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民间文学教程全套配套课件第二版段宝林11 第十章 民间长诗

2019-11-27 85页 ppt 33MB 6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科技制造的艺术美

暂无简介

举报
民间文学教程全套配套课件第二版段宝林11 第十章 民间长诗民间文学教程段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十章民间长诗第一节民间抒情长诗第二节史诗第三节民间故事诗第十章民间长诗民间长诗民间抒情长诗民间叙事长诗民间史诗民间故事诗神话史诗英雄史诗第一节民间抒情长诗一、概况1、民间抒情长诗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指几百行至一两千行以第一人称歌唱的抒情长歌。2、《中国民间文艺学》有歌唱爱情的长歌,有哭诉妇女痛苦的生活的哭嫁歌,有怀念与爱到死者的哭丧歌,还有倾诉爱恋之情的长篇诗歌,歌唱生活和理想的喜歌、赞歌。一、概况3、抒情长诗与叙事长诗的区别:(1)抒情长诗通篇以抒情为主,虽然也有一些叙事成分...
民间文学教程全套配套课件第二版段宝林11 第十章 民间长诗
民间文学教程段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十章民间长诗第一节民间抒情长诗第二节史诗第三节民间故事诗第十章民间长诗民间长诗民间抒情长诗民间叙事长诗民间史诗民间故事诗神话史诗英雄史诗第一节民间抒情长诗一、概况1、民间抒情长诗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指几百行至一两千行以第一人称歌唱的抒情长歌。2、《中国民间文艺学》有歌唱爱情的长歌,有哭诉妇女痛苦的生活的哭嫁歌,有怀念与爱到死者的哭丧歌,还有倾诉爱恋之情的长篇诗歌,歌唱生活和理想的喜歌、赞歌。一、概况3、抒情长诗与叙事长诗的区别:(1)抒情长诗通篇以抒情为主,虽然也有一些叙事成分,但叙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抒情。(2)抒情长诗中的叙事成分与叙事长诗的明显不同。它的叙事往往只是片段的回忆,而不是连贯的、有完整情节的叙事。一、概况(3)抒情长诗多以第一人称歌唱,叙事长诗都以第三人称叙事,带有客观性,很少有大段抒情。抒情长诗中也有对唱,但对唱是一种长篇的抒情,不是事务性、叙事性的对话,它具有浓烈的抒情性,与戏剧对话显然不同。二、抒情长诗举例1、《我的幺表妹》(1)彝族情歌经典,流传在四川省大小凉山地区。是表格思念自己被迫害致死的情人幺表妹的抒情长诗。(2)形象立体,描写具有诗情画意,爱情感人。语言艺术炉火纯情。《我的幺表妹》我的幺表妹呀,你快来吧!早晨太阳初升的时候,高高的山峰闪金光,愿你和眼光一齐来。黄昏太阳落山的时候,低低的山洼最阴凉,愿你和阳光影一道来。打柴的时候,我在山沟等你,背水的时候,我在河边等你,放羊的时候,我在山坡等你……二、抒情长诗举例2、《见哥情重又回生》(1)壮族排歌,男子爱到自己的情人。(2)反复抒发自己思念的深情。用爱战胜死亡。《见哥情重又回生》哥点一盏灯,屋里微微明,好像荷花现,照妹上天门。哥点二盏灯,棺材四角明,见妹在梳头,见妹在照镜。见妹微微笑,见到我俩喜结一条心……二、抒情长诗举例3、对唱(1)民歌对抗,相互抒情。南方少数民族年轻男女在谈情说爱活动中,往往通宵达旦甚至接连几天在一起对歌。这种对歌并非问答式的盘歌,而是互相倾诉衷情的低吟。(2)湘西土家族《冷水泡茶慢慢浓》二、抒情长诗举例4、民俗场合的段落组合,成为长歌(1)哭嫁歌①姑娘出嫁前请女友或歌手来家唱歌“哭嫁”。一方面唱不愿离开父母亲人的别离之情,另一方面唱少女时代的结束与辛苦婚姻生活的开始。②哭唱有一些固定的成分,也有许多即兴的成分。格式自由,“层层排比,反复设喻,辞必极致而后快,情必尽泄而后止。溜溜如江河奔流,奔腾如天马行空。”二、抒情长诗举例③《哭嫁歌》《妈妈的女儿》《哭出嫁》二、抒情长诗举例(2)婚礼歌①祝贺性的抒情歌曲,表现欢庆与祝愿的情感,是对新人的美好祝贺和人生愿望的文学表现。