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山滑雪教程

2017-09-21 50页 doc 127KB 27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高山滑雪教程高山滑雪教程 第一章 滑雪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一(滑雪运动在人类征服自然中产生和发展 滑雪运动产生于人类征服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条件是寒冷、多雪、多山、多林木、人类文明起源早等。 最 早的滑雪活动是人们为了利用雪、征服雪而作为行走、狩猎、运输、战争等内容的手段,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以前。滑雪的踪迹最早可以在西伯利亚贝加尔 湖以南的阿勒泰地域的历史记载中见到。在挪威的山洞岩石上也发现了刻有穿滑雪板的人体雕刻。最早的滑雪器具可能是人们把“雪踏”形状的器具,用皮条绑在脚 上,这主要是为了不陷进雪中,进而作为在雪面上走...
高山滑雪教程
高山滑雪教程 第一章 滑雪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一(滑雪运动在人类征服自然中产生和发展 滑雪运动产生于人类征服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条件是寒冷、多雪、多山、多林木、人类文明起源早等。 最 早的滑雪活动是人们为了利用雪、征服雪而作为行走、狩猎、运输、战争等内容的手段,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以前。滑雪的踪迹最早可以在西伯利亚贝加尔 湖以南的阿勒泰地域的历史记载中见到。在挪威的山洞岩石上也发现了刻有穿滑雪板的人体雕刻。最早的滑雪器具可能是人们把“雪踏”形状的器具,用皮条绑在脚 上,这主要是为了不陷进雪中,进而作为在雪面上走滑的用具,滑雪杖的使用是从一只滑雪杖开始。 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在小亚细亚旅行时,见到有关记载说,亚美伊亚山民穿着原始的雪靴,就如同在马脚上扎上布袋一样在雪上走滑。见图1、图2、图3。 二、中国的阿勒泰地域是人类滑雪运动的发源地 世 界雪坛(特别是欧洲)不少人把挪威称之为“滑雪的故乡”。但是根据日本国札幌市冬季运动博物馆所存资料的展示;俄罗斯滑雪教材中关于滑雪起源的讲述;第一 任中国滑雪协会主席刘永年先生1994年所撰写的《新疆阿勒泰地域是人类滑雪发祥地之一》的论述;有关业内人士对阿勒泰区域历史与滑雪运动的实地考察;国 外著名史学家关于人类滑雪起源的研究,其共识是: 1(阿勒泰地域的丁零族在远古就有滑雪活动,而且是人类最早的滑雪活动。 在中国古代地理书《山海经》的第十八卷《海内经》中曾有如下记载“有丁令国,其民自膝以下有毛,马蹄善走”,这是有关中国滑雪的最早论述,所谓丁令国,即在贝加尔湖以南直至阿勒泰山一带从事游牧的我国北方的一个民族。 2(在中国的古籍魏志卷三十五的末尾曾指出“北丁令有马胫国,其人严似雁鹜,自膝以上 身首为人,膝以下有毛,有马胫、马蹄,不骑马而能奔驰,驭马更快,为人勇猛善战”。这段文字也清晰地描绘了奔驰雪上的古代人形象。 3(日本历史学家、文学博士白乌库吉先生称,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世界史第四卷中曾指出:“住在阿尔泰地区的人们拥有山羊角,冬季在雪中奔跑,记述了当地人在冬季利用滑雪器像山羊一样在山谷中疾走的习俗,此文可能是有关滑雪的最早文献了。” 4(阿勒泰地域自然条件为多山、多雪、寒冷、多林木。人类文明早至6000年之前,丁令族系游牧民族,故具备了滑雪运动起源的所有条件。 5(俄罗斯滑雪教程关于滑雪运动的起源是这样叙述的:滑雪运动从阿勒泰地域起源后,向西伯利亚广泛传播,向东越过白令海峡传向北美洲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向西逐渐向斯勘的那维亚半岛传播。见图4、图5。 三、现代滑雪运动方兴未艾 二 十世纪初叶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科技的发展,滑雪运动冲开了原有的局限,经过近代哺乳,跳跃式登上了现代的历程。现代滑雪运动在场地建设、器材设备 的研制、技术理论的探讨、参与的人口等各领域得以全面发展,竞技滑雪、滑雪旅游在近几十年处于突飞猛进的扩展之中。 当代滑雪的重心在欧洲,大众参与程 度可谓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其次是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及亚洲的日本。目前世界五大洲都开展了滑雪运动。 四、中国现代滑雪起步很晚 由 于一些自然条件与社会原因,中国的近代与现代滑雪运动发展缓慢,近代滑雪上个世纪20,30年代才从俄罗斯及日本传入,1957年组织了全国第一次滑雪比 赛,从此拉开了新中国近代滑雪运动的序幕,以东北地区为主的陕窄地域,陆续开展了滑雪运动,但是,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不发达的制约,发展速度缓慢,而 且多局限于竞技滑雪领域。于1980年参加第13届冬奥会才开始现化滑雪的起步,群众性的旅游休闲滑雪自上个世纪末期才逐步开展。目前,中国的滑雪运动除 空中技巧已获得冬奥会银牌及多次世界杯冠军,冬季两项除女子成绩突出外,其他诸多滑雪项目及滑雪领域较国外滑雪运动水平先进的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五、中国大众滑雪发展迅猛 改 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滑雪产业已逐步成为朝阳产业,1996年之后的不足十年间,滑雪场的数量与滑雪人口迅猛增加。时至今日全国20几个省市(区)开展了大 众滑雪;各类滑雪场接近200处;全国滑雪人次达280万,仅北京周边地区就有几十万,而且正以迅猛速度进展。 六、未来滑雪运动发展的趋势 1(政府与协会的管理、保障、服务的力度趋于加强与实际 有条件的地区各级政府部门会更加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支持大众滑雪运动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会适时出台一些政策,支持滑雪产业的发展,为企业排忧解难,加速滑雪专业人材的培训,促使滑雪产业健康、有序、持久发展。 2(向产业化、国产化方向发展 现 代滑雪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与诸多行业有关联,势必拉动相关的旅游、交通、机械加工、服装等行业发展,从而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的发展。而滑雪运动 本身的发展又离不开这些行业的促动,从而形成跨兼诸多行业的滑雪产业,滑雪运动的迅猛发展,造成相关产业巨大的市场空间。今后几年,不仅部分雪具、雪服、 头盔等装备之类的东西可以国产化,部分雪场机械设备也会逐步实现国产化。随着雪具、雪场机械国产程度的提高,价格下降,会对我国滑雪场地建设和让更多的人 走进滑雪场创造有利条件。 3(向更广泛的消费阶层中发展 未来大众休闲滑雪的活动形式会更 多样化,新的雪上活动方式会不断出现,因地而宜,灵活多样,增强趣味性,促动个性的发展。即使传统的竞技项目也会向观赏性趋势发展,会以很快的进程冲破以 往“贵族”运动的观念与局限,参与滑雪运动的人群会迅速扩大。滑雪的主流群体更趋于成熟、理性。 4(向现代环保方面发展 虽 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会使滑雪的季节与区域延长和扩大,人工造雪、代用雪、室内滑雪场会不断的出现。但是未来滑雪实际上是在大自然中进行的 项目,应具备自然的环境与氛围,冬季应具有高山峻岭,林海雪源、碧空万里的景象;夏季便是树林成荫,植被翠绿,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在滑雪场的建设与运营 期内,环保水平将会有质的 提高。 5(滑雪设施、器材向高科技方向发展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促使滑雪场的设备更专业、更经济,使滑雪器材装备更加安全和便捷。 6(滑雪场管理趋于化,向多功能天然滑雪度假区方向发展 未来的滑雪场所将摆脱现有的单一功能,经过优胜劣汰的竞争,向具有宏大滑雪氛围,配套服务设施更完备,功能齐全的度假区方向发展,会与人们的户外活动、野外生存,回归大自然的活动等融为一体,成为人们四季强体、健心、度假、休闲的充满自然特色的大型“世外桃源”。 第二章 滑雪运动的分类 一、滑雪运动的含义 滑雪运动的含义为:人们基本呈站立姿态,双脚各踏一只滑雪板(或双脚共同踏一只较宽的滑雪板),双手各持一只滑雪杖(或不持滑雪杖),在雪面上滑行(或再辅以其它形体动作)的体育运动。“立”、“板”、“雪”、“滑”是基本要素。 二、滑雪运动的分类 1(从历史沿革角度分类 从历史沿革角度分类为四个时期:原始滑雪、古代滑雪、近代滑雪、现代滑雪。 2(从功能的角度分类 从滑雪的功能角度可分四大类,即实用滑雪、竞技滑雪、大众休闲旅游滑雪、特殊滑雪。 3(竞技滑雪运动的项目 竞技滑雪运动形成的几大门类,是以竞赛为宗旨,每类项目又包括很多小项目。虽然小项目亦在变化调整中,但竞技滑雪的分项很严谨、规范。国内比赛项目、洲际比赛项目、世界性比赛项目、冬奥会比赛项目均有所不同,竞技滑雪通常的项目有: (1)高山滑雪(国外称阿尔卑斯滑雪) 内含小项有男、女滑降、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联合(滑降+回转)。 (2)北欧滑雪 内含大项有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越野自由技术+跳台)滑雪。 越野滑雪内含小项有男、女单人项目、团体接力追逐项目;技术上又分为传统技术项目、自由技术项目。 跳台滑雪只有男子项目,有单人及团体项目。 北欧两项滑雪只有男子项目,有单人及团体接力项目。 (3)自由式滑雪 内含小项有男、女空中技巧、雪上技巧。 (4)单板滑雪 内含小项有男、女U型场地及多人大回转平行比赛。 (5)冬季两项 内含小项有男、女单人及团体接力追逐项目。 (6)登山滑雪 登山滑雪是将登山与滑雪结合起来比赛,所含小项男、女均为单人及团体。 第三章 高山滑雪是大众滑雪的主项 一、高山滑雪运动的特点 1(规范的高山滑雪是指人们双脚各踏一只滑雪板,双手各持一只滑雪杖,从山上向下滑行的滑雪项目。高山滑雪做为专门项目由于首先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一带兴起,故在国外称之为“阿尔卑斯滑雪”。 高山滑雪是在大自然中的山坡上进行的雪上运动,具有鲜明的自然属性。高山滑 雪是滑雪运动的象征与精华,是大众滑雪的主项。 2(高山滑雪运动的特点: (1)高山滑雪运动的力主要是重力。人体从山上向山下滑行主要的力是地球的引力,对人体的内力要求不大,这是高山滑雪运动的显著的特点。 (2)高山滑雪运动中的条件复杂而多变,地形复杂、雪质不同、条件多变、而且受自然条件影响极大,滑雪者必须时时去适应这些情况,这也是高山滑雪的重要特点。 (3)滑雪器材与人“一体化”是高山滑雪的另一特点,高山滑雪是利用滑雪板、滑雪鞋、固定器、滑雪杖等特殊用具的体育运动项目,把来自雪面的力传给 身体,又把身体的动能传给雪面,这些都是通过滑雪器材来完成的,否则滑行者是无法维持平衡的。因此我们可以把雪板看做是人体的一部分,而雪鞋、固定器又是 构建人与雪板之间的“介体”,加之雪板的结构以及所具有改变外形的特性,板与人一体化的特点则更加明显。 二、适宜于大众高山滑雪的项目 高山滑雪项目中的回转与大回转虽然属于技术性强的项目,对参加者的转弯技巧要求较高,但滑行距离较短,落差较小,速度较滑降、超级大回转相对要慢,安全程度较好,很适宜于在大众中开展。竞技中的滑降与超级大回转项目不提倡在大众滑雪中开展。 三、高山滑雪基本技术的分类 高山滑雪的基本技术包括滑降和转弯两大类,此外还有减速停止技术与穿雪板登坡技术。 滑降技术包括双板平行直滑降、犁式直滑降以及斜滑降和横滑降。 转弯技术包括犁式转弯、半犁式转弯、双板平行转弯、跳跃式转弯、登跨式转弯、卡宾式转弯等。 减速和停止技术包括犁式制动停止、绕山急转弯停止、双板平行转弯停止等。 穿雪板登坡技术包括双板横登坡、八字登坡、曲折登坡等。 四、当代大众滑雪的功能与魅力 滑雪运动(包含赏雪、踏雪、玩雪)有利于健体强魄,有利于陶冶情操,有利于增强耐寒能力,有利于锻炼坚强意志,有利于防治疾病,有利于保持健美体形 (减肥),不管是男、女、老、幼,都可以在滑雪中尽享滑雪的乐趣与魅力,对人们有极大的吸引力,参与面很广,特别是高山滑雪,更是如此。 由于高山滑雪所具有的快速、壮观、惊险、多变的特点,已被人们视为滑雪运动的精华与象征,是大众健身及滑雪旅游的主项。