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心血管疾病指南》word版

2019-01-31 20页 doc 142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金水文库

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PPT设计 、课件制作,软文策划、合同简历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举报
《心血管疾病指南》word版最新心血管疾病诊断指南 充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依据】 (一)慢性心力衰竭 1.左心衰竭:分左心室衰竭和左心房衰竭。 (1)左心室衰竭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肾炎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脚气病、动静脉瘘等病史。左心房衰竭由严重二尖瓣狭窄所致。 (2)常因感染、过度劳累、血压增高、心律失常、血电解质紊乱、洋地黄过量或不足、妊娠、心肌缺血、容量负荷过重等透发。 (3)劳力性或阵发性呼吸困难,后者多在夜间出现,严重者呈端坐呼吸、咳嗽及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4)双肺或双肺底...
《心血管疾病指南》word版
最新心血管疾病诊断指南 充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依据】 (一)慢性心力衰竭 1.左心衰竭:分左心室衰竭和左心房衰竭。 (1)左心室衰竭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肾炎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脚气病、动静脉瘘等病史。左心房衰竭由严重二尖瓣狭窄所致。 (2)常因感染、过度劳累、血压增高、心律失常、血电解质紊乱、洋地黄过量或不足、妊娠、心肌缺血、容量负荷过重等透发。 (3)劳力性或阵发性呼吸困难,后者多在夜间出现,严重者呈端坐呼吸、咳嗽及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4)双肺或双肺底出现湿罗音及哮鸣音;心脏扩大,心率快,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交替脉等。 (5)X线检查见心影增大、肺淤血、叶间裂增粗等。 (6)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均不同程度增高。 2.右心衰竭 (1)多由左心衰竭引起,单纯右心衰竭多由急性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致。 (2)右上腹痛、腹胀、食欲差、恶心、呕吐、少尿等。 (3)发绀,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胸水、腹水、全身水肿,心脏扩大,剑突下心脏搏动,三尖瓣区可有舒张期奔马律及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的收缩期杂音。 (4)X线检查见心影增大,有时可见上腔静脉扩张及搏动;如为单纯性右心衰竭,则肺野较清晰。 (5)静脉压增高,血流动力学示中心静脉压、右房压增高,肺源性心脏病病人肺动脉压增高,未合并左心衰竭时,肺毛细血管楔压多正常。 3.全心衰竭,左、右心衰竭同时存在。          按心脏功能情况,可分4级(纽约心脏病学会,即NYHA分级):I级:有心脏病的客观证据,但一切体力活动不受限,无呼吸困难、心悸、浮肿等症状;Ⅱ级:能胜任一般日常活动,无异常感觉,但稍重体力活动即有心悸、气促等症状(即心力衰竭I度);Ⅲ级:日常活动即有症状,但休息时无任何不适(即心力衰竭Ⅱ度);Ⅳ级: 任何活动均可引起明显症状, 甚至卧床休息仍有症状(即心力衰竭Ⅲ度)。 (二)急性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 1.常见病因有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或急性乳头肌功能不全,输液过多或过快,急性心包填塞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等。 2.突发重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大汗淋漓、烦躁、紫绀、阵发性咳嗽伴哮鸣音,常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3.双肺满布湿罗音及哮鸣音,心率快,心尖部有舒张期奔马律,严重者可有心源性休克及阿-斯综合征。 4.X线检查见全肺血管模糊,肺门增宽呈蝶翼状或大片云雾样阴影,其间可见增粗、增多、边缘模糊血管影。 (三)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原发性) 1.年轻人或有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或冠心病等病人,无引起急性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因素存在,出现左心衰竭症状时,提示舒张功能不全。 2.有左心衰竭症状,体检无左室扩大,X线检查示肺淤血,但无心脏扩大等,提示舒张功能不全。 3.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大小正常(35~50mm),室壁厚度正常或肥厚(≥12mm),短轴缩短率正常或相对增高(>25%),左心室充盈速率减慢,快速充盈期与心房收缩期二尖瓣口血流比值,即E/A≥1,EF斜率降低。 4.有条件者可行心导管、心室造影或放射性同位素平衡法心血池扫描等检查。 5.排除心瓣膜病变及医源性容量负荷过重及右心疾病。 【检查】 1.血钾,血镁,血气分析。 2.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病情危重者应床旁X线照片。 3.血流动力学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动脉压(PAP) 和中心静脉压(CVP)测定。 4.有条件者可行平衡法核素心血池扫描。 5.必要时行血循环时间测定。 6.心电、血压监测及24 h出入量记录。 【治疗】 (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1.病因及诱因治疗:如治疗高血压,改善心肌供血,控制感染。 2.非药物治疗:低盐、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减轻体力及精神负荷,注意休息。 3.药物治疗 (1)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洋地黄类药,必要时联合用药。利尿剂常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25mg,1~2/d,或呋塞米(速尿)20mg,1~2/d;洋地黄类药选用地高辛(狄戈辛)0.25mg,1/d,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可用0.125mg,1/d,必要时临时加用毛花甙丙(西地兰)0.2~0.4mg稀释后静注;血管扩张剂选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mg,3/d,哌唑嗪(脉宁平)1~5mg,3/d,必要时静脉用硝酸甘油、 酚妥拉明(立其丁)、硝普钠等。 (2)应用可改善心力衰竭自然病程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用卡托普利(开博通)12.5~50mg,3/d,依那普利(悦宁定)5~20mg,1/d,肾功能不全者可用贝那普利(洛汀新)10mg,1/d,或福辛普利钠(蒙诺)10mg,1/d,不能耐受者可改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科素亚)50~100mg,1/d。 (3)如上述药物无效,可加用非糖甙类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多巴胺(3-羟酪胺)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4)馐芴遄柚图粒涸诔浞值难蟮鼗啤⒗┭芤┘袄蚣林瘟频幕∩希舨∪诵穆嗜云欤俅仓⒆锤纳撇幌灾稍谘厦芄鄄煜录佑眯〖亮库受体阻滞剂,常用美托洛尔(美多心安)或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开始用6.25mg,病情无恶化者渐增至12.5~25mg,2~3/d。 (5)镇静安眠剂:烦躁不安或失眠者用地西泮(安定)、吗啡或哌替啶(度冷丁)等。 (6)较大量胸腔或腹腔积液影响呼吸者,应穿刺放液。 (7)注意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尤其是长期服用利尿剂者应常规补钾,以氯化钾控释片(补达秀)0.5~2.0g,1~3/d。 (8)其他治疗:包括机械辅助循环,超滤疗法或心脏移植等。 (二)急性左心衰竭 1.病因、诱因的治疗同上。 2.吸氧:包括鼻导管、面罩吸氧。 3.调整体位:坐位或半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 4.如无禁忌,可用吗啡3~5mg或度冷丁50mg,静注或皮下注射。 5.洋地黄制剂,常用西地兰0.4mg稀释后静注,0.5~1h 内病情无好转者,可重复0.1~0.4mg。 6.利尿剂,首选速尿20~40mg,静注,必要时重复。 7.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常用硝普钠,开始15~20靏/min开始,每5~10min增加5靏/min,以尽量降低左室舒张末压而能维持动脉收缩压在13.3~14.7kPa(100~110mmHg)为宜;硝酸甘油开始5~10靏/min,维持量在20~50靏/min;酚妥拉明从100靏/min开始,每10~15min增加100靏/min。 8.氨茶碱0.25g稀释后静注或静滴。 9.必要时使用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2~10靏/(kg.min),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氨力农或米力农,注意增快心率的副作用。 10.必要时静脉放血200~500ml(于10min内),或于四肢轮流扎止血带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休克时禁用)。 11.病情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者可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或超滤等治疗。 12.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心源性休克 【诊断依据】 1.有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原发或继发性心肌病、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具有心肌毒性的药物中毒、急性心脏压塞以及心脏手术等病史。 2.早期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诉口干、出汗,但神志尚清;后逐渐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神志不清直至昏迷。 3.体检心率逐渐增快,常>120/min。收缩压<10.64kPa(80mmHg),脉压差<2.67kPa(20mmHg),后逐渐降低,严重时血压测不出。脉搏细弱,四肢厥冷,肢端发绀,皮肤出现花斑样改变。心音低纯,严重者呈单音律。尿量 <17ml/h,甚至无尿。休克晚期出现广泛性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表现,以及多器官衰竭。 4.血流动力学监测提示心脏指数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升高等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检查】 1.血气分析。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有关检查。血小板计数及功能检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因子Ⅰ,各种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3.必要时做微循环灌注情况检查。 4.血流动力学监测。 5.胸部 X 线片,心电图,必要时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条件允许时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 【治疗】 1.一般治疗 (1)绝对卧床休息,有效止痛,由急性心肌梗死所致者吗啡3~5mg或度冷丁50mg,静注或皮下注射,同时予安定、苯巴比妥(鲁米那)。 (2)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必要时行深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3)氧疗:持续吸氧,氧流量一般为4~6L/min,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2.补充血容量 首选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或0.9%氯化钠液、平衡液500ml静滴,最好在血流动力学监护下补液,前20min内快速补液100ml,如中心静脉压上升不超过0.2kPa(1.5mmHg),可继续补液直至休克改善,或输液总量达500~750ml。无血流动力学监护条件者可参照以下指标进行判断:诉口渴,外周静脉充盈不良,尿量<30ml/h,尿比重>1.02,中心静脉压<0.8kPa(6mmHg),则表明血容量不足。 3.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首选多巴胺或与间羟胺(阿拉明)联用, 从2~5靏/(kg.min)开始渐增剂量,在此基础上根据血流动力学资料选择血管扩张剂。 (1)肺充血而心输出量正常,肺毛细血管嵌顿压>2.4kPa(18mmHg),而心脏指数>2.2L/(min.m2)时,宜选用静脉扩张剂,如硝酸甘油15~30靏/min静滴或泵入,并可适当利尿。 (2)心输出量低且周围灌注不足,但无肺充血,即心脏指数<2.2L/(min.m2),肺毛细血管嵌顿压<2.4kPa(18mmHg)而肢端湿冷时,宜选用动脉扩张剂,如酚妥拉明100~300靏/min静滴或泵入,必要时增至1000~2000靏/min。 (3)心输出量低且有肺充血及外周血管痉挛,即心脏指数<2.2L/(min.m2),肺毛细血管嵌顿压<2.4kPa(18mmHg)而肢端湿冷时,宜选用硝普钠,10靏/min开始,每5min增加5~10靏/min,常用量为40~160靏/min,也有高达430靏/min才有效。 4.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 (1)洋地黄制剂: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头24h,尤其是6h内应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在经上述处理休克无改善时可酌情使用西地兰0.2~0.4mg,静注。 (2)拟交感胺类药物:对心输出量低,肺毛细血管嵌顿压不高,体循环阻力正常或低下,合并低血压时选用多巴胺,用量同前;而心输出量低,肺毛细血管嵌顿压高,体循环血管阻力和动脉压在正常范围者,宜选用多巴酚丁胺5~10靏/(kg.min),亦可选用多培沙明0.25~1.0靏/(kg.min)。 (3)双异吡啶类药物:常用氨力农0.5~2mg/kg,稀释后静注或静滴,或米力农2~8mg,静滴。 5.其他治疗 (1)纠正酸中毒:常用5%碳酸氢钠或克分子乳酸钠,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计算补碱量。 (2)激素应用:早期(休克4~6 h内)可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氟美松)10~20mg或氢化可的松100~200mg,必要时每4~6 h重复1次,共用1~3 d,病情改善后迅速停药。 (3)纳洛酮:首剂0.4~0.8mg,静注,必要时2~4 h后重复0.4mg,继以1.2mg置于500ml液体内静滴。 (4)机械性辅助循环:经上述处理后休克无法纠正者,可考虑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体外反搏、左室辅助泵等机械性辅助循环。 (5)原发疾病治疗: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尽早进行再灌注治疗,溶栓失败或有禁忌证者应在IABP支持下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成形术;急性心包填塞者应立即心包穿刺减压;乳头肌断裂或室间隔穿孔者应尽早进行外科修补等。 (6)心肌保护:1,6-二磷酸果糖5~10g/d,或磷酸肌酸(护心通)2~4g/d,酌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6.