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龙山时代2006

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龙山时代2006

2010-12-17 26页 pdf 983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8978

暂无简介

举报
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龙山时代2006 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一龙山 时代文化的分期与谱系 韩 建 业 (北京联合大学 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083) 目 次 一 引言 三 谱系 二 分期 四 余论 一 引 言 晋西南豫西西部指霍山以南、黄河以东、崤山以北、太岳山历山以西的地区,主要包括临汾 盆地、运城一垣曲盆地及其以南的黄河两岸区域。该地区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面貌复杂、变化纷然,对其进行分期和谱系方面的深入研究,是进一步探讨中原地区早期文明 的形成和发展等重要课题的基础性工作。 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
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龙山时代2006
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一龙山 时代文化的分期与谱系 韩 建 业 (北京联合大学 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083) 目 次 一 引言 三 谱系 二 分期 四 余论 一 引 言 晋西南豫西西部指霍山以南、黄河以东、崤山以北、太岳山历山以西的地区,主要包括临汾 盆地、运城一垣曲盆地及其以南的黄河两岸区域。该地区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面貌复杂、变化纷然,对其进行分期和谱系方面的深入研究,是进一步探讨中原地区早期文明 的形成和发展等重要课的基础性工作。 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阶段的文化遗存,早在 1926年对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中就 已经有所发现口],只是当时还没有条件将其从更早的仰韶文化遗存中区分出来[ 。1931年,在 万泉荆村遗址发掘出包含釜形翠的庙底沟二期类遗存,但对其仍缺乏清楚的认识[ 。该地区庙 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文化遗存的发现和研究,以1956—1957年对陕县庙底沟和三里桥遗址的 发掘最有开创性。这次发掘不但揭示出具有地方特点的三里桥“龙山文化”遗存,而且还明确发 现具有从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性质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 ];稍后在芮城南礼教发 现“龙山文化遗存”L5],在西王村遗址发现“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还有 垣曲古城东关[ 、龙王崖 、丰村[ ,襄汾陶寺 ,河津固镇 ,夏县东下冯[ z-,灵宝涧 口[ 33等 遗址的重要发掘。到目前为止,经发掘的包含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遗存的遗址已达 20余处, + 本项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04CKG001)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北京市属市管院校人才强教计划 资助。 — — 179 —— J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6年第 2期 经调查者更有二三百处之多(图一)L1 。 通过田野工作,人们逐步对晋西南豫西西 部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的文化分期和谱系 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在庙底沟二期类遗存的来 源、庙底沟二期向当地“龙山文化”的过渡等问 题上基本达成共识,但在“庙底沟二期”和“龙 山文化”的上限以及各阶段遗存文化性质的认 定上还存在明显分歧,且有愈后愈繁的趋势。 之所以众说纷纭,重要的一项原因是选择 的典型遗址不十分理想。多数争论者选择庙底 沟、陶寺遗址进行分析,但前者发掘时间太早, 后者的正式发掘尚未出版,对其进行过于 细致的分析或许只能增添更多的混乱。好在经 图一 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文化 大面积揭露的垣曲古城东关遗址的正式报告 的分布范围与典型遗址 已经出版,发掘者还对该遗址及其垣曲盆地文 7 . 东许 8.东呈王 9.乔山底 10.西阳呈 II,固镇 化进行过较为仔细的分析 ],这会对进一步理 12·东下冯 13·西阴 14·丰村 15·宁家坡 16-东关 清晋西南豫西西部考古学文化的脉络起到重 17.盘南 ·西王村 ’ 。’涧口 ·荆村 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在对东关等典型遗址分 析的基础上,对晋西南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二 分 期 根据考古学文化的实际情况,结合自然区划,可将晋西南豫西西部分成两个小区,即临汾 盆地小区和运城一垣曲盆地与黄河两岸小区,二者以峨嵋岭为界,在本文中分别简称为北区和 南区。这里首先在分析具有分期意义的典型遗址的基础上,归纳出每个小区的分期;然后对比 两个小区的相对年代,得出晋西南豫西西部的总分期;最后讨论其绝对年代。 (一)北区分期 该小区遗址以襄汾陶寺最为重要,但由于缺乏正式发掘报告,故只能根据简报和发掘者的 论文[¨],结合河津固镇,侯马东呈王[ 、乔山底 、西阳呈 ,临汾下靳村 。 ,襄汾丁村 。 、丁 村曲舌头 ],洪洞侯村 。 ,曲沃东许 。 、方城 ],翼城南石 等遗址的情况,将该小区大致分 为八期(图二;图三;一)。 第 1期 以固镇第 2期的H18为代表,包括东呈王 HG和陶寺H356,在天马一曲村也有 该阶段遗存 。泥质陶多拍印横篮纹或右斜篮纹,夹砂陶多饰绳纹加附加堆纹,绳纹的比例稍 一 l80 一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韩建业: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文化的分期与谱系 第 1 期 10 第 2 期 19 25 第 3 期 33 34 36 39 42 ’43 45 图二 晋西南豫西西部北区庙底沟二期 龙山时代陶器分期(一) 1 3、19、30、31、33.深腹罐(H18;6、H22;5、H31;11、H31;7、H1;5、H1;9) 2、11.斜腹盆(T107⑧B:4、 T107⑧A:1) 4、22、32.鼎(H25;4、H31;12、H1;4) 5.小口平底瓶(H18;7、) 6.小口尖底瓶(H25 l 6) 7 8.内折腹盘(H18{17、T103③D:1) 9、10、43、44.豆(T107⑧D’3、T107⑧D;1、H1;3、H21{9) 12、 39.浅斜腹盘(T108HG r 21、H26:10) 13、23、35、41 深弧腹盆(T108③C:2、H31:10、H1:19、H6:23) 14、15、29、45.杯(T108HG;31、T113HG:9、H35;1、H6;1) 16、26、27.扁壶(T108HG t 16、H35:9、H31: 17) 17、25.平底碗(T108HG;6、H31:15) 18.圆肩罐(H356 t 15) 20.缸(H31:18) 21、28、42.钵(H31 t 16、H31;14、H6;20) 24.小口高领罐(H23:6) 34.高颈壶(H6:2) 36.鼓肩罐(H1;2) 37、40.釜形 霉(H2;1、F1;2) 38.釜灶(H6;32) (1—11、13、31—39、41—45 固镇出土,12、14—17、19—3O.东呈出土 王,18.陶寺出土,40.乔山底出土) 多于篮纹 。主要陶器种类有箍多周附加堆纹且腹较直的深腹罐、喇叭口小口平底瓶或小口 尖底瓶、平底盆形鼎、无沿斜腹盆、内折腹盘、平底碗,还有少量敛 口瓮、尖底缸、侈口罐、圆肩 罐、敛口折腹豆、宽沿深弧腹盆、扁壶、直筒杯、小单耳杯等。 第 2期 以东呈王的H35、H31为代表,在天马一曲村也有该阶段遗存。以泥质和夹砂灰陶 占大多数,出现少量白陶;篮纹的比例开始超过绳纹。小口平底瓶和小口尖底瓶基本消失,内折腹 盘减少且折腹不如前明显,新出小口圆肩高领罐等,扁壶始带双蘩,其余器类大体同于第 1期。 图 r_-_L r__|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6年第 2期 第 4 期 。 17 第5期 24 第6期 第 7 期 第 8 期 39 48 50 图三 晋西南豫西西部北区庙底沟二期 龙山时代陶器分期(二) 1、25、27.侈 口弧腹罐(M3015:38、F3;1、H8:14) 2,侈口折腹罐(M3016:5) 3.釜灶(ⅡT1⑧B;3) 4、 20、34、49.豆(M3073;14、M2035;19、H8:1、ⅢH303;19) 5、8、14~16.晕(M3002;2、M3002 j 32、M2027; 8、M2035:4、M2027;2) 6、11.高领尊(M2202;8、002) 7、40.簋(004、ⅢH303:18) 9、21、29、46.扁壶(I H4:26、H412、T3⑥ ;15、采 ;1) 10、32、47.单耳罐(M3015;45、H8;23、T404④ :8) 12、18、26、36、41.斜 腹盆(ⅡH4:17、H430;4、T3⑥ :18、H8;22、M2384;5) 13、17、42.折腹盆(T1H3:27、M2009;6、I I H303 ;17) 19.大口折肩罐(M2035:17) 22、24.辈式鬲(80Ⅲ02、H3421;6) 23、31、44、45.单耳杯(H412、T3④ ;2、H3;2、H11;27) 28、39.圈足罐(H8;8、ⅢH303;14) 30.平底碗(T7⑥ ;5) 33、35、43、48.鬲(H8: 25、T3⑥ ;13、T406④F:11、ⅢH303:12) 37、38.小口折肩罐(H6}4、M2384;2) 50.瓿(H3403;6) 51. 弧腹盆(H1:17) (1—6、8—10、12—24、38—43、46 50.陶寺出土.7、11.下靳出土.25、26、29、30.35.丁村出 土. 7、28、31—34、36、37、44、45.东许出土.51.南石出土) 182 一 第 期 第 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韩建业: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文 道墨 表一 晋西南豫西西部北区庙底沟二期~龙山时代文化遗存分期对比表 、\ 分期 遗址 、\ 第 1期 第 2期 第 3期 第 4期 第 5期 第 6期 第 7期 第8期 陶寺 H356 M3002 M2035 H3421 IH365 IH303 固镇 H18 H1 东呈王 HG H35、H31 乔山底 F1、F2 下靳村 M16 丁村 T3⑥ F1 丁村曲舌头 ⅡH3 I H23 I H13 东许 H8 H11 方城 H1009 H1004 侯村 H3 南石 H1 西阳呈 F1 第 3期 以固镇第 3期的H1为代表,包括乔山底F1和F2。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篮纹 仍稍多于绳纹。新出三足内聚的瘦高的釜形晕以及釜灶、大口鼓肩或折肩罐、腹部退化出棱的 双腹豆,还见双耳杯、高颈壶等,其余器类大体同于上期。 第 4期 即发掘者所划分的“陶寺类型”早期 ∞ ,以陶寺M3002为代表,包括下靳村墓地第 一 次发掘的Ml6口 。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灰褐陶比例略有增加,有一定量的黑皮陶,绳纹陶 占绝对多数,篮纹极少,出现一定数量的彩绘陶器。