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2011届湖南道县一中高三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2011届湖南道县一中高三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2010-09-19 10页 doc 834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0070

暂无简介

举报
2011届湖南道县一中高三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状元源 http://zyy100.com 湖南道县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 语 文 命题:彭福湘 审题:蒋忠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揩油(kāi) 痉挛(jīnɡ) 蹊跷(qī) 博闻强识(shí) B、渲染(xuàn) 胚胎(pēi) 噩耗(è) 长歌当哭(dānɡ) C、粳米(jīng) 挟制(xiá) 炽热(chì) 咄咄逼人(duó) D、赝品(yàn) 巨擘(bò) 滑稽(jī) 揠苗助长(yà) 答案:D A项“痉挛”中的“痉”应读“jìnɡ...
2011届湖南道县一中高三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湖南道县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检测 语 文 命题:彭福湘 审题:蒋忠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揩油(kāi) 痉挛(jīnɡ) 蹊跷(qī) 博闻强识(shí) B、渲染(xuàn) 胚胎(pēi) 噩耗(è) 长歌当哭(dānɡ) C、粳米(jīng) 挟制(xiá) 炽热(chì) 咄咄逼人(duó) D、赝品(yàn) 巨擘(bò) 滑稽(jī) 揠苗助长(yà) 答案:D A项“痉挛”中的“痉”应读“jìnɡ” “识”读zhì。 B项长歌当哭(dànɡ) C、挟制(xié) ,“咄”应读duō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只要孩子们如往常般走进学校读书嘻戏,希望就会萌生在灾区人们的心中。 B、最令人焦灼的莫过于腐败的大肆蔓延,时刻都在消蚀着社会公正的根基,蚕食着人的良知,使人陷入对是非善恶的无休止的冷寞和麻木之中。 C、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象空间很大,如果有人感兴趣,足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部悬念丛生、高潮迭起的电视连续剧。 D. 江南出芳草鲜花、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倍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出诸多骁勇的斗士。 解析:选C。(A、嘻-嬉 B、“消蚀”应为“销蚀”。冷寞-冷漠 D项倍—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 B、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C、通过这次“树标兵,促后进”的评选活动,激发了许多个体经营者奋发向上,文明经商的意识。 D、《水浒》全书重要人物中至少有一打以上,各有各的面目。 解析:选 A。(B、句式杂糅。去掉“在作怪”C、缺主语D、“至少”和“以上”矛盾)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梁濑溟一时义气,顶撞了老朋友毛润之,引发众怒,大家几乎要把他赶下发言台。 B.王家岭矿难115名矿工能够获救之所以是一个奇迹,其根本动力来自于对生命的珍视。但是,杜绝人为灾难的发生,才是更重要的“以人为本”。 C、湖南省地方海事局李局长面对首次到来的“千里湘江话航运”新闻采访团,踌躇满志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一定要让湘江航运再度焕发生机! D、四十天之内,全国发生了五起耸人听闻的校园惨案。类似的惨案一发再发,实在令人心痛无比。人们对凶手深恶痛绝之余,不禁会深思:是什么使得残暴的凶手对着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们痛下毒手? 解析B (A项依语境义强调的是感情用事,应用“意气”。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心意。形容心满意足,从容得意的样子。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腾”地跳下炕,拿了洗脸盆,盛满清水,端放在院子中央。低头一瞧,哟__________!调皮鬼,还躲躲闪闪跟我捉迷藏呢。 A、月光果然映入水盆里了。 B、水盆里果然映入了月光 C、月亮果然跳进水盆里了。 D、水盆里果然跳进了月亮。 参考答案: C(从最后一句看,陈述对象应是月亮,B、D陈述对象不统一,选C更形象)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小题 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宦者也。