②藏族《婚礼歌》布依族《月亮歌》哈萨克族《婚礼歌》二、抒情长诗举例(3)哭丧歌①追悼亲人时用来哭丧的,这类风俗不少地方都存在。但缺乏记录。②侗族哭歌南汇《哭丧歌》二、抒情长诗举例5、逃婚歌(1)在旧社会,对婚姻的痛苦,对买卖婚姻、包办婚姻的控诉,往往是相同的,有异曲同工之妙。(2)彝族撒尼人《逃到甜蜜的地方》❀特殊的民风,对逃婚者持同情态度。《逃到甜蜜的地方》妹妹啊,一天洗来穿,一天补来穿,哥哥啊,一天种来吃,一天煮来吃。生活在吃不完的地方,生活在穿不完的地方。这是甜蜜甜蜜的地方。二、抒情长诗举例(3)傈僳族《逃婚调》❀体制特别,每一句都要有依据对仗式的重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格律很严,不能弄错。❀这种形式便于抒情,有反复咏叹的作用。二、抒情长诗举例(4)白族《串枝连》(白族调)壮族《幽骚》德昂族《腊亮和玉相》二、抒情长诗举例(5)纳西族殉情歌①殉情风气的由来:❀清初“改土归流”→光绪年间殉情成为风尚❀纳西族的民族性格:民不畏死,气习朴野,人多勇悍,俗尚竞争。②《游悲》❀“骨泣”调,男女对唱《游悲》蓝天比翼飞,生死不分离,飞到玉龙山,融为玉龙雪……不能成一家,同化一片霞,不能成一对,同化一缕烟。烟霞随白鹤,飞上玉龙……二、抒情长诗举例6、嘹歌(1)广西田东、平果,“岩仰歌圩”上唱出,全套七个长篇。每段尾音常用“嘹嘹”来结束,所以称为“嘹歌”。(2)《唱离乱》❀对唱抒情长诗,以五言四句押腰韵的壮族歌体为形式,一男一女对唱,回忆三年离乱生活的苦难。❀《叹别离》《兵戈怨》《庆生还》二、抒情长诗举例7、仪式歌(1)祭神祈祷、招魂、诅咒的歌。(2)《九歌》《招魂》“求福歌”“请增神”“叫魂歌”二、抒情长诗举例8、“歌书”(1)壮族。是歌手编唱,请人代写下来张贴或邮寄以抒情诉苦的。(2)《特华之歌》二、抒情长诗举例9、新中国成立后(1)抒情长诗的基调发生很大变化,由苦歌、悲歌变为歌唱新生活、新事物的喜歌。(2)内蒙古,毛一罕,《铁牤牛》(3)《傣家人之歌》《流沙河之歌》第二节史诗一、史诗的基本特征与流传情况❀史诗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字、叙述、故事。❀史诗通常指以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材的长篇叙事诗。它在内容上与神话密切联系,主要歌颂一个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战胜自然灾害和社会恶势力、抵御外侮和开拓疆土的斗争及英雄。❀它结构宏伟,风格庄严,表现民族的事业与命运,展示民族历史生活的全景画面,蕴涵民族传统文化的多层积淀,具有民族百科全书的重要价值。1、中国史诗的流传情况(1)北方少数民族史诗带①在北方,东起黑龙江,西至天山,南抵青藏高原的广袤地区。②这些地域的史诗多为歌颂征战英雄的英雄史诗。1、中国史诗的流传情况(2)南方少数民族史诗带①怒江、澜沧江、大凉山、乌蒙山、无量山、哀牢山、苗岭、武陵山、红水河、右江、五指山等水系、山脉地区。②史诗多为歌颂具有浓郁神话色彩的祖先文化英雄的神话史诗(或称作创世史诗、原始性史诗)1、中国史诗的流传情况(3)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史诗是活态史诗①有各种民族文字手抄本、木刻本存世,更通过艺人口头演唱流传民间。❀形式上,韵散结合的“讲唱形式”和纯韵文的“演唱形式”都有。❀有伴奏,也有清唱。❀南方神话史诗多有社会功能,与祭祖、人生礼仪、村寨交往密切联系。1、中国史诗的流传情况②“三大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流传地域广,仍有艺人传唱。民间存在多种史诗共同形成的场,为探讨史诗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史诗演唱艺人(1)演唱史诗的艺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称谓。