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古代印度

2011-06-20 50页 ppt 3MB 1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7352

暂无简介

举报
古代印度null第四章 古代印度第四章 古代印度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第二节 印度·雅利安人各城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佛教的兴起和发展 第四节 孔雀帝国 第五节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第六节 孔雀帝国后的印度 第七节 古代印度的文化本章教学重点提要:掌握古代印度历史分期,哈拉巴文化,雅利安人早期社会状况,城邦的形成,《吠陀》的构成,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形成、主要教义,释迦牟尼其人,四次“佛典结集”,对早期佛教的评价,孔雀帝国的建立,阿育王的作为,种姓制度的形成原因、发展,种姓制度的特征,古代印度两大史诗,《摩奴法典》。(6—8课时)...
古代印度
null第四章 古代印度第四章 古代印度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第二节 印度·雅利安人各城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佛教的兴起和发展 第四节 孔雀帝国 第五节 古代印度种姓 第六节 孔雀帝国后的印度 第七节 古代印度的文化本章教学重点提要:掌握古代印度历史分期,哈拉巴文化,雅利安人早期社会状况,城邦的形成,《吠陀》的构成,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形成、主要教义,释迦牟尼其人,四次“佛典结集”,对早期佛教的,孔雀帝国的建立,阿育王的作为,种姓制度的形成原因、发展,种姓制度的特征,古代印度两大史诗,《摩奴法典》。(6—8课时)本章教学重点提要:掌握古代印度历史分期,哈拉巴文化,雅利安人早期社会状况,城邦的形成,《吠陀》的构成,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形成、主要教义,释迦牟尼其人,四次“佛典结集”,对早期佛教的评价,孔雀帝国的建立,阿育王的作为,种姓制度的形成原因、发展,种姓制度的特征,古代印度两大史诗,《摩奴法典》。(6—8课时)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一、 地理环境和早期居民 印度位于亚洲的南部,喜马拉雅山把印度与亚洲大陆隔开,在地理上形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和恒河纵贯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即指今日整个南亚次大陆而言,它是古代南亚次大陆上各个部落或国家的统称,总面积约437万平方公里。古代印度历史,包括今日南亚次大陆各个国家(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和不丹等国)的古代历史。印度位于亚洲的南部,喜马拉雅山把印度与亚洲大陆隔开,在地理上形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和恒河纵贯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即指今日整个南亚次大陆而言,它是古代南亚次大陆上各个部落或国家的统称,总面积约437万平方公里。古代印度历史,包括今日南亚次大陆各个国家(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和不丹等国)的古代历史。null“印度”这一名称来源于印度河。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雅利安人从西北方迁移到印度河流域,他们把这条河流称为Sindhu(信度)河。但是,古代波斯人把字母 S读成 H,因此波斯人称印度河为“Hindu”河,并称这一地区为Hindustan。后来,波斯人被马其顿人打败,亚历山大军队占领了印度河西北部,称那里为Indoi(“印度伊”)。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用“印度斯”来称呼印度河流域及以东地区。中国西汉称其为“身毒”,东汉则称其为“天竺”。二、历史分期二、历史分期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1400万年前,腊玛古猿就在现今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的西瓦立克山地活动。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过渡到青铜器时代,出现了古代印度文明。这种文明被称为“哈拉巴文明”(或称哈拉巴文化)。大约在公元前15—14世纪,一支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方侵入次大陆。他们很可能来自于中亚或高加索一带。他们在侵入次大陆以前,曾与伊朗人居住在一个共同的地区,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被称为印度·伊朗人。后来,印度·伊朗人离开故乡,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形成为印度·雅利安人(以下简称雅利安人);而另一支进入伊朗,形成为伊朗·雅利安人。大约在公元前15—14世纪,一支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方侵入次大陆。他们很可能来自于中亚或高加索一带。他们在侵入次大陆以前,曾与伊朗人居住在一个共同的地区,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被称为印度·伊朗人。后来,印度·伊朗人离开故乡,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形成为印度·雅利安人(以下简称雅利安人);而另一支进入伊朗,形成为伊朗·雅利安人。null侵入南亚次大陆的印度·雅利安人的早期历史,习惯上用宗教典籍或其他文献典籍来划分时期,划分为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6世纪)、史诗时代或佛教时代(公元前6世纪前期—公元前3世纪)。null上述划分,无论是概念还是内容都反映不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因此,《世界上古史纲》把印度·雅利安人的早期历史分为王政时代(氏族制解体时期)、列国时代(奴隶制城邦时代)、帝国时代(奴隶制帝国)以及统一帝国瓦解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代。在史书上,习惯上把王政时代称吠陀时代,之所以称之为吠陀时代,是由于记述这一时代的历史文献,主要是《吠陀》以及解释《吠陀》的诸《梵书》。列国时代相当于史诗时代或佛教时代。在史书上,习惯上把王政时代称吠陀时代,之所以称之为吠陀时代,是由于记述这一时代的历史文献,主要是《吠陀》以及解释《吠陀》的诸《梵书》。