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言志诗

言志诗

2019-03-30 7页 doc 18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言志诗言志诗 何晏 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 常恐夭网罗,忧祸一旦并, 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 逍遥放志意,何为怵惕惊? [注释] 鸿鹄(hu):天鹅。(飞得又高又远) 戏(hui):同“麾”,古代指挥军队用的旗子。在这里暗指司马懿势力。 群飞戏太清:形容自己可能已在司马懿势力清除范围内。 夭:指司马懿势力。 常恐夭网罗:常担心被司马懿暗算。 一旦:副词,表示不一定哪一天。 忧祸一旦并:担忧不一定哪一天大难临头。 岂若:还不如。 岂若集五湖:还不如普通的水鸟游玩于湖河中。 唼(sha):形容鱼、鸟...
言志诗
言志诗 何晏 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 常恐夭网罗,忧祸一旦并, 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 逍遥放志意,何为怵惕惊? [注释] 鸿鹄(hu):天鹅。(飞得又高又远) 戏(hui):同“麾”,古代指挥军队用的旗子。在这里暗指司马懿势力。 群飞戏太清:形容自己可能已在司马懿势力清除范围内。 夭:指司马懿势力。 常恐夭网罗:常担心被司马懿暗算。 一旦:副词,示不一定哪一天。 忧祸一旦并:担忧不一定哪一天大难临头。 岂若:还不如。 岂若集五湖:还不如普通的水鸟游玩于湖河中。 唼(sha):形容鱼、鸟吃东西的声音。 何为怵惕惊:哪还会整天担惊受怕呢? [写作背景] 曹丕死后由曹睿继位,曹睿死后由曹芳继位,曹芳继位时15岁,年号正始。 曹芳继位时,主要由曹爽和司马懿辅政,朝庭势力分为2派,即曹爽派和司马懿派。 在中国帝王史上,曹芳只是一颗小流星,一闪即逝。而他所处的正始年代且划出了一道彩虹。 在中国思想史上,“魏晋玄学”大放异彩。 在中国文学史上,“正始文学”独树一帜。 在中国名人史上,“竹林七贤”傲然屹立。 每个时代都会有一种思想伴随。 正始年间,儒家思想奄奄一息,到了崩溃的边缘。 孔子主张忠孝,到了西汉董仲舒又加了“君权神授”,更加维护了统治者的利益。 西汉后期的“王莽篡汉”和东汉后期的傀儡皇帝,打碎了“君权神授”这块玉牌,原来高高在上的皇帝也能被下马,尤其是“曹丕代汉”把儒家们手中的最后一根稻草连根拨掉。 儒家在现实面前羞涩地低下了头,另一种思想顺利占位,就是“老庄”(老子、庄子思想)。 人在迷茫和挫折面前,难免有消极思想,老百姓愁眉苦脸,哀声叹气,学者们就会去翻书本,找出“老庄”。 我读“老庄”,感觉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辩证法和消极思想。 时尚风标大多由城市率先盛行,倡导者又大多是文化人,何晏走上了历史舞台。 何晏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又是南阳,真出人才。 何晏是何进的孙子,汉灵帝时何进任大将军。 何晏父亲早逝,曹操将何晏母亲纳为妾,也就是说何晏是曹操的养子。但曹操特别喜欢何晏,没有丝毫歧视。 何晏长相帅气,风流倜傥,而且面肤特别白,不是一般的白,像抹敷粉一样,有绰号“傅粉何郎”之称,典型“小白脸”。 而且何晏特别爱美,常穿女人衣服,走起路来顾影自怜,有一副飘飘若仙之神态。这样的人走在大街上回头率会超过100%。 不怕帅,就怕你帅还有文化,何晏对于“老庄之道”极有心,于是何晏粉丝无数,趋之若骛。 曹丕也是个阴天就想写诗,下雨就想喝酒的性情人物,心里有点嫉妒何晏,所以何晏没得到好脸,并不待见他,在曹丕当政期间,何晏只有人气没有职权,是一个高级闲散人员。 何晏并不孤立,和他一样同好“老庄”的还有夏侯玄、王弼两位大将,尤其是王弼,成就超过了何晏。 何晏们在“老庄”的基础上,节外生枝,开辟了新天地,史称“玄学”。 “老庄”以“道”为世界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等,“道”代表自然规律。 