂 种也已经得到了。许多植物优良品种由此来到了世界上。在动物方面,山羊 —绵羊,牛—貂,猴—鼠,甚至人—鼠的细胞融合也已经成功了。这些融合 了的细胞尽管还没有能发育成动物个体,但已经能长期存活,而且能不断分 裂,形成同种细胞的群体——杂交瘤。关于杂交瘤,下文还将详细介绍。 前两年,有人完成了一项引人瞩目的细胞融合:在使用细胞电穿孔技术 后,人的红细胞被整个地摄入矮牵牛的叶肉细胞中。过几天后,两者相安无 事,各自都活得很自在。矮牵牛叶肉细胞慢慢长出了细胞壁(原来的细胞壁 在融合前剥去了);而红细胞则照样履行它原先在人体里的使命——分泌血 红蛋白。这个奇特的融合细胞可以看成是一种全新的生物体系——植物和动 物的杂交体系,尽管它离开完整的杂交个体还有遥远的距离,但已经是一个 破天荒式的伟大的开端了。如果从这个开端能顺利发展下去的话,本文开头 说到的那个牛西红柿,说不定真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餐桌上呢! 细胞核移植 喧闹的大街上,一群外国友人款款走来。其中有一位青年“老外”特别 引人注目。他头上裹着厚厚的头巾,身上披着曳地长袍,脸上浮着真诚的笑 容,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导游向人介绍说:这位是古埃及王子,今年 已经2400多岁了⋯⋯ 请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这可是一群科学家筹划了许久的事,也许在 不久的将来真会发生。 要使古埃及王子复活,需要应用细胞工程中的细胞核移植技术。 让我们先从鱼类的细胞核移植说起。 鲫鱼和鲤鱼是经常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两种淡水鱼。它们的亲缘关系比 较近。鲤鱼幼小时常常会被误认为是鲫鱼,如果没有注意到它嘴巴边上的两 根须的话。但从总体上说,鲫鱼和鲤鱼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鲫鱼的个子小, 长到200~300克就不会再长了;鲤鱼是大个子,只要一两年就能长到两三千 克重。鲫鱼肉质细嫩肥腴,鲜美可口;鲤鱼的肉较粗较老,滋味比鲫鱼逊色 多了。 80 年代初,我国武汉的一些生物科学工作者,进行了一项大胆的试验。 他们先对鲫鱼的成熟卵细胞“动手术”,设法去除掉它的细胞核。然后又从 鲤鱼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让它到上述的鲫鱼细胞中“安家落户”。在 他们的精心操作之下,这种换掉了细胞核的鲫鱼卵细胞就像正常的受精卵细 胞一样,开始了不断的分裂,最终发育成面目一新的杂交鱼。这种鱼一年就 能长到5O0克以上,但外观形态和肉质滋味都酷似鲫鱼,只是嘴巴边上多了 两根须。 这是一次成功的细胞核移植。不难看出,细胞核移植和细胞融合一样, 能向人类提供在大自然里是难以想象的动植物新品种,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 效益。 其实,在同种生物中使用细胞核移植技术也有巨大的价值,它能使性状 特别优异的品种迅速得到推广。道理很简单,生物个体的体细胞数量总要比 生殖细胞多得多,而体细胞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则与生殖细胞是一模一样 的。当人们发现了性状特别优异的动植物体后,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就可以 把它大量的体细胞细胞核移植到同种生物的卵细胞里,培养出大量的性状特 别优异的后代。 要使移植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像正常的受精卵细胞那样开始分裂并发育成 胚胎,当然会有许多困难。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之下,这些困难一个个迎刃而 解。例如,卵细胞要分裂,细胞核里的染色体必须先要自动加倍。科学家从 真菌中提炼出一种叫做“细胞松弛素 B”的物质,把这种物质加到卵细胞中 去,核里的染色体就会自动加倍,卵细胞的分裂就会顺利开始。 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四十年前,英国和美国的一些科学 家相继完成了青蛙、蟾蜍的细胞核移植,培养出没有爸爸的小青蛙、小蟾蜍。 到了1977年,哺乳类动物的细胞核移植成功了,7只“身世神秘”的小老鼠 来到了世上。而我国武汉的科学家们奉献的“鲤—鲫鱼”,则是不同种动物 间细胞核移植的一次创举。 现在,让我们把话题转回到古埃及王子身上吧。 在德国柏林的博物馆内存放着一具木乃伊。它的编号是721号,是2340 年前的一位古埃及王子的尸体。这位王子死的时候仅一周岁。有研究者发现, 这具木乃伊身上的某些细胞仍然有生命力。这个发现使得从事细胞核移植研 究的人们大感兴趣,跃跃欲试。