釜和灶的连结位置下移,釜形聋口变大足外 移,新出盆形聋、单耳绳纹罐、折腹盆以及上腹压光下腹饰绳纹的高领折肩尊和折腹尊、高领折肩 瓶、簋、侈口鼓腹或折腹罐,还见深腹罐、斜腹盆、灶、盆形鼎、甑、宽沿浅腹豆、扁壶、缸等。 第 5期 即发掘者所划分的“陶寺类型”中期,以陶寺 M2035为代表,包括丁村曲舌头 Ⅱ H3。褐陶减少而纯正灰陶增加,横篮纹减少,篮纹整齐均匀。釜形犟口更大、三足外移至接近腹 缘,新出贯耳盆形聋,其余器类和上期类似。 第 6期 即发掘者归入“陶寺类型”中期的出土犟式鬲的H3421等单位[31],天马一曲村也 有该阶段遗存。釜和灶的连结位置靠下至中腹、有的带双贯耳。 第 7期 以东许 H8为代表,包括丁村 T3⑥、丁村曲舌头 I H23、方城 H1009和被划在 “陶寺类型”中期的陶寺ⅢH365。纯正灰陶进一步增加,但尚有少量灰褐陶。釜灶、筒形罐消失, 双攀鬲翻缘明显、腹部较深、袋足略瘦,扁壶腹部稍圆,单把鬲较少,还有瓶、聋、折肩罐、圈足 罐、侈口罐、釜灶、斜腹盆、平底碗、甑、单耳罐、单耳平底杯、粗柄或细柄豆。 第 8期 以陶寺 ⅢH303为代表,包括东许 H11、方城 H1004、侯村 H3、南石 H1、西阳呈 F1、陶寺ⅢH321、丁村 F1、丁村曲舌头 I H13。泥质灰陶最多,夹砂灰陶其次,还有少量磨光黑 一 1 R3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6年第 2期 陶。虽以绳纹为主,但篮纹大增,篮纹整齐而密集。盛行双馨直口肥袋足鬲,扁壶腹部甚扁,新 出深腹簋,还有双馨有领鬲、单把鬲等各种鬲以及瓶、聋、折肩罐、圈足罐、高领折腹罐、侈口罐、 大口罐、折腹盆、斜腹盆、平底碗、甑、单耳罐、单耳或双耳的平底或三足杯、粗柄或细柄豆。 在东许遗址,属第 7期的H8叠压于第4层下,属第8期的H11、H3等叠压于第 2、3层下。 在陶寺遗址 Ⅳ区,存在第 4至 8期间相互叠压打破的地层关系(如可能属于第 6期的 H1101 打破可能属于第 5期的 H1102,H1102打破属于第 4期的M1111),但第 3、4期遗存间、第 5— 7期遗存间还缺乏清楚的地层关系。在陶寺 Ⅲ区存在第 1期遗存被第4—8期遗存叠压或打破 的地层关系。在固镇遗址,属第 3期的出土聋的H2打破第 1期的出土小口平底瓶的H3。在东 呈王遗址,属第 2期的H35打破第 1期的HG。 (二 )南区分期 该小区以垣曲古城东关遗址最重要,发掘者将该遗址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分为三期, “龙山文化遗存”分为二期,文化序列清晰。据此并结合夏县东下冯、西阴村[32],芮城西王村,垣 曲丰村、小赵[33],平陆盘南E 等遗址情况,将该小区文化分为七期(图四一图六;表二)。 第 1期 以西王村H18为代表,包括东下冯H208 E 35]、庙底沟H568、涧口H5。以夹砂和泥 质灰、灰褐陶为主,流行横篮纹,绳纹和附加堆纹其次。主要陶器种类有直筒形深腹罐、彩陶侈 口罐、盆形鼎、钝底小口尖底瓶、豆,还有钵、圆腹小罐、敛 口瓮、盆形擂钵、灶、高颈壶、双小耳 罐、薄胎彩陶斜腹杯等。 第 2期 以东关“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早期的 ⅢH22和 ⅢH11为代表,包括西阴村 F3、 丰村 H102、涧口H3。以夹砂灰和灰褐陶为主,泥质灰陶和灰褐陶其次;拍印绳纹者最多,横篮 纹和附加堆纹较多。主要陶器种类有箍多周附加堆纹且腹略弧的深腹罐、小口圆肩或近折肩高 领罐、平底盆形鼎、无沿斜腹盆、宽沿深弧腹盆、釜灶,还有少量敞口双腹豆、晕彩斜腹杯、高领 折肩尊、双耳杯、高颈壶、扁壶、大口尖底缸等。又以ⅢH22略早而 ⅢH11略晚;ⅢH22小口尖 底瓶消失,小口平底瓶也被小 口高领罐代替,内折腹盘加深成盆且内折不十分明显,有个别大 口鼓肩罐;ⅢH11的深腹罐腹弧度加大,小口高领罐变成近折肩,内折腹盆的转折几乎消失,又 新出敞口双腹豆、晕彩斜腹杯、高领折肩尊等。 第 3期 以东关“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早期的 I H251和 I H101为代表,包括丰村 H206、庙底沟H558、涧口H15。陶系变化不大,深腹罐的腹更弧、附加堆纹数量减少,小I=I高领 罐折肩,双腹豆的下腹退化成折棱,新出三足内聚的釜形犟,还有釜灶、甑、擂钵、无沿斜腹盆、 宽沿深弧腹盆、盂形折腹矮圈足杯和高柄杯、单耳罐、双耳杯、钝尖底陶尊、高颈壶等。盘南 H1 的豆与该期者近似,但其余器物似属第 1期。 第 4期 以东关“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中期的 I H218和 I F7为代表,包括丰村 H203、 庙底沟 H35、小赵H38。仍以夹砂灰和灰褐陶为主,但出现少量黑陶;横篮纹跃居首位,绳纹其 次,附加堆纹减少。深腹罐腹更弧、多数只在I=I沿外有一周附加堆纹,晕的I=I变大到基本和腹径 一 1 R4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韩建业: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文化的分期与谱系 第 1 期 第 2 期 25 23 24 26 第 3 期 39 图四 晋西南豫西西部南区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陶器分期(一) 1、3、19、21、39、53.深腹罐(H208:5、H1:3、ⅢH11:24、ⅢH22:42、l H251:55、I H101:38) 2.双耳罐 (H5;46) 4.敛口瓮(H208:11) 5、6.小口尖底瓶(H208:1、2) 7、8、20、40.鼎(H5:38、H5:37、I H11 :40、1 H251:43) 9、12.钵(H215:9、8) 10.彩陶侈口罐(H215:1) l1.灶(H5;42) 13、14、29、55. 豆(H208;1 2、H5:24、ⅢHl1:35、1 H266:4) 15、32、46.擂钵(H5:40、I Hl1;41、1 H251;57) 16 24、54.高颈壶(H1:1、F3:5、I H266:5) 17、18、23、30、33、48、5O一52、56、57.