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安阳相州窑瓷器

2017-11-18 26页 doc 651KB 6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8482

暂无简介

举报
安阳相州窑瓷器安阳相州窑瓷器 安阳相州窑瓷器 林州博物馆 张增午 河南省北部的安阳,隋唐时称相州。历史上生产瓷器的情况,文献记载甚少。自1929年在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中,发现隋仁寿三年(603年)卜仁墓,墓中出土了几件瓷器,这里的瓷器才初步为人所知?。建国前在安阳小屯的考古发掘中,共发现了隋唐墓175座,其中大多数为隋墓,出土了一批瓷器,这批墓葬的完整资料至今未发表,这给安阳隋代瓷器的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对该地区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从古墓葬中获得了大量的隋代瓷器。特别是1974年2月在安阳市北郊安阳桥南洹...
安阳相州窑瓷器
安阳相州窑瓷器 安阳相州窑瓷器 林州博物馆 张增午 河南省北部的安阳,隋唐时称相州。历史上生产瓷器的情况,文献记载甚少。自1929年在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中,发现隋仁寿三年(603年)卜仁墓,墓中出土了几件瓷器,这里的瓷器才初步为人所知?。建国前在安阳小屯的考古发掘中,共发现了隋唐墓175座,其中大多数为隋墓,出土了一批瓷器,这批墓葬的完整资料至今未发,这给安阳隋代瓷器的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对该地区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从古墓葬中获得了大量的隋代瓷器。特别是1974年2月在安阳市北郊安阳桥南洹河之滨发现的瓷窑址?,为解决以安阳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出土隋瓷产地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第二次发掘为2006年8月——11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对该窑址面临较为严重破坏而采取的抢救性发掘,以期解决中国陶瓷史上白瓷的起源问题。第三次发掘据《大河报》报道始于2008年10月4,至2009年5月底。本文就安阳相州窑的发现及当地隋墓出土的瓷器作一综合介绍,并对该窑的产品特征、烧造年代、渊源等相关的问题试作探析,以期得到进一步的认识。 一、 安阳相州窑发掘 1、名称由来 史载:“河亶甲居相。”《通典?州郡》:“相州,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也。”张之先生 考证“殷商时的„相?即今之小屯5。村 ”据《安阳县志》载:“北魏天兴四年(401年)始 置相州于邺城。580年杨坚废邺城,将相州南迁至今安阳城。”曹魏时营建的邺都,在 今安阳市北20公里处。北周以邺为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公元580年,杨坚将安阳改 称相州。窑以地名,故安阳市发现的隋代瓷窑址,又称“相州窑”。 2、窑址发掘 安阳相州窑是北方早期的一处重要窑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有三次。 第一次为1974年2月,在安阳桥南洹河之滨进行基建工程时发现窑址。(图一) 河南省博物馆、安阳地区文化局联合进行了清理。窑址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260米,面积达9万平方米。堆积层一般厚1米,最厚达1.5米。可见当时这里为一处有相当规模的瓷窑遗址。在调查与试掘中,发现一个残窑炉。窑体 略呈圆形,内径约1米,窑壁厚0.15米,窑壁系用耐火土筑成。窑残高1.1米,上大底小。另外,还发现了两个不规则的小灰坑。坑壁的土质极为坚硬,在坑 内发现有红烧土、瓷片、窑具堆积层。除出土有大量的青瓷,绿釉瓷片外,还出土有素烧莲瓣形装饰品,素烧平底碗等。共出土窑具、瓷器、装饰品、明器 等残损和完整的器物400余件。还发现有瓷土和釉药等原。