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洛阳牡丹记

洛阳牡丹记

2011-02-07 4页 pdf 146KB 7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5956

暂无简介

举报
洛阳牡丹记 洛阳牡丹记 作者:(宋)欧阳修撰 【图书简介】 - 洛阳牡丹记 宋欧阳修撰。修有《诗本义》,已著录,是记凡三篇。一日花品,叙所列凡 二十四种。二曰花释名,述花名之所自来。三曰风俗记,首略叙游宴及贡花,馀 皆接植栽灌之事。文格古雅有法,蔡襄尝书而刻之於家,以拓本遗修。修自为跋, 已编入《文忠全集》,此其单行之本也。周必大作《欧集考异》,称当时士大夫家 有修《牡丹谱印》本,始列花品,叙及名品,与此卷前两篇颇同。其後则曰叙事、 宫禁、贵家、寺观、府署、元白诗、讥鄙、吴蜀、诗集、记异、杂记、本朝、双 头花、进花、丁...
洛阳牡丹记
洛阳牡丹记 作者:(宋)欧阳修撰 【图书简介】 - 洛阳牡丹记 宋欧阳修撰。修有《诗本义》,已著录,是记凡三篇。一日花品,叙所列凡 二十四种。二曰花释名,述花名之所自来。三曰风俗记,首略叙游宴及贡花,馀 皆接植栽灌之事。文格古雅有法,蔡襄尝书而刻之於家,以拓本遗修。修自为跋, 已编入《文忠全集》,此其单行之本也。周必大作《欧集考异》,称当时士大夫家 有修《牡丹谱印》本,始列花品,叙及名品,与此卷前两篇颇同。其後则曰叙事、 宫禁、贵家、寺观、府署、元白诗、讥鄙、吴蜀、诗集、记异、杂记、本朝、双 头花、进花、丁晋公续花谱,凡十六门,万馀言。後有梅尧臣跋。其妄尤甚,盖 出假托云云。据此,是宋时尚别有一本。《宋史。艺文志》以《牡丹谱》著录而 不称《牡丹记》 【作者简介】 - 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 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 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 若讷,降为峡州夷陵令。四年,移乾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 官。康定元年(一○四○),复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 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 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 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 ○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 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 阴,年六十六。缢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 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 五卷)为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 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 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系年原 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 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 附于卷末。》,盖已误承其讹矣。 【译文 】 牡丹产于丹州、延州,往东则有青州,南面的越州也产牡丹。而洛阳的牡丹, 现在是天下第一。洛阳所说的的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等等,都是那些地方培 植的最好的品种,可是到了洛阳,这些花才不过充得上众多牡丹中的一种,排列 次序,不会超出三等以下的范围,哪一种也不能与洛阳牡丹分庭抗礼。而越州牡 丹因产地远,很少见,当然更不为人所重视,而即便是越州人也不敢自夸,拿来 和洛阳牡丹一争高下。这样洛阳牡丹就稳稳地享有了天下第一的美誉。 洛阳的花也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都不比其他地方 出产的差,但洛阳人并不特别看重,称为果子花,或叫什么花什么花,而到牡丹 则不称名称,就直接叫“花”。这意思就是说天下真正的花就洛阳牡丹一种,它 的名声无人不知,不借称说牡丹的名称就知道说的是它。洛阳人对洛阳牡丹的爱 重就到了这种程度。 