晋王兵击王行瑜,承业数往来兵间,晋王喜其为人。及昭宗为李茂贞所迫,将出奔太原,乃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因以为河东监军。其后崔胤诛宦官,宦官在外者,悉诏所在杀之。晋王怜承业,不忍杀,匿之斛律寺。昭宗崩,乃出承业,复为监军。   晋王病且革,以庄宗属承业曰:“以亚子累公等!”庄宗常兄事承业,岁时升堂拜母,甚亲重之。庄宗在魏,与梁战河上十余年,军国之事,皆委承业,承业亦尽心不懈。凡所以畜积金粟,收市兵马,劝课农桑,而成庄宗之业者,承业之功为多。自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及诸公子在晋阳者,承业一切以法绳之,权贵皆敛手畏承业。   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庄宗乃置酒库中,酒酣,使子继岌为承业起舞,舞罢,承业出宝带、币、马为赠,庄宗指钱积呼继岌小字以语承业曰:“和哥乏钱,可与钱一积,何用带、马为也?”承业谢曰:“国家钱,非臣所得私也。”庄宗以语侵之,承业怒曰:“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庄宗顾元行钦曰:“取剑来!”承业起,持庄宗衣而泣,曰:“臣受先王顾托之命,誓雪家国之雠。今日为王惜库物而死,死不愧于先王矣!”阎宝从旁解承业手令去,承业奋拳殴宝踣,骂曰:“阎宝,朱温之贼,蒙晋厚恩,不能有一言之忠,而反谄谀自容邪!”太后闻之,使召庄宗。庄宗性至孝,闻太后召,甚惧,乃酌两卮谢承业曰:“吾杯酒之失,且得罪太后。愿公饮此,为吾分过。”承业不肯饮。庄宗入内,太后使人谢承业曰:“小儿忤公,已笞之矣。”明日,太后与庄宗俱过承业第,慰劳之。 卢质嗜酒傲忽,自庄宗及诸公子多见侮慢,庄宗深嫉之。承业乘间请曰:“卢质嗜酒无礼,臣请为王杀之。”庄宗曰:“吾方招纳贤才以就功业,公何言之过也!”承业起贺曰:“王能如此,天下不足平也!”质因此获免。 (节选自《新五代史•张承业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承业数往来兵间 数:多次 B、承业一切以法绳之 绳:约束 C、庄宗顾元行钦曰 顾:回头 D、太后与庄宗俱过承业第 过:经过 7、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而成庄宗之业者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庄宗以语侵之 /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不能有一言之忠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8、文章以下这段文字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A、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 B、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 C、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 D、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 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承业虽是宦官,但他做人的风格深得晋王的喜欢,这也是他后来能够保得住性命并受顾命之托的关键因素。 B、张承业在庄宗与后梁相持于河上十多年里,在后方负责招兵买马,聚钱积粮,督促耕织,是庄宗最后能成就霸业的最大功臣。 C、张承业不仅感强,而且耿直敢谏,在庄宗想从他那里要国家的钱作私用时,宁死不屈,并挥拳怒打拉他的阎宝,其勇气实在可敬。 D、张承业也很有智慧,当他知道庄宗很恨卢质时,他假装说要替庄宗杀掉卢质,实质上非常巧妙地保护了卢质。(也为庄宗保住了一个安邦定国的人才) 10、翻译下面几个句子(10分) ⑴ 庄宗常兄事承业,岁时升堂拜母,甚亲重之。 ⑵ 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 ⑶ 吾方招纳贤才以就功业,公何言之过也! 解析:6 D过:拜访,到访。 7 D两个“之”均为助词,定语后置 A.连词,于是/ 副词,竟然 B.结果连词 / 并列连词. C.介词,用 / 介词,因为 8 B 9 B 张承业是后方最大的功臣。 10 ⑴ 庄宗平常像敬重兄长一样对待张承业,一年中时常到他家去拜望他的母亲,非常亲近器重他。(3分,计分点:“兄”“时”“重”) ⑵ 我,是先王的老奴,我并不是替子孙考虑,吝惜钱库的钱,是为了帮助你成就霸王大业罢了!(4分,计分点:判断句、“计”“惜”“佐”) ⑶ 我现在正招纳贤才来助我成就功业,您怎么说出这样过分(有失分寸)的话来?(3分,计分点:“就”“之”“过”) 三、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7分) 野 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4分) (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试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⑴第一首:呈现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郊野的隐者形象。