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2011-06-09 2页 pdf 28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450378

暂无简介

举报
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作者简介 张艾(1981-),女,上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证券投资。 收稿日期 2006!00!0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增收缓慢、收入偏低, 且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数据显示,1996~2000年农民 的收入增长率依次为9%、4.6%、4.3%、3.8%和2.1%,呈逐 年下降趋势。2000年以来,农民收入保持在4%~5%的增 长,低于改革开放最初 10年 16%的增速;我国城乡居民收 入差距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1.9∶1,逐步扩大到90年 代末期的2.6∶1,直至目前的3.2倍。为此...
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作者简介 张艾(1981-),女,上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证券投资。 收稿日期 2006!00!0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增收缓慢、收入偏低, 且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数据显示,1996~2000年农民 的收入增长率依次为9%、4.6%、4.3%、3.8%和2.1%,呈逐 年下降趋势。2000年以来,农民收入保持在4%~5%的增 长,低于改革开放最初 10年 16%的增速;我国城乡居民收 入差距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1.9∶1,逐步扩大到90年 代末期的2.6∶1,直至目前的3.2倍。为此,笔者对农民增收 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关对策。 1 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 1.1 农产品价格下跌对农民收入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 响 目前,我国仍有 3/4的农户是纯农户或以农业为主的 兼业户,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农业,特别是中西部地 区的广大农户,来自农业的收入高达60%以上。但自1996 年以来,由于连续几年丰收,粮食、棉花、生猪、蔬菜、水果等 大宗农产品出现了供过于求、销售不畅的局面,导致农产品 价格几乎全面下跌。根据统计资料计算,2000年与1996年 相比,全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和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分别下 降了25.6%和31.5%。仅粮食价格下降,就使农民人均减收 40元,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为-15%。虽然这期间农业生产 资料价格也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10.7%)远小于农产品, 不能抵消农产品价格下降对农业生产效益的负面影响。价格 下跌使农业生产效益下降,这是农民收入下滑的基本原因。 1.2 传统农业增收不稳定 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农业投入 严重不足。由于地方财政长期以来对农业的投入较少,使相 当部分的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正常使用,影响农业生产,形成 农业生产靠天收,严重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性。 乡镇农技服务队伍严重缺乏,影响了农民养殖的积极 性。由于乡镇没有稳定的农技队伍,农民养殖的畜禽生病不 能得到及时防治,死亡现象时有发生,给农民的经济造成一 定的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农民对养殖业的积极性。 因此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处于波动之中。 1.3 非农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减弱 改革开放以 来,非农产业曾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源泉。1979~1984年,农 民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比来自农业收入的增长速 度快24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前期,农民从集体经济组 织和乡镇企业得到的劳动报酬收入年均增长46%,农民新增 收入的约35%来自农村非农产业和劳动力外出打工。 但是,随着市场环境和条件的变化,90年代中期以后, 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重大的阶段性变化。一是在国内买 方市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主要 经济指标下滑,导致乡镇企业人均工资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由1995年的36.3%下降到1999年的4.1%;二是乡镇企业 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导致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由于技 术改造加速,乡镇企业出现了资金趋密和就业弹性下降的 趋势,测算明,1992~1998年与1980~1985年相比,乡镇企 业固定资产的就业弹性指数从1.01下降到0.25,下降了3/4 以上,增加值的就业弹性指数从0.45下降到0.27,下降了 40%;增速降低和资本增密两个因素作用的叠加,使乡镇企 业在1997年和1998年连续出现了吸纳劳动力数量绝对减 少的状况,共减少997万人,这在乡镇企业发展史上尚属首 次。1999年,乡镇企业就业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比上年增 加了167万人,2000年又增加了约200万人,但目前乡镇企 业的就业规模仅相当于1995年的水平。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乡镇企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效应 在逐渐减弱。 1.4 农民负担制约农民增收 对农民来说,增负就是减收。 尽管近年来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实 际成绩不能估计过高,农民负担过重、收取税费不规范的问 题仍然存在,一些地方还非常严重。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 等“ 三乱”问题,仍是农民负担的焦点。1994~1999年,农民人 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5.4%,而农民人均农业税赋和社会 负担却分别年均增长12.7%和29.3%,负担的增长速度远 远超过收入。相信全面免除农业税后,该状况会有所改善。 2 促进当前农民增收的对策 2.1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 ①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 农业现代化,夯实农民增收产业基础。积极落实农业产业化 扶持政策,进一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 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倡导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 织发展模式,提高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力争农业产业 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 70%。②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 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劳动 力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增强其适应市场的就 业竞争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与科技园配套 的加工业、装配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 力就业。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 2.2 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①继续做大 优势产业,以精细蔬菜、畜禽养殖、花卉苗木三大主导产业 为重点,大力实施“ 特色农业”、“ 精品农业”、“ 绿色农业”、 “ 标准化农业”发展战略。②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 进,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③进一 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开 拓市场,扩大销售,不断优化作物布局,形成区域特色。 2.3 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继续增加区财政对农 (下转第2270页) 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张艾,严 平(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30) 摘要 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关键词 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6)10-2263-01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6,34(10):2263,2270 责任编辑 曹淑华 责任校对 胡剑胜 (上接第2263页) 业和农村的投入,健全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 制,全面免征农业税,财政全额补贴农业水费,全面取消“ 两 工”,力争在2年内把农民对农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负担全 部转移到财政上来。