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莺莺传赏析 (9页)

莺莺传赏析 (9页)

2020-06-28 2页 doc 32KB 154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万用文库

暂无简介

举报
莺莺传赏析 (9页)莺莺传赏析莺莺传赏析篇一:莺莺传赏析琉璃易碎,人言易坠——关于《莺莺传》的叙事之我见《莺莺传》所描写的其实只是两个人的故事,两个恋爱的人后来分开的故事,没有太宏大的叙事,没有那些官腔的说教和露骨的批判。这样的故事,也是中国文人所津津乐道的。《莺莺传》的开头,交代说在贞元年间,有位张生,英俊潇洒意气风发。他八岁丧父,被兄弟欺凌,从小随着母亲投奔舅氏,生活贫困,母亲教她念书。这里可以浮现这样一个人物性格:幼年丧父的人,为达目的不惜代价不择手段,由于尝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很敏感,由于家境贫寒,极端律己。我们...
莺莺传赏析 (9页)
莺莺传赏析莺莺传赏析篇一:莺莺传赏析琉璃易碎,人言易坠——关于《莺莺传》的叙事之我见《莺莺传》所描写的其实只是两个人的故事,两个恋爱的人后来分开的故事,没有太宏大的叙事,没有那些官腔的说教和露骨的批判。这样的故事,也是中国文人所津津乐道的。《莺莺传》的开头,交代说在贞元年间,有位张生,英俊潇洒意气风发。他八岁丧父,被兄弟欺凌,从小随着母亲投奔舅氏,生活贫困,母亲教她念书。这里可以浮现这样一个人物性格:幼年丧父的人,为达目的不惜代价不择手段,由于尝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很敏感,由于家境贫寒,极端律己。我们知道这篇传奇是有虚构的成分,就如元稹在里边成了张君瑞。贞元十六年,那年元稹二十二岁,莺莺十七岁。他们的相聚可以算是古时的相亲饭局,吃饭的时候,郑氏让儿子、女儿出来拜会救命恩人。见面其中一句话很有意思:“张惊,为之礼。”张生看到莺莺那么漂亮,忙起来对她行礼。这个描写很传神,一般男子看到普通的女子,都淡淡的仿佛视若不见;惟独见到美女,眼睛一亮,慌忙起身行礼,态度谦恭。足见莺莺之美。张生想和她说话,但是莺莺理睬,好女孩一般都是很矜持的。思而不得,张生的思念就象潮水一样把他包围,所以他捉摸着要找个机会表白一下。于是他从莺莺的小伙伴,侍女红娘那边入手,红娘被张生吓了一跳,问了个问:“你既然那么喜欢,何不凭借你对我们家的恩情向夫人正式提亲呢?”张生回答的话简直有点无耻了:总结起来就一句,相思成灾,急不可耐。但是也许张生妇女工作做的好,红娘还真的帮他。想来那时躲在深闺的大家闺秀并不知道外边文青的名声有多臭,结果一场悲剧上演了。亚里士多德《诗学》言道:“性格为悲剧六大要素之一。”毫无疑问,莺莺的性格决定了她的悲剧结局。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矜持和热情,顺从和叛逆,坚定和认命矛盾的结合在了一起。二月十五的晚上,文学青年元稹踏着美丽的月色,攀着墙边的杏花树翻过墙头投奔他的初恋去了。在红娘通报后,莺莺姑娘这才出现了。莺莺姑娘一身包裹严实,表情严肃,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然后扬长而去。元大才子只好承认都是月亮惹的祸,那样的月色太美太温柔,于是绝望了。元稹没有写他失恋后寻死觅活,更不像他自己说的“索之于枯鱼之肆”。但是很吊诡的是三天后莺莺就自荐枕席了。唐贞元十六年二月十八日的夜晚,那一夜的经历对于元稹来说是如此的深刻,元稹在《会真诗》里清楚地描写了缠绵的经过。在晶莹的斜月下,天真善良的莺莺投奔了爱情,为了自己心爱的男子,为了梦想中的爱情,抛弃了一切,奉献了一切。那个时代,女子应允了一份爱情就等于一生一世,不会再有给你重来改过的机会。那是个严肃的时代,女子地位低下,虽然相对于其他朝代,唐朝的风气算是比较开明宽松,但是逾越礼制的爱情依然不容于世,和一个男子相恋,要么嫁给他,要么就是再也得不到幸福和爱情。红娘把枕头也带来了,在古时候,共同倚靠的枕头是充满暗示意味的情物,是在一起温柔缠绵的明证。“张生常诘郑氏之情,则曰:?知不可奈何矣,因欲就成之。?”东窗总会事发,莺莺说她妈知道也没其他办法了,所以想促成我们的婚事。但是张生可能很害怕被一桩寒门的婚姻套牢,一听这话赶快跑路;于是借口“为了梦想中金碧辉煌的长安,满足一个男儿宏伟的心愿”,西下长安去了。或许她害怕自己会控制不住自己面对离别的悲伤,所以在张生将要走的第二天晚上,莺莺没有来。很能理解这女子的心思,明明想念你的,却不肯见面;明明想把你留下的,却早早地说出一路顺风的祝福。