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2017-11-01 33页 doc 67KB 9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21808

暂无简介

举报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1、调节竹林结构 留笋养竹:严禁放牧。严格控制挖冬笋,严禁刨鞭寻笋。毛竹第一次萌发新竹株,可能萌发数量较多的小竹笋,应及时除去细小竹笋,每株留下2—3个粗壮竹笋形成新竹株。选择大径级健壮竹笋留着成竹,以保证竹林新竹的增长量。 适度间伐:留足1—5年生竹,严格控制采伐量,保留立竹度200株/亩左右。幼龄竹一般比较细小,应按去小留大、去劣留强、间密留疏原则,适度间伐一些细劣竹株,以促进幼林生长和提早郁闭。 合理密度:残次低产毛竹林特点是管理粗放,密度过大,透光透气性差,竹鞭吸收养...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1、调节竹林结构 留笋养竹:严禁放牧。严格控制挖冬笋,严禁刨鞭寻笋。毛竹第一次萌发新竹株,可能萌发数量较多的小竹笋,应及时除去细小竹笋,每株留下2—3个粗壮竹笋形成新竹株。选择大径级健壮竹笋留着成竹,以保证竹林新竹的增长量。 适度间伐:留足1—5年生竹,严格控制采伐量,保留立竹度200株/亩左右。幼龄竹一般比较细小,应按去小留大、去劣留强、间密留疏原则,适度间伐一些细劣竹株,以促进幼林生长和提早郁闭。 合理密度:残次低产毛竹林特点是管理粗放,密度过大,透光透气性差,竹鞭吸收养分不均,年孕育的幼笋细弱,成竹后单茎重小,产量和质量低劣。合理密度应一般每根母竹间隔30,50厘米。 适当补植: 毛竹林密度过稀,单位面积孕笋成竹量减少。应对过稀的毛竹林补种种竹,并应在立春前补植达到间隔30,50厘米。 保留伴生树种: 许多毛竹林都混杂着杉、松、荷等杂灌,与毛竹争养分、争空间,应将其杂灌砍去,以保障毛竹旺盛生长。 但是一些有利于竹林生长和有利于增强竹林抗灾害能力的伴生树种如枫香、杉、杂等高立乔木等可适当混交,其混交比例以其树冠投影面积不超过竹林面积的20%为度。 2、改善竹林生长条件 林地清理:林地清理每年进行1次,将竹林内的杂草、藤灌以及病竹、死竹全部砍净,砍灌茬高不超过5;,。林地清理时间在7,8月份,这时气温高,湿度大,杂草藤灌幼嫩易腐烂。除病竹、死竹必须彻底销毁外,其它杂灌应砍碎散布林地腐烂,以增强林地肥力。 林地垦复:要求把竹林内竹蔸、树蔸全部挖出,并捡去林内石头。对林内土壤进行浅翻垦复,垦复深 度20;,左右;对林缘进行深挖30;,左右,以便于竹鞭向外伸展,扩大竹林面积。一般选择在11月至翌年1月休眠期,先劈草、劈杂,后由下坡向上坡进行全面深翻,平缓山地翻土深度为20—30cm,翻土时尽量把杂草压入土中,土块一块压一块,不要敲碎,边翻边捡去林中石块,挖除老竹蔸,死竹鞭、老鞭、树桩等杂物;坡度陡的山地采取带状或块状深翻,翻土深度为10—20cm,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劈杂一般每年一次,全面垦复深翻4—5年一次。一般坡度20?以下的林地实行全垦;20—25?的林地实行带垦,带宽和带距3—5m,分2—3年完成全林垦复; 25?以上的林地实行块状垦复,陡坡处仅挖除林地中的树桩、伐兜。 适度斩鞭: 毛竹是*地下鞭茎萌笋育竹繁殖的,竹鞭的前端部分(鞭梢)有很强的顶端优势,对侧芽有抑制作用。因此可在充分施肥的基础上结合抚育,适度切短鞭梢,以解除附近侧芽的休眠状态,使其萌发成新鞭,并使其它侧芽发育成竹笋,同时,对1-3年生竹的来鞭和去鞭在距离立竹杆1M处剪断,以形成鞭多、芽多、笋多、竹多的丰产态势。 适当钩梢: 对较密的竹林,可采取适当钩梢(毛竹留枝不少于15-20盘枝为度)措施,以削弱地上部分的顶端优势,刺激地下鞭笋的生长,同时增加竹林光照,提高地温,防止雪压和病害,有利竹鞭萌笋和成竹,达到增产目的。 竹林施肥:竹子生长需N、P、K完全肥料,其比例为N(5):P(1):K(7),赣南一般性母质土壤,因含K量较多,第一年可以N(5):P(1)为主混用。竹林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丰产毛竹林一年应施4次肥,第一次在早春2月施速效肥,促进春笋的早发和生长,也称长笋肥,每公倾可施复合肥375kg,采用环沟施放法。第二次应在5—6月施速效肥,此期间,春笋已挖完,留养新竹,开始抽枝展叶,地下开 始行鞭,也称发鞭肥,每公倾可施尿素375kg或饼肥250 kg ,可结合锄草松土进行,是除草后撒施,然后松土覆盖。第三次应在9月进行,这时毛竹鞭根笋芽开始分化孕笋,也称发芽孕笋肥,每公顷施复合肥225kg,施肥方法与第二次相同。第四次应在11—12月施一次有机肥,也称发笋肥,施放土杂肥、牛粪肥或堆肥,每公顷施肥7500kg,可结合挖冬笋时施放,也可用撒施后翻土覆盖。此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采用竹腔、桩蔸施肥。利用生物型肥料,采用新竹竹腔施肥省工省肥,且肥效高、肥效长。一般亩均用肥量500-600ml,人均日施肥可达9-10亩,笋、竹产量比常规施肥至少可提高30%以上。也可用化肥对伐蔸进行桩腔施肥,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可加速桩蔸自然腐烂。 防虫灭病: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工作重点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调整竹林结构,加强竹林抚育管理,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在防治策略上,要划病虫发生类型,采用无公害农药分类施策防治,确保环境和竹林安全。 此外,为改变竹林主要病虫常发区的发生类型和达到林分中毛竹胸径和竹高最大,可采用竹阔混交林(5:5)经营,以防止病虫危害,促进竹鞭孕芽发笋和毛竹生长。竹林可适量栽植泡桐防治竹蝗,因为泡桐可招引竹蝗的天敌—红头芫菁。红头芫菁嗜食竹蝗的卵粒,一只芫菁幼虫一生可食竹蝗卵60,120粒,能有效遏制竹蝗。此外,应加强检疫,发现毛竹枯梢病的病梢、病枝等,及时销毁,可有效减轻病害发展。 毛竹种植技术 发布时间:2008-08-12 15:22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摘要:一、经济价值 毛竹又称楠竹。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造林五到十年后,就可年年砍伐利用。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年即可砍作造纸原料。若作竹材原料,也只需三至六年的加固生长就可砍伐利用。经营好的竹林,除竹笋等竹副产品外,每 经济价值 二、生物学特性 三、适生环境要求 四、栽培技术要点 (一)移竹造林技术 1(造林整地 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毛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进行,包括清理林地、开垦和挖掘栽埴穴等三个工序。坡度不大的造林地采用全垦整地,坡度较大(15,25度)的造林地采用水平带整地,在坡度25度以上陡坡的造林地则采用块状整地。全垦整地是将造林地内的杂草、灌木全部砍除、清理后,全面深翻25—30厘米,将土翻入底层,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兜、树根等,再定点挖栽埴穴。