(2分) 第二首:呈现了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分) ⑵两首诗三、四句都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 前者写出对春天的陶醉与赞美。 (1分) 后者写出了老之将至的伤感之情。 (1分) 12.古诗文默写。(6分,任选三小题,每空1分) (1)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 。《归去来兮辞》)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3)哀吾生之须臾, 。 ,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4) ,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琵琶行》) (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锦瑟》)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共12分。选择题6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科学究竟能否被真正普及 钮卫星 ①科学的历史无疑就是人类智性进步的历史。那么科学普及的历史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伯纳姆在他的著作《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中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出人意料的科学普及史图景:起先科学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但在逐渐兴起的美国消费文化中,科学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科学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 ②这样一部有点令人沮丧的美国科学普及史,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普及工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前中国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由于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科学素养相对缺乏,所以迷信有额外的生存维度。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迷信没有被真正破除干净过。至今走在居住区内和附近的马路上,还经常遇到泼洒在路面上的一团团药渣,这种乞求药“倒”病除的现象不能简单地被归类为一种无害的民俗——至少在污染环境这个层面上是有害的,它反映了老式迷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存力。 ③有一些古代迷信则以改头换面的方式继续留存着。譬如原本比较复杂的古代术数系统,现在退化为只通过某种方言对数字的发音来附会吉凶宜忌,如“4”谐音“死”是不吉利的,“8”谐音“发”是吉利的,等等。于是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数字就有了吉凶之分,人们选择号码时纷纷避凶趋吉。某省甚至把认为是不吉利的车牌号人为地删除,以便避免用得起小车的富人们花钱买不吉利。而把某些重要活动的举办时间定在“8月8日8时”之 类,显然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这些行为,无疑直接、有力地推动了迷信思想的流行,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努力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④在当今的报纸和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这种对孤立科学事实的强调和对科学产品的推销。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航天技术的报道。媒体放弃了向公众普及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航天活动基本上被看作一种政治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媒体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和尊贵性大肆渲染,似乎发射飞船的物质代价都被附加到了这些物品上。如果说是搭载植物种子,希望在高能环境中诱发基因突变,以改良品种,这还有一点点科学的味道——实际上由于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搭载种子以改良物种的效率和科学性往往被夸大;而一些搭载的纪念品、会徽、会旗等被赋予的价值和神圣性,则纯粹是巫术色彩的,是毫无理性基础和科学意义的。 ⑤在美国科学普及史上出现过一些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家,他们一般从文化和社会的层面用较宽的视野看待科学,他们出版科普书籍,为杂志撰写科普文章,把理性带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到了二十世纪这样的科学家从科普阵地上撤退了。反观中国的情形,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群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现在有人呼吁,前沿科学工作者应该参与科学的普及,但应者寥寥,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观。 ⑥“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给科学家们去做。”这句话便是在强调公众应该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到科学中去。同时科学也需要在更广泛的公众层面上被理解。因此,政府、科研机构组织者等应通过科学普及来让公众理解科学,做这件事尽管有很多困难,但还是值得和应该首先做的。 (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13.下列有关“中国科学普 及的现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们将一团团药渣泼洒到路上,以乞求药“倒暠病除;人们选择电话号码、车牌号码 时以数字区分凶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在大众层面上的普及。 B.从中国民众在日常行为中对迷信的延续,到目前中国的媒体对航天飞行的神秘性、尊 贵性和神圣性的倾心,作者认为目前社会已由传统的迷信步入新的迷信,科学启蒙任重道 远。 C.作者认为中国的航天活动应该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而不是一种政治活动,而新闻媒 体在宣传上更应该注重对公众的科学启蒙。 D.前沿科学工作者参与科学普及的力度不够,响应者不多,是导致中国学术界远离科普 的现状没有改观的原因之一。 1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学与迷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起先以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冲破迷信的阻碍,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科学又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 将被迷信击败。 B.本文将中国科普现状与美国科普现状进行了对比,从而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科普现状的 问题本质,并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 C.对于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张贴“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标语,报纸和电视节目强调 孤立的科学事实等做法,作者认为这不足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破除迷信。 D.正是因为美国有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家致力于科学知识 和理性精神的普及,从而形成了目前的这种科学意识与理性精神深入美国公众心灵深处的 局面。 15.要实现“科学在中国真正普及的目标,中国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请联系全文简要作答。(6分) 答: 解析: 13.C(比照第④段“航天活动基本上被看做是一种政治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作者认为航天活动首先应该是一项科学探索活动,反对首先作为一项政治活动,并没有否定它是一种政治活动。 14.C(理由:A 项中“科学与迷信是对立关系”,最终将被迷信击败应为“最终将‘在大众层面上暞被迷信击败暠。B项并非指出问题的本质,而是问题的一个方面。D 项应加入时间限制“二十世纪前”至于“形成了目前的这种科学意识与理性精神深入美国大众心灵深处的局面”在原文中没有提及。 15.(1)新闻应该更为公正、客观地宣传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尤其是应该加强对大众科学普及的力度。(2)科学家们不仅作为科学研究者,更需要成为科普的传授者,积极参与到科学普及之中,让科学在更为广泛的公众层面上被理解。(3)公众去除迷信思想,更为深入地参与到科学普及之中去。(4)政府部门必须在科学普及上不过分渲染政治色彩和追求形式,将科学启蒙落到实处,促使学术界、科研的管理者改变科普观念。