列国时代相当于史诗时代或佛教时代。三、哈拉巴文化三、哈拉巴文化1826年,一名英国逃兵詹姆斯·刘易斯来到今天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地区,在一片山丘上发现了一大片城堡废墟。他把此地取名为“哈拉巴”(Harappā)。1921年,印度考古学家L ·班奈吉在印度河下游一处叫摩亨佐·达罗的地方(今巴基斯坦信德省拉尔卡纳县境内。在信德当地语言中,Mohenjo—Daro意为“死者之丘”)发掘佛塔遗迹。在发掘时,他意外地发现了刻有动物形象和文字符号的印章。同年,B·D·塞尼又在印度河上游旁遮普省蒙哥马利县的哈拉巴发现了类似的遗物。1921年,印度考古学家L ·班奈吉在印度河下游一处叫摩亨佐·达罗的地方(今巴基斯坦信德省拉尔卡纳县境内。在信德当地语言中,Mohenjo—Daro意为“死者之丘”)发掘佛塔遗迹。在发掘时,他意外地发现了刻有动物形象和文字符号的印章。同年,B·D·塞尼又在印度河上游旁遮普省蒙哥马利县的哈拉巴发现了类似的遗物。 学者们经过更详细的调查后断定:这一带一定有远古文化的遗迹存在。1921——1931年间,英国考古学家约翰·马歇尔博士主持的考古调查队开始在两地作系统的发掘,发现了灿烂的城市文明。学者们将它命名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范围很广,从南至北相距约1100公里(纳巴达河口至鲁帕尔),从东至西约1550公里(自德里附近的阿拉姆吉尔普尔至卡拉奇以西的苏特卡根多),比苏美尔文明和埃及文明加在一起的面积还要广阔得多。哈拉巴文化范围很广,从南至北相距约1100公里(纳巴达河口至鲁帕尔),从东至西约1550公里(自德里附近的阿拉姆吉尔普尔至卡拉奇以西的苏特卡根多),比苏美尔文明和埃及文明加在一起的面积还要广阔得多。古代印度文明分布古代印度文明分布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明)存在年代,大约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是青铜时代文化。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明)存在年代,大约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是青铜时代文化。哈拉巴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城市文明。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就是两座城市,周长都有4.8公里以上,面积大约都有85万平方米,其居民大约都有35000人。城市由城墙合围,城市分卫城和下城(居民区)两部分。哈拉巴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城市文明。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就是两座城市,周长都有4.8公里以上,面积大约都有85万平方米,其居民大约都有35000人。城市由城墙合围,城市分卫城和下城(居民区)两部分。卫城的四周有防御塔楼,卫城区有浴室(长约55米,宽约33米)、会议厅、谷仓群(各长15米,宽6 米)和其他公共建筑。下城区是居民区,居民房屋都用火砖砌筑,面积大小不等,结构亦有优劣之分,表明当时已有了明显的阶级分化。下城区内有布局工整的街道(南北、东西走向、呈直角交叉)主街道宽达10米,地下敷设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卫城的四周有防御塔楼,卫城区有浴室(长约55米,宽约33米)、会议厅、谷仓群(各长15米,宽6 米)和其他公共建筑。下城区是居民区,居民房屋都用火砖砌筑,面积大小不等,结构亦有优劣之分,表明当时已有了明显的阶级分化。下城区内有布局工整的街道(南北、东西走向、呈直角交叉)主街道宽达10米,地下敷设有完善的排水系统。 摩亨佐·达罗遗址 摩亨佐·达罗遗址 哈拉巴遗址 哈拉巴遗址摩亨佐·达罗方形谷仓区摩亨佐·达罗方形谷仓区摩亨佐·达罗浴室摩亨佐·达罗浴室null8A摩亨佐达罗.MPG 摩亨佐城建.MPG哈拉巴文化时期已经有了文字,这些文字主要保存在滑石、陶、象牙等制成的图章上,因此称为图章文字。总共出土了3000多件有铭文符号的文物。图章文字属于象形文字,文字符号约有500个。哈拉巴文化时期已经有了文字,这些文字主要保存在滑石、陶、象牙等制成的图章上,因此称为图章文字。总共出土了3000多件有铭文符号的文物。图章文字属于象形文字,文字符号约有500个。摩亨佐·达罗女像摩亨佐·达罗女像哈拉巴文化之图章文字哈拉巴文化之图章文字摩亨佐·达罗印章摩亨佐·达罗印章摩亨佐·达罗图章文字摩亨佐·达罗图章文字比较古埃及图画文字比较古埃及图画文字楔形文字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null20世纪50年代,捷克考古学家兼语言学家赫罗兹尼将哈拉巴文字与赫梯象形文字联系起来研究,并宣称已解读了其中125个符号;此后,印度考古局的S·R·拉奥博士、苏联学者Y·克诺罗佐夫领导的研究小组和芬兰学者A·帕波拉领导的斯堪的那维亚小组都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工作。70年代末,S·R·拉奥向全世界宣布了自己对印章文字的新见解。与此同时,苏联和芬兰学者一直试图用电子计算机破译印章(图章)文字。他们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成果并未得到世界学术界的公认,所以哈拉巴文字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只有哈拉巴文字真正解读成功,才能明确谁是哈拉巴文化的创造者。目前,许多学者倾向于认为该文化是达罗毗荼人创造的。与此同时,苏联和芬兰学者一直试图用电子计算机破译印章(图章)文字。他们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成果并未得到世界学术界的公认,所以哈拉巴文字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只有哈拉巴文字真正解读成功,才能明确谁是哈拉巴文化的创造者。目前,许多学者倾向于认为该文化是达罗毗荼人创造的。null8B印章文字.MPG 约从公元前18世纪开始,哈拉巴文明的中心地区摩亨佐·达罗城,哈拉巴等地衰败下去。对哈拉巴文明衰落的原因,学者们作了多方面的推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公元前1500年——BC1400年左右侵入印度河流域的外来民族雅利安人毁灭了这里的文明。摩亨佐·达罗遗址也发现了战争毁灭的痕迹。英国考古学家M ·惠勒和印度历史学家辛哈和班纳吉都持“外族入侵说”(酉代锡、陈晓红《失落的文明:古印度》,31—32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约从公元前18世纪开始,哈拉巴文明的中心地区摩亨佐·达罗城,哈拉巴等地衰败下去。对哈拉巴文明衰落的原因,学者们作了多方面的推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公元前1500年——BC1400年左右侵入印度河流域的外来民族雅利安人毁灭了这里的文明。摩亨佐·达罗遗址也发现了战争毁灭的痕迹。