滑雪技术种类多,五彩缤纷, 供在多变的环境下灵活运用,不但使滑雪者的全身均衡得以发展,而且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心肺功能、反应判断能力、平衡灵敏素质得到有效锻炼。 低温的滑雪环境还会增强人们勇敢顽强的精神、不惧严寒的意志以及提高外界条件的适应能力。在长时间的银色滑动中,体内积沉的脂肪和糖会很快变成热能而释放与消耗,这对醒脑清肺,防治心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肥胖症、抑郁症、过度疲劳等疾病很有效力。 滑雪运动远离城市的喧闹和污染,而置身于雪山峻岭间及林海雪原中与大自然紧密结合,白雪皑皑,空气流动清新,阳光明媚,视野开阔,可尽赏变幻莫测的 冬景奇观。滑雪者投身在“银装素裹”之中,与山、与林、与雪融为一体,伴雪共舞,饱享冬季大自然所赋予的无限欢乐,顿时会觉得心旷神怡,积滞的烦恼与疲劳 会一洗而净,在大自然中净化身体、陶冶情操。 五、高山滑雪各种技术的相互关系 1(滑雪运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滑雪运动的技术千姿百态,有平地技术类、下坡滑降技术类、转弯技术类、登坡技术类、跳跃技术类、每类别又含有很多具体 技术项目。如高山滑雪属自山顶向山下滑行的滑雪运动,有惊险的滑降,有充满魅力的转弯,有壮观的腾空与飞翔„„有时令人眼花缭乱,有时让人目瞪口呆。 2(高山滑雪所包含的几十种技术动作中,相互间有内在的联系,所以在学习高山滑雪的技术中,在系统性的前提下,要从基础技术起步,要从关键技术环节提 高。进而带动滑雪能力的不断增长。基础技术包括:滑雪的基本姿势、直滑降、犁式滑降、斜滑降、横滑降等。 关键技术包括:犁式转弯、双板平行转弯、大头板的新滑法等。 对高山滑雪各种技术的相互关系领悟得越深刻,就会从中受益越大。 六、两只滑雪板的板型、板位与板迹 1(不同的滑雪形式,要求两只滑雪板呈不同的板型与板位,由于两只滑雪板的板型、板位不同,在雪面上也会形成不同的板迹。 2(双板平行直滑降中,两只雪板平行顺着滚落线下滑,形成两条左、右对称的直线状板迹。半犁式直滑降中,由于两只滑雪板的板型、板位不同,而形成了左右不对称的板迹。双板平行斜滑降中,板迹与滚落线形成角度,左右不对称。 3(两只滑雪板在转弯过程中,形成的板迹似半月形弧状(登冰式、踏步式转弯等无弧形板迹)。雪板在转弯中运行的方向与滚落线形成的角度越小,阻力就 越少,滑行速度就越快,板迹就越细长;相反,雪板在转弯运行时,板型、板位横向因素越大,所形成的板迹面积就越大,板迹的内侧边(内弧线)与外侧边(外弧 线)的距离就越长,即板迹横向变宽。 4(超级大转弯或大转弯同小转弯的板型、板位是有明显区别的,故所形成的板迹也是不同的。 5(滑雪者对雪板的操纵能力,主要就是应时地改变两只滑雪板的板型、板位,达到滑降或转弯,加速或减速的目的。大头雪板的出现,减轻了滑雪者对两只滑雪板的板型、板位操纵的难度。 七、高山滑雪技术常用术语 在高山滑雪技术的研讨、学习、实践中,会涉及到许多术语,现将主要术语归纳如下,须根据滑雪运动的实践去认真领会。 重力:滑雪者的体重可粗略理解为重力。双雪板间的重力承重比例的转换(简称重力转换),也可理解为体重的转换。 重心:指人体总重力的作用点。其方向对向地球中心。人体静直立时,重心位置一般在脐下第三骶椎前方7厘米处,女性重心较男性略低。如果将人体理解为一个左、右、前、后都对称的立式物体,重心肯定在左右、前后两个都对称截面的中心线上。 重心在滑雪运动中,有时在体内,有时在体外。 重心在滑雪运动中的移动方向是多维的,即前后、左右、上下移动的合成。 重心交换:一般指滑雪过程中左右两侧负重的变换。 重心投影点:一般指重心与地心连线通过雪地上的那一点。 负重或承重:一般指承担主要体重的滑雪板(或负重腿、负重脚)。 用力(施压):一般指重力或重力与肌肉内力相结合的合力对雪板(腿、脚)施加的压力。 支撑面积:一般指雪板在雪面上的位置及板型、板位(有时也考虑滑雪杖的支撑)所形成的假想稳定面积。 滚落线:一个球体从山顶向山下顺着山坡不改变运行方向滚动的完整直线。滚落线与地图等高线(落差线)相垂直。 滑降:指从山坡上向山坡下沿着滚落线基本直滑行。 转弯:指从山坡上向山坡下左右来回转换雪板运行方向的滑行。竞技滑雪中称为回转。 登坡或登山:指穿雪板向山坡上方移动。 板型:指两只滑雪板在雪面或空间所形成的形态,高山滑雪的板型主要有双板平行板型、犁式板型、剪刀式板型。 双板平行板型(平行板型):两只滑雪板呈平行形态,有时滑行面是平放在雪面上;有时呈双雪板的各一条刃平行地切入或刻在雪面上。 犁式板型:双雪板呈前窄后宽的形态,同时双雪板通常均立起内刃。犁式板型还包括半犁式板型。 剪刀式板型:双雪板呈前宽后窄的形态,其中一只雪板必是离开雪面,处在空间。两只滑雪板不能同时在雪面上滑行。 板位:指两只滑雪板在雪面或空间所处的位置。 雪板痕迹:指滑雪板运行过程中在雪面上留下的滑行痕迹。 雪杖痕迹:指滑雪杖在雪面上支撑后所留下的圆形痕迹。 转弯弧迹:指在转弯过程中,雪板在雪面上滑出的痕迹,一般为半月式弧状。转弯弧迹是雪板痕迹的其中一种。 转弯弧线:指转弯弧迹的中心曲线。凸出的一侧称为外侧,凹入的一侧称为内侧。 转弯半径:指转弯弧线的一点与内侧假想圆心的连线。回转的转弯半径一般在11-16米间。 转弯弧度(回转弧):由转弯半径决定。转弯半径越大,转弯弧度越大;转弯半径越小,转弯弧度越小。 转弯要素:转变中的主要因素,主要指重力(体重)、用刃、板型等。 外侧板(腿、脚):指转弯弧线外侧的滑雪板(腿、脚)。 内侧板(腿、脚):指转弯弧线内侧的滑雪板(腿、脚)。 山下板(腿):处于山坡下侧的雪板(腿)。一般是外雪板(腿)。 山上板(腿):处于山坡上侧的雪板(腿)。一般是内雪板(腿)。 主动板:滑雪转弯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那只滑雪板,即负重大的那只滑雪板,一般是外侧雪板或山下板。 从动板:滑雪转弯过程中不起主导作用的那只滑雪板,即负重小的或不负重的那只滑雪板,一般是内侧雪板或山上板。 雪板刃:指滑雪板底面两侧的金属边。 雪板内外刃:滑雪基本姿势中,左右两只滑雪板各内侧的板刃。外刃也有两条。 立刃:指滑行中滑雪板底面与雪面形成一定角度。立刃主要体现在主动板内刃。 变刃:指一只雪板内刃与外刃间的变换及转弯中两雪板两条内刃间的承重转换。 切入雪面:多指雪板刃实实地进入雪面中滑行。主要体现在主动板内刃上。 刻住雪面:一般指静止时将雪板刃平稳地立在雪面中。 立刃角(登雪角):立刃时雪板与雪面所形成的角度。 雪板迎角:滑雪板与原滑行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迎角与阻力成正比。 脱滑(侧脱):指高山滑雪转弯过程中,山下侧雪板立刃承重时向外后侧“滑坡”现象。 雪面:专指能滑雪的雪层表面。 雪的阻力(雪阻):指滑雪中雪对雪板滑行所形成的阻止力。 倾过:在转弯滑行中,由于立刃、身体形态、离心力等因素的作用,身体相关部份须向转弯内侧倾斜并超过两只滑雪板,借以维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倾过。 反弓型:滑雪转弯过程中,由于雪板的立刃和出于维持平衡,膝、胯关节向转弯内侧倾斜,而上体又反向倾斜与扭转所形成的人体姿态,称为反弓型。在通常的小转弯中反弓型主要在膝胯部出现。在快速的大转弯中,反弓型可在胯部出现或胯带膝连接出现。 引伸:在相邻两个转弯的变换瞬间,双脚(单脚)踏登滑雪板,主要通过膝部的伸直(而不是上体),将身体重心向上向前提升,使滑雪板瞬间“失重”,便于改变雪板方向和重力的交换,这个动作过程称为引伸。 前倾:滑雪基本姿势中的“膝部前顶”、“上体向前微倾”、双脚掌用力的动作称为前倾。前倾动作保证了重心不落后。 后坐:指滑行时臀部下坐导致重心落后。“后坐”与前倾相悖,是错误动作。 雪温:在雪面以下测定的温定,与气温有区别。气温受气象条件影响大,而雪温较稳定。测量雪温是判断雪质变化和给滑雪板涂蜡时的主要依据。 雪板挠度(张力、应力):指雪板在承重(受力)后所发生的前后部上跷,中部下曲的变形。这种变形产生一种反弹力。 雪板投影:雪板形态大致在雪面上的投影。 旗门:指在滑雪道上插立的限定具体滑雪路线的。竞赛回转项目的旗门用2根杆组成,大回转、超级大回转、滑降的旗门由左右侧各2根杆共4根杆组成,两杆间有一面大旗,旗杆与旗面,均为红蓝相间。 第四章 高山滑雪的器材装备 一、高山滑雪器材装备的内容 高山滑雪的器材有四大件,即滑雪板、滑雪鞋、固定器、滑雪杖。 高山滑雪着装也有一大三小共四件,滑雪服为大件,滑雪手套、滑雪帽(或头盔)、滑雪镜为三小件。 高山滑雪的器材装备种类与型号很复杂,五花八门,使人眼花缭乱。 滑雪者使用的器材及着装状况对其滑雪的情趣及学习、提高滑雪技术有重大的影响,不能轻视。 二、高山滑雪板 1(高山滑雪板的结构 高 山滑雪板组成的材质及制作工艺都很复杂。滑雪板由前部、中部(腰部)、后部组成,中部安装固定器的部分称为“重量台”。滑雪板两侧镶有硬钢边。高山滑雪板 的外型是前部宽、 中部窄、后部居中,侧面形成很大的弧线。近年出现的“卡宾”板,俗称“大头板”的外型更是如此,这种外型设计就是为了便于转弯,特别是有 利于小转弯。高山滑雪板的各部名称见图8。 2(高山滑雪板的分类 高山滑雪板的种类很多,由于功能及种类的不同,高山板间的档次及价位差别很大。 (1)按竞技滑雪项目分有:回转板、大回转板、超级大回转板、滑降板; (2)按滑雪水平分有初学者板、中级板、高级板、竞赛板、世界杯用板等; (3)按雪质分有适于滑硬质雪的板、适于滑粉状雪的板、适于特技的滑雪板等; (4)按年龄、性别分有男性雪板、女性雪板、儿童雪板等。 3(选用滑雪板的注意事项 初学者最好选用弹性好、长度短、雪板头较大些、轻便的滑雪板。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滑雪者应考虑选购一套自己专用的滑雪器材(包括滑雪板、固定器、滑雪鞋、滑雪杖)。选购器材时主要应考虑厂家与商家的诚信度、雪板的质量与性能、售后的维护服务等方面,一定不能购置和使用糠心滑雪板。 三、高山滑雪板的维护 1(维护滑雪板的滑行面 维护滑雪板最后在专用修板“板夹”上进行。 维护滑雪板滑行面的程序: (1)首先清理滑行面(底面)。 (2)如果滑行面有划痕,需要用专用补条燃化后补在划痕处。 (3)凉却后用钢刮板刮平。 (4)用锉将滑行面和钢边同时整修,将负边毛刺也一起锉去,最后达到光平。磨修边刃、涂蜡等。在损伤较重或参加竞赛之前,最好请专业人员全面检修维护。 2(修磨钢边角度 对钢边角度的要求: 雪板滑行面经维护达到光平后,要对钢边进行修磨。雪板的两侧钢边不应与滑行面在同一平面上,而应向外形成一个微小的坡度,雪硬或需要立刃大时,角度可小点(如87?,88?),如果雪软或一般滑行时角度可大点(如88?,89?)。 3(钢边角度的修磨程序: (1)最好用专用磨边器修磨钢边角度,或者用一把细锉代用。 (2)将细锉中间缠裹几层软纸,放到雪板滑面上,按压两端,细错形成弯型,将雪板钢边磨成角度。 (3)如果不是全部钢边都修磨,只修部分“受伤”部位,应将其他部位用软纸护好。 (4)锉的运行方面,应从板尖至板尾。 4(滑雪板的存放 冬后滑雪板长期存放之前不能“光板”入库。应维护和涂蜡(一般可为温性的红色或黄色)之后,立放在干燥通风处。 四、滑雪板的涂蜡 1(滑雪蜡的功能 (1)使滑雪板底面不沾雪、不滞雪。 (2)保护雪板滑行面免受“外伤”,实际上滑雪板滑的不应是底面,而应是底面上的雪蜡。 (3)使雪板增加滑行速度。 (4)将不同的雪质起到“中和”作用,使滑行条件尽量趋于一致,便于滑行连贯、流畅。 (5)雪蜡渗浸入雪板滑行面中,有一种“滋补”的作用,保护雪板底面不受潮、不变型,阴 隔紫外线幅射及减低氧化程度。 2(滑雪蜡的种类 滑 雪蜡的种类很多,五花八门,越高档的分得越精细。主要是根据雪温、湿度、雪质来划分。高山滑雪蜡有底蜡,低温蜡、高温蜡,有固体蜡、膏状蜡、液体蜡,有普 通(通用性)蜡、竞赛用蜡(如果湿度大、雪温又较高时,可用含氟的雪蜡)等。在每种雪蜡上都有详尽的使用说明和提示。 3(涂滑雪蜡的方法和程序 (1)清除底面残留的脏蜡与涂底蜡方法。 ——用熨斗烫化雪蜡(黑色或红色)滴在滑行面上,之后,用熨斗反复熨平。放置一定时间(几分钟—几小时),让其渗透与凉却。 ——再用刮板刮平,去掉多余“浮蜡”。 ——用刷子及擦布,刷净擦光。 ——以上程序可视为在清除原有残雪脏蜡时,也同时涂上了底蜡。至此一个程序完成。 (2)热涂蜡方法 ——热涂蜡是在清除脏蜡或涂完底蜡后进行。 ——热涂雪蜡的方法相当精细,包括从实际的气象、气温、雪温、空气湿度、雪质与使用者的情况出发选蜡、配蜡、涂蜡、晾干、修平、抛光等诸多程序。 ——熨平适宜条件的雪蜡后要进行渗透和晾干,时间尽量长些,如果时间允许,将雪板放于室外,待第二天早晨再刮去浮蜡,再精细修平,最后抛光。 4(直接冷涂蜡的方法 对大多数大众滑雪者来说,热涂蜡是不现实的,也很不方便。而是采取直接向雪板面上蹭涂的方式,蹭完后晾干1,2分钟,再进行修平、抛光,可随时涂蜡,机动性强。 5(涂蜡注意事项 (1)雪板滑行面没有水份,并且在不“反霜”的情况下涂蜡。 (2)热涂蜡熨平时,熨斗温度不可过高,不能在一处停滞太长,避免烫伤板面(如果温度达到135?时就会损坏雪板底面),熨斗应来回移动,尽量使雪蜡浸透。 (3)除去板侧面及铁边的蜡,特别是铁边上的蜡,要全部除净。 (4)由于中国的天然雪湿度低可用尼龙刷或马尾刷将板面的雪蜡刷平、精修。