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_论语_朝闻道_夕死可矣_章新释

_论语_朝闻道_夕死可矣_章新释

2011-04-10 5页 pdf 173KB 5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6377

暂无简介

举报
_论语_朝闻道_夕死可矣_章新释 文献与考辨 《论语 》“朝闻道 ,夕死可矣 ”章新释 廖名春   摘  要 :《论语 》“朝闻道 ,夕死可矣 ”的传统解读存在很大的问题。无论是“知道 ”说 ,还是“有道 ”说、“道 行 ”说 ,错就错在对“闻 ”的理解上。这里的“闻 ”,既非听闻 ,也非悟知 ,而当训为“达 ”,引申之 ,即实现。所谓 “闻道 ”,即达道 ,实现道。因此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当译为“早晨实现了我的理想 ,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 这里表现出来的 ,不是孔子对“知 ”的追求 ,而是孔子对“行 ”、对修己成仁以及实现王道政治理想的...
_论语_朝闻道_夕死可矣_章新释
文献与考辨 《论语 》“朝闻道 ,夕死可矣 ”章新释 廖名春   摘  要 :《论语 》“朝闻道 ,夕死可矣 ”的传统解读存在很大的问题。无论是“知道 ”说 ,还是“有道 ”说、“道 行 ”说 ,错就错在对“闻 ”的理解上。这里的“闻 ”,既非听闻 ,也非悟知 ,而当训为“达 ”,引申之 ,即实现。所谓 “闻道 ”,即达道 ,实现道。因此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当译为“早晨实现了我的理想 ,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 这里现出来的 ,不是孔子对“知 ”的追求 ,而是孔子对“行 ”、对修己成仁以及实现王道政治理想的孜孜以求。 关键词 : 论语 ;  孔子 ;  朝闻道 作者简介 :廖名春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北京 100084)   《论语·里仁 》篇第八章载 :“子曰 :‘朝闻道 , 夕死可矣。’”此章并无罕见字词 ,亦无重大异文 , 理解好像并不困难。但其实解读的问题很大 ,下 面试作考释。 一、“知道”的矛盾 我们先来看看学界主流的意见。朱熹《论语 集注 》:“道者 ,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 ,则生顺 死安 ,无复遗恨矣。朝夕 ,所以甚言其时之近。程 子曰 :‘言人不可以不知道 ,苟得闻道 ,虽死可 也。’又曰 :‘皆实理也 ,人知而信者为难。死生亦 大矣 ! 非诚有所得 ,岂以夕死为可乎 ?’”①刘宝楠 《论语正义》:“朝夕言时至近 ,不逾一日也。‘闻 道 ’者 ,古先圣王君子之道 ,已得闻知之也。闻道 而不遽死 ,则循习讽诵 ,将为德性之助。若不幸而 朝闻夕死 ,是虽中道而废 ,其贤也于无闻也远甚 , 故曰‘可也 ’。”②这些解释 , 都是将“闻 ”训为 “知 ”,“闻道 ”就是“知道 ”、“悟道 ”。古人大多如 此理解。 如《慎子 ·君臣 》:“孔子曰 :‘邱少而好学 ,晚 而闻道 ,以此博矣。’”此与《论语 》“朝闻道 ”章可 对读 ,可相互发明 ,“闻道 ”则“博 ”,《慎子 》以 “闻 ”为“知 ”,明矣。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 中 ,屡有《慎子 》佚文、“慎子 ”之言出现 , ③可知 《慎子 》此语早到先秦 ,也是很有可能的。 《新序 ·杂事 》:“孔子曰 :‘朝闻道 ,夕死可 矣。’于以开后嗣 ,觉来世 ,犹愈没世不寤者也。” “不寤者 ”即不“闻道 ”者。