英国考古学家M ·惠勒和印度历史学家辛哈和班纳吉都持“外族入侵说”(酉代锡、陈晓红《失落的文明:古印度》,31—32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但是近年来根据更为精确的定年方法,哈拉巴文明衰落的时间比雅利安人入侵早二、三百年,所以不能把文明衰落的原因完全归于外族入侵。有学者认为,入侵者为各种人种部落,而不仅仅是先行的雅利安人部落。但是近年来根据更为精确的定年方法,哈拉巴文明衰落的时间比雅利安人入侵早二、三百年,所以不能把文明衰落的原因完全归于外族入侵。有学者认为,入侵者为各种人种部落,而不仅仅是先行的雅利安人部落。null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应当从哈拉巴社会发展的内部矛盾和自然条件的急剧变迁中去寻找原因。第二种是“地质和生态变化说”:印度学者R·C·马宗达和S·R·拉奥根据摩亨佐·达罗城发现洪水三度淹没该城的考古地层,提出了“洪水说”;水文学家经实地勘测后认为当时城市不远处有一大地震中心,造成了城市的毁灭;日本学者小西正捷则认为由于生态学的原因,地力过分消耗,造成农业停滞,无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活需要,于是哈拉巴人被迫向雨量充沛,更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迁移。第二种是“地质和生态变化说”:印度学者R·C·马宗达和S·R·拉奥根据摩亨佐·达罗城发现洪水三度淹没该城的考古地层,提出了“洪水说”;水文学家经实地勘测后认为当时城市不远处有一大地震中心,造成了城市的毁灭;日本学者小西正捷则认为由于生态学的原因,地力过分消耗,造成农业停滞,无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活需要,于是哈拉巴人被迫向雨量充沛,更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迁移。null第三种是“大爆炸说”:英国学者捷文鲍尔特和意大利学者钦吉提出,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外星人飞船在印度河流域上空爆炸,造成毁灭性灾难。史诗《摩诃婆罗多》也有类似爆炸的记载,两位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对一个遗址考古发掘,发现特大爆炸所烧熔的石块和大火焚烧的遗迹。null摩亨佐灭亡原因.MPG第二节 印度·雅利安人各城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印度·雅利安人各城邦的产生和发展一、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社会状况及其性质一、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社会状况及其性质null雅利安人属于白色人种、印欧语系。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欧语系最东端的部落离开了欧洲中部和东南部,来到黑海东部以及东北部广阔的大草原。他们自称为“雅利安”,意思是“生而自由的”、“出生高贵的”,历史学家称之为雅利安人。大约在公元前1800年,雅利安人分裂成两支,一支战胜了迦勒底人,建立了伊朗帝国(酉代锡、陈晓红《失落的文明:古印度》,33页),而另一支则由伊朗高原、中亚地区向东南迁徙,大约在公元前1500—1400年(又说公元前1200年)进入南亚次大陆西北部。“早期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尚处于青铜器时代,还过着部落生活,但部落已开始解体。部落称为“迦那”(Jana),氏族称为“维什”(Vis),村社称为“哥罗摩”(Grama)。每个部落包括几个村社。部落的首领称为“罗惹”(Rajan),又译“罗阇”,在汉译佛经中把它译成“王”,但它不是真正的王,只不过是军事民主制时代的部落首领。梵文的Rajan (罗惹)一词相当于古代罗马的Rex(勒克斯)、古代雅典的Basileus(巴赛勒斯)。 “早期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尚处于青铜器时代,还过着部落生活,但部落已开始解体。部落称为“迦那”(Jana),氏族称为“维什”(Vis),村社称为“哥罗摩”(Grama)。每个部落包括几个村社。部落的首领称为“罗惹”(Rajan),又译“罗阇”,在汉译佛经中把它译成“王”,但它不是真正的王,只不过是军事民主制时代的部落首领。梵文的Rajan (罗惹)一词相当于古代罗马的Rex(勒克斯)、古代雅典的Basileus(巴赛勒斯)。 除了罗惹以外,还有另外两种机构,即萨巴(Sabha)和萨米提(Samiti)。萨巴可能是长老议事会,萨米提可能是民众会。除了罗惹以外,还有另外两种机构,即萨巴(Sabha)和萨米提(Samiti)。萨巴可能是长老议事会,萨米提可能是民众会。null“早期吠陀时代”已经有了奴隶。如《梨俱吠陀》中曾提到把奴隶当礼品赠送的情况(I,126,3)。“早期吠陀时代”还产生了种姓制度的萌芽。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不断进行战争。经常的战争,是军事民主制时代的特征之一。战争开始时主要在雅利安人与土著居民之间进行,后来在雅利安各部落之间发生了旨在掠夺或争取政治上优势的战争,这种战争接连不断发生,有的规模很大。《梨俱吠陀》所描写的十王之战,就是雅利安十个部落联盟共同反对当时最强大的婆罗多国王修达斯。频繁的战争,导致战俘奴隶大量出现了。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不断进行战争。经常的战争,是军事民主制时代的特征之一。战争开始时主要在雅利安人与土著居民之间进行,后来在雅利安各部落之间发生了旨在掠夺或争取政治上优势的战争,这种战争接连不断发生,有的规模很大。《梨俱吠陀》所描写的十王之战,就是雅利安十个部落联盟共同反对当时最强大的婆罗多国王修达斯。频繁的战争,导致战俘奴隶大量出现了。null在“后期吠陀时代”,大约公元前9世纪,又发生了一次雅利安人内部更大规模的战争。这就是史诗《摩诃婆罗多》所描写的婆罗多族内部的一次大战。几乎北印度所有的部落都卷入了这场大战。这次大战的结果以般度族的胜利而告终。般度族的帕里克希持(环柱王)成了居楼国的国王,建都于阿桑迪瓦持(即哈斯提纳普拉)。从此印度雅利安人开始有了较为可信但仍很模糊的历史。此战以后,军事民主制的全盛时代已过去。null随着阶级关系的进一步分化,种姓制的形成和发展,军事民主制的各机关逐渐转化为国家机关,出现城市国家。有些势力强大的部落首领罗惹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号称大王(Samrat)。这样,大约在公元前9—8世纪有极少数先进部落开始过渡到国家。广大部落基本上仍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null大约到公元前7世纪,南亚次大陆北部已有了一大批较重要的国家。其中较强大的有毗提诃国。 据《佛本生经》记载,毗提诃国都于米吉拉(在今尼泊尔境内),有16000个村落(数字有夸张)。大约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次大陆的大部分部落都已先后进入国家阶段。因此,南亚次大陆国家(主要在北部)形成过程,历时总共有2——3个世纪。null到公元前6世纪初,在恒河与印度河流域及其周围地区已有了20个左右国家。其中主要有16个大国,从此开始了古代印度史上列国时代。