杯(H5:28、H1:4、II H22 :40、I H2 ;32、ⅢH l1:6、H15:8、1 H 266:6、I H216 :16、H 15:27、1 H262 :10、I H251 :48) 22、41. 釜灶(F3:9、1 H1o1:18) 25、45.深弧腹盆(ⅢH22;4、I H21 6;18) 26、43.小口高领罐(I H11:23、I H251:54) 27、34、35、37、38、49、58.斜腹盆(ⅢH22:21、ⅢH22:39、ⅢH11;15、I H2;38、I H1;1 9、I H251:60、58) 28.大口尖底缸(I H22 81) 31.扁壶(F3:7) 36.高领尊(IH11 t 9) 42、44.犟(I H251;62、I H239:17) 47.甑(I H262:21) (1、4—6、9、10、12、13.东下冯 出土 ,2、3、7、8、l1、15—18、 49、52.涧口出土.19—21、23、25—3O、32 47 1 9—51、53—58.东关出土,22、24、31.西阴出土) 相当、三足明显外移,釜与灶的连结位置下移,宽沿深腹盆的下腹出现转折,平底盆形鼎基本被 圜底罐形鼎代替,还有无沿斜腹盆、平底盆、擂钵、折肩小 口高领罐、双耳或单耳杯、觚形杯、薄 胎斜腹杯、盂形高柄杯、尖底尊等。 — — 185 —— ☆ 日=四 幂图 。 I上- Ill—I, 由如 审译 ¨ ¨ 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6年第 2期 图五 晋西南豫西西部南区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陶器分期(二) 1、2、22、23.深腹罐(I H218:46、44、I H110:35、I H90:1) 3、24.釜灶(I H218:50、I H30:20) 4、7、 27、3O.鼎(I F6:51、I F5:19、I H252:151、I H44:40) 5.平底盆(I F5:18) 6.缸(H202:0102) 8、26、28.高领罐(I H218:36、I H145:34、I H110:4) 9.器盖(I F6:50) 10、13、33.辈(I H275:1、 I F6:25、I H252:124) 11、14、20、37.斜腹 盆(I H275:27、I H218:31、39、I H252:101) 12、35.深 折腹盆(I H218:41、I H231:10) 15、19、40.杯(I H218:34、I F6:34、I H252:81) 16、32.擂钵(I H275;24、I H44:30) 17、36.单耳罐(I H38:5、I H252:106) 18.豆(I H169:12) 21.双耳罐(I F6:23) 25.灶(I H110:36) 29.三足盆(I H252:139) 31.甑(I H252:126) 34.侈口鼓腹罐(I H145:43) 38、39.高颈壶(I H252:138、I H44:41)(6.丰村出土.余均东关出土) 第 5期 以东关“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晚期的 I H252和 I H145为代表。仍以夹砂灰和 灰褐陶为主,篮纹更多且多为竖或斜行,常带隐格(竖篮纹中间带细横线),绳纹和附加堆纹进 一 步减少,方格纹有所增加。深腹罐一般敞口鼓上腹、附加堆纹基本消失,在小口折肩高领罐之 外又新出一种口稍大的圆肩高领罐, 的三足外移到接近腹部边缘,釜与灶的连结位置继续下 移,斜腹盆的双蘩基本消失,宽沿盆折腹明显且折棱处外鼓、下腹略收,薄胎斜腹杯变为厚胎红 陶杯,还有圜底罐形鼎、灶、罐形甑、侈口鼓腹罐、高颈壶、盂形高柄杯、三足盆、单耳罐、豆等。属 于该期的 I H61的年代可能稍晚,表现为绳纹明显增加,篮纹减少,晕宽度大于高度,不见罐形 鼎,新出侈口绳纹罐、尖底缸等特点。 第 6期 以东关“龙山文化遗存”早期的 I H83和 I H198为代表。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 灰陶其次,灰褐陶很少,泥质黑陶的比例略有增加;绳纹开始超过篮纹,附加堆纹和方格纹其 一 1RR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业:晋西南豫西酉 三塑二 图六 晋西南豫西西部南区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陶器分期(三) 1、2、21.侈口罐(I H244:15、I H158:80、ⅣH33:20) 3、5.釜灶(I H198:13、I H196:8) 4、10.霹式 鬲(I H83:1、I H96:1) 6、27.双腹盆(I H83:27、1V H61:19) 7、8.聋(I H103:1、I H158:105) 9、22.甑(I H198:12、I H265:8) 11、12.大口高领罐(I H83:32、I H83:35) 13、28.斜腹盆(I H254 :16、1vH61:17) 14、31.圈足盘(I H109{33、1VH111:54) 15.高领尊(I H83:25) 16、36.单耳杯 (I H83:6、1V H61:2O) 17.器盖(I H244}29) 18、33、34.豆(I H96:3、I H140:97、I H140:75) 19,35.缸(I W1:1、IV H111:56) 20.圆腹罐(I H254:18) 23.圈足罐(ⅢH43:1) 24、26.鬲(1V H61 :22、1vH220:19) 25.矮领瓮(ⅣH61:16) 29.灶(I H140:24) 30.鼎(I H42:2) 32.平底碗(I H140:20)(东关 出土 ) 次。晕的宽度大于高度、口径大于腹径,釜和灶的连结位置靠下至中腹、有的带双贯耳,斜腹盆 变为素面,新出双蘩或单耳犟式鬲、双腹盆、圈足盘,还有侈口罐、口较大的高领罐、素面圆腹 罐、敞口浅盘豆、敛口瓮、圈足直口缸、折肩高领尊、单耳杯、罐形甑等。 第 7期 以东关“龙山文化遗存”晚期的ⅣH111和 I H140为代表,包括东下冯 H240。以 纯正灰陶占大多数,泥质者超过夹砂者,泥质黑陶大增;流行绳纹、篮纹和方格纹,附加堆纹几 乎不见。基本器类同于早期,但晕式鬲变为鬲,釜形辈已不多见,流行侈口折沿罐、矮领瓮、双腹 盆、圈足罐、圈足盘、浅腹豆、平底碗、单耳杯等。 各期遗存间叠压打破有多组。