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明清对外贸易

2010-10-05 24页 ppt 257KB 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47035

暂无简介

举报
明清对外贸易nullnull第27课null一、“朝贡贸易” 1、明初海禁政策明朝初年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防止反明势力和防倭寇),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 1374年明政府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中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 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录》卷139)。自此,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了。null 材料二: “有贡,即有赐……计其贡物,时值甚廉,给之太厚……(赏赐)何啻数十倍”。 材...
明清对外贸易
nullnull第27课null一、“朝贡贸易” 1、明初海禁政策明朝初年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防止反明势力和防倭寇),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 1374年明政府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中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 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录》卷139)。自此,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了。null 材料二: “有贡,即有赐……计其贡物,时值甚廉,给之太厚……(赏赐)何啻数十倍”。 材料三:“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朝贡时附带的货物)来,皆倍偿其价。” 材料一:明政府规定琉球(今琉球群岛)两年一贡,高丽三年一贡,“(日本)十年一贡……贡毋过三船,人毋过三百,刀枪毋过三千” null2、朝贡贸易明朝海禁后,朝贡贸易成为海外贸易唯一合法途径。 朝贡贸易是指海外诸国与明政府间进行的以朝贡为名的有限制的贸易。汉倭奴国印朝贡贸易的特点朝贡贸易的特点官方控制下有限制的贸易 厚往薄来朝贡贸易的目的安抚四夷、张显国威、联系友邦厚往薄来厚往薄来《礼记·中庸》:“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译文: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是为了要安抚诸侯。 null 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 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中国进贡了。这并不是中国呆如木瓜,而是一种荣誉心和类 似父母或长兄、长姊,那种天下共主责任感的综合反应,即永不愿使依靠中国的友 邦失望。 ——柏杨《中国人史纲》明初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明初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材料一:《明代倭寇考略》载,仅洪武二、三两年,倭寇入侵中国沿海竟达11起之多。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朱元璋下令“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材料二:“禁滨海民不得私入海,时方国珍(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余党多入海剽掠故也” null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null “闽人滨海而居者不知其几也,大抵非为生于海则不得食。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凡几也,无中国绫绵丝缎之物则不可以为国。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私通不得则攘夺随之。” ——明平倭官员谭纶 null 3、海禁的结果(1)驻军防守导致军费负担沉重,消耗了政府的财力,国家财政大受影响。(2)阻碍了正常的贸易往来,最终在东南沿海形成了规模不等的武装走私集团,酿成“倭患”。null二、民间海外贸易1、明朝后期逐步开放海禁地点:福建漳州月港晏海楼又名八卦楼,初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 ,原系一座军事望台,民族英雄戚继光曾率兵在月港打击倭寇。曾经繁华一时的古月港如今很平静。进出口商品null2、葡萄牙人选择澳门作为贸易中转的据点以澳门为中心的转口贸易,将中国市场纳入世界性贸易网络之中。 3、西班牙选择菲律宾的马尼拉作为中转站马尼拉——阿卡普尔科海上丝绸之路延伸为太平洋丝绸之路。null三、从海禁到闭关1、清初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为了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清政府颁布“迁海令”,规定山东以南沿海居民,分别内迁30~50里,商船民船一律不准入海,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2、康熙中期重开海外贸易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在今南京)null3、乾隆时实施闭关政策,只开广州一地通商null“广东十三行”   “广东十三行”指的是广州的洋货行,简称“洋行”,俗称“十三行”。“十三行”之名是沿袭明代的旧称,实际行数各个时期有多有少,并不一定是13家,如康熙年间只有“行口数家”,乾隆十六年则有洋行26家(阮元:《广东通志·经政略》)。广东十三行是经清政府特许设立的对外贸易组织,充当行商必须报清政府批准,并由其他行商保举。他们垄断对外贸易,所有外国进口货物均由其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亦由其代购,并负责规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同时,他们又受清政府委托行使一定的外交权,负责向外商征收进口货税,并代政府经办一切同外商的交涉事宜,如代为传达政令,送交外交公文,转递外商的意见、禀帖等。这种公行,带有官商的性质,是一种封建性的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 思考:明清由海禁到闭关政策变化的历史原因有哪些?思考:明清由海禁到闭关政策变化的历史原因有哪些?null “皇帝敕谕浙江、福建、广东、江南、山东、天津各督抚镇:海逆郑成功等窜伏海隅,……若不立法严禁,海氛何由廓清? ——1656年《申严海禁敕谕》 “……洋船……甚多,将来番舶云集,留住日久,……于海疆重地,风土民俗均有关系。” ——乾隆皇帝上谕 null (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敕谕”)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粤海关志》卷二十三 我中原数万里版舆,百产丰盈,并不藉资夷货。 ——林则徐null(乾隆帝“圣谕”)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 ——《海国四说》卷六 明清由海禁到闭关政策变化的历史原因明清由海禁到闭关政策变化的历史原因政治:君主专制加强皇权的需要 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商业贸易的排斥 思想:盲目自大的天朝上国思想讨论:结合当时国内外形势谈谈明清由海禁最终走向闭关的政策对中国带来哪些影响?讨论:结合当时国内外形势谈谈明清由海禁最终走向闭关的政策对中国带来哪些影响?明清由海禁到闭关的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明清由海禁到闭关的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1、限制了明清时期商品贸易的发展 2、防范了外来的侵略,中国与世界隔绝,统治者和百姓闭目塞听 3、近代中国在工业大潮到来之时远远地落后于西方国家,最终造成落后挨打的局面。null思考: 太平洋丝绸之路与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和过去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什么区别?太平洋丝绸之路与中国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虽说都是以转载中国的生丝和丝绸为名,但实质是不同的。以往中国的陆上或海上丝绸之路,一是以中国大陆为起点,向西运到印度洋或地中海周边地区,二是担任转运的都是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三是以中国官方市舶司或民间的商贩与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做生意。 太平洋丝绸之路,一是以菲律宾的马尼拉为中转站,开辟了一条东向美洲的新航路,二是担任转运的是西班牙和荷兰等欧洲殖民国家,三是中国的官方完全退出此行横渡太平洋的远程贸易。
/
本文档为【明清对外贸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