综上所述,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社会性质主要是军事民主制;在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社会处于军事民主制解体,国家逐渐形成阶段。综上所述,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社会性质主要是军事民主制;在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社会处于军事民主制解体,国家逐渐形成阶段。二、关于婆罗门教二、关于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宗教之一。在印度·雅利安人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又说是公元前1000年代初期,参见王阁森主编《世界历史问题全解》50页),婆罗门祭司阶级(梵文Brahmana, 意为“净行者”)把雅利安人从前所信奉的许多宗教教义、学说(如吠陀教)整理成一种宗教体系,以《吠陀》为其经典,形成了婆罗门教。婆罗门教的经典是四部《吠陀》,即《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哒婆吠陀》。另外,还有三部经解,即《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婆罗门教的经典是四部《吠陀》,即《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哒婆吠陀》。另外,还有三部经解,即《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null《吠陀》是梵书Veda的音译。“吠陀”(Veda)意为知识、学问。《吠陀》是婆罗门教最古老的经典。 null 《吠陀》主要内容是对神的赞颂、祭词、咒语等,以古梵文写成。其中以《梨俱吠陀》年代最早,大约编成于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900年,其中有些诗句要更早些。《梨俱吠陀》史料价值较高。《梨俱吠陀》反映的时代,史称早期吠陀时代(约公元1400年-公元前900年)。其余三部《吠陀》编纂较晚,它们所反映的时代史称“后期吠陀时代”(BC900—约BC600)。婆罗门教的教义主要有:婆罗门教的教义主要有:1、信奉多神,但主神有三个,即:婆罗贺摩(Brahma),即梵天,是创造之神; 毗湿奴(Visnu),是保护之神;湿婆(Siva),是毁灭之神。婆罗门教认为, 人们现实的不幸和痛苦皆非本质。唯有梵天(世界精神)的存在才是真实的。认为上述三神是三位一体,代表了宇宙的创造、保全和毁灭。梵天神梵天神毗湿奴(保护之神)毗湿奴(保护之神)毗湿奴毗湿奴毗湿奴神毗湿奴神湿婆神湿婆神null2、主张“业力轮回”(羯磨)理论。认为人一造业必有果报, 有了果报就要产生轮回。人死后必定经过轮回,为善者来世得善报,为恶者来世得恶报。 3、最高理想是超脱轮回,达到“梵我一致”。null4、宣扬四种姓说。婆罗门教把人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 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首陀罗(被征服者及无技术的劳动者)四个种姓,并分有“贱民”。婆罗门教宣称,婆罗门种姓是梵天用口创造的,其余三个种姓是梵天分别用双手、双腿、双脚创造出来的。这样就为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蒙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null婆罗门教的教义是“法”,称为“达磨”。“法”即各种姓所要遵守的行为,各个等级只有按“法”行事才能得到善报。“法”是婆罗门祭司为维护其特权地位、维护种姓制度而制定出来的。公元前6-前5世纪中,因佛教和耆那教的广泛传布,婆罗门教渐趋衰落。公元4世纪前后,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耆那教的某些教义。公元8-9世纪之间,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形成雏形的印度教。公元前6-前5世纪中,因佛教和耆那教的广泛传布,婆罗门教渐趋衰落。公元4世纪前后,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耆那教的某些教义。公元8-9世纪之间,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形成雏形的印度教。null : [“耆那”为Gina的音译,意为情欲的战胜者,与佛教同时兴起,是当时反婆罗门教的思潮之一。在中世纪时广泛传播,并流传到现代。创立者筏驮摩那,其称号即为耆那,故名。他出生于吠舍厘城一个刹帝利的名门家族,30岁后出家苦修,云游各地,42岁悟道而成“耆那”。 ]第三节 佛教的兴起和发展第三节 佛教的兴起和发展一、 佛教兴起的历史背景null约公元前6世纪,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约BC6-BC4世纪)。在这个时期,南亚次大陆各城市国家普遍发生、发展,并由分立逐渐走向统一。社会处于激烈动荡,政治经济也发生显著变化,阶级斗争加剧。列国时代,印度农业,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商业也随之进一步发展起来。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雅利安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渐转移到东方,从印度河中下游地区转移到恒河中下游。恒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所谓八大城市,如王舍城,华氏城,舍卫城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阶级关系的变化。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雅利安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渐转移到东方,从印度河中下游地区转移到恒河中下游。恒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所谓八大城市,如王舍城,华氏城,舍卫城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阶级关系的变化。null在恒河中下游地区,刹帝利通过行政搜刮和战争掠夺,不但拥有军政大权,而且也成了最富有者,其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日益上升。吠舍阶层中的一些人,通过经商,放债等手段,获取了大量的财富,成了新兴的奴隶主阶级。甚至首陀罗等级中的个别人也因富有而跻身于奴隶主的行列。与此同时,低级种姓(首陀罗、吠舍)的大部分人处境却越来越坏,有的甚至沦为不可接触的“贱民”。null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婆罗门教所顽固维护的种姓制度,尤其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充满了普遍的不满。