“寤 ”可训为“悟 ”、 “觉 ”, ④知《新序 》解《论语 》此章是以“闻 ”为 “悟 ”。 《汉书 ·夏侯胜传 》:“胜、霸既久系 ,霸欲从 胜受经 ,胜辞以罪死。霸曰 :‘朝闻道 ,夕死可 矣。’胜贤其言 ,遂授之。系再更冬 ,讲论不怠。” ·151· ① ② ③ ④ 朱熹 :《论语集注 》卷二 ,《四书章句集注 》本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3年 ,第 71页。 刘宝楠 :《论语正义 》卷五 ,北京 :中华书局 , 1990年 ,第 146页。 参见马承源主编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四 ) ·曹沫之陈 》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六 ) ·慎子曰恭俭 》,上 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4年、2007年。其中《曹沫之陈 》篇有《慎子 》佚文的考证 ,参见廖名春 :《楚竹书〈曹沫之陈 〉与 〈慎子 〉佚文 》,见赵聪惠主编 :《赵文化论丛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 2006年。 朱熹 :《论语集注 》卷二 ,《四书章句集注 》本 ,第 71页。 2009年第 6期 (第 24卷 )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No. 6 2009 (Vol. 24) 黄霸狱中仍抓紧时间“明经 ”,根据就是“朝闻道 , 夕死可矣 ”,是以“闻道 ”为“知道 ”。 《晋书·皇甫谧传 》:“耽翫典籍 ,忘寝与食 , 时人谓之书滛。或有箴其过笃 ,将损耗精神。谧 曰 :‘朝闻道 ,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 ,分定悬天 乎 !’”皇甫谧以“朝闻道 ,夕死可矣 ”为自己“耽翫 典籍 ,忘寝与食 ”辩护 ,也是视“闻 ”为“知 ”。 《魏书·刘昞传 》:“虽有政务 ,手不释卷。暠 曰 :‘卿注记篇籍 ,以烛继昼 ,白日且然 ,夜可休 息。’昞曰 :‘朝闻道 ,夕死可矣 ,不知老之将至 ,孔 圣称焉。昞何人斯敢不如此 ?’”刘昞以“朝闻 道 ,夕死可矣 ”解释自己苦学的原因 ,其解“闻道 ” 与黄霸、皇甫谧同。 ① 杨伯峻 :《论语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0年 ,第 37页。 ② 孙钦善 :《论语注译 》,成都 :巴蜀书社 , 1990年 ,第 50页。 ③④ 潘重规 :《论语今注 》,台北 :里仁书局 , 2000年 ,第 66—67页。 上述五例都是以《论语 》此章的“闻道 ”为“知 道 ”、明道 ,也即领会道。先秦典籍不涉及《论语 》 此章者 ,如此解“闻道 ”者也多有之。如《孟子 · 滕文公上 》:“陈相见孟子 ,道许行之言曰 :‘滕君 则诚贤君也 ;虽然 ,未闻道也。’”“未闻道 ”即“未 明道 ”。《庄子 ·天运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 闻道 ,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 :‘子来乎 ? 吾闻 子 ,北方之贤者也 ,子亦得道乎 ?’”“闻道 ”即明 道 ,故老聃称“得道 ”。又《大宗师 》:“南伯子葵问 乎女偊曰 :‘子之年长矣 ,而色若孺子 ,何也 ?’曰 : ‘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 :‘道可得学邪 ?’”“闻 道 ”即悟道、领会道 ,故下云“道可得学邪 ”。