(从文中提到的媒体、科学家、公众、政府四个角度回答,主要是前三个角度,指出其中的一个且理由充分可赋2分,答出其中的三个角度并分析合理即得6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故园心眼          王充闾     母亲——故乡,故乡——母亲,童年时期二者原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可是,那时节,母亲的印象弥漫一切,醒里梦里,随处都是母亲的身影,母亲的声音;而故乡,连同乡思、乡情、乡梦一类的概念,却压根儿就没有。直到进了学堂,读书、识字了,也仍是没有觉察到“背井离乡”是怎么样一种滋味。     到了青壮年时期,束装南下,故乡已经远哉遥遥了,从这时开始,潜滋暗长了怀乡的观念。特别是在黄昏人静时候,常常觉得故乡像一条清流潺潺的小溪,不时地在心田里流淌着;故乡又好似高悬在天边的月亮,抬起头来就可以望着,却没有办法抵达它的身边。     有人说,衰老是推动怀旧的一种动力。老年人对于故乡的那种追怀与想往,往往异常浓烈而又执著,不像青壮年时期那样薄似轻云淡似烟。而且,这种追怀是朦胧的,模糊的。若是有谁较真地盘问一句:“你整天把故乡放在心头,挂在嘴上,那您究竟留恋着、惦记着故乡的什么呀?”答案,十之八九是茫茫然的。就以我自己来说,故里处于霜风凄紧的北方,既无“着花未”的寒梅可问,也没有莼羹、鲈脍堪思,那么,究竟是记挂着什么呢?我实在也说不清楚。     有一回,一位近支的族弟进城来办事,饭桌上,我们无意中谈起了当年的旧屋茅草房。我说,傍晚时分,漫空刮起了北风烟雪,雪的颗粒敲打在刷过油的窗纸上铮铮作响,茅屋里火炕烧热了,暖融融的,热气往脸上扑,这时候把小书桌摆上,燃起一盏清油灯,轻吟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种情景,真是永生难忘。    他苦笑着说:“都什么年头了,你还想着那些陈年旧事?火炕再暖和,也赶不上城里的暖气呀!这雪亮的电灯还不比清油灯强?”族弟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再说,那茅草屋又低矮又狭窄,站起来撞脑袋。回转身碰屁股,夏天返潮,冬天透风,人们早都住不下去了。也正是为了这个,说声‘改造’,人们呼啦一下,全都扒倒重来。现在你站在村头看吧,清亮亮,齐刷刷,一色的‘北京平房’。”     追忆是昨天与今天的对接。对人与事来说,一番追忆可以说就是一番再现,一次重逢。人们追怀既往,或者踏寻旧迹,无非是为了寻觅过去生命的屐痕,设法与已逝的过往重逢。对故乡的迷恋,说得直截,具体一点,也许就是要重新遭遇一次已经深藏在故乡烟尘里的童年。既然是再现,是重逢,自然希望它最大限度地接近当时的旧貌,保持固有的本色。这样,才会感受到一种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环境,再现昔日生活情景的温馨。特别是,由于孩提时代往往具有明显的美化外部环境的倾向,因而人们在搜寻少年时期的印象时,难免会带上一种抒情特色。     不过,世上又有哪一样东西能够永远维持旧观,绝不改变形色!乡关旧迹也同生命本身一样,随着岁月的迁流,必然要由风华靓丽变成陋貌衰颜,甚至踪迹全无,成为前尘梦影。更何况,故乡的那些茅屋,即以当时而论,也算不得光华灿烂呢!     作为观光者,也包括虽然曾在其间生活过,而今却已远远离开的人,无论他们出于何种考虑,是从研究古董、吊古凭今的鉴赏角度,还是抱着追思曩昔、重温宿梦的恋旧情怀,尽可以放情恣意地欣赏它的鄙陋,赞叹它的古朴,说上一通“唯一保持着东北民居百年旧貌”之类的褒奖的话,如果会写文章,还可以加进种种想像与回忆,使之充满诗意化的浪漫情调。但是,如果坐下来,耐心地听一听茅屋主人的想法,就会惊讶于它们的天壤之别了,这种差异我就曾实际体验过。     从这里也悟出一番道理:若要切实体察个中的真实感受,就必须设身处地,置身其间,局外人毕竟难以得其真髓。而要从事审美活动,则需拉开一定的距离,如果胶着其中,由于直接关系到切身的功利,既难以衡定是非,更无美之可言。 16、(1)文章第二段中说故乡像小溪,像月亮,这两个比喻分别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怎样的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以我自己来说,故里处于霜风凄紧的北方,既无‘着花未’的寒梅可问,也没有莼羹、鲈脍堪思,那么,究竟是记挂着什么呢?我实在也说不清楚。”这些叙写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傍晚时分,漫空刮起了北风烟雪,雪的颗粒敲打在刷过油的窗纸上铮铮作响,茅屋里火炕烧热了,暖融融的,热气往脸上扑,这时候把小书桌摆上,燃起一盏清油灯,轻吟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段话是作者对故乡生活的回忆,请赏析这段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一方面写自己回忆中故乡的美好和富有诗意,一方面又写族弟对我心中故乡的“美”的不以为然,并说以前的茅屋都改为了一色的“北京平房”。从文中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篇散文名为“故园心眼”,其主题却不仅仅是怀念故乡,你认为这篇散文的主题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6、(4分)(1)用小溪的比喻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绵延不绝,用月亮的比喻表达了远离故乡的惆怅之情。