在东关 I区,第7期的 I H140打破第 6期的 I H96,第6期 的 I H103打破第 5期的 I H108,第 5期稍晚的 I H61打破稍早的 I H90、I H91、I H119、I H135,第 5期的 I H217打破第 4期的 I H218,第 4期的 I H218打破第 3期的 I H251;第 2 一 l87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6年第 2期 期遗存大约主要分布在Ⅲ区,还没有被晚段遗存打破的地层关系。在丰村遗址,属于第 4期的 H203打破第 3期的H2D6,属于第 3期的T201⑧B叠压第2期的T201⑧C。在涧口遗址,属第 1期的H5叠压于西区第 2层下,属第 2期的H3叠压于西区第 1层下。 表二 晋西南豫西西部南区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文化遗存分期对比表 \ 分期 遗址 、\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东关 I H22 I H251 I H218 I H252 I H83 ⅣH111 庙底沟 H568 H558 H35 涧 口 H5 H3 H15 东下冯 H208 - H240 西王村 H18 丰村 H1O2 H2O6 H203 西阴村 F3 小赵 H38 (三)总分期 对上述两区进行相对年代对比,可将晋西南豫西西部从总体上分为三大阶段七期。 第一阶段 可分为三期,即第 1至 3期。 第1期 即北、南小区第 1期。流行箍多周附加堆纹的直筒形深腹罐、喇叭口小口尖底瓶、 · 平底盆形鼎、内折腹盘、敛口折腹豆等。 第2期 即北、南小区第 2期。箍多周附加堆纹的深腹罐的腹略弧,小口平底瓶和小口尖 底瓶基本消失,内折腹盘减少且折腹不如前明显,新出小口圆肩或近折肩高领罐等。 第 3期 即北、南小区第 3期。深腹罐的腹更弧、附加堆纹数量减少,小口高领罐变成折 肩,双腹豆的下腹退化成折棱,新出三足内聚的瘦高的釜形犟以及釜灶。 该阶段北、南两小区遗存的面貌近似,大部分器物的演变轨迹也基本相同。 第二阶段 可分为二期,即第 4、5期。 第 4期 即北、南小区第 4期。深腹罐腹更弧、多数只在口沿外有一周附加堆纹,辈的口变 大到基本和腹径相当,三足明显外移,釜与灶的连结位置下移,出现宽沿深折腹盆。 第 5期 即北、南小区第 5期。釜形晕口更大、三足外移至接近腹缘,釜与灶的连结位置继 续下移,新出贯耳器,其余器类和上期类似。 该阶段北、南两小区遗存的面貌差异甚大,只有部分器物还存在相似的演变轨迹。 第三阶段 可分为二期,即第 6、7期。 第 6期 即北、南小区第 6期。出现犟式鬲,釜和灶的连结位置靠下至中腹、有的带双贯 耳 。 一 1 RR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业: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一蕉 第7期 即北区第7、8期,南区第7期。晕式鬲变为鬲,釜形晕的宽度大于高度、口径大于 腹径,釜灶基本消失,流行侈口折沿罐、圈足罐、圈足盘、浅腹豆、单耳杯。 该阶段北、南两小区遗存的面貌趋于近似。 (四)绝对年代 目前发表的关于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共计 64个,仅 陶寺遗址就有 36个之多,东关遗址也有 17个。但由于陶寺遗址未发表正式报告,有 19个数据 所在单位的期属还无法确定,东关也有 3个数据所在单位的期属不明,因此能够使用的数据共 计 42个。我们将这些数据按照所在单位的期属为序列成表三。 表三 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文化绝对年代表 。 ] 遗 址 实验室编号 测定物质 树轮校正年代 地层单位 期 属 陶寺 ZK一1299 木炭 公元前 3290—2917年 H348 第一期 陶寺 ZK一1302 兽骨 公元前 2920—2470年 H351 第一期 陶寺 ZK一1385 木炭 公元前 2919—2701年 F326 第一期 东关 BK84043 木炭 公元前 3095—2910年 I H28 第三期 丰村 ZK一1239 木炭 公元前 3013—2665年 T201③B—T212~B 第三期 庙底沟 ZK 0111 木炭 公元前 2890—2581年 H558 第三期 东关 BK84038 木炭 公元前 2855—2466年 I H101 第三期 *陶寺 ZK一1O51 木炭 公元前 3778—3385年 M2001 第四期 陶寺 ZK 1296 白灰面 公元前 2917 2699年 H33O 第四期 陶寺 ZK一0682 木炭 公元前 2917—2629年 l H102 第四期 东关 BK83044 木炭 公元前 2561 2325年 I H38 第四期 陶寺 ZK一1384 木炭 公元前 2470—2143年 F324 第四、五期 *东关 BK84078 木炭 公元前 4714—4463年 I H185 第五期 东关 BK84039 木炭 公元前 2875—2506年 I H61 第五期 东关 BK84035 木炭 公元前 2858—2460年 I H100 第五期 东关 BK84044 草木灰 公元前 2586—2401年 I H61 第五期 陶寺 ZK一0579 木炭 公元前 2559—2283年 I T2③B 第五期E373 陶寺 ZK一1098 木炭 公元前 2484—2298年 IT1③B 第五期E383 东关 BK84032 木炭 公元前 2462—2147年 1 H145 第五期 东关 BK84040 木炭 公元前 2454—2136年 I H1O8 第五期 陶寺 ZK一1099 木炭 公元前 2451—2140年 I T2③B 第五期 陶寺 ZK一1104 木炭 公元前 2451—2140年 H11O2 第五期E393 陶寺 ZK一1050 木炭 公元前 2124—1888年 H42O 第五期E4o3 *东关 BK84042 木炭 公元前 3o71—2788年 I H21 第六期 东关 BK84079 木炭 公元前 2569—2333年 I H158 第六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6年第 2期 续表三 遗 址 实验室编号 测定物质 树轮校正年代 地层单位 期 属 东关 BK84037 木炭 公元前 2307—2038年 I H109 第六期 东关 BK84033 木炭 公元前 2289—2037年 I H158 第六期 陶寺 ZK 11O3 