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珠海广播电视大学

2011-05-22 13页 doc 264KB 20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8128

暂无简介

举报
珠海广播电视大学创建示范性基层电大建设方案 珠海广播电视大学 创建示范性基层电大(教学点)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部在批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时强调: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力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广播电视大学的领导和管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强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广播电视大学科学发展,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长期以来,珠海电大秉承开放教育理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中...
珠海广播电视大学
创建示范性基层电大建设方案 珠海广播电视大学 创建示范性基层电大(教学点)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部在批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时强调: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力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广播电视大学的领导和管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强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广播电视大学科学发展,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长期以来,珠海电大秉承开放教育理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勇于挑战,树立以发展的方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的理念,敢于设想,敢于尝试,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校教职员工团结拼搏、努力工作,在开放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积极响应中央电大示范性基层电大创建工作要求,通过创建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工作,全面总结开放教育总结性评估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强化系统办学意识,坚定以开放教育为学校生命线的发展理念,发挥学校在办学理念、教学管理、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的创新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我校的办学和发展能力,提升学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成为珠海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二、学校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 2004年珠海电大整合到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后,保留珠海电大的建制和法人资格,珠海市编制委员会下发的《珠海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构编制方案》(珠机编[2008]15号)规定:珠海电大作为珠海城职院的直属机构,加挂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的牌子。同时确定内部管理机构为办公室、教务科、招生办公室和培训处,教学教辅机构为理工教学部、财经教学部、文法教学部和教育技术部,核定了80个人员编制。 (二)经费来源 我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市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两部分。2000年9月8日,珠海市财政局、珠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印发《珠海市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经费拨款改革方案》的通知,改按人员编制拨款为按在校学生人数拨款的方式,并核定我校学历教育大专生人均拨款标准为每年1200元,2001年9月上调至1260元,为我校积极扩大开放教育规模提供了政策保障,多年来我校实现了主体收入与办学规模的同步增长。 (三)办学思路 2007年,根据国家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学校组织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就学校的办学思路进行了认真研讨,确定了“开放教育一条生命线,中等职业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两个发展点”的办学思路,稳定开放教育规模,发展有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把我校建设成为珠海市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航空母舰,确定了学校未来的发展战略,学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三年来的实践证明,“一条生命线,两个发展点”的办学思路是符合国家对电大功能建设的要求,契合地区发展规划,符合我校实际的。 (四)办学情况 1、学历教育。截止至2009年底,我校已形成以开放教育为主、兼有多种学历教育形式、合计8076人的在校生规模,其中开放教育在校生6405人,占学历教育总人数的79.31%,数据表明,开放教育在我校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其中2008年开放教育在校生占全市常住人口的万分之26.74,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非学历培训。