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欧阳修《诗本义》辨正毛传、郑笺蠡测

2018-03-30 17页 doc 34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9945

暂无简介

举报
欧阳修《诗本义》辨正毛传、郑笺蠡测欧阳修《诗本义》辨正毛传、郑笺蠡测 2009年6月 第2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Journalof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NanjingNormalUniversity Jun.,2009 No.2 欧阳修《诗本义》辨正毛传,郑笺蠡测 杨新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欧阳修《诗本义》旨在辨正毛传,郑笺得失和归纳诗篇本义.它在一定程度上改 变了毛,郑所代表的《诗经》阐释传统,对宋代《诗经》学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诗本义》...
欧阳修《诗本义》辨正毛传、郑笺蠡测
欧阳修《诗本义》辨正毛传、郑笺蠡测 2009年6月 第2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Journalof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NanjingNormalUniversity Jun.,2009 No.2 欧阳修《诗本义》辨正毛传,郑笺蠡测 杨新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欧阳修《诗本义》旨在辨正毛传,郑笺得失和归纳诗篇本义.它在一定程度上改 变了毛,郑所代的《诗经》阐释传统,对宋代《诗经》学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诗本义》毛传郑笺情理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853(2009)02—094—05 毛传,郑笺在孔颖达正义之后成为《诗经》学的权威,此后,治《诗》者大多谨遵二家,突破不大.至 宋,欧阳修《诗本义》始通过严谨扎实的考证和仔细深入的体察对毛传,郑笺作了全面董理,并在一定 程度上突破了二家的束缚.四库馆臣云:”是修作是书,本出于和气平心,以意逆志,故其立论未尝轻议 二家,而亦不曲徇二家.其所训释,往往得诗人之本志.”…(P《诗本义》在辨正毛传,郑笺方面确实表 现出了许多新气象,阐发了新观点,形成了新思路,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对宋代《诗经》学的发展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 一 ,《诗本义》辨正毛传,郑笺的主要表现 《诗本义》前十二卷一一四篇诗义的体例比较统一,大多包括前后两段:前段是论,标”论日”;后段 是本义,标”本义日”.论主要针对具体诗篇中的毛传和郑笺提出自己观点,本义是对此诗主旨和内容 的.卷十三的《一义解》共二十篇,篇幅较短,”只论解其中一章或一句,甚或一字之义,故名?一义 解”2_(P?,主要也是”申诗义,论毛,郑得失”.《取舍义》共十二篇,比《一义解》更简略,只就一篇中 的一处地方的毛,郑不同决定取舍,并给出简单说明.可见,《诗本义》并非《诗经》新注,其内容主要是 辨正毛传,郑笺,给出本义. 欧阳修对毛传,郑笺的认识是多方面的,有肯定,存疑,但更多是否定,驳斥,具体表现是: 1.反驳毛传,郑笺的语汇解释有误及曲解,这部分包括字,词,称谓,短语等,内容较多.