人工造雪应用铜刷操作,刷子应从前向后运作,不可逆向。 (5)中国的雪质一般湿度低、雪干,如果是参加比赛,可在赛前再用人工涂蹭上一层固体的白色雪蜡,然后用“板擦”擦平,板擦磨擦的温度可达到60?。 6(维修滑雪板和涂蜡所用工具 维修滑雪板和涂蜡所用的工具很多,配全了也不容易。如果自己购了滑雪板,应配置点简单所谓“口袋里”的工具是必要的,再选购点滑雪蜡,养成经常涂蜡的习惯,也应学会简易涂蜡的方法。 五、高山滑雪鞋 1(高山滑雪鞋的功能与结构 高 山滑雪鞋也可称为滑雪靴。高山滑雪鞋对脚与踝部有固定、保护及保暖等作用。鞋由内外两层组成,外层壳连同鞋底很坚硬,由塑料或ABS材质注塑而成,防水、 抗碰撞,上面镶有1个或多个夹子及调整鞋的肥瘦、前倾角的装置。内层由化纤织物和松软组成,具有对踝脚保暖、裹紧、缓冲等作用。高山滑雪鞋高低档次及 价值相差很大,一般大众初学型鞋靿向后开启,而且只有一个在后侧的夹子,便于穿脱。准高级或竞赛型雪鞋表面有鞋舌,滑雪鞋夹子多,依次排列在前面,鞋靿在 前部开口,外壳很硬,内靴较紧,穿脱较困难,但是可以将脚踝各部位及小腿下部紧紧裹住,又不会导致血液不畅,只有脚趾有点活动空间, 这就使滑雪者的脚与鞋 固定成一个整体,将滑雪者的用力动作,精确传导于滑雪板上。 有的滑雪鞋通过调整相应装置,可使其穿着步行方便和更适合滑雪者的脚型,高山滑雪的各部名称见图9。 2(选用滑雪鞋的注意事项 选用滑雪鞋与选用滑雪板一样,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技术水平、个人爱好等因素决定。 尽量选用有微调装置及行走功能的滑雪鞋。 3(滑雪鞋的保养 (1)雪鞋进雪潮湿可以烘干。 (2)脚型特殊者,可到专营店用工具对雪鞋修整。穿起雪鞋应使脚的各部位均有紧裹而又无不适之感。 (3)尽量不要穿滑雪鞋在水泥及土地上行走。 (4)雪鞋用完后应放在温暖处存放,便于下次穿用。 六、高山滑雪固定器 1.高山滑雪固定器的功能及结构 高 山滑雪固定器一般由金属材质制成。固定器的主要功能是起到连结滑雪鞋与滑雪板及保护滑雪者人身安全。固定器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部与后部都有显示与 调整其松紧强度的装置。前部是固定雪鞋前端,并能在横向外力过大时自动脱开;后部具有固定雪鞋后端,调整前后长度,锁住或松开雪鞋,在纵向外力过大时自动 脱开等功能;中部的止滑器可防止雪板与滑雪鞋分离后滑向山谷,中部的垫板用于防止立刃时雪鞋侧面与雪面的磨擦。固定器各部名称见图10。 2(固定器强度的确定 初学者的固定器强度在4,5公斤之间便可。 3(固定器的安装 一般向滑雪板上安装固定器应用模具定位、打孔、固定。滑雪板中部有一条中间线,模具上也会有一个标识,两者对平后,即可打螺丝孔,进行安装。如果没有模具,首先需要对前后位置及中心线位置定位,打孔时务必要掌握好,不要偏位。 目前市场新品雪板都带有一个轨槽,出厂前已安装在雪板上,只要将固定器滑动上去便可。 4(选择固定器的注意事项 (1)尽量选用调节功能操作方便的固定器。 (2)固定器间的档次及压力大小差别很大,而功能的差别不大,远不像滑雪板与滑雪鞋那样。 七、高山滑雪杖 1(高山滑雪杖的功能 高山滑雪杖的功能是支撑、加速、维持平衡、引导转变(点杖)。 2(高山滑雪杖的结构 高山滑雪杖的杖杆部分由轻铝合金材料制成,上粗下细,有鞘度;其上端有握柄和握革,便于手握和防止雪杖脱落;其下端有杖尖,防止雪杖在硬雪撑插时脱滑,杖尖以上有圆形或雪花形雪轮,限制雪杖过深插入雪面。滑雪杖各部的名称见图11。 3(滑雪杖的选用 高山滑雪杖在选用时其高度应大致与肘部同高或略低些,初学者可再高一点,以便限制上体过份前弯。滑雪杖越轻越好,握革环状的大小可根据持杖者手的大小调解。 八、高山滑雪服装 1(滑雪服的款式 除滑雪专业竞赛服外,滑雪服的概念很广,凡是基本能满足滑雪要求的服装都可称为滑雪服。 通常的专用滑雪服有上下分身款式的,由上衣与下裤两件组成,另有滑雪服是连体款式的,即上衣与下裤连在一起,分身式高山滑雪服见图12。 2(专用滑雪服的选择条件 (1)保暖而又穿着不显臃肿。 (2)外布料应有防风、透气、防水、不沾雪、耐磨、结实而又不坚硬的性能。 (3)裤角宽大,可套住滑雪靴靿口外围。 (4)所有能开放的部位及衣兜都能用拉锁和贴扣封闭,袖口呈紧口状,以达到不进雪、不兜风,不致被雪杖、索道把柄等部件勾住。 (5)滑雪服穿着应轻便、宽松、舒适,不影响滑行动作。 (6)颜色尽量鲜艳,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7)口袋及挂环多点。 目前在中国滑雪场上经常见到穿西服、牛仔裤、毛衣,甚至穿大衣、皮衣滑雪。这对体验滑雪魅力、掌握滑雪技术动作是不利的。 滑雪服市场上的售价在几十元至几千元间,可根据自身的条件选购便宜的滑雪服,不必追求名牌。 九、高山滑雪的其它器材装备 1(高山滑雪手套 滑雪手套也是必不可少的,专用滑雪手套五指分开,掌心部加缝耐磨层,达到防水、不沾雪、保暖、不妨碍手部动作的要求,腕口要较长及宽大,可松紧,便于脱戴及套住滑雪服的袖口。 2(滑雪帽与滑雪头带 滑雪帽或头带属必备的,其作用是防止耳部冻伤,使头部热量不会过度流失,同时防止头发在滑行中纷乱遮住视线。滑雪帽及头带是由毛绒线编织而成,轻松、保暖、有弹性,便于汗气挥发。 如果戴用有帽沿的帽子滑雪必须用条带固定在头上,在中、快速滑行时,最好不戴这种款式的帽子。 3(滑雪头盔 滑雪头盔是硬质材质注塑而成的,款式多种。头盔的作用是当滑雪者失控跌倒后,保护头部不致被雪面或其他物体撞伤。在参加比赛快速滑行及在树林中穿行时必须戴用头盔。 4(滑雪镜 (1)滑雪镜的款式 滑雪镜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太阳镜,一种是封闭式防风专用高山滑雪镜。滑雪镜高低档差别很大,专业及通用滑雪镜的价位相差很悬殊。 (2)滑雪镜的功能 ——防止冷风对眼睛的刺激。 ——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直射或雪面反射)。 ——保证滑雪者的视线正常,镜面不会起雾气。 ——跌倒后不会刺伤眼睛和脸部。 ——新型的滑雪镜在光线暗淡条件下,能起到增光的作用。 (3)滑雪镜不能视为可有可无 滑雪时应大力提倡戴用滑雪镜,特别是在中、快速滑行中,不戴滑雪镜是不可思议的。 戴太阳镜时,最好用镜带将镜腿系在颈部,以防脱离。戴隐形眼镜者,一定要佩戴专用高山滑雪镜,以防隐形眼镜脱落无法找回。 十、高山滑雪器材装备的使用程序 1(首先穿好滑雪服 根据天气情况决定内衣的多少,气温适时中,不必穿毛衣,只穿贴身内衣和滑雪服便可。滑雪内裤的裤角应是紧口的,将袜靿平整地套在裤口上。 2(穿滑雪鞋的顺序 滑雪鞋分左右脚,鞋的夹子在脚外侧,如何穿好滑雪鞋参见图13。 穿 滑雪鞋应先坐在椅凳上,然后将雪鞋夹子和系带全部松开——撑大雪鞋腰口——脚尖伸入鞋口——用力向里面踩入——脚后跟下压贴实鞋底——全脚用力跺地,促使 脚全部贴融入鞋中——从脚背前端开始依次扣紧夹子和紧好加固带——根据脚的感受,对夹子的松紧和其他装置做适当调整,使其脚踝与小腿下端被雪鞋适度裹紧, 只有小腿能向前弯屈稍许,脚趾在鞋中能有点活动空间——将宽大的滑雪裤裤角(包括松紧状的薄质内层)套住雪鞋靿口。 如果第一次穿雪鞋困难可请他人协助。 3(脱掉滑雪鞋的程序 脱掉雪鞋的程序如下:清除鞋面附雪——松开鞋夹子和加固带——用手推压鞋靿后侧及向外拉抻鞋舌——脚从鞋内抽出——将鞋夹子及加固带大致扣好。 4(滑雪板的固定顺序 滑雪板不分左右。 固 定滑雪板时,呈站立姿态,先把两只雪板平行横放在山坡雪面上——然后将双固定器后部的锁固柄压下去(即松开固定器)——双雪杖插于侧站稳——清理雪鞋底 面,清除沾在鞋底的雪块等杂物——鞋前端对准固定器的前部月牙状开口——鞋后跟对准固定器后部的月牙状卡槽——脚后跟用力下踩,听到“咔嚓”声音,固定器 锁固柄弹起,雪鞋锁住。再用同样的程序固定另一只雪板,双雪板轮换在雪面上踩跺,观察双雪板是否固定妥切。见图14。 如果在滑行中或跌倒后固定器自动脱开,需要重新固定时,应首先压开锁固柄,再按程序固定雪板。 一般讲,脚、鞋、板应固定成一个整体,没有活动间隙,使滑雪者的重力或用力能精细地确切地传导在雪板上。 5(卸开滑雪板的顺序 将两只滑雪板平行横在山坡雪面上——使身体稳定站立——用一只滑雪杖的杖尖下压固定器后部跷起的锁固柄,使其向上弹起,松开雪鞋后部——将雪鞋提离雪板。再用同样的方法卸开另一只滑雪板。 如果用滑雪杖松开固定器处于不方便时,也可用手压或脚踩打开锁固柄,卸开雪板。 6(固定器的现场调整 如果因摔跤等原因使固定器前部与后部间的长度变化,对雪鞋无法固定时,可在现场利用固定器后端或中部的调整装置进行调整,必要时请雪场人员协助。 7(滑雪杖的握持与脱开程序 (1)握杖程序 调整握革带的尺寸——手从环状握革带中由下向上穿过——将握革带与雪杖握柄一起握在手掌内。见图15。 (2)脱开程序 将握持滑雪杖的手松开——从环状握革中向下将手抽出。 十一、滑雪板的携带方法 1(将两只雪板底面相对并在一起,扛在肩上,板尖朝前,用一只手臂扶压住。 将两只滑雪杖并在一起,由另一只手握住或放到另一肩上,使雪板、雪杖在颈后交叉,雪杖在下,两手在体前分别扶稳雪板与雪杖。 2(将雪板扛在肩上,用手扶好,另一只手握住双杖。 3(也可用其他方便的方法携带,但不能妨碍他人的安全。 第五章 高山滑雪的场地 一、高山滑雪场地的特殊性 选择滑雪场不同选择一个网球场、滑冰场、游泳池„„滑雪场近在效外,远在山区,而且一般滑雪道没有固定的模式,分布在满山 遍野,深入到山谷与林中。滑雪场、滑雪道是有区别的。滑雪场一般指一个区域范围,而滑雪道只指一条有一定宽度与长度的山坡滑行道,一个滑雪场可有多条滑雪 道。 选择雪场的注意事项 1(选择场地和雪道时主要应考虑安全、方便、情趣浓、滑雪效率高等因素。 2.滑雪,最好能与赏雪、踏雪相结合,选择自然环境美、氛围大的滑雪场,不但会增强情趣,而且能享受山与雪的洗礼。 3(选择安全的滑雪场。雪道的宽度、质量,游客的密度、救护手段是否落实等都应考虑在内。 二、滑雪场所的标识 滑雪场所的各种标识是对每位教练员及滑雪者的提示与告诫,应熟知其含意,不可忽视。 1(滑雪道标识 滑雪道用带有颜色的线条或用不同颜色的圆形、方形、菱形标注,蓝色为初级滑雪道,红色为中级滑雪道,黑色为高级滑雪道,线 的两端就是滑雪道的起终点。初学者滑雪道一般不特别标示,也有用绿色虚线标出。标注滑雪道的线条根据山坡的走势而呈曲线,每一条曲线代表一条滑雪道或一个 滑雪区域,滑雪道的宽度通常在线条上是看不出来的。 滑雪道的等级划分是相对而言,实际上每一等级的滑雪道也有较易、较难、很难之区别。 2(滑雪道交叉口的路标 在长距离雪道滑行中,经常会遇到滑雪道的“叉道”或“十字路口”,这里没有红绿灯及警察的指挥,只能靠自己以明辨路标而行动,如果不熟知前进的方向,万不可“闯红灯”或越位到超水平的雪道上,而应停下来仔细察看雪道的 指示牌,搞清以后,再撑起滑雪杖。 每条雪道都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其编号,编号的颜色与雪道等级颜色一致,一条长雪道的沿途,在转弯、交叉、变线时,雪道上会有指示标记引导滑雪者正确接续下段滑程。 3(滑雪场索道标识 每条索道都用有颜色的直线标注,直线的两端为起终点。两端加用圆圈或方块或菱形图形标明。有些滑雪场根据索道种类的不同,如车厢式、高架吊椅式、拖牵式等,用形象图型标注。 乘座索道时,还要注意有关“抬起雪板前部”、“禁止摆动”、“排队方式”等提示。 4(滑雪场项目及活动标识 竞技滑雪项目进行时都要有专用的场地;滑雪场内除主项滑雪外,尚有其他的一些雪上活动内容,正规滑雪场都以项目及活动形式的不同,根据各自的身体基本姿态或所用器具的形象图作为项目及活动的标识。 5(滑雪场其他标识 滑雪场的其他一些标识,有的是借用交通等其他行业的标识,有的是自行创意。滑雪场的标识可参见图示。 三、乘坐索道的方法 1(索道的功能 滑雪场的索道主要用于运送滑雪者及所需要的物品运往山上某一高处。 2(索道的分类 高山滑雪场地的索道种类不下10余种,按其运行的方式可简称为4种。 (1)吊厢式 每厢每次可容数人至数十人。乘座者须脱掉滑雪板立放在厢体外侧或亲自携带。这种索道可以跨过沟壑,进行山与山的贯通,运行距离长,保暖防风。 (2)座椅式 每个座椅可乘1至8人,滑雪板可不脱掉,这种索道运行距离较长,周转速度较快,是滑雪场的主要索道。 (3)拖牵式 穿着滑雪板在雪面上随同钢绳的运转向上滑行。具体形式有多种,有手拉式、托腰式、托臀式、腿夹式等。这种索道便捷,适于短距离、小坡度场地,有的拉杆式拖牵索道运行距离也很长,乘用这种索道需有一定平衡能力。目前国内滑雪场,拖牵索道占主要比例。 (4)传动式 这种索道多用于儿童滑雪区。滑雪者可站立、可卧坐于传动带上,以低速向上运行。 此外还有无柄式拖牵索道,导轨式牵引索道等。 3(根据自己的滑雪水平选择索道 吊厢式索道一般都为高级滑雪者服务的,初级如果不是为了观光,不要乘座。即便上到山上,也无力滑下来,只能再乘着下来。 初级者最佳是选用坐式拖牵索道。没有条件时可选用短距离的吊椅式索道或短线拖牵式索道。 儿童理想索道是传动式和坐式拖牵索道。 初学者最初可先不乘用索道,结合“感悟雪性”的练习穿板走动上山,这样省事又安全,而且也是一种基础训练。待初步能控制雪板后再乘用相适应的索道。 4(乘坐吊椅式索道的方法 (1)将滑雪器材及服装类物件穿好、带好,防止乘坐时发冷或发生麻烦。 (2)首先依次排队,乘坐前稳妥站在上车区之内,身体朝向山上。待吊椅接近身体时,转头向后盯着座位,微曲下肢,准确顺势坐到吊椅上。