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专业采访与报道案例分析

专业采访与报道案例分析

2021-04-16 21页 doc 38KB 61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专业采访与报道案例分析专业采访与报道案例分析 报道类型:科技新闻报道 【案例再现】 继兵马俑后秦代考古又一惊世发现 湘西出土两万枚秦简“复活”秦代历史 新华社长沙7月14日电 (记者 明星)寄往洞庭的邮书、2200年前的乘法口诀表、军粮的月消耗量„„湘西龙山县里耶古城最近出土的2万枚秦简,以文字的形式将秦王朝的历史生动地“复活”了! “这是一套极为重要的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实录。发现年代这么早、数量这么多、内容这么重要的简牍,在中国尚属首次。它是继兵马俑以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蕴涵着巨大的学术价值。”今天上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郭伟民向新华...
专业采访与报道案例分析
专业采访与报道案例分析 报道类型:科技新闻报道 【案例再现】 继兵马俑后秦代考古又一惊世发现 湘西出土两万枚秦简“复活”秦代历史 新华社长沙7月14日电 (记者 明星)寄往洞庭的邮书、2200年前的乘法口诀表、军粮的月消耗量„„湘西龙山县里耶古城最近出土的2万枚秦简,以文字的形式将秦王朝的历史生动地“复活”了! “这是一套极为重要的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实录。发现年代这么早、数量这么多、内容这么重要的简牍,在中国尚属首次。它是继兵马俑以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蕴涵着巨大的学术价值。”今天上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郭伟民向新华社记者披露了这一发现。 自6月4日里耶古城出土第一枚竹简,里耶秦简就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上个世纪,中国出土的秦简总数不到2000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高崇文激动地说,从春秋到西汉时期的简牍一次出土2万余枚,这还是第一次。 始建于公元前221年的秦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其创始者秦始皇在位期间,大兴“焚书坑儒”,许多珍贵的典籍和文献被焚毁。在正史中,对秦朝行政的记载寥寥数语,社会生活的记载更是不足千字。有关秦人、秦国、秦朝的记载大多数是后人的追忆。  负责发掘和清理简牍的张春龙副研究员介绍,里耶古城出土的2万枚简牍约有20余万字,字体属古隶,内容多为官署档案,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有通邮、军备、算术、记事、行政设置、职官、民族等。提到的地名有迁陵、洞庭(郡)、临沅、弋阳、酉阳、沅陵、阳陵等数十处,职官有司空、司马丞、守丞、令守等,多附有人名,如:“迁陵守丞腾”。  首批清洗的几十枚木牍正浸泡在专用的药水中。记者看到,这些简牍仍保持竹木质地,墨迹清晰。一枚上书“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这是2200年前的乘法口诀表;一枚上书“越人以城邑反蛮”,记载了当时的民族关系;一枚讲述竟陵人向迁陵县借船的情况。其中还有多枚简涉及对洞庭郡某一行政建制的讨论。有的简文还记载某一月份中当地驻军粮食的消耗量。大部分简牍记载的是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后的秦代,其纪年由二十六年到三十七年,一年不少,记事详细到月、日。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认为,里耶秦简的出土,不仅找到了秦代考古史上的里程碑式的珍贵,还为了解秦代社会历史提供了比以前广阔得多的全景式的思维空间。同时,它也将改写和极大地填补《史记》、《汉书》中有关秦朝历史的大片空白,从根本上改变几千年来战国秦汉学术史的面貌。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出土这批简牍的里耶古城位于湖南与重庆交界处,东临酉水。城址呈长方形,现存面积近2万平方米,城西北部尚存一段城濠遗迹,城内发现古井多座。据wk_ad_begin({pid:21});wk_ad_after(21,function(){$('.ad-hidden').hide();},function(){$('.ad-hidden').show();});  考证,出土秦简的“一号井”始建于战国,废弃于秦末。 