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何谓“精神生命”?——对“人有两套生命系统”的质疑

何谓“精神生命”?——对“人有两套生命系统”的质疑

2010-11-09 4页 pdf 216KB 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何谓“精神生命”?——对“人有两套生命系统”的质疑 第二十六卷 总 154期 2 0 0 4 第 6 期 自 然 辩 证 法 通 讯 JOURNAL OF Dl LECTlCs OF NATURE Vo1.26,Sum No 154 No 6,20O4 ·问题讨论· 何谓“精神生命"? — — 对“人有两套生命系统”的质疑 王 秉 翰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07) 摘 要:本文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深入分析评价了“人有两套生命系统”的内涵及其意义,有助于深化对 生命的人文关怀的理解。 关键词:肉体 精神 生命系统 [中图分...
何谓“精神生命”?——对“人有两套生命系统”的质疑
第二十六卷 总 154期 2 0 0 4 第 6 期 自 然 辩 证 法 通 讯 JOURNAL OF Dl LECTlCs OF NATURE Vo1.26,Sum No 154 No 6,20O4 ·问题讨论· 何谓“精神生命"? — — 对“人有两套生命系统”的质疑 王 秉 翰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07) 摘 要:本文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人有两套生命系统”的内涵及其意义,有助于深化对 生命的人文关怀的理解。 关键词:肉体 精神 生命系统 [中图分类号]B08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0—0763(2004)06—0101—04 在纪念《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 25周年的笔谈 中,2003年第二期开篇《联结与沟通》一文提出一个 “人具有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双重生命”的命题,并 且说明物质生命相对于精神生命而言具有先行性和 基础性。⋯由于这篇短论从人的本质“论”——人是 物质实体和精神主体的统一体——出发,旨在通过 阐释刊物封面上端以“联结”和“沟通”开头的功能性 题词,借以说明科学与人文的本质联系,进而归论到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交融性和《自然辩证法通讯》对文 化的联结和沟通作用,因而不能不特别令读者瞩目。 然而,鉴于“双重生命”的提法似新非新、似是而非 , 在科学哲学领域难免引发诸多困惑,故有必要先求 个明白。 众所周知,人所处的环境包括物质世界与精神 世界,人有物质生命与精神生活,相应地有物质生产 与精神生产等等。现在,又有人提出人自身“具有物 质生命与精神生命双重生命”。请问,这个命题是对 立统一规律在人身上的自然推广和应用,还是其他 别的——比如对李卫东博士“人有两套生命系统”的 假设的确认呢? 下面试从两个方面予以解析。 [收稿日期]2003年 1O月 [作者简介]王秉翰(1937一 )男,广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先从一般的生命说起。如果前者是可能的,当 有如下一个前提:从哲学角度看,处于矛盾关系中的 总体——世界、生活、生产乃至生命,应具有同一模 式的可分性。不用说,指代万事万物的(包括意识形 态领域)整个世界是可分的,人的生命是可分的,生 产当然也是可分的。而生命呢,有无内部对立的方 面?有无同一模式的可分性? 查《辞海》(1989年缩印本)对“生命”的解释 — — 生命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 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而且具有繁殖、遗 传能力和新陈代谢活动两个特征。显然,这个释义 与一般说的“物质性生命”的涵义一致,表明生命决 然不是一个与物质无关的纯概念。应用二分法于生 命这种现象,除了按“有或无”而与之相对应的分为 生命(载)体与非生命(载)体之外,至极至新的无非 按两种产生方式分为人工生命和自然生命。至于生 命本身,既然尚未发现有相对立的方面(当然不是矛 盾的“对立面”——如由自然界的新陈代谢规律决定 的“生”与“死”),也就谈不到新的可分性。 