防治并发症 (1)呼吸衰竭:包括持续氧疗,必要时呼气末正压给氧,适当应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可拉明)0.375g或洛贝林(山梗菜碱)3~6mg静注;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吸痰,加强抗感染等。 (2)急性肾功能衰竭: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及时补充血容量,酌情使用利尿剂如速尿20~40mg静注。必要时可进行血液透析、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 (3)保护脑功能:酌情使用脱水剂及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兴奋剂及镇静剂,适当补充促进脑细胞代谢药,如脑活素、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苷等。 (4)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早期应积极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双嘧达莫(潘生丁)等抗血小板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有DIC早期指征时应尽早使用肝素抗凝,首剂3000~6000U静注,后续以500~1000U/h静滴,监测凝血时间调整用量,后期适当补充消耗的凝血因子,对有栓塞表现者可酌情使用溶栓药如小剂量尿激酶(25万~50万U)或链激酶。 心脏骤停 【诊断依据】 1.常见病因为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严重的水、钾、钠、氯、钙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尤其是低钾或高钾血症,药物中毒或过敏,电击、雷击或溺水,心血管或气管内的介入性检查治疗、麻醉和手术意外等。 2.心音和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数秒种后意识丧失,继之呼吸停止,瞳孔散大,面色苍白兼有青紫,继之全身抽搐形成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即阿-斯综合征。短阵心脏骤停常于几秒或几十秒内发作停止,心跳与呼吸重新出现,意识随即恢复。 3.分型 (1)心室颤动:心室肌发生不协调的、极不规则的快速、连续颤动,心电图上QRS波群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室颤波,频率350~500/min。 (2)慢而无效的室性自身节律(即心脏电-机械分离):心室肌断续出现慢而极微弱且常不完整的"收缩",心电图显示宽大畸形,振幅较低,频率在20~30/min以下的QRS波群,虽有完整的QRS-T波群,但心脏已丧失排血功能。 (3)心脏或心室停搏:心房、心室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无QRS波群。 【检查】 1.有条件者立即行心电监护或心电图检查。 2.血气分析,必要时血药浓度测定。 3.复苏成功后完成针对病因的相关检查。 【治疗】 1.心肺复苏 (1)胸外心脏按压:立即在病人心前区胸骨体上急速叩击2~3次,若无效,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70~80/min,以能触及股或颈动脉搏动且瞳孔不散大为有效,若无效或已出现广泛性肋骨骨折、气胸等应尽快改为开胸心脏按压。 (2)人工呼吸:在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频率12~15/min,若2人操作则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次数可按5~6:1的比例进行,若1人兼作心、肺复苏,则每按压10~15次,连续吹气3次。宜尽早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简易气囊或机械性通气。 (3)心室颤动的紧急处理:经上述第一阶段建立人工循环和呼吸后2~3min心跳仍未恢复者,多数不能自动复律,此时应迅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建立静脉通路,行心电图检查和心电监护,若心电图示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应立即行胸外直流电复律,用200~300W.s,1次未能复律者可加大能量再次除颤,若已开胸按摩,则可用25~100W.s作心外膜直接除颤,若室颤波细小,可先肾上腺素1mg,静注或心内注射,使室颤波幅增高,频率增快后再除颤,易于成功,此期间内可重复利多卡因50~100mg或溴苄铵250mg或普鲁卡因150~300mg,静注。 在无除颤器时,可反复用上述药物除颤。在心跳未恢复前,应坚持人工心脏按压。 (4)慢而无效的心室自身节律的紧急处理:若因高血钾所致者,首选克分子乳酸钠60~100ml 静注,继之快速100~300ml  静滴;若属室颤经电或药物除颤后转为心室自主节律,可用克分子乳酸钠或甲氧明(甲氧胺)10mg稀释后静注,并可试用异丙基肾上腺素静滴,或阿托品0.5~1mg静注;无效者应紧急床边心脏起搏。 (5)心脏停搏的紧急处理:首选阿托品0.5~1mg,肾上腺素1mg,或异丙基肾上腺素0.5~1mg,静注,无效者应立即行床边心脏起搏,最好是经静脉心内膜起搏。 (6)纠正酸中毒:若心脏骤停3~5min未恢复者,予5%碳酸氢钠60~100ml静注,同时做血气分析,指导用药,对于低血钾者,补碱量宜小,或部分以0.3ml氨丁三醇(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代替。 2.脑复苏 (1)头部降温:以冰帽冰枕最常用,必要时全身降温,一般以33℃为宜,持续3~12h,脑损害严重者可能需维持2~5d。 (2)脱水:常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25~250ml,可与速尿20mg或甘油果糖交替使用,原有心功能不全者应尽量避免使用甘露醇或山梨醇,同时可与糖皮激素合用,如地塞米松10mg静注,2~4/d。 (3)冬眠疗法:对复苏时间长、有阵发性或持续性肢体抽搐者,可采用冬眠疗法,氢化麦角碱(海特琴)0.6mg、异丙嗪(非那根)50mg稀释至100~150ml静滴,或安定10mg静注,有呼吸不规则时禁用度冷丁,血压偏低或血容量不足者慎用氯丙嗪(冬眠灵)。 (4)高压氧治疗:脑缺氧、脑水肿持续时间较长,意识恢复较慢者可酌情使用高压氧治疗。 (5)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可选择性使用脑活素10~30ml静滴,1/d;胞二磷胆碱0.5~0.75g静滴,1/d。 3.心肺脑复苏后的处理 心脏复跳后,应检查有无肋骨骨折、气胸及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并查明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处理措施。 (1)巩固与维持心律:对以低血钾为原发病者,应立即补钾,严重低钾者,应在严密心电监护下用5%葡萄糖液将氯化钾稀释成0.5%~0.7%浓度静滴,随时监测血清钾。 对高钾血症导致的心脏骤停,应通过补充碳酸氢钠或克分子乳酸钠、极化液及利尿等降低血钾,严重者应行透析。急性心肌炎引起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不全所致的反复心脏停搏,可试用地塞米松5~10mg、阿托品0.5~1mg静注,异丙肾上腺素1~2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无效者改用心内膜临时起搏,防止心室颤动及心脏停搏的反复发生,对反复发生心室颤动者,应在纠正低钾、补充镁的同时静注利多卡因1~4mg/min,疗效不佳者改用或联用溴苄铵250mg静注或肌注,1/6~8h。 (2)改善心功能,纠正低血压:复苏后的早期低血压多数是由于心功能不全所致,应在适当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应用多巴胺2~10靏/(kg.min),必要时与阿拉明联用。心功能不全或中心静脉压增高时,可西地兰0.2~0.4mg、速尿20~40mg静注。有条件者应作血流动力学监测。 (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补碱量,所需5%碳酸氢钠(ml)=0.3×体重(kg)×(23-实测二氧化碳结合力mmol/L)。 (4)维持呼吸功能:正确合理使用呼吸机,注意调整各项参数。对自主呼吸延迟恢复者,应适量应用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3~6mg或尼可刹米0.375g肌注或静注,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5)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在血容量充足的条件下应适当利尿,如速尿20~40mg静注或肌注,持续少尿或无尿48h,或血尿素氮21.4~28.6mmol/L,或血肌酐44.2靘mol/L以上者应作血液或腹膜透析。 (6)加强营养支持,防治感染:不能进食者应行全静脉营养,包括高渗葡萄糖、复合氨基酸、脂肪乳和各种维生素,每天补充总热量8.38~12.55 kJ,有指征者应尽早拨除各种导管。防止感染可用青霉素480万~960万U/d,有感染证据者,亦可选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或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联用。 (向定成  辛达临) 过早搏动 【诊断依据】 1.可见于正常人,多与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过多吸烟、饮酒、饮浓茶和咖啡有关。也可见于冠心病、心肌炎、二尖瓣脱垂、肺心病、甲亢性心脏病。此外,洋地黄、 肾上腺素、 奎尼丁等毒性反应,低血钾、心导管检查或心脏手术过程也可引起。 2.一般无症状,发作频繁时可感心悸、心跳不规律或漏脉感。 3.可听到期前心搏,其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 4.心电图检查 (1)房性早搏:①提前出现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存在差异,P'波也可埋藏在前一心搏的T波内;②P'-R间期大于0.12s;③P'波下传的QRS波群可正常,或伴有心室内差异传导或未下传;④P'波之后的代偿间期不完全。 (2)房室交界性早搏:①提前出现逆行的P'波,可在QRS波之前,P'-R间期小于0.12s,或之后,R-P'间期小于0.2s,或埋藏于QRS波群中;②QRS波群可正常,或伴有心室内差异传导;③早搏后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期,但也可呈不完全性。 (3)室性早搏:①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其形态宽而畸形;②室性早搏之前,无提前发出的P波;③室性早搏之后,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期;④可呈多源性,多形性或联律性出现。 (5)室性早搏的 Lown's分级:Ⅰ级:偶发室性早搏(<30/h=;Ⅱ级:频发室性早搏(>30/h);Ⅲ级:多源性或多形性室性早搏;Ⅳ级:Ⅳa,室性早搏连发,即成对的室性早搏,Ⅳb,短阵室性心动过速;Ⅴ级:R on T室性早搏. 【检查】 1.心肌酶谱、血钾、钠、氯、钙、镁。 2.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室晚电位,活动平板试验。 3.胸片,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显像。 4.血甲状腺素(T3、T4、FT3、FT4、TSH)及有关药物浓度监测。 5.必要时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活检。 【治疗】 1.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 (1)病因治疗:如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活动、心力衰竭等。 (2)抗心律失常治疗:偶发房性早搏可不处理;有明显症状的频发房性早搏针对心脏病病因选用馐芴遄柚图粒缙蛰谅宥ㄐ牡冒玻】 1.胸片,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显像或心血池扫描。 2.24 h动态心电图,经食管心房调搏,心内电生理检查。 【治疗】 1.终止发作 (1)无明确心脏病病史者,可试用压迫双侧眼球15s或颈动脉窦按摩或刺激咽部等方法,通过刺激迷走神经而终止发作,无效者改用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维拉帕米(异搏定)5mg稀释后静注,必要时重复,总量为15~20mg。心律平35~70mg稀释后静注; 三磷酸腺苷10~15mg快速静注;西地兰0.4mg静注(稀释20ml),必要时重复,总量达1.2mg;胺碘酮75~150mg缓慢静注。对于由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上性心动过速者,可用10%氯化钾20ml + 5%葡萄糖500ml 静滴,同时用苯妥英钠0.1g稀释后静注。 (3)对伴有低血压或休克或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应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100~200 W.s)或超速起搏抑制等手段迅速终止发作。 2.预防发作 (1)药物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繁且不愿意或无条件行射频消融治疗者应用药物预防发作,常用心律平100~150mg,2~3/d;胺碘酮0.2g,3/d,5~7d后改为0.2~0.3g,1/d;异搏定40~80mg,2~3/d,索他洛尔40~80mg,2/d。 (2)有条件者应积极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诊断依据】 1.常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低血钾、奎尼丁中毒以及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或治疗等,尖端扭转型室速多见于Q-T间期延长综合征或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反应,如奎尼丁、胺碘酮等以及低血钾、低镁血症等。 2.突然发作与突然终止,少数病人可无自觉症状,多数发作时有心悸、全身乏力、眩晕和晕厥、休克,原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可诱发急性肺水肿、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者发展为心室扑动、心室纤颤、阿-斯综合征而猝死。 3.颈静脉搏动强弱不等,有时见"大炮波",心率多为150~200/min,节律不齐或不整齐,可强弱不等。 4.心电图检查示QRS波群宽大畸形(>0.125s),节律不甚规则,窦性P与QRS波群无关,呈房室分离,有时可见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尖端扭转型室速表现为一系列宽大畸形的QRS波群,频率在160~280/min。在同一导联上QRS波群的振幅和形态不断改变,约每隔3~10个心动周期逐渐或突然地改变方向,即其波峰方向围绕着基线扭转,呈短阵发作, 每次历时数秒至10余秒,发作间歇基础心律可为窦性或异位心律。 【检查】 1.血电解质、血镁。 2.胸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室晚电位,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显像或心血池扫描。 3.有持续的血流动力学紊乱者,应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4.心内电生理检查。 【治疗】 1.终止发作 (1)药物治疗:可选用下列药物之一,无效者换用另一药物,其中以利多卡因为首选。 利多卡因50~100mg静注,无效者5min后重复50mg,直至发作终止或总量达300mg;心律平70mg稀释后静注,必要时重复;慢心律200~250mg稀释后静注,胺碘酮150mg稀释后静注,必要时重复。如反复发作,上述药物终止发作后可改为静滴维持。 (2)同步直流电复律:急危重症病人使用利多卡因1~2次无效后,立即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100~300 W.s)。 2.预防复发 (1)发作终止后用有效药物维持,一般能终止发作的药物均能用于预防再发。 (2)射频消融术。 (3)反复发作且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有猝死倾向者,若条件允许应安装埋藏式自动除颤起搏器(ICD)。 3.病因治疗 在终止发作的同时应对心力衰竭、休克、心肌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心房扑动 【诊断依据】 1.常见病因与心房颤动基本相同。 2.可有心悸、气急、心律不规则或规则,有时心率可突然减半或突然加倍等临床表现。 3.心电图检查示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相同、形态如锯齿样的规则F波,心室率可规则或不规则(房室传导比例多为2~4:1),QRS形态与窦性心律时相同,或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呈宽大畸形。 