继续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力度,进 一步落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优惠政策。深化农村投融 资体制改革,综合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经济杠杆,鼓励和 引导各种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加快以道路水利为主 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一般村道的建设和整治。 2.4 通过招商引资,加快生态科技经济产业园建设 做好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的规划、编制、包装工作,加强招 商,着力引进一批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依托生态园加大对 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有较强示范带动能力企业的引进力度。 2.5 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 步 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 体制和机制,完善农业、畜牧、林业、水利、农机等农口部门 和民政、国土等涉农部门的为农服务网络,重点抓好农业片 区站建设,强化服务职能。不断完善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面向所有农村群众的农村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扶贫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 方针,因地制宜,做好扶贫规划,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 增强贫困户自身的“ 造血”功能。深化以低保为主体,专 项救助为辅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援助制度,逐步 在全社会形成扶贫助弱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郑小华.农民增收问题的深层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4(1):94-98. [2]李才.关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建议[J].决策咨询通讯,2004(5): 16-17. [3]杨建德.农民增收的制度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7):11- 14. [4]江海潮.发展农民竞争力:中国农民增收之本[J].湖南农业大学学 报,2005(8):25-29. [5]孟建国.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J].中国农村科技,2004(1):33-34.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和良性互动。应进一步加大户籍改革力 度,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条件,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 等的国民待遇。要把农民工及其所携带家属的养老、失业、 工伤、教育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将相应的经费纳入财政 预算。今后,随着这些制度的健全和逐步实施,必将会加速 我国城镇化进程。 从近10年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城镇化发展的情况看, 必须将农民流动进城就业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 点,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支持。当前,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 就业仍受到不合理的限制。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清理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乱收费和其 他不合理限制政策;改变过去重收费、轻服务的做法;要切 实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改善农民工劳动环境 条件恶劣、工作时间长、工伤事故频繁发生等突出问题,积 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劳动就业部门应通过财税、劳动及 社会保障政策来引导就业,并通过利益机制来鼓励企事业 单位消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重视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 中、长期规划;规范并强化就业中介服务的管理,重视就业 信息收集、发布等;加强农民工技能的培训和有关法律知识 的学习,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3.2 完善农业投入政策,创新农村土地制度 目前,我国 农业生产力低下,技术进步缓慢,已成为制约城镇化水平提 高的瓶颈之一。以1999年为例,我国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 动人口的耕地面积仅为印度的1/7,农业机械化程度与美英 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提供的粮食 数量仅为加拿大的 1/172,英国的 1/57,甚至低于印度的水 平;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提供的商品粮供应的人口仅为 2.29人,而美英等发达国家早已超过60人[4]。要改变这种落 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农业和 农村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农业投入政策。总 的思路是:扩大中央政府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调整支农资 金的使用方向;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支农资金 的使用效率[1],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改革开放初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村 经营体制,对繁荣农村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以农户为单位,高度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很难发挥 规模效益,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要改变这一落后 的农村经营体制,必须创新农村土地制度,通过市场机制, 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集中,让农民从流转和转让中 获得合理的补偿和回报,使他们愿意走出农村,摆脱农村, 脱离土地。为发展农村规模经营和加速城镇化发展创造条件。 3.3 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后,乡镇企 业异军突起,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城镇化和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从全国范围来看,哪个地区 乡镇企业发达,当地城镇化水平就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快。如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乡镇企 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甚至可以是主导了城镇化的快速发 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目前,乡镇工业已介入国民经 济的各个部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大部 分乡镇企业,仍然处于分散化状态,规模较小,参与市场竞 争能力比较差,人才、资源短缺,技术落后,研发水平和创新 能力低等问题也较为突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其局限性更加凸现出来。要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国家必须 进一步明确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加大扶持力度,消除对其 不公正待遇。今后,乡镇企业要继续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 主要发展方向;加速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产业升级换代; 鼓励和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和小城市(镇)转 移和扩散。同时,要在税收、信贷、市场准入、人员培训、技术 改造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扶持,特别是改进金融服务,使他们 能公平进入市场,公开有序参与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韩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03-2-20. [2]吕政,郭克莎,张其仔,等.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N].经济日 报,2003-2-19. [3]仇保兴.战略规划要注重城市经济研究[J].城市规划,2003,27(1):6. [4]耿海青.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分析及未来展望[J].地理科学 进展,2003,22(1):106-107. [5]李品,李世平.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J]. 现代农业科技,2005(8):60-62.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年2270
/
本文档为【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