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2011-06-12 2页 pdf 77KB 9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7233

暂无简介

举报
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JINGJI经济 SHI JIAO 2011年第2期 视 角JINGJI经济 SHI JIAO视 角 农 村 经 济 一、 农村留守妇女群体产生的原因 农村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 断加快,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 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留守人口群体的形成,即 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 在这三个留守人口群体 中,留守妇女可以说是负担最重、对农村发展影响最大, 但受到的关注却最少的群体。 她们里里外外一把手,既要 承担着教育孩子、照料老人等责任,又要担负起男人们...
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JINGJI经济 SHI JIAO 2011年第2期 视 角JINGJI经济 SHI JIAO视 角 农 村 经 济 一、 农村留守妇女群体产生的原因 农村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 断加快,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 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留守人口群体的形成,即 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 在这三个留守人口群体 中,留守妇女可以说是负担最重、对农村发展影响最大, 但受到的关注却最少的群体。 她们里里外外一把手,既要 承担着教育孩子、照料老人等责任,又要担负起男人们外 出务工后农村的各项生产劳动。 留守妇女这一群体的出 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 (一)中国“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传统的思想和观念中, 家庭中的夫妻分工往往是 “男主外,女主内”。 在农村,父权意识更在人们的意识深层 形成厚重的文化积淀。 所以农村留守妇女是传统文化的 产物。 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文化,对妇女的思想、 精神是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渗透, 因而大多数农村妇 女自身也认可了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 观念 上不想出去,认为男人就应该主外,女人就应该主内。 (二)家庭经济状况所致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少,为解决家庭入不敷 出的局面,应对各种生活开支和其他费用问题,进城务工 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主要途径,但妻子必须留在家里 承担生产劳动、家务劳动、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由 此催生了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社会群体。 (三)子女教育原因 孩子是农村家庭的绝对核心, 家长认为只有考上大 学才有出路。 因此,只要孩子认真学习,无论经济条件好 坏,农村家庭都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投资。 所以,在农民外 出务工的原因中,为了孩子的教育成为最主要的原因。而 母亲照顾孩子比父亲更细心, 能够减少或避免子女发生 一些意外事故。 (四)留守妇女自身原因 留守妇女大部分年龄在 30 岁以上,文化程度偏低,能 力偏弱,没有一技之长,她们在城市难以立足。因此,在流动 竞争中被社会选择留守乡村。 另外有些妇女身体不好,不 能从事体力劳动,也不能出去务工。 二、 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困境 (一)劳动强度高,体力透支 丈夫外出打工,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 动,又要料理家庭事务,有的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劳动 强度大,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尤其是农忙季节劳动负担更 是沉重。 留守妇女柔弱的肩膀承受着双重重担,她们的劳 动强度很大,严重损害了身体健康,留守妇女们往往是“眼 睛一睁,忙到熄灯”。 (二)精神压力大,孤独感较强 由于丈夫长年不在身边,留守妇女饱受思念之苦。 独 自承担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大,留守妇女的孤独情绪最为 显著。 同时还要担心丈夫在外面会禁不住诱惑,另找新欢, 这些已经成了留守妇女最大的心理负担。 她们无人可以 倾诉,独自忍受,这些精神上的压力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 (三)能力有限,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 农村留守妇女要承担农业生产、 家务劳动的双重负 担,教育子女的时间很少,许多人文化程度偏低,在子女 上学和教育问题上不能给予太多指导, 对孩子的教育和 培养主要现在吃饭穿衣上。 对子女的教育出现“重养缺 教”的现象。 而且陪伴小孩的时间少,亲情的部分缺失也 影响了孩子正常性格的形成。 (四)性压抑 受经济条件和工作性质的影响, 农村留守妇女的丈 夫外出打工,一般是一去半年、一年甚至是几年才能回家 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李 旭 崔永军 (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摘 要:自 2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留守人口群体的形成,即留守儿童、 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前两者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社会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关注却很少。本文主要是对农村留 守妇女的留守原因、面临的困境等方面作了客观的描述,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要给予农村留守妇 女群体更多的关注,并对留守妇女采取一些关爱措施。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困境;解决对策 作者简介:崔永军(1964-),男,汉族,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 学理论、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D44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2.1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2-26-02 26 2011年第2期 JINGJI经济 SHI JIAO视 角JINGJI经济 SHI JIAO视 角 团聚一次。 