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职业病危害案例与处理

职业病危害案例与处理

2010-12-23 50页 ppt 1009KB 1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6330

暂无简介

举报
职业病危害案例与处理null职业病危害案例与处理 职业病危害案例与处理 浙江省卫生监督所 汪严华 电话:0571-87838249 Email:wsjd_wyh@zjwst.gov.cn 二00六年 null主要内容职业病危害典型案例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理 控制职业病的措施与对策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2006年2月22日在北京召开 主题:全球责任.共创和谐 “2005年最具责任感企业”颁奖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企业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遵守法律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一步, 上海宝钢集团:获奖理由是关爱职工...
职业病危害案例与处理
null职业病危害案例与处理 职业病危害案例与处理 浙江省卫生监督所 汪严华 电话:0571-87838249 Email:wsjd_wyh@zjwst.gov.cn 二00六年 null主要内容职业病危害典型案例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理 控制职业病的措施与对策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2006年2月22日在北京召开 主题:全球责任.共创和谐 “2005年最具责任感企业”颁奖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企业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遵守法律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一步, 上海宝钢集团:获奖理由是关爱职工的安全与健康.null2006年4月28日在北京,第五届2005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颁奖 2006浙商社会责任奖:行业领先、纳税与就业、环境友好、社会公益活动、劳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人本精神、尊重人权、关爱生命,为员工和消费者提供良好服务。 2005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2005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2005年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职业病5247例,其中,报告新增尘肺病例3380例,占报告职业病例数的64.42%;职业性肿瘤13例,占0.25%;急性中毒494例,占9.4%;慢性中毒565例,占10.76%;其它因素职业病(眼、耳鼻喉口腔疾病、皮肤病、物理因素职业病、生物因素职业病、其它职业病等)795例,占15.15% 尘肺病病死率9.70% 急性中毒病死率9.92%。2001-2005年全省新发职业病2001-2005年全省新发职业病案例一、苯中毒案例一、苯中毒2002年2月26日,温州市某鞋材加工厂工人陈某(20岁,湖南人)开始从事鞋底清洗工作。 6月6日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症状,即回老家休养。因症状不断加剧。 7月14日前往医院治疗,入院后7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 医院诊断结果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颅内出血而致死。 经温州市职业病诊断小组诊断,陈某系职业性苯中毒死亡。中毒原因分析中毒原因分析原料使用:使用的清洗液中含有40%的纯苯(剧毒) 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苯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达29.6倍。 危害告知:劳动中没有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岗位职业危害的告知内容。案例二、正已烷中毒案例二、正已烷中毒2000年7月,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的台资制鞋企业(安加鞋厂) 27名打工妹正已烷中毒(四肢麻木,肌力下降)案例三、1、2二氯乙烷中毒案例三、1、2二氯乙烷中毒2003年台州某制鞋企业,二名工人工作4个月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直至神志模糊,逐步加重,“中毒性脑病、脑水肿”,经治疗无效死亡。null使用的原料有:PU510胶、“天那水”、包头胶。现场模似试验(天那水): 1、2二氯乙烷浓度达383mg/m3(标准15mg/m3) 原料使用:使用的胶粘剂中中含有1、2二氯乙烷(高毒),而且成份不清,盲目使用。 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 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鞋用胶粘剂的现状鞋用胶粘剂的现状2004年对全省127种胶粘剂检查、检验结果: 苯超标率 15.74% 甲苯、二甲苯超标率22.05% 1、2二氯乙烷超标率2.36% 二氯甲烷超标率2.36% 无中文警示说明的产品:46% 案例四: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案例四: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嘉兴某制革企业工人,男,18岁, 2003年7月2日进厂,干法生产线,从事涂头作业。 2003年12月11日,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皮肤和巩膜黄染,但未就诊,继续工作;12月13日清晨因症状加重不能继续工作(上夜班),请假离厂,但仍未就诊;12月15日出现意识异常;12月16日被家属送某综合性医院就诊,以病毒性肝炎收入院; 12月17日上午,吐咖啡色液体,意识不清,诊断为中毒性肝病。12月24日夜死亡。 死亡诊断“中毒性肝病”并发“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昏迷、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理化性质:无色、淡的胺味的液体。相对密度0.9445(25℃)。沸点152.8℃。蒸气密度2.51。 接触机会: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溶剂,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和树脂等工业。 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null健康影响: 皮肤:污染皮肤可致轻、重不等的灼伤,皮肤起皱,肤色发白,伴有灼痛感,严重者可使皮肤胀肿,剧烈灼痛。 眼:污染眼引起灼痛、流泪、结膜充血; 严重者可引起角膜坏死。 胃肠道症状: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便秘等,少数病例有中上腹痛。 肝脏:急性中毒时肝脏损害常较为突出,患者有明显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出现黄疸,肝脏逐渐肿大,有压痛,常规肝功能检查示异常,其中血清转氨酶升高较明显。病变一般不严重,经治疗可逐步减轻,数周内病情可完全恢复。严重急性中毒:表现为重症中毒性肝病,职业性中毒为少见,接触高浓度,尤其是皮肤污染严重,未及时彻底洗清者,应警惕发生严重中毒。特殊危险者:原患有各种原因的肝脏疾病者,对DMF较为敏感。 中毒原因分析中毒原因分析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岗位DMF浓度为102.52 mg/m3 ,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 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 个人防护:不到位,个人敏感性较高等因素有关。 