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亚健康中抑郁程度人群分布特点的对应分析

2010-12-22 3页 pdf 191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32259

暂无简介

举报
亚健康中抑郁程度人群分布特点的对应分析 疾病的心理治疗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0年 3月第 31卷第 3期总第 401期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ForumEdition) ,Mar 2010,Vol. 31,No. 3, Total No. 401 51��� 亚健康中抑郁程度人群分布特点的对应分析* 王立国� � 倪红梅� � 何裕民� 摘要: 为了分析亚健康人群抑郁的不同表现程度与不同人口学资料的关系,采用! 亚健康状态的测量及诊断标准研究∀课 题组调查的中国...
亚健康中抑郁程度人群分布特点的对应分析
疾病的心理治疗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0年 3月第 31卷第 3期总第 401期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ForumEdition) ,Mar 2010,Vol. 31,No. 3, Total No. 401 51��� 亚健康中抑郁程度人群分布特点的对应分析* 王立国� � 倪红梅� � 何裕民� 摘要: 为了分析亚健康人群抑郁的不同现程度与不同人口学资料的关系,采用! 亚健康状态的测量及诊断研究∀课 题组调查的中国人亚健康资料, 利用对应分析对抑郁表现因子总分的不同等级与不同的年龄、婚姻、职业和学历的关系进 行分析。结果显示, 20 岁~ 30 岁、未婚、学生和大专及以上学历主要表现为中重度抑郁倾向, 31 岁~ 40 岁、已婚、专业人 士和高中专学历主要表现为中度抑郁倾向, 41 岁~ 60 岁、工人、农民和初中以下学历的抑郁倾向较轻,结论为亚健康人群 的心理不适, 特别是抑郁倾向,主要集中在年龄较轻、学历较高的专业人士和白领人群当中, 还包括大学生群体,我们应该 针对这些群体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他们的心身不适。 关键词: 亚健康,抑郁倾向, 对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 R395. 1�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002- 0772( 2010) 03- 0051- 03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ion about Different Depression Status in Sub- healthy People � WAN G Li� guo, N I Hong�mei , H E Yu�mi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 hanghai 201203, China Abstract:T o analy sis differ ent depr ession status in sub- healthy people among different demography r eferences, adopt data of sub- healthy people from the research g roup about sub- healthy measurement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to analyze the re� 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depression st at us and diff er ent ag e g roups, mar riag e, occupation and education. The people w ho is 20~ 30 years , unmarr ied, student, colleg e degr ee o r above have mild and severe depression tend. the people w ho is 31~ 40 year s , mar ried, pro fessional, high schoo l deg ree have moderate depression t end. the people w ho is 41~ 60 year s , w orker