他们往往出生在爱好史诗的家庭,具有家传和师承的良好条件,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学习对他们演唱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2)代表艺人❀扎巴:《格萨尔王》❀居素甫·玛玛依《玛纳斯》2、史诗演唱艺人(3)关于艺人梦中神授等神秘现象,目前还没有很透彻的解释。一般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离不开文化、心理、记忆才华等几个层面的因素。(4)史诗艺人在史诗传承和发展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听众这个社会群体对史诗这类口头形态的作品的流传和演变也不断地产生影响。3、史诗的搜集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搜集、记录有多种不同的情况。一些跨国史诗国外发掘较早,一些少数民族存在自己语言的手抄本和木刻本,中国境内大规模地搜集史诗等民间文学作品始于新中国建立以后。二、史诗的形成1、史诗的一般形成情况(1)史诗最初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解体时期,伴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发生发展。史诗是神话传说和英雄传说相互影响、与歌谣相互结合后的产物。(2)著名史诗在产生初期,一般以口头形式在民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丰富,最后经过文人整理加工并用文字记载下来,成为定型的作品。《伊利亚特》《奥德赛》二、史诗的形成(3)中原地区缺少史诗的原因❀早熟的奴隶主专制社会❀文字历史出现早❀口传历史不发达❀没有史诗吟唱习俗2、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史诗的形成(1)绵延不断的氏族、部落战争背景通过艺人歌手的创造,产生了小中型英雄史诗。在封建社会民族战争的条件下,形成了大型史诗。 2、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史诗的形成(2)按母题分类:婚姻型单篇史诗A征战型单篇史诗B抢婚型史诗A1考验型史诗A2氏族复仇型史诗B1财产争夺型史诗B22、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史诗的形成(3)串联复合型史诗:A2+B2并列复合型史诗:B1+B2 (4)《江格尔》《玛纳斯》《格萨尔》3、中国南方民族神话史诗、英雄史诗的形成(1)祖先文化英雄史诗①与南方地理环境有关。在图腾、祖先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②人与动植物的深厚感情、母系氏族、天神或巨人的出现。③《遮帕麻与遮米麻》3、中国南方民族神话史诗、英雄史诗的形成(2)反映战事的英雄史诗❀傣族。经历过部落、部落联盟的纷争和封建领主地方政权的统一战争。❀浓厚的“避战”情绪。 3、中国南方民族神话史诗、英雄史诗的形成(3)苗族:迁徙史诗三、神话史诗1、概况(1)神话史诗主要流传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神话功能。各民族先民创造它的基本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证明自己族类的神圣性,以确立自己族类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2)创世的天神、巨人或其他形式的祖先英雄是史诗的形象主体,较之其他史诗的人物,他们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它们是先民实践活动的象征显现,是民族先民愿望感情的寄托。