案例五:矽肺案例五:矽肺2004年5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温州市龙湾区陶瓷制品加工企业矽肺事件 陶瓷制品加工企业中造成数十名工人患矽肺。null1993年泰顺县496名职工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吴家岭隧道的南北段工程,因工作场所无任何防护措施,致使196名职工患尘肺(已死亡10人),年龄最小的22岁,工龄最短的为1个月。 2005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5名工人体检发现约有90名矽肺病。 发病的原因发病的原因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车间生产环境粉尘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包装手工操作,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 粉尘特征:岩石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极高。 职业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案例六:化工企业职业中毒案例六:化工企业职业中毒2005年2月1日宁波某光学有限公司一女工发生三氯乙烯中毒死亡。中毒原因中毒原因作业环境:生产车间全封闭,采用中央空调,无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三氯乙烯浓度测定结果:396.7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无有效个人防护: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 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 职业病危害未告知:劳动者不知道毒物危害及防护知识null2005年2月1日宁波某光学有限公司一女工发生三氯乙烯中毒死亡。 赔偿30万元,行政处罚20万元,停业整改三个月。 案例七:化工企业职业中毒案例七:化工企业职业中毒2003年4月,台州某化工有限公司氰乙酸甲酯车间氰化工段职工操作时不慎吸入氰化钠气体中毒死亡。 侵入途径:在室温下职业性中毒主要为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在热处理时吸入氰化钠形成的蒸气而引起,蒸气浓度高时也能从皮肤吸收一部分。 中毒表现: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氰化钠时,几乎可立即停止呼吸,造成猝死。非猝死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胸闷及粘膜刺激症状。随后呼吸加快加深,脉搏加快,心律不齐,瞳孔缩小,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接着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昏迷和血压骤降,呼吸表浅而慢,以至完全停止。随后,心脏停博而死亡。案例八:化工企业职业中毒案例八:化工企业职业中毒 2003年10月8日上虞市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因生产设备意外破裂而引起的二甲基硫醚泄漏中毒事故,中毒人数5人 。 案例九:造纸企业职业中毒案例九:造纸企业职业中毒2003年5月12日富阳市 某造纸企业4名中毒,其中3人已死亡。 2003年6月20日晚慈溪市某造纸厂急性中毒7人,其中6人死亡。中毒原因中毒原因作业环境:化浆池半封闭,硫化氢浓度较高。 无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警示标识:无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病危害未告知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劳动者不知道毒物危害及防护知识。 应急救援不当:导致伤亡人员增加。案例十:刀具厂职业中毒案例十:刀具厂职业中毒2003年10月5日下午4时,温州某金石刀具股份有限公司造成急性中毒5人,其中4人死亡。 电镀废水处理设备,因使用过程中发现废水处理罐渗漏,进行检修,排废水完毕;1名工人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开始清理罐体中的污泥,昏在罐内;另一名工人抢救,即摔至罐底。后经消防官兵戴上防毒面具等进入罐中救出,送医院救治。null主要工艺有镀铜、铬、镍等,使用氰化钠、氰化亚铜等氰化物剧毒品,并产生电镀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含氰含碱废水→氰集水池→氧化反应池→沉淀反应池→沉淀池 。 事故现场监测:硫化氢7.7 mg/m3,氰化氢0.77 mg/m3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MAC:硫化氢10 mg/m3,氰化氢1 mg/m3 )。 职业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职业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据估计:我国因职业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 2.4%。 据统计,我国因职业安全事故、职业中毒、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00亿元。 典型案例典型案例2005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5名工人体检发现约有90名矽肺病。估计安置和补偿费用需600万元。 1993年泰顺县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致使196名职工患尘肺,温州中院判决赔偿2亿元。 造成中毒事故的原因造成中毒事故的原因原料、设备、环境因素(经济相对落后、中小企业和非正规企业问题突出,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人的原因(安全意识淡薄,弱势群体、流动劳动者。职业伤亡事故60-70%是由于职工违章操作和缺乏卫生知识所造成) 管理的原因(职业卫生管理与服务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管理缺乏科学依据,随意心大)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我国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基于这一模型。管 理 失 误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加害物事故行为人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处理指南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处理指南报告 现场处理与调查取证 调查报告的撰写 报告报告1、一般事故: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6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部报告。 2、一般事故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调查处理;对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职责进行调查处理。现场处理与调查取证现场处理与调查取证现场协助医务人员抢救中毒人员。 控制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必要时,采取临时控制措施。