将雪板放到吊椅下的踏板上,放下吊椅前的护栏,防止人身滑下。 (3)在索道运行过程中,应保持平稳,不能晃动。保管住随身的物件,以防雪板、雪杖、手套、眼镜等物件从吊椅上掉下来。 (4)接近下车站前,应将雪板离开踏板,板尖上抬,打开护栏,要特别注意防止雪杖别住吊椅。由于索道终点区的地形不同,下 车的具体方法也随之不同,雪场会有专人在此协助下车和离开现场。正常情况下车时,身体向前离开吊椅,接着双雪板着雪面,用雪杖撑动前滑,迅速滑出索道终点 区。一般雪场下车地点前方都修成斜坡,便于自然滑离。如果在下车时跌倒,不要慌张,应迅速离开,防止后来者堆挤。见图17。 5(乘拖牵式索道的方法 (1)拖牵式索道需用雪板在雪面上滑动,初学者刚上雪,由于控制雪板平衡能力低,上乘拖牵索道有困难,即便能上乘一段,也往往半途而倒,也不安全。待初步能够控制雪板后,很快便会乘用。 (2)乘用“把柄式”拖牵索道的方法。 首先站在合适起动的位置上,扭转头部向后目视把柄,待把柄运转到体后时,用内侧手(或双手)握住把柄直接上拖滑动或将把柄放于体后腰臀部托住身体向上滑动,此时上体应挺直,不要前弯。重心在体后。双雪杖可用外侧手握住。见图18。 (3)乘用腿夹式拖牵索道的方法 这种索道的拖柄一般为圆型,固定在能伸缩的拉杆下端。乘用时首先站在合适的起动位置上,两只雪杖可以从手部摘下来,用外侧 的手一起握住,扭转头部向后目看拖柄,待索道拉杆运转到体后时,用内侧手握住拉杆,送到体前,用大腿夹住圆形拖柄。此时上体应挺直,双腿也应伸直,开始向 前滑动。 (4)各种拖牵索道的运行途中,应保持平稳。内侧的手可以扶住运转的钢绳或握持拉杆,不要乱动。如果中途跌倒,应立即躲开滑道,不致绊倒后来者。 (5)下乘时应缓慢平稳松开把柄或拉杆,接着外侧雪板向外跨出,内侧雪板随跟离开索道,索道终点区有斜坡的,应迅速顺势滑走。见图19。 第六章 高山滑雪的安全 一、高山滑雪安全的必要性 高山滑雪不等于危险,但是高山滑雪终究是“勇敢者的运动”,高山滑雪运动快速,多变,与大自然相融的特色,给人们以刺激与享受,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放纵地去 追求、参与,容易忽视自身的安全,这是高山滑雪领域中一个很突出的问,应引起滑雪者及业内人士的足够重视,采取切实的手段,减少高山滑雪中的伤害事故。 二、高山滑雪常见伤害及其预防 1(高山滑雪常见伤害 高山滑雪的常见伤害中比例较大的是扭伤、拉伤、挫伤和骨折,这四类损伤占滑雪损伤总数的70%——80%。据资料记载,在这四类损伤之中占首位的是扭伤、 拉伤,占滑雪损伤的34%左右,而挫伤和骨折各占损伤总数的21—23%。有调查表明:滑雪的损伤年龄10岁以下儿童占3%,10岁左右占23%,20岁 左右占59%,30岁以上占10%。受伤中男子与女子的比例大约为3:1,男子受伤人数居多。滑雪损伤的部位80%为下肢的膝、踝及小腿。另据调查,初学 滑雪者的损伤占总损伤数的70%,以上说明对初学滑雪者,特别是20岁左右的男子尤其要加强安全教育。 2(高山滑雪伤害产生的原因 资料分析证明,滑雪损伤中80%是由于自己摔倒等因素造成的,造成摔倒而产生伤害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1)准备活动不充分 滑雪前必须进行准备活动,充分的准备活动不但使身体机能和精神都进入兴奋状态,而且对提高身体的肌肉力量灵敏配合协调柔韧及关节的灵活性都有极大的作用,从而可有效地学好滑雪技术动作和减少外伤的发生。 (2)超越自己实际滑雪能力,盲目“登高”与“超速” 由于滑雪是在大自然中进行的运动,天高地广易使人不知不觉的处于兴奋之中,尤其是20岁在右的年轻人,经常会出现超速滑行的现象,这里所说的超速滑行是指 超过自身技术及速度适应程度界限的快速滑行。较严重的损伤也往往出现在超速滑行的摔倒之中,因此,在滑行中应时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切不可超越自己滑行技术 能力来寻求刺激,例如有的人甚至在尚未掌握转弯、不会停止的情况下就进行所谓的“速降”,这尤为危险。超速滑行不但容易造成自身的损伤,也会给其他滑雪者 造成损伤。 (3)睡眠不足等身体状态欠佳 身体状态欠佳及睡眠不足都可引起反应迟钝,无力,精力不易集中,身体不协调,而这些现象都可导致摔倒与冲撞,继而造成损伤。因此,进行滑雪运动时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状态、充沛的体力和最佳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外伤的出现。 (4)对场地情况不了解 在进行滑雪前首先应询问并观察线路情况,对于场地危险地带、陡坡、特殊雪质、大的凹凸等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有可能对滑行中出现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5)没有掌握安全摔倒方法 摔倒不一定都会造成外伤,而不正确的摔倒却与外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时是一个正常摔倒,但由于自我保护姿势的错误,也可以导致严重的外伤。滑雪的摔倒 是不可避免的,但危险的摔倒姿势是可以避免的。摔倒时一定不能向前摔、不能头触地、不能形成滚动。掌握安全的摔倒方法,是有效地减少损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措施。 (6)固定器调节欠佳 高山滑雪的固定器有自动脱开的功能,使滑雪者损伤的比例大大减少,但是由于固定器的强度调节欠佳引起的外伤也很多,调节的过强,即使摔倒后滚动,雪板也不 能脱落。调节得过弱,稍微用力雪板就脱落,这些都是容易造成损伤的原因,固定器调节的强弱程度与滑雪者的基本情况相符是保证滑雪者安全的关键,固定器盲目 调节是产生外伤的原因之一。 三、滑雪者要遵守滑行 1(每位在滑雪道内滑行的滑雪者,如同驾驶一辆汽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手,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去遵守滑雪规则。 2(滑雪者安全与行为守则 国际雪联颁发的《滑雪者行为守则》及《滑雪者安全守则》是每位滑雪者应遵守的滑雪规则。守则要点如下: (1)不可在滑雪道上停留 在雪道内不可站立、停留、走动或在雪地上休息,而应到雪道边上逗留。跌倒后应立即站起,离开现场。 (2)滑雪者必须控制速度滑行 滑雪者在滑行时必须控制住速度,不可超速。保证滑行中能安全转弯与停止。 (3)重新进入雪道要留神 滑雪者停止滑行重新进入雪道时和刚开始滑雪时,应向山上看一眼,留神不要阻碍他人的正常滑行。 (4)超越时要顾及前方滑行者 在前面的滑行者具有优先权,后面的滑行者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果从两侧横向超越前者时,应给被超越者留足滑行空间。 (5)选择自己可控制的滑雪方式 滑行中要运用自己能控制的滑雪技术和方式。 (6)选择适于自己滑行能力的滑雪道 滑雪者不可以超越自身技术水平选择滑雪道,以免造成超速或失控。 (7)滑雪者要顾及后果 滑雪者对自己的行为负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所使用的滑雪用具给他人造成的伤害同样负有责任。 四、预防伤害必须遵守的原则 1(充分的准备活动。 2(禁止超速滑行。 3(切勿过于自信登高滑行。 4(平整自己摔倒在雪道中压出的雪坑。 5(防止在滑行中加塞、追逐、撞碰。 6(固定器强度的调节要适宜。 7(穿合身、方便的服装。 8(严禁在滑雪中打闹、嬉逗。 9(寒冷天气或疲劳时应该缩短滑雪时间。 10(发生事故后勿勉强挣扎,防止损伤加重。 五、安全摔倒与站起 1(摔倒的含义 在滑雪时摔倒是常有的事,有时还应该主动摔倒,以摔倒的方式分解冲力,避免撞击,化解 险情。 2(安全摔倒的应用范围 (1)控制不了速度时。 (2)马上就要摔倒时。 (3)即将发生撞击时。 (4)前方无法通过时(如沟、障碍物等)。 (5)发生无法应对的意外时。 3(安全摔倒的动作要领 (1)跌倒前急剧下蹲,降低重心。 (2)臀部向后侧方坐下,臀部一侧触及雪面,头朝上向山下滑动。防止头部触地或向前摔 倒。见图20。 (3)可能时双脚举起、双臂外展,尽可能使雪板、雪杖离开雪面。 (4)不要挣扎,顺其自然下滑,严防滚翻。 (5)没停止之前或受伤后,不要盲目乱动。 4(站起来的动作要领 (1)站起来的方式: ——脱掉滑雪板; ——别人协助拉拽或搀扶; ——不卸掉雪板自己站起。 (2)不卸掉雪板自己站起的动作要领: ——调整体位,摔倒后,尤其是被动摔倒后的体位会是多种形态,首先将头部调向山上侧, 脚朝山下,侧坐在雪面上。 ——将双雪板收扰到臀下,越贴近越好。双板平行,横在山坡上,与滚落线垂直。 ——用两雪板山上侧的板刃刻住雪面。 ——用雪杖在身体后上方用力支撑或用手部支撑。 ——先蹲起再站起。见图21。 六、高山滑雪的准备活动 1(准备活动的必要性 滑雪运动的准备活动是全身性的,对于预防伤害、“预热”身体、润滑关节、启动中枢神经系统等都十分有利,要认真对待。目前滑雪场的指导员及滑雪者对准备活动极不重视,应扭转这种倾向。 2(准备活动的内容 准备活动可不穿雪板或穿雪板进行,时间上应持续30分钟。准备活动的主要部位是膝关节、肩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各关节的旋转及大、小腿肌肉的拉伸,使身体感到微微发热和出汗为妥。穿雪板的准备活动动作可参照图22。 第七章 高山滑雪的导入技术 一、导入技术 初学者穿上笨重的滑雪鞋及很滑的长长的滑雪板,站在雪面上,脚下会有站不住的感觉。 这时不要慌张,要积极地在雪面上进行一些滑雪导入技术的练习。导入技术是滑雪者适 应器材、感悟雪性、消除虑忌的必修技术课,须全身心投入。导入技术的训练首先应在 平地或很缓的坡面上进行。 导入技术包括:穿雪板站立姿势、原地变向、平地走滑、同时推进、平地侧向移动等。 二、穿雪板站立姿势 1(穿雪板站立姿势的含义 穿雪板站立姿势是滑雪者进入雪场后应持的基本体态姿势,分平地站立姿势与斜坡站立姿势。 2(穿雪板平地站立姿势 (1)身体放松自然站立。 (2)双雪板平行,间距不超过胯宽,双雪板放平,共承体重,重心居中,压力均匀。 (3)双雪杖起立插于固定器前部的外侧。 (4)目视相关方向。 3(穿雪板斜坡站立姿势 (1)在平地站立姿势的前提下,加进雪板的立刃及身体的小反弓型姿势,形成左、右不对称。 (2)双雪板平行横在山坡上,与滚落线垂直,否者会站不住,导致向前或向后滑动。山上板较山下板位置略高,山上侧腿微曲,可稍前于山下侧腿半脚距离。 (3)双膝微微向山上侧倾斜,山下板立内刃承担主要体重,刻住雪面;山上板立外刃刻住雪面,重心向山下侧偏移。 (4)上体微微向山下侧与立刃的雪板对应横倾和转向,形成微小的反弓反向姿势。 三、穿雪板原地改变方向 原地变向是指滑雪者在平地或坡面上处于非滑行的“静态”状态下改变方向。初学者只有掌握了原地改变方向之后才能比较自如地进行各种练习。原地变向的方法有很多,既有板尾、板尖依次移动展开逐步改变方向的方法,也有一次能完成较大角度的变向,还有原地跳起变向。 (1)板尾、板尖展开变向 板尾展开变向和板尖展开变向运用于较平坦的雪面,其方法相近,也有人将这两种变向方法称为踏步式变向。 动 作要领:无论板尖展开变向还是板尾展开变向都要注意雪杖的位置,板尖展开变向时雪杖支撑位置应在体前。初练时雪板一次展开距离不宜过大,随着对雪板的适应 再逐渐加大展开的角度与距离。在展开雪板时,身体重心要明显地放在支撑腿上,移动要快。展开雪板时,要保持身体的平稳站立姿态。 (2)以脚为中心向左向右变向时,双雪板距离应加宽,防止雪板前后端的搭踩,并应提起雪杖。 (3)180?变向(向后转) 这种变向除用于平地外,还多用于中、陡坡,其特点是变向速度快。其变向动作还可分为前转180?变向和后转180?变向,将前转180?变向动作由结束部分依次向开始部分相反进行,即为后转180?变向。下面介绍前转180?变向的动作。 (1)呈穿板站立姿势,雪板与滚落线垂直。 (2)双雪杖稍前移至体前两侧支撑,左板后部提起向后预摆。 (3)右板承重,左板向前上踢成起立状态。 (4)将直立的左板以板尾为轴心向左侧下方转动约180?,在右板内侧着地并承重,左雪板转动的同时,上体跟着左转约90?。 (5)体重移至左腿,右板抬起从左腿后侧通过并力争也转动180?,放到左板同一方向并平行的位置上,上体随同右板再左转约90?。 (6)双板同时承重,完成了向后转体的目的。 (7)两雪杖在体侧根据转向情况顺势支撑,维持平衡、协助后转,雪杖不要影响雪板的动作。 (8)滑雪杖妨碍雪板转动和雪板不垂直滚落线,安然后转是不可能进行的。见图25。 四、穿雪板适应器材与感悟雪性 1(平地走滑 (1)在平整的雪面上呈穿板站立姿势。 (2)如同在陆地上行走一样,左右雪板交替向前迈动,左右雪杖在体侧交替撑动。 (3)身体微前倾,落地的前雪板承重,后雪板起到登踏的作用。 (4)移动步伐逐渐由小变大。 (5)前雪板逐渐由走动变为滑动,此时上体应跟上。 (6)平地走滑也可以只穿一只滑雪板,不穿板的脚在雪面连续登动,推动滑行。 (7)平地走滑时,提板过高,腿与身体直立,臂与腿“同顺”都是错误的。 