刹帝利种姓和吠舍种姓的上层因其政治和经济势力的增长而不满于婆罗门种姓的最高地位,要求打破婆罗门至高无上的种姓特权,打破婆罗门在宗教和知识领域内的垄断地位。而穷困的低级种姓则要求冲破种姓制度的束缚。null上述矛盾和冲突,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在婆罗门教影响较薄弱的新兴的东方各国(恒河中下游),兴起了各种新教派和新学说,它们代表着不同的阶级或阶层,互相展开激烈的论争。在这些新教派和新学说(96种外道)中,佛教脱颖而出,发展成早期佛教,为印度广大民众所接受。(这就是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二、关于释迦牟尼二、关于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前485年),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乔答摩·悉达多。 乔答摩又译为瞿昙,是姓;悉达多是名,意为“成就一切者”。释迦牟尼(Sakgmani)这个名字,是他成佛后别人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nullnullnull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城(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儿子。属刹帝利种姓。他的母亲摩诃摩耶夫人是拘利族天臂国的公主。相传,摩耶夫人45岁夜梦白象而怀孕。按当地习惯,妇女临产时要返回娘家。摩耶夫人就是在返娘家的途中,在蓝毗尼生下了悉达多的。关于悉达多出生的年代,有公元前566年、前565、前563、前624、前489年等诸说。(1996年2月,尼泊尔政府称,由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日本等国专家组成的考古小组发现,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23年生于尼泊尔南部的蓝毗尼园。)他出世7天,母亲去世,由姨妈(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成人。佛陀降生(犍陀罗浮雕) [印度]公元2世纪 佛陀降生(犍陀罗浮雕) [印度]公元2世纪   这一块浮雕板属于犍陀罗时期的建筑雕刻品。浮雕内容为佛传故事,即释迦牟尼降生皈依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与希腊神话或基督教人物浮雕有相似之处,尤其是这块浮雕的艺术风格,似乎有摹仿古希腊石棺浮雕风格之嫌。西方美术史家常把这一历史时期的印度雕刻归之于希腊-罗马美术的系统,这有点过分。我们觉得犍陀罗雕刻艺术尽管有着上述特点,但形象的来源、佛本身故事的种种细节并没有被外来的艺术所阉割。它仍保持着自己的传统宗教特点。null如这一块浮雕板上的中央一个手执拂尘的舞者形象,两脚呈前后交叉姿势,这与我们在印度早期雕像上看到的药叉女的舞姿十分相似。释迦牟尼降生的形象仅在左起第四个神的手上抱着一个婴儿的形态展现(佛经上说,释迦牟尼降生时受万神侍护),而且这些浮雕舞者的脸相具有印度土著的特征。此外,印度的传统雕刻,在女性形象上十分注意强调性征的曲线美,这是印度民族雕刻艺术由来已久的美学观。尽管在这块浮雕上有所减弱,而民族的装束与人体的处理方法保留着前期的传统。 null16岁时,悉达多和拘利城的公主耶输陀罗(表妹)结了婚,过着奢侈舒适的生活。生有一个儿子,叫罗睺罗(Rahula)。但他体察到人生有生、老、病、死等种种苦痛,决心要探索一条摆脱苦难的途径。据说他29岁时曾经进行“四门出游”。在东门,他看见了一个老人,在南门他看见了一个病人,在西门他看到了一个死人,在北门他看到了一个修行人。他深感生、老、病、死的可怕,下决心要学习修行人,脱离“轮回”之苦。null于是,在午夜时分,他牵白马(名键陟)偷出宫门,出家修行。《中阿含经》卷五十六《罗摩经》曾记述佛陀出家时的情况:“我时年少,童子清净,青发盛年,年二十九。尔时极多乐戏,装饰游行。我于尔时,父母啼哭,诸亲不乐,我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大正大藏经》卷一,第776页)佛祖出家图佛祖出家图null悉达多29岁出家修行。出家后,他到处拜师求教,但一无所获,于是,他到摩揭陀都城王舍城伽阇山的森林中向隐居的婆罗门修士求教,一直冥想苦修了6年之久,受尽了磨难,但仍没有悟出解脱的直谛。他的父王派去做他护卫的5个家臣已觉无望,丢下太子到贝拿勒斯附近的鹿野苑去了。6年后,他放弃了苦行,走出森林,来到王舍城郊尼连禅河中沐浴,又喝了林中的牧牛女送他的乳粥,使身体得以恢复。其后,他在去婆罗捺斯城的途中遇到了一棵菩提树,就在树下盘腿(跏趺)而坐,坐禅入定。在他大道将成时,魔王波旬心有妒恨,让自己三个漂亮女儿前往诱惑,被悉达多严词拒绝,三女遭报应,化成老妇。(《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大正大藏经》卷三,477页)6年后,他放弃了苦行,走出森林,来到王舍城郊尼连禅河中沐浴,又喝了林中的牧牛女送他的乳粥,使身体得以恢复。其后,他在去婆罗捺斯城的途中遇到了一棵菩提树,就在树下盘腿(跏趺)而坐,坐禅入定。在他大道将成时,魔王波旬心有妒恨,让自己三个漂亮女儿前往诱惑,被悉达多严词拒绝,三女遭报应,化成老妇。(《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大正大藏经》卷三,477页)null波旬又召集一亿八千万鬼神,一起向佛陀进攻,但佛陀不惊不怖,鬼兵不能得近,魔王彻底失败。经过四十九天(又说七天七夜)苦思静悟,终于大彻大悟而得道,创立了佛教。是年,他35岁。 佛陀冥想悟道 佛陀冥想悟道null悉达多成道之后,先到鹿野苑说法,称“初转法轮”,并重新收入他的五个家臣做门徒。鹿野苑说法的佛陀(灰质砂石雕像) [印度]公元5世纪后期 鹿野苑说法的佛陀(灰质砂石雕像) [印度]公元5世纪后期 nullnull据说第一个加入佛教的妇女是释迦牟尼的姨母。她曾三次被佛陀拒绝加入僧团,对此,释迦牟尼曾说,他创立的佛教本来可以流传一千年,但由于妇女的加入而只能流传五百年了。(反映了他对妇女的歧视)他辗转南北各地布道四十五年,吸收了大量信徒,其中有国王、贵族、商人及下层民众。佛陀说法 [印度]约公元2~3世纪犍陀罗风格的雕刻佛陀说法 [印度]约公元2~3世纪犍陀罗风格的雕刻null犍陀罗时期的雕刻的最大变化,是将佛陀或佛教中被视为圣者的本像单独制成雕像,打破了以往佛教艺术的禁忌--认为佛陀是无形的,不可用各种有形的形象予以再现的说法。从雕刻的美学倾向看,初期的犍陀罗雕像有希腊罗马艺术的影响。或者如有的学者所说,犍陀罗艺术是希腊罗马艺术的东方的一个支流。到了后期,由于大量掺合了本地艺术家的美学趣味,艺术上则益趋于民族化。这时期的佛像已被定型化。这种定型化在古代正是宗教哲学的思想反映。null作为至高无上的佛陀形象,他是大彻大悟,悲天悯人的思想体现者;他超凡脱俗,忘情于世事纷争,可又要体现对万民的慈悲为怀心理。这是宗教哲学中两相矛盾的主题。佛陀说法像作为佛经故事的形象体现,似乎掩盖了这一对相互矛盾的主题。盘腿而坐是说法形象的传统形式。null此雕像约作于公元2~3世纪左右,系由片岩石雕成,它也是犍陀罗艺术中最好的一尊佛像。 佛陀身上薄如蝉衣的僧服褶纹密集,使佛陀的形体毕现无遗。初期的佛陀是穿右肩袒露的袈裟的,两手作说法手势(佛的手势称手相Mudra,也即手印。在佛教中有严格的规定和特定的含义,常有禅定印施与印施无畏印论辩印转法轮印指地印合掌印等等。