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

2010-12-11 6页 pdf 254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8572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 收稿日期: 1996207208. 作者: 男, 30 岁, 博士, 副教授.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3 龚 胜 生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 武汉 430070) 摘 要 利用历史文献探讨了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的流行、危害及其地理分布. 认为中国早在 3000 多年前就已有疟疾流行的记载, 疟疾是先秦两汉时期最主要的流行病之一; 疟疾流行不仅是 促使商王盘庚迁殷的直接原因, 也是当时长江流域落后于黄河流域的重要原因; 该时期黄河中下 游地区人口密度最大, 是疟疾的主要流行区, 长江流域...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
收稿日期: 1996207208. 作者: 男, 30 岁, 博士, 副教授.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3 龚 胜 生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 武汉 430070) 摘 要 利用历史文献探讨了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的流行、危害及其地理分布. 认为中国早在 3000 多年前就已有疟疾流行的记载, 疟疾是先秦两汉时期最主要的流行病之一; 疟疾流行不仅是 促使商王盘庚迁殷的直接原因, 也是当时长江流域落后于黄河流域的重要原因; 该时期黄河中下 游地区人口密度最大, 是疟疾的主要流行区,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是恶性疟的潜在发生区, 疟疾主 要在军队中有大的流行. 关键词 疟疾流行; 疟疾分布; 先秦两汉时期 中图分类号 R 188. 2; R 2092 疟疾 (m alaria)是一种由按蚊 (A nop heles)传播的虫媒传染病, 其流行范围几乎遍及世界各 地, 流行历史则与人类文明史一样漫长. 古希腊称之为“沼泽的热病”, 中国早在距今 3500~ 3000 年的殷商时代也有了疟疾流行的记载[ 1~ 3 ]. 直到现在, 全世界仍有 20 亿人处于疟疾的危 害之中, 每年报道的病例达 1. 1 亿个, 其中约 100~ 200 万人死于该病, 成为发展中国家人们发 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规划中所包括的 7 种传染病中, 疟疾位居第 二[ 4, 5 ]. 疟疾现在虽已不再对中国人民的健康构成主要危害, 但依然是我国季风地区最广泛流 行的传染病[ 6 ]. 疟疾由按蚊携带的疟原虫 (P lasm od ium ) 引起, 在全球 380 个按蚊种中, 有 50~ 60 个可以 携带致人疟疾的 4 种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P. f a lcip a rum )、间日疟原虫 (P. v irax )、卵形疟原虫 (P. ova le)、三日疟原虫 (P. m a la riae) ; 恶性疟原虫只能在 19℃以上生存, 其它 3 种疟原虫只能 在 16℃以上生存; 所有疟原虫生存的温度最适值在 22~ 30℃之间, 湿度在 50%~ 60% 以上[ 4 ]. 这 4 种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在中国境内自古以来即有流行, 其中恶性疟原虫引起恶性疟, 称 “瘴”; 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引起间日疟, 称“?”; 三日疟原虫引起三日疟, 称“疒占”. 疟疾的 分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000 年来“瘴”的分布范围有逐渐向南萎缩的趋势[ 7 ]. 先秦两汉时期 是中国历史的早期, 疟疾是当时人类的主要死因, 其流行与分布状况是研究中国疟疾分布变迁 的底图, 弄清它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 1 先秦两汉时期疟疾的流行与危害 1. 1 疟疾的流行 1. 1. 1 殷商时期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在安阳殷墟中, 共发现 15 万余片甲骨, 其中 323 片有卜病内容, 已释读出疾病 20 多种. 不过, 这些疾病大多以人体部位命名, 只有极少数能反 第 30 卷第 4 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 o l. 30 N o. 4 1996 年 12 月 JOU RNAL O F CEN TRAL CH INA NORM AL UN IV ER S IT Y (N at. Sci. ) D ec. 1996 映疾病的症侯与病因, 如疟、疥、蛊、龋、蛔、疫等[ 1, 2 ]. 