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牛初乳产品标准的建立与管理[1]

2011-04-25 5页 pdf 118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28892

暂无简介

举报
牛初乳产品标准的建立与管理[1] 497专题论述 食品科学 2005, Vol. 26, No. 8 牛初乳产品标准的建立与管理 王 威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 上海 200052) 摘 要 随着乳品加工业的进步和西方营养概念的引入 牛初乳已经成为功能性乳品开发的热点 本文首先分析 牛初乳市场的发展和存在问题 提出建立产品标准的重要意义 研究了产品标准建立中的关键问题 在此基础上 针对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标准的实施与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牛初乳 产品标准 对策建议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
牛初乳产品标准的建立与管理[1]
497专题论述 食品科学 2005, Vol. 26, No. 8 牛初乳产品的建立与管理 王 威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 上海 200052) 摘 要 随着乳品加工业的进步和西方营养概念的引入 牛初乳已经成为功能性乳品开发的热点 本文首先 牛初乳市场的发展和存在问题 提出建立产品标准的重要意义 研究了产品标准建立中的关键问题 在此基础上 针对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标准的实施与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牛初乳 产品标准 对策建议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nment of Products Standards for Colostrums WANG Wei (Management Schoo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2,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airy industry and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nutritional concepts,as a kind of functional dairy products, colostrums has become popular in China.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of colostrums market, and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establishing product standards of colostrums. Therefore, after studying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ndards, it put forwards th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establishemnt of standards system, the sumpple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system. Key wordscolostrumsproducts standard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6630(2005)08-0497-04 牛初乳是近20年来功能性乳品开发的热点 被誉 为 2 1世纪的保健食品 作为一种相当有前景的生 长促进剂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 牛初乳被国外科 学家描述为 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真正的白金食品 已 遍及全球市场 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 我国一 直把牛初乳当作废物而弃之不用 直到近年来 随着 乳品加工业的进步和西方营养概念的引入 牛初乳才逐 渐受到重视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的牛初乳市场呈 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 一方面消费者受其提高人体免疫 力功效的吸引而对牛初乳青睐有加 另一方面生产者则 因能获得较高的产品利润而趋之若鹜 但是在市场快速 发展的同时 牛初乳的生产和销售中也出现了许多问 题 具体表现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商品销售标识不 明 营销方式夸大宣传等 究其根源 缺乏统一的产 品标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此 制定牛初乳统 一的产品标准 切实执行标准 加强标准安全监管体 系是引导牛初乳产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1 牛初乳市场的发展现状 收稿日期 2005-06-21 作者简介 王威(1975-)女 讲师 博士生 研究方向为乳品经济 1.1牛初乳市场的发展 牛初乳色黄 有苦味和异臭味 其蛋白质 脂 肪 无机盐及维生素等含量均显著高于常乳 由于含 丰富的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 耐热性能差 加热至60 以上即开始形成凝块[1]因此牛初乳在我国一直被列入 生理异常乳的范畴 乳品加工企业通常不予收购 直 到1990年 牛初乳的功能性食品才在出现在我国市场 上 最早的牛初乳是作为一个细分市场产品――婴幼儿 食品开始拓展中国市场的 1997年 新西兰health Heroes有限公司利用新西兰乳业资源 开发出商品名为 Nutrient(新赐康)的粉状和片状牛初乳产品在我国上市 而我国自行生产的第一种牛初乳制品 乳珍 则 是1989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正式推出 其 后 黑龙江 南京等地相继有牛初乳制品问世 商品 多冠以 初乳素 或 乳珍 的名称 目前 牛 初乳的价值已日益被人们所接受 从专业生产牛初乳的 某集团来看 2001年该集团的销售额为1000多万元 2003年以来其销售额均超过亿元 