10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然而,似乎,按《联结与沟通》一文的立论——人 是物质实体与精神主体的统一体,再依据哲学上的 精神与物质的对立关系,只要用逻辑方法简单一 “推”,似乎就该有与物质生命相对应 的另外一 “重”——精神生命——存在。作者如此毫无顾忌地 提出一个科学(而不是文学)术语——精神生命,只 是忘记了给出定义。然而,这种纯属逻辑推理而背 离客观事实的命题能站住脚吗? 作者似乎让人们也从对立的视角理解精神生命 这个概念;其实,只要查阅辞就不难理解。在《辞 海》上同样看到,“精神”的释义有五个,大概最易被 认同的是“物质的最高产物”——与意识一词相当 — — 这个唯物主义的定义。虽然物质的产物可以是 物质,但精神生命则决非物质世界的成分。就是说, 它是“非物质性”的生命 ,或至多是“非物质生命”其 中之一。 20世纪下半期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基因工 程研究的进展,学术界在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两个 方面上都有新的突破。这种突破向人们提出两个搁 置不久的问题,即思维与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暂置 前者不说,对后者的探索势必涉及生命的存在形式, 首先是生命到底有多少“重”(或存在形式)? 且从大众口头上的“命”(即广义的生命或狭指 人与动物的性命)说起。对于一切生物而言,最重要 的莫过于“命”了;人尤其不能例外。人生于世,无论 活得长或短,属于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决不 可轻生;对于思维正常的成人,这是第一真理。亦缘 于此,有些人竟然嫉羡据说有九条“命”的猫。不过, 其时没有谁想过猫何以有那么多的“命”,也没有谁 追问到底羡慕猫的什么“命”,因为没有任何一“门” 学科的专家对动物的生命进行过科学分类(大概认 为没有必要)。现在,却看到一些学者要对人的“命” 再分,分为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 ,进而把一般的“命” 分为自然生命和人工生命,甚至有“发现”了多种存 在形式的生命。以学人的本分,不能不就此发问:人 和动物的生命与其他“非生物”乃至“无机物”的生命 是否在本质或基本属性方面有所不同?严肃的科学 问题当是:生命可能有哪些产生方式和存在形式? 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生命的奥秘困扰了人们千百年,西方宗教宣扬 “灵魂不灭”,国人追求过“长生不老”,科学家一直为 揭开它而不遗余力。20世纪的后 20年以来,多数 国家已有众多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建立起来。今 天,尽管现代科学尚未揭示出生命的本质,我们仍然 能够依据已掌握的事实,对科学视界里的生命给予 102 大致的解析,把戴在生命“头上”的种种“帽子”掀开 看看。 事实首先是——生命作为生物体存活的表征, 原本是一个“物质性”的科学概念,专指一种与“活 体”有关的特有现象。它同小至单细胞、大至鲸鱼以 及人的新陈代谢过程并存,过程的结束即是生物组 织的分解。就是说 ,生命在空间和时间坐标上都是 有限的线段,不存在永恒的生命;这是不需要什么理 论予以证明的。其次,正如人毕竟不是机器一样,任 何自然生命根本不按技术程序运行(据说另有一种 以计算机为媒介、存在于虚拟世界的“数字生命”,这 种源于美国人兰顿提出的,以“硅化生命”命名的非 自然生命,于 1990年首先诞生在托马斯 ·雷的计算 机中,倒是由机器的汇编语言编写的自复制程序组 成的),l2]它不能不遵守从新生到衰老到死亡“单向 前进”的自然规律。特别要指出的是,自然生命的繁 衍既要遵守物种演化规律,也不能超越单体的“生 死”规律。与之不同,无论是虚拟的“数字生命”或是 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制造的任何“人工生命”,尽 管可能有助于复制和保存更丰富的物种基因,甚至 可以收藏已死亡的生命个体的基因,但由于同一基 因组的克隆体无法随着自然的演变而改变自己的基 因,其结果必然是——或缺乏适应 自然的生存能力 而短命, J或按无机界的自然衰变规律在时空上超 常延伸。总之,各种非自然生命是无所谓一定的“寿 限”(1ife—span),显然,与有大致的“寿限”的自然生 命不同,可能同用程序决定其“生 日”和“亡 日”的机 器人相似。 再回到“双重生命”的命题上。与物质生命相 反,精神生命显然不受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制约。 但是,没有“终点”的生命,“起点”又在何处呢?退一 步说,假设有某一种“精神性”的生命存在,它与地球 上已知的物质生命在基本属性上必然有所不同。