器物有碗、盘、 盆、钵、瓮、四系罐、高足盘、高足杯、刻花瓶、刻花壶、器盖等。有如意云形装饰品。有房屋、碓等明器,还有男侍俑头、武士俑、文吏俑、青瓷骆驼等。(图二)出土的窑具有齿形支烧具,三岔形支具、托杯、支棒、垫饼、圈状支 具等九种,其中以三岔形支具与圆形垫环数量最多,并发现有与河北磁县贾壁村窑产品相近的瓷器和窑具。 第二次发掘为2006年8月——11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对该窑址面临较为严重破坏而采取的抢救性发掘,以期解决中国陶瓷史上白瓷的起源问题。考古发掘地址是在安阳电池厂生产区进行的。共发掘探方7个,面积383平方米。灰坑或窖藏坑39个,灰沟4条,水井1眼。可复原瓷器900余件,以及大量的瓷器标本和部分窑具。瓷器主要器形有碗、罐、瓶、钵、盂、高足 盘、高足杯、器盖及瓷塑等。釉色以青釉为主,白釉、褐釉次之。器物的胎壁‎‎较厚,胎质较为细腻,胎色灰白,说明瓷泥是经过淘洗的。器里外施釉,器外施釉不到底。青釉呈玻璃质,光泽较强,透过釉层可以窥见胎面‎‎。釉厚处色浓,釉薄处色淡。常见的有青中带绿,青中带黄以及青灰、青褐等色。施釉一般薄而均匀,流釉现象不甚显著。因系叠烧,器物里面都留有较大的‎‎支烧痕迹。(图三) 窑具主要有单个支珠、三岔支钉、托杯、支圈、垫环等。从出土器物看,均为裸烧,没有使用匣钵。也没有发现匣钵残片。(图四) 青瓷碗残片 青瓷碗残片 白瓷钵残片 第三次发掘是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底。 有关这两次的发掘情况,简报还没有发表。主持发掘的赵文军先生在《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五辑:《河南安阳相州窑的发掘与研究》中作了简要梳理和介绍6。 1995年安阳县辛店乡灵芝村,发现一处早期青瓷窑址。(图五)出土器形有盒、罐、瓶和钵形器等,器壁一般较厚,胎质细腻,胎色灰白。器里满釉,器表半釉,有垂釉现象。釉色青中闪黄、光泽较强,透过釉层可窥见胎面,与相州窑产品相同。窑具有支烧、垫饼和器托,未见匣钵,当系叠烧7。这个窑址资料至今也还未整理发表。 第二、三次发掘出土标本: ?式 瓶 ? 式瓶 三 系罐 四系 瓶 高足盘 矮足盘 乳钉纹高足杯 乳钉纹高足 杯 第二、三次发掘出土窑具 : 3、磁县、临漳县、峰峰相关窑址 需要提一下与相州窑相关的河北省磁县、临漳县、峰峰北朝至隋代瓷窑情况: (1)、贾壁村窑:1959年冯先铭先生发现并进行了调查。采集标本有:碗4式,高足盘、钵、盂、12足砚、壶、罐及少量支烧具。胎质分粗细两种:一种胎质细腻,瓷化良好,颜色灰白,青绿色釉。另一种是粗质,胎色青灰,颗粒较粗,多有黑色斑点,远未烧结,胎面施以青绿色透明釉。两种瓷质器物的内部均满施釉,器外半截釉,器外青绿色半截釉的轮廓清晰,青褐色釉轮廓不规整且多有垂釉8。(图六、图七) 青瓷碗 盘口三系壶 支具 (2)、临水窑:由峰峰矿区响堂寺文管所、邯郸陶瓷公司文物爱好者、《邯郸陶瓷史》编写组的部分同志共同发现的9。2002年5月,由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和峰峰矿区文保所联合发掘。 其第一期遗存北朝至隋唐,二期为宋末金初。出土青釉器最多,青釉器中以碗最多,其次为高足盘、钵。黑釉器(包括黒釉、酱釉、酱黑釉等)有碗、双系钵、盆、长颈瓶、研磨器等。白釉器:有碗、短流盂。三彩器有钵、炉等,胎质疏松,颜色发白。窑具多为三叉形支具?。(图八) 高润墓出土瓷器: 鸡首壶 碗 3)、曹村窑: 2009年春夏之交,中国防卫科技学院王建保副教授、郑州大学李‎‎国霞教授等人在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曹村附近的漳河河床考察时,发现了一处‎‎北朝瓷窑遗址。(图九)在300密度半径范围内,发现北朝时期的器物残片、窑具等。器物有碗、盘、杯、高足杯、瓶、钵等;釉色可分为酱油、青釉、青黄釉等;胎色有灰白色及红色陶胎。窑具有三叉形支钉、空心支柱等。2009年12月河北省磁县文物保管所、临漳县文物保管所对此遗址进行了初步勘探和小面积试掘,出土有窑炉、陶片、青釉陶瓷片、三叉形支具和钱币,初步推定是一处东魏至北齐时期的陶瓷窑址,其下限至隋代。这一次重大发现对研究北朝瓷器的产地问题大大推进了一步1112。(图十) 曹村窑采集瓷器: 与范粹墓瓷器比对 与范粹墓瓷器比对 白釉、黄釉碗 青釉、白釉瓷碗 支柱 三岔支具 黄绿彩四系罐 白釉四系罐 酱釉陶残片
/
本文档为【安阳相州窑瓷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