大规模开展干部、行业、企业及各类证书的培训,面向党政机关、面向基层广泛开展培训工作。2009年,学校承担了珠海市处级干部信息能力提升培训,特别是承担了珠海市干部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2009年,我校共计为2万人次提供了培训和考试服务,通过开展培训工作提升了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受到了市委的高度重视,目前学校已经向成为珠海市委开展干部培训“第二条腿”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总结性评估后我校的建设与发展情况 2005年开放教育总结性评估,我校被评为优秀等级学校。但我校并没有在成绩面前固步自封,而是本着以评促建的原则,高标准地将评估工作中涉及的各项指标要求细化到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创新理念、深化改革、固化成果,坚持内涵建设,确保我校开放教育事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一)取得的成绩 1、统一思想,思路清晰,目标明确。2007年,学校确定了“开放教育一条生命线,中等职业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两个发展点”的办学思路,提出了“把珠海电大打造成全市规模最大、层次最多、专业最全、形式最灵活、覆盖面最广的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航空母舰”的发展目标。 2、牢固树立开放教育理念,创新工作,特色鲜明。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以下办学特色: (1)率先实行助学辅导员。2002年,我校在电大系统首创助学辅导员制度,并在广东省电大系统得到了普遍推广,逐步形成了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助学支持服务体系,丰富了开放教育内涵。同时,我校还注重总结成功经验,开展课题研究,《开放教育助学辅导员工作实践与制度建设研究》获2009年广东省电大教学改革课题立项。 (2)积极开展面向澳门居民的开放教育。我校充分发挥毗邻澳门的区位优势,探索创新,在澳门开展开放教育,走出的一条依托电大品牌和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优势,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开放教育的独特办学之路。截止到2009年12月,我校面向澳门居民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累计招生2000余人。其中开放教育专科招生473人,毕业82人,本科招生11人,中职和非学历培训1500余人。我校的对澳教育工作深受澳门居民欢迎,获得了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等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获得了珠澳媒体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和中央电大的好评。 (3)开展“学困生”帮扶工作。我校通过开展对有强烈求学愿望,但在学习上存在诸多障碍的“学困生”的帮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最终完成学业,使“学困生”的帮扶工作有益于“学困生”个体的终身发展,有益于鼓励“学困生”周边人群对开放教育树立信心,最终有益于开放教育在全社会品牌的提升,对电大开放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还专门设立《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在 “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科研课题研究“学困生”的帮扶制度问题,通过科学研究构建一套成人教育的 “学困生”帮扶机制,全面提升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以更优质的服务满足学员的需求,打造开放教育品牌。 (4)试行“思政导师”制度。我校于2008年3月开始试行开放教育思政导师制,经过反复讨论,经过实践探索,珠海电大逐步形成了以专项课题研究为指导、以思政导师为责任人、以学生活动专项经费为保障、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支撑的思政工作体系,开放教育学生思政工作成效初显。 此外,学校还创新宣传工作方法,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成功推出了“读书,选择珠海电大”、“学知识、拿文凭、交朋友”、“学习时代在电大学习”等宣传口号,扩大了电大开放教育的社会影响。 3、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办学质量稳固提高。 (1)师资队伍建设。2004年我校并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后,实现师资共享、教师课酬合并计算,使我校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再上一个台阶。2008年底,我校制定并开始执行《珠海市广播电视大学中期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09—2014)》,从制度上确立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学校目前拥有112名专任教师(其中在我校任教的院部教师37人,电大专任教师75人),连续三期任教的外聘教师66人,开放教育生师比为35.98:1,优于创建示范性基层电大指标体系中40:1的最低标准。 (2)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我校自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进行教学质量测评,至今已逾五个学期,通过逐步摸索与完善,已经建立以教学质量测评、同行评价和教学督导360°反馈评价法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全面、高效、科学地对开放教育实施过程监控,为教学教务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专业论据。 (3)认真做好入学教育。我校高度重视每学期的新生入学教育,在开学前两周组织全体新生进行学情教育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与网络资源使用培训,使学生在进校之初就基本了解学校情况,掌握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的任务和方向,有效缩短入学后的适应期,为后续3年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落实专业规划和教学计划。