【检查】 1.凝血因子Ⅰ,凝血酶原活动度等。 2.胸片,心电图,必要时动态心电图。 3.超声心动图,必要时食管超声心动图以排除左房内血栓形成。 4.针对病因的相应检查。 【治疗】 1.病因治疗。 2.中止发作:心房扑动持续时间较长者应予治疗。 (1)电复律(参见心房颤动)。 (2)洋地黄治疗:可加重房室传导阻滞,使心室率变慢或使之转为心房纤颤,停用洋地黄后可转复为窦性心律。常用西地兰0.4mg静注,或地高辛0.25mg,1/d。 (3)奎尼丁治疗:用于服洋地黄后仍为心房扑动者,或由心房扑动转为心房颤动持续1周而未能转复为窦性者,用法同心房颤动治疗。 (4)必要时可选择射频消融术。 3.预防复发:同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 【诊断依据】 1.多数为器质性心脏病的表现之一,常见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高血压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缩窄性心包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肌病、心肌炎、感染、手术后等,也可见于心房肌纤维变性的老年病人。部分病人原因不明,称之为特发性心房纤颤。 2.有心悸、气急或自觉心跳不规则等症状。 3.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率或快或慢,脉搏短绌及原发心脏病体征。 4.心电图检查示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f波,心室率不规则,形态同窦性心律,亦可伴室内差异传导呈现宽大畸形。 5.心房颤动分为阵发性(突然起止、短阵发作)和持续性心房纤颤(房颤持续时间>1个月)。 【检查】 1.凝血因子Ⅰ,凝血酶原活动度等。 2.胸片,心电图,必要时动态心电图。 3.超声心动图,必要时食管超声心动图以排除左房内血栓形成。 4.针对病因的相应检查。 【治疗】 1.治疗目的:①控制心室率、改善循环、纠正或防止心力衰竭;②有指征者转复心律;③预防心房纤颤复发;④尽可能治疗原发疾病;⑤防治并发症。 2.治疗原则及措施 (1)心室率不快且无心功能不全时仅需治疗原发病。 (2)心房纤颤伴心功能不全时,给予洋地黄及其他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同时限制活动或卧床休息。常用地高辛0.25mg,1/d,必要时西地兰0.4mg静注。 (3)心房纤颤心室率>100/min时,给予洋地黄治疗,若疗效不理想且无心功能不全者,可适当联用⒛缢恍脑嗍质跫暗臀侣樽淼取? 2.循环呼吸骤停,意识丧失,继之全身抽搐,呈阿-斯(Adams-Stokes)综合征。 3.心电图检查:①心室扑动:QRS波群与T波不能辨认,而代之以快速、均匀、连续的宽大扑动波,频率为150~250/min;②心室颤动:QRS波群与T波完全消失,而代之以形态不同、大小各异、极不均匀的颤动波,其频率约为200~500/min。 【检查】 1.心电图及心电监护。 2.急查血钾,必要时查可疑中毒的药物浓度以及血气分析。 3.复苏成功后完成针对病因的相应检查。 【治疗】 1.应立即进行非同步直流电复律,200 W.s开始,不成功者增加至300 W.s,心室扑动者大多能一次复苏成功,心室颤动波幅小且频率慢者可先静脉或心腔内注射肾上腺素1mg,再行电复律,无条件作电复律者,可立即心前区叩击2~3次,无效者静脉或心腔内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或溴苄铵250mg或盐酸普鲁卡因150~300mg,与此同时立即开始人工心脏按压。复律成功后用利多卡因1~4mg/min静滴,维持治疗防止复发。 2.心肺复苏 (1)胸外心脏按压:立即在病人心前区胸骨体上急速叩击2~3次,若无效,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70~80/min,以能触及股或颈动脉搏动且瞳孔不散大为有效标准,若无效或已出现广泛性肋骨骨折、气胸等应尽快改为开胸心脏按摩。 (2)人工呼吸:在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频率12~15/min,若2人操作则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次数可按5~6:1的比例进行,若1人兼作心、肺复苏,则每按压10~15次,连续吹气3次。宜尽早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简易气囊或机械性通气。 (3)心室颤动的紧急处理:经上述第一阶段建立人工循环和呼吸后2~3min心跳仍未恢复者,多数不能自动复律,此时应迅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建立静脉通路,行心电图检查和心电监护,若心电图示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应立即行胸外直流电复律,用200~300W.s,1次未能复律者可加大能量再次除颤,若已开胸按摩,则可用25~100W.s作心外膜直接除颤,若室颤波细小,可先肾上腺素1mg,静注或心内注射,使室颤波幅增高,频率增快后再除颤,易于成功,此期间内可重复利多卡因50~100mg或溴苄铵250mg或普鲁卡因150~300mg,静注。 在无除颤器时,可反复用上述药物除颤。在心跳未恢复前,应坚持人工心脏按压。 (4)慢而无效的心室自身节律的紧急处理:若因高血钾所致者,首选克分子乳酸钠60~100ml 静注,继之快速100~300ml  静滴;若属室颤经电或药物除颤后转为心室自主节律,可用克分子乳酸钠或甲氧明(甲氧胺)10mg稀释后静注,并可试用异丙基肾上腺素静滴,或阿托品0.5~1mg静注;无效者应紧急床边心脏起搏。 (5)心脏停搏的紧急处理:首选阿托品0.5~1mg,肾上腺素1mg,或异丙基肾上腺素0.5~1mg,静注,无效者应立即行床边心脏起搏,最好是经静脉心内膜起搏。 (6)纠正酸中毒:若心脏骤停3~5min未恢复者,予5%碳酸氢钠60~100ml静注,同时做血气分析,指导用药,对于低血钾者,补碱量宜小,或部分以0.3ml氨丁三醇(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代替。 3.脑复苏 (1)头部降温:以冰帽冰枕最常用,必要时全身降温,一般以33℃为宜,持续3~12h,脑损害严重者可能需维持2~5d。 (2)脱水:常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25~250ml,可与速尿20mg或甘油果糖交替使用,原有心功能不全者应尽量避免使用甘露醇或山梨醇,同时可与糖皮激素合用,如地塞米松10mg静注,2~4/d。 (3)冬眠疗法:对复苏时间长有阵发性或持续性肢体抽搐者,可采用冬眠疗法,氢化麦角碱(海特琴)0.6mg、异丙嗪(非那根)50mg稀释至100~150ml静滴,或安定10mg静注,有呼吸不规则时禁用度冷丁,血压偏低或血容量不足者慎用氯丙嗪(冬眠灵)。 (4)高压氧治疗:脑缺氧、脑水肿持续时间较长,意识恢复较慢者可酌情使用高压氧治疗。 (5)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可选择性使用脑活素10~30ml静滴,1/d;胞二磷胆碱0.5~0.75g静滴,1/d。 3.心肺脑复苏后的处理 心脏复跳后,应检查有无肋骨骨折、气胸及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并查明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处理措施。 (1)巩固与维持心律:对以低血钾为原发病者,应立即补钾,严重低钾者,应在严密心电监护下用5%葡萄糖液将氯化钾稀释成0.5%~0.7%浓度静滴,随时监测血清钾。 对高钾血症导致的心脏骤停应通过补充碳酸氢钠或克分子乳酸钠、极化液及利尿等降低血钾,严重者应行透析。急性心肌炎引起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不全所致的反复心脏停搏,可试用地塞米松5~10mg、阿托品0.5~1mg静注,异丙肾上腺素1~2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无效者改用心内膜临时起搏,防止心室颤动及心脏停搏的反复发生,对反复发生心室颤动者,应在纠正低钾、补充镁的同时静注利多卡因1~4mg/min,疗效不佳者改用或联用溴苄铵250mg静注或肌注,1/6~8h。 (2)改善心功能,纠正低血压:复苏后的早期低血压多数是由于心功能不全所致,应在适当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应用多巴胺2~10靏/(kg.min),必要时与阿拉明联用。心功能不全或中心静脉压增高时,可西地兰0.2~0.4mg、速尿20~40mg静注。有条件者应作血流动力学监测。 (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补碱量,所需5%碳酸氢钠(ml)=0.3×体重(kg)×(23-实测二氧化碳结合力mmol/L)。 (4)维持呼吸功能:正确合理使用呼吸机,注意调整各项参数。对自主呼吸延迟恢复者,应适量应用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3~6mg或尼可刹米0.375g肌注或静注,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5)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在血容量充足的条件下应适当利尿,如速尿20~40mg静注或肌注,持续少尿或无尿48h,或血尿素氮21.4~28.6mmol/L,或血肌酐442靘mol/L以上者应作血液或腹膜透析。 (6)加强营养支持,防治感染:不能进食者应行全静脉营养,包括高渗葡萄糖、复合氨基酸、脂肪乳和各种维生素,每天补充总热量8.38~12.55 kJ,有指征者应尽早拨除各种导管。防止感染可用青霉素480万~960万U/d,有感染证据者,亦可选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或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联用。 病窦综合征 【诊断依据】 1.可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及外科创伤等,部分为家族性,但也有原因不明者。 2.发病隐匿,病程缓慢,病情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有脑、心、肾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甚至发生阿-斯综合征及猝死。 3.心电图有以下一项或多项表现: (1)窦房传导阻滞。 (2)窦性停搏。 (3)持续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在50/min以下,常伴房室交界性逸搏、窦房阻滞或窦性停搏。 (4)单独窦缓者应有下列一项或多项试验的异常结果: 激发试验:①阿托品试验或异丙肾试验时窦性心率<90/min,或出现窦房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或原有交界心律持续存在;②运动试验后,心率较正常人运动后心率标准低,并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窦房传导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 电生理检查:①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测定,正常值<1400ms, 60岁以上者可达1500 ms,大于1600ms提示窦房结功能低下,大于2000ms可以明确诊断;②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超过450ms说明窦房结功能异常;③窦房传导时间,大于1500ms提示有窦房传导障碍。 (5)窦性心动过缓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交替出现。 【检查】 1.血钾、钠、氯、钙、镁。 2.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或阿托品试验,超声心动图。 3.食管心房调搏试验。 【治疗】 1.病因治疗。如心肌炎、急性心肌缺血等(参见相关内容)。 2.避免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如冒⑼衅?.5~1mg或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50~500ml液体中静滴,亦可山莨菪碱(654-2)10mg肌注。 4.有心源性昏厥者安置起搏器。 房室传导阻滞 【诊断依据】 1.I°房室传导阻滞(AVB):成人P-R间期≥0.20s,儿童P-R间期超过正常高限者,病人可无症状。 2.Ⅱ°AVB (1)莫氏I型(亦称文氏现象):①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出现P波不能下传,心室脱落后第一个下传的P-R间期正常或接近正常,QRS波形正常;②心室脱落造成的R-R间隔为文氏周期中最长的,但少于任何两个短的心动周期之和;③P-R间期的增长量渐减,R-R间隔逐渐缩短。 (2)莫氏Ⅱ型:P-R间期正常或延长且固定,但QRS有周期性脱落。 3.高度AVB:房室传导比例3:1以上,P-R周期固定,QRS正常或增宽,常伴有交界性逸搏。 4.Ⅲ°AVB:①P波为窦性P波,正常顺序发生;②QRS顺序出现,可为交界性或室性;③P波与QRS互不相关,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检查】 1.如为风湿性疾病须查风湿活动的项目,如血沉、抗"O"、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C3等。 2.如为冠心病者应查血脂、血糖等,必要时应做冠状动脉造影。 3.心电图,必要时行活动平板试验及阿托品试验。间歇性AVB应做动态心电图。 4.胸片,超声心动图。 5.必要时行电生理检查,以确定阻滞的部位。 【治疗】 1.心电监护:对伴有心源性脑缺血或血流动力学紊乱者,应进行心电、血压监护。 2.病因治疗:各种原发心脏病的治疗,如为风湿热则抗风湿治疗,如为冠心病心肌梗死,按有关常规治疗,如为洋地黄过量则停用洋地黄并行药物对症治疗等。 3.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及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的药物治疗:阿托品0.5~1mg或山莨菪碱 10mg静注或肌注,异丙基肾上腺素1mg + 10%葡萄糖液500ml静滴等。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风湿热、急性心肌炎等所致的急性传导阻滞。常用地塞米松10~30mg/d,根据病情连用2~5d。 5.安置临时或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对于急性病因导致的暂时性高度或完全传导阻滞,药物治疗无效且有血流动力学紊乱者,宜安放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不可逆性病变者则需安置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 室内传导阻滞 【诊断依据】 1.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多见于右心负荷过重的心脏病病人,如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等。 (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①V1导联呈现"M型"波,即rsR'波,I、aVL、V5导联有宽大的S波;②QRS时间≥0.12s;③继发性ST-T改变,其方向与QRS主波相反。 (2)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改变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仅QRS时间<0.12s。 2.左束支传导阻滞 (1)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①V5、V6及I、aVL导联Q波消失,而呈宽大切迹的R波,V1、V2导联呈宽大的QS或rS波;②QRS时间≥0.12s;③继发性ST-T改变与QRS主波相反。 (2)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其心电图波形基本同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而仅QRS时间<0.12s。 (3)左前分支传导阻滞:①额面心电轴左偏(-30~-90°之间);②I、aVL导联呈qR波,RaVL>RI;③Ⅱ、Ⅲ、aVF呈rS波,且SⅢ>SⅡ;④QRS时间在0.1~0.11s。 (4)左后分支传导阻滞:①额面心电轴右偏在+90~+180°;②I、aVL呈rS波,Ⅱ、Ⅲ、aVF呈qR波;③QRS时间<0.12s。 3.双束支传导阻滞:可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阻滞; 交替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与右束支传导阻滞;I°AVB合并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 4.三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称为三束支传导阻滞,又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三束支传导阻滞,前者即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检查】 1.