木炭 公元前 2183 1959年 H1101 第六期[41] 东关 BK84077 炭化小米 公元前 2032 1760年 I H187 第六期 陶寺 ZK一0681 木炭 公元前 2471—2209年 H302 第七期 东下冯 ZK一0971 木炭 公元前 2289—2042年 T24O③ 第七期 东下冯 ZK一0972 木炭 公元前 2281—1989年 T240④ 第七期 方城 ZK一2073 木炭 公元前2197—1930年 I F1007 第七期 方城 ZK一2074 木炭 公元前 2197—1976年 I F1009 第七期 陶寺 ZK一1087 木炭 公元前2140—1946年 H428 第七期 东下冯 ZK—O621 白灰面 公元前 2133—1787 F203 第七期 方城 ZK 2072 木炭 公元前 21 32—1889年 I F1003 第七期 东下冯 ZK一0387 木炭 公元前 1925—1705年 T2o8③ 第七期 *陶寺 ZK一11O1 木炭 公元前 1886—1688年 H303 第七期 *方城 ZK一2070 白灰面 公元前 186O一1536年 I F1003 第七期 * 方城 ZK一2O71 白灰面 公元前 1732—1520年 I F1004 第七期 *陶寺 ZK 13O1 木炭 公元前 1680—1310年 H321 第七期 注 :带 *号者为偏差过大的数据。 除去表三中7个偏差过大的数据外,其余各期数据中心值的上下限大致如下:第一期为公 元前 3100--2810年、第三期为公元前 3000--2660年、第四期为公元前 2800--2440年、第五期 为公元前2690--2000年、第六期为公元前2450--1890年、第七期为公元前2250--1820年。这 些数据基本上能够和所在期属对应,可也有所交错,和实际情况还有一定出入。以此为依据,可 进一步确定三大阶段的大致年代:第一阶段约为公元前 3000--2600年,第二阶段约为公元前 2600--2200年,第三阶段约为公元前22O0—1800年。三大阶段的年代也许较每期的年代更可 信一些,整个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文化延续了约 1200年时间。 三 谱 系 下面以三大阶段为序来讨论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的文化谱系。 (一)第一阶段 该阶段南、北区文化遗存的面貌大同小异,各期文化特征总体上近似。除北区流行扁壶,南 区常见斜腹彩陶杯、高颈壶等外,基本面貌相同。如成人墓葬为简陋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式 为单人仰身直肢,绝大多数没有随葬品,仅个别随葬骨笄。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器表流 ~ 190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韩建业: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一蕉 塑皇萱 行横篮纹、绳纹和附加堆纹,主要器类深腹罐、盆形鼎、无沿浅腹盆、宽沿深腹盆、平底碗、擂钵 等贯穿始终。虽然存在一些阶段性的变化,如灰陶的颜色日趋纯净,小13尖底瓶逐渐消失,小13 平底瓶演变为小13圆肩高领罐再变为小13折肩高领罐,敛13折腹豆被敞13双腹豆代替等。尤其 是从第三期开始还新产生了釜形卑,但并不意味着就此发生了质变,并不影响其整体性。 关于该阶段遗存的性质,至少存在四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承认其整体性,认为该类遗 存和渭河流域、豫中西等地区的同时期遗存一起,共同构成庙底沟二期文化[42];第二种意见, 认为该类遗存本身并不是一个整体,其中偏早的尚未出现 的遗存(大约相当于本阶段的第 一 、二期)可称为“西王村Ⅲ期文化”,偏晚已出现犟的遗存(大约相当于本阶段的第三期)可称 为“庙底沟二期文化”或“荆村文化”,且“庙底沟二期文化”的范围主要局限在晋西南豫西西 部[4 。与后者小异的是有学者认为存在一个所谓“庙底沟二期文化系统”,包括“庙底沟二期文 化”、“陶寺文化早期”、“白燕二期文化”、“案板三期文化”等r 。这两种意见的共同之处是都有 “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称谓,也都认为从“庙底沟二期文化”开始进人龙山时代。第三种意见,认 为“庙底沟二期”既不属于龙山时代,也不属于仰韶文化,而是存在着一个独立的“庙底沟二期 文化时期”[4 。第四种意见,认为该类遗存基本是一个整体,可称为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类型, 其与渭河流域的泉护二期类型、甘肃东部的常山下层类型、豫中西的谷水河类型等共同构成第 四期仰韶文化[4 。从上述分析可知,该阶段遗存的确具有整体性,其主体器类罐、瓮、盆、钵以 及偏早时期的小口尖底瓶,与一般所谓仰韶文化的总体特征相同,且该时期黄河长江流域大的 文化格局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仰韶文化也尚未解体,因此第四种意见最为可取。 庙底沟二期类型与以襄汾陈郭[4 和西王村“仰韶晚期”遗存为代表的仰韶文化西王类型 一 脉相承,第一期的绝大部分陶器可与西王类型同类器对应,只是在形态上小有区别,如深腹 罐腹部由弧变直,小13尖底瓶领由弧变直、底由尖趋钝,新出的小 口平底瓶也和小 13尖底瓶存 在明显的演变关系,此外二者还共有彩陶鼓腹罐、敛13折腹豆、大13尖底缸等。二者均流行两侧 有缺13的陶或石刀、石斧、石锛、石凿、陶或石纺轮、带环状捉手的陶垫子、磨制的扁平三角形或 长菱形石或骨镞等工具,以及陶或石环、骨或陶笄等装饰品。葬俗也彼此类似。当然庙底沟二 期类型也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如彩陶基本消失,篮纹大增;鼎由素面敛13折腹罐形鼎演变为 拍印篮纹或绳纹的敞13盆形鼎,且足部多贴附加堆纹;素面敛13钵逐渐被拍印纹饰的斜腹盆取 代;敛13瓮、带流盆近于消失。另外,在各区还存在一些局部性的变化,如先前主要流行于襄汾 一 芮城一线以西的筒形罐、内折腹盘扩展至晋西南全境,而盛行于该界线以东的腹部箍一周附 加堆纹的侈IZl鼓腹罐,以及垣曲盆地类似于秦王寨类型同类器的侈13折腹罐、矮领瓮、折上腹 的盆等,到庙底沟二期已经完全消失。