在坡地上挖穴时,应注意穴的长边与等高线平行。带状整地即整地带与等高线平行,带宽带距视坡度缓陡及栽埴密度而定,一般为3米左右。整地带上先劈除杂草灌木,后沿带开垦,翻土深度40厘米左右,再在已翻土的带上按造林密度和株行距挖穴。块状整地是根据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确定栽埴点,清除各栽埴点周围2米左右的杂草灌木,按栽埴点挖穴。无论那种整地方式,都须在挖栽埴穴前确定好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毛竹移竹造林每亩密度20一35株;株行距可用5×6米或4×5米;栽埴穴的规格是穴长1.5米,宽0.8米,深0.5米左右。 2(造林季节和方法 毛竹造林的良好季节是冬季和早春(即十一月至翌年二月)。造林方法有移竹造林、移鞭造林、截秆移兜造林、实生苗造林(播种育苗)和鞭节育苗造林等。其中,移竹造林法在生产中应用最广。移竹造林首先应选好母竹。母竹以竹龄2—3年生、胸径3--6厘米、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林中竹为宜。挖母竹前应作好标记,使之在竹林中分布均衡。挖掘时,则先应判断好竹鞭的走向(一般与母竹秆基椭圆形的长边方向平行),再细心扒开土找到竹鞭。向母竹引伸过来的鞭称来鞭,留30一40厘米截断;延伸出去的鞭称去鞭,留70—80厘米截断,然后沿鞭两侧逐渐挖掘。挖取时要多带宿土,做到不伤鞭根,不伤笋芽,不伤“螺丝钉”(竹秆与竹鞭连接处),不伤母竹。挖出后,留5—7盘枝,砍去竹尾。母竹运输的路途和时间越短越好。远距离运输必须用稻草或蒲包包扎,保护好鞭芽和“螺丝钉”,并随时浇水保湿。栽埴时先在穴底垫上表土10一15厘米,然后解去母竹捆扎物,轻轻将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密接,再填土、踏实。填土深度要比母竹原入土深度高3--5厘米,填土成馒头形,以防积水烂鞭。填土踏实时,要防止损伤鞭根和笋芽。栽后浇足“定兜水”。 (二)竹林培育技术 1(毛竹用材林培育技术 (1)护笋养竹。护笋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林产量的关键措施。其措施: 严禁挖鞭笋。竹鞭的幼嫩梢头称为鞭笋。夏秋季节,毛竹竹鞭生长旺盛,如挖鞭笋,不仅直接妨碍新鞭蔓延,而且使来年竹笋少,成竹质量差。 摘要:谨慎挖冬笋。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是毛竹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用材竹林培育中,若滥挖冬笋,就会直接影响来年的春笋和新竹的产量。但因受气候、营养等因素限制,会有一部分冬笋不能出土而死亡,故在冬至前挖掘浅鞭冬 谨慎挖冬笋。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是毛竹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用材竹林培育中,若滥挖冬笋,就会直接影响来年的春笋和新竹的产量。但因受气候、营养等因素限制,会有一部分冬笋不能出土而死亡,故在“冬至”前挖掘浅鞭冬笋,既可促进春笋生长发育,又可增加竹林收益。用材竹林挖掘冬笋中,必须要在护笋的前提下,科学谨慎地挖取。挖掘冬笋的方法是在大年毛竹林内选枝叶浓密、叶色深绿的竹株,沿去鞭的方向找到泥块隆起、龟裂或脚感松软的部位,小心开穴挖取。掘取后必须覆土填平。可在覆土前放入少量腐熟的饼肥,但需防止肥料与竹鞭直接接触。 精心管春笋。“清明”至“立夏”(四、五月份),是毛竹春笋出土的初期和盛期,要加强管护。严禁挖掘健壮春笋,特别对换叶的小年竹林内的春笋更应加强留养及管护,以免竹林出现明显的大小年,影响竹林总产量,使竹林年年保持稳产。对那些病虫笋、路中笋、小笋和歪笋等应适时疏除。盛期笋成竹率高,质量好,应少疏多留;后期笋则应多疏少留;初春零星露头笋应一律挖除。竹笋出土的末期,竹林中常出现不能成竹的笋称为“退笋”。“退笋”亦应及时挖掘,既可增加收益,又可防止竹林养分消耗。识别退笋的特征是:笋生长缓慢,笋梢松散、无光泽,箨干缩,箨毛枯萎,早晨箨叶与无“露水”。此外,还要在春笋期的竹林内严禁放牧,防治笋期中的病虫害。 (2)修山垦复。修山就是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散布于林地,使其腐烂为有机肥料。修山每年进行l一2次,时间是7—9月,只进行一次的时间最好在7月初。垦复就是深挖,在每年的秋冬季进行。20度坡以下的平缓竹林地进行全面垦复,垦复深度20,25厘米;20—35度坡的竹林地可采用隔年隔带的等高带垦复,带宽及间距皆为3米左右}35度以上的陡坡竹林地,可每年浅锄一次,隔年(大年出笋成竹后)深挖一次。结合垦复深挖要清除竹林地内的大石头,挖掘竹林地内的树兜、竹兜及老竹鞭。同时,垦复深挖要注意不伤竹鞭及笋芽。 (3)竹林施肥。毛竹生长快、产量高,吸收土壤养分多,必须通过施肥补充土壤营养物质。肥料以厩肥、堆肥等有机肥为主。在有条件的地方,施肥量每年每亩可施有机肥50—100担或饼肥150一200公斤,塘泥100一200担。有机肥在秋冬结合垦复 挖沟或挖穴埋入土内。施用速效性水稀释化肥或人粪尿,最好在夏季毛竹生长季节或出笋前后一个月内施入。施用化肥应以氮、磷肥为主,且应氮、磷肥混合施用。每亩可施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如果进行伐桩施肥,则须先打通竹兜内竹节,每伐桩兜内施入尿素或碳酸氢铵0.25一0.5公斤,再复土密封。(4)适时钩梢。在风大、冰冻雪压严重的地方,可采取适当钩梢的办法防止风倒秆破。钩梢一般不能超过竹冠总长度的1,3,留枝不得少于15盘。钩梢在冰冻年的10—12月进行。对冰冻雪压不严重或每亩立竹密度不足的竹林,则不必进行钩梢。 (5)合理采伐。合理采伐包括正确确定采伐年龄、采伐季节、采伐方法、采伐强度及合理的立竹密度。毛竹林为异龄林,只能采用龄级择伐方式。择伐年龄应以1—5年生蓄养、6—7年生填空抽砍、8—9年生除个别填空外,全部砍伐利用的原则进行。为了正确掌握每株立竹的年龄,可在每年新竹成竹后,用油墨在竹秆上标明年份。采伐季节应在冬季低温干燥、竹子生理活动减弱、竹材力学性能好、不易虫蛀的季节进行。采伐方法应在伐前根据竹龄、竹株分布,竹子生长状况及病虫害为害等情况,按砍老留幼、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砍弱留强的原则先标明应伐竹株,然后再采用齐地伐倒的方法进行。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最好每两年砍伐一次,即在大年的冬季进行;花年竹林可在每年冬季除按上述原则选择应伐竹株外,还应选择竹叶发黄,来年即将换叶的小年竹株砍伐,切忌砍竹叶浓绿的孕笋竹株。毛竹用材林的竹林密度以保持每亩200,250株为好。其年龄组成最好是1年生、2—3年生、4—5年生竹各占25,左右,其余6—9年生竹占25,左右。 (6)低产林改造。为了扩大毛竹林面积,挖掘现有竹林的生产潜力,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除新造竹林外,可在现“竹林中选择一部分低产竹林改造成丰产林。改造对象应魁坡度平缓,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每亩现有立竹100-140株的毛竹林。改造技术参照上述培育技术实施。先期其关键措施是护笋养竹、严控采伐量,可适当保留8—9年生竹,促使立竹尽快恢复到每亩2?一250株的竹林密度。 (7)防止竹林开花结实。毛竹林内的竹株开花结实后,竹株光秃无叶,竹秆枯黄死亡(所连的竹鞭发黑腐烂、失去萌发力。