快速增长本身就说明 2005, Vol. 26, No. 8 食品科学 专题论述498 了牛初乳市场正处于黄金成长期 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内牛初乳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产加销一 体型 即从源头做起 加工厂商拥有自己的乳业基地 加工设备及技术 从液态的牛初乳一直作到成品 这 种方式前期设备投入和广告宣传费用支出大 产品售价 较高,但产品质量相对有所保障 二是原料加工型 即 从中间环节做起 加工厂商从其他厂家或国外直接进口 原料加工成品 或委托医药厂家代为加工 或自行购 买胶囊填充机或包装机简单包装 这种方式生产厂商拥 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而产品质量却很难保证 截至2003 年底 中国市场上销售的牛初乳制品共有70多个品牌 其中胶囊 粉剂和片剂产品40种 液态产品(主要是含 初乳的乳酸菌饮料)10种 进口或用进口粉包装的产品 20种 其中有9种国产的胶囊产品或粉状产品取得了 卫食健字号 批文 1种进口产品获得 卫食健进 字号 批文 在众多的牛初乳产品中 约有三分之二 是通过购买原料粉经简单再加工后上市或通过在规模化 企业贴牌( )生产[1] 1.2牛初乳市场存在的问题 牛初乳潜在的消费市场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许 多市场和销售商加入到牛初乳行业中 虽然这促进了行 业的快速发展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牛初乳原料收购标准 和产品标准 在牛初乳的生产 销售和消费中都暴露 出许多问题 第一 产品价格偏高 牛初乳产量低 加工 特殊 技术要求严 生产成本高 因此牛初乳制品的 价格理应高于普通乳制品 但目前市场上的牛初乳制品 普遍定位在每盒(瓶)100200元 如果按纯初乳粉折 算 价格高达5000元/kg以上 如此高的价位不仅超 出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也违背价值规律 第二 产品宣传夸大 一些厂家在产品的广告宣 传中夸大其词 用缺乏科学依据的功能描述误导消费 者 例如 湖北某药业生产的牛初乳就声称 对老年 关节炎大有裨益 具有 抑制呼吸系统疾病 等功 效 是 真正的白金食品 事实上 该企业生产 的牛初乳既不是经国家卫生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 核批准的保健品 更不是安全有效的非处方药 牛初 乳虽然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但并没有治疗作用 宣传中的预防感冒和抑制呼吸系统疾病等作用只是人体 免疫能力提高以后的 延伸效果 如此夸大的宣传 反映出我国牛初乳市场的无序竞争状态 第三 质量良莠不齐 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 在 利益的驱使下 生产厂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很难得到有效 的控制 一些厂家在市场销量增加 供不应求时将免 疫球蛋白的含量调低 也有一些厂家以次充好 将奶 粉充牛初乳 例如 市场上 某品牌牛初乳标明每100g 中蛋白质含量大于12g而另一品牌却标明大于82g 某品牌牛初乳每100g含免疫球蛋白880mg而有的竟标 明高达26000mg 第四 知识普及不够 牛初乳产品在中国市场只有 短短的十几年 消费者对牛初乳的认识相对滞后 广大 消费者对牛初乳的认识仅限于 浓度高 营养 好 而对牛初乳中所含的免疫因子和促生长因子等生物 活性成分及其保健作用知之甚少 部分消费者甚至因初乳 量少而怀疑大部分市场上出售牛初乳制品都是 假货 第五 科技研发不力 牛初乳及其制品的研究和 开发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牛初乳产品除初乳粉 胶囊外 大多数产品都是采用机械方法添加某种功能性 成分 加工成不同剂型 技术含量普遍较低 由于缺 乏统一的产品标准 不但这些研究缺乏明确的方向 而 且市场秩序的混乱也使得研发者投入的大量研发资金而 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2 牛初乳产品标准的建立 2.1建立产品标准的现实意义 从对牛初乳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 可以看出建立牛 初乳的相关标准对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 有利于规范产品市场 针对牛初乳市场的 产品价位偏高 夸大产品宣传和质量良莠不齐等不规范 的市场问题 必须加快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 才能给 牛初乳产品科学的定位 提供可掌握的质量标准和定价 标准 从而有效地规范产品市场 其次 有利于引导消费与市场开拓 如何让消费 者了解牛初乳产品 就成为开拓市场和行业发展的关 键 在宣传牛初乳产品时 要讲清初乳和常乳的区别 但不要夸大初乳的作用 更不能把初乳和药物相提并 论 而统一且明确的产品标准是宣传对牛初乳产品的坚 实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消费者对牛初乳产品的 信任 才能不断扩大市场需求 第三 有利于促进产品研发 发展牛初乳产业 急需加强资源调查 原料奶质量评价 营养成分和功 能性成份的浓缩分离 生物活性因子检测方法的建立 筛选等研究以及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因此只有通过实 施统一的产品标准 才能建立正确的研发激励机制 从 而有利于牛初乳产品的研发 2.2标准产品建立中的核心问题 统一的国家标准的建立必将对规范牛初乳市场 保 护消费者权益 促进生产企业公平竞争 引导牛初乳 产业健康 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制定这一产 品标准时 笔者认为应重视两大核心问题 第一 母牛产犊几天内的乳汁算是初乳 有的专家 则认为是3d有的认为是7d而养牛界一般把母牛分 499专题论述 食品科学 2005, Vol. 26, No. 8 娩后7d内分泌的乳汁都称为初乳[2]即使在牛初乳产品 比较发达的地区 包括日本厚生省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FDA)也没有对牛初乳制定明确的标准[3]科学研 究表明 乳牛产犊后24h内多所分泌的乳汁中 所含的 免疫球蛋白最为丰富 其含量可占总蛋白的40%以上 比人初乳高100倍 而72h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逐渐下 降接近普通乳汁水平 鉴于牛初乳期时间短 各种成 分每天都有显著变化 因此只宜制定统一的收购标准 考虑到大部分初乳制品的质量需要并参照国际惯例 