胸片,心电图,必要时行活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监测,超声心动图。 2.必要时行心肌显像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 3.电生理检查。 【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者应尽快改善心肌供血状态,药物所致者停用可能加重传导阻滞的一切药物。 2.心肌营养药物治疗:如补充肌苷、维生素C等。 3.合并症的治疗:如有心力衰竭则按心力衰竭处理,有其他心律失常者按心律失常章节进行治疗。 4.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双束支以上传导阻滞且有心源性脑供血不足病史者应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预激综合征 【诊断依据】 1.典型的心电图具有下列特征(W-P-W综合征):①P-R间期小于0.12s,P波为窦性;②QRS时限大于0.11s;③QRS波起始部粗钝或有切迹(称预激波或delta波,代表心室的提早激动);④P-J间期小于0.27s;⑤常有继发性ST-T改变,通常T波与预激波的方向相反;⑥常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 2.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1)LGL综合征(短P-R综合征):①P-R间期小于0.12s;②QRS正常,无预激波;③易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Mahaim型:①P-R间期正常;②QRS时限>0.11s;③QRS波起始部有预激波。 【检查】 1.血钾、钠、氯、钙、镁拟行手术或射频消融治疗者查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因子Ⅰ等。 2.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3.必要时行食管调搏、心内电生理检查。 【治疗】 1.药物治疗 (1)顺向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宜选用延长房室结不应期的药物,如异搏定5mg、心得安1~2mg、胺碘酮150mg、三磷酸腺苷 5~10mg静注,必要时重复;亦可选用心律平35~70mg静注。 (2)逆向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宜选用延长旁道不应期的药物,如普鲁卡因酰胺500mg缓慢静注、胺碘酮150mg静注,或心律平35~70mg静注。 (3)预激合并心房纤颤:宜用延长旁道不应期的药,常用心律平、胺碘酮等。 (4)预防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繁者,应口服抗心律失常药加以预防。可选用心律平0.1~0.15g,2~3/d,心得安10~30mg,3/d等。 2.经食管心房调搏:对药物治疗无效或有禁忌证者可试用食管心房调搏,用超速起搏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 3.电复律:药物治疗无效,或有药物禁忌证,或病情危重,须紧急同步直流电复律。在心电监护下,安定20~30mg静注,至病人意识朦胧时用100~200 W.s进行同步直流电复律,必要时可先行药物准备。 4.手术或射频治疗(参见阵发性心动过速)。 Q-T间期延期综合征 【诊断依据】 1.常见于青年及儿童,有家族性倾向,常以一过性黑朦、晕厥或猝死为首发症状,多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部分病人伴有听力障碍。 2.心电图检查示Q-T间期延长,Q-Tc(校正的Q-T间期)>0.44s,伴有T波增宽或异常U波,运动时,Q-T间期反而延长。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检出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如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并常有窦性心动过缓。 【检查】 1.血镁。 2.胸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3.必要时心内电生理检查。 4.听觉功能检查。 【治疗】 1.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及精神刺激。 2.药物治疗:首选馐芴遄柚图粒牡冒?)多发性关节炎:游走、多发的关节红肿热痛及触痛。 (3)舞蹈症:无目的的快速不自主运动,常有肌肉软弱或行为异常。 (4)边缘性红斑:出现边缘清晰、中央苍白、易消散的粉红色皮疹,大小不一,不痒不硬不痛,触之能褪色,常发于躯干及肢体近端。 (5)皮下结节:好发于大关节的伸侧,尤以肘、膝、腕关节的伸侧,硬而不痒。 3.次要表现 (1)有风湿热病史或有风湿性心脏病。 (2)一个以上关节痛,但无红肿及触痛,无关节功能受限。 (3)发热,一般在38℃左右。 (4)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白血细胞计数增多。 (5)心电图有Ⅰ°~Ⅱ°房室传导阻滞及各种心律失常。 具有2条主要表现或1主要表现、2条次要表现,同时有近期的链球菌感染病史者基本可以诊断为风湿热。 4.原有风湿性心脏病,根据以上标准不能肯定风湿活动者,以下几条可以作为风湿活动的参考:①原有心脏杂音出现性质的改变或新出现的杂音;②近期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或心功能减退;③出现难治性心力衰竭;④新近出现的心律失常;⑤有发热、多汗及全身乏力;⑥心力衰竭时血沉正常,心力衰竭纠正后血沉反而加快;⑦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且有心脏症状加重;⑧抗风湿治疗后病情好转。 对不能确定的风湿活动病人,病情允许时进行随访,必要时进行诊断性治疗。 【检查】 1.血沉,血常规C反应蛋白,抗"O",抗链激酶抗体,咽试子培养。 2.有心肌炎者,在急性期查肌酸磷酸激酶(CPK)、CPK同功酶(CPK-MB)、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1)等心肌酶谱。 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4.必要时抽血行细菌培养。 5.免疫球蛋白检测。 6.必要时行心音图检查。 【治疗】 1.卧床休息直至心脏炎控制后一个月方渐增加运动量。 2.增加营养及多种维生素类。 3.清除链球菌感染,一般用青霉素640万~960万U/d静滴,连续2周,后改用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120万U肌注,1次/1~2周,2~4月后改为每月1次,坚持用药5~10年。 4.青霉素过敏可改用红霉素或林可霉素(洁霉素)治疗2周。 5. 抗风湿治疗: 阿司匹林 3~6g/d,分3次口服,儿童剂量减半,用药至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后减量,至风湿活动静止后2周。一般用药6~12周。 6.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强的松)30~45mg/d ,清晨一次口服,或地塞米松4.5~9mg,1/d,用药2~4周。 7.保护胃粘膜的治疗:可用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 8.如心力衰竭加重者,应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可用洋地黄及非洋地黄类,如地高辛0.25mg,1/d。 9.经抗风湿治疗无效,主要因心瓣膜机械障碍而心功能急剧恶化者,可在抗风湿的同时行外科手术或球囊扩张术等。 二尖瓣狭窄 【诊断依据】 1.早期为左房衰竭期,逐渐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咯血等;以后出现右心衰竭,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浮肿等。 2.二尖瓣面容,心尖部可扪及舒张期细震颤。第一心音亢进带拍击性,肺动脉瓣第二心单音分裂、亢进,二尖瓣开瓣音,心尖区舒张期局限的低调隆隆样杂音。 3.胸部后前位及左侧位吞钡照片可有左房压迹,右室扩大及主动脉结缩小等改变。 4.心电图检查示二尖瓣P波,右室肥厚,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 5.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二尖瓣口狭窄,瓣膜增厚粘连,左房右室大,二尖瓣活动曲线呈城墙样改变,多普勒探及左室内舒张期湍流频谱等改变。 【检查】 1.血沉、抗"O",C-反应蛋白。拟手术者(含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查血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2.血培养及药敏试验。 3.X线胸部后前位片、左侧位吞钡照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必要时行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 4.如年龄大且拟行手术治疗者,术前应行肺功能检查。年龄>60岁(男性>50岁)者,术前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治疗】 1.一般治疗:限制体力活动,限制钠盐摄入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 2.风湿活动时用青霉素预防感染,用阿司匹林或激素抗风湿治疗。参见风湿热的治疗。 3.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4~6周。 4.左房和(或)右心衰竭,以利尿为主,辅以适量的地高辛治疗,速尿20mg,1~2/d,地高辛0.25mg/d,注意防治电解质紊乱,适当补钾。 5.快速性心房纤颤时用西地兰、地高辛控制心室率;如西地兰0.2~0.4mg稀释后静注,后用地高辛0.25mg,1/d,必要时进行药物或电复律(参见房颤的相关内容)。肠溶阿司匹林0.1g,1/d,必要时华法林等预防心房内血栓形成。 6.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是解除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单纯性二尖瓣狭窄或伴轻度二尖瓣返流或轻度主动脉瓣病变,钙化不明显,无左房血栓及栓塞史,心功能Ⅱ~Ⅲ级且无风湿活动及严重瓣下结构病变者,可选用球囊成形术,术后93%~100%病人的症状和心功能可获得改善,运动耐量增加。 7.术前准备:①病重者应半卧、吸氧;②有风湿活动者先抗风湿治疗;③强心、利尿、补钾治疗,使心功能达到3级以上者手术较为安全;④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特别是钾的平衡;⑤注意纠正营养失衡。 8.手术方式及要点:单纯二尖瓣狭窄者可用闭式二尖瓣分离或用导管球囊扩张,直接二尖瓣交界切开、成形以及二尖瓣置换术;合并关闭不全者,多数要行瓣膜置换术,部分可采用成形术。解除狭窄的同时,又不增加返流,特别是成形术,应反复测试有无返流,若成形不满意应即改换瓣术,换瓣者宜选择合适的人造瓣膜,可采用连续或间断缝线置瓣,缝合应严密,防止损伤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房室结、主动脉瓣,防止瓣周渗漏,检查瓣叶活动度,若保留后瓣叶,应注意组织折叠好,防止保留组织卡瓣。 9.术后处理:按一般体外循环术后处理。①呼吸机支持6~18 h;②循环支持,强心、利尿、正性肌力药物使用;③维持血容量,维持中心静脉压为0.98~1.47kPa(10~15cmH2O),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血钾在4.0~4.5mmol/L;④抗凝治疗,拔除纵隔、心包引流管后,当日服华法林3.0mg,维持凝血酶原时间为20~30s;⑤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常用青霉素或先锋霉素V,视体温及血常规检查情况再调换抗生素,必要时作细菌培养、药敏指导用药。 二尖瓣关闭不全 【诊断依据】 1.轻度者可无症状,随病变进展或心功能降低逐渐出现疲乏、无力、心悸、劳累后气促或呼吸困难,少数左房增大显著者可有右侧胸痛及吞咽不适感,严重者可有急性肺水肿及咯血。 2.心尖区有一响亮、粗糙、音调高、时限较长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或背部传导,杂音常掩盖第一心音;常伴增强的第三心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分裂。 3.胸片示左房、左室扩大及肺淤血表现。 4.心电图早期提示左房肥大、左室肥厚伴劳损;后期有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双室肥大的表现。 5.超声心动图可见二尖瓣肥厚及关闭不全,并可测量左房、左室扩大及室壁增厚程度,多普勒可在左房内探及二尖瓣返流频谱。 【检查】 1.血沉,抗"O",C-反应蛋白。 2.血培养加药敏试验。 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4.年龄>60岁(男性>50岁)者,换瓣术前宜行冠状动脉造影。 【治疗】 1.病因治疗:如对伴有风湿活动的病人进行抗风湿治疗。 2.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般首选青霉素,宜在1000万U/d以上,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酌情调整剂量,疗效不显著者可换用头孢菌素类或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相应抗生素。 3.有心功能不全者应选用合适的扩血管药:硝酸酯类,如消心痛10mg,3/d,中重度心力衰竭者可静滴硝酸甘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开搏通12.5~25mg,3/d,或依那普利5~10mg,1/d。 在扩血管治疗的同时强心、利尿,地高辛0.25mg,1/d,速尿20mg,1~2/d,症状较重者西地兰0.2~0.4mg静注,速尿20mg静注,根据病情必要时可重复应用。 4.抗心律失常,应根据心律失常性质选择不同药物 偶发房性早搏可不处理;频发房性早搏针对心脏病病因选用馐芴遄柚图粒缙蛰谅宥ㄐ牡冒玻ǎ? 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3.必要时心导管检查。 【治疗】 1.针对病因治疗。 2.适当限制体力活动。 3.预防及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1).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应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抗生素,一般应联合应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无血培养结果时首选青霉素,急性者用2000万~3000万U/d,亚急性者用1000万~2000万U/d以上,如疗效不佳,5~7d后可增至3000万~4000万U/d,可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如链霉素0.75g肌注,1/d;无效者改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或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作调整。疗程要足够长,一般为4~6周,要至少连续3次以上血培养阴性,体温、血象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方可考虑停药。 (2).积极治疗心功能不全(参见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内容)。 (3).抗心律失常治疗: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择相应药物 (参见心律失常的相关内容)。 (4).有栓塞并发症者,可根据栓塞部位及病情适当使用抗凝疗法,肝素首剂30mg静注,以后800~1000U/h静滴,华法林初次5~10mg/d,3~5d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或INR值调整剂量,维持量一般为2.5~10mg/d。 (5).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选择瓣膜修补、瓣膜置换或感染性动脉瘤的切除术。 4.出现心功能不全者应适量应用洋地黄治疗,如地高辛0.25mg,1/d(参见心功能不全相关内容),出现心绞痛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如消心痛10mg,3/d,或其它中、长效制剂;若出现下肢水肿应使用利尿剂,但不宜过量,防止发生心排血量降低。 5.严重者应积极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1)主动脉瓣置换术:主动脉瓣叶硬化严重或伴有重度钙化不适合作交界切开术,或交界切开术后产生明显关闭不全者,应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用人造瓣膜置换。 (2)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要点:①剪除瓣膜要适中,不宜过多或过少,特别是瓣膜钙化明显、影响瓣环、嵌入心肌者,剪除时慎防剪穿心肌、管壁、室间隔,或损伤二尖瓣前叶;②置换的人造瓣膜宜选用中央血流,且瓣口相对较大的类型(型号),如瓣环(或瓣窦)过小,则需切开瓣环,做扩大瓣环处理;③置换瓣膜缝针应确切缝于瓣环上,不宜过疏过密,缝针过疏易造成缩环,下瓣困难,易漏;④置换瓣膜就位要确切,缝线打结要紧,防瓣周漏,线尾长度以2.0mm,以免干扰瓣叶启闭;⑤防止冠状动脉开口损伤、阻塞。 6.术后处理:一般处理同二尖瓣狭窄术后处理。注意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注意神经系统和心、肺、肝、肾功能,维护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血容量与心脏排血量接近正常。术后早期辅助呼吸、激素应用、抗生素治疗。术后2~3日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开始抗凝治疗,一般用华法林1.5mg开始,1/d,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一般保持凝血酶原时间为 20~30s,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硝普钠)应用等。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诊断依据】 1.轻症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心功能失代偿时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左心衰竭症状,可出现心绞痛和体位性头昏。 2.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高调、递减型泼水样杂音,该部位第二音减弱或消失,有时可在心尖区间闻及舒张中或晚期隆隆样t杂音。周围血管征阳性:毛细血管搏动,水冲脉,枪击音,脉压差增大。 3.胸片示左室增大,并有主动脉弓凸出。 4.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左室肥厚。 5.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左室腔扩大。 【检查】 1.血沉,抗"O",C-反应蛋白。 2.有细菌性心内膜炎时行血培养加药敏试验。 3.拟手术者查血型,凝血因子Ⅰ,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等。 4.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5.年龄>60岁(男性>50岁),拟行手术治疗者,应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治疗】 1.一般治疗:参见二尖瓣狭窄。 2.有心力衰竭者应行强心利尿治疗:西地兰0.4mg静注,或地高辛0.25mg,1/d,双氢克尿噻25mg,2/d,或速尿20mg,静注或口服,1~2/d,开博通12.5~25mg,3/d,依那普利5~20mg,1/d。 3.抗心律失常:应根据心律失常性质选择不同的药物(参见心律失常的相关内容)。 4.抗风湿治疗:有风湿活动者应抗风湿治疗(参见风湿热有关内容)。 5.有细菌性心内膜炎时,应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4~6周。最常用青霉素1000万~2000万U/d。 6.外科治疗: (1).手术适应证:①有症状者均应抓紧手术治疗;②对尚无临床症状的病例,凡心胸比率>55%,或左心室舒张期末径>55mm者;③脉压差>6.67kPa(50mmHg),体循环收缩压超过18.7kPa(140mmHg),舒张压5.33kPa(40mmHg)以下时者;④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出现频繁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应在适当准备下,行急诊抢救手术。 (2).术前准备:同主动脉瓣狭窄术前准备,超过50岁者术前应行冠状动脉造影,心功能不全者,术前可适当用扩血管药物治疗。 (3).手术方式及要点 ①主动脉瓣瓣膜成形术:先天性或后天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如瓣膜条件良好,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行成形术。瓣叶悬吊术。适用于单个瓣叶脱垂所致的关闭不全;瓣叶修补术。适用于单瓣叶的穿孔。 ②主动脉瓣置换术:不适用于瓣膜成形术者。两瓣膜匹配;主动脉瓣置换缝线应确实缝在环上;余同主动脉瓣狭窄瓣膜置换术。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诊断依据】 1.部分病人无症状,部分病人可有心前区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头昏乏力,个别可有晕厥发作,甚至猝死。 2.心尖区有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伴有或不伴有收缩晚期杂音,有些病人仅听到收缩晚期或全收缩期杂音。少数病人既无喀喇音亦无杂音。凡可使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减少(前负荷减低)的因素,如直立位、Valsalva动作、心动过速、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或异丙肾上腺素等,均可使瓣叶脱垂出现较早和加重,致使喀喇音提前,收缩期杂音延长;反之,凡可使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多的因素如蹲位、心动过缓、口服心得安等均可使瓣叶脱垂出现较迟和减轻,使喀喇音延迟,收缩期杂音缩短。升压药可使杂音增强但不延长。 3.无特异性心电图改变,部分病人可表现为Ⅱ、Ⅲ、aVF等导联的ST段轻度压低,T波低平,倒置,Q-T间期延长,以及各种早搏、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 4.胸片可无异常表现,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可有左心室或左心房增大,若行左室造影则可证实二尖瓣脱垂和返流。 5.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收缩期二尖瓣前叶或后叶向左心房突出,超过瓣环连接线。M型超声显示:①收缩期二尖瓣曲线呈吊床样改变,可判断为全收缩期或收缩中、晚期脱垂;②左心房内可见脱垂的二尖瓣回声,多普勒探查,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可于左心房内探及收缩期返流频谱。 【检查】 1.血沉,C-反应蛋白,抗"O"等。 2.胸片,心电图,必要时动态心电图及运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3.必要时左心室造影。 【治疗】 1.无症状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情绪焦虑者适当应用镇静剂,如西地泮2.5~5mg,1~3/d。 2.有症状者首选祝ㄋ倌颍?0mg,1~2/d;洋地黄类药选用地高辛(狄戈辛)0.25mg,1/d,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可用0.125mg,1/d,必要时临时加用毛花甙丙(西地兰)0.2~0.4mg稀释后静注;血管扩张剂选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mg,3/d,哌唑嗪(脉宁平)1~5mg,3/d,必要时静脉用硝酸甘油、 酚妥拉明(立其丁)、硝普钠等。 (2)应用可改善心力衰竭自然病程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用卡托普利(开博通)12.5~50mg,3/d,依那普利(悦宁定)5~20mg,1/d,肾功能不全者可用贝那普利(洛汀新)10mg,1/d,或福辛普利钠(蒙诺)10mg,1/d,不能耐受者可改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科素亚)50~100mg,1/d。 (3)如上述药物无效,可加用非强心甙类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多巴胺(3-羟酪胺)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4)馐芴遄柚图粒涸诔浞值难蟮鼗啤⒗┭芤┘袄蚣林瘟频幕∩希舨∪诵穆嗜云欤俅仓⒆锤纳撇幌灾稍谘厦芄鄄煜录佑眯〖亮库受体阻滞剂,常用美托洛尔(美多心安)或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开始用6.25mg,病情无恶化者渐增至12.5~25mg,3/d。 (5)镇静安眠剂:烦躁不安或失眠者用地西泮(安定)、吗啡或哌替啶(度冷丁)等。 (6)较大量胸腔或腹腔积液影响呼吸者,应穿刺放液。 (7)注意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尤其是长期服用利尿剂者应常规补钾,以氯化钾控释片(补达秀)0.5~2.0g,1~3/d。 (8)其他治疗:包括机械辅助循环,超滤疗法或心脏移植等。 6.合并严重二尖瓣返流,内科治疗效果欠佳者,应行换瓣手术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 【诊断依据】 1.可发生在原有或无心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基础之上, 前者多为急性起病,后者一般起病稍缓慢,发病前多有感染病史,如上呼吸道感染、分娩、拔牙、扁桃体摘除、皮肤化脓性感染、有创性检查或心血管手术等。 2.可以呈现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发热,急性者多有寒战、高热,亚急性者多为不规则发热,常伴有消瘦、乏力、进行性贫血及全身衰弱。 3.心界扩大,出现新的心脏杂音或原有的杂音性质及响度发生改变是该病的显著特征之一。常可见皮肤、粘膜淤点、多发性栓塞或转移性脓肿。 4.血白细胞计数增加,核左移,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呈进行性贫血,血沉快;尿中可出现蛋白及红细胞,急性者血培养阳性率较高,亚急性病人尤其是使用抗生素后阳性率较低。 5.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新的瓣膜病变、赘生物及异常多普勒血流频谱,并可见房室腔呈不同程度扩大。 【检查】 1.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 2.血培养加药敏试验。 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治疗】 1.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应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抗生素,一般应联合应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无血培养结果时首选青霉素,急性者用2000万~3000万U/d,亚急性者用1000万~2000万U/d以上,如疗效不佳,5~7d后可增至3000万~4000万U/d,可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如链霉素0.75g肌注,1/d;无效者改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或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作调整。疗程要足够长,一般为4~6周,要至少连续3次以上血培养阴性,体温、血象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方可考虑停药。 2.积极治疗心功能不全(参见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内容)。 3.抗心律失常治疗: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择相应药物 (参见心律失常的相关内容)。 4.有栓塞并发症者,可根据栓塞部位及病情适当使用抗凝疗法,肝素首剂3000U静注,以后800~1000U/h静滴,华法林初次5~10mg/d,3~5d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或INR值调整剂量,维持量一般为2.5~10mg/d。 5.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选择瓣膜修补、瓣膜置换或感染性动脉瘤的切除术。 病毒性心肌炎 【诊断依据】 1.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后1~3周内或急性期中出现下列表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脑缺氧、奔马律、心包摩擦音、心脏扩大。 2.上述感染后1~3周内或发病同时新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而在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前出现下列心电图改变:①房室或窦房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②2个以上导联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mV,或多个导联ST段异常抬高或有异常Q波者;③频发多形、多源,成对或并行性早搏,短阵、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扑动或颤动等;④2个以上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倒置、平坦或降低为≤1/10R;⑤频发房性或室性早搏。 具有以上1~3项任何1项即可诊断, 具有4或5或无明显病毒感染史者要补充以下指标以助诊断:左室收缩功能减弱或病程早期有心肌酶升高。 3.有条件应行以下病原学检查:①粪便、咽拭物分离出柯萨奇或其他病毒及(或)恢复期血清中同型病毒抗体滴度较第1份血清升高4倍(双份血清应相隔2周以上)或首次滴度>1:640者为阳性,>1:320者为可疑;②心包穿刺液分离出柯萨奇或其他病毒;③从心内膜、心肌或心包分离出病毒或特异性荧光抗体检查阳性;④对尚难确诊者可长期随访。在有条件时可作心肌活检以助诊断;⑤在考虑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时应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肌炎、冠心病、结缔组织病及代谢性疾病等。 【检查】 1.血沉,血镁,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 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3.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测定,有条件者作病毒分离。 4.必要时心肌活检。 【治疗】 1.充分休息至心率、心脏大小和功能恢复正常后3~6个月。有严重心律失常者应心电监护,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2.增强心肌营养及代谢:适当补充维生素B1、C、E,三磷酸腺苷、辅酶A、辅酶Q10以及果糖等促进心肌代谢药物,血压偏低者可适当应用参麦,具有抗氧化自由基作用的中成药,如茶多酚、虫草制剂等。 3.抗感染:合并细菌性感染者,适当选择使用抗生素。有明确病毒感染证据者,应进行相应的抗病毒治疗。 4.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病人出现高热不退、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 严重心力衰竭病人可试用短程激素疗法,如地塞米松10~20mg/d,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停药。 5.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 (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1.病因及诱因治疗:如治疗高血压,改善心肌供血,控制感染。 2.非药物治疗:低盐、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减轻体力及精神负荷,注意休息。 3.药物治疗 (1)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洋地黄类药,必要时联合用药。利尿剂常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25mg,1~2/d,或呋塞米(速尿)20mg,1~2/d;洋地黄类药选用地高辛(狄戈辛)0.25mg,1/d,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可用0.125mg,1/d,必要时临时加用毛花甙丙(西地兰)0.2~0.4mg稀释后静注;血管扩张剂选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mg,3/d,哌唑嗪(脉宁平)1~5mg,3/d,必要时静脉用硝酸甘油、 酚妥拉明(立其丁)、硝普钠等。 (2)应用可改善心力衰竭自然病程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用卡托普利(开博通)12.5~50mg,3/d,依那普利(悦宁定)5~20mg,1/d,肾功能不全者可用贝那普利(洛汀新)10mg,1/d,或福辛普利钠(蒙诺)10mg,1/d,不能耐受者可改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科素亚)50~100mg,1/d。 (3)如上述药物无效,可加用非强心甙类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多巴胺(3-羟酪胺)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4)馐芴遄柚图粒涸诔浞值难蟮鼗啤⒗┭芤┘袄蚣林瘟频幕∩希舨∪诵穆嗜云欤俅仓⒆锤纳撇幌灾稍谘厦芄鄄煜录佑眯〖亮库受体阻滞剂,常用美托洛尔(美多心安)或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开始用6.25mg,病情无恶化者渐增至12.5~25mg,3/d。 (5)镇静安眠剂:烦躁不安或失眠者用地西泮(安定)、吗啡或哌替啶(度冷丁)等。 (6)较大量胸腔或腹腔积液影响呼吸者,应穿刺放液。 (7)注意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尤其是长期服用利尿剂者应常规补钾,以氯化钾控释片(补达秀)0.5~2.0g,1~3/d。 (8)其他治疗:包括机械辅助循环,超滤疗法或心脏移植等。 参见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相关内容。 扩张型心肌病 【诊断依据】 1.缓慢发展的心功能不全表现,以胸闷、气急、乏力、上腹饱胀不适、下肢水肿为常见,有时可发生栓塞现象。 2.心界扩大、心率快、心音减弱,可闻舒张期奔马律及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可反复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两肺底湿罗音,肝大、下肢水肿及胸腹水体征。 3.心电图示广泛性ST-T改变、房室肥大及各种心律失常,亦可出现病理性Q波。 4.胸片示心影增大呈球形,少数以左心室和左心房增大为主,心搏动减弱、多有轻或中度肺淤血。 5.超声心动图示心脏扩大,室壁稍厚或正常或变薄,室壁运动普遍减弱,射血分数降低。 6.需排除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等其他心脏疾患。 7.部分病人心肌活检可提供诊断依据。 【检查】 1.胸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晚电位,必要时运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2.核素心肌显像及心血池扫描。 3.诊断困难者需行心内膜心肌活检及心导管检查。 【治疗】 1.适当休息,防止过劳:有心功能不全者应严格控制体力活动,防止心脏进行性扩大。 2.治疗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 (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1.病因及诱因治疗:如治疗高血压,改善心肌供血,控制感染。 2.非药物治疗:低盐、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减轻体力及精神负荷,注意休息。 3.药物治疗 (1)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洋地黄类药,必要时联合用药。利尿剂常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25mg,1~2/d,或呋塞米(速尿)20mg,1~2/d;洋地黄类药选用地高辛(狄戈辛)0.25mg,1/d,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可用0.125mg,1/d,必要时临时加用毛花甙丙(西地兰)0.2~0.4mg稀释后静注;血管扩张剂选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mg,3/d,哌唑嗪(脉宁平)1~5mg,3/d,必要时静脉用硝酸甘油、 酚妥拉明(立其丁)、硝普钠等。 (2)应用可改善心力衰竭自然病程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用卡托普利(开博通)12.5~50mg,3/d,依那普利(悦宁定)5~20mg,1/d,肾功能不全者可用贝那普利(洛汀新)10mg,1/d,或福辛普利钠(蒙诺)10mg,1/d,不能耐受者可改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科素亚)50~100mg,1/d。 (3)如上述药物无效,可加用非强心甙类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多巴胺(3-羟酪胺)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4)馐芴遄柚图粒涸诔浞值难蟮鼗啤⒗┭芤┘袄蚣林瘟频幕∩希舨∪诵穆嗜云欤俅仓⒆锤纳撇幌灾稍谘厦芄鄄煜录佑眯〖亮库受体阻滞剂,常用美托洛尔(美多心安)或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开始用6.25mg,病情无恶化者渐增至12.5~25mg,3/d。 (5)镇静安眠剂:烦躁不安或失眠者用地西泮(安定)、吗啡或哌替啶(度冷丁)等。 (6)较大量胸腔或腹腔积液影响呼吸者,应穿刺放液。 (7)注意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尤其是长期服用利尿剂者应常规补钾,以氯化钾控释片(补达秀)0.5~2.0g,1~3/d。 (8)其他治疗:包括机械辅助循环,超滤疗法或心脏移植等。 (分别参见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治疗)。 对此类充血性心力衰竭,一般主张在长期小剂量洋地黄、足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扩血管药和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馐芴遄柚图粒缑蓝嘈陌不虬滨P陌泊?杉冶谠龊裼纫允壹涓粼龊裎酰浜穸龋?4mm,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比例>1.3:1,二尖瓣前叶于收缩中晚期前移,左室流出道狭窄或左室腔狭小,多普勒可探及左室流出道收缩中期湍流频谱。 6.心导管检查示左室腔与左室流出道间有收缩期压力阶差,左室造影可见室间隔增厚,左室腔狭小。 7.心肌活检可提供具有诊断参考价值的病理学结果。 【检查】 1.胸片,心电图,必要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2.必要时心肌核素检查。 3.部分病人需行心导管检查及心肌活检。 【治疗】 1.适当限制活动,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及重体力活动。 2.药物治疗:目前仅嘁孕募禄蛑鸾ゼ又氐睦土π院粑盐追⒅⒆矗现卣叱鱿忠辜湔蠓⑿院粑鸦蚨俗粑讨鱿钟也嘈牧λソ弑硐秩缦轮≈住⒏沃状蟆⒏尉被亓髡餮粜院托亍⒏骨换旱取? 3.心脏扩大,第一心音低钝,二、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返流性杂音,发生心力衰竭时可出现奔马律及双肺底细湿罗音。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心房纤颤等。 4.胸片及超声心动图示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电图检查示各种心律失常及低电压、T波改变。 5.戒酒后心脏改变呈可逆性改变。 【检查】 1.血糖,血脂,凝血因子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或凝血酶原活动度。 2.胸片,心电图,必要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3.必要时核素心血池扫描及心肌活检。 【治疗】 1.首要措施是戒酒。 2.限制体力活动,适当休息,有心功能不全者应卧床休息。 3.低盐高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C和B1。 4.心力衰竭:参见心力衰竭章节。 (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1.病因及诱因治疗:如治疗高血压,改善心肌供血,控制感染。 2.非药物治疗:低盐、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减轻体力及精神负荷,注意休息。 3.药物治疗 (1)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洋地黄类药,必要时联合用药。利尿剂常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25mg,1~2/d,或呋塞米(速尿)20mg,1~2/d;洋地黄类药选用地高辛(狄戈辛)0.25mg,1/d,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可用0.125mg,1/d,必要时临时加用毛花甙丙(西地兰)0.2~0.4mg稀释后静注;血管扩张剂选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mg,3/d,哌唑嗪(脉宁平)1~5mg,3/d,必要时静脉用硝酸甘油、 酚妥拉明(立其丁)、硝普钠等。 (2)应用可改善心力衰竭自然病程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用卡托普利(开博通)12.5~50mg,3/d,依那普利(悦宁定)5~20mg,1/d,肾功能不全者可用贝那普利(洛汀新)10mg,1/d,或福辛普利钠(蒙诺)10mg,1/d,不能耐受者可改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科素亚)50~100mg,1/d。 (3)如上述药物无效,可加用非强心甙类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多巴胺(3-羟酪胺)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4)馐芴遄柚图粒涸诔浞值难蟮鼗啤⒗┭芤┘袄蚣林瘟频幕∩希舨∪诵穆嗜云欤俅仓⒆锤纳撇幌灾稍谘厦芄鄄煜录佑眯〖亮库受体阻滞剂,常用美托洛尔(美多心安)或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开始用6.25mg,病情无恶化者渐增至12.5~25mg,3/d。 (5)镇静安眠剂:烦躁不安或失眠者用地西泮(安定)、吗啡或哌替啶(度冷丁)等。 (6)较大量胸腔或腹腔积液影响呼吸者,应穿刺放液。 (7)注意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尤其是长期服用利尿剂者应常规补钾,以氯化钾控释片(补达秀)0.5~2.0g,1~3/d。 (8)其他治疗:包括机械辅助循环,超滤疗法或心脏移植等。 (二)急性左心衰竭 4.病因、诱因的治疗,同上。 5.吸氧:包括鼻导管、面罩吸氧。 6.调整体位:坐位或半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 7.如无禁忌,可用吗啡3~5mg或度冷丁50mg,静注或皮下注射。 8.洋地黄制剂,常用西地兰0.4mg稀释后静注,0.5~1h 内病情无好转者,可重复0.1~0.4mg。 9.利尿剂,首选速尿20~40mg,静注,必要时重复。 10.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常用硝普钠,开始15~20靏/min开始,每5~10min增加5靏/min,以尽量降低左室舒张末压而能维持动脉收缩压在13.3~14.7kPa(100~110mmHg)为宜;硝酸甘油开始5~10靏/min,维持量在20~50靏/min;酚妥拉明从100靏/min开始,每10~15min增加100靏/min。 11.氨茶碱0.25g静注或静滴。 12.必要时使用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2~10靏/(kg.min),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氨力农或米力农,注意增快心率的副作用。 13.必要时静脉放血200~500ml(于10min内),或于四肢轮流扎止血带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休克时禁用)。 14.病情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者可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或超滤等治疗。 15.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5.各种心律失常:参见心律失常相应内容. 【治疗】 16.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 (1)病因治疗:如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活动、心力衰竭等。 (2)抗心律失常治疗:偶发房性早搏可不处理;频发房性早搏针对心脏病病因选用馐芴遄柚图粒缙蛰谅宥ㄐ牡冒玻(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肌炎),用利多卡因50~100mg静注,继以1~4mg/min静滴维持,也可用胺碘酮150mg,静注后以1~3mg/min维持。无心功能不全者亦可选用心律平70mg静注;慢性病,无嘁┭∮玫馗咝粒ǖ腋晷粒?.25mg,1/d,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可用0.125mg,1/d,必要时临时加用毛花甙丙(西地兰)0.2~0.4mg稀释后静注;血管扩张剂选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mg,3/d,哌唑嗪(脉宁平)1~5mg,3/d,必要时静脉用硝酸甘油、 酚妥拉明(立其丁)、硝普钠等。 (2)应用可改善心力衰竭自然病程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用卡托普利(开博通)12.5~50mg,3/d,依那普利(悦宁定)5~20mg,1/d,肾功能不全者可用贝那普利(洛汀新)10mg,1/d,或福辛普利钠(蒙诺)10mg,1/d,不能耐受者可改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科素亚)50~100mg,1/d。 (3)如上述药物无效,可加用非强心甙类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多巴胺(3-羟酪胺)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4)馐芴遄柚图粒涸诔浞值难蟮鼗啤⒗┭芤┘袄蚣林瘟频幕∩希舨∪诵穆嗜云欤俅仓⒆锤纳撇幌灾稍谘厦芄鄄煜录佑眯〖亮库受体阻滞剂,常用美托洛尔(美多心安)或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开始用6.25mg,病情无恶化者渐增至12.5~25mg,3/d。 (5)镇静安眠剂:烦躁不安或失眠者用地西泮(安定)、吗啡或哌替啶(度冷丁)等。 (6)较大量胸腔或腹腔积液影响呼吸者,应穿刺放液。 (7)注意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尤其是长期服用利尿剂者应常规补钾,以氯化钾控释片(补达秀)0.5~2.0g,1~3/d。 (8)其他治疗:包括机械辅助循环,超滤疗法或心脏移植等。 (二)急性左心衰竭 1.病因、诱因的治疗,同上。 2.吸氧:包括鼻导管、面罩吸氧。 3.调整体位:坐位或半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 4.如无禁忌,可用吗啡3~5mg或度冷丁50mg,静注或皮下注射。 5.洋地黄制剂,常用西地兰0.4mg稀释后静注,0.5~1h 内病情无好转者,可重复0.1~0.4mg。 6.利尿剂,首选速尿20~40mg,静注,必要时重复。 7.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常用硝普钠,开始15~20靏/min开始,每5~10min增加5靏/min,以尽量降低左室舒张末压而能维持动脉收缩压在13.3~14.7kPa(100~110mmHg)为宜;硝酸甘油开始5~10靏/min,维持量在20~50靏/min;酚妥拉明从100靏/min开始,每10~15min增加100靏/min。 8.氨茶碱0.25g静注或静滴。 9.必要时使用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2~10靏/(kg.min),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氨力农或米力农,注意增快心率的副作用。 10.必要时静脉放血200~500ml(于10min内),或于四肢轮流扎止血带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休克时禁用)。 11.