如于《螽 斯》反 对毛,郑从《诗序》解”螽斯有不妒忌之性”;于《匏有苦叶》反驳毛,郑”飞日雌雄,走日牝牡”的解释,认为雌 雄牝牡”古语通用无常也”;于《出其东门》反对毛释”如荼”为丧服;于《狼跋》反驳毛郑”硕肤”训”美”,认 为”硕肤,犹言肤革充盈也”;于《小宛》反对毛以”交交”为小貌,认为是”参杂相乱之谓也”,又认为毛传解 “鸣鸠”,”戾天”与诗义相反;于《文王》反驳毛,郑以”缉熙”训光明,以为”接续而增广之也”;于《抑》反驳 郑以”小子”斥王,认为乃王自称;于《烈祖》反驳郑训”假”为升,认为训等,此类计63处. 收稿日期:2009一O1—18 作者简介:杨新勋,男,1971年生,山东惠民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诗本义》常见有通志堂经解本,四部丛刊本和四库全书本.裴普贤《欧阳修诗本义研究》(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1年 版)认为:前两种标十五卷,末附《补亡郑氏诗谱》和《诗图总序》,四库本则径标十六卷;经解本较四部丛刊本有所订正,当系纳兰性德校 订成果;四库本文字,序次基本同于经解本,当为袭用纳兰校订之经解本;《诗本义》卷一至十二当为主要部分;卷十三《一义解》和《取舍 义》当为雏形本义;卷十四之二论,三问是欧阳修《诗经》思想的集中总结;《诗本义》宋时本十四卷,今本卷十五之《诗解》九篇为蜀本增 加,当为欧阳修弃置的早年作品. 94 2.认为毛传,郑笺在人物,时世理解上失实,有误.于此,欧阳修多从历史,文献,诗文及政治伦理等 方面人手,反驳毛,郑的解说.如反驳郑以”夷姜”解《匏有苦叶序》之”夫人”;于《丘中有麻》反驳毛,郑 以留氏一家解”彼留子嗟”;于《蒹葭》反驳郑”秦处周之旧土”说,认为时秦未得周地;于《狼跋》反对毛 “公孙为成王”说,认为”孙,当读如逊顺之逊”,又反驳郑”公归”说;于《皇皇者华》反驳毛,郑用”鲁穆叔 之说”;于《十月之交》,《小曼》,《小宛》三篇反驳郑以为刺历王,认可毛以为刺幽王说;于《皇矣》认为毛 以夏,殷解二国”非矣”,郑解作纣及崇侯”亦非也”,又认为郑以密,阮,徂,共解四国”亦非也”,而认可 毛”四方”说;于《云汉》反驳”毛,郑皆谓先祖文武为民父母者”;于《维天之命》反对郑谓”告太平”在周 公居摄五年之末说等.此类计22处. 3.反驳毛传,郑笺的解释不合情理.欧阳修在文中出现过”人情”,”理”,”物理”,所指或异或同, 说明这些词并非严格区分的概念.这类诗解具体分为:(1)反驳毛,郑的解释不合社会常理或生活逻 辑,如于《园有桃》认为郑食园桃说于理不通;于《候人》反驳郑”幼者饥”说迂阔;于《鹿鸣》反驳郑”恳诚 发于中”既衍且妄;于《出车》反驳毛,郑”谓出车于牧以就马”等不近人情.(2)认为毛,郑的解 释不合 人的感情,如于《棠棣》认为郑玄曲说;认为毛,郑于《四月》以”先祖匪人”为作诗之大夫斥其先祖,此失 之大者也.(3)认为毛,郑的解释违背封建社会的政治伦理和家庭伦理,如于《关雎》反对毛以”宫人” 解”淑女”,欧认为”淑女”即”太姒”;于《北风》反驳郑多指为喻君,欧认为只是”百姓相招而去之辞”;于 《文王》反驳毛,郑文王称王说;于《抑》反驳毛,郑多以泛论之语为刺王.(4)反对毛,郑语涉谶纬怪妄, 如于《生民》反驳毛,郑怪妄不近人情;于《臣工》反对郑”赤乌以牟麦俱来”说怪妄;于《玄鸟》认为郑谓 吞胄乙卵而生契者是”怪妄之说也”;于《长发》反对郑解”帝”为黑帝为”惑谶纬其不经之说”等.此类计 25处. 4.认为毛传,郑笺在修辞手法理解上胶着有误.作为一代文章大手笔,欧阳修的文学素养为后人 所称道.他将自己的文学才能运用到《诗经》的研究中来,用文学家的眼光体察诗意,从修辞的角度理 解诗篇并辨正毛,郑之失.毛传在有些诗篇首章”独标兴体”,裴普贤认为欧阳修始改变毛传兴体,并启 发了朱熹J(聊?.事实上,郑玄已用”喻”,”犹”来解释毛传的”兴”,欧此举实承郑而来,多明言为”比”, 并云:”诗人引类比物,长于譬喻.”3儿卷5?但是,欧之”比”和”兴”还没有区分开来,欧常混言或连言二 者,”且诗人取物比兴,本以意有难明,假物见意尔”l3J(卷3,”且诗之比兴,必须上下成文,以相发明,乃可 推据”[3?(卷7?,都表明了这一点.欧又常用”如”连接本体和喻体,”言?如?者,有所比类之辞也”[]?