故毛竹林应尽量控制和抑制竹株开花结实。对尚未开花的竹林,应在水肥、抚育、防病虫等措施上加强管理,以推迟竹林衰老成熟,抑制开花结实。当竹林出现个别开花竹株时,应及时砍掉开花竹株,挖出老鞭竹兜,进行全面松土,增施人粪尿、或硫酸铵(每亩20公斤)、或尿素(每亩5—1 0公斤),仍可推迟或抑制竹林开花。当竹林出现成片开花竹株时,应全部砍去开花竹株,每2 3年进行轮换带状或块状松土,挖掉老鞭竹兜,增施氮肥,敷盖青草,覆培客土,保留护养新发不开花的小竹子。这样,经过2—3轮,即5—6年可使全林复壮更新。 2(毛竹笋用林培育技术 (1)土肥管理。土壤是毛竹生长的基础,肥力是影响竹林丰产的主要因子。毛竹笋用林培育的土肥管理技术的主要措施是: ?选地及林地清理:选择交通方便、坡度平缓、土层深厚、立竹基础好的毛竹纯林改造成毛竹笋用林或笋、竹兼用林。首先砍除林地杂灌,挖除老竹兜、树兜和清除石头,创造竹鞭生长的良好环境。 ?全垦深挖:改制竹林的第一年深翻可在6月中旬进行,也可结合挖冬笋在12月至翌年1月的冬季进行。深翻深度30—40厘米。全垦深翻时避免损伤幼壮竹鞭及竹鞭上的鞭芽和鞭根。 ?林地施肥:施肥是笋用林或笋、竹兼用林丰产的关键。据分析,每生长1吨鲜笋需消耗土壤中的氮5.1公斤、磷1.5公斤、钾5.4公斤左右。因此,要及时对笋用竹林或笋、竹兼用竹林的林地进行肥料补充。肥料以有机肥为佳,如堆肥、栏粪、菜枯、垃圾等。施肥每年二次为好。第一次在冬季进行,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人畜粪2500,3000公斤,或菜饼250,300公斤,或埋青4000—5000公斤。方法是:把有机肥均匀撤入林地,结合冬垦和挖冬笋翻入土内20一30厘米的深度。第二次施肥是在挖春笋后,以速效化肥为主,时间以6—8月竹鞭排芽前为宜。方法是:在毛竹兜上方挖半园形水平沟条施,深15—20厘米,施后覆土。施肥量可参照上述每生长1吨鲜笋所消耗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的数量加以补充,但所补充的养分一定要超过带走损耗的养分,才能保证竹林 产量不断提高。因为挖笋带走的养分数量中,不包括竹的秆、枝、叶所消耗的养分及土壤流失的养分、被土粒固定不能直接利用的养分和林下其他植物所消耗的养分。这些,在施速效化肥时都应考虑进去。一般土壤母质中,钾的含量较丰富,所以,施化肥应以氮、磷肥为主,特别要增施氮肥。为了增加土层有效厚度,提高竹笋品质,还应结合施排芽肥或孕笋肥进行培土,即把塘泥、菜园土、林外表土等挑入竹林填7一l,厘米厚。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在夏末至秋季以迟效肥为主地增麓一次孕笋肥。 毛竹种植技术(3) 摘要:(2)竹林管理。笋用竹林与用材竹林一样,为获得竹笋高产,除要有一个良好的地下土肥环境外,还必须有竹林地上的合理立竹密度和竹龄结构。笋用竹林的地上管理措施是: ?护笋养竹:若现有竹林为大小年竹林,则建立笋 (2)竹林管理。笋用竹林与用材竹林一样,为获得竹笋高产,除要有一个良好的地下土肥环境外,还必须有竹林地上的合理立竹密度和竹龄结构。笋用竹林的地上管理措施是: ?护笋养竹:若现有竹林为大小年竹林,则建立笋用林初2,3年内要大年少挖笋,小年基本不挖笋,禁止挖冬笋;若是花年竹林,则要尽量留养小年毛竹,使竹林达到每亩有健壮立竹150 -2?株,且分布均衡、龄级合理。 ?适时留竹:毛竹春笋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出土。“清明”前后10天出土的春笋多数是浅鞭笋,笋小,不宜作母竹留养;“谷雨”五天以后出土的春笋多数是老弱竹及同鞭末期笋,亦不宜作母竹留养。应选择“谷雨”前后五天出土的大、壮、深的春笋作母竹留养,并采取先留后选、边留边选的方法均匀留养。 ?合理砍伐:通过合理砍伐使笋用林经常保持2—5年生孕笋竹占优势比例,其竹龄组成最好为:1年生、2—3年生、4—5年生竹各占30,;67年生竹占10,,用以补空地。毛竹笋用林的砍伐亦采用龄级择伐法(同用材林),7年生以上的老竹一般不留。砍伐季节也应在冬季进行。砍伐后要随即挖除竹兜或进行破兜施肥。 (3)笋的挖掘和培育。合理的挖笋、培笋技术可提高竹笋的产量和品质。 ?春笋的挖掘和培育:春笋的挖掘与培育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进行。挖春笋要掌握“早期笋、前期笋及时挖、全部挖,中、后期笋选留母竹,末期笋全部挖光”的原则。对前、中期发的笋,笋箨尖刚露土就要挖,即挖泥下笋。此时笋的品质好、笋价高,又可减少竹林养分消耗。对中、后期发的笋也要在笋高10厘米以内及时挖掘,即挖泥上笋。春笋出土期间可每隔一天挖一次。挖笋后的笋穴应及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人畜粪及2,左右的尿素水溶液后再覆土。注意所施肥料不要直接接触竹鞭。 ?冬笋的挖掘与培育:在笋用林中挖掘冬笋是合理的。每年11—12月竹林土中的笋已笋体粗大,是挖冬笋的好季节。冬笋的挖掘方法有沿鞭翻土挖、土裂开穴挖、结合冬垦挖三种。挖笋后,先用翻起的少量生土覆盖竹鞭,再将肥料施入沟内或穴内,最后填平沟或穴。 五、主要病虫害防治 1(毛竹枯梢病。毛竹枯梢病是我国毛竹产区的一种危险性病害,被列入国内检疫对象。该病危害当年新竹的嫩枝和侧枝。7月上旬在主梢或枝条的某一节叉处首先出现棕红色小斑点,并扩大成舌状或梭形的淡褐色病斑,后颜色逐渐变成深褐色。随着病斑的扩展,病部以上的枝叶开始萎蔫,叶逐步变黄、纵卷,直至枯萎脱落,枝梢枯死、且不再萌生新叶,形成枯枝、枯梢。发病严重的竹林,前期竹冠赤色,远看似火烧状;后期竹冠灰白色。受害毛竹造成枯枝、枯梢或整株枯死后,竹材质量降低,且影响发笋,一般发病3—4年后可使成片竹林趋于毁灭,给竹林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是借风吹和雨水溅散作近距离传播;带病母竹、竹材、竹梢的调运是该病远距传播的主要途径。 防治方法: ?清除并烧毁病枯枝(株),严禁从疫区和疫情发生区调出带有该病原的竹苗、母竹等移植到新区。对病区的竹材及制品采用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仔细地喷洒或禁止调运竹材出境。 ?对病区竹林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幼竹展枝放叶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looo倍,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或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looo倍用同样的方法喷洒新竹。 2(黄脊竹蝗。又名蝗虫、蚱蜢、蚂蚱。5—6月以跳蝻、成虫取食竹叶,为竹林的主要害虫。大发生时,竹林被害如同火烧,立竹成光秆。新竹竹叶被吃光一交后即会枯死,壮竹竹叶一次被吃光后新发叶片变黄、生长势弱、发笋量大减,第二次被害后即死亡。死竹茎中积水,纤维变坏,竹林也趋衰败。竹蝗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内越冬,次年5月孵化成蝗蝻,蝗蝻共5龄,2龄开始上竹,7月羽化成成虫并开始交尾产卵,10月底成虫死亡。卵多产于背北向阳、杂草稀少、土质较疏松的山腰或山窝斜坡上,深约4厘米左右。产卵处常见黑色园形盖状物,这是寻找卵块的最好标志。 防治方法 ?挖卵块。竹蝗产卵地易识别,可挖掘消灭。 ?幼蝻未上大竹、群集在小竹及禾本科杂草上时,及时喷洒2.5,敌百虫粉剂或2(5,溴氰菊脂超低容量喷雾,每亩1毫升。 ?已上大竹的蝗蝻可用烟剂药杀。