或许正是这样的复杂,才成就了莺莺形象的丰满。她终于明白了“则没身之誓,其有终矣”,大多数的人言语远比自身华丽,现实远没有恶化到世界末日,便已经支持不住,爱情一如华美的琉璃,碰触现实难免粉碎。于是她为自己心爱的男子弹了最后一首曲子《霓裳羽衣曲序》,琴声因为心情悲伤而纷乱错杂,旁边的人都听着流泪,她终于弹不下去,扔下琴哭着跑到母亲的房里,再也没出来。在这部作品里,郑氏出场只有一次,侧面描写也并不多,但是我们却依然能想象一千多年前那位母亲的悲痛,为自己的命运,为家族的命运,更为自己女儿的命运感到悲伤。第二天我们的元大才子踏上西去长安的路途,但是那年他没有考中。于是他留在了长安,这个鄙薄的文青曾托人给莺莺寄去一封信,让她看开些,“以广其意”,顺便送去“花胜一合、口脂五寸”做为分手礼物。孤独无望地留在普救寺的莺莺回了一封信,那信却被张生炫耀于长安的朋友之间。对于自己的负心,元稹还借用了《左传》那句“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道德,则必有祸”,义正词严地发表了一通高论,最可怕的是听众的反应,“于时坐者皆为深叹”,大家叹口气,居然没人指责张生的负心薄幸,或者有一点小小的同情给予莺莺。莺莺只写了首诗给元稹,硬着骨头咬着牙说“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既然都已经分开了不爱我了又有什么好说的呢,当时恩爱缠绵也就足够了,让他“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我真的怀疑元稹所谓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到底指哪一位,是莺莺,还是韦丛,抑或是薛涛?但事实证明,元稹是个文过饰非的人,在韦丛去世的那年,他邂逅薛涛,两人相恋了一年后将之抛弃,可怜薛涛为之终身不嫁,两年后纳妾安氏,又过数年续弦裴淑。简直是“取次花丛频回顾”啊!所以观陈寅恪先生对其评价“自私自利。综其一生行迹,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并不为过。史籍上再没有关于莺莺以后生活的记载,或许她一生坎坷,慢慢地消磨了纯真善良,成了世间常见的庸俗势利的妇人。但哪怕是这样,我依然相信在她午夜梦回的时候,依然会为贞元十六年的那个男子泪流满面。篇二:元稹《莺莺传》赏析《莺莺传》赏析《莺莺传》的作者是元稹,元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其先世是鲜卑族拓跋氏,汉化后以“元”为姓,从北魏至隋,地位均极显赫,不过到元稹父、祖一辈时已渐趋没落。元稹八岁丧父,由母亲携往舅家抚养,少年时代过的是寄人篱下的生活,他的母亲郑夫人贤明有学识,亲自给元稹传授知识。元稹九岁能写文章。十五岁应明经科考试,一举及第。一生起起伏伏,五十三岁卒于武昌任所。元稹是白居易的挚友,诗名也与之相埒。他们共同创造了以清浅流畅为特色的“元和体”诗,除了乐府诗和同白居易等友人的唱酬诗以外,元稹一生还写了不少好作品,《莺莺传》就是他优秀的代表作。一、《莺莺传》的内容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这样评论《莺驾传》:“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莺莺传》是一段哀艳的爱情故事,既真实自然,又曲折动人,可谓峰回路转,一波三折。及其细致深入地写出了两人微妙的爱情关系,并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其情节大致可分为酬宴初会、因婢致情、赴约被斥、意外观会、事成待婚、别而复会、再别陈怀、复书诉哀、悲剧结局、尾声。唐传奇取法于史传文学,但小说与史传文学性质不同,写法同中又有异。小说以“莺莺”为传主,却不是先写莺莺,而是先从介绍张生入手,谋篇布局,精心结撰,首尾呼应。二、《莺莺传》的诗意性审美特征我们所说的诗意性一般都是指以婉约诗所体现出来的婉转动人、清丽缠绵的审美特征。《莺莺传》中的诗意性则主要体现在人物自作诗、人物塑造和语言上。诗歌的繁荣对继之而崛起的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不仅为小说提供了抒情写意的艺术手法,更主要的是影响了小说创作者的审美心理,使小说呈现出诗意化的特点。鲁迅认为唐人“餍于诗赋,旁求新途,藻思横流,小说斯灿”。