2、人类起源神话分为动植物孕育人类和天神造人两种途径。南方各民族创作这一类神话,目的在于阐明自己族类的神圣化身。这类神话显示了先民早期思维的幻想特点。2、人类起源神话(1)植物孕育:葫芦母体①远方漂来葫芦②天神撒下葫芦籽③天神生出葫芦籽与葫芦作用、形态、性能有关,葫芦是人们主要食品,又形似怀孕的母体,还速生、多籽。2、人类起源神话(2)动物孕育苗族侗族彝族2、人类起源神话(3)天神或巨人造人❀按造人分,有泥和其他物质。3、民族接受重重考验以《查姆》《梅葛》为例。(1)人类发展最早阶段的人(2)第二阶段的人(3)洪水神话:洪水毁灭与逃生①洪水缘起:一代人心不好,要换。或者是雷公报复。②躲避洪水③延续后代:兄妹成亲。或兄妹一人升天与神女成亲。3、民族接受重重考验各代人都是依靠自己的善心善行得到天神的认可,从而使民族在天意的种种选择淘汰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不但证明自己族类神圣性的凭证,也有树立族类内部道德的作用。4、主体与主体对立面(1)主体:原始氏族社会人们的理想愿望和英雄首领兼巫师的身份特征。(2)主体对立面:灾害性自然力的象征或制造者。 人的力量的象征与自然力量的象征形成对手关系。斗争的结果是人的力量的象征胜利,成为村寨的人们在幻想中或精神上征服旱涝灾害或人畜病害的欲望的载体和武器。 《遮帕麻与遮米麻》四、英雄史诗1、蒙古族英雄史诗与《江格尔》(1)统一的模式:①序诗②基本故事情节:❀单篇型:抢婚型单篇史诗,氏族复合型单篇史诗❀串联复合型❀并列复合型③简短的结尾1、蒙古族英雄史诗与《江格尔》(2)《江格尔》①继承和发展了蒙古族古老英雄史诗的题材和主题,描写了美好的理想家园宝木巴国语周围汗国之间的军事冲突,赞颂了宝木巴勇士们在包围家乡和统一的战争中的英雄气概,再现了15世纪以来蒙古族封建格局时期西蒙古卫特拉地区的社会斗争历史。1、蒙古族英雄史诗与《江格尔》②成功塑造了英雄群像:❀英明首领:江格尔❀智谋型勇士:阿拉坦策吉老人❀勇猛型勇士:洪吉尔2、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与《玛纳斯》(1)英雄具有超人的神力,征服对象从独角兽、动物神、女妖女巫逐渐演变到人。史诗的叙事模式:祈子→英雄特异诞生→少年立功→婚配成家立业→外出征讨→受挫→凯旋(或死亡)2、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与《玛纳斯》(2)代表作品①《乌古斯传》②《考交加什》《艾尔托什吐克》③《阿勒帕米斯》2、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与《玛纳斯》(3)《玛纳斯》❀讴歌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抗击外侮的英雄业绩,由于依次叙述八代人的事迹,史诗经历了由简至繁、由一部增殖到八部的发展过程,形成了谱系式的叙事结构。❀塑造了玛纳斯的英雄形象。❀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比喻喻体大多与马羊牛骆驼有关,强烈的节奏感和音韵美。3、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1)规模最宏大,影响最深远。整个史诗有上百部。热情歌颂了格萨尔率领岭国人民征战四方、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壮举,再现了古代藏族社会由分裂到统一,由战乱到安定的历史过程,反映了藏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和愿望。3、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2)内容①《仙界遣使》等:格萨尔从诞生到赛马称王的故事②《北方降魔》等:格萨尔大王的征战历程及辉煌业绩③《地狱救母》等:格萨尔及其亲属的归宿3、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3)格萨尔形象❀民族传统文化的多层次积淀载体。