因此,从一定意义来说,西王类型向庙底沟二期类型的过 渡同时也是该地区文化的一次整合过程。 关于该阶段庙底沟二期类型与周围文化或类型的关系,可从两个方向来观察。 一 是与西、北方向文化的关系。分布于该方向的都是仰韶文化的其他一些地方类型,他们 一 1 9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6年第 2期 具有和庙底沟二期类型大体相似的文化面貌和发展过程,表明彼此间存在持续的文化交流,但 具体而言,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渭河流域以武功浒西庄H33 、扶风案板H20 、商县紫荆 H124Eso]为代表的泉护二期类型,二者都存在喇叭口小口尖底瓶向小口平底瓶再向小口高领罐 演化的相似过程,都有深直腹筒形罐、平底盆形鼎、釜灶、无沿浅腹盆、宽沿深腹盆、双腹豆、盆 形擂钵等典型陶器,庙底沟二期类型的釜形犟,泉护二期类型的单、双耳罐等还相互传播到对 方。但泉护二期类型仍有相当的自身特色,如盛行单耳或双耳的罐、壶,且在釜形晕的启发下创 造出独特的盆形晕、瓮形辈等。庙底沟二期类型与内蒙古中南部和陕北地区的阿善三期类型、 晋中地区的白燕类型总体面貌比较接近,甚至阿善三期类型也存在小口尖底瓶向小口平底瓶 再向小口高领罐的演变轨迹,这主要是由于其祖源相同,且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联系的缘 故 s ];不过后二者缺少釜形晕、釜灶、鼎等炊器,其与庙底沟二期类型的关系相对疏远。进一步 来说,与庙底沟二期类型关系的密切程度和距离远近有直接关系:临近晋西南的太谷白燕 H538Es2]、绥德小官道F2[ ],出土有箍多周附加堆纹筒形罐等与庙底沟二期类型同类器很接近 的陶器;较远的准格尔小沙湾 F4遗存中,与筒形罐类似的是在口沿外箍多周附加堆纹的直壁 缸,其余篮纹敛口瓮、底部退化成小钮的小口尖底瓶、敞口折盘豆等更具地方特色L5 。 二是与东、南方向文化的关系。在该方向,庙底沟二期类型受附近豫中西地区的仰韶文化 谷水河类型的影响明显,前者南区的彩陶薄胎斜腹杯、盂形杯、宽沿直腹杯、高颈壶、双腹豆以 及彩陶侈口罐等陶器都是从后者或通过后者传播而来,前者流行的盆形鼎也受到后者一定程 度的影响,甚至前者釜形晕的产生也被认为是受到来自后者鬻的启发[55_;而庙底沟二期类型 早期对以禹县谷水河三期 y1 E ]、洛阳王湾H194Ew]、郑州大河村五期 T42③ 为代表的谷水 河类型早期的影响则十分有限。此外,庙底沟二期类型与分布于晋东南豫北冀南地区的仰韶文 化台口类型间也应存在一定关系 ∞],但限于资料,无法详论。再向外围,庙底沟二期类型接受 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的影响十分显著。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宽沿直腹杯、觚形杯、高颈壶、 高领折肩尊、钝尖底陶尊(缸)、宽沿深腹盆等,通过谷水河类型或台口类型分布区传播到庙底 沟二期类型全区(图七,1、2、4—6、9—13、15—18、21),前述启发釜形晕产生的谷水河 Y1的晕 也明确属大汶口文化因素;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盂形矮圈足杯和高柄杯、彩陶斜腹杯、双腹豆 等,通过豫中西和商洛地区传播到庙底沟二期类型南区(图八,1、3、6、8)。这些杯、壶类外来因 素逐渐成为庙底沟二期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庙底沟二期类型对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 文化的影响则要微弱得多,最多体现在豫西南地区屈家岭文化遗存、豫东皖北地区大汶口文化 遗存中篮纹的逐渐增多等方面。此外,庙底沟二期类型与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联系很少,不过 东关发现的一件似琮残器(ⅡH22:72),或许与良渚文化早期的影响有关。 总体而言,虽然这时的庙底沟二期类型已不像早先的庙底沟类型那样具有核心地位,无法 对周围地区产生强大影响,但由于它基本处在仰韶文化分布区的中心位置,因此仍有更多机会 与仰韶文化周围各类型发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文化吸纳、融化乃至于反馈的地位。另 一 1 92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韩建业: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一龙山时代文化的分期与谱系 图七 东关庙底沟二期类型与尉迟寺大汶口文化遗存部分陶器比较 1、3、12、14.鼎(ⅢH22:24、I F6:51、F31:42、M186:2) 2、13.宽沿深腹盆(I H11:64、F46:20) 4、 l6。尖底尊(I H251:77、F42:19) 5。高领折肩尊(I H11:9) 6、18。豆(I H11;35、M188:3) 7、8、 19、20.高颈壶(I H252:138、I H44:41、F42 t 20、F22:4) 9—11、15、1 7、2l。杯(I H266:6、I H216: 16、I H101 t 40、F46:3、F44:8、H110:1) 方面,它还能够通过仰韶文化周边各类型,与仰韶文化以外的文化发生交流,尤其表现在与大 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联系上。实际上正是由于来 自后二者的强烈影响,才使仰韶文化的发 展方向逐渐发生改变,内容 日趋复杂,使庙底沟二期成为承上启下的具有过渡特点的“亚时 代”。 (二)第二阶段 该阶段南、北两区文化遗存的面貌存在显著差异。 南区成人墓葬仍为简陋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一般没有随葬品,有婴孩瓮棺葬。陶器仍以 夹砂灰陶和灰褐陶为主,但出现少量黑陶;篮纹跃居首位,方格纹有所增加,绳纹和附加堆纹减 少。整体器类仍为深腹罐、敞口鼓腹罐、折肩小口高领罐、釜形罩、釜灶、宽沿深腹盆、无沿斜腹 盆,以及高颈壶、盂形高柄杯、单耳杯、豆、双耳或单耳杯、觚形杯、薄胎斜腹杯、尖底尊等,最大 的变化是平底盆形鼎被圜底罐形鼎所代替。