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促进透皮吸收的中药作用机理介绍

促进透皮吸收的中药作用机理介绍

2011-06-05 2页 pdf 217KB 9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13217

暂无简介

举报
促进透皮吸收的中药作用机理介绍 传统医药 促进透皮吸收的中药作用机理介绍 2010年第19卷第20期 刘 琳,张仲源,张字雁 (山东省青岛市儿童医院,山东 青岛 266011) 摘要:目的 了解并明确中药促进透皮吸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中药成分在使角质层脂 质的排列变疏松、改善细胞通透性、增高皮肤温度、增加血流量、松弛角质层结合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药理作用。结论 促进透皮吸收的中 药及其所含的有效成分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透皮吸收;中药:机理 中图分类号:R285;R282 文献标...
促进透皮吸收的中药作用机理介绍
传统医药 促进透皮吸收的中药作用机理介绍 2010年第19卷第20期 刘 琳,张仲源,张字雁 (山东省青岛市儿童医院,山东 青岛 266011) 摘要:目的 了解并明确中药促进透皮吸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结果 中药成分在使角质层脂 质的排列变疏松、改善细胞通透性、增高皮肤温度、增加血流量、松弛角质层结合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药理作用。结论 促进透皮吸收的中 药及其所含的有效成分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透皮吸收;中药:机理 中图分类号:R285;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31(2010)20—0078—02 经皮给药系统(vrs)现以每年 17%的增长率高速发展,前沿的 透皮药物系统研究制造中,最核心的技术是透皮促渗,因此促渗技 术和促渗剂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国际上合成的促渗剂有亚砜类、吡 咯酮类、月桂氮革酮类、面活性剂类 、醇类、氨基酸类等 l0多类, 其中有些合成促渗剂的毒副作用较大,如亚砜类会引起强烈的刺 激反应和过敏反应,而且对机体的血小板功能也有影响。因此,国 内外不少专家把开发的眼光转向了“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的中 药材和植物药,一些如薄荷油 、冰片、当归挥发油等药物的促渗系 数有的超过了氮酮。有研究认为,植物中的挥发油及植物油类等多 属于萜类化合物,其毒性弱于人工合成品。因此 ,植物提取促渗剂 的开发有着广阔的前景 ,现就已通过试验研究证实的一些中药材 的促渗作用机理进行综述,报道如下。 1 烧酒 烧酒又称火酒 、蒸馏酒等,主要成分为乙醇,是最早起源于中 国的一种药食两用的饮品,具有活血祛寒的功能,为极性溶剂。乙 醇能增加药物的溶出度 ,提高药物的溶出量。皮肤的角质层主要是 类脂组成,有人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核磁共振法、电子自旋共 振法等研究皮肤角质层的结构和乙醇与角质层的相互作用 ,发现 用乙醇处理的皮肤角质层类脂结构发生改变,角质层脂质排列变 得疏松,不仅能增加角质层脂质的无序排列,而且有强烈的脱脂作 用,而皮肤的脂质缺损后有可能形成新的孑L道。牛喜草等⋯用乙醇 与其他药物制成的醇质体,在经皮传递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更易 通过比其粒径小的问隙,到达皮肤深层;另外,醇质体可以与细胞 膜发生融合,透过细胞膜将药物直接释放到细胞内发挥作用 】。中 医所使用的白酒、米酒、黄酒、果酒等酒类不同于单纯的乙醇,其中 还含有一些天然的芳香物、氨基酸、醣化物、果酸等,对皮肤角质层 起着柔和、软化的作用,也有助于渗透。有人用乙醇、水对雌二醇的 透皮渗透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乙醇对其有较强的透皮促进作用, 雌二醇在 70%乙醇的饱和溶液中透皮速率为0.25 g/(am -h), 比饱和的水溶液高 20倍。 2 冰片 冰片又名龙脑、梅花脑、瑞龙脑等,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 脂的加工品,也有以菊科植物艾纳香叶提取的结晶或化学方法合 成品。冰片在外治中使用广泛,尤其是其提高药物利用度的作用受 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现发现与冰片成分制备的药剂 ,通过鼻腔 吸人,冰片可携带其他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脊液 ,这为今后 的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研究得到了有力支持的基础。关于冰片促进 药物吸收的作用机理,有试验说明冰片的促透作用主要在角质层, 可能由于冰片改变脂质分子的排列而增加其流动性。另外,冰片还 能增加完整皮肤及其去角质层皮肤贮库效应。樊岚岚等 对含冰 片的病毒一号滴眼液在眼科的促渗作用进行了亚分子水平研究, 认为其促透机制主要是由于改善了角膜上皮细胞的通透性 ,并通 · 78· 过离体兔眼角膜的动物试验证实了冰片具有明显的促渗作用,可 有效促进病毒一号滴眼液中秦皮甲素穿过角膜进入前房。