他们认为,把这具木乃伊的一个有生命力的 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取自某位现代妇女的一个去掉核的卵细胞中,然后再 把这个卵细胞送回那位妇女的子宫,经过十月怀胎,分娩出的婴孩就应携带 着那位古埃及王子的全部遗传信息。古埃及王子就将前来领略现代风光了。 这可真是一个大胆、新奇而美丽的设想,究竟会不会变为现实呢?让我 们拭目以待。 美梦成真 美丽的神话《白蛇传》里,有这么一段感人的情节:白娘子为了救活被 吓死的丈夫许仙,闯上终南山,和守山的仙童们大战一场,终于夺下了能起 死回生的灵芝仙草,救活了许仙。 现代生物学家发现,“灵芝仙草”并非虚构,而是确实存在的一种真菌。 它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所以,说它能“起死回生”也确有道理。遗憾的是, 也正如神话中所传说的那样,灵芝只生长在少数地区的深山老林里,产量极 低,用来治病救人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细胞工程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灵芝大量用于治病救人的 已经变成了现实。当然,那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灵芝,而是灵芝细胞培养的产 物。科学家们将野生的灵芝捣碎后,放在特定的培养基中,控制好温度、光 照等条件,灵芝细胞就能迅速繁殖,产生一代又一代新的灵芝细胞。要不了 多少天,就可以收获到数百倍的新生灵芝细胞。除了少数细胞留下来投入到 又一轮细胞培养之外,大多数收获物被用来提取药用有效成份——灵芝多 糖。灵芝多糖的神奇的抗肿瘤作用,已经为大量的临床实践所证实。它的生 产和应用正在迅速推广之中。 人参,被称为“药中之王”,能大补元气,益寿延年。它的强身滋补作 用和对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然而人参的生产有 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栽培期过长。从播种到收获,至少要5年时间。面 对着社会对人参的大量需求,细胞工程又出来大显神通了。从 70年代起,人 参的细胞培养在日本、台湾等地相继获得成功。我国吉林省的科技人员也攻 克了这一堡垒。 人参细胞培养的周期是25天左右。在周期结束时,细胞培养物中,人参 的主要药理成份——人参皂甙的含量可达 6%左右。而一棵栽培了 6 年的人 参,人参皂甙的含量不过是 4.5%左右。两相对照,孰优孰劣就很明显了。 人参细胞培养还具有不受天灾、病虫害的影响,可连续进行等优点,就更不 是人参栽培所能比拟的了。 细胞培养,从原理上来说并不复杂,所需设备也比较简单,但它仍是一 门很精巧的技木。比较关键的是确定培养基的配方,特别是针对不同培养物 使用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生长激素。另外,培养的物理条件也很重要。诸 如温度、光照、振荡频率等,都需要精心研究,仔细掌握。拿光照来说,人 参细胞在白光下生长最快,蓝、绿光下就要慢一些,红光下生长最慢,几乎 和在暗室中生长一样。而有些植物的细胞对光照的反应却正好相反。 细胞培养并非局限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培养也有它宽广的天地。要进 行活动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和DNA重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必要的准备。 另外,它还被用来生产某些珍贵药品,用来检测对人和动物致癌、致畸、致 病的有毒物质。至于通过细胞培养来生产猪肉、牛肉、鸡肉,目前还仅仅是 设想。这样做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有待解决的是经济效益问题。 医学专家们已经完成了一件惊人之举。那就是,取下人体的一些皮肤细 胞进行培养,数十天后就得到了一块较大面积的新皮。这块新皮可以移植到 大面积的创口上。这对于烧伤病人来说是一个福音。因为传统的做法是从病 人身体其他部位切取一块健康皮肤来移植到创口上,可以想象,那该多么痛 苦! 试管牛羊的歌声 美国新泽西州有一家牧场,近年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位参观者都被 带到一座明亮的牛舍,那里有三四十头小奶牛在安静地休憩。参观者会注意 到,这三四十头小奶牛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连身上的黑白花斑也几 乎一模一样。自豪的牧场主会向大家介绍说,这三四十头奶牛是同一父母的 后裔。几乎同时出生。 同一对父母?这怎么可能?谁都知道,一头母牛一年只能怀一胎,每胎 一般只有一头牛犊。 牧场主会问你解释:这些小奶牛是“试管婴儿”。 