玄学家们认为世界本源是“无”,由“无”生“有”,提倡“贵无”而“贱有”。 由“道”转为“无”,不再提倡自然界存在规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人也无所作为了,这种思想让人轻飘起来。只有贵族阶层才能滋生出这样的土壤。 在玄学家们的感召下,“玄学”蔚然成风,上上下下无不谈“玄”,无“玄”不谈,好像不谈“玄”就代表你没文化、没品位,人们把这叫做“清谈”。(类似高级扯蛋) 如果就这么“玄”下去,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终归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并没妨碍统治阶级利益,可是何晏依付了曹爽,他的人生轨迹发生的错位。 曹爽也是个俘夸子弟,2人一拍即合,走到了一起,何晏不自觉涉及了政治。 凭何晏与曹家的关系,与曹爽亲近也算正常,终归都是一家人,只能说何晏有哲学头脑但缺乏政治眼光,他看不出曹爽是块白薯。 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佐曹芳,起初2人还没矛盾,司马懿忍让曹爽,这给了曹爽一个错觉,以为司马懿不敢犯他这个“上”,胆子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放肆,最后被司马懿剪除,何晏无处可逃。这就是史上著名的“高平陵政变”。 这次政变受牵连的不仅何晏,还有好多人,尤其是很多名士也被卷了进来,杀人太多,当时有“名士减半”的说法。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司马懿最后玩了一把阴,把何晏结结实实地戏弄了一把: 曹爽是大哥,司马懿还要挖出同党,这个工作恰恰安排何晏来完成,于是何晏为了保住自己在悬崖边上的这条命,努力工作,一丝不苟,把司马懿想杀的人都揪了出来,最后满怀兴奋地向司马懿汇报。 司马懿:“一共几个?” 何晏兴奋的眼睛放光:“共7个。” 司马懿摇摇头:“不对,还缺一个。” 何晏小心不解:“没了吧?” 司马懿眯起眼:“不” 何晏手脚颤抖:“难道还有我吗?” 司马懿慢慢地说:“是” 何晏瘫软在地。 其实何晏早有思想准备,在这次对话前的10多天,在他拼命揪曹爽同党时,就有这种预感,在忐忑不安中早就写下了这首诗。 当何晏与曹爽同党一同站在刑场上时,他有怎样的感想? 司马懿这事办得绝对不地道,他的名声不好是有原因的。 虽然是养子,但曹操特别喜欢何晏,想让何晏改姓曹,当时仅7岁的何晏,画了一个方圈,站在里面说:“这是我们何家的房子。”(何氏之庐也。) 曹操打住了这个念头,何晏仍然姓何。 曹丕讨厌何晏,常叫他“假子”。 何晏肤色不是一般的白,魏明帝曹睿怀疑他涂粉,一次,在大夏天,让何晏吃热汤饼,何晏没办法,只得从命,吃得满脸是汗,曹睿瞪大双眼,就想看他擦汗后的模样,没想到的是,擦汗后,脸不但还是那样白,而且还白中泛红,更好看了,何晏起身,笑了笑走了。 何晏当时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物,该药由张仲景发明。 这种药不但能治病,还能使人“神明开朗”,当时很多玄学名士都吃。 现代研究表明,这种药还有壮阳效果,副作用挺大。 何晏被抓起来后,要灭三族,其夫人带着孩子找司马懿求情,要求放过这孩子,司马懿点头答应了。 司马懿很少有心软的时候。 正始时期的“玄学家”,第一阶段为何晏、王弼等,第二阶段由阮籍、嵇康等领衔。 如果没有阮籍、嵇康,“魏晋玄学”的名头不会这么响。 “玄学”在何晏身上表现得有点不着调。 “玄学家”的清谈对后世影响极大,晋朝尤为明显。 何晏的夫人是金乡公主,是何晏同母异父的妹妹。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为“比兴”,更确切地说是“比有中兴”。 整首诗用“比”,并没有直说自己,而“比”中又用了“兴”。 何晏好“老庄”,但没有“老庄”的行为,仍游离于世俗间,是典型的“说到做不到”。
/
本文档为【言志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