《吕 氏春秋 ·离俗览 ·为欲 》:“不闻道者 ,何以去非 性哉 ? 无以去非性 ,则欲未尝正矣。欲不正 ,以治 身则夭 ,以治国则亡。”后来的《淮南子 ·齐俗 》说 近同 :“夫纵欲而失性 ,动未尝正也 ,以治身则危 , 以治国则乱 ,以入军则破。是故不闻道者 ,无以反 性。”“闻道 ”,才能“去非性 ”,才能“反性 ”,显然 是明道、领会道之意。《管子 ·形势 》:“道之所言 者一也 ,而用之者异。有闻道而好为家者 ,一家之 人也。有闻道而好为乡者 ,一乡之人也。有闻道 而好为国者 ,一国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天下者 , 天下之人也。有闻道而好定万物者 ,天地之配 也。”《形势解 》:“闻道而以治一乡 ,亲其父子 ,顺 其兄弟 ,正其习俗 ,使民乐其上 ,安其土 ,为一乡主 干者 ,乡之人也。故曰 :‘有闻道而好为乡者 ,一 乡之人也 ’⋯⋯闻道而以治一乡 ,亲其父子 ,顺其 兄弟 ,正其习俗 ,使民乐其上 ,安其土 ,为一乡主干 者 ,乡之人也。故曰 :‘有闻道而好为乡者 ,一乡 之人也。’”此“闻道 ”与“用 ”道相对 ,“用 ”是行 , “闻 ”显然就是知。 今天的《论语 》注译本 ,基本上也都是这样解 释的。如杨伯峻《论语译注 》:“孔子说 :‘早晨得 知真理 ,要我当晚死去 ,都可以。’”①孙钦善《论 语注译 》:“闻 ,知。孔子所说的道 ,或指治道 ,或 指学说 ,这里指后者。”“孔子说 :‘早晨悟到了真 理 ,就是当晚死去也是可以的。’”②潘重规《论语 今注 》:“由早晨到晚上 ,时间极为短暂 ,早晨得知 真理 ,当晚可以死去。人若能悟得真理 ,就能在生 命中发出无限的光辉 ,这样才不枉生 ,才不枉死 , 旦夕之暂 ,胜过万年 ,所以说 ,早晨得知真理 ,就是 当晚死去 ,都可以了。”③ 但这种通行的解释是值得讨论的。 首先 ,它与孔子的思想性格存在矛盾。如果 孔子以求“知 ”为人生的最高追求 ,他可以说“早 晨得知真理 ,就是当晚死去都可以 ”。这样 ,孔子 和纯粹的理论研究者就没有区别了。但是 ,孔子 的人生最高追求是“德 ”而非“智 ”,“尊德性 ”与 “道问学 ”比较 ,“尊德性 ”是第一位的 ,“道问学 ” 是第二位的。孔子虽然说 :“不知礼 ,无以立也。” (《论语 ·尧曰 》)但他更明白“知礼 ”并不等于 “得仁 ”、“获仁 ”。因此他强调 :“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 》)因为 “知之者 ,在彼 ,而我知之也。好之者 ,虽笃 ,而未 能有之。至于乐之 ,则为己之所有 ”。④“知之 ”是 “在彼 ”,“好之 ”仍是“未能有之 ”,还是外在的。 只有“乐之 ”,才是“为己之所有 ”。在孔子看来 , 修己不能只停留在“知 ”的阶段 ,要想把“在彼 ”的 客观真理 ,化为“为己之所有 ”的主体之仁 ,就必 须依赖于“行 ”。因此 ,相对于“知 ”,孔子更重视 “行 ”。他人生的目标不是“知道 ”、“知仁 ”,而是 修己成仁 ,变天下“无道 ”为“有道 ”。他说 :“弟子 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 ·251·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力 ,则以学文。”(《论语 ·学而 》)“学文 ”属于 “知 ”一类 ,孔子将其归之为“行有余力 ”后之事 , 其态度非常明显。基于这种重德甚于求“知 ”的 一贯性格 ,孔子是不可能“朝知道 ”而“夕死 ”的。 其次 ,孔子平常于“道 ”并非不“知 ”,也不认 为“道 ”是难“知 ”的。古人感叹“非知之艰 ,行之 惟艰 ”, ①“非知之实难 ,将在行之 ”(《左传 ·昭公 十年 》) ,孔子也是如此。