显然, 这些已有专称的疾病应是当时的主 要流行性疾病. 也就是说, 疟疾是殷商时代的主要流行性疾病之一. 唯其如此, 人们才能通过不 断的实践得出“疟, 秉枣”即以枣治疟的经验[ 1, 2 ]. 流行性疾病在当时统称为“疫”, 甲骨卜辞中有 许多关于“疫”的记载, 其中相当部分应是疟疾的流行, 因为当时人类卫生条件极差, 遭受蚊虫 叮咬是常有的事, 感染疟疾的机会也非常多. 1. 1. 2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距今 3000~ 2200 年) 中原地区人口密度增 大, 疟疾流行较殷商时期更趋频繁, 不仅有关疟疾的记载多了起来, 对疟疾的病症也有了进一 步的了解. 关于西周时期疟疾的流行, 有两部反映其典章的重要文献做了概述:《周礼·疾医》说 “四时皆有疠疾”, 而“秋时有疟寒疾”, 指出一年四季都有疾病流行, 而疟疾主要流行于秋季; 《礼记·月令》说孟秋“行夏令, 则国多火灾, 寒热不节, 民多病疟”, 也指出疟疾主要在秋季 流行[ 8 ]. 至于春秋时期,《左传》载鲁襄公七年 (公元前 566 年) 十月, 郑子驷“以疟疾赴于诸侯”, 昭 公十九年 (公元前 523 年)“夏, 许悼公疟”, 昭公二十年 (公元前 522 年) 冬十一月“齐侯疥 (?) 遂疒占, 期年不瘳”①, 定公四年 (公元前 506 年)春三月晋国”水潦方降, 疾疟方起”[ 8 ]. 以上记载 明, 公元前 6 世纪中原地区疟疾从春三月到冬十一月流行, 几乎全年都有流行. 疟疾的长期反 复流行, 必然地要促使人们想尽千方百计地去征服它, 到战国时代, 人们找到了更多有效治疗 疟疾的药物, 成书于公元前 3~ 4 世纪的《山海经》并非医学著作, 但它两次提到治疗疟疾的药 物, 其《东次四经·北号山》言有一种树“其状如杨[而 ]赤华, 其实如枣而无核, 其味酸甘, 食之 不疟”;《中次六经·阳华山》载苦辛草“其状如楸, 其实如瓜, 其味酸甘, 食之已疟”. 该时期中原 地区的疟疾仍主要流行于秋季,《吕氏春秋·孟秋纪》所言孟秋“行夏令, 则多火灾, 寒热不节, 民多疟疾”[ 9 ] , 与《礼记·月令》如出一辙. 1. 1. 3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 (距今 2200~ 1800 年) 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专制国家, 人们的 地理视野扩大了, 医学水平提高了, 对疟疾性质的认识也进步了.《淮南子·时则训》在《礼记· 月令》和《吕氏春秋·十二纪》的基础上对疾病与气侯的关系做了综述, 重申了“孟秋行夏令, 民 多疟疾”的观点[ 9 ].《释名》和《说文解字》两部文字著作则对疟疾的病证与名称的由来做了阐 释,《释名》说:“疟, 酷虐也. 凡疾或寒或热耳, 而此疾先寒后热, 两疾似酷虐者也”;《说文》说: “疟, 热寒休作, 从疒从虐”,“?, 二日一发疟”,“疒占, (有)热疟”[ 10, 11 ]. 该时期疟疾的广泛流行, 也 为医家提供了用武之地, 当时几乎所有的医学文献都有关于疟疾的记载, 如 1973 年长沙马王 堆出土的简帛医书《五十二病方》(成书于公元前 168 年以前) 中记载了疟疾及其治疗的药物; 张仲景 (公元 150~ 219 年)《伤寒杂病论》已将常山 (D ich roa f ebrif ug a ) 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 药物[ 2 ];《黄帝内经》更是全面总结了秦汉及其以前人们对疟疾的认识.《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 之作②, 它的问世是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标志; 今本《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 分, 前者 24 卷, 后者 12 卷, 两者各 81 篇, 但各篇主要阐释基本理论, 极少论述具体疾病, 只有 《素问》专设了《疟论》、《剌疟论》两篇[ 9 ] , 不仅论述了疟疾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 而且对疟疾的 分类与治疗做了具体解释. 如《疟论》指出疟有二日一发之疟, 有多日一发之疟, 有先寒后热之 09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30 卷 ① ② 马伯英认为成书于公元前 239~前 179 年间的汉初, 见文献[ 1 ]; 姜志平认为它产生于战国时期, 后经秦汉医家综合 整理而成, 见文献[ 2 ]. 前种观点新出, 后种观点通行. 《晏子春秋》亦载齐景公“疥且疟, 期年不已”, 见文献[ 9 ]. 寒疟, 有先热后寒之温疟, 有热而不寒之瘅疟;《剌疟论》将疟分为足太阳疟、足少阳疟、足阳明 疟、足太阴疟、足少阴疟、足厥阴疟、肺疟、心疟、肝疟、脾疟、肾疟、胃疟等 12 种. 在先秦两汉时 期所见诸多疾病中, 没有哪一种能象疟疾一样受到医家如此的重视, 也没有哪一种能象疟疾一 样研究得如此精透, 尽管当时还没有认识到按蚊所带疟原虫是疟疾的罪魁祸首. 毫无疑问, 如 果不是经常而广泛的疟疾流行为医家提供丰富而必要的实践机会, 他们对疟疾的认识绝不可 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因而完全可以肯定, 疟疾是先秦两汉时期最主要的流行性传染病. 1. 