莺莺与张生的爱情以张生的《春词》两首和莺莺的《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开始,爱情成熟时有《会真诗》三十韵,爱情发展为悲剧时又有杨巨源的《崔娘诗》(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和河南元稹的续《会真诗》三十韵,故事结尾处还有莺莺的两首诗,其中的“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为世人熟知,写出了莺莺在经历爱情痛楚后的决绝。莺莺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诗意化的。莺莺和张生第一次相见时,她“常服睟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凝睇怨绝,??张生稍以词导之,不对,终席而罢”;她给张生回复《明月三五夜》,却又端服严容斥责张生,但却又在张生绝望的时候,自荐枕席;她善属文、善鼓琴,然张生求之不能得。莺莺既有诗人的气质,又像诗一样朦胧秀美,不可捉摸。《莺莺传》语言的诗化,不仅表现在这不仅表现在诗歌的穿插运用上,在叙述情节时,小说的语言也是叙事整齐、语言隽永、富有节奏感。三、崔张爱情悲剧原因张生“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然而却以“好色”自称,可见他对女性的审美是有其独到的见解的,他不是无情之人,只是一般的漂亮女性是打动不了他的心的。当他遇到不加雕饰却自得风流的崔莺莺时,他的内心不再像平常那样平静似水,他遇到了初恋,遇到了第一个让他心动的女子,然后有了后面的爱情悲剧。有的学者认为崔张的爱情悲剧是传统的门第观念以绝对优势压倒新生的尚处于弱势地位的“郎才女貌”、“自由恋爱”的择偶观和婚姻观的结果,莺莺虽是名门之女,而崔氏却已非望族;有的学者则认为张生把莺莺视为“妖物”,“不妖其身”、“必妖其人”,视女人为祸水的思想最终导致了崔张的爱情悲剧;还有学者认为崔张的爱情悲剧源于二人精神性格之差异,崔莺莺性格、智慧、口才上的优势使得张生这位风流才子相形见绌并最终选择逃避。且不从门第观念、红颜祸水、性格差异的角度来说,现在仅从爱情本身来探讨一下崔张爱情悲剧的原因。崔莺莺可谓是张生的初恋情人。人在初恋时总是那么的不顾一切、轰轰烈烈,就像是所有预期的幸福都会实现,所以张生才如此追求莺莺,莺莺在排除种种顾虑后自荐枕席。离别对初恋时的人来说是残酷的,但又是无可奈何的,然而离别又是最容易产生嫌隙的,短暂的离别还好,如果是长时间的离别,恋爱双方就会产生距离带来的陌生感和共同语言的缺失,最终导致相爱的人不得不走到分手的边缘。不是不爱了,而是相爱的人最终也避免不了分手的厄运,因为再也回不到从前。初恋是美好的,初恋又是残酷的,很多人念念不忘初恋,就是因为初恋的单纯与轰轰烈烈,张生也不能免俗,所以在各自嫁娶之后张生还请求以表兄的身份同莺莺见面。张生有自己的放浪,莺莺也有自己的决绝。最后莺莺写了一首谢绝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情,怜取眼前人。始乱终弃的是你张生,提出要见面的是你张生,一切都来不及了,还是将你从前对我的情意好好珍惜眼前的人吧。莺莺与张生的结局从两个人的人生来说未尝不是一个相对好的结局,总比莺莺痴痴等待一生,张生坐视不理要来的好。篇三:唐代小说鉴赏论文唐代小说鉴赏论文读《莺莺传》的思考早在高中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对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有了一定的认识。最近由于选修唐代小说鉴赏的缘故终于完整的看了《莺莺传》的故事原文以及翻译成的白话文版,对该小说以及唐代小说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莺莺传》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故事描写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遗弃的故事。起始张生旅居蒲州普救寺时发生兵乱,出力救护了同寓寺中的远房姨母郑氏一家。在郑氏的答谢宴上,张生对表妹莺莺一见倾心,婢女红娘传书,几经反复,两人终于花好月圆。后来张生赴京应试未中,滞留京师,与莺莺情书来往,互赠信物以表深情。但张生终于变心,认为莺莺是天下之“尤物”,认为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只好割爱。一年多后,莺莺另嫁,张生也另娶。一次张生路过莺莺家门,要求以“外兄”相见,遭莺莺拒绝。《莺莺传》作品本身宣扬“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模式,易为文人欣赏。