2(平地侧向移动 (1)在平整的雪面上呈穿板站立姿势。 (2)双雪杖垂直插于体侧远一点的地方。 (3)左(右)板承重,提起右(左)板向右(左)平行横移,然后落地并承重。 (4)再平提起左(右)板向右(左)板平行并排落地,双板平均承重。 (5)双雪杖提起侧移,为下一个移板动作留出空间,不能影响雪板的移动。 (6)以上动作反复练习,左右变换,移动的动作应不断加大。 (7)如果站立在坡面上,要增加雪板刃的刻雪,双膝向山上侧顶推的动作,动作要领 参见横板登坡技术。此时应将下坡的横板侧向移动也列为练习内容。 3(不跨步同时推进滑行 同时推进滑行是双雪杖同时向后撑动,推进滑雪板同时向前滑行,动作要领如下: (1)在平整的雪面上呈穿雪板站立姿势。 (2)双膝前顶,上体微前倾,双臂带动雪杖伸直前送。 (3)双雪杖尖插到固定器前部外侧后同时撑动,直至双臂向后撑直,上体及两肩同时 下压,加大撑杖力度。 (4)相对静态向前滑行。 (5)雪杖收回直接再向前摆送,上体直起,重心升高,再进行第二次推进滑行 第八章 穿雪板登坡技术 一、穿雪板登坡技术的含义 穿雪板登坡技术是指滑雪者穿着雪板从山下向山上移动。登坡因技术水平、雪质、坡度和滑雪者自身体力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登坡方法。 二、穿雪板登坡技术的种类 1(以登坡方向分类 (1)直登坡 直登坡所运用的技术有(双板平行)横登坡、八字登坡。 (2)斜登坡 斜登坡所运用的技术有双板平行斜登坡、半八字登坡。 (3)曲折登坡 曲折登坡又可称S字登坡,是由两个以上斜登坡组成,折拐处采用原地变向技术。 2(以登坡的技术动作分类 (1)横(梯状)登坡。 (2)八字登坡。 (3)半八字登坡。 (4)双板平行斜登坡。 三、横(梯状)登坡 1(横登坡的含义 横(梯状)登坡是指双雪板平行地横在山坡上,基本与滚落线垂直的登坡。横板登坡技术是高山滑雪基本功训练的内容之一。 2(应用范围 (1)初学者感悟雪性,体验立刃及双板交替承重。 (2)用于各种坡面,特别是陡坡面及各种雪质的登山。 (3)可用于直登山、斜登山、曲折登山。 3(动作要领 (1)呈斜坡“穿雪板站立姿势”。山下板立住内刃,山上板立住外刃,用此双刃轮换承重刻住雪面。 (2)双雪杖插于体侧较远处支撑维持平衡,一般不参与动作,也可以与同侧的雪板同步横移。 (3)山下板内刃承重,提抬山上板向上迈移一定距离落地并用外刃刻雪承重。 (4)提抬山下板向山上板平行并拢,接着用内刃刻雪承重。 (5)横板登坡动作熟练后,每步距离可逐渐加大。 4(斜上横登坡 (1)如有必要可由纯横登坡扩延到斜上横登坡,即山上板提抬后向斜上方迈移,而不是纯横向。山下板登伸后提起向山上板跟并。 (2)双雪杖可同时或者随同侧雪板单只向体后支撑,防止雪板向后倒滑。 (3)身体要跟住山上雪板的移动距离与速度。 5(注意事项 (1)随之坡度增大,雪板的立刃也应加大。 (2)雪板始终保持立刃与平行状态。 四、八字登坡 1(八字登坡的含义 八字登坡是面对滚落线,两只滑雪板呈倒八字、立内刃状态,直线向山上登坡。 2(应用范围 (1)用于缓坡及中缓坡面的直线登坡。 (2)用于快速登坡。 (3)登坡过程中需随时变向及停住的场合。 3(动作要领 (1)身体面向山坡,两只滑雪板前部向外展开呈倒八字型,双板内刃刻住雪面,身体左右对称。 (2)双手心握住雪杖把柄的顶端,将双雪杖撑于体后两侧,防雪板向后倒滑。 (3)左板内刃刻雪承重,提抬右板向右上迈出,同时撑动右雪杖,左雪杖前提,上体微倾,向前跟住。 (4)右板落地内刃刻雪承重,提抬左板向左上迈出,同时撑动左雪杖,右雪杖前提,上体微倾,向前跟住。 (5)角度大的坡面,滑雪杖还可以在体前支撑。手握住雪杖握柄,迈左板时提左杖,右板蹬雪,右杖撑动,迈右板时提右杖,左板蹬雪,左杖撑动。 (6)注意板后不要交叉,迈出的步幅不宜太大,以防脱滑。 五、半八字登坡 1(半八字登坡的含义 双雪板呈半八字型斜向登坡的方式称为半八字登坡。 2(应用范围 半八字登坡与横板登山相结合用于斜向登坡及曲折登坡。 3(动作要领近似八字登坡,首先呈“斜坡穿雪板站立姿势”,上板 外刃承重,下板前端向外展开用内刃刻住雪面,双板呈半八字型状态。山上板斜运行,山下板也可能与滚落线垂直。 第九章 高山滑雪的滑降技术 一、高山滑雪滑降技术的含义 高山滑雪滑降是基本顺着滚落线由上向下的滑行,通常是只靠重力自动加速的滑行。滑降技术是高山滑雪的基础技术,是滑行速度最快的技术,应用于高山滑雪,乃至其他滑雪项目诸多技术领域。 二、高山滑雪滑降的分类 1(以滑降的路线方向分类 (1)直滑降 直滑降可运用的技术包括双板平行直滑降、(双板平行)横滑降、犁式直滑降、半犁式直滑降。 (2)斜滑降 斜滑降可运用的技术包括(双板平行)斜滑降、犁式斜滑降、半犁式斜滑降。 (3)曲折滑降 曲折滑降是由两个以上的斜滑降组成的,折拐点采用向后转180?或其他转弯技术。 2(以雪板滑降时的板型分类 (1)双板平行直滑降 (2)犁式直滑降和犁式斜滑降 (3)半犁式直滑降和半犁式斜滑降 (4)双板平行斜滑降 (5)双板平行横滑降 3(以身体姿态分类 (1)基本姿势(高姿势)滑降 (2)中姿势滑降 (3)竞技流线型(低)姿势滑降 (4)多种特殊姿势滑降 三、高山滑雪滑降的基本姿势 1(高山滑雪基本姿势的含义 高 山滑雪滑降(滑雪)的基本姿势是最基础的姿势,是在“穿雪板自然站立”姿势的基础上增加几个简单的人体动作,这种姿势身体放松,骨骼支撑,视野开阔,便于 调整控制,不易疲劳,应视为滑雪实际技术的第一位。由于基本姿势是基础技术,几乎应用于滑雪技术全领域,对高山滑雪各种技术有着决定性、长久的影响。 2(基本姿势的动作要领 (1)呈“平地穿雪板站立姿势”,身体放松,双雪板平行放平,受力均匀,两板距离约同胯 宽。 (2)双脚或双脚弓处承担体重,并实实地将雪板踩住,做到脚下不发虚,重心不落后和“下沉”,两侧居中。 (3)双膝前顶,使其具有万向接头的功能、有弹性地调整姿势。 (4)臀部适度上提,收腹,上体微前倾。 (5)提起双雪杖,肩放松,双手握杖置于固定器前部外侧,与腰部同高,微外展,杖尖不拖地。 (6)目视前方约10,20米的雪面。 (7)进入学习转弯点杖阶段,在进入中级水平之后,基本姿势应适度压缩,便于上下肢的配合,适应快速滑行。 3(练习方法 (1)在平地或缓坡进行最初的基本姿势反复练习 (2)滑雪基本姿势“架式”好摆,但滑行中维持不变较困难,应在较陡及复杂条件下反复领会要领,形成习惯。 4(注意事项 (1)心理、全身都要放松,不能紧张。 (2)上体弯腰、臀部后突下坐、小腿僵直、眼看脚下、雪杖拖雪面、等身体形态,都是错误动作。 一、双板平行直滑降的含义 双板平行直滑降简称为直滑降。双雪板呈平行状态,雪板底面与雪面吻合,与滚落线方 向相同,至上而下滑行。直滑降的技术重点是用腿部的屈伸调解并保持正确的滑行姿 势。 二、双板平行直滑降的应用范围 1(直滑降是高山滑雪的主要基本技术,贯穿于高山滑雪的所有技术系列中。 2(适合于各种坡度、各种雪质、各种地形中的滑行。 3(应用于比赛中。 4(通过直滑降的练习,可为滑雪奠定技术基础,掌握基本滑行姿势。还可提高平衡能 力、控制能力、适应速度能力以及增强兴趣、增强信心。 三、双板平行直滑降的动作要领 1(在平地上呈滑雪基本姿势。 2(由于滑雪起点的地形不同,开始滑行时的方式也有差异。 3(保持住基本姿势,全身放松,依靠重力下滑,体态左右对称,重心在两板中间。 4(保持双雪板平行,板面与雪面吻合。双脚用力均等,踏实雪板。 5(双膝始终要切实前顶,富有弹性,不要僵直,时时发挥其缓冲及调整的功能。 四、双板平行直滑降的姿势 1(双板平分直滑降是基本常用的,带有基础性质的基本姿势。普遍适用于低速、缓坡 中,是初学者及初级者入门的基础姿势,应扎实掌握。 2(中姿势,可以理解为双板平行转弯点杖的姿势,进入中级滑雪行列的必然姿势,广 泛应用在中速及较陡坡的场合中。 3(运动员(流线型)姿势,属于低姿势,风阻小,适用于快速、加速与比赛中。大众 滑雪者在用卡宾技术进行回转练习时,也采用近似的姿势。 五、双板平行直滑降的练习方法 1(首先选起点平坦,能稳定站住的地方开滑,终点能自然停住的场地练习。 2(在坡度小的场地上进行高、中、低三种姿势变换的滑行。 3(通过膝踝部的伸屈进行重心上、下起伏及小跳起的练习。 4(通过顶住双膝,上体前倾与后撤的变化进行重心前后移动的练习。 5(两板轮换承重滑行的练习。 6(双雪板同时立起内刃或外刃的滑行练习。 7(雪板侧向迈动的滑行练习。 8(在缓坡中,进行上体左右扭转(外向)的练习。 9(最后在不同坡度、地形、雪质中运用不同的速度进行综合滑降训练。 六、直滑降的注意事项 1(时时要保持住滑降的基本姿势及雪板运行的直线性。 2(在练习中要注意体会重心上、下、左、右、前、后移动时对雪板产生的影响及掌握 对雪板的控制方法,防止一味追求速度的倾向。 3(注意在中坡上起滑时的突然加速造成的重心落后而摔倒。 4(在雪坡、雪质的选择上必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5(在滑行练习中时时注意放松,防止动作紧张、僵硬。 6(膝部屈伸动作是保持正确动作的关键,必须给予重视并加强对膝部屈伸动作的练习。 7(膝部僵直、弯腰、后坐、双板不平行、目视脚下、体态不对称都是滑降易犯的技术 错误。 第十章 双板平行直滑降 一、双板平行直滑降的含义 双板平行直滑降简称为直滑降。双雪板呈平行状态,雪板底面与雪面吻合,与滚落线方向相同,至上而下滑行。直滑降的技术重点是用腿部的屈伸调解并保持正确的滑行姿势。 二、双板平行直滑降的应用范围 1(直滑降是高山滑雪的主要基本技术,贯穿于高山滑雪的所有技术系列中。 2(适合于各种坡度、各种雪质、各种地形中的滑行。 3(应用于比赛中。 4(通过直滑降的练习,可为滑雪奠定技术基础,掌握基本滑行姿势。还可提高平衡能力、控制能力、适应速度能力以及增强兴趣、增强信心。 三、双板平行直滑降的动作要领 1(在平地上呈滑雪基本姿势。 2(由于滑雪起点的地形不同,开始滑行时的方式也有差异。 3(保持住基本姿势,全身放松,依靠重力下滑,体态左右对称,重心在两板中间。 4(保持双雪板平行,板面与雪面吻合。双脚用力均等,踏实雪板。 5(双膝始终要切实前顶,富有弹性,不要僵直,时时发挥其缓冲及调整的功能。 四、双板平行直滑降的姿势 1(双板平分直滑降是基本常用的,带有基础性质的基本姿势。普遍适用于低速、缓坡中,是初学者及初级者入门的基础姿势,应扎实掌握。 2(中姿势,可以理解为双板平行转弯点杖的姿势,进入中级滑雪行列的必然姿势,广泛应用在中速及较陡坡的场合中。 3(运动员(流线型)姿势,属于低姿势,风阻小,适用于快速、加速与比赛中。大众滑雪者在用卡宾技术进行回转练习时,也采用近似的姿势。 五、双板平行直滑降的练习方法 1(首先选起点平坦,能稳定站住的地方开滑,终点能自然停住的场地练习。 2(在坡度小的场地上进行高、中、低三种姿势变换的滑行。 3(通过膝踝部的伸屈进行重心上、下起伏及小跳起的练习。 4(通过顶住双膝,上体前倾与后撤的变化进行重心前后移动的练习。 5(两板轮换承重滑行的练习。 6(双雪板同时立起内刃或外刃的滑行练习。 7(雪板侧向迈动的滑行练习。 8(在缓坡中,进行上体左右扭转(外向)的练习。 9(最后在不同坡度、地形、雪质中运用不同的速度进行综合滑降训练。 六、直滑降的注意事项 1(时时要保持住滑降的基本姿势及雪板运行的直线性。 2(在练习中要注意体会重心上、下、左、右、前、后移动时对雪板产生的影响及掌握对雪板的控制方法,防止一味追求速度的倾向。 3(注意在中坡上起滑时的突然加速造成的重心落后而摔倒。 4(在雪坡、雪质的选择上必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5(在滑行练习中时时注意放松,防止动作紧张、僵硬。 6(膝部屈伸动作是保持正确动作的关键,必须给予重视并加强对膝部屈伸动作的练习。 7(膝部僵直、弯腰、后坐、双板不平行、目视脚下、体态不对称都是滑降易犯的技术错误。 第十一章 犁式直滑降技术 一、犁式直滑降技术的含义 犁式直滑降习惯上称为犁式制动滑降,是双雪板立起内刃并呈犁状板型与滚落线方向一 致的滑降。 二、犁式直滑降的应用范围 1(犁式直滑降是高山滑雪的典型基础技术,必须得以应有的重视。 2(用于初级阶段的减速及停止。 3(体验板尾推出、滑行中用刃及维持平衡感觉。 4(提高滑行速度、方向的控制能力。 5(为学习犁式回转创造条件。 三、犁式直滑降的动作要领 1(在一个能立住的缓坡上呈滑雪基本姿势,在下滑过程中躯体和手臂保持不变。 2(以双板前尖为假想圆心,双雪板为半径,双足拇趾跟部球状处为力点,双腿跟同时 向外展转,将双雪板后部同时边推开边立内刃,板型呈犁状,板尖相距仍约10公分, 双膝稍屈并略有内扣,双腿与雪面几乎成等腰三角形。 3(双雪板呈犁式后靠,双脚内侧均等用力滑行,大、中、小犁式变化时靠双足拇趾跟 部为力点展转。 4(重心位于两板中间,体态的左右外型、双腿的用力多少、双雪板立刃程度、双雪板 尾向外展转的大小均应对称. 5(上体放松,目视前方雪面。 6(犁式滑降前后的重心位置,根据速度、坡度、雪质、用途的不同,随时应做相应的移动。 7(犁式滑行中除调整犁式的大小外,还可通过肌肉的内力对雪板刃施力的大小及立刃的强弱进行调整,达到控制速度,维持平衡的目的。 四、犁式直滑降的练习方法 1(首先以小犁式在速度低、坡度缓的场地上练习,逐渐提高滑行难度。 2(与双板平等直滑降结合练习。 3(将大、中、小犁式板型结合练习. 4(改变立刃大小的反复练习。 5(改变用力大小的反复练习。 6(直滑降后用犁式滑行减速与停止的练习。 7(在不同坡度和雪面有凹凸的场地上的练习。 