s, farmer s have mild depression tend. T her efor e, the pr ofessionals, w hite collar s and students w ith young age and high deg ree have more psycholog y diso rders and depression tr end. We should take measur es to alleviat e their psycho somat� ic discomfor t. Key Words: sub- healthy , depression trend, cor respondence analy sis � � 抑郁是现代人的健康大问题。一般而言, 抑郁症是精神科 等关注的临床问题, 够不上抑郁症而有抑郁某些表现的常被称 作为抑郁倾向,它则是亚健康研究中所需关注的。作为症状或 者综合征的! 抑郁状态∀与作为疾病概念的! 抑郁症∀是不同的, 抑郁状态是包含从正常到疾病的广义的心理状态, 而抑郁倾向 是指仍属于正常范围的!抑郁∀ ,是一种轻度抑郁状态, 采取一般 方法能够控制的状态[1]。亚健康领域可归之为抑郁倾向的情况 十分普遍。影响其产生的因素也有很多, 它并存在着一系列值 得重视的原因和特点,鉴此,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亚健康领域的抑 郁倾向诸多特点,为我们有效应对和纠治人群中的抑郁倾向, 并 防范其进一步发展成抑郁症提供帮助。 对应分析主要用来研究定性变量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的一 种数理方法,它是在 R 型因子分析和 Q 型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属于多维图示分析技术中的一种。 其思想核心是通过对高维空间的向量点向低维空间投影, 从而 揭示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及相关程度。亚健康人群中的抑郁倾向 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类别、学历、婚姻状况之间呈现出的特点 是不同的,对于多项分类的列联表资料, 一般的卡方检验只能提 示构成比有无差别,很难进一步分析其内在之间的关系, 而对应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上海 � 201203 * 基金项目:国家! 十一# 五∀科技支撑! 亚健康状态的诊断 及测量标准研究∀, 项目编号: 2006BAI13B01 分析则能清晰直观地体现出行列之间的关系[ 2]。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本资料来自国家科技部! 十一# 五∀计划亚健康课题组的调 查结果,调查时患急、慢性疾病的予以排除; 鉴于被调查者中存 在一定比例的健康人, 而目前没有诊断亚健康人群的标准, 我们 将被调查者自觉健康状态打分( 1 分~ 100 分)大于 85 分者, 视 为!健康人∀ ,最后, 保留 6 975 例作为本研究的目标人群。 我们以亚健康量表中的抑郁因子作为分析的对象, 亚健康 的抑郁倾向是指没有达到抑郁症的程度, 但存在某种轻度的抑 郁状态或症状;然而, 这种抑郁倾向在现实中也是有轻重不等程 度差异的,我们把亚健康量表中有关抑郁倾向的条目进行统计, 抑郁因子总分= 30 分, 根据分值将抑郁倾向分成四等: ( 1)轻度 抑郁倾向 ∃ 8 分; ( 2) 8< 中度抑郁倾向 ∃ 17; ( 3) 17< 重度抑郁倾 向 ∃ 26; ( 4) 26< 极重度抑郁倾向 ∃ 30。临床分析表明: 其中, 轻 度抑郁倾向仅仅表现出某些时隐时现的抑郁症状, 极重度抑郁 倾向则有明显而持久的抑郁症状, 发展下去有进入抑郁症之高 度可能。 本调查年龄主要在 20岁~ 60 岁之间,我们把年龄分为 4 段 ( 20∃ 1 ∃ 30, 30< 2 ∃ 40, 40< 3 ∃ 50, 50< 4 ∃ 60) ; 婚姻状况分为 1= 未婚、2= 已婚、3= 离异、4= 丧偶;职业分为: 1= 管理、2= 专 业人士、3= 服务业、4= 学生、5= 工人、6= 农民; 学历分为: 1= 大专及以上、2= 高中专、3= 初中、4= 。 亚健康中抑郁程度人群分布特点的对应分析 % %% 王立国等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0年 3月第 31卷第 3期总第 401期 52��� Medicine and Philosophy(Clinical DecisionMaking Forum Edition), Mar 2010,Vol. 31, No. 3, Total No. 401 1. 