病情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者可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或超滤等治疗。 12.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13.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在提高饮食营养要素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B1,三磷酸腺苷,辅酶A,辅酶Q10及果糖等,有贫血者应少量输血或补充铁剂,亦可适当使用参麦等中成药。 14.对症治疗:注意纠正各种心律失常,预防和积极治疗感染,有附壁血栓形成或栓塞者应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如华法令从5~10mg/d开始,3~5d后改为2.5~5mg/d维持,肠溶阿司匹林0.15~0.3g/d,力抗栓0.25g,1~2/d,必要时用肝素抗凝。 克山病 【诊断依据】 1.本病在一定地区、季节(北方在冬春季,西南方在夏季)和人群(农民、学龄前儿童和生育期妇女)中多发,外来人员在流行区和当地居民以同样生活方式连续生活6个月以上才可能发病。 2.以急、慢性心力衰竭、严重者心源性休克和各种心律失常为主。 3.心脏扩大,舒张期奔马律,心律不齐(包括各种早搏、心房纤颤、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双肺湿罗音,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下肢水浮以及面部浮肿,并发栓塞者可见脑、肺、肾、下肢栓塞的相应体征。 4.心电图示:①房室及室内传导阻滞;②ST段及T波改变;③Q-T间期延长;④aVL,V1~6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⑤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5.胸片示心脏扩大,心脏搏动减弱,不规则或反常搏动,肺淤血。 6.超声心动图示各房室腔扩大,室壁运动减弱。 7.临床分型 (1)急型:发病急骤,以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及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如阿-斯综合征起病,心脏扩大多不明显。 (2)亚急型:发病相对缓慢,介于急型和慢型之间,多在1周左右,常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主要发生于断奶后至学龄前儿童,常有颜面水肿及奔马律。 (3)慢型:可以缓慢发病或由其他型转变而来,心脏扩大明显,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慢型病人在病程中可有急性发作。 (4)潜在型:心功能正常,心脏扩大不明显,常有室性早搏以及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表现。 【检查】 1.心肌酶谱。 2.胸片,心电图,必要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必要时食管超声心动图。 3.诊断困难者可作心肌活检。 4.病情需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5.必要时选作核素心肌显像或心血池扫描。 【治疗】 1.急型:发病时首次静注维生素C 5~10g,2 h后重复1次;或用5%~10%葡萄糖液500~750ml扩容。有心源性休克者常用亚冬眠疗法,即氯丙嗪25mg、异丙嗪25mg、杜冷丁50mg肌注,轻型者注射1次即可,严重者维持2~3d,低血压者可静脉输液多巴胺2~10靏/(kg.min),心力衰竭或休克难以纠正者联用酚妥拉明1~20靏/(kg.min),重症病人需静注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10~20mg,西地兰0.2~0.4mg静注,以小量多次为宜,速尿20~40mg静注或肌注,必要时重复,各种心律失常的处理参见心律失常的相关内容。 2.亚急型和慢型: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参见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其中洋地黄的用药时间要足够长,直到心脏恢复正常大小为止,以口服地高辛为主。 3.潜在型:有心律失常者作相应处理,注意限制过度体力活动。一般不需特别治疗↓ 急性心包炎 【诊断依据】 1.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有明显心前区痛,在体位改变、深呼吸和吞咽动作时加剧,前倾坐位时常可缓解。急性渗液性心包炎表现为心脏及邻近脏器受挤压,有乏力、不安、上腹胀痛、恶心、呼吸困难、喜前倾坐位、咳嗽、发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等症状。 2.体征 (1)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胸骨左缘3~4肋间有粗糙的搔刮样心包摩擦音,于前倾坐位时更易听到。 (2)急性渗液性心包炎:①心浊音界向两则增大,呈绝对浊音;②心尖搏动微弱,位于心浊音界左缘的内侧或不能扪及;③心音低而遥远;④Ewart征,即背部左肩胛下呈浊音、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⑤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水肿、腹水等。 (3)心脏压塞:①颈静脉怒张,静脉压显著升高;②血压下降,动脉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不变,脉压减少,可出现休克征象;③奇脉;④大量心包渗液体征,Beek三联症(血压突然下降或休克,颈静脉怒张,心音低钝遥远)。 3.白细胞计数升高及血沉加快等炎性反应。 4.X线检查:液体>250ml时,可见心脏阴影普遍性向两侧增大。 5.心电图示:①常规12个导联中除aVR外,皆出现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下;②一至数日后,ST段回到基线,出现T波平坦以至倒置(一般不超过0.4mV);③T波改变持续数周至数月,然后逐渐恢复正常,有时仍留轻度异常变化;④心包渗液时可有QRS波群低电压;⑤心脏填塞或大量渗液时可见电交替;⑥无病理性Q波。 6.超声心动图示M型或二维超声均可发现液性暗区。 【检查】 1.血沉及针对病因的检查项目。 2.胸片,必要时胸部CT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3.心包穿刺及心包穿刺液检查。 4.必要时行心包活检。 【治疗】 1.病因治疗:结核性心包炎应积极抗结核治疗,急性化脓性心包炎应用大量有效的抗生素。肿瘤性者应合理选用化疗或放疗或手术治疗等。 2.对症治疗:应卧床休息,胸痛时给予阿司匹林0.5~1.0g或消炎痛25mg,3/d,必要时可使用强效镇痛药,如吗啡或度冷丁,少数非特异性心包炎者可考虑应用皮质激素。 3.一般治疗:①若为结核性应常规抗结核治疗;②重症病人应取半卧位;③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改善营养状况,必要时分次少量输血或输白蛋白;④腹水和(或)水肿病人可使用利尿药,同时补钾,术前可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以防术后发生心肌扩张致急性心力衰竭。 4.手术治疗 (1)手术方式:心包剥脱术。 (2)手术要点:①取左前外侧切口或正中劈开切口;②剥离心包应从心尖部开始,依次为左心室面、右心室和肺动脉,最后松解上、下腔静脉入口,剥离范围要求达两侧膈神经,上方到大血管根部,下至膈面心脏,力求彻底切除缩窄心包,但病程长、病情重、心肌萎缩者不宜切除太彻底,以免术后发生急性心功能不全;③剥离心包困难时可采用孤岛式留置,严禁硬性剥离,防止冠状血管损伤、心肌撕裂、膈神经损伤;④当剥离出流出道部分后可用西地兰0.2mg 静注,,尔后再剥离流入道部分。 (3)术后处理:①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量及速度,输液量应<1500ml/d为宜;②辅助心功能,西地兰0.2mg缓慢静注,能进食后改为地高辛0.25mg,1/d,可附加或改用其他心肌正性收缩药物;③利尿和补钾,注意电解质平衡;④支持疗法,可少量输血浆或白蛋白;⑤结核病者,继续抗结核治疗3~6个月。 原发性高血压 【诊断依据】 1.可无症状或有头痛、头晕等不适,伴乏力,严重者恶心、呕吐。 2.至少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收缩压≥18.67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2kPa(90mmHg)。 3.排除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妊娠高血压、多发性大动脉炎等继发性高血压。 4.血压的分类及高血压分级(WHO及世界高血压联盟,1998)见表1-10-1。 表1-10-1   血压的分类及高血压分级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限             130~139              85 高血压 Ⅰ级(轻度)      140~159           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94         Ⅱ级(中度)        160~179           100~109         Ⅲ级(重度)         ≥180                 ≥110 附:目前国内沿用的高血压分期 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并发症客观表现。 二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心电图、X线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左心肥大;②眼底检查见有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和)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 三期:血压达到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左心力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可有或无视神经乳头水肿。 【检查】 1.血镁,血脂,内生肌酐清除率。 2.胸片,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 3.眼底检查。 4.必要时肾及肾上腺B超、肾图、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测定。 5.并发脑血管意外者,应行头颅CT检查;可疑嗜铬细胞瘤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者,就行肾上腺CT检查等。 【治疗】 治疗原则应坚持早期、长期,积极治疗。 1.非药物治疗:包括避免紧张、低盐饮食(<5g/d氯化钠)、戒烟、减体重、体育锻炼(如散步、气功、太极拳)等,适用于轻度早期高血压和临界高血压病人。 2.降压药物选择:目前用于降压治疗的主要有以下6大类:钙拮抗剂、利尿剂、贡浠髡亮俊M弊⒁庹蚓病⑽醯纫话愦怼? 4.若血压控制达一年以上,可逐渐减药或减量,服用维持剂量,但应坚持服药。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诊断依据】 1.有或无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 2.心电图检查 (1) 静息心电图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伴有或不伴T波倒置。此变化对心肌梗死后和有心绞痛史病人的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帮助大,但对仅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病人,尚需进行其他检查以助诊断。 (2)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标准:①R波为主的导联,J点后0.08s处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1mV,持续时间≥1min;②原有ST段压低者应在原有基础上再压低≥0.1mV,持续时间≥1min;③若为ST段抬高则应≥0.15mV,持续时间 ≥1min。Holter心电图可观察24h,以便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心肌缺血(无症状) 发作频度、时间等,但该项检查对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灵敏度不如负荷心电图和负荷心肌显像高。 (3)运动负荷心电图平板或踏车运动试验,根据极量或次极量或症状限制性运动终点时心电图改变,如ST段J点后0.08s处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ST段J点后0.06s处水平型或弓背向上型抬高≥0.1mV。 3.超声心动图:静息或静息加药物或运动负荷试验,如二维超声心动图检出有室壁节段性运动障碍,整体或局部心功能减退,对诊断心肌缺血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4.负荷核素心肌显像示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有较大帮助。 5.冠状动脉造影能提供冠心病确诊依据。 【检查】 1.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负荷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2.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静止+潘生丁或运动试验)。 3.有条件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治疗】 1.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适用于器质性冠状动脉狭窄为主、器质性冠脉狭窄兼功能性冠脉痉挛所致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如消心痛10mg,3/d或单硝酸异山梨酯(异乐定)20~50mg,1~2/d。 (2)肌缺血发作时,经冠脉造影证实有适应证者可作血运重建术。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选择血管成形术、搭桥术或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心绞痛 【诊断依据】 1.典型心绞痛发作为突然发生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可放射到左肩、左上肢前内侧及无名指等部位,疼痛历时1~5min,很少超过15min,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多在1~2min内缓解。不典型发作者疼痛可出现在上腹部、颈部、下颌、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轻微或仅有胸部不适。心绞痛范围如手掌大小,界限不清,如能明确指出疼痛部位且范围局限,多不是心绞痛。 2.胸痛时可有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可伴有增强的第四心音和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等。 3.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①发作时心电图ST-T缺血型改变,即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变异型心绞痛者ST段可抬高,动态心电图发现ST段缺血性下移或ST抬高;②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③201铊或99锝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运动试验或潘生丁试验阳性。 4.心绞痛分型:①劳累性心绞痛:包括初发劳累性心绞痛、稳定劳累性心绞痛、恶化劳累性心绞痛;②变异性心绞痛;③梗死后心绞痛;④自发性心绞痛。 以上各型中除稳定劳累型外均为不稳定心绞痛。 【检查】 1.血镁,尿糖,血脂,凝血因子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拟行介入性检查治疗者,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IV抗体及血型检查。 2.胸片X线片,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电图。 3.核素心肌显像(静止+潘生丁或运动试验)。 4.不稳定心绞痛应予心电、血压监测,心肌酶谱监测。必要时予血流动力学监测。 5.有条件者应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治疗】 (一)稳定性心绞痛 1.一般措施:可从事工作和一定运动,戒烟,避免各种诱因。 