我校自2009年正式确立校—部—室三级教学管理体系后,即将专业规划的权限下放各教研室,各学期的教学计划则在此基础上,依照前导、后续的关系,由教务处根据专业规划拟定,报请上级电大审批后下达执行。由于沟通渠道通畅,教学过程体现的种种问题得以直接反应在专业规划和教学计划中,并得到切实解决。 (5)保证面授辅导。我校坚持每门课程均安排教师面授辅导的一贯做法,每门课一般安排45学时的集中辅导,结合及格率、到课率和教学质量测评数据的统计,对易于自学、及格率高、到课率低的课程适当减少课时,对学习难度大、及格率低、到课率高的课程则加大面授课时,甚至专门安排考前集中辅导。 (6)引导学生网上学习。我校明确规定各专业骨干教师在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量化指标和参与网上答疑区与学生互动的要求,技术部门配备专人向教师提供全程技术支持,以解决部分教师技能不足的缺陷,使教师队伍整体具备了建设网上教学资源的能力。 我校还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网上学习支持服务:每学期初面向全体新生的网上学习指导、每晚开放的免费电子阅览室、助学辅导员和技术人员的定向支持辅导、统一的注册和登记体系等,鼓励了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网上学习的行列之中。 (7)定期开展教学质量大检查。阶段性的教学大检查是我校保障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期中和期末两个关键的时点,教务处组织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按规定项目对全校各类开放教育课程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安排,杜绝教学事故的存在。 (8)规范教学档案管理。 2006年我校制定了《珠海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档案建设、管理工作规范》,逐步建立了包括教学过程档案、专业档案、课程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和教研活动档案在内的完整的教学档案体系。同时,学校还制定了《课程档案建设细则》、《专业档案建设细则》以及《教研活动档案建设细则》,对不同类别的教学档案建设的具体工作做了规定,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了规范和促进作用。 (9)重视过程监控。我校坚持每学期制订值班表,每天晚上安排校领导、中层干部值班,同时教务处也安排专人负责统计师生的到课情况,在管理层次和管理技术上加大对教学情况实时监督的力度; (10)严肃考风考纪。多年来,我校坚持以中央电大、省电大考试文件精神为工作指针,相继制订了《考生违纪处罚条例》、《监考员守则》、《考生守则》、《考试管理暂行规定》、《考务工作流程》等考务工作保障制度。在历年的考试的工作中,从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先后三次荣获中央电大“优秀考点”称号,两人三次被评为中央电大优秀考务工作者。 4、中职教育渐入正轨。我校中职教育已纳入珠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规划,解决了教师编制、全额拨款问题,建立了实训基地,基本解决了学生的教学与实训场地问题,与多家企业建立起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并积极探索中、高职对接,“五年一贯制”的中职教育发展新模式。 5、干部培训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以承办珠海市干部网络教育平台、珠海市领导干部信息能力提升培训为标志,我校已经开创了大规模开展干部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6、办学效益显著提高。2008年当年收支结余800余万元;2009年在加大基建、设备投入的情况下,当年收支仍然平衡并盈余22.42万元。 7、办学条件逐步改善。2007至2010年3月投入1140万元,改善学校硬件条件,新建成教学、办公用房面积2350㎡,补充、更新了一批教学、实验设备和办公设备。 2007年以来,学校获上级表彰的各类集体奖项15项,其中获得国家教育考试中心奖项一项(英语等级考试);中央电大奖项3项(招生1项、考务2项);省教育厅、省电大奖项7项。个人奖项66人次,其中获中央电大表彰奖励3人、获市政府和省电大表彰奖励15人次。还有一批教师获得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第五届教学成果奖、广东电大系统30周年校庆优秀学术、广东教育学会2009年度学术讨论会、广东省职成学会等表彰奖励。一批学生、校友获得上级电大的表彰奖励。我校中职部学生还在首届广东电大系统中职教育会计技能竞赛中获得5个单项比赛中的15面金牌,获得团体第一名。学校还在多项体育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 学校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新闻媒体的关注,2007年至今,《中央电大时讯》报道我校工作信息17条,省教育厅刊发我校工作信息23条、省电大刊发我校工作信息152条,《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南方都市报》、《澳门日报》等媒体报道我校工作23篇,珠海电视台、珠海电台也多次报道我校的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1、社会对电大功能的认识依然不足。社会对电大的功能基本上仍停留在“学历补偿”功能的认识,电大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还未被人们充分认识。 2、创新精神不足。由于电大系统实行“五统一”,作为基层电大,长期以来我校满足于唯上级电大指示是从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思想保守,办学活力不足,特色不鲜明,教学改革行动滞后,管理创新的动力不足。 3、工作作风建设不足,服务意识欠缺,执行力薄弱。“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尚未深入每位教职员工的内心,体现到各项工作的细处。部门之间仍存在工作推诿,协调不力的问题,对学生和教师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尚待提高。在执行上级电大和本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方面,存在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影响了学校工作的整体推进。 