即用2.5,溴氰菊脂每亩6—10克,按药1份、柴油20—40份比例混合,用喷烟机喷烟;或用741烟剂,用药量每亩l一2公斤。喷烟要选择无风的早晨或傍晚进行。?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我省桃江县在蝗蝻孵化时或幼虫即上竹时,采用注射器在离地上的一节或二节竹杆注射:300—400倍1059药液30一40毫升,有效期40天以上,杀死竹蝗、竹青虫效果显著。 3(竹镂舟蛾。又名竹青虫、竹蚕。以幼虫暴食竹叶和叶鞘,严重时将成片竹林吃成光秆,如竹林一年连续发生二代或三代,被害竹可死亡,来年也不发笋。故竹镂舟蛾也为竹林主要害虫。湖南一年发生3—4代。幼虫全身光滑绿色、头红褐色。l、2龄幼虫受惊有吐丝下垂习性;2龄后的幼虫受惊即坠地,但几分钟后又会重新上竹。10月中、下旬至十一月上、中旬老熟幼虫下竹于枯枝落叶间吐丝缀叶结茧化蛹(或预蛹)越冬,翌年4月羽化成成虫。成虫飞翔力强、有趋光性,白天静伏不动、黄昏或晚上10时左右及黎明前很活跃。卵多产在1、2年生竹上端嫩叶上,成块状或散产 防治方法:?灯光诱杀成虫?利用幼虫受惊坠地习性,击落捕杀。 ?卵期释放赤眼蜂,每亩7万头。 ?用2.5,溴氰菊脂,每亩4,8克,1000一2000倍液进行低量喷雾。 (三)什么是毛竹低产林 判断低产竹林的主要标准和依据是竹林的经济产量。我省毛竹林绝大多数以生产竹材为其主要产品, 通常以每年每公顷竹材产量在5吨或5吨以下的竹林称之为低产竹林。造成竹林低产的原因很多,了解各种 低产竹林的成因和特征将有助于采取行之有效的低改措施。我省的低产毛竹林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恶劣立地生长的毛竹林 这类毛竹林生长在土层很薄的山脊地或陡坡石山,或是在土壤过于板结、 贫瘠、粘重的红壤等立地恶劣,不适于毛竹生长的地段上,这种毛竹林只宜作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或 风景观赏林,不宜作用材林培育。 2、乱砍滥伐低产毛竹林 这类毛竹休主要是由于对竹林砍伐不合理,挖笋控制不力,导致竹林结构 破坏,生产能力降低,立竹质量下降,这是我省当前低产毛竹林的最主要原因,在一些交通方便的地区更 为普遍。往往追求近期经济效益,竹林砍伐不论是老竹还是青壮龄竹,只要是大竹就砍,甚至一龄竹也砍, 竹林年龄结构严重失调。竹林老龄小径竹、嫩竹(一年竹)多,壮龄竹少;小径竹多,大径竹少。竹林是越 砍越小,产量就越砍越低。除乱砍滥伐外,无节制的乱挖冬笋、春笋,终而形成低产竹林。 3、粗放经营低产毛竹林 这类毛竹林经营极端粗放,只砍不育,致使竹林低产,是造成低产的又一主要原因。竹林经营是处于培育中更新,更新中砍竹、挖笋利用。由于竹林生物产量高,地力消耗大,竹林自肥能力差,每年都要砍竹、挖笋运出林外,等于是从林地运出大量营养物资,长久下来,林地营养物质逐渐减少,若不进行竹林施肥培育,林地越来越贫瘠,终而成为低产竹林。 我省绝大部分低产毛竹林,都是由于乱砍竹、滥挖笋和培育粗放所共同导致。因而低产毛竹林改造必须从这方面实施有关的技术措施。 (四)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 毛竹林是一个以毛竹为主体的生物群落。竹林培育始终处于竹林更新与利用循环的动态过程之中。人工培育措施的实施,力求对竹林的经济、生态效益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对低产竹林的改造必须强调采取使竹林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达到最佳结合的生态培育技术,其核心是充分发挥和利用竹林自然生产能力,恢复竹林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功能,提高竹林自然生产能力和维持林地的肥力水平,从而达到永续高效利用竹林。其内容是林分结构的动态调控和林地肥力的维持。 1(竹林结构调整 毛竹林是无性系森林群落,有其独特的结构,结构状况决定着竹林的功能,是竹林生产力的基础。竹林结构的调节,是*每年(或每度)科学留笋养竹和合理砍伐来实现。 (l)科学留笋养竹 留笋养竹不仅是维持竹林定量结构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充分利用竹笋资源和提高竹林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 ?冬笋管理毛竹鞭上的笋芽一般是在夏秋季节分化和膨大成笋,到冬季来临停止生长,但已笋形初具,个别生长健壮和发育快的甚而会露出地面,叫冬笋。冬笋是毛竹笋体发育的幼龄阶段,肉质细嫩而富含营养,因此被人们作为上等菜肴,在毛竹产区有挖冬笋的经营习惯,成为毛竹产区的一项重要商品。 冬笋的挖留和毛竹生产关系密切,实践和试验表明,滥挖冬笋,无论在新竹成竹数量上,还是新竹质量、单位面积总产量上都是不挖冬笋比挖冬笋要好得多。但冬笋具有较高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冬笋都可以出土长成春笋或长成新竹,总有部分冬笋会败退,因而对改造的毛竹低产竹林,可以组织有挖笋经验的人员采用点挖方式挖掘部分冬笋,而禁止沿鞭寻笋,避免伤鞭损芽,挖掘后复土填平。挖掘时间放在冬至以前,最迟可推至春节以前。主要是挖掘那些浅鞭笋、已微露土或将露土、冬季通常易受冻害的冬笋。 ?春笋管理毛竹林春笋期人体上在3月至5月,从春笋破土而出直至发枝展叶新竹长成历时约2个月左右,此阶段的管理至关重要,应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竹山,严禁林内放牧,同时要防止野兽危害。如发生笋期害虫危害,应及时喷药。特别是要注意以下三个环节的管理。 a.合理疏笋 在毛竹出笋期,人为地有选择地淘汰部分活笋,称之为疏笋。 毛竹林的退笋率通常在50—60,。合理疏笋能够提高竹笋产量、质量和经济价值,对新竹产量和质量也不会带来损害。疏笋强度一般应控制在疏去出笋数的50—60,。疏笋对象为病虫笋、路边笋、并笋、过密笋、小笋、歪笋等。疏笋应做到适时、适度、适对象,疏笋次数宜多不宜少,间隔期不宜超过3—5天。及早采掘竹林出笋初期(约清明前)的小径笋、弱笋、浅鞭笋,以笋头露出土面为准,不要挖掘未出土的春笋,而笋体较大的早期笋则应留养;重点留养竹林大量出笋的中期或称出笋盛期(约清明后10天内)出土的大径级健壮竹笋护养成竹;而出笋后期(约谷雨后)出土的竹笋,除选留个别较大走鞭的笋留养外,大部分均可及时挖掘利用,每亩约选留60—80株健壮大径级竹笋护养成竹。 b.及时打退笋合理疏笋技术要求较高,较难掌握。在推广合理疏笋有困难的地方,可采用及时打退笋的管理措施,打退笋能增加竹林收入,并有利于新竹生长和竹林竹材产量的增加。 竹笋已经死亡或即将死亡而不能成竹的笋称为退笋。退笋必须及时挖取,可供食用而且不会继续消耗竹林养分,对留养的健壮竹笋生长有利。退笋如不及时挖取,会腐烂变质,丧失食用价值,而且招致笋期害虫危害。退笋的识别特征是:退笋初期,笋尖须毛开始枯萎,笋箨上茸毛开始下垂,远看笋尖失去光泽,又称“倒威”,高生长缓慢或停止,退笋后期,笋尖小箨叶干枯,早晨笋尖不“吐水”,箨毛枯萎,笋箨稍松散无光泽,笋尖用手触摸饱满发硬。剥开笋箨可见笋肉不再呈乳白色或淡红色,而变为青紫色或黄色,退笋越久,笋肉越黄。打退笋应及时、及早进行,一般在清明后约3,5天按退笋特征选挖一次,特别是在谷雨前后应重点打退笋。 c保护小年笋大多数毛竹林为大小年毛竹林,而多数竹产区沿用“大年养竹,小年挖笋”的经营习惯,将小年笋全部挖尽。试验研究表明,实行小年笋留养成竹,可以提高竹林产量。应尽量选留小年健壮竹笋护养成竹,以提高竹林产量,这对于改变竹林低产有重要作用。 ?严格控制砍竹 低产毛竹林通常是毛竹密度较低或立竹年龄结构不合理,所以低产毛竹林的改造在初始几年内应严格控制砍伐,主要以调整低产竹林立竹到合理的年龄结构。