孔子曾说 :“志于道 ,据 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论语 ·述而 》)“道 ”是 其所“志 ”,平常焉能不“知 ”? 他又说 :“齐一变 , 至于鲁 ;鲁一变 ,至于道。”(《论语 ·雍也 》)“道 ” 是什么 ? 他显然是很清楚的。孔子不但认为自己 平常是“知道 ”的 ,而且认为其他人“知道 ”也不 难。子游曾说 :“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君子学 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 ·阳 货 》)“学道 ”近于“知道 ”。孔子认为这并不难 , 不但“君子学道 ”,“小人 ”也能“学道 ”。他说 :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论语 ·卫灵公 》)人不 “知道 ”,又怎能“弘道 ”? “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 食者 ,未足与议也 ”。 (《论语 ·里仁 》)“志于道 ” 是对“士 ”的一般 ,是基本条件。可见 ,就是 对一般士人 ,“知道 ”也并不难 ,只有“行 ”才难。 孔子不视“知道 ”为难事 ,不以“知道 ”为人生 的最高追求 ,他又怎么能说“早晨得知真理 ,就是 当晚死去都可以 ”呢 ? 可见这种通行的解释是不 能成立的。 二、“有道”的问题 可能是意识到了前人“知道 ”说有难以消解 的矛盾 , ②何晏和邢昺提出了“有道 ”说的新解。 何晏《集解》:“言将至死 ,不闻世之有道也。”邢昺 疏 :“此章疾世无道也。设若早朝世有道 ,暮夕而 死 ,可无恨矣。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也。”③这 里的“闻 ”即“听 ”,用的是本义。孔子“听说 ”了 道 ,暮夕而死 ,就可无恨 ,未免太简单了。④ 所以 何晏、邢昺都将“道 ”训为“有道 ”。这样 ,孔子是 说早上“听说 ”有道 ,暮夕就可死了。虽然是说孔 子对现实政治悲观到了极点 ,“至死不闻世之有 道 ”。但实际是消解了“知道 ”说与孔子思想性格 的矛盾 ,将孔子的人生理想由“知道 ”转移到道的 实现上。 后来的学者有的也体会到了《注 》、《疏 》的这 一番苦心。如孙弈就说 :“孔子岂尚未闻道者 ? 苟闻天下之有道 ,则死亦无遗恨 ,盖忧天下如此其 急。”⑤毛子水也说 :“这个解释最为合经意。《雍 也 》篇‘鲁一变 ,至于道 ’的‘道 ’,亦是用于这个意 义的。下章‘士志于道 ’和《雍也 》篇里‘天下有 道 ’的‘道 ’,亦以这个讲法为合。这些‘道 ’字 ,与 ‘吾道一以贯之 ’、‘古之道也 ’的‘道 ’,意义完全 不同 ! 但自汉以来 ,除二三学者外 ,注释《论语 》 的人 ,都把孔子‘朝闻道 ’的话讲错了 ⋯⋯这里朝 夕二字 ,不是表示时间的距离 ,而是表示‘立刻 ’ 或‘马上 ’的意义。从这两句话 ,我们可以体会到 孔子一生忧世忧民的苦心 !”因此 ,他将此章译 为 :“孔子说 :‘如果有一天能够听到天下已太平 , 马上死去也愿意。’”⑥ 但将“道 ”解为“有道 ”,训诂上有增字为训之 嫌。而“闻道 ”上古文献除作“知道 ”、“悟道 ”解 外 ,一般都是听见道、听到道的意思 ,并没有听见 有道、听到天下已太平的例子。如《老子 》第四十 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庄子 ·秋 水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 谓也。”《知北游 》:“无始曰 :‘道不可闻 ,闻而非 也 ;道不可见 ,见而非也 ;道不可言 ,言而非也。知 形形之不形乎 ! 道不当名。’无始曰 :‘有问道而 应之者 ,不知道也。虽问道者 ,亦未闻道。’”