你可曾听说过,动物中也有试管婴儿? 人类中的试管婴儿已经是一个不太热门的话题。自从1978年7月第一个 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以来,全世界已经有上万个这样的娃娃呱呱堕地。那第 一个婴儿现在已经是个16岁的姑娘了,一表人才,聪明伶俐。 然而,这 10多年来,诞生的动物试管婴儿数量更大。而且,已经显示出 了惊人的经济价值,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注意力,使许多科学家踊跃投身于这 项研究之中。 所谓“试管婴儿”,当然不是在试管里把受精卵直接培育成婴儿,而是 指在科学家的精心设计和严密控制下,精细胞和卵细胞的受精作用在试管里 完成,受精卵又在试管里发育成胚胎。这胚胎则要放入母亲本人或是“代理 母亲”(也叫“寄母”)的子宫中,再发育成胎儿。在人类,这代理母亲是 早已安排好的年龄适宜、身体健康的女性。动物代理母亲则是条件相仿的雌 兽。人类中的代理母亲,有几位在生下试管婴儿后,“视同己出”,感情上 割舍不下,惹出了几场难断的官司。对于动物,自然不用担心那种纠葛了。 动物试管婴儿的经济价值到底有多大?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还是看看那位新泽西州牧场主的成就吧。在美国,一头良种乳牛的价值 至少是一万美元,而良种乳用种公牛的价值则要10万美元以上。由于采用了 试管婴儿技术,那位牧场主一年就可以获得几十、几百头良种乳牛,他的收 益不就很丰厚了吗?这还只是他个人的收益。从整个社会的生产水平来看, 采用了试管婴儿技术就能迅速推广产奶量高、体格健壮的良种,这就不是几 十、几百万美元的事了。 本来,一头良种乳牛一次只排一个卵,一年只生一胎。现在,科学家使 得它一次能排下好多个卵,然后选良种公牛进行交配,再把受精卵取出,放 到试管中去培育。隔一段时间再进行注射,促使它排卵。这样,一头良种乳 牛一年能提供三四十个受精卵。当然,那是道道地地的良种乳牛受精卵。 这些受精卵在试管里发育成胚胎以后,被移植到普通母牛的子宫里,而 这些普通母牛会忠实地完成“代理母亲”的使命,产下一头头地地道道的良 种牛犊。 这样,一头良种乳牛一年能生下三四十头良种牛犊了。 科学家还有另一手高招。当试管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后,到了一定的 阶段被取出来进行分割,分割成两份、4 份甚至 8 份,然后再放入试管继续 培育。分割成的部分胚胎有的只有两个细胞,照样会不断分裂,发育成新的 胚胎。这些新胚胎照样可以植入普通乳牛的子宫,发育成良种牛犊而来到世 间。 这手高招称为胚胎分割。有了它,试管婴儿技术如虎添翼,可以迅速地 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良种牛、良种马、良种羊、良种猪⋯⋯有人断言,要不了 多长时间,动物育种技术将彻底更新,全世界的畜牧业将是另一种模样。 酒与发酵工程 酿酒与科学 “发酵工程”这个名词,问世至今不过一二十年光景。你初次接触这个 名词时是怎么一个印象?宏伟壮观,还是深邃莫测? 如果有人告诉你,实质上,发酵工程时时刻刻在你身边运行着,发酵工 程的产品早在千百年前就已飞入了每家每户,也许你会大吃一惊。 不知道你家有没有买来酒药做酒酿的经历。如果你的家长是此中高手, 那么做成的酒酿一定又甜又香,可以让你大饱口福,吃个心满意足。 也许你家还会自己做酸牛奶,还会做风味独特的臭冬瓜、霉千张(如果 你们是浙江人的话⋯⋯) 做酒酿,做酸牛奶,做臭冬瓜、霉千张,这些就是发酵工程。当然,这 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发酵工程。 这类原始发酵工程,产品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早已进入千家万户。可以 向你举出一大堆例子:啤酒、黄酒、白酒、豆瓣酱、甜面酱、乳腐、奶酪、 醋、酱油⋯⋯ 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人类的文明史。 我国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了关于酿酒的文字记载: 近3000年前写成的《周礼》上,提到酱的食用: 6000年前的古巴伦人,已经会酿造类似于啤酒的饮料; 奶酪的诞生,不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见于《汉》。都有了2000多年 的历史。 可见,发酵工程确实源远流长,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脚印,一步一步 发展起来的。 话虽如此,酿酒、制酱、做奶酪等等,毕竟是原始状态的发酵工程。在 人类文明史上,那数千年的漫漫长途中,发酵工程的进步甚是缓慢。转折点 出现在19世纪后叶,从那时起,发酵工程开始突飞猛进了。 对于这一转折的出现,有两个人是值得一提的。 