因此,竹林砍伐既是生产作业,又是抚育作业,是竹林能否优质高产和持续经营的关键环节。 a砍伐数量 砍伐量的确定是以维持所规定的竹林立竹度为准。砍伐量不超新竹留养量。对于立竹密度较小,往往每亩不足100株的稀疏竹林,若幼龄竹株较多,在改造开初几年内应严禁砍伐。毛竹林砍伐量,应严格依据竹林每年达到砍伐年龄的株数而定,同时还应考虑到维持竹林一定密度,一般应使竹林密度达到每亩150株以上。 b砍伐年龄 被伐竹年龄为林分所留立竹的最大年龄的立竹,以维持林分规定的立竹年龄组成结构,以所标年号为准,以免乱伐。一些风倒竹和病虫竹的砍伐不受年龄限制。对于老龄竹较多的竹林,可逐步砍伐部分老竹,使竹林立竹年龄结构逐步达到I—I?度竹(1—5年生竹)各占30,,?度竹(6—7年生竹)占10,的较合理结构状态,而对竹龄较大的V度竹(8—9年生竹)则不于留养。总之严格控制在只砍5年生以上立竹,保证新长出的立竹在经过二个大年育笋成竹后才砍伐,不到砍伐年龄的立竹,严禁砍伐,确保竹林在更新中砍伐利用,在砍伐利用中能更好的更新,使毛竹林处于良性循环的合理年龄动态结构之中。 c砍伐季节 大小年明显的竹林,一般以非孕笋年的冬笋为佳,其次是新竹抽枝展叶当年的夏季。花年结构的竹林是在冬季或夏季砍伐。考虑到竹材加工对竹材新鲜程度的要求,可适当延长砍伐季节。除孕笋和竹笋出土生长两个季节外,可将年砍伐的总量分摊在其他几个月砍伐。 毛竹砍伐季节主要控制在大年的冬季至小年立春前,竹林出笋期间严禁砍伐。 d砍伐方式 有平茬法和带蔸法两种,平茬法就是通常采用的平地面砍伐。留桩高度尽可能接近地面。伐后应随手打通伐蔸节隔,促其腐烂。带蔸法是将竹蔸整个或半个挖起,下山后锯断。此法不仅可提高立竹的利用率——增加立竹牙利用长度和减少陡坡立竹下山滑运的破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加速残留竹蔸的腐烂,提早消除竹鞭孕笋的障碍,免去林地垦复作业。 e钧梢 钩梢即是将活立竹带枝叶的梢部砍去,其作用主要有二:一是减轻雪压冰挂的损失;二是有利于立竹竹秆的通直。梢部的枝条可作“毛料”——种加工竹扫帚的半成品原料,有一定经济效益。 f防治病虫害 由于竹笋食用,慎防药剂污染,需特别注意病虫防治,首先采取营林措施,减少病虫的滋生和传播。其次,要注意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患于未然。第三,需要防治时,应以生物防治为主,农药为辅。 g立竹标年号 即在每年所发立竹竹秆上及时用油漆或其他颜料标写年号。既可掌握所发新竹数量,更能避免乱砍竹子,将幼壮龄竹砍去而留下老龄竹,导致丰产竹林立竹年龄结构的破坏。这是一项简单的 工作,但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竹林经营作业。 ?注重维持竹林生态环境 毛竹低产林改造往往盲目推广纯林培育模式,竹林内伴生树种以及其萌生的幼树、幼苗一并被清除,竹林植物多样性结构严重破坏或消失,竹林结构不稳定因素增大,竹林自然生产能力降低,对持续培育竹林带来负面效应。因而在低产竹林改造中应避免经营大面积的毛竹纯林,而应以混交林经营模式为主,即在改造过程中,竹林内应保留伴生阔叶树、针叶树,包括幼树,伴生树木数量一般控制在树冠投影面积30,以下。伴生树种以窄冠型的落叶阔叶树为主。而对于现实竹林内无伴生树木的纯毛竹低产林,在实施竹林砍杂抚育时,要特别注重选留乔木树种的萌蘖幼树或幼苗,予以培育恢复竹林植物多样性结构。 山坡竹林上部或山顶、山脊部分,宜保留较多的混生乔木,或保留针、阔叶乔林或灌木林,形成山顶戴帽式的块状混交。竹林内应维持低矮的灌木层,以增加竹林枯落物,提高竹枝自然肥力,改善竹林生态环境,提高竹林生态稳定性。 2.竹林土壤管理 竹林土壤管理主要是改善竹林生长的土壤空间环境和增加土壤肥力。 (1)劈山抚育 劈山就是将竹林内杂草、柴灌劈倒,使其散布于林地,腐烂为肥料,增加竹林的土壤肥力,通过劈山一般竹林可使新竹产量提高约20,的增产效果。劈山可防止杂草灌木消耗竹林水分和养分;可以减少竹林的病虫害、兽害及火灾的发生;清洁林地,便于竹林抚育管理和砍竹、挖笋等作业。 劈山每年可进行1—2次。若劳力充裕,每年可在7月和8月两次劈山较佳,前者称“劈黄霉山”,后者称“劈白露山”。如每年一次,宜在7月间的霉雨季进行,这时气温高,湿度大,杂草柴灌幼嫩,多腐烂,肥效高,也较省工省力。过早劈山杂灌尚未充分生长,劈下后肥效不高,而且劈后仍会大量萌生。过迟劈山草、灌木已老化,劈后不易腐烂,种子已成熟,来年种子萌发后林内杂草灌木会更多更茂盛,而且劈山时费工费力。坚持连续劈山抚育2—3年后,杂灌将越长越弱,加之竹林会越加生长旺盛,郁闭度逐渐提高,杂灌则会逐渐减少,则可实行隔年劈山抚育。但竹林内宜保持无碍竹林作业的低矮灌木,以利增加枯落物,维持土壤肥力。 (2)竹林垦复松土 竹林垦复就是用锄头对竹林土壤进行深翻(20—40厘米),一般可提高新竹产量达30—40,。垦复是指深翻林地,将林地中的树蔸、竹伐蔸和老竹鞭挖除,使土壤疏松,改善土壤的透水、保水、通气性,有利于地下竹鞭和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养分和氧气,以便进行新陈代谢活动;可以把表层有机质翻入土内,腐烂作肥料,把底土翻上来,使其风化将矿物质营养转化为有效养分,满足竹子生长的需要。垦复时要求挖去竹蔸、灌木(树)蔸和捡去石头。毛竹林砍伐后残留的竹蔸,常常要10年时间才能全部腐烂,据调查,竹蔸所占面积常达到竹林占地面积的l,10,严重阻碍着竹林行鞭和发笋。挖去竹蔸、树蔸和捡去石头,释放土壤空间,将增加竹林经济产量。因此,垦复是提高竹林生长力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竹林土壤板结或灌木(树)蔸、老竹蔸较充塞的竹林地应采取垦复抚育,而对于土壤较疏松的竹林地一般不需进行垦复。欲使垦复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1)垦复方式:分全垦、带垦和块状垦复三种。?全垦:即是对林地进行全面垦复。坡度在20度以下的林地实行全垦。坡度在20度以上的林地不宜全垦,以免造成水土流失。?带垦:即是对林地实施水平带状垦复。带宽和带距3—5米,分2—3年完成全林垦复。带垦地坡度20度以上林地进行。 ?块状垦复:当坡度30度以上的陡坡地段,不宜带舀的情况下,仅挖除林地中的树桩、伐蔸。此种作业可为块状垦复。 2)垦复深度:垦复的目的之一是造成竹鞭孕笋长竹的良好地下空间。因此,丰产竹林垦复的深度一般要求20厘米,并将树桩、伐蔸整个挖除。近竹秆茎部处宜浅,竹子之间可深。 3)垦复季节:大小年竹林垦复宜在出笋成竹大年7—9月或冬季实施,这时地下竹鞭上的芽很少发育,不易造成损伤,不宜在小年冬季进行垦复;花年竹林在冬季垦复时应尽量保护已发育的笋芽和竹鞭免受损伤,碰到鞭、芽时可适当避开。在竹林边缘也应进行垦复松土,可加宽3米左右,以利竹鞭延伸扩大竹林。 4)垦复频度:毛竹林每隔4年进行一次。间隔时间太短,将过多地伤及竹鞭系统,不利于竹林生长。 5)免垦作业:所谓免垦即不对林地进行垦复。核心是改革竹林砍伐方式,改砍竹为挖竹,即带蔸采伐。竹伐蔸通常要10年以上才能完全腐烂,残留林地不仅有碍行鞭孕笋,浪费土地,而且增加垦复难度,费时耗钱。采取带全蔸或半蔸采伐,可加快竹蔸腐烂,提早释放土壤空间。若按每年采伐30株竹计算,6年就采伐180株。180株竹蔸的逐年挖除,就相当于6年对林地实施全面垦复一次。而且比隔6年垦复一次有更多的优越之外。研究和生产应用表明,带蔸采伐不仅可达到免垦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提高竹材的利用率,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与较常方法砍竹好。 (3)竹林施肥 竹子生长快,产量高,要吸收和消耗土壤大量营养物质,竹材、竹笋都要运出林外,从而带走了竹林大量的营养物质,要保证竹林的持续高产稳产,必须对竹林施肥。低产毛竹林实施施肥,将会使竹林产量迅速提高。竹子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氮、磷、钾、钙、镁、铁、硅、硫、硼等元素,除氮、磷、钾外,一般都可以从土壤中得到满足,氮、磷、钾是竹子重要的营养元素,需要量大,土壤中常感到不足。因此,竹林施肥通常是指施氮、磷、钾肥,而尤其是氮肥的需求量更大。 ?施肥量 竹林每年砍竹、挖笋,带走氮、磷、钾养分数量中尚不包括土壤流失的养分,被土壤固定不能利用的养分,以及林下植物的消耗,因此在实际施肥时施肥量一定要超过砍伐竹材、挖笋所带走的养分数量,才能保证竹林产量不断提高。 据资料分析计算,毛竹林每年砍伐500kg竹材,竹林平均胸径9cm,砍伐后竹材及枝叶全部运出林外,共消耗竹林养分的数量为氮1.63公斤,磷0.375公斤,钾2.37公斤。随着竹林竹竿胸径的增加,其枝叶重量与竹竿重量之比相应变小,即竹林生长越好,竹株平均胸径大,相应竹材所消耗的养分越小,更能经济地利用土壤养分。竹林砍伐时,应尽量将枝叶留在林地,以减少竹林养分的损耗。竹林施肥量随竹林经营类型及林分状况和立地条件的不同而有变化。毛竹材用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竹林密度每亩200株的竹林,每年每亩施用尿素15公斤增产竹材最显著。 ?施肥种类竹子生长要求氮、磷、钾完全肥料。据研究,竹子竹竿及其枝叶的养分含量比例为氮5:磷1:钾7。由于我国土壤母质中钾含量通常较丰富,所以施肥应以氮、磷肥为主。 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而且能改善竹林的土壤结构,因此竹林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在有条件的地方,每年给竹林施入厩肥、堆肥、绿肥、绿草肥、塘泥、垃圾肥等,每亩2。5—3吨,再辅以一定量的化肥,可为竹林的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据浙江研究,毛竹专用复合肥在等氮施肥条件下,专用复合肥比单施氮肥效果要好,可使竹林提高出笋率和成竹率8—15,,专用复合肥氮磷钾硅的比例为2:1:1:1.5或2:1:0.5:1.5。硅素是竹林生长的重要物质,在缺硅的土壤中同时施入硅肥具有提高竹林产量、促进竹材成熟、缩短竹材砍伐周期和提高竹林抗病能力的作用。磷的比例高出竿枝叶中的磷的含量,这是由于磷肥容易被固定。 ?施肥方法 施用速效化肥通常用沟施或穴施。沟施为大致沿等高线开深10厘米左右的浅沟,沟间距为2米左右,将化肥均匀撒入沟内即复土。穴施为在竹株上坡方向部位距竹株约30厘米开半月形浅沟或穴,深10厘米左右,将化肥施入后即复土。若施用碳氨肥等,应特别注意不能使化肥直接和竹鞭接触,以免烧 伤竹鞭和芽,沟和穴要求略深些。 施用迟效性有机肥,通常是在竹林垦复前撒于林地,通过垦复将肥料翻入土中,在已松土的林地上,也可通过穴施或沟施,穴、沟深度约15厘米左右。在6—8月间,将嫩草绿叶等直接铺于林地上,任其腐烂,称为蔓青,也是常用的施肥方法。 竹伐蔸施肥法,是将砍伐竹蔸节隔打通,投入化肥,并用土封盖,不仅能减少肥料流失,还可促使竹蔸早腐烂,其效果较好,值得提倡。施肥时间通常是在竹林生长旺盛季节,8—9月份,促使鞭芽分化。也可在每年出笋前一个月施入速效化肥,促进春笋竟发,称为促笋肥,在5—6月施入第二次肥,利于竹及竹鞭生长,称为长鞭肥:8—9月施入第三次肥,称为促笋肥,以及在春笋萌发生长的3—4月间结合竹林疏笋,采用笋穴施肥,促使竹林笋和幼竹生长,称为笋期施肥。施肥次数依竹林土壤肥力状况和经营条件而定,一般要求每年施肥1—2次,至少每度(2年)施月巴一次。竹林施肥增产效果最显著,是低产毛竹林改造的首选措施。 五、毛竹病虫害防治 (一).毛竹病害防治的一般方法 成竹的病害以预防为主,造林时先用壮苗,母竹和竹苗要严格检查,毛竹枯梢病,立枯病、竹杆锈病常可以通过母竹调运而传播。四年生以上竹易发生丛枝病,竹杆锈病也多发生大竹上,所以竹林要加强抚育管理,经常清除病竹。合理砍伐,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性能、林地卫生,增强竹林的抗病能力(可以减少竹丛枝病,竹黑粉病、竹杆锈病、煤污病和竹疹病等的发生。 竹病发生后要结合抚育管理及时进行药物防治,毛竹枯梢病可用50,灭菌灵可湿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于新竹发枝展叶期喷2—3次,竹秆锈病于六月,十月间用0.55—1度石硫合剂或100—150倍敌锈钠喷或涂秆、竹煤污病可用0.2—0.3度石硫合剂喷雾防治,同时对介壳虫若虫也有防治作用。 (二)毛竹虫害的一般防治方法 (2)笋期害虫防治常见笋害虫有笋夜蛾、笋家蝇、笋象虫等。这类害虫都是钻蛀性的、防治应是防重于治,应作好预防工作。主要是搞好林地卫生,结合铲山、劈山、垦复、清除林中杂灌草。 防治工作,在出笋前用敌敌畏、敌百虫2000倍液喷洒林地、出笋后,每隔一星期喷洒一次,有笋泉蝇发生的林地,在林内施放敌敌畏烟剂,每亩1斤。 此外,应及时挖掉退笋、虫笋、消灭其中幼虫。 (3)成竹害虫防治 在成竹期主要是食叶害虫及部分吸食液汁害虫,常见的有竹螟、竹蝗、竹青虫、竹斑蛾、蚜虫、介壳虫、竹螨等,尤其是竹螟发生相当普遍,为害较大。对竹林害虫的发生应及时作好预测预报工作。贯彻“治早、治好、治了”方针,以药剂防治为主,辅以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 对局部发生的食叶害虫,可用敌敌畏、敌百虫500—2000倍液喷杀,对地形复杂、高而稠密的竹林、用敌敌畏烟剂每亩1—2斤薰杀。生物防治用苏云金秆菌防治竹斑蛾,赤眼蜂防治竹螟。 介壳虫容易随母竹传入,应加强检疫工作,发现应消灭再栽,竹林发现后,在幼蚧期用敌敌畏乳剂、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喷多,或用灭蚧灵喷杀、涂杆。 防治蚜虫、竹螨用5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在害虫活动期喷杀,每10天一次,连喷2—3次。 (三)毛竹常见病虫害和种类及其防治议论 (1)竹笋夜蛾 分布:江西为本虫分布区,是江西笋期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蛀食毛竹,可达30一40,,对毛竹的生长繁育防碍较大。形态:成虫:体灰褐色,体长约20mm,前翅基部有一褐斑,翅顶角处有一 大褐色斑,内外横线棕色,后翅黄褐色。 卵:圆形、灰白色,长约lmm。幼虫:五龄,头部暗红色,体深褐色,老熟幼虫长25—40mm,腹足趵钩为单序中带。蛹:红褐色,腹部末端有4根臀棘。 生活史及习性:1年1代,以卵在竹林地的禾本科杂草枯叶及竹叶中越冬。翌年2月下旬孵出幼虫,先蛀食禾本科杂草(4月初,当竹笋出土时,幼虫即爬到笋上,蛀入笋尖小叶,蛀口外有绿色碎屑堆积。3龄幼虫蛀入笋内。幼虫可转移,竹笋被害后,表面失去光泽(内有蛀孔,虫粪、逐渐腐烂发臭。幼虫5月上旬老熟出笋,入疏松土中结茧化蛹。6月上、中旬羽化,交配后产卵于禾本科杂草叶面上。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除草清杂,及时挖除虫退笋。?药剂防治:出笋前后,林地喷洒敌敌畏、氧化乐果1000倍液,出笋前一次,出笋后每隔一星期一次。连续2—3次。 (2)竹笋泉蝇 分布:江西为本虫分布区,毛竹受本虫为害严重,在出笋期间常因泉蝇类害虫的为害,造成大量的虫退笋。幼虫蛀食竹笋,使笋腐烂,被害率可达60,以上。 形态:成虫,体长约6mm,暗灰黄色,复眼紫褐色,三角区为黑褐色,响背部有3条灰褐色纵带,翅透明。 