《庚 ·351· 廖名春 :《论语 》“朝闻道 ,夕死可矣 ”章新释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尚书 ·商书 ·说命中 》。此属“晚书 ”。 从《慎子 ·君臣 》、《新序 ·杂事 》、《汉书 ·夏侯胜传 》看 ,“知道 ”说起源很早。 何晏注、邢昺疏、朱汉民整理 :《论语注疏 》卷四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0年 ,第 54页。 李零就是这样解释的 :“孔子不一样 ,他说 ,早上听说真理 ,晚上死了也值了。王朝闻的名字就是据此而起。”李零 :《丧 家狗 ———我读〈论语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 2007年 ,第 106页。 孙弈 :《履斋示儿编 》卷五 ,《知不足斋 》丛书第二十五集 ,古书流通处景印本。 毛子水 :《论语今注今译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 1979年 ,第 50—51页。 桑楚 》:“趎勉闻道达耳矣 ! ”《晏子春秋 ·内篇问 上 》:“臣闻问道者更正 ,闻道者更容。”《管子 ·霸 形》:“仲父不一言教寡人 ,寡人之有耳 ,将安闻道 而得度哉 ?”《韩非子 ·十过 》:“寡人尝闻道 ,而未 得目见之也。愿闻古之明主得国失国何常以 ?” 《说疑 》:“凡术也者 ,主之所以执也 ;法也者 ,官之 所以师也 ,然使郎中日闻道于郎门之外 ,以至于境 内日见法 ,又非其难者也。”《新书 ·修政语下 》: “凡人者 ,若贱若贵 ,若幼若老 ,闻道 ,志而藏之 ; 知道 ,善而行之 ,上人矣。闻道 ,而弗取藏也 ,知 道 ,而弗取行也 ,则谓之下人也。”《韩诗外传 》卷 第九 :“传曰 :‘君子之闻道 ,入之于耳 ,藏之于心 , 察之以仁 ,守之以信 ,行之以义 ,出之以逊 ,故人无 不虚心而听也。小人之闻道 ,入之于耳 ,出之于 口 ,苟言而已 ,譬如饱食而呕之 ,其不惟肌肤无益 , 而于志亦戾矣。’”这些“闻道 ”,没有一例可解为 “听说天下有道 ”、“听到天下已太平 ”的。 ①② 汪淳 :《论语疑义探释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 2003年 ,第 16、16—17页。 台湾学者汪淳的分析值得参考 ,他说 :“盖孔 子生当乱世 ,道衰德薄 ,然尚未至于‘举世混浊 , 无道可闻 ’之时。《公冶长 》篇 :‘子曰 :宁武子邦 有道则知 ,邦无道则愚。’《卫灵公 》篇 :‘子曰 :直 哉 ! 史鱼。邦有道如矢 ,邦无道如矢。君子哉 ! 蘧伯玉。邦有道则仕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子张 》篇 :‘子贡曰 :文武之道 ,未坠于地 ,在人 ; 贤者识其大者 ,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 焉。’可见孔子之世 ,尚未全属无道 ,亦非无道可 闻。虽仪封人见孔子 ,出曰 :‘天下之无道也久 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亦属慨乎言之 ,未可据。 纵使天下滔滔者皆无道也 ,亦有孔子及其贤弟子 之道存焉。何以谓‘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也 ’。 《集解 》之说非。”① 所以 ,不论从语言习惯 ,还是从当时的历史事 实而言 ,“有道 ”说也是讲不通的。 三、“达道”的新解 既然“知道 ”说和“有道 ”说都非确诂 ,那么 , 《论语 》此章究竟要如何解释呢 ? 我们先来看看汪淳的新解 :“余以为此章之 道字 ,应指孔子之道而言 ,与‘吾道一以贯之 ’ (《里仁 》)、‘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 ’(《公冶长 》)、 ‘非不说子之道 ,力不足也 ’(《雍也 》)、‘道之不 行 ,已知之矣 ’(《微子 》)各章之道字同义。