2 疟疾的危害 在世界早期历史上, 疟疾是人类死亡的大敌, 它的猖獗, 曾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亡[ 1 ]. 在中 国早期历史上, 疟疾同样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 先秦两汉是汉字形成的时代, 当时疟疾的危 害可从“疟”字的结构与寓意中略见一斑.“疟”是疒虐的简写,“疒虐”是一个会意字, 从疒从虐, 而 “虐”字从虍, 象虎足抓人, 本意为残暴[ 12 ] , 可见疟疾在中国早期历史上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疾 病,《释名》即谓疟为“酷虐”之疾, 所以在古汉语中,“虐”可通假为“疟”. 1. 2. 1 商周时期 疟疾的肆虐, 在商周历史上有两件事特别值得一提. 一件是盘庚迁殷之事. 自商汤王灭夏桀后, 商的都城曾经迁徙过多次, 直到盘庚将都城从奄 (山东曲阜) 迁至殷 (河南 安阳) 后才固定下来, 因此, 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关于迁徙的原因, 传统观点认 为是黄河的泛滥, 其实并非这样.《尚书·盘庚》[ 8 ]明言这次迁徙是“惟涉河以民迁”, 如果是因 为黄河水灾迫使的迁徙, 盘庚及其臣民为什么偏要涉过黄泛区向北迁而不向自然条件更为优 越的江淮之间迁徙呢?! 显然, 这是解释不通的. 实际上, 疟疾猖獗才是盘庚弃奄迁殷的直接原 因.《盘庚》说得很清楚, 迁都之原因是“殷降大虐”, 这里“殷”即勤,“虐”通“疟”, 即经常性的大 规模疟疾流行的痛苦是盘庚迁殷的根本原因. 当时科学水平低下, 大规模的疾病流行往往被认 为是上天降下的惩罚, 故《盘庚》下文接着又有“高后丕乃崇降罪疾, 曰: 曷虐朕民”,“先后丕降 与罪疾”,“自上其罚汝”,“崇降不祥”数语, 这些显然都是指疾病流行, 丝毫没有牵扯到黄河泛 滥上去. 安阳较曲阜偏西 2. 5 个以上经度, 偏北 0. 5 个以上纬度, 气侯相对凉爽干燥, 疟疾的危 害应相对轻些, 可以说, 盘庚迁殷是明智的选择. 尽管殷并非是一个没有疟疾流行的地方, 但毕 竟是轻多了, 因此, 终殷之世, 并没有再发生迁都之事. 还有一件是周武王之死.《尚书·金 》 说周武王灭亡商国后的第二年“遘厉虐 (疟)疾”而死[ 8 ] , 周武王可能是死于恶性疟疾, 而且可能 是先年征商过程中所感染. 周武王作为最高奴隶主贵族, 尚且不能逃脱疟疾的厄运, 普通兵士 和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当时疟疾流行之严重也可想而知了. 1. 2. 2 春秋战国时期 至于春秋战国时期, 疟疾依然显得十分可怕, 如郑子驷因国内发生疟 疾跑到外国去躲避; 许悼公患疟疾不治而死; 齐景公由间日疟发展成慢性疟, 诸侯国派人前去 慰问; 晋侯因为国内流行疟疾而拒绝蔡侯请求攻打楚国的要求[ 8 ]. 由于这些患者都是各诸侯国 的国君, 是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政治人物, 因而疟疾的危害并非只是一人一身的健康, 而 是有着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 象他们这样的人物尚且免不了疟疾的折磨, 也就无怪乎人们将疟 疾视为如虎般吃人的酷虐之疾了. 1. 2. 3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人口迅速增加, 疟疾流行的危害较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严重, 所以 受到《释名》、《说文解字》、《素问》、《伤寒杂病论》等众多文献的重视. 然而, 尽管该时期由于医 学水平的提高, 对疟疾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步, 但疟疾依然是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流 行性疾病, 直到三国时期,《列异传》中还有“疟神祠”的记载[ 13 ]. 由于疟疾的长期危害, 该时期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落后于黄河流域的事实显得十分明了. 在该时期的几次南拓过程中, 征 194   第 4 期 龚胜生: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 战兵士都遭受了疟疾流行的沉重打击, 如西汉中汉武帝时征伐闽越,《汉书·严助传》称“南方 暑湿, 近夏痹热, 瘴疠多作, 兵未血刃而病死者十二三”, 东汉初征伐交趾,《后汉书·马援传》称 “军史经瘴疫死者十四五”. 2 先秦两汉时期疟疾的地理分布 2. 1 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 2. 1. 1 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是先秦两汉时期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也是该时期疟疾流行最严重 的地区. 前面提到的奄 (曲阜)、齐 (临淄)、北号山 (山东半岛北部)在山东境内; 殷 (安阳)、许 (许 昌)、郑 (新郑)在河南境内; 周 (西安)、阳华山 (华山) 在陕西境内; 晋 (新绛) 在山西境内. 