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叶天士辨治便秘的特色

叶天士辨治便秘的特色

2011-06-08 11页 doc 53KB 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9739

暂无简介

举报
叶天士辨治便秘的特色从《临证指南医案》看叶天士辨治便秘的特色 宋起佳,苏云放 (浙江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53) 摘要:从不同疾病中涉及便秘的病案入手,总结出叶氏所论便秘的病机有胃阴虚、胃阳虚、脾阴虚、肝肾阴 虚、肝血肾精久伤延及胃府、三焦气机阻滞、肺失宣降、及阳明久病入络,血瘀气滞等不同。究其论治,都以阳明通 降为本,从中可见叶氏脾胃论之特色。 关键词:临证指南医案;便秘;脾胃 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276(2006)05—0912—02 叶天士不仅是著名温病学家,而且在内伤杂病方面成...
叶天士辨治便秘的特色
从《临证指南医案》看叶天士辨治便秘的特色 宋起佳,苏云放 (浙江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53) 摘要:从不同疾病中涉及便秘的病案入手,总结出叶氏所论便秘的病机有胃阴虚、胃阳虚、脾阴虚、肝肾阴 虚、肝血肾精久伤延及胃府、三焦气机阻滞、肺失宣降、及阳明久病入络,血瘀气滞等不同。究其论治,都以阳明通 降为本,从中可见叶氏脾胃论之特色。 关键词:临证指南医案;便秘;脾胃 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276(2006)05—0912—02 叶天士不仅是著名温病学家,而且在内伤杂病方面成 绩卓著。其创立的养胃阴学说,补东垣之不足,并强调脾胃 阴阳分治,可谓继往开来。今从分析各门不同疾病中,涉及 便秘证侯的不同病机、不同治法人手,更可见叶氏博采众家 之长,师古而不泥古,尤其重视从脾胃辨证论治的临床特 色。 . 1 甘凉濡润滋养胃阴 案I 脾胃门·王:数年病伤不复,不饥不纳,九窍不 和,都属胃病,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等,竟是治脾 之药,府宣通即是补,甘濡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麦冬一 钱、炒火麻仁一钱半、炙甘草五分、生白芍二钱,临服入青甘 蔗浆一杯。 ‘ 案2 噎膈反胃门·王53:老年血气渐衰,必得数日大 便通爽,然后脘中纳食无阻,此胃汁渐枯,已少胃气下行之 旨,噎症萌矣。病乃操持太过,身中三阳,燔燥烁津所致,故 药饵未能全功,议用丹溪法。麦冬汁、鲜生地汁、柏子仁汁、 甜杏仁汁、黑芝麻汁、杜苏子汁、松子仁汁,水浸布纸,绞汁 滤青,炖自然膏。 按案I为胃中津枯。胃体阳用阴,胃阴充足则胃才 能通降,其用乃阴。故以麦冬、甘蔗之甘凉濡养胃阴,以甘 草、白芍酸甘化阴,使胃气得降,大便亦通。案2为老年气 血渐衰,烦劳耗精,胃汁液枯。此为噎膈之先,尤宜早治早 防。十二经皆秉气于胃,胃阴复则气降得食,乃能以后天之 精补先天之精,以扼危殆之萌。若胃阴虚兼有气虚,加人 参、茯苓,如便闭门·某案:“液耗胃弱,火升便难,三才加 麦冬、茯神、川斛。”若胃阴虚兼有气阻痰凝,则以温胆汤加 减,以花粉滋养胃阴,如肠痹门·又案:“舌赤咽干,阳明津 衰,但痰多不饥不食,小溲不爽,大便尚秘,仿古人九窍不 利,成推胃中不和论治。” 2 甘淡甘缓濡养脾阴 案I 便闭门·周案:减食过半,粪坚若弹丸,脾胃病, 从劳伤治。当归、麻子仁、柏子仁、肉苁蓉,松子仁。 案2 便闭门·某案:高年下焦阴弱,六府之气不利, 多痛,不得大便,乃幽门之病,面白脉小,不可峻攻,拟五仁 收稿日期:2005一l1—15 作者简介:宋起佳(1968一),男,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 事中西医思维结合及临床结合的学习与研究。 润燥,以代通幽,是王道之治。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松 子仁、桃仁、当归、白芍、牛膝。 