卷9?, 这说明”比”还没有上升为独立的《诗经》阐释体例.欧改标”比”,”如”实承郑的”喻”,”犹”而来,并在 很大程度上替换了毛传的”兴”,以致欧解标”兴”者很少.这在《诗经》阐释学上的突出意义是:毛传 “兴”的含义较含混,欧标”比”,”如”则辞格明确,有很强的文学内涵,得与”述事”分列(《诗本义?采 葛》:”诗人取物为比,比所刺,美之事尔.至于陈己事,可以直述不假曲取他物以为辞”.《诗本义?一 义解?雨藻》:”诗之言,有述事者,有比物者,一句之中不能兼比两义也.”)为”比”逐渐独立并与”兴” 和”赋”分列作了铺垫. 在修辞方面,欧阳修除了对毛标”兴”和郑作”喻”,”犹”解作调整外,更突出地表现在将修辞手法 的具体用法和意指作了较清晰准确的认识.如于《汝坟》反对郑以”妇人”伐薪,欧认为是妇人出见人伐 薪;《相鼠》毛,郑不标,欧作”如”解,又反驳毛,郑”以鼠比人”说;《竹竿》毛标兴,欧认为全篇 无比兴;于 《防有鹊巢》反驳郑”其说汗漫,不切于理”;《破斧》毛,郑不标,欧作”比”解,且认为毛,郑解”斧”,”爿斤” 均误;于《斯干》毛标”兴”,郑作”喻”解,欧认为郑”每句别为一说”不合”比兴”之例.于《小宛》认为郑 以”„螟蛉之子?比万民,亦疏矣”;于《鱼藻》认为郑作比兴解不是,应解作述事等.此类共26处. 5.认为毛,郑解诗”文意散离不相终始”,共涉及《卷耳》,《汉广》,《氓》,《竹竿》,《女日鸡鸣》,《鸿 雁》,《斯干》,《正月》,《桑柔》,《时迈》等17首诗. 6.认为毛传,郑笺在句子意思或诗篇主旨上存在误解或衍说.这部分也较多.如于《草虫》反驳毛 郑”在涂之女”说;于《搡有梅》反驳毛郑作失时解;于《羔裘》认为郑曲说;于《衡门》反驳郑”任用贤人” 95 说;于《械朴》认为郑笺末二章”汗漫而无指归”;于《荡》认为郑不达《序》”文章”而失义;于《烈文》认为 毛,郑解”无封靡于尔邦”为无大累于尔邦者”非也”等.此类共33处. 7.认为毛,郑断句,分章有误.如于《节南山》认为郑分”憎莫惩嗟”为二句误;于《大东》认为毛郑 分章不合义类;于《菀柳》认为郑断句有误.此类共6处. 8.反对郑玄的改经之举.如于《静女》反驳郑改”说怿”为”说释”;于《新台》反驳郑改”殄”为 “腆”;于《载驱》认为郑改”岂”字为”闺”“迂疏甚矣”;于《衡门》反驳郑改”乐”为”疗”;于《下泉》认为 郑谓”稂”当作”凉”误;于《鹿鸣》反驳郑改”示”为”真”,认为”古字多通用,?示视?义同”;于《斯干》 反驳郑改”犹”为”愈”,改”芋”为”懊”;于《蓼莪》反驳郑视”莪”为”蒿”等.此类共14处. 9.反对郑玄以礼乐解诗.如于《关雎》反驳郑玄”以?琴瑟?,?钟鼓?为祭时之乐”;于《野有蔓草》反 驳郑引《周礼》会男女之礼为说;于《菁菁者莪》反驳郑以礼解诗;于《大东》反驳郑以宾客礼解;于《宾之 初筵》认为郑”以礼家之说曲为附会”;于《抑》反驳郑以祭礼解;于《维天之命》反对郑”骏惠我文王”为 《周礼》六官之职等.此类共8处.但欧于《楚茨》认可郑用祭祀之礼仪解”或肆或将”. 欧阳修在辨正毛传,郑笺时常用”文理”一词为据,内涵更丰富,难以确指,主要是从诗篇的内容和 思路人手的,大致包括以上第2,3,4,6,7几个方面. 二,《诗本义》辨正毛传,郑笺的成就 《诗本义》辨正毛传,郑笺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言学方面.这集中表现在《诗本义》反驳毛传,郑笺的语汇解释部分,此外,其反对郑玄改字时 也常有这方面见解.这部分包括字,词,名物,称谓,短语等,内容较多,欧于此均给出了较充分的论述, 其见解除去少量有误外,大多训释正确.如欧于《甘棠》反对毛,郑训”蔽芾”为”小貌”,改训”茂盛”就 更吻合诗意,此后朱熹,马瑞辰均采用欧说;又如于《斯干》欧反对毛训”犹”为”道”,认可郑在他诗训 “谋”或”图”,也很妥贴;又如郑训《烈祖》”假”为升,甚谬,欧改训”至”,则甚确,已为吴闾生,杨琳等证 实;再如欧反对毛,郑于《板》,《荡》及《桑柔》,《瞻印》解”上帝”,”天”为君王,释为天帝,也十分正确, 已被今上古史研究证实;尤其是欧认为”且”,”亦”为语助,表现了较深功力,对宋儒和清人都有影响. 