一位是17世纪的列文虎克,荷兰人。 列文虎克是显微镜的发明者之一。经过艰苦的探索,他制作出了能放大 2000倍的显微镜。1683年,他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细菌的存在。从此,微生物 世界向人类敞开了大门。人们逐渐认识到,生命世界中,在动物界、植物界 之外还有个“第三世界”——微生物界,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病毒⋯⋯ 另一位是19世纪的巴斯德,法国人。 到19世纪中叶,欧洲的酿造业已有相当规模,但工艺、设备仍很陈旧。 酿酒过程中时常发生的变质问题成了酿造业的心腹之患。法国化学家、微生 物家巴斯德对酒类变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857 年,他提出了著名的” 发酵理论”,即:“一切发酵工程都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根据巴斯德的研究,酿酒是发酵,是微生物在做贡献;酒变质也是发酵, 是另一类微生物在作祟。人们可以用加热处理等方法杀死有害的微生物来防 止酒变质,还可以把发酵的微生物分离出来,通过人工培养,随心所欲地诱 发各种类型的发酵,获得所需的发酵产品。从此,酿造业有了科学的理论, 产品也从酒类发展为酒精、丙酮、丁酸、柠檬等化学物,发酵工程出现了第 一次飞跃。 列文虎克和巴斯德是发酵工程的功臣。 微生物的本领 发酵工程的主角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种通称,它包括了所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从 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单细胞的立克次氏体、细菌、放线菌,到结构略为 复杂一点的酵母菌、霉菌,以及单细胞藻类(它们是植物)和原生动物(它 们是动物)等,都可以归入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有关的,主要是细菌、放线 菌、酵母菌和霉菌。 一提到微生物,有些人就会皱起眉头,感到憎恶。因为他们想到是微生 物带来了人类的疾病,带来了植物的病害和食物的变质。其实,这种感情是 不太公正的。对人类而言,大多数微生物有益无害,会造成损害的微生物只 是少数。就总体来说,微生物肯定是功大于过,而且是功远远大于过。近年 来迅速崛起的发酵工程,更是为许多微生物彻底改变了形象。因为在发酵工 程里,正是这些微生物在忙忙碌碌,工作不息,甚至不惜粉身碎骨,才使得 五光十色的产品能一一面世。从“乐百氏奶”等乳酸菌饮料,到比黄金还贵 的干扰素等药品,都是微生物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微生物在发酵工程里充当着生产者的角色,这与它的特性是分不开的。 微生物的特性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孙悟空式的生存本领,猪八戒 式的好胃口,首屈一指的超生游击队。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 一、孙悟空式的生存本领 孙悟空在神话里是个怎么也折腾不死的英雄。微生物的生存本领有点像 孙悟空。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压强、渗透压、酸碱度等条件,微生物有极大 的适应能力。拿温度来说,有些微生物在 80~90℃的环境中仍能繁衍不息, 另一些微生物则能在-30℃的环境中过得逍遥自在,甚至在-250℃的低温下仍 不会死去,只是进入“冬眠”状态而已。拿压强来说,在10千米深的海底, 压强高达 1.18×108帕,但有一种嗜压菌照样很活跃,而人在那儿会被压成 一张纸。拿渗透压来说,举世闻名的死海里,湖水含盐量高达25%,可是仍 有许多细菌生活着。正因为微生物有那么强盛的生命力,所以地球上到处都 有它们的踪迹。 就像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微生物的强盛生命力还表现在善于变化上。外 界环境的改变,或是内部的某个因素,都可能使某种微生物一下子变得面目 全非,而且以后就以新的面目繁殖后代,遗传下去。这种变化往往使它更能 适应环境,或者更适应人类的某种需要。微生物的这个特性在发酵工程里得 到了很好的利用。 二、猪八戒式的好胃口 猪八戒是个馋鬼。微生物吃起东西来,那风卷残云的气势活像猪八戒。 和高等动物相比,微生物的消化能力要强上数万倍。在发酵罐里,一克酒精 酵母一天能吃下数千克糖类,把它们分解成酒精;在人体里成千上万地盘踞 着的大肠杆菌,如果能彻底满足它们的话,一个小时里能吃掉比自己重2000 倍的糖。 可不要以为这些小东西都像小孩子一样贪吃糖,微生物几乎什么都能 吃。石油、塑料、纤维素、金属氧化物,都在微生物的食谱里;连形形色色 的工业垃圾,残留在土壤里的农药 DDT,甚至那剧毒的砒霜,也是某些微生 物竞相吞吃的美味。