2.治疗并存的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代谢紊乱。 3.药物治疗:可单用或联合应用以下药物。 (1)硝酸酯类:硝酸甘油0.5mg,胸痛时舌下含服。消心痛5~20mg,3~4/d,或10mg胸痛时含服。其他中、长效制剂如异乐定亦可选用。 (2)俗鱌TCA者应尽量选择激光血运重建或冠脉旁路移植术。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 按急性心肌梗死原则处理。 1.卧床休息,吸氧,镇静。 2.心电、血压、心肌酶谱监测。 3.联合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馐芴遄柚图良案评胱愚卓辜粒壕驳蜗跛岣视停蝗哂ψ餮鞫ρЪ嗖狻? 4.胸片,超声心动图。 5.放射性核素检查。必要时心肌显像,心血池扫描。 6.冠状动脉造影。可选择急诊或择期冠状动脉造影,以指导确定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案。 【治疗】 1.绝对休息:无并发症者绝对卧床24~48h,以后渐增床上至床边活动,高浓度吸氧,低钠、低脂饮食,控制饮食量。 2.止痛、镇静:吗啡5mg皮下注射,或度冷丁50mg皮下注射,或吗啡10mg+5%葡萄糖液10ml,每次静注3~5ml;烦躁不安者,予安定2.5mg,3~4/d,或10mg肌注。 3.改善心肌缺血:硝酸甘油加入葡萄糖液中,以40~60靏/min持续静滴或泵入。如无禁忌证,可选用杭夯蛎炯骸?,6-二磷酸果糖、辅酶A、维生素C等。 10.抗凝及抗血小板疗法:无禁忌证者应常规使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可选用肝素(首剂3000~5000U,以后600~1000U/h),或低分子量肝素(0.4ml,腹壁皮下注射,1~2/d),或华法林等;抗血小板常规使用肠溶阿司匹林,首剂0.3g,以后0.15g/d;力抗栓0.25g,1~2/d等。 11.有溶栓指征者可用尿激酶(150万U),或链激酶(150万U),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艾通立)溶栓治疗。 12.有条件者急诊或可择期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心源性休克病人经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应争取尽早急诊行PTCA或冠脉内支架治疗。 缺血性心肌病 【诊断依据】 1.常见于老年男性,有明确的冠心病史,多有1次以上的心肌梗死史,病程中有反复发作的心绞痛史。 2. 有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多先有左心心力衰竭症状,如劳力性呼吸困难、咳嗽、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以后发展至全心心力衰竭。体检心脏普大但以左室扩大为主,并有因心腔扩大所致的瓣膜返流性杂音。双肺可闻湿罗音。 3.胸片示心脏普大型,以左室扩大为主,心脏搏动减弱和肺淤血征象。心电图可出现病理性Q波以及缺血性ST-T改变,并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示心腔扩大,室壁运动呈多节段性减弱、消失或僵硬,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放射性核素检查示心腔扩大、射血分数降低以及多节段心肌灌注缺损。 4.冠状动脉造影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5.排除冠心病的某些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和乳头肌功能不全等以及其它心脏病所致的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 【检查】 1.血脂,血糖。 2.胸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3.核素心肌显像及心血池扫描。 4.必要时血流动力学监测。 5.有条件者冠状动脉造影。 【治疗】 1.一般措施:可从事工作和一定运动,戒烟,避免各种诱因。 2.治疗并存的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代谢紊乱。 3.药物治疗:可单用或联合应用以下药物。 (1)硝酸酯类:硝酸甘油0.5mg,胸痛时舌下含服。消心痛5~20mg,3~4/d,或10mg胸痛时含服。其他中、长效制剂如异乐定亦可选用。 (2)┪锍S玫挠邪⑺酒チ?.1g,1/d,力抗栓0.25g,1/d等。 5.有条件者应择期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不适宜作PTCA者应尽量选择激光血运重建或冠脉旁路移植术。 6.心力衰竭的治疗同扩张型心肌病, (1).适当休息,防止过劳:有心功能不全者应严格控制体力活动,防止心脏进行性扩大。 (2).治疗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分别参见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治疗)。 对此类充血性心力衰竭,一般主张在长期小剂量洋地黄、足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扩血管药和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馐芴遄柚图粒缑蓝嘈陌不虬滨P陌泊疗各种可能加重心绞痛的疾病。 2.抗心绞痛及其他有关的药物治疗 (1)硝酸盐类及类似制剂:常用消心痛10mg,3/d,异乐定 20~50mg,1~2/d,急性发作时可用硝酸甘油含服或静滴。 (2)分支病变。 10.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主要显示动脉狭窄和闭塞部位及其形态特征。 本病需与先天性主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相鉴别。 【检查】 1.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 2.胸片,心电图。 3.心脏及大血管超声检查,含多普勒血流图。 4.选择性血管造影。 5.必要时行放射性核素肾图和分泌性肾盂造影。 【治疗】 1.激素:对急性活动期有效,常用剂量:泼尼松20~30mg/d,或地塞米松0.75~1.5mg, 3~4/d。 病情得到控制后(体温下降、血沉恢复接近正常),逐渐减量维持治疗直至停药。 2.抗感染:有感染证据者应针对致病菌选择抗生素,常用青霉素480万~640万U静滴,2/d,此外应联合应用阿司匹林50~300mg/d,可使血沉恢复正常,并减少激素用量。 3.免疫抑制剂:常用环磷酰胺2mg/(kg.d) 静注,亦可选用巯嘌呤(乐疾宁),应注意复查白细胞计数。 4.血管扩张剂:地巴唑10mg,3/d;烟酸(尼古丁酸)50~100mg,3/d;妥拉唑林(妥拉苏林)25~50mg,3/d。 5.改善微循环:用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淀粉代血浆(706代血浆)静滴。 6.抗高血压药物:一般两种以上药物合并应用,选用双氢克尿噻25mg,2/d,尼群地平、络活喜等钙拮抗剂、超声检查。 4.快速连续性静脉尿路造影。 5.放射性核素肾图。 6.血浆肾素活性测定。 7.经皮穿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治疗】 1.导管介入治疗:有条件者首选经皮肾动脉球囊成形术(PTA),必要时置入血管内支架。 2.在不宜或无条件行PTA时可行外科手术治疗:如肾动脉成形术,病肾切除术及自体肾移植术。 3.内科药物治疗:双侧病变致低肾素、高容量型高血压。①低钠饮食;②利尿:多用速尿20~40mg,1~2/d;③扩血管降压药:单侧病变致高肾素、缩血管型高血压,应用嗬┐螅銮俊? 4.超声心动图示心脏扩大,室壁运动及瓣膜开放幅度增大,呈高动力型,并可见多组瓣膜返流及相对性关闭不全。 5.血液化验示重度贫血。 【检查】 1.骨髓穿刺及贫血的其他相关检查。 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治疗】 1.针对贫血的病因治疗, 参见贫血的相关内容。 2.输血:以单纯补充红细胞的成分输血为首选,宜少量多次,以免过多增加心脏负荷,甚至诱发急性肺水肿。 3.预防和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应减少活动,注意休息,控制输液量,防止诱发心力衰竭。已经发生心力衰竭者,应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应原则处理。参见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甲亢性心脏病 【诊断依据】 1.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证据,同时伴有阵发性或持久性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心脏增大或心力衰竭。 2.排除其他原因的心脏病。 3.甲状腺功能亢进治愈后,心脏病表现消失。 4.注意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可能仅有心血管病方面的表现。下列情况均应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心血管方面的表现:①原因不明的阵发性或持久性心房纤颤,心室率快不易为洋地黄类药物控制;②不明原因的右心心力衰竭;③无法解释的心动过速;④血压波动而脉压差增大者;⑤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者。 5.甲状腺功能检查: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 【检查】 1.血T3,T4,FT3,FT4,TSH等。 2.甲状腺吸碘率及核素甲状腺扫描。 3.胸片,心电图,必要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治疗】 1.治疗原发病,即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参见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相关内容)。 2.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心功能不全的治疗基本同其他心脏病,但此类病人心肌对洋地黄的耐受性较高,故用量应酌情增加。如地高辛的维持剂量可能需达0.25~0.375mg/d,参见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3.并发心律失常者可酌情选用抗心律失常药:以脏体征如心率减慢、心音弱、心脏扩大及心包积液等,其中较有特征性的是心脏扩大,心包积液而心率缓慢。 2.胸片示心脏扩大,心包积液,心脏搏动弱。 3.心电图示低电压,T波平坦或倒置,偶有房室传导阻滞。 4.超声心动图示心腔扩大,室壁运动减弱,心包积液。 5.除外其他心脏病。 6.甲状腺激素治疗后,心脏病表现好转。 7.甲状腺功能检查符合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 【检查】 1.血脂,血糖。 2.甲状腺功能检查。如吸碘率、甲状腺激素测定。 3.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治疗】 1.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即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参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治疗心功能不全:在充分补充甲状腺素的基础上,若心功能无明显好转,可以利尿为主,辅以强心、扩血管治疗。 3.若甲状腺功能改善后仍有大量心包积液,可酌情心包穿刺抽液。 4.因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多伴有血脂代谢紊乱,应行调脂治疗。 血脂代谢紊乱 【诊断依据】 1.2次以上血脂测定结果中任何1项指标达到下列标准者可诊断为血脂代谢异常:总胆固醇(TC)>5.72mmol/ L(220mg/d 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3.64mmol/ L(140mg/dL),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35mg/dL),血清三酰甘油(甘油三酯,TG)>1.70mmol/L(150mg/dL) 2.血脂代谢紊乱分类,可分为高TC血症,高TG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HDL-C血症。 【检查】 1.血脂 (包括TC,LDL-C,HDL-C,TG) ,血糖,有条件者查载脂蛋白,如APOAI,APOAⅡ,APOB,LP(a)等。 2.有条件者作基因分析。 3.血管及心脏B型超声检查,胸片,必要时CT检查,了解动脉硬化情况。 4.临床怀疑冠心病者应作相应检查。 【治疗】 调脂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冠心病,若对象为临床上未发现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一级预防,对象为已发生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二级预防。此外尚应根据一级预防对象有无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按血脂水平进行分层防治。动脉硬化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①老年、男性或绝经期女性;②高血压;③吸烟;④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⑤冠心病家族史。 根据上述原则,血脂代谢紊乱病人饮食疗法和药物治疗的标准值及目标值见表1-15-1。    表1-15-1 血脂代谢异常病人的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mmol/L)        饮食疗法开始标准                         药物治疗开始标准    治疗目标值 动脉粥样硬化(-) TC>5.72             >6.24                          <5.72 其他危险因子(-) LDL-C>3.64       >4.16                          <3.64 动脉粥样硬化(-) TC>5.20             >5.72                          <5.20 其他危险因子(+) LDL-C>3.12       >3.64                          <3.12 动脉粥样硬化(+) TC>4.68             >5.20                           <4.68                                          LDL-C>2.60      >3.12                           <2.60 1.调整饮食及改善生活方式 (1)控制摄入总热量:原则上保持体重指数在20~25范围内,>27即为超重,应减少总热量的摄入。 (2)低脂饮食:总脂约占摄入总热量的30%,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0%~20%,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应占50%~60%,每天进食的胆固醇应<300mg,严重高胆固醇血症者应<200mg,纤维素成分应≥35g/d。 (3)改善生活方式:停服避孕药,戒烟,避免过度饮酒,适当增加运动,消除过度精神紧张。 2.药物治疗:经调整饮食及改善生活方式3~6个月后,若血脂水平仍异常,应根据血脂异常分类情况,合理选择下列药物进行调脂治疗。 (1)高TC血症:首选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包括洛伐他汀(美降脂)10~80mg,1/晚,辛伐他汀(舒降脂)5~40mg,1/晚,普伐他汀(普拉固)10~40mg,1/晚,氟伐他汀(来适可)10~40mg,1/晚。此外,亦可选用国产降脂药,如脂必妥、血脂康或绞股蓝等。 (2)高TG血症:经非药物治疗不能使TG降至4.07mmol/L以下时,应开始药物治疗,首选贝丁酸类,次选他汀类,用法用量同上。 (3)混合型高脂血症:以TC和LDL-C增高为主者,首选他汀类,以TG增高为主则用贝丁酸类,如TC,LDL-C及TG均显著升高,在单一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联合用药,可选择贝丁酸类加胆酸隔置剂,或胆酸隔置剂加烟酸,慎用他汀类加贝丁酸或烟酸类联合。 (4)低HDL-C血症:单纯的低HDL-C血症一般不需药物治疗,绝大多数合并高TC或高TG血症,他汀类和贝丁酸类均可不同程度地升高HDL-C水平。 3.基因治疗:对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人,有条件时可进行基因治疗。 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致力于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感谢您下载我们文档
/
本文档为【《心血管疾病指南》word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