不 同之处何在呢?且不说什么“对立”或者“可分”,单 就特征而言,任何精神生命与繁殖和遗传就完全不 搭界;否则,真的会有什么“精神世袭”的神话了。 可见,“双重生命”论者把精神和生命连成一个 复合词,就像二元论的创始人笛卡儿在肯定了上帝 之外,又赋予物质和精神以实体性,从而与他的“物 质实体”(即物体)相对应,把精神与实体连接成一个 哲学术语——“精神实体”——一样。同样,此举实 际得到的只能是一个含义不确定甚至不被任何学科 接受的“赘物”术语。如果说“精神生命”一语有用, 它除了可能在文艺作品中帮助作家“加强”某种感情 意味外,或许像“精神实体”曾协助“我思故我在”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笛卡儿构建了一个惟有理性最可靠的哲学体系,通 过“有限实体”找到“无限实体”——上帝;也或许有 助于今天的思想家依傍无限的“精神生命”与来自宇 宙的“智慧生命”沟通,——像李卫东博士的假设那 样。 二、李卫东的假设是什么呢? 通过对人类神秘现象的研究,李卫东博士先后 出版了据称是生命科学研究最新成果的两本书:《人 是太空人的试验品》和《人有两套生命系统》;书名也 是作者的假设和推论。为了论证这些命题,作者立 足于中医的“气”和经络理论,依据中外大量的神话 传说,更混杂了所谓史前人类(特指“大洪水中悻存 的牧羊人”)留下的“气功——神功”方法,毫不含糊 地作出“人除了有‘第一套生命系统’即现代西方解 剖学已经证实的肉体的生命系统,另外还有一个精 神(灵魂)的‘第二套生命系统’的假设。在反复论证 存在一个现代解剖学无法证实的生命系统过程中, 李卫东创造了所谓“宇宙生命素”(即中国道家的“Et 月精华”,但不等于阳光)和人的“精神生命体”两个 新概念。l4J在引用了两个美国人的实验之后,作者把 自己的假说和推测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说:“我们 人体上的经络是精神生命的载体,穴位是这套生命 系统的对外接受器,它将宇宙中存在的‘生命素’接 受过来,转变成精神生命生存所需的营养。”l4J最后, 他对两个概念的关系作出了如下的结论:精神生命 的健康需要的是“气功”中的“气”,也就是我们所说 的“宇宙生命素”。 为便于理解并毫无成见地转述作者有关原始 “精神生命”与现实每个人的生命是如何联系的,在 此不得已才整段地引用《人有两套生命系统》一书第 200页中的一段—— “在茫茫的宇宙中,存在这样一种生 命:他们最早可能也是一种有形体的生命, 但在漫长的进化当中,他们失去了形体,以 一 种智慧、精神、意念的形式存在,而这种 形式是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的。虽然他们 已经失去了形体,但他们的进化过程并没 有完成,需要一种特殊的物质继续完成其 进化的使命,这种特殊的物质就是大脑。 为了完成进化,他们首先创造了一大批有 形的活体(也可以是生命,也可以是机器 人),并利用他们将一颗小星球挖空后改造 成一艘能进行星际间航行的宇宙飞船,他 们来到了地球,指挥这些有形的活体用基 因工程制造了人类,而这些无形体的生命, 则以一种我们不知道的方式潜入我们的身 体内,利用人类的大脑做最后的进化,而神 的仆人们则成了空间中来去无踪的飞碟操 纵者,他们守护着人类。当然,那艘巨型飞 船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月亮。” 引文到此,我们可以对李卫东的“精神生命”假 设作一个简单的梳理:有形体的(他们)——失去形 体——(创造)有形的活体——来到地球——(利用) 人类的大脑——完成进化,且不说这个假设中的“他 们”本身就有“第一个鸡或蛋问题”的嫌疑,至于“创 造和利用”更是宇宙外的神话。因为李博士相信很 早就有宇宙飞船——飞碟,而“来去无踪的”神的仆 人就操纵着它们(距离我们 38万公里的月亮也包括 在内)。 好了,这似乎是又一种有关生命起源及其进化 的论说。其实,这不过是 l9世纪流行的“宇宙胚种 论”——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 自其他星球或宇 宙的“胚种”,他们可能通过陨石或种种恶劣环境飞 来地球(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以某些碳质陨石含有 焦化的细菌和孢子为由,就极力推崇此论 】——的 一 个变种。作者借助“进化”的概念和“特殊的物质 — — 大脑”以及宇宙飞船这些现成的科学成果,以 “无形体”代换“精神”,以“生命素”代换道家所谓的 “日有精华”,连吹灰之力的研究都不须做,就给地球 上的人类输入了包括“精神生命体”在内的两套生命 系统。 试问,这算是严谨的“准学术”著作呢,还是作者 以极大的“勇敢”编织出的一个“现代科学神话”?但 不知《联结与沟通》一文说的“精神生命”是否就是 它,我们只能从汉语词组所代表的概念上解析作者 的用语,给二者画上等号(有待两位作者辩证)。 