这一点大概连贪吃的猪八戒也自愧弗如。 三、首屈一指的超生游击队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简直令人咋舌。大多数微生物是以“分”来计算繁殖 周期的。也就是说,每隔数十分钟,一个微生物就会变成两个;再过一个周 期,两个就会变成4个。只要条件合适,微生物的数量就会不停地成倍成倍 地增长。大肠杆菌的繁殖周期大约是12~17分钟,就算是20分钟吧,一个 大肠杆菌一天就能繁殖72代。有人算过,如果这72代都活下来,数目就是 4722366482869645213696个。按每 10 亿个大肠杆菌重 1 毫克计算,这些大 肠杆菌大约重4722吨。照这样推算下去,要不了两天,繁殖出来的大肠杆菌 重量就会超过地球。 这样一说可能你会担心,明天早上醒来时地球上已经积了厚厚一层细 菌,人类要没有立足之地了。请放心吧,这种事是不会发生的,因为许多条 件在约束着微生物的繁殖。在现实生活中,微生物数量不会无限制地增长, 而总是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但是,那种惊人的繁殖能力,微生物是确 实具备的。如果人们在其个局部环境里能充分满足微生物所需的条件,这种 繁殖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微生物的特性还可以举出一些,但是,最突出的,与发酵工程关系最密 切的,就数这三条了。 人工蛋白质 德国慕尼黑的一家餐馆里,近年来有一道名菜声誉鹊起那道菜叫做“神 奇牛排”,滋味美妙无比。 慕名而来的食客们,品尝了“神奇牛排”后,在赞赏这一美味的同时, 往往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是牛排吗?怎么有点像猪排,又有点像鸡脯? 难道是神奇的烹调术使它的味道走了样?” 餐馆的侍者们往往笑而不答,最多是含糊其词地说一句:“嗬,那是超 越自然的力量。” 侍者们知道,如果说明真相,也许会使某些食客心头发腻——那“牛排” 实际上是人造的,是一大团微生物(酵母菌或细菌)干制品,或者说是一大 团微生物尸体。 如果再作进一步说明,可能会引起食客反胃,甚至感到恐惧——制造这 些人造牛排的原是对人体有毒性的甲醇、甲烷等化学品,或者是纤维之 类的工厂废弃物。 这些人造牛排的学名叫单细胞蛋白。单细胞蛋白也是发酵工程对人类的 杰出贡献之一。 以发酵工程来生产单细胞蛋白是不太复杂的事,关键是选育出性能优良 的酵母菌或细菌。这些微生物食性不一,或者嗜食甲醇,或者嗜食甲烷,或 者嗜食纤维素,等等。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把这些“食物”彻底消化吸收, 再合成蛋白质贮存在体内。由于营养充分,环境舒适,这些微生物迅速繁殖, 一天里要繁殖十几代甚至几十代。每一代新生的微生物又会拼命吞噬“食 物”,合成蛋白质,并繁殖下一代⋯⋯当然,这些过程都是在发酵罐里完成 的。人们通过电脑严密地控制着罐内的发酵过程,不断加入水和营养物(甲 醇、甲烷、纤维素⋯⋯),不时取出高浓度的发酵液,用快速干燥法制取成 品——单细胞蛋白。 在发酵罐内,每一个微生物就是一座蛋白质合成工厂,每一个微生物体 重的50%~70%是蛋白质。 一些数字可以说明发酵工程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效率有多高。 一头100千克的母牛一天只能生产400克蛋白质,而生产单细胞蛋白的 发酵罐里,100千克的微生物一天能生产1吨蛋白质。 1座6O0升的小型发酵罐,一天可生产24千克单细胞蛋白。 每100克单细胞蛋白成品里含有蛋白质50~70克,而同样重量的瘦猪肉 和鸡蛋的蛋白质含量分别是20克和14克。 用发酵工程生产的单细胞蛋白不仅绝对无毒,而且滋味可口。由于原料 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有可能大规模地生产。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主要材料,每个人在一生中要吃下约1.6吨蛋 白质。然而,蛋白质是地球上最为缺乏的食品,按全世界人口的实际需要来 计算,每年缺少蛋白质的数量达3000~4000万吨。可见,发酵工程生产单细 胞蛋白的意义远远超出慕尼黑餐馆里供应的“神奇牛排”,它对全人类,对 全世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60年代,英国率行实现了单细胞蛋白的工业化生产。此后,日本、美国、 法国、前苏联、德国相继建立了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工厂。步入90年代,全世 界单细胞蛋白的产量已经超过2000万吨,质量也有了重大突破,从主要用作 饲料发展到
/
本文档为【生物工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