说(洛阳牡丹之所以特别好的原因)的人大都认为洛阳处于三河之间,自古 就是善地,古时候周公凭借精密计量考察太阳的出没,在这里测知寒暑变化与风 雨调顺与不调顺的规律,因而这里是天地的中央,草木开花得到天地中正平和之 气最多,所以洛阳牡丹独与其他地方不同。我对这种说法很不以为然。洛阳在周 朝所拥有的地域里,四方诸侯来纳贡,道里远近差不太多,是九州的中央,可是 在广大无比的天地之间,洛阳未必处在正中。又何况天地平和之气,应当是遍布 四方上下的,不应是局限在某一地区之中而私爱于谁的。所谓中正平和,是一种 普遍、一般之气,它推及到各类事物,这些事物也应是普遍、一般的形态。事物 的一般形态,是不甚美也不甚恶。到了事物内在之气出了问题,美与恶两种因素 的正常转换被阻隔,就导致事物呈现极美与极恶的不同形态,这都是缘于内在之 气偏离平和。花卉集中地表现美,瘤子肿块集中地表现恶,在丑与好方面虽然很 不相同,但都缘于内在之气偏离常态,这点却是一样的。 牡丹花的命名,或用姓氏,或用州县,或用地区,或用颜色,或显示其作为 标志的某种特色。姚黄、牛黄、左花、魏花,是以培植者的姓氏著名;青州、丹 州、延州红,是以所产州县著名;细叶、粗叶寿安、潜溪绯,是以产地著名;一 捻红、鹤翎红、朱砂红、玉板白、多叶紫、甘草黄,是以颜色著名;献来红、添 色红、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晕檀心、莲花萼、一百五、叶底紫,都是标志其某 种特色。叫做“姚黄”的,特点是千叶黄花,出于民间姚氏之家。这种牡丹问世, 到今天不到十年。姚氏住在白司马坡,那地方属河阳地区,但这种花不在河阳流 传,却在洛阳流传。洛阳流传的也不多,一年不过几朵而已。魏家的花,是千叶 肉红花,出于当过宰相的魏仁溥家。起初是樵夫在寿安山中发现这种牡丹花,后 砍下来卖给魏家。魏家池塘馆阁甚大,据说这种牡丹初面世时,有想去看一眼的, 每人得交十数钱,才让登舟渡池到养花的地方去看,魏家每天可收到上万钱。后 来魏家破亡,卖掉了那个园子。现在普明寺后的林木池塘就是魏家养花的地方。 寺僧在那里耕作,来植桑种麦。这种牡丹流传到老百姓家的很不少。有数过花瓣 的,说一朵多到七百叶。钱思公曾说:“人们说牡丹是花中之王,现在千叶姚黄 真可以算作“王”了,而魏花是“后”。” 牡丹花最早不见于文字记载,只作为药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上,但在花里 面没有很高地位,与荆棘没大差别,当地人砍来当柴禾用。自唐代武则天以后, 洛阳牡丹开始兴盛,但还没有凭特殊名目著称的。唐代如沈佺期、宋之问、元缜、 白居易等人都善于吟咏花草,推想如有像今天这种独具特色的牡丹,那么他们一 定会在诗作中予以表现,可是他们并没有这类诗作流传。只刘梦得有《咏鱼朝恩 宅牡丹》一诗,但也只写“一丛千万朵”而已,也没有写出什么美而且特异的地 方。谢灵运说永嘉竹林中、水流边牡丹很多,但现在看到南方的牡丹比洛阳的差 得很远,这足以说明洛阳牡丹自古以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兴盛过。 洛阳百姓的习俗,是大多喜欢花,一到春天,城里不分贵贱都要插花,即便 是挑担子卖苦力的也不例外。花开的时候,士大夫和一般百姓都争着游春赏花。 往往在有亭台池塘的古庙或废宅处,形成临时街市,搭上帐幕,笙歌之声远近相 闻。最热闹的要数月坡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等几处。要到 花落,街市才会撤掉。洛阳到东京有六个驿站,原先洛阳并不向京城进献牡丹花。 自徐州李相迪任“留守”时,才开始向东京进献牡丹。每年派衙校一员,乘驿马, 一天一夜赶到东京。所进献的不过是姚黄、魏花三数朵。用菜叶把竹笼子里面垫 好、盖好,使花在驿马上不动摇,用蜡把花蒂封好,就可让花几日不落。 一般洛阳人家家有牡丹,而很少有大树的,原因是牡丹要嫁接才好,不嫁接 品种会退化。初春时,洛阳人到寿安山中砍小枝子到城里卖,称小枝子为山篦子。 人们在家里把园中土地整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栽下去,到秋天才嫁接。精通嫁接 的工人,被称作“门园子”,有钱人家都要邀请这样的人。姚黄一个接头值到五 千钱,秋天时立下契约买定,嫁接好,到春天见到开花才付给工钱。洛阳人特爱 惜这种花,不愿意公开其中的技术秘密,有位权贵想买姚黄接头(了解其中秘密), 有人于是用开水把接头烫死卖给那位权贵。魏花起初一个接头也要值到五千钱, 现在也还值一千钱。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新建 文本文档.txt 整理:余姚市宋岙村旅游发展研究会、国学网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新建 文本文档.txt[2010-12-21 10:45:11] Acr2119.tmp 本地磁盘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新建 文本文档.txt
/
本文档为【洛阳牡丹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