2 � 统计方法 首先对不同人口学资料的抑郁分类进行& 列表资料的卡方 检验, 对有差别的选入进行对应分析 ( P < 0. 000 )。使用 SPSS11. 5 统计软件进行对应分析和绘图。 2 � 结果 2. 1 � 卡方检验结果, 见表 1 表 1 � 不同抑郁程度与性别、年龄段、婚姻、职业和学历的交叉表 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极重度抑郁 性别 男 372 2837 720 29 女 196 2052 729 22 P < 0. 000 年龄 20~ 157 2423 840 36 31~ 172 1288 351 7 41~ 168 833 201 6 51~ 60 71 357 61 2 P < 0. 000 婚姻 未婚 144 1950 725 23 已婚 453 2873 687 27 离异 7 53 28 0 丧偶 3 19 8 0 P < 0. 000 职业 管理 84 563 121 1 专业人 116 1293 431 8 服务业 75 537 165 12 学生 24 735 281 10 工人 94 609 158 10 农民 119 711 171 7 P < 0. 000 学历 大专以上 203 2835 937 31 高中专 130 984 239 8 初中 148 705 157 7 小学 69 346 79 2 P < 0. 000 � � 通过卡方检验,我们发现抑郁的不同程度在不同的性别、年 龄、婚姻、职业和学历上是有差别的。其中男性中度抑郁倾向为 71. 7% , 女性为 68. 4% ,男性重度抑郁倾向为 18. 2% , 女性中重 度抑郁倾向为 24. 3% , 提示女性抑郁倾向较男性严重。但具体 的抑郁程度与多分类变量的本质关系不能被显示, 对应分析则 可在多维空间中以几何坐标图形象地表达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它需要以不同的标化法计算交叉表频数行%、列%、所得特征 根、行得分、列得分、公因子、贡献率和方差等 , 并用于绘图。相 似的分类变量才会在坐标图上彼此靠近, 因而很容易形象地了 解变量的哪些分类间彼此相似或彼此相关。 2. 2 � 对应分析结果 本例主要输出年龄段与抑郁倾向的统计结果和对应分析 图,婚姻与抑郁倾向的等级、职业与抑郁倾向的等级、学历与抑 郁倾向的等级主要输出对应分析图。 2. 2. 1 � 年龄与抑郁等级的对应分析, 见表 2, 表 3 � � 表 2 � 行得分与各公因子贡献率 年龄(岁) 合计( % ) 行得分公因子 1 公因子 2 贡献率 公因子 1 公因子 2 20~ 0. 513 - 0. 334 0. 052 0. 413 0. 060 31~ 0. 256 0. 172 - 0. 250 0. 055 0. 682 41~ 0. 165 0. 479 0. 173 0. 273 0. 210 51~ 60 0. 065 0. 741 0. 131 0. 259 0. 048 合计 1. 000 % % 1. 000 1. 000 � � 表 2~ 表 3是对应分析的结果汇总表,奇异值代表行变量和 列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这里在第一维度上的相关系数是 0. 139。 惯量指的是特征根, 用于说明各个维度能够解释列联表中两个 变量间的联系程度,在第一和第二维度上的惯量值分别为 0. 019 和 0. 001。对应右侧的惯量贡献比例分别为 95. 6%和 2. 7% , 累 积贡献比例为 100% , 表明这两个维度能够解释总信息量的 100% , 因此二维图形足可以反映两变量间的信息。 � � 表 3 � 列得分与各公因子贡献率 抑郁等级 合计( % ) 行得分公因子 1 公因子 2 贡献率 公因子 1 公因子 2 1 0. 038 1. 400 0. 275 0. 538 0. 123 2 0. 656 0. 112 - 0. 031 0. 059 0. 026 3 0. 292 - 0. 391 - 0. 023 0. 321 0. 007 4 0. 014 - 0. 914 1. 205 0. 082 0. 844 合计 1. 000 % % 1. 000 1. 000 图 1 � 年龄与抑郁程度关系的对应分析图 � � 图 1 为对应分析中最重要的结果输出部分 % 对应分析图, 阅读对应分析图的原则是, 从图形中心( 0, 0)点出发, 若代表行 变量某个类别或等级的点, 与代表列变量某个类别或等级的点 在同一方位上距离较近, 则表明二者有较强的关联性; 若距离较 远或不在同一方位, 则表明两者关联性较弱或无关联性[3]。可 见行变量(年龄)在横轴上,其得分值 20 岁~ 30 岁为- 0. 314, 31 岁~ 40 岁为 0. 178, 41 岁~ 50 岁为 0. 472, 51 岁~ 60 为 0. 839; 列变量 ( 抑郁程度 ) 在纵轴上, 其得分值: 20 岁 ~ 30 岁为 - 0. 