《诗本义》还特别擅长词义的辨析与选择.虽然一个词语可以有多个义项,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却 只使用一个义项,因此确定词语在语句中的具体义项就需要学者具有较好的语感和学术功力,尤其是在 义项易混时.如于《绸缪》毛传解”三星”为参星,郑解为心星,二者均三颗星,欧在分析了诗意后认可郑 说;又如欧认为《假乐》”燕及朋友”之”燕”非郑所谓燕饮之燕,当为燕私之燕也,同于《论语》”子之燕 居”和《文王有声》”以燕翼子”之燕,也颇见功力;再如欧认为《敬之》”命不易哉”之”易”当为难易之易, 不是毛,郑以为变易之易,甚是,朱熹,方玉润,马瑞辰等就都沿袭了此解. 《诗本义》还表现了较好的训诂方法:(1)明古字通用.虽然欧没有指出通假字,古今字,但他已在 用字上有所认识:如他于《鹿鸣》云:”古字多通用,?示?,?视?义同”,并由此反驳郑改”示”为”真”;再 如他于《渐渐之石》反驳郑训”不皇”之”皇”为”正”,认为”„不皇朝矣?者,谓久处于外,不得朝见天子 也.其二章云?不皇出矣?者,谓深人险阻之地,将不得出也”,正以”遑”释”皇”,也是利用的古字通用. (2)据古训.如《邶风?柏舟》”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毛,郑皆以”茹”为”度”,似因”鉴”而生之训,与 诗意不合;欧引《熏民》”刚亦不吐,柔亦不茹”训”茹”为”纳”,又引《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火El外景, 金水内景”以解”鉴”纳景在内,将诗意解为”时(同是)诗人谓卫之仁人其心匪鉴,不能善恶皆纳,善者 纳之,恶者不纳”,后朱熹,严粲,王先谦均承此说,再如郑于《新台》释”„蘧僚?为口柔,?戚施?为面柔”, 与诗意不类,欧引《国语》”蘧僚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又参考了韦注,认为”蘧僚”,”戚施”是人二 身病,甚确.(3)审文例:欧阳修运用文例来确定词义的方法较多,如散言,俪偶,上下文,整部书的用 词,古人惯用语等.如于《匏有苦叶》反驳毛,郑”飞日雌雄,走日牝牡”解,认为雌雄牝牡”古语通用无常 也”,是用散言例;于《扬之水》言”由郑氏泥于?不抚其民?而不考诗之上下文义也”,于《皇皇者华》言 “诹,谋,度,询,其义不异,但变文以叶韵尔”是明上下文例;于《女日鸡鸣》言”今遍考《诗》诸 风,言?偕 96 老?者多矣,皆为夫妇之言也”,于《渐渐之石》言”„不皇?者,诗人之常语”是整部书的用词例;于《巧言》 言”„委委蛇蛇?,古人常语,乃舒迟安闲之貌”,于《抑》言”今遍考《诗》,《书》,称”小子”者多矣,皆王自 称,为谦损自卑之言也,未见臣呼其君为小子者也”,于《敬之》言”„缉熙?,《诗》,《书》之常语也”是明古 人惯用语例. 2.文学方面.欧阳修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理解诗篇,用文学辨正毛,郑还体现在以下方面:(1)申明 诗篇重章复沓之常例,于《樱木》云:”凡诗每章重复前语甚多,乃诗人之常尔”,并由此反驳郑说.(2) 阐明《诗经》诗篇创作体例:”《诗》三百篇,大率作者之体不过三四尔:有作诗者自述其言以为美刺,如 《关雎》,《相鼠》之类是也;有作者录当时人之言以见其事,如《谷风》录其夫妇之言,《北风其凉》录去卫 之人之语之类是也;有作者先自述其事,次录其人之言以终之者,如《溱洧》之类是也;有作者述事与录 当时人语杂以成篇,如《出车》之类是也”l3卷2?.这是在古代”采诗说”,”删诗说”基础上产生的,更加 具体深入.这一见解对《诗本义》辨析毛传,郑笺有两方面意义:一是从作品内容和文学语言的角度作 概括,对于准确分析诗文,归纳诗旨有指导性意义,欧对许多诗篇的分析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并由此 反驳毛,郑的迂疏,曲解.