全章 之旨 ,乃孔子叹自己之道不得行于世 ,故极言若朝 闻吾道行于天下 ,则夕死亦无憾矣。圣人切盼己 道得行之心 ,于斯表露无疑。”② 汪淳以“此章之道字 ,应指孔子之道而言 ”, 以为“全章之旨 ,乃孔子叹自己之道不得行于世 , 故极言若朝闻吾道行于天下 ,则夕死亦无憾矣 ”, 其意思的理解可谓八九不离十 ,但训诂则颇成问 题。首先 ,他将“道 ”解释为“吾道行于天下 ”,犯 的错误与“有道 ”说一样 ,都是增字为训。其次 , 他还是视此处的“闻 ”为听闻、闻知 ,可谓不得 要领。 笔者认为 ,无论是“知道 ”说 ,还是“有道 ”说、 “道行 ”说 ,错就错在对“闻 ”的理解上。这里的 “闻 ”,既非听闻 ,也非悟知 ,而当训为“达 ”,到达 , 引申之 ,即实现。所谓“闻道 ”,即到达道 ,实现 道。因此 ,“子曰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当译为 : “孔子说 :‘早晨实现了我的理想 ,就是当天晚上 死去也心甘。’”这里表现出来的 ,不是孔子对 “知 ”的追求 ,而是孔子对“行 ”,对修己成仁 ,实现 王道政治理想的孜孜以求。 “闻 ”训为“达 ”,《论语 》早有定说。其《颜 渊 》篇第二十章记载 :“子张问 :‘士何如斯可谓之 达矣 ?’子曰 :‘何哉 ,尔所谓达者 ?’子张对曰 :‘在 邦必闻 ,在家必闻。’子曰 :‘是闻也 ,非达也。夫 达也者 ,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 ,虑以下人。在 邦必达 ,在家必达。夫闻也者 ,色取仁而行违 ,居 之不疑。在邦必闻 ,在家必闻。’” 此章从表面看 ,是孔子教子张如何分辨“闻 ” 与“达 ”,但实质告诉我们“闻 ”与“达 ”是一对同 义词 ,子张言其同 ,而孔子辨其异。子张先问孔子 士人怎样才可以叫“达 ”。孔子却反问子张你所 说的“达 ”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 :“在邦必闻 ,在 家必闻。”子张先言的是“达 ”,后又用“在邦必闻 , 在家必闻 ”回答孔子“何哉 ,尔所谓达者 ”之问。 显然 ,在子张的眼里 ,“闻 ”就是“达 ”。孔子虽然 ·451·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力辨“闻 ”不等于“达 ”,但正好说明一般人是视 “闻 ”如“达 ”,只见其同 ,不见其异。 《论语 》中有诸多孔子辨别同义词的记载。 如“周 ”与“比 ”本来是同义词 ,《说文 ·比部 》: “比 ,密也。”又《口部 》:“周 ,密也。”故人们常“比 周”连言。① 而孔子却力辨其同中有异 ,认为有君 子、小人之别 ,说 :“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 周。”(《论语 ·为政 》) “和 ”与“同”也是同义词。《左传 ·昭公二十 年 》:“公曰 :‘唯据与我和夫 ! ’晏子对曰 :‘据亦同 也 ,焉得为和 ?’公曰 :‘和与同异乎 ?’对曰 :‘异 ⋯⋯’”在齐侯看来 ,“和 ”与“同 ”义同 ,晏子说 “据亦同也 ,焉得为和 ”,他感到奇怪 ,故反问 :“和 与同异乎 ?”可见“和与同异 ”,只是晏子特别的创 意。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子路 》)与晏子一样 ,也是特别的创意 , 而并非当时的通说。 《玉篇·水部 》:“泰 ,骄也。”可见“泰 ”、“骄 ” 是同义词。故《国语 ·晋语六 》、《晋语八 》、《礼 记 ·大学 》、《晏子春秋 ·内篇谏上 》等都“骄泰 ” 连言。