再加上受条件的限制,农村缺乏必要的文化娱 乐活动,而封建思想又禁锢着她们性冲动的释放 ,因而她 们的性需求只能长期抑制,得不到正常的发泄,甚至发生 病变,产生性冷淡,进而影响夫妻今后的生活,为家庭变故 埋下祸根。 三、农村留守妇女走出困境的解决对策 (一)成立留守妇女生产生活互助小组 ,减轻留守妇 女的劳动强度 以村集体为单位, 组织农民建立生产生活互助小组, 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家庭解决农村留守妇女所面临的生产 生活难题。 生产生活互助小组,不仅能减轻农村留守妇女 的劳动强度,又能增加村民团结,邻居和睦,有效解决农村 留守妇女因农村纠纷而引起的精神压力问题, 使她们能 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二)完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相关政策 农民工家庭进城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子女教育问 题和进城落户问题。 通过加强户籍改革和城市流动 人口的管理,进一步降低农民工落户条件 ,为农民工稳定 就业提供便利。 另外,在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上,各地政府 应采取多种形式,接收农民工子女在当地的全日制公办中 入学,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不得 违反国家规定乱收费。 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民工 家庭能够整体进城,从而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情感婚 姻问题。 (三)丰富农村留守妇女的文化娱乐生活 首先,减轻留守妇女的负担,使留守妇女从繁重的劳 动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的文化生活机会。 其次,要让留 守妇女树立健康积极的文化生活观念。 同时还要为留守 妇女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设施, 为留守妇女创造更多的条 件和机会。 如开放农村的图书馆、文体室,组建农村文艺 宣传队,开办舞蹈、健身班等。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将农民纳入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内, 在农村 建立起农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职能,使农民 不再因为要顾及子女的教育和自己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 障而担忧。 在养老保险方面,国家要逐步推行家庭养老向 社会化养老方式的转变, 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 保障体系。 子女教育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 经费的投入, 改善农村中小学学习环境和体育娱乐场所, 合理配置师资力量。 在医疗保险方面,要进一步扩大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面, 让农民能走进医院看得起病、能 看好病,真正发挥合作医疗的社会保障作用。 最后还要积 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 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探索建立中央、 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 (五)加强农村综合治安管理 乡里派出所及相关执法部门应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 动,全力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 同时还要加强普法宣传,增 强农村留守妇女的法制观念,积极向她们提供法律服务和 法律援助,从而有效防止和解决留守妇女人身财产受侵害 的问题。 在有条件的乡村,村民小组可以组织小型治安联 防队,农户代表轮流参加,人人贡献,大家受益,也会增强 留守妇女的安全感。 (六)加强留守妇女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农村女性劳 动力素质 农村留守妇女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同时缺乏技能的 现状是阻碍留守妇女求发展的巨大绊脚石,也制约了新农 村建设的发展进程。 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结合当地的具 体实际,利用农闲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办各种学习班 ,组织 留守妇女参加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减轻 其劳动负担。 同时留守妇女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教育 子女, 由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管教孩 子,帮助孩子成材。 对于农村留守妇女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整个社会 应给她们以足够的人文关爱和制度保障。 帮助她们走出 困境,发挥她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全面实现社 会的和谐。 (责任编辑:云 馨) 参考文献: [1] 黄敏.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及对策思考 [J].安徽农 学通报,2007,(02). [2] 黄安丽.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的调查及思考 [J].安徽 农学通报,2007,(03). [3] 张辉、陈娜.重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J].党史博采理论,2006,(07). [4] 吴旭.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现状问题的综述 [J].法制 与社会,2008,(01). [5] 陈利.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压力和婚姻危机 [J].甘肃农 业,2006,(11). [6] 岳雷波.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J].湖北经济 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 [7] 牛若峰.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与策略 [J].河北学 刊,2000,(05). [8] 朱梅、应若平.农村“留守妻子”家务劳动经济价值的社 会学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9] 张俊才、张倩.5000 万“留守村妇”非正常生存调查[J].中 国经济周刊,2006,(40). [10]丁翠荣.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6). 农 村 经 济 27
/
本文档为【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