也有人 提出,冰片促进药物透皮作用可能在于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从而 让药物易于进入血循环。 3 肉桂 肉桂为樟科植物的树皮,性味辛、甘、大热,具有助阳、散寒的 作用。肉桂香气浓烈,含挥发油较高,肉桂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是 桂皮醛,占全油的75% 95%,并含桂皮酸、乙酸苯丙酯、乙酸、桂 皮酯、香豆素等。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李萍等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来 观察每分钟血流灌注单位和局部温度的变化。取人体前臂内侧为 观察部位,用以研究肉桂提取物及桂皮醛对人体表微循环及局部 温度相关变化的影响,发现桂皮醛无论在高含量还是低含量都可 以引起体表血流增加 ,同时增高体表温度。在 20%的含量下,局部 血流的增加与体温的增高呈同步变化规律,可使局部温度增高的 范围在 0.5—2.5度。不同含量的桂皮醛对人体表温度变化影响的 分布,对照组每分钟血流灌注单位范围的变化最高峰值小于 10,桂 皮醛作用后每分钟血流灌注单位峰值主要分布在 60 100,部分大 于 100。皮肤的血管扩张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血流量的增加又 有利于吸收的药物向体内扩散,这可能是肉桂促渗机理之一l4】。也 有人通过试验发现,皮肤局部温度增高,角质层细胞间类脂发生相 互转换,类脂排列的紊乱形成了人工支路而成为药物经皮转运的 新通道。这可能也是肉桂促渗的另一机理。 4 杜香萜烯 杜香萜烯是从杜鹃花科杜香属狭叶杜香中提取的一种新的天 然透皮吸收促进剂,有较好的增渗作用。金红花等 采用傅里叶变 换红外光谱和衰减全反射法,测定了皮肤经不同浓度的杜香萜烯 处理后角质层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杜香萜烯对角质层类脂双分 子层会产生干扰并导致无序状态,主要是改变角质层的构象,松弛 它们之间的结合力以致形成微细孔道 ,从而提高极性药物对细胞 内通道的渗透性 ,起到促进透皮吸收的作用。 5 薄荷脑 薄荷脑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中所含挥发油提炼精制而 成。“薄荷气味近于冰片,最善透窍。其力内至脏腑筋骨,外至腠理 皮毛,皆能透达”(《医学衷中参西录》)。薄荷脑是外治药物中常用 的促渗剂。张志平等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用薄荷脑的试验组胎 儿皮肤皱褶增多,角质层局部断裂脱屑,翻卷呈破棉絮状 ,表皮细 胞间隙加宽,毛囊 口扩展 ,毛感的毛小皮剥脱而变细。提示薄荷促 扑热息痛的透皮吸收机制与改变表皮结构密切相关。这也可能是 薄荷类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作用机理。 6 桉叶油 桉叶油是桃金娘科植物或樟科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挥发油,主 要成分为 1,8一桉叶素,呈无色或黄色澄清液体,化学性质稳定,有 中国药业 China Pharmaceuticals 2010年第 l9卷第 2O期 大黄的传统用法与现代药理学作用 传统医药 沈亚红,童树洪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浙江 桐乡 314500) 摘要:大黄是临床常用药物,应用广泛。该文总结了大黄的传统用法及现代药理学作用。业内人士应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灵活应用,使大黄 发挥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大黄;功效;方剂;药理学 中图分类号:R285;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31(2010)20—0079—03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 、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 黄的干燥根茎,入药历史悠久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应 用非常广泛。大黄以泻下效应著称 ,传统用法较多,疗效好,具有泻 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 、解毒、活血祛瘀 、除湿退黄的功效⋯。现代 医学对其功用研究较多,大大扩大了运用范围,是临床最常用的中 药之一。笔者现就大黄的传统用法与现代药理学作用进行归纳和 分析。 1 功效与方剂 1.1 泻下攻积 大黄气味大苦大寒。苦则可泄 ,寒则胜热,又主沉降,长于下 通,入脾胃、大肠经,故为泻伤寒温病、热病、湿热、热结中下二焦, 二便不通及湿热胶痰滞于中下二焦之要药,常用于里热积滞实证 一 定的水溶性,具有 良好的脂溶性。为了研究桉叶油促透皮机理, 平其能等 用去类脂层皮肤对 1,8一桉叶素的透皮促进机制进行 研究,发现使用或不使用 1,8一桉叶素对亲脂性药物和亲水性药物 的透皮量均无明显改变,这说明角质层细胞不是桉叶素的促透作 用部位。桉叶油的作用部位很可能是细胞间隙的类脂成分。为了研 究桉叶油与皮肤类脂间质的相互作用机制,人们制备了一些类脂 模型来代替人体的类脂间质进行研究。