孔子说 :“君子泰而不骄 ,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 ·子路 》)强调“泰 ”、“骄 ”的不同 ,正是基 于一般人的同而言的。 《颜渊》篇第二十章孔子力辨“闻 ”不等于 “达 ”,与上述分辨“周 ”“比 ”、“和 ”“同 ”、“泰 ” “骄 ”同 ,正好说明一般人如子张正是视“闻 ”如 “达 ”,以“闻 ”为“达 ”之同义词的。因此 ,后人遂 “闻达 ”连言。 《诗 ·大雅 ·思齐》:“不闻亦式 ,不谏亦入。” 郑玄笺 :“式 ,用也。文王之祀于宗庙 ,有仁义之 行而不闻达者 ,亦用之助祭。有孝悌之行而不能 谏争者 ,亦得入。言其使人器之不求备也。”②郑 玄将《诗 ·大雅 ·思齐 》之“闻 ”释为“闻达 ”,“闻 达 ”连言 ,是其以“闻 ”、“达 ”同义之证。 “闻达 ”连言 ,并非郑玄的独创 ,文献屡见。 如《督邮保举博士板状 》:“隐居乐道 ,不求闻达。” (《东汉文纪 》卷三 )江淹 :“臣本琐姿 ,不慕闻 达。”(《江文通集 》卷二 )《神仙传 》:“故时人呼白 石先生为隐遁仙人 ,以其不汲汲于升天为仙官 ,亦 犹不求闻逹者也。”(《太平广记 》卷七 )其中最出 名的当属诸葛亮《出师表 》的名言 :“苟全性命于 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三国志 ·蜀志 》卷五 ) 这里的“闻达 ”,“闻 ”就是“达 ”,“达 ”就是“闻 ”。 所以 ,将“朝闻道 ,夕死可矣 ”训为“朝达道 ,夕死 可矣 ”,是信而有征的。 《淮南子 ·主术 》:“是故号令能下究 ,而臣情 得上闻。”高诱注 :“闻 ,犹达也。”也是以“达 ”释 “闻 ”。再如 ,《后汉书 》卷四三《隗嚣公孙述列 传 》:“述梦有人语之曰 :‘八厶子系 ,十二为期。’ 觉 ,谓其妻曰 :‘虽贵而祚短 ,若何 ?’妻对曰 :‘朝 闻道 ,夕死尚可 ,况十二乎 !’”所谓“祚短 ”,由“夕 死 ”而来。“贵 ”则由“闻 ”出。这里就是以《论 语 》的“闻道 ”来证明其实现登祚显贵的理想。 《晋书 》卷一二一《李寿传 》:“寿命筮之。占 者曰 :‘可数年天子。’调喜曰 :‘一日尚为足 ,而况 数年乎 !’思明曰 :‘数年天子 ,孰与百世诸侯 ?’寿 曰 :‘“朝闻道 ,夕死可矣。”任侯之言 ,策之上也。’ 遂以咸康四年僭即伪位。”“夕死可矣 ”对应“一日 尚为足 ,而况数年乎 ”,“闻道 ”对应“天子 ”。也是 以“闻道 ”为实现其当“天子 ”的理想。 《南齐书 》卷三一《荀伯玉传 》:“初善相墓者 见伯玉家墓 ,谓其父曰 ,当出暴贵而不久也。伯玉 后闻之曰 :‘朝闻道 ,夕死可矣。’死时年五十。” “闻道 ”对“暴贵 ”而言 ,“夕死 ”对“不久 ”而言 ,荀 伯玉为了“暴贵 ”而不惜“五十 ”而“死 ”,也是将 “闻道 ”视为“暴贵 ”理想的实现。 由此可见 ,以《论语 》的“闻道 ”为“达道 ”,训 为达到道 ,实现理想 ,不但有可靠的训诂根据 ,也 有前人解读的先例 ,更符合孔子重行甚于求“知 ” 的思想性格 ,是完全可信的。 (责任编辑 :苗  慧 ) ·551· 廖名春 :《论语 》“朝闻道 ,夕死可矣 ”章新释 ① ② 如《左传 》、《庄子 》、《荀子 》、《晏子春秋 》、《管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战国策 》、帛书《黄帝四经 》等。 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 :《毛诗正义》卷一六—三 ,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北京 :中华书局 , 1980年 ,第 517页。
/
本文档为【_论语_朝闻道_夕死可矣_章新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