此像为转法轮印Dharmachakramudra,即双手置于胸前,手指屈伸,左掌心朝上,右掌心向内,以左拇指与食指触另一手的两指)。佛陀的坐势,一般最多是坐莲花座,它是印度式的。此处尚未制成莲花座,以蒲团为垫,但两腿交叉,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这是早期的作法。在佛像的基座上,还雕刻着礼佛的浮雕场面。基座四角以狮兽形象为座腿。null这件作品典型地反映出犍陀罗艺术早期的雕刻特征。那时的佛像眼睛还未低垂,而是睁眼凝视前方,作澄思静虑之态,于温雅之中显露内心的充实感。佛陀的体魄壮实健美,肌肉部分未予夸大,而是如实表现。所谓说法,据佛经说,释迦牟尼于35岁那年修成正果后,先在波罗奈(Varanasi)城鹿野苑向其侍从阿若、陈如等五人说法,此即是佛教所谓的说法的开端。以后佛陀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进行传教,并组成适应传教的僧团,始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由此看来,佛教的说法就是讲经,传道,或从事某种宗教哲理的探讨。在艺术形象上,以这一尊佛陀的姿势为最正宗。此雕像出土于犍陀罗,现藏巴基斯坦北部的白沙瓦博物馆。null佛陀80岁时,积劳成疾,二月十五日,在传教途中,便选择了拘尸那(梵文Kusinagara, 《西域记》作拘尸那揭罗,今Gorakhpur以东35英里之Kasia村)附近的娑罗(sala)林作为他的最后归宿地。在两棵高大的娑罗树间拉好绳床,头向北面,枕右手侧身而卧(这是的佛涅槃像)。这时,一个叫做须跋陀(Subhadra)的游行沙门闻讯跑来请求解释疑惑,佛陀为之说法:这时,一个叫做须跋陀(Subhadra)的游行沙门闻讯跑来请求解释疑惑,佛陀为之说法: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矣, 寂灭为乐。 null须跋陀成了他最后一个亲传弟子。做完这件事,他又对后事详尽交代,才“涅槃 ”了。null所谓“涅槃”(nirvāna),原来的含义是“熄灭,(被风)吹灭”,佛教用该词指一种“不生、不灭、不老、不死、不破、不坏”,“常乐我净”、超脱一切烦恼的境界。他的信徒称他的死为“大般涅槃”,并尊称他为“佛陀”(意为“觉者”,Buddha的音译,又译“浮屠”)。还尊称他为“摩诃毗罗”(梵文Mahavera,意译“大雄”),意为像大勇士一样有大力,无畏惧, 能伏“四魔”。三、佛教的四次结集三、佛教的四次结集悉达多死后(前485,或前486年)不久,其信徒举行集会,把他的教义、 教规和有关论述保存下来。这种集会称为“结集”。共有四次结集。这四次结集分别于BC485年、约BC376年,BC253年和公元80年举行。悉达多死后(前485,或前486年)不久,其信徒举行集会,把他的教义、 教规和有关论述保存下来。这种集会称为“结集”。共有四次结集。这四次结集分别于BC485年、约BC376年,BC253年和公元80年举行。null公元前485年(又说前486年,或前483年)释迦牟尼去世后不久,在摩揭陀国王阿阇世的赞助、主持之下,佛陀的信徒们在都城王舍城郊毗婆罗山的七叶岩上举行集会,把佛陀留下的教义教规和有关论述加以整理,称为“第一次佛典结集”,参加者共有500比丘(“比丘”意译为“乞士”,因形式上靠施舍度日而得名)。null他们初步编写了佛教经典《佛经》,包括经(教义)、律(戒律)、论(阐述)三部分,合称“三藏”。其中经、论二藏包括五部阿含经。(由于三藏为佛陀上座弟子所留存,又称为上座圣典。)据说这500名比丘后来都成了罗汉,这就是后来佛教寺庙里五百罗汉的来历。null王舍城在今比哈尔邦巴特(Patna)之南。城西南附近有大觉寺,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处,有释迦之真容,为求法所必瞻礼之地。现在犹存有名叫Maha bodhi的寺庙。(见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74页)null王舍城东北有赛拉山(Sailagiri),是释迦说教五十年之处,该山山峰突出,上栖鹫鸟,因名灵鹫峰。公元前376 年,在摩揭陀王国悉苏那伽王朝首都吠舍厘城举行了第2次佛典结集。有700比丘参加。围绕比丘是否可以向人乞钱, 与会者发生分歧。结集决议乞钱犯戒。东部比丘不同意结集的决议,退出原有僧团。僧团从此分裂:决议拥护者形成上座部,退出僧团的人形成大众部。至此,形成了部派佛学。此后一段时间,佛教有上座部11个,大众部7个,共18部。公元前376 年,在摩揭陀王国悉苏那伽王朝首都吠舍厘城举行了第2次佛典结集。有700比丘参加。围绕比丘是否可以向人乞钱, 与会者发生分歧。结集决议乞钱犯戒。东部比丘不同意结集的决议,退出原有僧团。僧团从此分裂:决议拥护者形成上座部,退出僧团的人形成大众部。至此,形成了部派佛学。此后一段时间,佛教有上座部11个,大众部7个,共18部。在公元前376年部派佛学形成之前的佛教,称为“早期佛教”。在公元前376年部派佛学形成之前的佛教,称为“早期佛教”。null公元前253年,第三次结集在摩揭陀王国孔雀王朝首都华氏城鸡园寺举行,由国王阿育王主持,历时九个月。这次结集进一步整理、编纂了经、律、论三藏,并派出大批僧团到国外和国内边远地区传教。通过这次传教,佛教开始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null第四次结集(公元80年)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举行,主要由贵霜帝国国王迦腻色迦主持。这次结集,修订增补了经、律、论三藏,相传共形成了“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null第四次结集是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佛教正式分裂大乘教派和小乘教派的标志。坚持早期佛教教义、仪式的锡兰僧团没有参加这次结集,不承认结集的结果,正式分裂为小乘教派。null原来,早期佛教主张“自度”(自己修道、自己修成正果),不能人人成佛;哲学上主张“我空法有”或“人空法有”;在宗教仪式上不拜偶像;在修道途径上,认为要修成正果,必须出家过禁欲生活等。null公元一世纪中叶,在印度西北部,受婆罗门教影响,兴起了一个新的佛教教派。该教派认为传统的部派佛教中只讲自我解脱,不谈普渡众生,犹如一艘只能运载少数人的小船,故贬之为“小乘”(乘即指车、船等运载工具),而大乘佛教则自居为能把一切众生救出苦海的大船,上船的“手续”也简单易行,故自称为“大乘”。由此可见,大乘佛教之兴,一方面是为了批判部派佛徒脱离群众的烦琐经院习气,另一方面则是为广大在家信徒找到一个容易获得宗教解脱的途径。null大乘教派主张修行不仅“自度”,佛徒还可“他度”,可以“普渡众生”,经过修行人人可以成佛;在哲学上主张“法我皆空”;在仪式上开始礼拜偶像;在修道途径上,认为不出家也可修成正果。小乘派以巴厘(利)文佛经为根据;大乘派以梵文佛经为根据。大乘教主要流行于印度、中亚细亚、中国、朝鲜、蒙古、日本,小乘教主要流行于锡兰、缅甸、泰国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小乘派以巴厘(利)文佛经为根据;大乘派以梵文佛经为根据。大乘教主要流行于印度、中亚细亚、中国、朝鲜、蒙古、日本,小乘教主要流行于锡兰、缅甸、泰国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参见李永泉《佛教早期的四次结集》,载《外国史知识》1983年第9期)印度佛教经历了早期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四个阶段,到公元13世纪初便在印度本土消失了。