初 乳的采集以母牛分娩后72h内为宜 初乳的卫生指标和 微生物指标则可参照 无公害食品 生鲜牛奶(NT/T 5045-2001)的要求制定 第二 牛初乳产品品质的判别 市场上的牛初乳品 种繁多 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对牛初乳进行检测 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即使是真的牛初乳 其中含有的 各种有益的和可能有害的物质的含量也不能确切地检测 出来 至今 国际上尚没有检验牛初乳真伪的方法 新西兰也只有对工厂的审核 对于牛初乳的品质还没有 方法来检测 牛初乳的基本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脂肪 等 因此 一般对牛初乳产品品质的判别可以采取比 较其活性成分如IGg含量高低的方法 而IGg的检测方 法虽然很多 但大多比较复杂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 门对此并无统一规定[4]多数从事初乳制品生产的企业 没有建立较完善的产品检测和体系 甚至全部依赖 外检 缺乏产品质量的自我监控能力 因此 在牛初 乳产品标准中不但要明确对人体有利IGg含量的范围 还应该制定IGg含量的测定规则 2.3建立产品标准体系 制订统一的国家标准是牛初乳产业发展的当务之 急 牛初乳产业发达的澳洲就拥有 澳洲标准 和 新 西兰牛初乳生产标准 欧盟也正在积极地制定相关的 标准 在我国 仅有新疆出台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方标准"[5]该标准的实施对规范新疆牛初乳市场起到 了一定作用 目前 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和有关部门已 经着手就牛初乳的生产 检测等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 包括牛初乳的定义 主要理化指标的设定 以及牛初 乳及其制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检测方法等 但随着我 国牛初乳产品市场的日益丰富 不仅有胶囊形式的纯初 乳粉 还涌现出以牛初乳粉为主要原料 配入一定比 例的豆粉 低聚糖及其他辅料配制成牛初乳复合营养 品 含初乳的巴氏杀菌奶 初乳活性奶和具有IGg活性 的酸奶 牛初乳奶片 牛初乳活性蛋白片等多种产品 因此 仅有 生鲜牛初乳收购标准 和 牛初乳粉 标准 已经不能满足牛初乳产业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 为有必要建立牛初乳产品的标准体系 该体系应以 生 鲜牛初乳收购标准 和 牛初乳粉标准 为基础 对 生鲜牛初乳和牛初乳粉的定义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测规则及包装 贮藏 运输等予以明确的规定 对 不同类型产品的牛初乳含量 免疫球蛋白(IGg)等质量指 标予以规定 以约束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牛初乳的国 内外厂家 3 牛初乳产品标准的实施与管理 完善的产品标准体系是规范市场的基础 有效的产 品质量监管则是对牛初乳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对牛初 乳的质量监管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3.1明确生产与市场的监管主体 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着监管主体不明的问 题 对于牛初乳产品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卫生 部门 工商部门 技术监督部门 畜牧部门等都有权 进行质量监管 由于监管的主体过多 各个部门间存 在着权责分配不清 所以执行的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 异 这不但让牛初乳的生产厂商无所适从 也为不法 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因此 规范牛初乳市场首先要 明确监管主体 具体而言 既可以明确指定具体部门负 责监管牛初乳的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 也可以建立由各 个部门组成的监管委员会统一面向生产厂商进行监管 3.2建立标准的支撑体系和服务网络 为了使标准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还应该建立标准的 支撑体系和服务网络 具体包括 第一 宣传体系的 建设 利用报纸 广播 电视以及政府网站等媒体进 行广泛宣传 以提高全社会技术标准意识 第二 标 准化队伍建设 由监管主体负责 帮助和指导企业根 据生产实际开展各类培训工作 第三 建立牛初乳产 品标准的网络体系 如检测平台 信息平台 预警机 制平台等 以协助和监督标准的实施 3.3开展生产厂商资格认证 由于牛初乳的理化性质和加工特性 要求从原料检 测 收购 贮运到杀菌 加工 质量检验 成品包 装等建立起一整套特殊的生产工艺和 因此 有必要对牛初乳产品生产厂家进行资格认证 例如 在 新西兰生产牛初乳需要经过新西兰国家机构审核 并由 农业部签发生产牛初乳的证书 资格认证主要针对从源头做起的生产者 鉴于牛初 乳产品的生产需要一定资源和技术能力 生产厂商应具 备下面的条件 第一 拥有政府部门监管的优质天然牧 场 第二 有足够的壮年母牛 第三 工厂要与奶源 基地保持较近的距离 第四 生产牛初乳的必要的技术 与设备 由于牛初乳在离开牛体的两个小时内必须降温 到4度冷却保存 否则其的活性免疫价值就遭受破坏 国内的厂家一般都采取冷冻干燥和风干两种方法 保存 免疫球蛋白的活性 因此生产厂家需要建立拥有低温脱 2005, Vol. 26, No. 8 食品科学 专题论述500 脂 冷链干燥等技术的生产车间 第五 实行 危 害因素分析与关键点控制 (HACCP)和 保健食品良好 生产规范 (GMP)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生产厂商颁发 资格证书 并允许在其生产的牛初乳产品上标注统一的 认证标志 3.4实施产品标识制度 规范的产品标识不但可以向消费者传递产品质量的 信息 还可以改善产业的竞争秩序 牛初乳产品的标 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产品名称的标识 针对一些 牛初乳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卖点 扩大销售量而迎合一些 消费者追求新鲜的心理 不顾有关法规的规定 任意 命名产品的名称或使用不规范的产品名称 误导消费者 而造成市场上牛初乳名称混乱的情况 应严格执行 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中食品名称必须 采用表明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的规定 规范牛初乳 的产品名称 二是产品配料表 严格执行 预包装食 品标签通则 的规定 按各种配料应按照制造或加工 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 对于体现牛初乳质量的 重要指标 牛初乳含量 免疫球蛋白(IGg)等予以明确 标识 参考文献 [1]陆东林. 