生产工具、兵器、装饰品等与先前没有明显变化。文 — — ’93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6年第 2期 图八 东关庙底沟二期类型与青龙泉屈家岭一石家河文化遗存部分陶器比较 1、6.双腹豆(I H266:4、T43⑧ :53) 2、7.盂形高柄杯(I H252:110、T71②B:33) 3、8.盂形矮圈足杯(I H251: 48、T48⑧B:45) 4、5、9、10.斜腹杯(I H218:34、I H252:81、T71②C:42、T57② :14) 化面貌与上阶段遗存一脉相承。 北区一改往日平实简朴的风格,出现随葬成套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玉石器、鼍鼓、特磬、猪 骨架等的有木质棺椁的华丽大墓,中、小型墓也开始随葬多少不等的玉、石、陶器。陶器虽仍以 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但灰褐陶比例略有增加,并出现一定数量的黑皮陶;绳纹陶跃占绝对多 数,篮纹几乎不见,出现一定数量的彩绘陶器。除釜灶、盆形鼎、甑、深腹筒形罐、扁壶等传统器 物外,新出盆形辈、单耳绳纹罐、折腹盆、上腹压光下腹饰绳纹的高领折肩尊和折腹尊、高领折 肩瓶、簋、侈口鼓腹或折腹罐,绳纹宽沿斜腹盆、宽沿浅腹豆也颇具新特点,腹部棱角明显的釜 形辈也与南区腹部缓折的特点有别。新出带环状捉手的陶垫,新出曲尺形厨刀、多孔刀、钺、铲、 琮、璧、璜等玉或石器。文化面貌与上一阶段遗存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显然,南区遗存仍可归入庙底沟二期类型范畴,作为其晚期阶段l6。。。但考虑到仰韶文化从 总体上已基本消亡,所以不必再强调它归属于仰韶文化。至于北区遗存,虽然相对年代和庙底 沟二期类型晚期同时,但不宜再将其牵强的纳入“庙底沟文化系统”[ 或干脆仍称为“庙底沟 二期文化”_6 ,而应当采用“陶寺类型”或“陶寺文化”这样的新名称 。 陶寺类型的釜灶、辈、深腹筒形罐、扁壶、盆形鼎、甑等主要日常陶器种类为继承当地庙底 沟二期类型早期而来,而高领折肩尊和折腹尊、高领折肩瓶、折腹盆、侈口鼓腹或折腹罐、尖底 尊、陶鼓、鼍鼓、钺、厨刀、琮、璧、璜等器类,以及陶、木器上的彩绘,大小墓的严重分化等因素, 和庙底沟二期类型风格迥异,而与以大汶口文化晚期以至于良渚文化为代表的东方地区的文 化面貌相当吻合 。这就表明,陶寺类型的形成是东方文化西移,并与当地文化融合的产物。 一 1 94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业: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二蕉 盟 丝 塑皇鲎丕 陶寺类型不但和晚期庙底沟二期类型关系疏远,而且与周围其他文化的联系也不多。与陶 寺类型早期关系最密切者,大约是晋中以太谷自燕 F2和F14为代表的白燕类型晚期遗存,这 里有类似于陶寺类型的饰有红色彩绘的高领折肩尊、折肩壶(瓶)、鼓腹壶,以及类似的釜形 、 盆形鼎等[6s],可还无法肯定二者是同时期的交流关系还是晋中的年代更早。陶寺类型对豫北 冀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邯郸涧沟 H6(水井)[ 、辉县孟庄 H91[6 ]一类遗存中双錾壶的出现 上;稍晚些时候,陶寺类型中的贯耳等似龙山文化因素,或许又是间接通过太行山东麓的以安 阳后冈H31为代表的早期后冈二期文化传播而来[6 。同时的陕北甘泉史家湾 H4一类遗存 中,三足接近腹缘的釜形 以及双豢罐、釜灶等接近陶寺类型同类器,但不见尊、壶类东方风格 的器物,且流行单耳罐、双耳罐类 ,受陶寺类型的影响有限。以凉城园子沟 F2O23为代表的 老虎山文化早期釜形聋(或原初形态的 式鬲)的产生大约也与陶寺类型的影响有关[7 ,稍晚 即演变成凉城园子沟F3o39和汾阳杏花村 H118所见的三足不相连接的 式鬲 ,这种罩式 鬲并不见于陶寺类型,老虎山文化和陶寺类型的文化总体面貌也相差甚远。陶寺类型与关中地 区以长颈单耳罩式鬲为代表的客省庄二期文化前期的联系也不多,但共见盆形罩、斜腹盆 等[7 。总之,陶寺类型虽然社会高度发展且文化来源具有多样性,但形成以后并未对外大力扩 张影响,显得有些停滞和封闭。这恐怕与其和当地土著在文化传统上的隔阂有一定关系。 相对而言,晚期庙底沟二期类型在对外关系上则要活跃得多。豫西地区偏早以偃师二里头 H1[7 、 登封阳城H29[ ,偏晚以济源长泉 H3[ 引、新安西沃H19[ 为代表的谷水河类型晚期遗 存,不但器物群很接近庙底沟二期类型,而且早、晚段的变化过程也和晋西南豫西西部基本一 致,表明两类型联系十分密切。这时谷水河类型的釜形肆明确为从庙底沟二期类型传播而来, 前者篮纹、附加堆纹比例的突然增加,以及拍印篮纹的斜腹盆、小口高领罐、单或双耳罐、盆形 擂钵等的较多出现,也与后者的影响相关。庙底沟二期类型对谷水河类型的强烈影响,有可能 伴随着一定规模的人口移动,陶寺类型的强大压力有可能是迫使其东南向移动的原因之一。当 然,反方向的影响仍然存在,庙底沟二期类型口稍大的圆肩高领罐以及深腹侈口鼓腹罐的出 现,就可能为受谷水河类型的影响所致。豫中地区这时已由谷水河类型发展成前期王湾三期文 化,以禹县瓦店 H61 、郑州站马屯F4[78 、汝州北刘 H17 ]、上蔡十里铺第二、三期等遗存为 代表 。这类遗存缺乏庙底沟二期类型的典型器釜形聱等,其罐形矮足鼎、矮领瓮、漏斗形擂 钵、素面平底碗、圈足盘、素面敛口钵、鬻、鬻形器等陶器则不见于庙底沟二期类型,说明二者间 联系尚不多。豫北地区偏早阶段的孟庄H91一类遗存中,有罐形鼎、折腹盆等与庙底沟二期类 型类似的器物,偏晚阶段的大寒 T201⑤一类早期后冈二期文化遗存中有类似庙底沟二期类型 同类器的大口、三足外移且较瘦高的釜形晕,表明庙底沟二期类型和他们存在一定联系,但程 度有限。再向外围,庙底沟二期类型接受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的影响十分明显
/
本文档为【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龙山时代2006】,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