印度佛教经历了早期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四个阶段,到公元13世纪初便在印度本土消失了。四、佛教的主要经典、教义、教规及其评价。四、佛教的主要经典、教义、教规及其评价。早期佛教的主要教义是“四谛”、“五蕴”、“八正道”。“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即四个真理。 这四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这四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讲人世间的诸苦。佛教认为,人生有八大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阴通“蕴”,集合之意。“五盛阴”是指人生一切身心聚散之苦)。null集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原因。佛教认为,人生多苦的原因,关键在于欲爱。 灭谛是讲灭苦。佛教认为,要灭苦,就是灭产生苦的根源--欲爱。因为无欲爱就不造业(人的言、行、意念三方面的表现和活动,称为“业”),不造业就不受业力轮回之苦,就可以得到解脱,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 null道谛是讲修道的途径。佛教认为,要达到“涅槃”境界,就要按八正道做事。八正道是:正见(具有对“四谛”的见解);正思维(思维“四谛”之义);正语(不作一切非理之语);正业(保持清静之身业);正念(要时刻想着“四谛”的道理);正定(专心致志于一境,观察“四谛”之理),正命(正确的生活),正精进(正确的努力,修行日益进步)。 null早期佛教还有“众生平等”,“普渡众生”等主张。《杂阿含经》第20卷云:“四种姓者皆悉平等。”《长阿含经》第6 卷“四姓经”也有类似说教。null佛教的清规戒律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五戒。“戒”是“禁制”的意思。五戒就佛教徒应该遵守的五项戒条,即:不杀生,不偷盗 ,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对于早期佛教我们应作一分为二的评价。首先我们应当看到它的进步作用。早期佛教的进一步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于早期佛教我们应作一分为二的评价。首先我们应当看到它的进步作用。早期佛教的进一步作用主要表现在:1、它否认婆罗门教的神创种姓的邪说, 指出种姓的最初产生是社会分工所决定的;null2、 它反对婆罗门教所提出的人的出身决定人的社会地位的主张,不承认婆罗门教和婆罗门种姓的权威,主张“众生平等”,打击了婆罗门教所极力维护的种姓血统论,让各种姓在宗教上“平等”。null3、 佛教出现时,印度还有一些氏族、部落残余,这些残余不利于国家的形成。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宣扬以王权为代表的刹帝利种姓的优越性,这有利于国家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早期佛教的局限性: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早期佛教的局限性:1、 佛教虽然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反对婆罗门教的神造种姓的邪说,但却不彻底反对种姓制度,主张的只是刹帝利应为最高等级,以刹帝利取代婆罗门。null2、 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普渡众生”仅限于宗教领域,而不是在现实世界。“众生平等”,其实质内容是指众生在灵性本体上都是一样的, 即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修道得到解脱,成为阿罗汉。这是一种宗教领域内的平等,而绝非指俗世的平等。即便是在宗教领域,奴隶、负债人等等也是不能与众生平等的,佛教是不允许他们入沙门的。null3、 佛教所宣扬的“四谛”说, 实际上是要人们逆来顺受,放弃反对压迫者的斗争。null总之,早期佛教的出现,实质上是反映了刹帝利和吠舍上层为代表的新兴奴隶主阶级的愿望,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要求,它对反对等级制度、种姓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客观上它起了麻痹人民斗志,毒害人民的作用。第四节 孔雀帝国第四节 孔雀帝国一、孔雀帝国的建立及扩张null公元前4世纪,印度出现了由割据小邦走向统一帝国的趋势,东方的恒河流域基本上在摩揭(竭)陀的难陀王朝的统治下统一起来。就在这时,印度受到了马其顿亚历山大军队的入侵。null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军队占领西北印度(印度河流域中上游)。在外敌入侵面前,印度奴隶主阶级因其利益受到了危害而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国家,以御外敌;工商业阶层为发展其贸易和保护商路也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家;下层劳动人民为发展生产,也渴望抗御外敌,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于是,一个叫旃陀罗笈多(BC324—BC300/297年)的人,适应形势需要而登上政治舞台。null他组织散兵游勇,领导起义军,开展反对马其顿的斗争。并于公元前324年左右自立为王。此后不久,旃陀罗笈多率军攻占摩揭陀首都华氏城(今巴特那),推翻了难陀王朝的统治。他利用人民反对外族入侵的起义而成为新王朝的统治者。公元前317年,马其顿希腊的驻军全部撤离印度。整个次大陆北部都统一于旃陀罗笈多的统治之下。null据说,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养孔雀的家族, 故称其建立的王朝为孔雀王朝(公元前324-187年)。旃陀罗笈多(Chandra.Gupta),又称月护王。null孔雀王朝建立后,旃陀罗笈多创建了一支庞大的常备军(人数达60万人),确立了一整套专制统治机构制度,并不断向外扩张。建立起一个帝国。史称孔雀帝国。其子宾头沙罗(Bindusara,BC300——BC273)在位时,继续奉行扩张政策,占领德干高原的大部分地区。 二、阿育王二、阿育王公元前273年,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Asoka,意为“无忧”,故又称无忧王,在位BC273——BC236)继位。在即位第12年(BC262年),阿育王对南印度羯陵伽等地进行大规模征讨和征服。孔雀帝国形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它的边界东起阿萨姆西界,西至兴都库什山,南抵次大陆极南端的迈索尔,北达喜马拉雅山南麓。null阿育王在位时,尊佛教为国教,并颁布许多以佛教治国的诏令,刻于岩壁或石柱上(贝拿勒斯城附近的鹿野苑有一根阿育王独石柱,柱头其柱头图案成为今天印度共和国国徽的图案原型,即:三只威武的雄狮,底座两侧一牛一马,中间是一只有二十四根辐条的法轮,下面是一行醒目的梵文Satyameva Jayate, 意为“真理必胜”)。