null事故原因调查取证: 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言了解工艺流程、原料、产品、产量、事发经过、中毒人员症状和救治过程、有无违章行为、与以往操作的不同点(询问中毒工人、同事、企业主或负责人、现场见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 现场调查生产车间概况、有无操作规程、警示标识、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等(现场监督检查笔录、拍照) 收集现场物证(采集现场使用的原料等有关物品进行实验分析、现场模拟测试) 调取或复印相关书证(劳动合同、工资单、病历资料、历年监测报告、生产工艺流程、原料、中间体、产品等技术资料) 鉴定结论(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 null事故责任调查取证:重点调查企业负责人和直接主管人员的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 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言(询问企业主或负责人、中毒工人、同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防护措施、劳动者健康权益维护等落实情况,制作询问笔录) 现场调查(现场检查卫生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制作检查笔录、拍照) 调取或复印相关书证(职业卫生防护经费的支出、监测、体检、培训工作执行情况)等。null行政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可适用《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处罚。 如认定事故中劳动者生命健康损害尚未达到“严重损害”的程度,则应适用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其他相应违法行为的条款予以行政处罚。 如认定职业中毒事故已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则应适用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调查报告的撰写调查报告的撰写事由 事发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性质、法人代表、生产工艺流程图、原料、中间体、产品、产量) 事发经过(详细过程,特别是否有违章行为) 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现场基本概况、面积、高度、生产车间有无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警示标识;有无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有无应急救援设施)。了解历年监测结果,事故现场监测null调查企业有无造成事故的违法行为存在。该企业是否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有无职业病防治管理组织,是否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是否对工人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和教育,是否提供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是否组织过对工人的职业健康体检。 中毒病人与救治、诊断情况 事故性质认定(经对当事人的询问调查、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事故现场监测、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和检验结果等资料,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的规定、《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31-2002),认定为一起因硫化氢引起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造成急性职业中毒5人(其中3人死亡),属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 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事故责任分析 处理意见和建议(依法处罚、全省通报、举一反三,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职业病危害管理与控制策略职业病危害管理与控制策略职业病危害控制程序职业病危害控制程序第一步:确定“关键点危害区域” 第二步:编制一份全面的清单 第三步:持续改进,通过采取成功的行动,企业将从化学品管理中获益,对拟采取的行动必需有常规的监控,识别和消除实施训的障碍.作业场所毒物危险度评估作业场所毒物危险度评估危害:指任何对人或环境造成的伤害; 危险度:造成人体健康或财产、环境实际遭受伤害的可能性(高或低)“危险度”影响因素“危险度”影响因素毒物本身的毒性(查危险度术语R-Phrases和安全术语S-Phrases和MSDS) 毒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空气中的扩散能力“扬尘性”或“挥发性”) 接触的类型和程度(作业方式、使用量)化学物的“挥发性”化学物的“挥发性”取决于毒物的沸点和操作温度。 在室温(约20 ℃)操作: 沸点在150℃以上----低挥发性 50-150 ℃------中挥发性 50 ℃以下------高挥发性 在室温以上操作,会增加挥发性(可查表) 化学物的使用“使用量”化学物的使用“使用量”确定处理一批(或在一天内连续操作)使用固态或液态物质的量。 根据供应商提供物质的重量/体积和类型来确定。 小量---单位(克或ml)-----包装(袋或瓶) 中量---单位(公斤或L)---包装(桶) 大量---单位(吨蔌m3)----包装(散装)一、确定“关键点危害区域”一、确定“关键点危害区域”了解企业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来源? (原料清单,索取化学品安全中文说明书、标签、标识及、产品检验报告等) 职业危害的岗位及其程度? (委托检测与评价) 二、职业卫生责任制和管理制度二、职业卫生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业场所危害管理与控制作业场所危害管理与控制危害控制实施表危害控制实施表企业实例:职业危害暴露风险管理企业实例:职业危害暴露风险管理三、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三、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制定职业病危害控制实施和实施表 告知职业病危害有关信息。警告。视觉、听觉、气味、触觉警告(信号灯、标记、标识等)(毒物信息卡MSDS,在工作岗位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设置警示标识等) 建立企业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制度,并组织有效实施(包括生产车间警示标识、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运行情况检查记录,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情况检查记录) 四、劳动者的培训与健康监护四、劳动者的培训与健康监护教育和技能训练。人的行为层次与安全教育;安全教育阶段(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态度教育);组织工人上岗前培训(包括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预防知识、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与维护等) 劳动者的健康监护(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体检、离岗时的体检等)改变作业方式、治理措施改变作业方式、治理措施石料开采与加工 一、湿式打眼,装运石料前在石堆上喷水,湿式破碎;在通风较差区段及不易湿式作业的场所加强通风换气、吸尘除尘措施。在技术上不能有效控制粉尘的场所,工人佩戴防尘口罩。 二、使用风动工具应佩戴疏松多孔减震手套。 三、接触噪声工人佩带耳罩或耳塞。技术改造后的结论技术改造后的结论通过科学的技改,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和消除职业病,防止职业病事故的发生。
/
本文档为【职业病危害案例与处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