❀“天神、人、龙聚于一身”,体现了藏族先民“三界结构”的宇宙观。❀具有神力的人间英雄。3、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4)艺术特色语言优美,谚语的大量使用。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4、南方民族英雄史诗(1)傣族《厘俸》①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出现的史诗。②两个结构:天上,人间。③宏伟的战争场面。④俸改的形象:强大的性欲构成了他身上最为深沉而强大的动力源泉,促使他去拼命地奋斗、冒险、掠夺和征服。4、南方民族英雄史诗(2)傣族《相勐》①傣族历史的简介反映:分裂→统一②成功塑造了相勐等新兴封建领主的英雄形象。除了勇和力之外,更多地表现出宽容和贤明,融入了道德成分。4、南方民族英雄史诗(3)反抗暴政、反抗强权斗争的带史诗性质的叙事诗。其中作为下层人物的民族首领或英雄大都积淀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不少还富有传奇色彩。①壮族《莫一大王》②汉族《华抱山》第三节民间故事诗一、民间故事诗的基本特征与发展历程1、民间故事诗的基本特征(1)民间故事诗主要表现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的现实生活,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产生并流传于民间。一般是中短篇故事诗,一部作品讲述一个故事。1、民间故事诗的基本特征(2)发展历程早期叙事形态的产生→古歌、咒语→图腾神话、始祖神话、早期史诗,人物类型化→进入阶级社会,客体丰富,主客关系复杂→个体意识突出,人物个性化→情节曲折,个别事件的起、承、转、突转1、民间故事诗的基本特征(3)围绕故事的发展和突变,在叙事诗的许多事件中,形成了核心事件和催化事件两类。核心事件在情节的发展中提供一个新的选择,催化事件进一步扩展、维持或延续原有情节。核心事件形成故事基本架构自足的结构链,故事的发展在核心情节和催化事件交替出现中实现。2、民间故事诗的歌手与演唱各民族的民间故事诗,大都通过口头演唱传播,因而很多民族中都存在一个歌手群体,在各种场合中演唱故事诗。各民族风俗民情给予歌手群体以竞争、亮相的良好氛围。3、民间故事诗的叙述特点(1)叙述者与听众的关系①叙述者和听众大多是现实的具体存在,既共同感受故事,还共同感受对方,由此产生许多新的特点。②各民族歌手除了在演唱中融入主观感情色彩,充分发挥自己特长进行再创作,还在关键的时刻“站出来说话”。“站出来说话”❀序歌:正式演唱之前先唱一段,点明主题、设悬念、起兴、警世❀穿插歌:在故事情节停顿和转抑时候穿插进取的歌,或在文本结构上起停顿转换的作用,或在演唱场合中调节听众的情绪,实现歌手与听众的交流。❀尾歌:引出结论。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形成叙述者和听众感情上的交流。3、民间故事诗的叙述特点(2)叙述声音与聚焦者❀多数时候是统一的❀又是也变换聚焦视点,由叙述者叙述主人公眼光里观察到的东西4、中国民间故事诗的发展历程 汉族民间故事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 商朝 《诗经》 汉乐府故事 《十五从军行》《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南朝乐府民歌 《木兰诗》 隋唐 民间故事诗的分流:一支沿传统方向生成传播,一支融入讲唱文学 少数民族故事诗兴起 明代 辑录山歌 西北少数民族、南方傣族等民族 清代及近代 婚姻爱情现实色彩,深刻的思想内涵,苦情故事 各民族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二、表现社会矛盾的民间故事诗(一)表现战事的民间故事诗1、表现对象从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转向社会领域。