元稹年轻时期亦曾有过类似张生那样一段经历,故后人多以为张生的原型为元稹本人。崔莺莺是一个在封建家庭的严格闺训中长大的少女。她有强烈的爱情要求,但又在内心隐藏得很深,甚至有时还会在表面上作出完全相反的姿态。本来,通过她的侍婢红娘,张生与她已相互用诗表达了爱情。(崔莺莺作词“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意在与张生相会)可是,当张生按照她诗中的约定前来相会时,她却又“端服严容”,正言厉色地数落了张生的“非礼之动”。数日后,当张生已陷于绝望时,她忽然又采取大胆的叛逆行动,主动夜奔张生住所幽会,“曩时端庄,不复同矣”。崔莺莺的这种矛盾和反复,真实地反映了她克服犹豫﹑动摇而终于背叛封建礼教的曲折过程,表现出一个大家闺秀可贵的反抗精神。但是,她在思想上又始终未能彻底摆脱社会﹑出身﹑教养所加给她的精神桎梏。她仍然认为私自恋爱结合是不合法的,“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因而在她遭到遗弃以后,就只能自怨自艾,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又表现了她思想性格中软弱的一面。作品中对这一形象的刻画,传神写态,有血有肉,异常鲜明。莺莺的形象在贵族少女中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对她充满着同情。相比之下,张生的形像则写得较为逊色。张生起初的确对莺莺有过热恋,但后来遗弃了她,并且发出“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其人”的红颜祸水论,明显暴露出了他受封建思想影响的卑污灵魂。而红娘在故事中只是一个起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性格是模糊的。读完《莺莺传》后,内心最感兴趣的问题是:张生为何会抛弃莺莺呢?于是进一步看了些这方面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1.一种观点是认定莺莺出身低微,莺莺被抛弃,正是当时门阀、封建婚姻制度压迫的结果。这种说法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张生与莺莺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并由此指出张生这种行为暴露了封建士大夫阶层始乱终弃、玩弄女性的本质。2.另一种相反观点否定莺莺出身低贱的说法,认为莺莺出身名门,是崔鹏之女,只是家道后来逐渐衰微,以热衷巧宦的张生来看,寡母孤儿在当时是无权可借的。张生要留着‘婚’作为取得‘官’的本钱,这正是他弃遗莺莺的原因。3.还有观点否定张生对莺莺产生过真情,认为“仅止于钟色而已”,张生实际上是个“会伪装、善矫饰的伪君子”、好色之徒。4.还有则认为张生与莺莺相恋之际,不仅仅在于重色,而是产生了真情,随着崔、张爱情的发展,张生的爱已经逐渐变得具体、丰富,但由于封建社会妇女地位的地下,张生性格中还存在着另外一面,即轻视女性,甚至视女性为玩物的卑鄙念头。正是因为这种观念的存在,才导致最终张生的遗弃莺莺。张生对崔莺莺的遗弃不禁让我想到了如今的大学生爱情,毕业就分手成了许多大学生情侣爱情的终点,他们就和张生和崔莺莺一样曾经真的爱过,但这种爱来的不长久,来自现实的种种问题让他们在毕业后无法再走到一起,然后相互遗弃,各奔前程,另寻自己的真爱。虽然大学生爱情中还是有许多一开始就以结婚为最终目地的爱情,但最终在一起的还是很少,导致这种原因的结果很多,在我看来大学生的爱情还不够成熟,那种爱情也许是就只是一时的喜欢,一时的钟情,一时的意乱情迷,不足以天长地久。也许是刚进入大学后的迷茫,也许是在高中就开始幻想大学时的爱情,也许是期待偶像剧里面的浪漫情景,许多大学生在得到些许感觉后就觉得是爱情来了,然后就自然而然的走在一起了,不管扎说,都是我们年轻吧。在《莺莺传》中我们也许不该过于指责张生,他也不过是为了功名奔波的庸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为庸人设计的。太过恩爱的情侣总是不容于世:苏东坡与王弗已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了;陆游与唐婉儿只能“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纳兰性德,感慨着“被酒莫惊春睡重,睹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但起码他们是能真心相爱,就算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起码也是“骨化形销而丹诚不泯”,却可怜了单纯的莺莺,一个人用余生去背负全部的思念、悔恨。