再回到我们的提问:“精神生命是什么”。如果 它不是前述——虽不能立足却还有点学术意味—— 的两者之一,难道会是“柯云路式”特异思维的产物, 或是另外的第三者? 十多年前,以猛产“气功科学”小说而轰动社会 的气功理论权威柯云路,在他创建“人体——宇宙 学”时,运用自己发明的“完全随机思维方式”,先后 提出了“意识是超时空的物质”、“时间具有可逆性” 和“灵魂即‘意识体”’等命题和“两个宇宙”(即“阳 间”和“阴间”)、“多维空间”和“意念场”等新名词。 柯云路虽然不常用精神和生命这两个词语,却以神 秘的“信息”、“特异功能”和“气功态”来解释种种精 10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神现象(包括人体疾病)和与生命有关的神、鬼、佛以 及灵魂等等。他借助“圆圆融融”的冥想而得的“大 智慧”,运用古代巫术遗留下来的“通神术”和“通气 术”,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特异心理学”,L6】其中就有 所谓“超感官知觉”和从普通(肉体)生命通向“宇宙 智慧生命”的怪论。 要问柯云路笔下的“宇宙智慧生命”是什么,请 看他向相信“心诚则灵”的人推介的奇人张香玉—— 一 个自称通晓“宇宙语”的“哲人科学家”。据同该人 十年前有过一次面会的中国科学院李醒民教授说, 眼见这个曾经走红半个中国的“张大仙”哇哩哇哩 “说”过其他人完全听不懂的“宇宙话”L7】,却早已因 涉嫌诈骗而锒铛入狱。如果真有什么更高级的“宇 宙智慧生命”,“张大仙”何以不能借助其神力逃脱牢 狱之灾? 总之,无须太多的论证和例证,就可以对所谓 “精神生命”盖棺论定:或许同“数字生命”的存在方 式类似,而与“物质生命”截然不同,它可以不要空气 和水维持其生机,也可以在托玛斯·雷的“虚拟世界” (由计算机和网络构成的 Tierra世界)大显神威,但 在化学元素构成的星球世界,它是无“体”可附的;除 非先修改《辞海》对“生命”的定义,按托玛斯·雷的 意思,把生命(系统)另定义为“自复制的、可以不断 进化的系统”。L7】这样,生命就可以与物质特别是水 “有即有离”,因而也可能如《联接与沟通》一文说的 “人具有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双重生命”;这大概就 像每个人一生下来必然给地球留下一个“物质性的” 胎盘,还按西方观念同时要在星空占有一个 自己并 不知晓的“什么”星座一样。当然,既然对生命的讨 论已不存在共同的定义用语,本文对“精神生命”的 质疑也就自然放弃了,不过,在放弃的同时,笔者就 便表达一个愿望:当自己的肉体被碳化为骨灰回归 大自然后,但愿爱质疑的精神能留作家人可以继承 的遗产,至于有没有“精神生命”有什么关系呢! 请问:如果活着的人有精神生命,他死后,谁来 管理他的“遗产”——精神生命呢? 这种思考,或许也算作科学哲学对生命的人文 关怀罢。 (参 考 文 献] (1] 林德宏 :联结与沟通(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2)。 (2] 任晓明:数字生命的本质和意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4)。 (3] 转引自《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第三期“论战克隆人:意义、观点与评测”一文之参考文献(22](何祚庥,再谈请宽容 地看待克隆技术)。 (4] 李卫东:人有两套生命系统(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201,203。 (5] 霍伊尔根据某些细胞在高温、干燥或强辐射等条件下亦能生存的事实,坚信“宇宙胚种”能通过种种恶劣环境而到 达地球。此等“飞来说”目前尚缺乏另人信服的证据,何况并未解决最早的“胚种”(生命)在宇宙中怎样发生的问题。 (参看林成滔编著的《科学的故事》一书,第545页)。 (6] 柯云路:新世纪(上)(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257。 (7] 李醒民:巧遇“哲人科学家”张香玉,北京:《民主与科学》,2003年第 1期,第28—29页。北京:《科学与无神论》,2003 年第 3期,第 50—51页(转载)。 (责任编辑 王大明] 本刊重要通告 本刊邮政编码改为 100049,请来稿、来信者注意。今后邮件请寄:北京市玉 泉路 19号甲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100049)。 10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何谓“精神生命”?——对“人有两套生命系统”的质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