二是欧阳修此说的各体均以”作者”开首,说明欧认为都是出于”作者”之手, 或其创作,或其,或其加工,均为完整圆融之作,故而”然皆文意相属以成章”,此”文意”指作品字面 的意思,区别于经学上的”本义”4_(n?.从而认为毛,郑解诗有17处”文意散离不相终始”的情况和6 处断句,分章的错误.(3)对《诗经》学本末的认识.在《本末论》中,欧将《诗经》学的内涵归纳为诗人 之意,太师之职,圣人之志和经师之业四个方面,认为诗人之意和圣人之志为”本”,太师之职为”末”,而 经师之业则有本有末,”求诗人之意,达圣人之志者,经师之本也;讲太师之职,因其失传而妄自为之说 者,经师之末也”.这一方面突出了”诗人之意”的重要性,它和圣人之志同为本,这是欧重视对诗篇经 文意思分析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认为采编诗作的太师之职是末,并认为由前三方面衍生的经师之业有 本有末,这就改变了人们对《诗序》和毛传,郑笺的认识.这使他能够突破孔颖达”疏不破注”的思路,进 行客观认识并辨正,取舍《诗序》和毛传,郑笺. 3.文献学方面.《诗本义》突破毛,郑还表现在文献学方面,主要有:(1)史实考据,包括历史事件和 历史人物.《诗本义》常从查考史实出发,期望弄清历史真相,求得对诗意的确解,从而辩驳毛和郑的失 误和曲妄.上文提到的欧认为毛,郑在人物,时世理解上存在23处失实,有误的地方就大多属于这方面 的内容.其中,欧根据《尚书》,《史记》考订周公事迹,根据《国语》,《诗经》和《史记》查考厉王事迹都比 较深人.再如其《时世论》对《诗经》二南和《雅》,《颂》的创作时间的考订也比较全面,富有启发性.尤 其是欧于《那》和《烈祖》对”汤孙”和”烈祖”的解释,几乎被今天的研究所证实.欧的这些考订不但突 破了毛,郑束缚,而且能够客观审视,辨析毛,郑,从而推进学术研究.(2)尊重文本,反对改经.古籍流 传过程中会出现错讹,在理由充分,证据确凿时,作校改是允许的,但郑玄动辄改经有不够严谨之处, 《诗本义》指出了l4处,并作了解释,这从文献学的角度来说是值得肯定的,有利于学术规范的严谨. (3)对《诗经》篇名的认识.欧云:”古之人于诗多不命题,而篇名往往无义例,其或有命名者,则必述诗 之意,如《巷伯》,《常武》之类是也.”l3_(„又说:”《大雅》?明明在下?谓之?大明?,《小雅》?明明上天? 谓之?小明?,自是名篇者偶为志别尔,了不关诗义.苟如郑说,则《小曼》,《小宛》之类,有何义 乎?”_3卷8可见,欧认为古诗与当时制义,时文不同,非命题而作,篇名出于后人所加,或”述诗之意”, “偶为志别”,并无义例.欧此说甚是,后顾炎武,王国维,余嘉锡,赵逵夫等均承此说.(4)对上古赋诗, 引诗的认识.欧曾云:”昔鲁叔孙穆子赋《匏有苦叶》,晋叔向日:?苦匏不才,供济于人而已.?盖谓要舟 以渡水也.《春秋》,《国语》所载诸侯大夫赋诗,多不用诗本义,第略取一章或二句,假借其言,以苟通其 意,如《鹊巢》,《黍苗》之类,故皆不可引以为诗之证.”又云:”古人引诗喻事,多不用诗本义,但取 其一句足以晓意而已,如《鹊巢》本述后妃,而鲁穆叔引以喻晋君有国而赵孟治之之类是也.”儿制认 为上古赋诗,引诗多断章取义,甚是,后朱熹,王应麟等都沿袭此说,清人已证此说属实.欧常以此说反 驳郑用《国语》,《左传》等的赋诗,引诗来解诗,自然切中肯綮.欧此说在当时还另有意义:汉代《诗》说 97 与春秋战国的赋诗关系密切,有些是在其基础上生发反而疏远了诗义,欧说对人们逆向思维反思汉唐 《诗》说,突破《诗序》和毛,郑束缚,为宋代《诗》学新风貌的形成做了铺垫. 4.思想方面.欧阳修辨正毛传,郑笺体现出的思想主要有:(1)政治伦理和家庭伦理思想.如于 《关雎》,欧取毛传”鸟挚而有别”,反对郑释”挚”为”至”,认为是”居则有别”,体现了家庭伦理之义,实 不如郑解更合诗意;再如欧于《卷耳》云”妇人无外事,求贤审官,非后妃之职也”,并以此认为”如毛,郑 之说,则文意乖离而不相属”,也是反映了欧不同于古人的家庭伦理思想.政治伦理方面主要是尊王思 想,如郑用”蛩在堂,岁时之候,是时农功毕,君可以自乐矣”-5J(解《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也 关照到了《小序》,本无不可,但欧却反对郑”是时农功毕”之说,认为”国君之尊以礼,晏乐自有时”,便 反映了欧自己时代的尊王思想.