篇四:经典戏剧《西厢记》赏析经典戏剧《西厢记》赏析杂剧的四大爱情剧包括《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西厢记》了。《西厢记》原名《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的杰作,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大型喜剧。周德清称赞《西厢记》“诸公已矣,后学莫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中国戏曲史上都占有很重要地位,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高峰之一。如果以单部作品而论,《西厢记》可以说是元杂剧中影响最大的。它以五本的宏大规模来敷演一对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爱情与婚姻的故事,不仅题材引人喜爱,而且人物能刻画得更丰满细致,情节能够表现得更曲折动人,再配以与浪漫的内容相称的秀丽优雅而又活泼的语言,自然有一种不同寻常的魅力。《西厢记》主要讲的是书生张珙游学河中府,在古刹普救寺与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小姐相遇。因一见倾心,借宿在崔氏眷属暂住的西厢院外僧房之中。夜间莺莺花园烧香,强生隔墙吟诗,莺莺亦酬诗一首;张生继而藉崔府超度老相国时,追荐自己的父母,在法会上与与莺莺再度相见。其间贼将孙飞虎为抢夺崔莺莺,兵围寺院,崔母求助于寺众,许诺能退贼兵者以莺莺相配;张生应下此诺并修书一封请惠明送至友人白马将军杜确处。杜确率兵打败孙飞虎,普救寺兵围虽解但崔母却违约赖婚,命两人兄妹相称,张生因此相思入病,侍女红娘遂教张生夜间在花园外弹琴,对莺莺诉说心曲。红娘为莺莺、张生传书递简,莺莺瞒过红娘而“待月西厢下”,是夜张生依约到来,但莺莺毕竟囿于礼教,又被红娘看见,竟翻脸不认。张生为此抑郁成疾,莺莺不禁内疚,以药方为名托红娘送去,当晚便由红娘送莺莺到张生房中。月馀后,两人情事被崔母发觉,崔母大怒拷问红娘,红据理以争,认为崔老夫人不应悔婚,若不允婚只怕还有玷辱家门和治家不严的罪名,崔母只得允婚,但张生必须应举得官方能迎娶莺莺,两人因此长亭送别。张生行至草桥,见莺莺追赶而来,醒后才知是梦境。张生得中后欲与莺莺完婚,被当年曾经与莺莺订亲的崔母内侄郑恒阻挠,恰好白马将军携旨到达,为张生与莺莺主婚,郑恒羞愧自尽,有情人终成眷属。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在这部多本的杂剧中,各本由不同的人物主唱,有时一本中有几个人的唱,这也为通过剧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提供了便利。《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带着青春的郁闷上场。当她遇到了风流俊雅的张生,四目交投,彼此就像磁石般互相吸引。她分明觉察到一个陌生男子注视着自己,但她的反应是“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剧本写红娘催促她回避,而她的反映是:回顾--觑末--下请注意这一舞台提示,它异常强烈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按照封建礼教的规定,为女子者,“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莺莺竟对张生一步一回头,把箴规抛之于脑后。通过一细微的却是引人注目的举动,作者让观众清晰地看到她性格发展的走向。莺莺遇见张生以后,作者写她相当主动地希望和张生接近。她知道那“傻角”月下(来自::莺莺传赏析)吟诗,便去酬和联吟;张生故意撞出来瞧她,她“陪着笑脸儿相迎”,可见她对张生是处处留情的。而她的态度,张生也看在眼里。他们心有灵犀,彼此都感受到相互的爱意。正是由于莺莺从一开始就对爱情炽热地追求,才使得她一步一步地走上了违悖纲常反抗封建礼教的道路。王实甫写莺莺追求的只是爱情。她对张生的爱,纯洁透明,没有一丝杂质。