另据 《东观汉记》记载, 东汉大将军景丹从洛阳护驾皇上到怀县 (河南武陟) 也得了疟疾[ 13 ]. 上述地 方正是该时期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图 1). 实际上,《礼记》、《周礼》、《吕氏春秋》、《释名》、《说 文解字》、《黄帝内经》等文献对疟疾的记载也都是以中原地区为写作背景的. 2. 1. 2 中原以北地区 中原以北地区包括黄土高原和内蒙古草原, 这些地区由于气侯干寒, 疟疾罕见流行, 历史上基本为无疟区. 先秦两汉时期只有内蒙古草原东端一次外源性疟疾流行 见诸记载,《东观汉记》云:“邓训迁护乌桓校尉, 吏士尝大病疟, 转易致数十人”[ 13 ]. 这是东汉北 部边防军中发生的一次疟疾流行, 其疟原虫系中原地区的兵士携带而来. 乌桓山在大兴安岭南 端, 乌桓校尉约在今内蒙古西辽河流域, 已达 44°N 附近, 这大概是该时期疟疾流行的最北地 区 (图 1). 图 1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分布与人口密度图 29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30 卷 2. 2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炎热潮湿的气侯为疟原虫的发育和疟疾的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先秦两汉时期由于土著人口十分稀少, 且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疟疾大多呈散发状态, 只有局 部不具免疫力的人口骤增时 (如军队)才有大规模的流行. 不过,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在该时 期是恶性疟疾的潜在发生区, 而且疟疾发生的时间长, 因而疟疾对该区域人类的健康与社会的 危害要远远大于间日疟和三日疟在黄河流域流行所造成的危害. 正由于此, 以致当时长江流域 及其以南地区的经济社会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7 ]. 2. 2. 1 长江流域 关于先秦两汉时期长江流域疟疾的流行,《搜神记》载远古颛顼 (传说中五 帝之一) 有三个儿子死后都成了传播疾病的疫鬼, 其中一个居住在长江传播疟疾[ 14 ]. 传说可不 必信, 但长江流域很早就有疟疾流行却是确凿无疑的,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即有 疟疾的记载; 此外,《后汉书·五行志》所载湖北、湖南、贵州、江西、浙江、江苏发生的疫灾中都 不排除是疟疾流行的可能[ 3 ]. 2. 2. 2 岭南地区 岭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较长江流域更为原始落后, 土著人口中的疟疾流行 不见记载, 疟疾的流行主要发生在从北方而来的兵士中, 且主要是被称为“瘴”的恶性疟疾.《汉 书·严助传》称福建一带“瘴疠多作, 兵未血刃而死者十二三”;《后汉书·南蛮传》称“南州温 暑, 加有瘴气, 至死者十必四五”;《后汉书·马援传》称公元 41~ 44 年征伐交趾时“军史经瘴疫 死者十四五”. 此外,《汉书·南粤传》载广东公元前 181 年发生的“暑湿大疫”[ 3 ]也很可能是恶 性疟疾的流行. 3 结论 疟疾是人类早期历史上流行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中国早在距今 3000 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 已有疟疾流行的记载, 秦汉时期被视为酷虐之疾. 先秦两汉时期疟疾的流行一方面严重危害着 人类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 如促使商王盘庚将都城从山东曲阜迁到河南安阳, 甚至一定程 度上导致了南方地区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于北方地区; 另一方面又剌激了医家对疟疾 病因及其医治的研究,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疟疾医学理论,《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两篇疟疾专论 《疟论》和《刺疟论》就是完成于这一时期. 疟疾流行与气侯和人口密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先秦两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气侯较现在 温暖温润, 可以满足各种疟原虫生存需要, 加之人口稠密, 疟疾易于传播, 因而成为主要疟疾流 行区域;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则由于人口稀少, 疟疾较少流行. 就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 该时 期疟疾流行分布的北界约在 44°N 附近的西辽河流域. 参 考 文 献 1 马伯英. 中国医学文化史.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557; 119~ 122; 173; 249; 572 2 史兰华. 中国传统医学史.