五、犁式直滑降的注意事项 1(始终保持住犁式滑降的基本姿势及左右的对称。 2(弯腰大,不顶膝、大扣膝、后坐、立不住板刃、控制不住犁式板型都是常见的错误。 第十二章 双板平行斜滑降 一、双板平行斜滑降的含义 双板平行斜滑降是指与滚落线形成一定角度,以双板平行的方式向斜下方的滑行,通常称为“斜滑降”。斜滑降技术是高山滑雪基本功练习的主要内容。 二、双板平行斜滑降的适用范围 1(广泛应用在斜滑降、曲折滑降中。 2(适用于不同坡度和不同雪质的滑行。 3(体验双板平行转变技术,特别是身体外倾外向的反弓型姿势及雪板立刃的初步感觉,为学习双板平行转弯创造条件。 4(大量用于双板平行连续转弯的过渡阶段。 三、双板平行斜滑降的动作要领 1(呈在坡面站立与滑雪基本姿势,在坡面上斜对山下站立。 2(山上膝稍前,双膝向前上方倾压,双雪板山上刃刻住雪面,山下侧板承重大些,为了维持平衡,肩髋稍向山下侧扭转,上体也稍向山下横倾,形成了反向反倾姿热,此姿势称为小“反弓型”。 3(保持这种姿势,提起滑雪杖向下斜滑,在滑行过程中时时注意踩实雪板。一般情况下,雪板刃切入雪中的面积约占雪板滑行面的1/3,2/3。 4(在保持小“反弓型”姿势的同时,要想像成双肩、髋部的两侧、两膝的连线与山坡面形成四线基本平行。 5(斜滑降时“反弓型”姿势的变化和用刃要根据斜滑的速度、斜度而相协调一致的。 6(两臂自然放松微提起,斜滑降中滑雪杖只起加速作用。 7(目视滑行方向前方8—10米雪面。 四、双板平行斜滑降的练习方法 1(在直线斜滑降中分别采用山上侧板外刃主要负重和山下侧板内刃主要负重的交换练习,体会两腿互换负重时的滑行感觉,两板交换负重时,不负重侧的板也可抬起。 2(在斜滑降中进行左、右、前、后重心移动的练习,体会两腿的负重感觉并保持滑行 的直线性。 3(在斜滑降中,进行左、右转体动作,转体动作幅度可逐渐增大,以提高下肢对雪板 的控制能力。 4(在斜滑降中扩大、缩小两板间的距离,双板交替支撑体重练习。 5(在各种坡面的斜滑降中,连续向山上侧迈动的斜滑降练习。 6(将双雪杖放在一起,平举在胸前,或扛于肩后,体会反弓、反向姿势的要领练习。 五、双板平行斜滑降的注意事项 1(不管练习什么内容,要牢牢记住正确的四线平行及小“反弓型”姿势。 2(掌握好用刃技术,防止在大坡度时出现脱滑和横滑现象。 3(保持心理和动作的放松。 第十三章 犁式斜滑降 一、犁式斜滑降的含义与应用范围 1(犁式斜滑降的含义 用犁式滑降的方式与滚落线成一定角度的自上而下的滑降。 2(应用范围 (1)初学者在缓坡中的安全练习。 (2)适于初学者在较陡的坡面上滑行。 (3)体会形成转弯主动板的感觉。 二、犁式斜滑降的要领 1(动作要领 (1)呈犁式滑降姿势,斜对滚落线向下滑行。 (2)山下板的承重及立刃均略大些,身体的形态已经不完全对称。 (3)重心向山下偏移。 第十四章 横滑降 一、横滑降的含义 横滑降(横板滑降)是指双雪板横在山坡上,与滚落线大致垂直,沿着滚落线的方向, 自上而下的滑降。横滑降技术是高山滑雪基本功练习的主要内容。 二、横滑降的应用范围 1(掌握通过板刃的调解,对速度和方向进行控制的能力。 2(在陡坡光面的滑雪道上,其他滑行方法有困难时,可采用横滑降技术。 3(身体反倾、反向、反弓姿势的体会。 三、横滑降的动作要领 横滑降的动作要领 1(呈“坡面穿雪板站立姿势”,两板尽量平行靠近,山上板也可稍前。 2(身体侧对滚落线方向,与斜滑降比较上体有更大的向山下扭转的感觉。 3(双腿基本直立,由双雪板山上侧立刃刻住雪面,通过调整雪板立刃角的大小及放平来增减下滑的速度。加大立刃时减速,放平雪板时速度增快。 4(滑雪杖基本不用,当横滑速度太慢时,可用雪杖放于上侧推助或支撑。 5(眼睛向山下侧看。 6(横滑时的重心变化很频,要及时调整。 7(雪板前部用力大些,雪板向前下方滑动;雪板后部用力大些,雪板向后下方滑动。 四、横滑降的练习方法 1(在较缓的坡上进行匀速横滑练习。 2(在中等坡上进行斜滑降过渡到横滑降或两者互换的练习。 3(在中等坡上进行两板交换承重的练习。 4(试用一只雪板的横滑练习。 5(在中坡上横滑时做连续用双板后部或雪板前部同时推雪动作的练习。 6(在中缓坡上或凹凸坡上进行直滑行、斜滑降和横滑降综合练习。 五、横滑降的注意事项 1(横滑时先慢后快,先易后难。 2(在较陡的坡面练习横滑时,尽可能控制住速度。 3(滑雪板与滚落线不垂直,双雪板不平行,雪板立不住刃,甚至向山下反向屈膝,雪杖不提起甚至“打架”等动作都是不正确的。 第十五章 滑降技术综合运用 一、滑降技术综合运用的含义 从山顶向下滑行,会遇到不同的地形,如突陡地形、突平地形、沟凹地形、凸包地形、连续起伏地形等。要平安滑过这些多 变的地形,须运用不同的滑雪技术,选用不同的滑行速度及滑行姿势,须对重心的前后,上下左右做应急地调整。这些多变复杂的因素,要求必须正确综合运用已掌 握的各种滑降技术。 二、滑降综合技术的要领 1(综合运用滑降各种技术,应时调整重心的位置及身体姿势。 2(速度突然增快(如遇到突陡坡),重心要及时向前跟上,防止后仰。 3(速度突然减慢(如遇到实平地形),重心要及时向后调整,防止前翻。 4(大坑凹地形,应以飞越的方式滑过。 5(坡顶突凸地形或绕不过去的障碍物,应以跳起的方式越过。 三、重心随地形变化而变换,形成平行两条线 在滑过一段连续起伏不平的山坡过程中,滑雪者重心运动的轨迹大致成纵向的一条曲线,地形低凹时重心高,地形高凸时重心低。这条曲线与该山坡的地形起伏线大致相平行。 四、在陡坡上滑降的方法 1(过长的陡坡、速度过快的陡坡不能使用一般的滑降技术直冲,而应改为转弯技术,控制住速度。 2(在控制速度的滑行中应多采用双板平行转弯、跳跃式转弯和横滑降技术,如果坡度太陡时,只能用横滑降。 五、在很狭窄的雪道上滑降的方法 1(速度不快时多采用犁式直滑降,陡坡时采用横滑降。 2(速度过快时不能直滑降,否者难以控制速度,形成危险。 3(坡陡、快速中多采用小的、急促的双板平行急转弯,全部重力集中在外板上,以达到控制速度。 第十六章 滑降中的加速、减速与停止 一、滑降中的加速、减速与停止的含义 竞技滑降项目要求全速滑行,运动员从起点以“流线型”低姿势,拼命冲向终点,由于滑速快,中间还有腾空的现象。 大众休闲滑雪者大可不必这样做,要切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滑雪是在匀速速度中滑行,但是速度太慢会降低兴趣,如何根据当时实际需要进行加速、减速与停止,就如同驱车时控制油门的大小及时“加速”、“减速”、“刹车”一样。 二、滑降中的加速 1(采用同时推进技术加速 滑降的起始与途中都可采用同时推进的技术进行加速,但这种方法只适于低、中速,中缓坡。如果在快速中使用,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形成滑雪杖“空撑”,流于形式,很容易破坏了平衡,造成失误。 2(蹬冰式技术加速 蹬冰式技术经常用于快速中的加速,效力比同时推进要好。蹬冰式技术与滑冰的技术动作很相似,只是有滑雪杖的支撑,具体有三种技术方式。 (1)“一步一撑”的蹬冰式技术 “一步一撑”的蹬冰式技术是最常用的加速技术,一只雪板蹬动一步(另只雪板滑行一步),双雪杖同时后撑一次。 (2)“两步一撑”的蹬冰式技术 左雪板与右雪板各滑行一步,双雪杖同时后撑一次,称为“两步一撑”的蹬冰式技术。这种技术主要用于坡度较陡,速度较快,雪面状况较差的场合。除少一次滑雪杖的同时后撑外,技术要领与“一步一撑”相同。 (3)不撑杖的蹬冰式技术 这种技术形式不撑滑雪杖,上体弯曲,姿势团缩,只靠腿部的滑冰动作和双臂的摆动来滑行,有人称做“雪地上的滑冰”。主要用于平缓坡及比赛中的起滑之后。 三、滑降中的减速 滑降中有时需要减速,滑降速度超过滑雪者的适应能力和控制能力时,是非常危险的,这时需要减速。 滑降中的减速要根据滑行速度、坡度采用不同的技术方式。在高速陡坡中,只能用双板平行连续转弯技术逐一减速。 四、滑降中的停止 1(滑降中停止之前,必有一个制动减速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急剧的,也可能是分 步的、逐渐的。 2(停止的具体方式 (1)自然停止。终点区平坦开阔,有平地或逆坡时可自然停止。 (2)慢速(缓坡)中用大犁式滑降技术停止,此时应加大两雪板分开的角度,强化立 刃,腿伸直,双脚内侧登住雪板,必要时用双脚后跟登住雪板。 (3)快速中用绕山急转弯技术停止,停止之前先用双板平行转弯动作减速,最后用一 个绕山急转弯停止。 (4)初级者最常用的减速、停止方式是犁式技术,这种方式简单、平稳、安全。中高 级滑雪者则多采用双板平行转弯技术,这种技术可在快速中停止。 第十七章 滑降中控制稳定的条件与方法 一、滑降中稳定的条件 1(重心低。 2(重心活动范围小。 3(支撑面积大。 4(调控能力强。 二、降低重心的办法 1(脚下板踩实,将自己变成“不倒翁”,左晃右摆倒不了。 2(压低姿势。 3(上体、上肢尽量缩紧、主要靠下肢用力控制雪板。 三、控制重心活动范围 1(左右不超过两雪板的中心线。 2(前后不超过固定器的长度范围。 3(上下在通常状态下限在胸、腰部以下。 四、扩大支撑面积 1(使用长雪板,宽雪板。 2(在合理范围内加大双板间的横向及纵向的距离。 五、增强滑雪者自身的调控能力 分析滑降中稳定的条件对学习转弯也是十分有益的。为了增加稳定,不可能无限制地去降低重心,无限制地去扩大支撑面积,只有增强滑雪的调控能力,限制重心的活动范围,才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才能发挥出主观能动精神。 实际滑降或转弯中,条件是多变的,重心移动的范围很难锁定住,时时都要靠人为去调控,这种调控能力不是几个朝夕就能练就的,何况滑降稳定的条件变化是无限度的,每一位滑雪者都应清醒地选择与自己水平相符的坡度、速度、技术去滑雪,用自己已达到的滑雪综合能力去调整、控制。 第十八章 高山滑雪转弯技术的通用原理 一、高山滑雪转弯技术的含义 利用相适应的动作方式使滑雪板不时地改变方向的滑降即为滑雪的转弯。转弯时雪板在雪面上运行的板迹是连续的“S”型曲线。转弯是高山滑雪技术的重点、关键和精华,蕴含着无穷魅力。 二、高山滑雪转弯的分类 高山滑雪的转弯在竞技领域里称为回转。 1(转弯技术的分类 (1)按转弯技术按动作幅度及滑行曲线的大小可大致分为大弯、中弯、小弯。 (2)按转弯数量分有单一转弯、连续转弯(多个转弯连贯起来)。 (3)按转弯时雪板的板型及动作结构的不同分类有: ——犁式转弯与犁式连续转弯; ——半犁式转弯; ——半犁式连续转弯; ——踏步式转弯; ——绕山急转弯; ——登冰式转弯; ——双板平行转弯; ——双板平行连续转弯; ——双板平行摆动转弯; ——登跨式转弯; ——跳跃式转弯; ——卡宾式转弯技术。 三、滑雪板为什么能转弯 使滑雪板转弯的要素: 1(雪板形成的迎角(雪板与原滑行方向线形成的角度)。主动板形成的迎角才是有效的,迎角引导滑雪板向新的方向滑行。 2(雪板立刃形成立刃角。如同骑自行车,在转弯时车体向转弯内侧倾斜,身体重心也向里侧移动。 3( 给予一定的力(想像把滑力与阻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向心力与离心力等各种力综合为一种力)。如同骑自行车操纵车把需要手臂的力量,车体的倾斜须加以重力 等。滑雪的力主要使板刃立起,向雪板施重,使其形成挠度,产生应力。滑雪者在转弯时的受力是多维的,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测定,改变每一个动作,都会引起力的 方向与大小的变化. 4(雪板自身的几何形状、性能(雪板侧面前、中、后宽度的比例、弹性、边刃的角度状况)以及给予压力后的可变形程度(产生应 力的大小)。假如将滑雪板改换成一块长条的硬木板是转不了弯的。既便形成了迎角、立刃角,给予牛大的力,木板只会形成侧脱严重的斜滑行,而不是转弯, 5( 滑雪者的身体姿势与重心位置决定转弯的准确性及连续性。如同骑自行车,骑车人身体的姿势不正确,即便具备了其他要素,也转不了稳妥、流畅的弯。 四、转弯技术结构 通常把雪面留下的转弯弧迹(近似半月牙状)分为四个阶段. 1(阶段划分及每阶段滑行状况 (1)准备阶段(过渡阶段) 准备阶段也是连续转弯中上一个转弯的结束阶段。此时处于较低姿势的斜滑降势态,眼睛看准下一个转弯的方向及条件,集中精力,增强下一个转弯的意识。 (2)开始阶段 滑雪者在开始阶段,雪板下的山坡坡度变小,速度减低,此时重心应靠前点。接着点杖并向前上方引伸,重心逐升,雪板变向变刃,交换重力,变换身体形态。 (3)滑进阶段 滑 雪者在滑进阶段,雪板下的山坡坡度变大,速度增加,此时引伸动作结束(身体姿势几乎站起来);此阶段有个沿滚落线直下滑的瞬间过程,速度必然增快,之后重 心开始向下降低,重心前后居中。这个阶段,雪板脱离滚落线的瞬间切入雪面,踏住外板滑行,形成反弓姿势,重力得到了充分利用。 (4)结束阶段 转 弯结束阶段,别误会是转弯结束,这个阶段很关键,重心逐渐在前进中降低,雪板压力最大,雪板向上的曲度也最大。体重登压在外板上,应充分利用滑进阶段所形 成的惯性、速度,克服离心力,维持住转弯的态势,完成转弯后进入下一个转弯的准备阶段。如考虑到不减速,内板也可分担体重,或双板共同承重滑行。 2(四个阶段的内在联系 (1)重心的高度(身体姿态的高低),由低(通过点杖引伸)逐渐升高(在通过滚落线瞬间为最高)之后又逐渐降低。 (2)重心的前后由(开始阶段)逐渐前靠放在中间(滑进阶段),一直保持到结束阶段(必要时有稍微的后移)。 (3)雪板从开始阶段由逐渐减重到集中承重的过程,到滑进阶段后程与结束阶段前程为最大。 (4)结束阶段的后半程就是下一个转弯的开始,或者继续向前向上滑进,形成绕山急转弯,停止滑行。 3(特别提示 一个转弯分四段是就普遍性而言,实际上每种转弯在四个阶段的技术动作形态及内容是不尽相同的。 五、转弯中的“引伸” 1(什么叫引伸 高 山滑雪所有连续性转弯动作中,都有重心的左右侧对称交换。一个转弯动作的结束与下一个转弯动作的开始之前,有一个连接和过渡的阶段,此时身体重心投影的位 置可理解在滚落线上。在两个转弯动作的过渡阶段,迅速提升身体重心的动作叫做引伸,引伸可形成双雪板的暂时“失重”状态。 2(为什么要引伸 (1)为了减轻滑雪板的负重,形成“失重”,使其便于改变方向,转弯流畅。 (2)便于重心交换,使其明显、确切,增强转弯的节奏感。 (3)便于增强转弯主动板的压力。 3(怎样进行引伸 (1)通常的引伸主要以双脚实踏雪板,双膝的向前上伸展来完成。胯部及上体不主动参与动作,更不能用双手臂的上举来体现。 (2)引伸时,双雪板不要随意提离雪面。 (3)这里提到的引伸是指主动引伸,滑雪者不刻意做引伸动作时,大头板转弯技术时,实际也存在着引伸。 (4)水平高的滑雪者,引伸动作幅度趋小,通常从外表上几乎看不出引伸。 4(引伸的时机 引伸时机是在两个转弯的过渡阶段之先,在单个转弯雪板转弯弧迹之上,在左右重心交 换之前。 5(引伸的方向 向上向前,速度快时也应注意向前。 六、滑雪杖的功能 滑雪杖在滑雪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滑雪板的得力“助手”,手足“兄弟”。 1(滑雪杖的主要功能 (1)滑雪者须在雪面上站稳时,滑雪杖支撑协助维持平衡。 (2)滑雪速度不快时,撑动滑雪杖,可加速。 (3)滑雪转弯时,滑雪杖配合引伸,点杖前导,促进体重的有效转换。 (4)滑雪登坡、远行时等,滑雪杖起到雪撑与推进的作用,增强稳度,节省体力。 (5)滑雪者雪中起舞、表演时,滑雪杖可参与美的造型。 2(如何在转弯中正确点杖 大众滑雪的多种高级转弯技术中,离不开正确的“点杖”,正确的转弯点杖,须具备以下条件: (1)点杖之前或点杖之后,都应将持杖的双手控制在腰前外侧,杖杆与杖尖惯性落于体后是正常的,但也应尽快提到体前,准备下一次点杖。 (2)通常点杖的位置在转弯内侧固定器前部的外前侧。 (3)点杖的力主要来自腕部,不可大臂点杖,类似用锤订钉子的感觉。 (4)准备点杖时,杖尖可向前斜一点,但是实际上点杖的瞬间,杖杆与雪面是垂直的,这样才能用上力,收到点杖的效果。 (5)点杖之后,手部不能向后下方撤甩,运行方向应与上体的外倾外向基本一致。 第十九章 犁式转弯 一、犁式转弯的含义 犁式转弯是高山滑雪转弯的重要基础技术。犁式转弯是在犁式直滑降的基础上,向一侧雪板移动重力(或增大一侧雪板的立刃或加强 一侧腿部登转力,改变雪板迎角)的方式,左、右轮换地强化主动板的作用,达到左右转弯。犁式转弯是滑雪转弯的“源头”,对进一步学习、掌握其他转弯技术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 犁式转弯给人一个相对“静态”的感觉,身体各部分动作幅度很小。 二、犁式转弯的应用范围 1(初步体验和强化移动重心,对一侧雪板的登动、变化立刃大小、改变雪板迎角的感觉。 2(掌握和提高滑行中控制速度及方向的意识与能力。 3(广泛应用于缓坡小中坡低中速及几乎所有雪质的滑行。 4(适宜于所有人群的学习和应用。 5(为学习其他转弯,特别是双板平行转弯积蓄经验及奠定基础。 6(提高滑雪的安全程度以及兴趣、信心。 三、实现犁式转弯的方法 1(犁式直滑降状态中向一侧雪板移动体重(横移重心),促使该雪板成为主动板,便形成犁式的自然转弯。 2(在犁式直滑降状态中加大一侧雪板的立刃,使其产生较大的雪面阻力,促使该雪板成为主动板,便形成犁式的转弯。 3(在犁式直滑降状态中,强化一只雪板的登转力,改变该雪板形成迎角变为主动板,实现犁式转弯。见图51。 这三种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很多时候是综合运用这三种方式,但应以第一种方式为主。 四、犁式转弯的动作要领 以移动重力方式向右的犁式转弯: 1(以犁式直滑降的姿势为前提,左右腿与雪面仍然保持三角形,不要后坐。 2(逐渐向左侧雪板移动重心(加大左雪板重力),此时右雪板减轻负重或不负重。 3(左雪板必然开始向右自然转弯,成为转弯的主动板,同时右雪板被动的跟随着左雪板向右转动,成为从动板,上体尽量保持面向山下。 4(向右转弯完成之后,延续一段向右的犁式斜滑降。 5(向左转弯之前可进行“引伸”。 6(逐渐向右侧雪板移动重心(加大右雪板重力),此时左板负重减轻或不负重。 7(右雪板必然开始向左自然转弯,成为转弯的主动板;同时左雪板被动地跟随着右雪板向左转动,成为从动板,上体尽量保持面向山下。 8(向左转弯完成之后,延续一段向左的犁式斜滑降。 9(初学阶段滑雪杖不参予转弯动作。 10(视线要与转弯方向大致相同。 11(始终要力求保持住双雪板的基本犁式状态及身体外形的犁式滑降姿势。 五、犁式转弯的练习方法 1( 在缓坡慢速中进行靠左、右侧轮换移动重力的转弯,靠左、右侧轮换加大立刃的转弯,靠左、右雪板腿部轮换登推的转弯,靠左、右板轮换改变迎角的转弯,最后达 到熟练综合运用。迎角是通过腿、脚的扭动实现的,扭动过程中以双脚拇趾跟部为力点,以雪板尖部或脚下为圆心,使雪板的板型、板位发生变化形成迎角,迎角的 大小要根据需要酌定。 2(在较陡的坡面上,较快的速度下进行“1”的练习。 3(在缓平坡上进行左、右手交替触摸右、左膝,导致向左、右转弯的练习,此时不持雪杖,姿势适当降低。 4(将双手握住双雪杖的两端,横在胸前的练习,尽量使雪杖与滚落线偏离小些。 5(交替用中犁式转弯与小犁式转弯的练习。 6(规定滑行路线的练习。 7(在缓坡与中坡上进行小转弯与大转弯的练习。 8(在中坡上力求滑出板迹弧度对称的练习。 9(在中缓坡上进行快速有节奏的中小弯练习。 六、犁式转弯的注意事项 1(在犁式转弯的练习中,时时注意保持犁式直滑降姿势基本不变化。 2(在练习中始终注意主动板的立刃与用力。 3(身体各部位均不应有多余的动作,影响整体外形与平衡。 4(上体跟弯跑,立不住雪板刃、大弯腰、滑雪杖拖地都是错误的犁式转弯姿势。 七、评价犁式转弯质量内容 1(正确的身体基本姿势的控制能力; 2(用刃效果; 3(重心移动的幅度与时机的掌握能力; 4(膝踝的扭转及用力大小的控制; 5(犁式连续转弯的动作质量,主要考虑弧的大小、变化能力及流畅性。 八、犁式转弯向双板平行转弯的过渡 熟练掌握犁式转弯的各种要领及技术动作之后,以交换重心为主的方式,结合改变迎角 和加强左右雪板轮换用刃等方式,从中犁式转弯到小犁式转弯,再到更小犁式转弯(此 时可配合点杖)的反复体会、磨练,再进一步便可向双板平行转弯过渡。 第二十章 半犁式转弯 一、半犁式转弯的含义 半犁式转弯是两雪板中一板是直滑降板型,一板是犁式滑降板型的转弯。呈直滑降板型的雪板一般称为从动板,呈犁式滑降板型的雪板则称为主动板。在转弯时向主动板上移重心、加压、强化立刃都可进行转弯。半犁式单个转弯是半犁式连续转弯的基础。 半犁式连续转弯与犁式连续转弯有相同之外,对此可理解为: 半犁式连续转弯的板型=半犁式板型+双板平行板型。 二、半犁式转弯的四种方式 1(单个转弯。 2(连续转弯。 3(山下侧板移出的连续转弯。 4(山上侧板移出的连续转弯。 三、半犁式转弯的应用范围 1(广泛应用于中坡与陡坡,可在很高的速度中灵活运用,适应多种雪质。 2(半犁式连续转弯是非常重要的转弯技术,比犁式转弯有质的提高。 3(通过半犁式转弯可以体验转弯时身体姿势、平衡的调解。 4(通过半犁式连续转弯的练习,可以提高重力移动、用力程序及雪板的移出、变刃、收并等动作的控制能力。 四、山下侧板推出的半型式连续转弯的动作要领 山 下侧板推出的半型式连续转弯动作;在上一个转弯结束后,体重大部分在右板上,山下侧板(左)向山下侧登出,雪板成半犁式。在推出时,应体验到用板刃将雪削 掉一层的感觉;推出动作结束,雪板刃刻雪面。利用瞬间连续完成的推动——结束——刻雪面的反作用力收板,其中应注意的是刻雪动作是通过整个脚来完成的,收 腿是借用雪面的反作用力进行的,收腿时应有积极向前方边滑边移动的意识;接下来进入转弯结束阶段(双板平行的斜滑降状态),并准备下一个转弯的开始。见图 55。 五、山上板移出的半犁式转弯 山上侧板向外移出成半犁式,边移出边移体重,应利用踝关节的伸展使重心 稍上升,移重心应自然放松。雪板移出结束并保持雪板状态不变滑入滚落线。接下来处于转弯调节阶段的外侧板主要承担体重,内侧开始收腿,逐渐从并准备下一个 转弯的开始滚落线滑出,加大外侧板的登雪力量。收板结束(进入双板平行的斜滑降状态),进入转弯的结束阶段。见图56。 六、山上侧板移出的半犁式连续转弯的动作程序 半犁式连续转弯可以理解为在左、右各一次半犁式单个转弯的中间通过一个双板平行斜滑降的连接与过渡。 1(先向左转弯 (1)呈向右“斜滑降”姿势滑行。 (2)边滑行中,右雪板边向右外侧移出成半犁式,同时点左雪杖并向前引伸,体重随移出动作同时向右雪板移动。 (3)右雪板移出结束,即承重滑行,保持半犁式板型的状态不变,滑向滚落线。 (4)左雪板收并,加大右雪板的登踏力量,重心降低。 (5)进入向左侧的双雪板平行斜滑行。 2(接着向右转弯 (1)呈向左侧的“斜滑降”姿势滑行。 (2)边滑行中,左雪板边向左外侧移出成半犁式,同时点右雪杖并向前上引身,体重随移出动作同时向左雪板移动。 (3)左雪板移出结束,即承重滑行,保持半犁式板型的状态不变,滑向滚落线。 (4)右雪板收并,加大左雪板的登踏力量,重心降低。 (5)进入向右侧的双发板平行斜滑行。 3(再接着向左转弯 七、山下侧板推出的半犁式连续转弯的动作程序 1(先向左转弯 (1)呈向右双板平行斜滑降姿势滑行,右板为山上板,左板为山下板。 (2)体重大部分在左板(山下板)上,左板用内刃登住雪板,并向山下推出(推出时,有用雪板刃将雪削掉一层的感觉),同时右板(山上板)放平向前滑行,双雪板成半犁式滑降状态。 (3)左板推出后借反作用力提起向右板并靠,同时右板立刃加大承重,向前滑行,此时正是沿滚落线下滑的阶段,接着左板收并结束。 (4)双板同时滑行,结束向左的转弯,进入向左侧的双板平行斜滑降。(5)整个向左转弯的过程中,右雪板(原山上板或外侧板)始终处于 滑行状态,而左雪板(原山下板)处于推出——收提——并靠——变刃——着雪几个变化的动作。 2(向右转弯 (1)呈偏左双板平行斜滑降姿势滑行,左板为山上板,右板为山下板。 (2)体重大部分在右板上,右板用内刃登住雪板并向山下推出(推出时有用雪板刃将雪削掉一层的感觉),同时左板(山上板)放平向前滑行。双雪板呈半犁式滑降状态。 (3)右板推出后借反作用力提起向左板并靠,同时左板立刃加大承重向前滑行,此时正是沿滚落线下滑的阶段,接着右板收并结束。 (4)双板同行滑行,结束向右的转弯,进入向右侧的双板平行斜滑降。 (5)整个向右的转弯过程中,左雪板(原山上板或外侧板)始终处于滑行状态,而右雪板(原山下板)处于推出——收提——并靠——变刃——着雪几个变化的动作。 (7)再接着向左转弯 八、半犁式连续转弯中山下板推出与山上板移出的不同点 半犁式连续转弯中山下板推出与山上板移出的不同点,见表3。 表3 半犁式连续转弯中山下板推出与山上板移出的不同点 山上板移出 山下板推出 1(移出的雪板是即将转弯的外侧板 1(移出的雪板是即将转弯的内侧板 2(在转弯准备阶段移出 2(准备阶段开始动作 3(内侧板在滑进阶段收板 3(内侧板在准备阶段的开始收板 4(重心基本是左右移动 4(重心基本是前后移动 5(在转弯阶段易出现脱滑 5(在转弯阶段较易操纵 6(速度易控制 6(能快速进入滑进阶段 7(使用范围较广泛 7(在陡坡及小转弯时更有成效 8(外侧板边滑边开始转弯 8(可利用山下板登推的反作力加速 9(推进阶段持续到转弯的最后 9(边滑边移体重 10(移出的雪板是转弯的主动板 10(移出的雪板是转弯的从动板 九、半犁式转弯的练习方法 (1)在中、缓坡上进行山上侧板和山下侧板移出的练习。 (2)在较长的缓坡上交替使用两种移出方式练习。 (3)在中等坡上进行较快速度的练习。 (4)采用较快节奏的练习。 (5)在缓坡上用旗门限制方式进行的练习。 十、半犁式转弯的注意事项 (1)防止转弯时引伸过大。 (2)防止上体过度外倾。 (3)撑杖不要离身体过远。 (4)转弯时减少移板时的脱滑。 (5)注意转弯时移板与体重移动的协调配合 第二十二章 卡宾板(Carving)转弯新特 2006-08-11 搏浪体育 一、滑雪器材的演化促使技术的变化 1(滑雪器材的演化,促进滑雪技术的变化与提高 从滑雪运动产生的古代开始,滑雪器材随着人类的文化发展而演化着,如滑雪杖由单只演化为双只,由上下同粗,改为现代上粗下细; “雪踏式”变化为又宽又长的独木制作,后又进化为精细滑雪板由 的合成板,现代又借以高科技手段,生产出多种材质组合的高精滑雪板。 随着滑雪器材的进化,滑雪技术也在向快速、便捷、安全的方向发展,其滑雪者身体动作形态也在发生变化。 上个世纪末出现的卡宾大头式滑雪板,使滑雪转弯技术产生了多方面的变化,但是滑雪的基本原理没有重大变化。 二、滑卡宾板技术的新特点 当代卡宾滑雪板的出现,滑雪技术较传统板型技术又增添了新的特点。使广大的滑雪者更容易进入滑雪角色。 1(双板间的距离增宽,一般为肩宽,特别是在陡坡、斜坡、硬雪中的滑行,更不能收窄,应尽量在合理范围内增大支撑面积。 2(双雪板始终趋于在雪面上滑行,简化了引伸及“提并板”过程,双雪板基本是“原地变刃”进行转弯。 3(腰部以上的躯体稳定,增加了上体对转弯的倾过及导向功能。 4(身体重心通常总处于中间,而不是向前点或向后点都可以。 