4、办学硬件条件不足。学校目前使用的校舍是1989年按在校生2500人规划设计的,尽管近年来陆续补充建设了一部分设施,但总建筑面积仅15850㎡,极大地限制了学校办学功能的拓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成为学校发展的制约因素。 四、围绕创建工所采取的措施 2010年3月1日我校接省电大通知,中央电大发文《关于启动“创建示范性基层电大(教学点)项目”地市级电大创建及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电校规划[2010]2号),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在此前后,围绕创建工作,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领导 我校在2009年10月27日收到中央电大创建地市级电大指标征求意见稿,2009年10月29日即召开校长办公会,经讨论决定:启动创建工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工作办公室,蔡胜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主管教学的刘会全副校长任创建办主任。 (二)规划先行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经过集体讨论,学校决定编制中期发展规划。由蔡胜校长亲自撰写规划提纲,历经三个月多次讨论、修改、完善,完成了《珠海电大中期发展规划(2010-2014)》的编制工作,2010年3月15日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已向珠海市教育局报请批准。《规划》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地方发展规划对电大事业指引的宏观视野和学校自身发展实际问题的微观角度,对学校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规划目标和重点加强的队伍建设、质量保证、部门预算、教学改革、优质服务、系统办学、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形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和硬件支撑等十大工程,旨在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三)政府支持 创建办成立后立即开展工作,积极组织材料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支持。2009年12月15日印发的第304号珠海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支持我校创建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纪要》提出:“会议听取了珠海市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创建全国示范性基层广播电视大学的工作汇报。会议认为,积极创建全国示范性基层广播电视大学可以体现珠海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中应有的地位,又可以通过创建工作找出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会议要求市广播电视大学切实做好创建的各项工作,尽快制定我市广播电视大学发展规划和创建全国示范性基层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方案上报市政府。” 珠海市教育局在接到我校关于创建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的正式请示后,立即批复我校,肯定我校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要求我校认真做好创建工作。 (四)措施得力 1、开展学习上海电大经验活动,号召全员参与创建。2010年1月13日我校下发《关于开展“学上海电大经验 创全国示范电大”工作的通知》(珠电大[2010]1号),1月16日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蔡胜校长做学习上海电大经验、创全国示范性电大工作动员,他指出:上海电大是全国推进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先进典范,上海电大的办学理念以及其在导学、自学、助学、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我校的创建工作提供了优秀样板,他向全校教职工阐述了学习上海电大经验“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号召大家为通过认真学习上海电大先进经验,寻找我校工作中的不足,改进工作思路,提高工作质量,团结协作,共同推进我校创建示范性电大的重要工作。 2、确定责任人,分工协作。3月2日我校召开专题会议,解读24个观测点和13个二级指标的内涵,组建工作团队,确定各观测点材料撰写工作的责任人,交流写作方向,并制定工作时间表。 3、确定后续建设方案。经集体讨论,我校决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机遇和结合珠海毗邻澳门特区的实际情况,考虑我校的中期发展规划,将对澳教育确定为创建示范性基层电大的后续建设项目。 4、认真把关,确定时限。由责任人、特聘专家和创建办分三路先后把关,依据导向性、示范性、适用性、灵活性、真实性和可测性的原则,经反复推敲、论证,严格把关,保证各种支撑材料的完整性,确保3月23日向广东省电大提交终稿。 五、保障投入 我校将加大对后续项目的建设力度,推进《中期发展规划》确定的十大工程,认真落实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以创建指标体系为方向,高标准、严要求,促进我校在新一轮机遇中加速发展。 六、结束语 1、​ 我校通过创建工作凝聚了人心,总结了成绩,找出了不足,明确了未来发展目标。我们将在上级电大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齐心协力,以评促建,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为珠海市美好的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对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都不会影响通过。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 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
/
本文档为【珠海广播电视大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