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 22~ 23; 44; 65; 50 3 宋正海. 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2. 559; 545 4 Ph ilippe H M artin, M yriam G. L efebvre. 疟疾和气侯: 疟疾潜在传播对气侯的敏感性. 人类环境杂志, 1995, 24 (4) : 200 5 谭见安. 健康、环境、发展——当代医学地理的主题. 地理学报, 1994, 49 (专辑) : 713 6 聂树人. 医学地理学概论.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515 7 龚胜生. 2000 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 地理学报, 1993, 48 (4) : 304~ 316 8 十三经. 北京: 燕山出版社, 1991. 161; 393; 740; 1303; 1506; 1513; 1569; 135~ 140 394   第 4 期 龚胜生: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 9 二十二子.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559 下; 1356 上; 1361 中; 648 上; 1227 下; 914 上~ 916 下 10 [清 ]张玉书. 康熙字典·疒部. 上海: 上海书店, 1985. 854; 855; 862 11 [汉 ]许 慎. 说文解字.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155 上 12 [清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 武汉: 古籍书店, 1983. 335 上 13 [宋 ]李 日方. 太平御览·疾病部六·疟 (卷 743).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3296 下 14 [晋 ]干 宝. 搜神记 (卷 16).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 427 A RESEARCH ON THE PREVAL ENCE AND D ISTR IBUT ION OF M ALAR IA IN CH INA FOR THE PER IOD FROM PRE-QIN TO HAN Gong Shengsheng (D epartm en t of Geography, Cen tral Ch ina N o rm al U n iversity,W uhan 430070) Abstract T h is paper researches the p reva lence and dist ribu t ion of m alaria in Ch ina fo r the period from p re2Q in to H an (3500~ 1800 a. BP ). M alaria w as one of the m ain ep idem ic d iseases in the period, as early as in over 3000 a. BP, there w ere the h isto rica l reco rds on m alaria p reva lence in Ch ina. T he p ressu re of m alaria w as a d i2 rect cau se of Pan Geng’s m oving the cap ita l from Q ufu of Shandong to A nyang of H enan and a im po rtan t cau se of the Yangtze R iver V alley’s fa lling beh ind the Yel2 low R iver V alley in socio2econom ic respect. T he p reva lence of m alaria has clo se re2 la t ion s w ith bo th clim ate and den sity of popu la t ion, the m iddle and low 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 iver of the den sest popu la t ion w ere then m ain p reva len t reg ion of m alaria, the pern iciou s m alaria m ain ly p reva iled in troop s in the Yangtze R iver V al2 ley and its sou th. Key words m alaria p reva lence; m alaria d ist ribu t ion; the period from p re2Q in to H an (3500~ 1800 a. BP) 49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30 卷
/
本文档为【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