011, 31 岁~ 40 岁为 0. 135, 41 岁~ 50 岁为- 0. 262, 51 岁~ 60 岁为 0. 242。 对应分析图可见: ( 1) 20 岁~ 30 岁亚健康人群主要表现为 重度抑郁倾向, 31 岁~ 40 岁亚健康人群主要表现为中度抑郁倾 向,且两者表现出很大的张力,把矩心 ( 0, 0)拉向自己所在处, 即 20 岁~ 40 岁的青年和中青年在亚健康中的抑郁倾向较重, 且青 年和中青年在亚健康中有抑郁倾向的比例最大; ( 2) 51 岁~ 60 岁亚健康人群的抑郁倾向最低, 31 岁~ 40 岁亚健康人群的抑郁 倾向在轻度和中度之间。 2. 2. 2� 婚姻与抑郁程度的对应分析, 见图 2 图 2 � 婚姻与抑郁程度关系的对应分析图 由婚姻与抑郁程度的对应分析图可见: ( 1)未婚人群在亚健 康中表现为中重度抑郁倾向且距离较近; ( 2)已婚人群在亚健康 中表现为轻度的抑郁倾向; ( 3)离异和丧偶人群的亚健康表现与 抑郁倾向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可能与这两者的样本太少有关。 2. 2. 3� 职业与抑郁程度的对应分析, 见图 3 由职业和抑郁程度的对应分析图可见: ( 1)学生在亚健康表 现中与重度抑郁倾向关联密切; ( 2)专业人士在亚健康表现中处 于中度与重度抑郁倾向之间; ( 3)工人和农民在亚健康的表现主 要在轻度和中度抑郁倾向之间, 服务业在亚健康的表现主要在 亚健康中抑郁程度人群分布特点的对应分析 % %% 王立国等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0年 3月第 31卷第 3期总第 401期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ForumEdition) ,Mar 2010,Vol. 31,No. 3, Total No. 401 53��� 图 3 � 职业与抑郁程度的对应分析图 中度和重度之间,但关系不如专业人士近。 2. 2. 4 � 学历与抑郁程度的对应分析, 见图 4 图 4 � 学历与抑郁程度的对应分析图 由学历和抑郁程度的对应分析图可见: ( 1)大专及以上学历 的人在亚健康状态中的抑郁倾向为重度; ( 2)高中专学历的人在 亚健康状态中的抑郁倾向为中度; ( 3)小学和初中学历的人在亚 健康状态中的抑郁倾向为轻度。 3 � 讨论 从性别看,女性的抑郁比例高于男性, 可能是与男女的激素 水平不同及脑形态学差异有关[4] , 但我们认为: 男女之间的差异 除了生理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 即女性较男 性生活更为艰难, 应激较多, 经常处于负性生活体验中, 又缺乏 有效的应付对策。宋朝名医严用和在∋济生方(中就已强调女子 外感内伤! 悉与丈夫同也, )(唯)抑郁不能自释, 为病深固者, 所 以治疗十倍难于男子∀。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 # 调 经(中则进一步提出! 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理论,认为肝主疏泄而 调情志,所以女子有以肝为中心的心身特点, 偏于情感, 多情志 抑郁之病[5]。 从年龄来看,本研究结果表明 20 岁~ 30 岁人群与重度抑郁 倾向关系近, 31岁~ 40 岁人群与中度抑郁倾向关系近, 41 岁~ 60 岁人群与轻度抑郁倾向关系近, 随着年龄的增长抑郁倾向的 程度是递减的。这一事实很值得我们重视。对此, 可作如下分 析:亚健康人群中度到重度的抑郁倾向主要集中在 20 岁~ 40 岁 间,他们处于事业拼搏和提升阶段, 自我期望值往往很高, 承受 的综合压力最大,再加上年轻人生活不规律, 这些问题综合在一 起,促使他们更容易陷于各种矛盾之中, 矛盾的根源是理想和现 实的差距, 内在的心理不成熟和胸怀远大理想共存, 外在的学 业、就业、恋爱、成就感等因素的压力 ,使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更易 遭受挫折,陷于孤独感、苦闷等状态,从而表现出抑郁倾向。 从职业来看,学生跟重度抑郁倾向关系最近,专业人士跟中 度抑郁倾向关系近, 工人和农民的抑郁倾向较低。一项利用 Beek 抑郁问卷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有抑郁倾向表现的大学生 高达 45. 2% [6]。大学生的抑郁倾向很多是孤独感造成的,大学 生正处于埃里克森所说的!人格发展学说∀的!第六阶段 ( 18 岁~ 25 岁)∀ ,这一时期人格特质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 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并融入社会。