事实上,欧解诗有强烈的反对文王称王说和澄清周公品行的意图,也反 映了其尊王思想,并以此反驳毛,郑在这方面的解说.欧于《东方之日》反驳毛,郑以日月喻君臣,于《正 月》认为毛,郑解”瞻乌”之意”则《正月》者乃大夫教其民叛上之诗也”也表现的是政治伦理思想.此 外,欧反驳毛,郑”斥王”的言论也属于这方面.(2)理性主义思想.这突出体现在欧反对毛,郑语涉怪 妄,谶纬的诗作中,并云:”妄儒不知所守而无所择,惟所传则信而从焉;而曲学之士好奇,得怪事则喜附 而为说.前世以此为六经患者,非一也”_3J(巷1们,”夫以不近人情,无稽臆出,异同纷乱之说远解数千岁 前神怪,人理必无之事,后世其可必信乎?”主张用人情,人理来辨正怪妄,谶纬之说,并认为”郑学博而 不知统,又特喜谶纬诸书,故于怪说尤笃信.由是言之,义当从毛”.欧反对怪妄,谶纬有力地肃清了汉 代神学影响,有助于《诗》学走向学理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诗本义》对毛传,郑笺的产生,形成和内涵,特点作了梳理,并提出了一些针对具体内容 的反驳意见,并通过全面,具体的考订,论证指摘了毛传,郑笺的不足和失实之处.这迥异于孔颖达”疏 不破注”的原则,改变了人们株守毛传,郑笺的观念,在阐释的思想,内容,思路和方法上都有所调整和 改变,标志着《诗经》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受其影响,此后苏辙,王安石,郑樵,朱熹,吕祖谦,严粲等 治《诗》也都客观看待毛传,郑笺,并有所突破.《诗本义》辨正毛传,郑笺的成就和思路确实为宋代《诗 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明清两代如顾炎武,马瑞辰,方玉润等的《诗经》研究也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永塔.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裴普贤.欧阳修诗本义研究[M].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1 [3]欧阳修.诗本义[M].通志堂经解本. 【4]车行健.诗人之意与圣人之志[J].诗经研究丛刊,2003(5). [5]阮元.毛诗正义[A].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1980. 责任编辑:启煜 ABriefReviewonOuyangxiu?STheMeaningof刀BookofSongs aboutMaoHengandZhengXuan?SAnnotations YangXinxun Abstract:I11eOuyangXiu?SpurposeofwritingTheMeaningofofSongsistogivecommenttoMao HengandZhengXuan?SannotationsandtoconcludetheoriginalmeaningofTheBookofSongs.Tosomeextent, HisbookchangedthetraditionalwayofexplainingTheBookofSongsrepresentedbyMaoHengandZhengXuan, andhadimportantinfluenceonthedevelopmentofstudiesonTheBookofSongsintheS0ngDynasty. Keywords:TheMeaningofTheBookofSongs,MaoHeng?Sannotation,ZhengXuan?Sannotation,rea- SOn 9R
/
本文档为【欧阳修《诗本义》辨正毛传、郑笺蠡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