我国牛初乳开发利用的现状 问题与对策[J].新 疆农业科学, 2004,(3):190-196. [2]郭海英.给牛初乳一个科学的定位[J].中国药店,2005,(4): 118-120. [3]陆东林,张丹风,刘朋龙.生鲜牛初乳收购标准 和 牛初乳粉标准 编制说明[J]. 新疆畜牧业, 2004, (2): 47-48. [4]陆东林, 张丹凤, 刘朋龙, 等. 关于制定牛初乳相关标准 的思考[J]. 新疆畜牧业, 2003, (增刊): 44-46.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半鲜干奶乳收购标 准. 牛初乳粉标准[S].DB65/T2042-2003,DB65/T2043- 2003,2003. [6]陆东林.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初乳产业[J]. 中国 奶牛, 2003, (2):48-49. 收稿日期 2005-07-01 作者简介 宋伟(1957-)男 副教授 主要从事粮油储藏 储藏物害虫防治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 工作 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及其危害 宋 伟1 杨慧萍1 沈崇钰2 曹玉华1 李学臣1 (1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03 2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江苏 南京 210001) 摘 要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摄入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的膳食对心血管系统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等方面有不良影响 本 文从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来源和形成机理及其与生长发育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作一综 述 关键词 反式脂肪酸 生长发育 心血管疾病 型糖尿病 Trans Fatty Acid and Human Health SONG Wei1 YANG Hui-ping1 SHEN Chong-Yu2 CAO Yu-Hua1 LI Xue-Chen1 (1.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210003,China2.Jiangs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Nanjing 210001,China) AbstractThe recent reseach showsit has a harmful effecet on human healthsuch as cardiovascular system infant's upgrowthif ingest plentiful trans fatty acid in human dietary fats.This study is a summarize about the world's recent investigate status of trans fatty acid's food source and engender mechanis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 fatty acid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upgrowth,etc. 牛初乳产品标准的建立与管理 作者: 王威, WANG Wei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上海,200052 刊名: 食品科学 英文刊名: FOOD SCIENCE 年,卷(期): 2005,26(8)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6条) 1.陆东林 我国牛初乳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学 2004(03) 2.郭海英 给牛初乳一个科学的定位[期刊论文]-中国药店 2005(04) 3.陆东林.张丹风.刘朋龙 生鲜牛初乳收购标准>和<牛初乳粉标准>编制说明[期刊论文]-新疆畜牧业 2004(02) 4.陆东林.张丹凤.刘朋龙 关于制定牛初乳相关标准的思考[期刊论文]-新疆畜牧业 2003(ZK)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DB65/T2042-2003;DB65/T2043-2003.半鲜干奶乳收购标准.牛初乳粉标准 2003 6.陆东林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初乳产业[期刊论文]-中国奶牛 2003(02) 相似文献(1条) 1.期刊论文 王威.方志权 牛初乳产品标准的建立与管理 -上海标准化2006,""(5) 近年来随着进口乳制品的增加和西方营养概念的引入,牛初乳已经成为功能性乳品开发的热点.本文分析进口牛初乳市场的发展和存在问题.提出建立产品标准的重要意义;研究了 产品标准建立中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标准的实施与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引证文献(1条) 1.杨琴.朱秋劲 初乳功能性组分的分离提取及其功能性食品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贵州畜牧兽医 2008(5)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pkx200508129.aspx 授权使用:中国林业科学院(zglykxy),授权号:82ba6ac4-8b0b-4cb6-bc70-9dcd010838a4 下载时间:2010年8月9日
/
本文档为【牛初乳产品标准的建立与管理[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