郑梁元等 从人体足部胼胝 组织中提取出类脂成分 ,用其水合物作为替代模型,该模型成分与 角质层类脂一致,水合状态也符合皮肤生理,因此是较好的一种研 究。他们采用 DSC进行研究,发现 1,8一桉叶油可使胼胝类脂 水合物热变温度下降,说明类脂双分子层结构发生了改变。研究表 明,类脂角质在生理状态下为液晶结构,形成液晶的主要成分为脂 肪酸,而其余脂质如胆固醇等只影响液晶类型,对液晶结构的形成 无影响。张志燕等I91按照角质层细胞间隙脂肪酸组成成分比例配制 出类脂液晶进行桉叶油透皮促进机制研究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 发现在液晶中加入 10%桉叶油 ,液晶形态仅发生膨胀 ,当浓度达到 20%以上时液晶结构则完全被破坏。这说明桉叶油是通过作用于 皮肤类脂间质 ,使其结构排列紊乱或破坏 ,通透性增加 ,从而使药 物的透皮吸收增加;他们又用双折射率测定、DSC及 x一射线衍射 等研究桉叶油与类脂液晶的作用 ,也得出了同样结论 ;同时,用 x一射线衍射法还发现桉叶油仅干扰液晶结构而并未破坏类脂分 子结构。另外,达尤 ·阿博杜拉等 用偏光显微镜 、DSC和 x一射 线衍射等方法考察桉叶油对两种皮肤类脂液晶的作用 ,结果一致。 因此,可以认为改变角质层细胞间类脂双分子层结构,增加其紊乱 度是桉叶油促进药物经皮肤渗透的机制。 7 生姜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多年生草本宿根,味辛 、微温, 主要含树脂状物质,其中生姜油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水芹烯、萜 烯、柠檬烯、芳樟醇、甲基庚烯酮 、龙脑等;辣味素主要成分为姜辣 素等。传统的中药外治中,常取姜汁来调和药物进行外敷。有学者 中国药业 China Pharmaceuticals (阳明腑实证)腑气不通 、高热不退,甚至神昏谵语、惊厥者,用其釜 底抽薪,积下存阴,腑气得通,诸症随之缓解。阳明腑实证根据临床 表现,又分为燥实证、痞满证和痞满燥实证,均可用生大黄为主药, 组成的三承气汤(《伤寒论》)治疗 ,燥实证用调胃承气汤,痞满证用 小承气汤,痞满燥实证用大承气汤。3种承气汤均以大黄为主药,以 荡涤肠胃积热,但由于煎法和配伍不同,故其功效也各 自不同。由 此可见,古代医家对大黄的配伍、煎法与功效的关系进行了十分细 致的观察,所总结的经验对临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临床上常用 以大黄为主药所组成的方剂 ,经适 当加减,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 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等,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出现 的高热、神昏谵语、惊厥、发狂而有阳明腑实证者。 大黄不仅可以治疗阳明腑实证 ,而且通过配伍还可以治疗肠 以激光多普勒血流计观察部分生药透皮吸收对血流量的影响,结 果表明,生姜能使血流量明显增加。这也可能是生姜促进透皮吸收 的主要原 因。 目前,促进透皮吸收的中药已有几十种,但真正像氮酮一样商 品化的促渗剂却很少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促渗的作用机理 不是太明确,尚缺乏药理、生化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可喜的是,不少 研究单位已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中国作为透皮 药物的起源国,应该抓紧工作,争取中药或植物药的促渗剂早日在 我国诞生。 参考文献: [1】牛喜苹,赵利刚,蒋宇轩 .乙醇一肉豆蔻酸异丙脂系统中有机胺对酮洛 芬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11):856. [2】刘金来,张秀华 .含醇脂质体在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09,21(7):33. [3]樊岚岚,唐由之,陆丽珠 .冰片促秦皮甲素透过兔角膜上皮细胞实验研 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81. 【4】李 萍,牛 欣,梁代英 .肉桂提取物及桂皮醛对人体表微循环及局部 温度相关变化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3):262—264. [5]金红花,郑桂花 .杜香萜烯促进透皮吸收机理的研究[J].延边大学医 学院学报,2001,24(1):25—29. [6]张志平,蔡康荣,吴 铁 .薄荷脑促扑热息痛透过胎儿皮肤实验的电镜 观察及其助渗机制的探讨[J].解剖学杂志,1994,17(1):1l一14. 【7]平其能,孙国庆 .角质层及其类脂对雌二醇经皮渗透的作用【J].中国 药科大学学报,1993,24(1):24—29. [8】郑梁元,平其能 .促渗剂对水合胼胝类脂热转变影响的差示扫描热分 析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4,25(2):92—95. [9】张志燕,平其能 .用类脂液晶研究桉叶油的透皮促渗机制[J】.中国药 科大学学报 ,1998,29(1):31—35. [1O】达尤 ·阿博杜拉,平其能 .桉叶油与皮肤类脂液晶模型相互作用的研 究[J].中国药学 (英文版),1999。8(3):135. (收稿日期:2009—10—11) · 79·
/
本文档为【促进透皮吸收的中药作用机理介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