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从栖霞古寺走出的律宗中兴祖师古心

从栖霞古寺走出的律宗中兴祖师古心

2023-05-03 4页 doc 8KB 5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722725

暂无简介

举报
从栖霞古寺走出的律宗中兴祖师古心从栖霞古寺走出的律宗中兴祖师一古心今天,出家法师在受戒的时候,会念一个叫古心的人的名号,那么,这个古心到底谁?他与栖霞古寺又有什么因缘呢?律宗在中国佛教中以研习和传持戒律为宗旨,大约在曹魏嘉平年间(—年)由中天竺僧人昙无德传入东土,经过数代人的翻译弘传,辛苦经营,拥有了传统律学的“四律五论”。至唐代,律学大备,蔚然成宗,形成南山宗、相部宗、东塔宗三足鼎立的局势。日后,相部、东塔两系逐渐衰弱,唯有南山律宗传承独盛,绵延不绝。到了北宋末年,由于禅宗的盛行,使得律学无人问津,法系也几乎失传,所有唐宋诸家的律学撰述数千卷悉皆散佚。元、...
从栖霞古寺走出的律宗中兴祖师古心
从栖霞古寺走出的律宗中兴祖师一古心今天,出家法师在受戒的时候,会念一个叫古心的人的名号,那么,这个古心到底谁?他与栖霞古寺又有什么因缘呢?律宗在中国佛教中以研习和传持戒律为宗旨,大约在曹魏嘉平年间(—年)由中天竺僧人昙无德传入东土,经过数代人的翻译弘传,辛苦经营,拥有了传统律学的“四律五论”。至唐代,律学大备,蔚然成宗,形成南山宗、相部宗、东塔宗三足鼎立的局势。日后,相部、东塔两系逐渐衰弱,唯有南山律宗传承独盛,绵延不绝。到了北宋末年,由于禅宗的盛行,使得律学无人问津,法系也几乎失传,所有唐宋诸家的律学撰述数千卷悉皆散佚。元、明之际,民间私度泛滥,僧尼大多不学律守戒,堕为世俗僧。在律宗即将泯灭之时,佛教中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弘律者一一古心和尚,他在南京古林寺内开建律宗道场,设坛传戒,使唐、宋、元、明四代律学得以延续,近世戒法得以弘传,在律宗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因此,南京古林寺被誉为“中兴戒律第一祖庭”,是我国佛教传戒的祖基,今日所有律宗法系的根源。此后,古心和尚的再传弟子一部分以古林寺为基地,专门从事弘扬戒律的工作,他们所形成的派系被称为“律宗古林派”。古心(一年),讳如馨,赐号“慧云律师”,俗姓杨,江苏溧水人,在家时即笃信佛教,父母去世后,赴南京栖霞寺剃度出家,师承真节法师。古心精研佛法,阅《法华经■菩萨住处品》中“文殊大士常住清凉”句有悟,便发愿步行朝礼五台山,他夙夜虔求戒法,三历寒暑才抵达五台山,亲睹文殊大士胜景,十分赞钦,即在妙德庵住下,日夕参究佛经,过着行止有仪的僧人生活。古心通过对律学的探究,使其深感欲振兴佛教,必须先从律宗入手,恢复、整理佛教律宗的弘教法式,继承佛陀灭度时的遗教,“以戒为师”重兴南山律宗。南山律宗创始者为隋唐之际的道宣(一年),自北宋元照(—年)之后法系失传,处于无闻的状态,而古心专门研习戒律,立志中兴南山律宗。他持戒严谨,受到五台山僧俗的尊敬,以致“声誉远播,闻于朝廷”,曾奉诏在五台山连续次举办“龙华大会”,被誉为“优婆离尊者转世”(优婆离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持戒第一”)。万历十二年(年)古心自北还南,南京古林庵住持觉明延住该庵。古林庵初名观音庵为梁代高僧宝志禅师所建南宋淳熙中—改名古林庵位置在南京城西马鞍山中之凤山。