大致分文表现社会矛盾、表现爱情两大方面。故事诗表现了更为绚丽多彩的战斗生活,有对国家的保卫,有对统治者的抗争。(一)表现战事的民间故事诗2、《木兰诗》哈尼族《依牙俄碧之歌》傣族《葫芦信》近代:重在展示英雄人物性格,表现人们英勇斗争。(二)表现下层人民日常生活的民间叙事诗1、情节更曲折,生活气息更浓烈,人物结构更复杂。2、毛南族《枫蛾歌》❀围绕寡妇的社会权利、社会公正的待遇这一焦点展开矛盾冲突。❀妮迈饲养枫蚕当儿子是全诗核心情节的起点。三、表现爱情的民间故事诗(一)单维二元人物结构的爱情故事诗1、爱情故事的人物关系比较简单,只具有“你——我”或者“客体——主体(追求爱情的青年)”的结构,没有主体的在爱情方面的对手或阻挠者,也没有客体的明确保护者。2、故事的结构:双方因为坏境变化或某种变故而分离,在经历了一番曲折以后两人重新汇合(合——离——合),或彻底分手(合——离——分),演绎的大多是坚贞情侣悲欢离合的故事。(一)单维二元人物结构的爱情故事诗3、傣族《召树屯》❀合——离——合❀楠诺娜 4、彝族《紫孜妮楂》 ❀合——离——分 ❀人鬼恋 ❀对比 ❀咒鬼意识上念诵的经词,宗教信仰禁忌。(二)三元三维人物三角结构的爱情故事诗1、爱情故事中的角色:你、我、他客体:纯洁、美丽的姑娘主体:姑娘的理想伴侣,勇敢、善良的男子第三方:对手,客体保护者,主体阻挠者(二)三元三维人物三角结构的爱情故事诗2、“客体、主体、对手”结构侗族《娘梅歌》❀杨助郎,秦娘梅❀爱情悲剧为主线,一个矛盾连着一个矛盾❀娘梅性格发展的三个过程脉络清晰(二)三元三维人物三角结构的爱情故事诗3、“客体、主体、客体保护者”结构彝族《阿诗玛》(1)客体:阿诗玛,主体:热布巴拉家人,客体保护者:阿诗玛哥哥阿黑(2)故事长期流传,版本不断变化(3)突变(阿黑最后一箭),突转(阿诗玛死亡)(4)史诗模式,但阿黑形象更多转向世俗化(二)三元三维人物三角结构的爱情故事诗4、“客体、主体、主体阻挠者”结构(1)客体和主题的爱情或由于某种旧制度,或由于彼此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因而遭到某种旧势力的代表或家长的阻挠。(2)《孔雀东南飞》(3)苗族《哈梅》:舅权制(4)傣族《娥并与桑洛》四、民间故事的人物塑造艺术1、直接形容(1)是将人物的基本特征直接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使听众对人物有一个总体的把握。(2)往往用在作品开头或人物刚刚出场的时候。四、民间故事的人物塑造艺术2、间接表现(1)南方民族以人物命运为主要故事线索的故事诗,间接表现常见的方式是对人物行动、语言、环境的描绘。(2)傣族《松帕敏和嘎西娜》苗族《仰婀莎》五、民间故事诗的叙述时间1、时长(1)各民族故事诗叙述时间的总量不可能与“真正”的故事时间的总量完全相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省略、概要、场景、延续、停顿等。五、民间故事诗的叙述时间1、时长(2)有些叙事文本时间跨度和故事时间跨度大体上相当,通常出现在富于戏剧性的内容或情节转折的高潮。(3)延缓是将某些重要的场景或人物某些重要的行动以比正常的运动速度更慢的速度展现出来,通常具有一种强调、特别唤起的作用,各民族叙事诗多表现在主人公即将离别或者即将辞世的时候。五、民间故事诗的叙述时间2、频率(1)单一叙述在叙述文中讲述一次在故事中发生一次的事。其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多次发生的形同相似的事件,被意义叙述出来,形成句子复沓现象。(2)多重叙述一个事件只发生一次,而被多次描述。目的是加深听众对人物事件的印象。谢谢!
/
本文档为【民间文学教程全套配套课件第二版段宝林11 第十章 民间长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