阿育王石柱阿育王石柱阿育王石柱柱头阿育王石柱柱头null约公元前253年,阿育王还召集佛教僧侣在首都华氏城鸡园寺举行第三次佛典结集,并亲自主持。有1000比丘与会。这次结集历时9个月,进一步编纂整理了经、律、论三藏经典,并派僧侣到国外传教。佛教开始变成为世界宗教。阿育王统治时期是孔雀帝国的极盛时代。null(传统说法认为,罽宾也包括帝国范围内。尼泊尔贵族曾与阿育王联姻,受孔雀帝国约束。传说阿育王派王子到锡兰传播佛教。藏文资料说,于阗王国是中印两国政治流亡者共同建成,阿育王还曾访问过这一地区。我国云南古代传说阿育王曾派人到滇池宣扬佛教。所有这些传说都没有确凿的史料证实,不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阿育王和孔雀帝国影响的深远。——华中师大《简明印度史》55页,湖南出版社1991年11月版)三、孔雀帝国的政治、土地制度三、孔雀帝国的政治、土地制度null孔雀帝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国王是国家行政和军事的最高主宰,集行政、军事、司法等大权于一身。王权被神化。国王之下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统治机构。在中央有名目繁多的掌管各个部门的大臣和长官,另外还有供咨询的大臣会议(Parishat)。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设总督进行管理,也有的省份由国王直辖,或由王室太子管理。地方的基层组织是村社(即哥罗摩),村社设村长管理。null孔雀王朝时期,全国土地名义上归国王所有,实际上分为国家和国王直接所有、公社所有、私人所有和贵族占有等几种形式。国王和国家所有的土地难以严格区分,但其性质有区别。国王土地收入归王室,国家土地收入归国库。国王土地是指王室所经营的耕地,国家土地则主要指未开垦的或无人占有的山林荒地等。null公社土地所有制,在古代印度保持得较为长久而牢固,其原因主要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城市经济发展局限性及农村缺乏商品经济、保持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公社土地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实行共耕制的原始公社的土地,这种类型的公社主要处在落后的偏远地区,对王朝保持着独立或半独立的地位;另一种是实行分耕制,即把公社耕地分给各个家庭使用,但水源、树林属于公社公有。贵族的土地主要来源于国王的赠赐,但这种土地不能转让、出卖和抵押。null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开始出现了私有土地。在《政事论》(考底利耶所著,公元前四世纪后期。也有人认为该书晚至公元300年才成书)中(Ⅲ·9),就曾记有关于土地买卖的一些规定。在《高达摩法典》(x·39)中指出:“人通过继承,购买,分配,侵占或发现土地成为所有者。”其他历史文献中也曾提到过私有土地的存在。大土地所有者拥有土地多达上千英亩左右。私有土地由奴隶和雇工耕种的。null参考文献: 林加坤《关于古代东方农村公社的若干问题》(《新史学通讯》1956-3)” 曹林福《从农村公社残存看古代社会的特点》(《华中师院学报》1957-1)” 王存华《印度的农村公社制度何以长期的保存下来》(《新史学通讯》1956-4)第五节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第五节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一、 产生的原因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包括奴隶社会的瓦尔那制和印度封建社会的阇提(Jati)制两个阶段。 瓦尔那,是梵语Varna的音译,原意为“肤色”。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把瓦尔那意译为“种姓”,由此沿用至今。瓦尔那制度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瓦尔那制度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null1、征服。从公元前1500--前1400年开始, 雅利安人就从印度的西北方不断侵入次大陆,遭到当地土著居民的顽强抵抗。为了把白肤色的雅利安人自己和黑肤色的土著区别开来,他们就把自己称为“雅利安瓦尔那”(意为“出身高贵的肤色),把被征服的、以达罗毗荼人土著称为“达萨瓦尔那”(Dasas或Dasyus,或达林瓦尔那,意为“敌人肤色”)。这样就产生了最初的种姓。null2、社会劳动分工。随着雅利安人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雅利安人内部职业分工日趋明显,逐渐产生了从事祭祀,从事打仗、从事工农业生产的不同的社会集团,这三种按职业划分的集团就逐渐形成了三个“瓦尔那”,“瓦尔那”的概念也由最初的“肤色”衍化为“等级”。null这三个“瓦尔那”就是:婆罗门(祭司,梵文Brahmana)、刹帝利(武士,Ksatriya)和吠舍(农、牧、工商业者,Vaisya),他们被称为“再生者”(梵文Dvija); 原来“达萨”的含义变成了“奴隶”,被归入第四等级首陀罗(Sudra),被称为“一生者”。null后来雅利安人又征服了许多居住在偏僻山区的弱小民族和部落,统称为“达西尤”,意为“异族”。这些民族和部落被置于四瓦尔那之外,地位最低,被称为“不可接触者”,又称“贱民”。null婆罗门教形成后(约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僧侣用宗教和法律的形式把瓦尔那划分固定下来,形成瓦尔那制,成为一种社会等级体系。刹帝利和婆罗门属于统治阶级,吠舍和首陀罗属于被统治阶级。首陀罗瓦尔那与前三个种姓的区别在于,前三者具有雅利安人公社成员的身份,而后者却没有。null梵文“婆罗门(Brahman)”一词在《吠陀》中表示圣典,具有伟大优越的涵义,后来则衍变为掌握圣典的教士。(A·K·渥德尔《印度佛教史》27页,商务印书馆1987年)婆罗门掌握传授知识,祭祀和解释吠陀的大权,因而成为最高贵的人。为了使这种特权合法化,他们编造了梵天从口中生出婆罗门,两臂生出刹帝利,两脖生出吠舍,两脚生出首陀罗的神话,从而使种姓制度蒙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null《摩奴法典》对四个种姓的职业、权利和义务作了严格的规定:婆罗门应教授和学习吠陀,为自身行祭,为他人行祭,布施与受施。刹帝利应保属民,布施、献施、学习吠陀,不耽于世俗之乐。吠舍应放牧、布施、祭祀、学习吠陀、经商、放债、务农。首陀罗应温顺平和,供上述诸瓦尔纳役使。(——参见C·A·托卡列夫《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09页。) 二、瓦尔那制度的基本特征 二、瓦尔那制度的基本特征瓦尔那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四个: 1、各种姓之间界限森严,各种姓的政治、经济、法律和宗教地位均极不平等。null婆罗门教法典规定,再生族(前三个种姓)成员要举行诞生式、命名
/
本文档为【古代印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