大学生的孤独感覆盖面很 广[7]。孤独感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 自己 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距离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 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 神空落感[8]。 我们认为:专业人士的抑郁倾向更多是职业的紧张和压力造 成的。研究表明工作压力和员工出现抑郁之间呈显著相关。特 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 处于高工作需求及强度和低工作控制感、 低成就感状态的员工更容易出现抑郁倾向,如果此时员工又缺乏 基本的社会支持,并且与上级、同事之间关系不良, 则更容易加重 抑郁, 甚至导致抑郁症或萌生自杀意向。相比较来说, 工人、农民 的工作尽管也是低工作控制感、低成就感、低回报率, 但一方面他 们本身的自我期望值不高,另一方面他们的工作较具相对独立性 和自主性,竞争压力小得多,故出现的问题相对较少。 从学历来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群与重度抑郁倾向关系 近,高中专学历的人群跟中度抑郁倾向关系近,小学和初中学历 的抑郁倾向最低。近来高学历人群自杀呈上升趋势正证明了这 一点。他们有着很高的自我及社会期望,背负着极高的社会预 期,同时, 人际关系的物化取向也影响了现代人的情感互动与交 流, 很多时候他们遭遇挫折时承受的压力比较大, 容易产生孤 独、郁闷等消极心理。 亚健康人群的较重抑郁情绪主要出现在年龄低、未婚的、学 历高的人群,这一点与传统的抑郁症的分布特点不是很符合, 这 可能是亚健康状态的抑郁倾向与属于精神疾病的抑郁症是分别 由不尽相同的原因造成的; 抑郁症病理程度严重, 常常是由于长 期抑郁加上某些内在心身(个性)特点促成的, 而亚健康状态的 抑郁倾向每每受周遭环境等境遇因素影响, 更多是短暂的、一过 性的,所以亚健康的抑郁倾向会表现出自己的分布特点。然而, 不容怀疑的是, 亚健康状态的抑郁倾向(特别是中重度抑郁倾 向)不积极加以干预调整, 有很大一部分最终会发展成抑郁症 的,本研究的社会学意义主要也就在于此。 本文应用的对应分析直观、简洁地反应了分类变量间的对 应关系,发现亚健康抑郁倾向的分布特点, 但没有考虑更多的各 种因素的交互影响,这需要借助多重对应分析等, 有待以后进一 步深入研究。 ( 通讯作者) 参 考 文 献 [ 1] � 中尾睦宏.抑郁倾向[ J ] .日本医学介绍, 2001, 22( 7) : 316. [ 2] � 陈平雁,黄浙明. S PS S10. 0统计软件高级应用教程[ M ] . 北京:人民 军医出版社, 2004: 43. [ 3] � 李克均,时松和,胡东生.列联表的行列关联度与对应分析[ J] .中国 卫生统计, 2006, 23( 3) : 261. [ 4] � 徐玲灿,翟书涛.抑郁症的性别差异 [ J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6 ( 5) : 290- 291. [ 5] � 刘增垣,何裕民.心身医学[ M ]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 333. [ 6] � 高海燕,门伯媛.某高校大学生抑郁状况调查 [ J] . 疾病控制杂志, 2005, 9( 3) : 228- 230. [ 7] �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等.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J ] .浙 江大学学报, 1999( 3) : 2- 15. [ 8] � Weiss R s. Ref lect ions on th e Pres ent State of Loneliness Resear ch [ J] . Journal of Social Beh avior and Per sonal ity, 1987( 2) : 1- 16. 作者简介:王立国( 1981- ) ,男,河北邢台人,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 医基础、中医体质及亚健康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09- 12- 31 修回日期: 2010- 01- 20 (责任编辑: 孔祥金)
/
本文档为【亚健康中抑郁程度人群分布特点的对应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