5(转弯的动作更向下肢胯部集中。 6(双雪板负重比例差缩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两只雪板间的重力比例。 7(卡宾雪板对小转弯最有利,简化了转弯的过程。高山滑雪各项目受益大小的顺序是: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卡宾板前部的大小的顺序依次为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滑降板的大头不明显,初级滑雪板较中高级滑雪板的头部明显增大。 第二十三章 滑雪转弯的基本原则 2006-08-11 搏浪体育 高山滑雪10余种的具体转弯技术中,有其内在的共性与基本原则,学习提高转弯技术,时刻不要忘记抓住高山滑雪转弯技术五项基本原则。 一、重心不落后的原则 重心前后的位置,一般应“稳定”在脚掌处或脚弓处,重心要跟住速度,适应坡度,不能落后。 二、上体面对滚落线方向的原则 滑行中,上体尽量面向滚落线,“迎风而进”,这既是技术的需要,也是为提高转弯频率及流畅性创造条件。 三、“纯”下肢用力的原则 “纯”下肢用力的原则的含义是脚下要有“跟”,要踏实不发虚。 转弯主要发挥下肢主动性,多数情况下,反弓型应在膝胯部形成。 上体尽量少用力或不用力。 四、山下板为主承担体重的原则 各种转弯技术中,初学者乃至初、中、高级应把山下的板(一般为 外侧板)始终作为主动板,主要承担体重,并在转弯中起主导作用。 五、各环节的重心要集中,服从总重心前进方向的原则 在滑雪各种转弯中,要把自己的整个身体想像成一个球体或者一个 “质点”,干净利落对着转弯方向左、右冲滑;而不能像一只蜘蛛, 身体各环节的重心各为一方, “散架的姿势”向下滑,这样会使 转弯方向不精确,平衡会不稳,外形不规范,可能藏危险。转弯中 甚至连目光也要盯住前进的方向,不可溜神。 第二十四章 高山滑雪初级指导员 一、高山滑雪初级指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思想作风正派,尊重自己,尊重客人。 2(良好的仪表形象。 3(滑雪技术正确而规范,要熟练掌握导入技术、基本姿势、基本技术、犁 式系列技术。 4(较好的普通话语言表述能力。 5(具有初步的滑雪理论知识,不能光示范不会讲解。 6(具有滑雪场地、滑雪器材的基本知识。 7(掌握滑雪伤害预防及救治的初步技能。 8(具有相应的组织教学能力与技巧。 二、高山滑雪初级指导员应掌握的技能及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1(能切实掌握和实施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是高山滑雪诸教学原则中最应引起重视的原则之一,这 是高山滑雪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本文主要介绍高山滑雪教学实践中在场地方面、 技术动作方面贯彻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具体内容。 (1)场地方面: ——从平坦雪面到不平整雪面。 ——从浅雪到深雪。 ——从软雪到硬雪。 ——从缓坡到中陡坡。 ——从短雪道到长雪道。 (2)技术动作方面: ——从简单动作到复杂动作。 ——从单一动作到组合动作。 ——从较大动作到较小动作。 ——从缓慢动作到快速动作。 ——从粗略掌握到准确掌握。 ——从低速到中高速。 2(根据高山滑雪的特点进行教学的原则 (1)学习环境的特点 高山滑雪是在白雪覆盖的山地上进行的体育活动,与其他许多在体育场馆内进行的运动项目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特点,由于这些特点,在进行高山滑雪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如下效果: ——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理解和热爱。 ——会获得克服困难、战胜大自然的喜悦。 ——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力,提高健康水平。 (2)滑雪运动技术特点 ——高山滑雪是滑雪者操纵滑雪器具在雪上进行的走、滑、登、转、跳的运动。 ——滑雪运动中既有需较大力量及大幅度的动作,又有较小力量及幅度较小的动作,也有只需维持平衡、不需自身力量的动作。 ——技术的发挥受场地(线路)坡度、雪质及器材的制约较大。 (3)对滑雪者身体作用的特点 滑雪运动是冬季在大自然中进行的运动项目,在寒冷、清新的空气中运动,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御寒能力,增进健康,尤其平衡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滑雪运动可因场地坡面、雪质的不同而适应所有年龄段的人,因此高山滑雪又被称为“终生运动项目”。 3(正确掌握滑雪基本技术的学习顺序。 正确掌握滑雪基本技术的学习顺序可参照表4。 表4 滑雪基本技术的学习顺序 技术体系 目标 内容 1 滑雪器具适应阶段 学会使用雪板、雪鞋、雪杖等器材装备 携带、穿、脱、握法、维护、涂蜡 走动、准备活动、滑行、转向、基本姿势、2 平坦雪面上技术的练习 学会在平坦雪面上自由运动 摔倒及站起等导入技术 3 登坡技术 学会用三种方法登坡 横登坡、八字登坡、曲折登坡等 学会在坡上滑下的基本技术,提高平衡4 滑降技术 直滑降、横滑降、斜滑降、犁式滑降 能力及对速度的控制 学会从低速到高速转弯、能控制转弯的5 转弯技术 犁式转弯、半犁式转弯、绕山急转弯 大小 掌握在不同坡度、速度、雪质上的滑行6 综合技术 各种技术的实际综合运用 能力 第一页 4(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高山滑雪教学中的准备活动是预防或减少外伤的重要手段。滑雪准备活动的作用是使身体温 暖;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全身的新陈代谢的水平;提高肌肉韧带的弹性和柔韧性;从心理上做好准备,使整个机体进入滑雪运动状态;有效地防止拉伤、扭 伤等。充分适宜的准备活动对滑雪者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有效的准备活动之外,涉及安全的因素在其它章内也有讲述,要逐一领会和掌握。 三、从实际出发科学选用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为教学效果服务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滑雪者来 到滑雪场的兴奋,对雪板、雪鞋、雪杖的新鲜感及不适应性,对走滑、登坡、停止、转弯的不知及是迫切想一试的心理,以及天气、场地、雪质、滑雪者水平等各种 状况都为高山滑雪的教学训练带来一系列的难度。指导者应结合这些问题来考虑教学的组织形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滑雪者的兴趣,控制教学程序,使教学组织形 式为教学效果服务,使教学的组织形式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充分发挥滑雪者的学习的积极性,高质量地完成课时任务。 高山滑雪的实践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因目的、对象、场地、雪质和天气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下面介绍两类教学的组织形式,一类为固定型,一类为流动型。 1(固定型 固定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固定的区域内按照规定的线路,依次进行不同技术练习的综合性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指导者随时指导,所有滑雪者的练习都在指导者的可随时指导范围之内。这种固定型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不利用索道,其教学组织形式有如下优点: (1)有利于指导者随时对滑雪者技术细节进行指导。 (2)有利于指导者随时依据滑雪者掌握技术情况调动队伍,组织教学。 (3)有利于初学者更扎实地掌握基本技术。 (4)有利于在教学中同学之间相互观察、互教互学。 (5)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 (6)综合性实践练习时间充分。 固定型的教学组织形式适用于初级阶段及技术细节的研磨阶段,宜选用平整过的平地、缓坡进行,固定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因不利用索道,且滑雪者练习一般都是综合性技术练习,所以滑雪者体力消耗较大,而且滑行距离短。 2(流动型 流动型的组织形式是指利用索道,在山上沿着一定的线路滑下的练习形式。其教学组织的基础是固定型教学组织形式。流动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如下优点: (1)滑降距离长,有利于掌握技术。 (2)滑降时因坡度的变化有利于提高滑雪者的兴趣,发挥滑雪者特长。 (1)由于利用了索道,有利于滑雪者的休息和保存体力,有利于其学 习与掌握技术。 (4)良好的流动型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增进团结,互相帮助,培养集体观念。 流动型的教学组织形式适用于中级阶段和提高阶段。这种组织形式有一定的难度,例如若有人摔倒或掉队则易造成混乱,使流动中断;进行个人指导比较困难。故将固定型与流动型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其效果会更好。 四、组织教学时应注意的事项 1(善于观察 在指导组织教学时应注意观察滑雪者的状况,善于观察滑雪者是否有异常情况或者异常情况的前兆,如疲劳、冻伤、扭伤、拉伤、危险动作等,这种观察应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另外,还应通过对滑雪者完成动作质量情况的观察来了解滑雪者有无反常现象等。 2(注意队列 在组织教学时如何组织队列是指导者应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在平坦雪面组织教学,还是在坡 地上组织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对技术教学是否有利,以及滑雪者及滑雪场的具体状况来决定。位置选择是否有利于讲解与示范,是否有利于滑雪者观看示范。若 在坡地上教学,指导者是在上坡处还是下坡处,队列与风向的关系等等。良好的队列位置与方向的选择有助于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高。 3(重视器材、服装的检查 滑雪器材与滑雪者服装的状况如何对学习效果及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滑雪器材及服 装的检查是每次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决不可忽视,尤其是对滑雪器材的检查更为重要,雪板长度、质量、固定器强度调节得如何都将直接关系到滑雪者的安全,同是 一个摔倒动作因固定器调节的强度可产生受伤或不受伤两种后果。服装是否能防寒、防水,是否有利于运动也应给滑雪者以指导。 (认真选择教学场地 4 教学场地的选择应首先考虑到教学内容,应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场地。场地的坡度、起 伏、距离及雪面状况等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横滑时应选用短而陡的坡面,直滑降应选择缓而长且有逆坡相连的场地,犁式转弯应选择平坦距离较长的中坡,随着水 平的提高也可选择不同坡面及不同雪质的场地。 5(游戏与小竞赛手段的运用 无论是基本技术还是基础技术都需要经过反复练习,反复体会才能完美地掌握,但同一动作 不断地反复练习则容易引起滑雪者心理上的厌倦及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这对掌握技术动作是不利的。若能有效地将游戏与竞赛手段和技术的掌握结合起来,会对掌 握技术动作起到良好的效果,采用游戏与竞赛手段不仅会提高滑雪者兴趣,而且能培养滑雪者互助、支持、拼搏、勇敢及集体主义精神。对大众滑雪者学习及思考能 力都大有益处。因此,游戏与小竞赛是滑雪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有效手段。
/
本文档为【高山滑雪教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