长亭送别,她给张生把盏时的感触是:“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在她的心中,“情”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然而,强烈追求爱情只是莺莺性格的一个方面。莺莺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加上对红娘有所顾忌,因此,她的性格显得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涉狡狯。当观众看到莺莺“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看到她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扭捏尴尬时,都会哑然失笑。在作品中,王实甫让莺莺的形象具有两种不同的内心节奏,展示出她对爱情的追求,既是急急切切,又是忐忐忑忑。内心节奏的不协调,是导致她行为举止引人发笑的喜剧因素。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他被去掉在功名利禄面前的庸俗,以及在封建家长面前的怯懦,被突出的则是对爱情执著诚挚的追求。他是一个“志诚种”。志诚,是作者赋予这一形象的内核。当然,张生是个才华出众风流潇洒的人物。他出场时唱的一曲,描述“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的黄河景色,充分表现出文采风流和豪逸气度。不过,王实甫在塑造张生的形象时,没有把表现他的才华作为重点,而是表明一旦坠入了情网,这才子竟成了“不酸不醋的风魔汉”。他痴的可爱,也迂得可爱。张生跳墙,是王实甫刻划这一性格最为精彩的关目。那天晚上,张生应莺莺诗简之约,到了后花园。他知道小姐已在隔墙,于是樊垣一跳,一把搂着莺莺。莺莺吓了一大跳,她没有想到张生会跳将过来,而且“角门儿”还开着,她惊呼:“是谁?”这一下,约会便砸了锅。张生接到请柬,是红娘受了莺莺的气,拒绝再为他俩效劳的时候,是张生感到爱情已经无望的时候。可是,当他打开诗简一看,原来是小姐约他幽会。他大喜过望,红娘问他:“怎见得着你来?你解我听咱。”他解释:“‘待月西厢下’,着我月上来;‘迎风户半开’,他开门待我;‘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着我跳过墙来。”据此,他便跳墙赴约了。莺莺约会张生,却没有让他跳过墙来,是张生把诗理解错了。本来,张生是个才子,当不至于不会解释,他之所以会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因在绝望之馀,突然受宠若惊,欣喜之情冲昏头脑,使他连诗也解错了。由于张生解错了诗,引发一场误会性的冲突,大大加强了全剧的喜剧性色彩。王实甫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把张生大胆追求爱情而又鲁莽痴迂的性格展现无遗。红娘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爱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所以这个小小奴婢,却老是处在居高临下的地位上,无论张生的酸腐、莺莺的矫情,还是老夫人的固执蛮横,都逃不脱她的讽刺、挖苦乃至严辞驳斥。她不受任何教条的约束,世上什么道理都能变成对她有利的道理。在《西厢记》里,王实甫把红娘放置在一个相当微妙的位置上。老夫人让她服侍莺莺,让她“行监坐守”,但她从心底里不满封建礼教对年青人的捆束,当觉察到崔、张彼此的情意后,一直有心玉成其事。她愿意为莺莺穿针引线,又知道莺莺有“撮盐入火”的性子,有“心肠儿转关”的狡狯,只好处处试探、揣度,照顾着小姐的自尊心,忍受着怀疑和指责。她要对付小姐,又要对付老夫人,担承着种种压力,却义无反顾地为别人合理的追求竭心尽力。而王实甫愈写红娘的“两下里做人难”,愈写这“缝了口的撮合山”在困境中巧妙周旋,就愈能生动地表现她机智倔强的个性。《西厢记》中的鲜明的人物性格,是这个剧能成为一部古代经典爱情剧的基础。当后弦把《西厢记》的歌曲推出,可以知道现在《西厢记》依然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西厢记》是一部诗情画合一的作品,我们可以在诗和画的意境中尽情体味其中的爱情。·荐瓦尔登湖赏析·荐竹林中赏析·荐诺丁山赏析·荐如果爱赏析
/
本文档为【莺莺传赏析 (9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