(答出一个得2分) (2)(4分)点明了自己故乡在霜风凄紧的北方,通过与古诗中常出现的表达思乡的景物做对比,自己的没有值得回忆的特殊之处,照应前面的“茫茫然”也为下文不写故乡景物而回忆自己的故乡生活做铺垫。 17、(4分)(1)在选材上:选取了故乡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生活场景,借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2)在描写上:采取白描(或直接描写)的手法,从视觉、听觉、感觉等角度,同时将屋外的寒冷与屋内的温暖进行对比,描写细腻,语言富有韵味。(3)通过《诗经》中怀乡的诗句的引用,使描写富有诗意,语言富有韵味。(三个要点中任答出两个要点即可,每个要点2分,意思相同即可) 18、(4分)“我”怀念的故乡的美好是因为“我”回忆的是自己在故乡童年的生活,而孩提时代往往具有明显美化外部环境的倾向;(2分)而族弟眼中则是现实的故乡,这样的故乡是落后的,人们不会因为远离故乡的人回忆中的诗意而去保留故乡的落后,故乡人也有追求进步和幸福生活的权力。(2分)(意思相同即可) 19、(6分)(1)人们怀念故乡,其实质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怀念,是为了寻觅过去生命履痕,是为了重新遭遇一次已经深藏在故乡烟尘里的童年。(2分)(2)要了解一个人的真正感受需要设身处地,置身其间;(2分)而审美则需要有距离感,需要超越功利。(2分) 六、选做题(6分,2小题任选做1题)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有一只鸟长着两个头,当一个头睡觉时,另一个头就担负警卫任务。左边的头爱打瞌睡,右边的头只好常常当警卫而不得休息。 一天,右边的头在执行警卫任务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一颗香甜的果子。右边的头想叫左边的头一起品尝,但见到它睡得香,不忍叫醒它,就想:“反正我和它同一个身体,我吃下去,它也受惠。”于是就把果子吃掉了。 左边的头醒来后,听到右边的头打了一个饱嗝,又闻到一阵香味,就明白了右的头独享了美味佳肴,从此怀恨在心。 一天,轮到左边的头担任警卫了,它想也能独享香甜的果实。正好,一阵风吹来,隔壁树上掉下一颗有毒的果子。左边的头在怨恨自己背运的同时,想道:“它独享了甜果,我就独享毒果了,反正我和它是同一个身体,要死就一起死吧!”于是就把毒果吃下去了。 根据以上材料,写出你的思考与感悟。(不少于100字)(6分)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示例:为人处世,应当与人为善。但很多人却宁可你死我活,也不愿饶人一回,甚至宁愿与人同归于尽,也不让别人活着,更可可怕的是这种“同归于尽”的勇毅,却往往源泉于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是误解。其实,在很多令你怒不可遏的事情面前,只要你忍一忍,很快会发觉,事情原本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巧劲可能你一点也不吃亏,别人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坏。 21.阅读下面新闻,就事件的某一方面发表见解,写一则短评,100字左右。(4分)  在国庆60周年的日子里,一个令国人高兴和骄傲的喜讯传来:中国初选第二批预备航天员,共选出女性候选人15名,在她们中间,最终将产生2名女预备航天员。这是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首次选拔女预备航天员。它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少数拥有女航天员的国家之一。(来源:人民网2009年10月04日03:30) 21(4分)参考示例: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中国女性拥有更广阔的天空和更明媚的未来;中国国力增强,有更多地成就让人期待;中国航天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等等(开放性题,抓住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中年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这时他已经是参议员,在政坛上炙手可热,遭此打击,差点心灰意冷,退隐乡园。 开始时,他一点也不能动,必须坐在轮椅上,但他讨厌整天依赖别人把他从楼上抬上抬下,晚上就一个人偷偷练习。有一天他告诉家人说,他发明了一种上楼梯的方法,要表演给大家看。原来,他先用手臂的力量,把身体撑起来,挪到台阶上,然后再把腿拖上去,就这样一阶一阶艰难缓慢地爬上楼梯。 他的母亲阻止他说:“你这样的在地上拖来拖去,被别人看见多难看。” 罗斯福断然说:“我必须面对自己的耻辱。” 请根据上面材料,自己命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者议
/
本文档为【2011届湖南道县一中高三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