卵:园筒形,乳白色,长约l.5mm。 幼虫:蛆型,黄白色,头部尖细,末端呈截形,口呈黑色钩状。 蛹:深褐色。 生活史及习性:1年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4月上旬至下旬卵于竹笋刚出土l一8cm的健壮笋箨间的内壁。成虫大量出现的时间与毛竹出笋盛期基本吻合。幼虫蛀入笋生长点,开始时症状不明显,经5—6天后,被害特征明显,早晨笋尖部无露水,高生长 停止,l0天左右,笋腐烂。5月中旬幼虫老熟(在笋周围25cm土地内化蛹。 防治方法?诱杀成虫:用糖醋或鱼肠,鲜竹笋为饵料,用捕蝇笼诱捕。?及早挖除退笋,杀死幼虫。?药剂防治:90,敌百虫2000倍液喷洒,出笋前一次,出笋后每星期一次,连喷2—3次。?烟剂,每亩用量一公斤。 (3)竹笋象 分布:江西竹产区的严重害虫,幼虫蛀食竹笋后,造成腐烂退笋,或成竹后,引起毛竹腐烂倒折,秃顶,节间缩短,竹材变形,纵裂等。 为害种类:主要有三种,一字竹笋象、竹笔象,大竹笋象。 生活史及习性:1年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次年4月出土,白天活动,成虫取食竹笋为补充营养,将笋啃成许多小洞,产卵于洞内,卵3—5天后孵化,初孵幼虫在产卵穴内取食,被害竹停止生长,以后蛀食笋肉,约20天老熟,咬破笋箨而出,在地下8—15mm土中作茧,约经15天化蛹,成虫羽化后不外出,在土茧内越冬。 防治方法:?劈山松土,在秋冬二季进行,及时挖除被害笋。?药剂防治,用90,敌百虫。500倍在出笋前喷一次,出笋后每隔一周一次,连续2—3次,?使用烟剂。 (4)竹毒蛾 分布:江西为本虫分布区,幼虫为害竹叶,大发生时将叶片吃光,成片毛竹林被毁。 形态:成虫雄蛾下唇须及额唇基区橙黄色,触角干白色,羽枝长而黑,前翅白色,基部及翅顶暗灰色,翅里面色泽与表面的近似。雌蛾前后翅乳白色,触角短木节齿状。 卵:白色,上面略凹陷。 幼虫:黑色,前胸两侧有两束黑色长毛,向前方伸出。 蛹:黄褐色,长约18毫米,臀棘有许多钩刺与茧钩牢。 生活史及习性:一年3代,以卵和1、2龄幼虫在竹叶背面越冬。3月中旬开始活动,4月大量取食为害,5月中旬结茧化蛹,下旬经并交配产卵。6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化,7月下旬至8月上旬老熟,下旬羽化,交配交卵,9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出现为害,lo月结茧化蛹,中下旬羽化,11上旬第3代幼虫开始出现,以1—2龄幼虫或卵越冬。 防治方法?灯光诱杀?烟剂。 (5)竹织叶野螟 分布:江西为本虫分布区,幼虫吐丝卷叶取食为害,大发生时竹叶被吃光,出现竹林成片枯死,严重地影响到第2年的出笋和竹鞭生长。 形态:成虫体长9—13mm,黄褐色,前后翅外缘具褐色宽带,前翅有横线三条,呈褐色波纹状。后翅中央有一弯曲褐色斑纹。 卵:扁圆形,淡黄色,中央部分厚,略呈半透明。 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体长18—24mm,头部褐色,取食其间体呈绿色或淡黄色,体表光滑;老熟时体色变浅,呈灰白色,各节有淡褐色的毛片,入土化蛹前转为呈金黄色。 蛹:长12—14mm,橙色,腹部较细,末端有钩状臀棘数根。在竹苞内或表土上的为丝质茧,在土内作土质茧。 生活史及习性,多数一年一代,少数发生分化,产生2代,以老熟幼虫于土茧内越冬,次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羽化成虫。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一般山脚接近密源植物及杂草多的毛竹疏林和灌丛草地,为成虫主要的栖息场地。 防治方法 ?清除杂草,减少密源植物,冬季削山。?灯光诱杀成虫,?药剂防治:90,敌百虫500倍液喷洒。?烟剂。 (6)竹斑蛾 分布:江西为本虫分布区,幼龄幼虫啃食竹叶肉残留表皮,3龄后取食叶片,影响竹林生长,甚至死亡。 形态:成虫雄虫触角羽毛状,雌虫触角丝状。体、翅暗黑褐色、腹部稍紫,有青蓝闪光,前翅灰黑无斑纹,从侧面看有紫色光泽,后翅中央略透明,缘毛灰褐色。 卵:椭圆形,乳白色 幼虫:暗黄色,前胸宽大常将头部盖没。各体节背面生有四个毛瘤,上有黑色短毛及成束的白色长毛。 蛹:黄褐色,腹部各节前半段着生黄褐色小刺突,茧扁椭园形,黄褐色,上有白色毛茸。 生活史及习性 1年3—4代,以老熟幼虫在笋壳和石块下等处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的成虫,成虫白天活动,夜间及阴雨天潜伏枝叶间,产卵于叶背呈块状。 防治方法:?结合抚育,清除越冬虫茧。?幼虫期,可在其初龄群集时喷药杀。?烟剂. (7)黄脊竹蝗 分布 江西为本虫分布区(大发生时受害的竹林如同火烧一般新竹害一次即枯死,壮竹被害一次后虽不致死,但在2—3年内不发新笋,被害竹内往往积水、竹纤维遭破坏。 形态 成虫:体绿色,雄虫略小,头尖削,由头顶至前响背板中央有一显著的黄色纵纹,愈向后而愈宽大。后足腿节粗大,端部有一黑斑,两侧有人字形沟纹。 卵:土黄色,长椭圆形,香蕉状。 若虫;又名跳蝻,体形似成虫,但无完翅,若虫5龄,体色从浅黄到黑黄色,在近羽化为成虫时呈翠绿色。 生活史及习性 1年l代,以卵块在土内约4cm深处越冬。越冬卵于5月上中旬孵为跳蝻,7月羽化为成虫,下旬开始产卵,跳蝻出土后,群集在矮嫩小竹及杂草上取食,2龄开始分散并渐上,在4龄若虫至成虫交配前食量最大,为害最烈。聚集产卵,产卵后即在附近死亡,遍地皆是蝗尸,是产卵区的明显标志。 防治方法:?诱杀:人尿拌药剂,用稻草浸透放于竹林中。?药剂防治:在跳蝻出土10天内,用敌敌畏1000倍液喷洒,?烟剂。 (8)竹蚧类(主要是半球链蚧) 分布 江西为本虫分布区,以若虫为害当年新发出嫩枝及嫩梢,尤以新萌发的芽眼受害严严重,被害后嫩竹停止生长,竹节词变短,枝叶枯黄脱落形成秃枝呈扫帚状。 形态 成虫:雄虫淡赤褐色,触角念珠状20节,翅一对,腹部黄色,较尖细。雌成虫体长约2毫米,半球形,体背隆起,先端向前延伸以一完整的水瓢状,体表面光滑,灰白色,蜡层较薄,周缘密生白色蜡丝。 卵:椭圆形 若虫:初孵化若虫淡赤褐色,触角7节,念珠状,腹末具两对尾毛,雌若虫固定初期呈半球形,体背不隆起,扁平,淡黄色,后随生长发育虫增大背隆起。 生活史及习性 1年1代,以若虫越冬,翌春5月虫体膨大羽化为成虫,经交配产卵于母体内,初孵化若虫从母本爬出,以后多潜伏于嫩枝芽旁逐渐固定,开始营养奇生生活。8月中、下旬老熟羽化成成虫。9月中、下旬产卵孵出若出,为害到lo月。 防治方法:?化学药剂防治:在5—6月孵化期用40,氧化乐果1000—2000倍液或40,速扑杀700倍液每隔7天喷杀,连续2—3次;?加强苗木检疫,防止介壳虫由疫区传入;?生物防治:放养寄生蜂、瓢虫等防治;?竹杆除药,在每年的3—4月用25—30倍的20号石油乳剂涂杆防治。 (9)毛竹枯梢病 该病危害当年新竹,竹林发病后。轻者当年新竹枝梢枯死,重者整株死亡。枯梢先在当年新竹主梢或枝条的某节*处,出现舌状或棱形病斑,色泽由淡褐逐渐变为深褐色。随着病斑扩展,病部以上枝梢叶片变黄,纵卷,直至枯死脱落,严重发病竹林,前期竹冠赤色,远看似火烧。后期竹冠灰白色,远看竹林以戴白帽。林内病竹最终呈现出枝枯、梢枯、全株枯三种类型。剖开病竹,腔内病斑处组织变褐,长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病竹枝梢部叶片和小枝脱落后,不再萌生新叶。 病原菌;黑喙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子囊黑色,炭质,卵圆或扁圆形,数个集生于病组织中。子囊壳具黑色长喙,上部外露喙顶外侧有暗灰色喙毛,子囊间有分隔假侧丝。子囊棒状,有初柄,壁双层透明(顶部明显加厚,具一孔道,子囊孢子8枚,具2—4个分隔,多数3个。 