案3 便闭门·程案:脉左小数弦,食减不饥,易于伤 风,大便结燥,冬春已见血症。夫胃阳外应卫气,九窍不和, 都属胃病。由冬失藏聚,发生气少,遇长夏热蒸,真气渐困 故也。急宜绝欲静养,致秋分再议。人参须、黄芪皮、鲜莲 子、茯神、炒麦冬、生甘草。 按脾阴胃阴相互滋渗,胃阴减少则脾阴化源不足;脾 阴不足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致胃津减少。故脾阴不足,后 天营血必无以化生,胃津匮乏,肠燥失却藩润。案I、案2 得仲景“脾约证”中麻子仁丸之启发,以甘缓润肠,以养脾 阴。案3为脾肺阴虚,故以甘淡为旨,麦冬炒用以防过于寒 凉,阻遏脾藏清阳升发之气。 3 滋肝阴补肝血 案1 噎膈反胃门·苏54:向来翻胃,原可撑持,秋季 骤加惊扰,厥阳陡升莫制,遂废食不便,消渴不已,如心热, 呕吐涎沫,五味中喜食酸甘,肝阴胃汁,枯槁殆尽,难任燥药 通关。胃属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藏,宜柔宜和,酸甘两济 其阴。乌梅肉、人参、鲜生地、阿胶、麦冬汁、生白芍。 案2 便闭门·顾案:阳明脉大,环跳尻骨筋掣而痛, 痛甚足筋皆缩,大便燥坚常秘,此老年血枯,内燥风生,由春 升上僭,下失滋养。昔俞氏上燥治肺,下燥治肝,盖肝风木 横,胃土必衰,阳明诸脉,不主束筋骨,流利机关也。用微咸 微苦以入阴方法。鲜生地八钱、阿胶三钱、天冬一钱半、人 中白一钱、川斛一钱、寒水石一钱。 案3 便闭门·顾又案:咸苦治下入阴,病样已减,当 暮春方开放,阳气全升于上,内风亦属阳,化其下焦脂液,悉 受阳风引吸,燥病之来,实基乎此。高年生生既少,和阳必 用阴药,与直攻其病者有间矣。生地三钱、阿胶二钱、天冬 一钱、麦冬一钱、柏子霜二钱、松子仁二钱。 按 案1为肝阴不足,虚阳逆上,乃犯胃土。病已及 肝,徒养胃阴难收其功,故以乌梅肉、白芍酸养肝阴以泻虚 阳,生地、阿胶补养阴血,兼以麦冬滋养胃阴。案2为下焦 阴血既亏,又逢春升阳动,耗阴化燥。故生地、阿胶补养肝 血,天冬养肾阴。案3因“高年生生既少”,故更增麦冬、柏 子霜、松子仁等滋养脾胃阴液之药,以滋后天生化之源。若 肝风犯胃液虚,如胃脘痛门·顾案,可在滋养肝胃阴血基础 上,加桑寄生补益肝肾、石决明平肝熄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5期 宋起佳等:从<临证指南医案>看叶天士辨治便秘的特色 4 补肾阴填精血 案l 便闭门·张49:少腹微胀,小便通利方安,大便 三四日一通,而燥坚殊甚,下焦诸病,需推肝肾,府络必究幽 f7-肠,阅所服药,是香砂六君治脾,不思肾恶燥耶?当归、 咸苁蓉、郁李仁、冬葵子、牛膝、小茴香、茯苓、车前蜜丸。 案2 便闭门·潘:肝血肾液久伤,阳不潜藏,频年不 愈,伤延胃府,由阴干及乎阳,越人且畏。凡肝体刚,肾恶 燥,问大便五六日更衣,小溲时间淋浊,尤非呆滞补涩所宜。 炒杞子、沙苑、天冬、桂酒拌白芍、茯苓、猪脊筋。 按案1为下焦精血本亏,又误用香燥伤津之品,肾燥 更甚,故以成苁蓉入肾养精,兼用当归补养肝血。肝肾精血 本为同源,故叶氏多肝肾同补,酌情而有侧重。案2为肝血 肾液久伤,伤廷胃府,故以滋养肾之阴精为主旨。其它如便 闭门·朱案的“滋肾丸”;卷七便闭门的“六味地黄丸”皆为 补肾阴通胃府之案例。 5 开提肺气 案1 噎膈反胃门·濮70:七旬有年,纳食脘胀,大便 干涩,并不渴饮,痰气凝遏阻阳,久延关格最怕。川连、枇杷 叶、半夏、姜汁、杏仁、枳壳。 案2 肠痹门·张:食进脘中难下,大便气塞不爽,肠 中收痛,此为肠痹。杏仁、枇杷叶、川郁金、土瓜蒌皮、山栀、 豆豉。 按 案1为“阳郁痰阻,肺气不降”,以杏仁、枇杷叶、 半夏、枳壳清肺化痰降气,以枇杷叶、川连清胃中郁热。案 2为“风湿阻气化热,经络皆闭”,昔丹溪谓之“肠痹”,而 用宣通肺气之法。叶氏宗经旨:“肺主一身气化,天气降, 斯云雾清耳诸窍皆为通利”,亦用此法祛风化湿:以栀、豉、 杏仁宣降肺气,枇杷叶清郁热降肺气,瓜萎皮、紫菀、郁金化 痰散结。华按:“今另立一门者,欲人知府病治藏,下病治 上之法。⋯故先生但升降上焦肺气,上窍开泄,下窍自通 矣。” 6 清热通降三焦 案1 便闭门·叶又案:热郁气阻,三焦通法。杏仁、 郁金、厚朴、广皮白、芦荟、川楝子。 案2 便闭门·王又案:气郁肠中,二便交阻,清理肠 胃壅热。