其实,古林庵“屋仅三楹,圆方百尺”,自古心卓锡后,四方前来求教之僧络绎不绝,庵也“焕然崛起,百堵一新”。因“僧众日盛”,他“化庵为寺,拓基增建,三载告成,遂成一大梵刹矣”。万历二十八年(年)幽栖寺洪恩法师奉旨督修大报恩寺琉璃宝塔,“诸务严整,唯塔尖艰举”,洪恩“倾诚请助”于古心,古心慨然应允,帮助解决了塔顶安装问题。在翻修过程中,于塔基处掘得《宝志说戒图》,古心仿图中戒坛式样于古林寺内建坛,大弘律宗,传授戒法。传说,古心登坛传戒之时,“感坛殿放光五色霞彩直冲霄汉,众山群楼,三日不散,夜明如昼,莫不骇异赞钦”。此后,古心又受到邀请,赴灵谷、栖霞、甘露、灵隐、天宁、海会、香余等诸大寺院开坛授戒,戒弟子逾万人。因而远近驰名,使他的弘律事业达到巅峰,中国佛教律宗得到恢复和发展,南京古林寺也因此名声大噪,是公认的“中兴戒律第一祖庭”,寺内的戒坛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戒坛”。古心和他的再传弟子以南京古林寺为基地,专门从事弘扬戒律的工作,由此形成了“律宗古林派”。万历四十一年(年)明神宗嘉奖古心,赐“紫伽黎衣”、“万寿戒坛”匾,并敕更寺额为“振古香林禅寺”,又赐“千佛珠衣”、“钵盂”、“锡杖等物。万历四十二年(年)神宗帝延请古心赴五台山永明寺开建皇坛,传授“千佛大戒”,钦赐“慧云律师”号,并颁责“金顶昆卢帽”。自嘉靖四十五年(年)明世宗皇帝下诏禁止僧尼开坛传戒以来,这是明政府首次正式同意佛教寺院开坛传戒,也是明末律学重兴的重要契机,同时示朝廷肯定了古心弘扬戒律之贡献。三坛大戒圆满告结,古心上表辞谢圣上“敦留”之意,“坚请归林”,明神宗赐其:“观音像、轩辕镜、乌金板、量天尺、混天球、金香炉、玉蒲团、紫金钵、《大藏经》”等珍宝。不久,古心奉旨还山,乃以皇帝所赐法服建塔山阳,以志盛迹。此时,古心自知“化缘将尽”(意思是即将圆寂),以其所创述的传戒正范、仪规、坛仪等著作,授于座下十二法嗣,命其外出弘扬律宗。古心的十二位大弟子皆是“法门龙象”,他们受命分住各地,“南到鼓山,北至燕京”,古林律学之所以遍行于天下,影响及于全国。其中,古心的第五法嗣寂光和尚在宝华山隆昌寺开建律宗道场,弘扬戒律,弟子满天下,开创了“律宗千华派”,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律宗派系之一,从法系传承的角度看,千华派应是古林派的分支,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的中国佛教律宗传承,亦都是从古林派这个系统中发展延伸出来的!万历四十三年(年)十一月,古心和尚在南京古林寺内圆寂,其“全身塔于天隆寺后之玉环山”。神宗皇帝闻讯后甚为叹惜,诏古心的第二法嗣愍忠寺(今北京法源寺)大会海律师绘古心遗像,请于大内供奉,并亲笔题赞,曰:“瞻其貌,知其人,入三昧,绝六尘,昔婆离,今古心”。古心一生坐南北道场三十余会,徒众数万,法嗣十二人,“接席分灯,布满天下”,元、明以来一直埋没无闻的律宗因此而得以重兴,后人奉古心为“南山律宗第十三世,古林开山第一代,中兴律祖”。在江苏省南京市南郊石子岗玉环山上,还能看到是佛教律宗中兴初祖古心和尚塔林。塔身上大书"传南山正宗第十三世大明诏启皇坛传戒钦赐珠衣中兴律主赐号慧云古心磬公大和尚之塔“,左右侧书”传南山正宗第十三世、古林堂上开山第一代”。有专家评价,古心一生座南北道场余会,建坛受戒,开堂说法,是中国佛教南山宗自隋唐以来的继承者,明清乃至近代律学研究的开拓者。
/
本文档为【从栖霞古寺走出的律宗中兴祖师古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