分生孢子呈暗褐色,炭质,近圆锥形,底部着生于病组织内,大部外露。分生孢子腊肠形,略弯曲,无色单咆,具2—4个油球。 防治方法:?加强抚育,清除病梢病枝,?50,苯莱特可湿性剂1000倍液或波尔多液1:100,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每隔10天左右,连续2—3次。 (10)毛竹(笋)秆基腐病 该病大部分分布在山脚平地,局部地区可造成很大损失,轻者影响竹秆材质,重者引起退笋或嫩竹枯萎折倒,降低竹笋成竹率,影响竹林生长和出笋。 初发病时,病斑出现在竹笋基部笋箨包被的几节笋壁上往往不易发现,用手剥开笋箨,初见病斑星星 点点,紫褐色,笋箨脱落后,斑点连成小块,或不长短不一的条状斑,褐色至酱紫色,表面水渍状,有恶臭。受害重者竹笋或嫩竹枯萎致死,轻者成竹后,秆基留下块状或带状烂斑,遇风易折倒。随着嫩竹木质化的增加,病斑停止扩展,中部稍凹陷或纵裂,色泽由酱紫转为苍白。9—10月后,病斑干枯。 病原菌: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nitiforme),该病菌具有腐生兼奇生的特性,既能潜伏在土地里或病竹残留物里越冬越夏,又能寄生在活体毛竹上,发病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防治方法:?避免在低凹积水的山脚平地上种植毛竹;低凹积水竹林,实行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清除侵染源。?出笋前竹林地上,撒生石灰每亩250斤,以后用锄头翻一片,出笋后用15,氟硅酸水剂加水100倍液,喷洒林地和笋。 (四)常用农药简介 (1)常用杀菌剂 ?杀菌剂(茶骈味一比号) 剂型25,可湿性粉剂,50,可湿性粉剂 主要特性:广谱、保护、内吸、稳定、对人畜毒性低防治对象:毛竹枯梢病。 使用方法:2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可湿性粉剂1000位液,于新竹展叶时每隔10天左右连喷2—3次。 ?甲基托布津 剂型:?o,可湿性粉。 主要特性:同上。防治对象:同上。 使用方法:用1,000倍液喷射,同上。 注意事项:同上。不能与铜剂混用。 ?苯来特 剂型:50,可湿性粉。 主要特性:同上。 防治对象:同上。 ?苏化911(甲基硫化砷) 剂型:10,可湿性粉。主要特性:稳定,对人畜有毒。 防治对象:试用于毛竹苗立枯病。使用方法:每亩4—5斤(用11:200—300和细土拌匀垫床复种。发病初,用以上药上撒于床面(每亩田土50—100斤),撒后掸苗。或用1,000倍液喷洒。注意事项:用药量必须严格控制。 ?苏农6401(甲基砷酸钙,又名稻宁) 剂型:10,可湿性粉。 主要特性:同上。防治对象:同上。 使用方法:同上,还可用种子重量的1,一2,拌种。注意事项:同上。 ?敌克松 剂型:70,原粉。 主要特性:易溶于水,吸水后结块,遇日光易分解,有内吸作用。 使用方法:可试用u(5—1斤,亩和30一40斤细上拌匀复种,发病初,可用药土撒于床面。也可田1斤,亩加水500—1000斤浇苗床。注意事项:应随配随用。 ?敌锈纳 剂型:97,以上的原药。主要特性:易溶于水,有内吸防治作用,毒性小。 防治对象:竹秆锈病。 使用方法:用100—150倍液于6月和10月前后喷或涂秆。注意事项:不能和波尔多液及硫酸亚铁混用。 ?退菌特 剂型:50,和80,可湿性粉 主要特性:对人畜有毒,但毒性不高。 防治对象:竹疹病及立枯病等。使用方法:用50,可湿性粉500—1000倍液于发病初喷射2—3次(每7天左右1次),用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 ?代森锌 剂型:65,和80,可湿性粉。 主要特性:吸湿性强,渐分解。对人畜植物均安全,但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防治对象:竹疹病等叶部病害。使用方法:65,可湿性粉500倍液喷射。 ?代森铵 剂型:50,水溶液。 主要特性:高温时易分解,较安全,杀菌力强,可渗入植物。 防治对象:可试用于竹子各种病害。 使用方法:可试用于竹子各种病害。使用方法:用800—1000倍液浇灌亩床。 注意事项:密闭贮存于荫凉处,不要接触皮肤。不能与碱性药混用。 11、波尔多液 剂型:自制主要特性:保护剂。 防治对象:毛竹枯梢病。也可用于竹苗立枯病。 使用方法:用1,1:100—150的浓度喷洒。注意事项:不能与石硫合剂等药混用。 12、石灰硫磺合剂 剂型:自制 主要特性:有腐蚀性。防治对象:竹秆锈病、竹煤污病等。 使用方法:用0(2—0。3度防治煤污病。用o(5—1度于6月和10月喷涂于竹秆,防治竹秆锈病。 注意事项:不能与波尔多液混用。 (2)杀虫剂?敌百虫 剂型:50,可湿性粉剂主要特性:胃毒兼有触杀作用,对人畜安全。 防治对象:各种食叶害虫、竹象虫等。 使用方法:喷粉每亩3—4斤,喷雾稀释500—1,000倍液。注意事项:同上。 ?敌敌畏(DDVP) 剂型:80,乳剂,烟剂。主要特性:熏蒸、胃毒、触杀作用。防治对象:各种食叶害虫、笋蝇、芽虫、介壳虫、叶蝉。使用方法:喷雾1000—2000倍液,烟剂每亩2斤。注意事项:对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有效。 ?乐果 剂型:40,乳剂,粉剂。主要特性:高效低毒,有触杀和内吸作用。防治对象:蚜虫、介壳虫、竹螨、叶蝉。使用方法:喷粉每亩3,5斤,喷雾稀释2000—3000倍液。 ?马拉松 剂型:50,乳剂。主要特性:内吸作用 防治对象:介壳虫。 使用方法:喷雾稀释1000—2000倍液。 ?氟乙酰胺 剂型:50,可湿性粉剂 主要特性:内吸作用,对人畜有剐毒。 防治对象:介壳虫。使用方法:用20一30倍液灌入竹根周围6—10厘米中,踏紧。 ?五氯酚 剂型:65,乳剂 主要特性:对人畜有剧毒。防治对象:竹林蠹虫。 使用方法:浸泡竹材和竹制品 注意事项:遇碱或高温分解失效。 ?三氯杀螨(TDN) 剂型:50,可湿性粉剂。主要特性:内吸作用。防治对象:竹螨(卵期、幼虫期)。 使用方法:喷雾稀释1500—2000倍液,每3周喷一次。 ?螨卵酯 剂型:20,可湿性粉剂。 主要特性:内吸使用。 防治对象:竹螨(卵期)。 使用方法:喷雾稀释800—1600倍液,每3周喷一次。 ?松酯合剂 剂型:自制。主要特性:触杀作用。 防治对象:介壳虫。使用方法:喷雾冬季加水8—10倍,夏季加水25—30倍,每10天喷一次。 注意事项:在介壳虫幼虫固定为害时喷用。 ?石硫合剂 剂型:自制。主要特性:有腐蚀性。防治对象:介壳虫。 使用方法:喷雾夏季0.3,0.5度,冬季1,3度。 (3)石硫合剂、松酯合剂及波尔多液配法?石硫合剂配法:石灰1斤(硫磺粉2斤,水10斤。先用热水化开石灰、煮沸,后把硫磺调成浆糊状,倒入石灰水中,迅速搅拌,继后加热煮沸40一60分钟,待变在红褐色时停火,滤去渣滓即成原液,使用时稀释倍数。 ?松酯合剂配法:松香4斤,烧碱3斤,水24斤。先把水收入锅内,再将硫磺放入,加水煮沸(再将碾成细粉的松香慢慢撤入、搅拌,待松香全溶入后,即成原液备用。 ?波尔多液配法:一般常用比例是硫酸铜1斤,石灰1斤(水100—150斤,先用10斤水化石灰,用90斤水化硫酸铜(如有沉淀过滤),然后用稀的90斤硫酸铜水慢慢倒入浓的10斤石灰水里,边倒边搅(随配随用,不能过液。配好后,使用时不能再加水稀释。 (五)竹类专用农药 ?赣竹I号:主用于竹林杀虫剂,主要防治竹蝗、竹蚧、竹象、竹蛾等食叶、吸汁性害虫。 ?赣竹?号:主要用于防治竹林内蛀杆性害虫、蛀笋性害虫。 ?赣竹?号:主要用于防治竹林病害及竹苗病害。 以上三种药由江西省林科院竹类研究所配制。
/
本文档为【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