川连、黄柏、川楝子、吴茱萸、黑山栀、青皮。 按案1为“热都三焦,气阻不通”,故从清热通降肺、 胃、肠入手。案2为“肠胃壅热,气不下行”,于清热燥湿药 中反佐吴茱萸,以加强理气、燥湿、下气之功。其它若火府 秘结,叶氏常用更衣丸。若湿热阻气。则用“苇茎汤”去瓜 瓣加滑石、通草、西瓜衣,以清肺化湿,通利三焦。 7 温通胃阳 案1 胃脘痛·董:产后3年,经水不转,胃痛,得食必 呕,汗出形寒,腰左动气闪烁,大便七八日始通,脉细弦右 涩,舌白稍渴,脘中响动,下行痛缓,病属厥阴顺乘阳明,胃 土久伤,肝木愈横,法当辛酸两和厥阴体用,仍参通补阳明 之阳,俾浊少上僭,痛有缓期。人参同煎一钱、开口吴萸一 钱、生白芍三钱、良姜七分、熟半夏二钱、茯苓三钱。 案2 呕吐门·顾:脉濡弱,左胁下久有聚气,纳食酿 积于胃脘之中,两三日呕噫吞酸,积物上涌吐出,此皆怫怒 动肝,肝木犯胃,胃中阳伤,不能传及小肠,遂变化失司,每 七八日,始一更衣,为胃气不主下行故也。法当温胃阳,制 肝逆。宿病纠缠,恐多反复。淡附子、淡干姜、姜汁、生白 芍、淡吴萸、白粳米。 按观脾胃门中,叶氏非常重视温通胃阳。因“脾宜 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阳不足,自不能司通降之职。叶 氏以“大半夏汤”为温补胃阳的基本方,时加干姜、良姜、红 豆、草果、川椒温中散寒,涉及肾阳者加益智仁、附子、桂心。 案1为胃阳虚而肝乘,故于温通胃阳基础上,加用白芍、吴 茱萸辛酸两和厥阴体用。案2证似案1,但是胃阳虚重于 案1,已经涉及肾阳。因“肾为胃之关”,故用附子。其它如 府阳不行,叶氏常用玉壶丹;阳虚风秘,常用半硫丸;阳窒阴 凝,常用来复丹。若“阳不下行,脘闭阴枯,上不纳食,下不 通便”,为“上热下寒,上下格拒”证,如哇膈反胃门·某案, 则于“大半夏汤”基础上加黄连上清郁热,加干姜下温脾 土,而成“半夏泻心汤”。又如呕吐门·孙14案,用“生姜 泻心汤”化裁。如哇膈反胃门·杜64案,“上不得入,下不 得出”,用人参、半夏、川连、干姜。使阴得阳而升、阳得阴 而降,太极运转,化否为泰。可见叶氏于古方中随意变化, 得心应手。深得仲景之妙。 8 通络活血化痰 案1 噎膈反胃门·某案:积劳有年,阳气渐衰,浊凝 瘀阻,脘重常痛,怕成噎膈便塞之症。桃仁、红花、延胡索、 川楝子、半夏、橘红、郁金汁、瓜萎皮。 案2 便闭门·金20:汤饮下咽,嗳噫不已,不饥不 食,大便干坚若弹丸。大凡受纳饮食,全在胃口,已经胃逆 为病,加以嗔怒,其肝木之气,贯膈犯胃,斯病加剧,况平昔 常似有形骨梗,脉得左部弦实,血郁血结甚重,进商辛润方 法。桃仁、冬葵子、皂荚核、郁李仁、大黄、降香、郁金。 案3 便闭门·马36:脉实,病久瘀热在血,胸不爽,小 腹坠,能食不渴,二便涩少,两进苦辛宣府,病未能却,此属 血病,用通幽法。桃仁、红花、郁李仁、制大黄、归须、小茴 香、桂枝、川楝子。 按案1由于胃阳衰,脘痹血瘀,此为痰瘀有形之阻。 将成噎膈。故于理气活血中加化痰散结通降之品。若病偏 中下,如噎膈反胃门·张 案,可加制大黄化瘀,韭白汁通 阳。案2为肝胃同病,气滞血瘀。案3为下焦血结,故仿东 垣通幽之法,于辛润之中加用温经通阳之品。“久病入络” 理论亦是叶天士的一大创见。他认为邪气久羁,必伤血络。 处方以辛润通络为基础。究其方源,实是仲景“桃核承气 汤”的灵活交用。 综观诸案例,便秘的病机总不离阳明的通降失司。有 胃阴虚、胃阳虚、脾阴虚导致脾胃升降失司;有肝肾阴虚、肝 血肾精久伤延及胃府;有三焦气机阻滞、肺失宣降导致阳明 不降;有阳明久病人络,血淤阻滞。其治虽有治脾、治胃、治 ‘l, 肝、治肾、治肺之别,但目的都是为了恢复阳明的通降。叶 要 氏认为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故在内伤杂病治—二 疗中尤其重视中焦,在脾胃分治中又尤重于胃的通降。他 913 提出的“五藏六府皆受气于胃,人之气阴,依胃而养”,“脾 簟 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上下交损治其中”等观点,以及 刊 创立的“养胃阴法”,都使中医脾胃理论得到了进一步补充 和完善。
/
本文档为【叶天士辨治便秘的特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