【采访提纲】  考古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涵盖的知识范围也很广。因此,考古新闻应秉承这种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在多方求证并衡量该考古发掘新发现具有重大价值与意义之后,笔者初步拟定了本次采访活动的提纲。  由于考古发掘一般“突现”人们视野,具有不可预知性,这也要求记者要以最快捷、最便捷的方式补给考古知识。收集该项考古发现大概相关的历史知识,并梳理以往有关该区域的考古发现成果,争取在知识方面上做到有所准备,以辅助采访的开展。  时    间: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 地    点:考古发掘第一现场、考古权威研究机构 采访对象:考古现场工作人员、考古权威专家、当地文化部门、发掘现场周边居民等 预期目标:清晰、形象地呈现考古发现成果、准确判断考古发现的价值与意义,以“一种平衡的、有节制的、而又热情的方式”把考古发现呈现给受众。此外,在做好动态报道的同时,注意做好考古的科普工作。 采访推进:  1、考古发掘第一现场:在专业考古人员的引导下,清晰地了解考古发现成果,并就疑问向现场专业人士求证,并力求通俗形象地描述发现成果。 2、权威人士解读发现:因为专业,权威人士对之的解读才显尤为重要。该发现成果最终确定如何?该发现成果的意义如何,历史地位如何?这些设问对于该报道具有重大意义,也必须依据专业权威人士的解读才能确保新闻报道的可靠、可信。 3、跟踪考古后续工作:一项考古发现并非一蹴而就的,其后续的考古现场保护情况、发掘的文物的专业保护举措,各研究机构的后续研究等都是理应关注的焦点。 【评析案例】  无可非议,这是一篇极为成功的考古科技新闻。一个极具历史价值,甚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考古发现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首先,记者敏锐地捕捉到该事件,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发现,在第一现场对考古进行了深入采访。其次,该新闻作品行文活泼不失严谨,通俗而具科学性,也足见作者极深的采写功底。下面,笔者对该新闻案例的特点分析如下: (1)严谨而节制的新闻采写精神。当我们浏览网络、翻阅报刊,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有一些考古新闻为追求卖点和轰动效应,而大肆渲染,妄下判断,对科学精神置若罔闻。虽然面对如此重大考古发现,该作品仍然以 “一种平衡的、有节制的、而又热情的方式”把考古发现呈现给受众,这样,既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也守护了考古科学的严谨精神,无非这样一种严谨求实的采写态度为考古新闻的采写做出了榜样。 (2)让权威发言,尊重第一事实。考古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专业性很强,其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宽广,通常报道较多的以居址的发掘和墓葬发掘为主。在这项专业活动的新闻报道之中,“权威专家”的发言与判断是记者说服受众的信任力之源。在该作品之中,“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郭伟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高崇文”两位考古界对于该发现重要价值的判断让人可信。其次,在“第一现场”记者所获知的“第一事实”也让受众仿佛亲历其境,对于考古成果有了直观认知,让发现成果在读者大脑中“鲜活”了起来。 (3)、新闻背景勾勒“立体化”新闻。在该新闻作品中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便是新闻背景知识的运用,让新闻报道呈现出“立体化”的效果。有人说,主体是新闻的“躯干”,背景是新闻的“后脊”,它甚至支撑起新闻报道的整体结构。该新闻作品的注释性新闻背景运用效果极佳,例如,有关“秦朝的记载缺失”,以及目前有关秦代考古情况介绍这些背景的补充也从一个侧面衬托了该发现“填补空白”的历史价值。 此外,该新闻作品在导语写作上也极为精妙,发掘文物的描述生动活泼,很有吸引力,“复活”二字也有传神之妙。 【案例再现】 武汉广州实现“陆地飞行” 本报广州12月26日讯(记者朱海燕 何大成 刘新红)全球最快列车以350公里时速,穿越武汉广州之间1069公里里程。 倏忽千里越三江,3小时实现了“才饮粤海茶,又食武昌鱼”的历史梦想。 武广之间运行10小时,已成昨天的故事。 今天上午9时,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铁投入运营,标有“G”字头的“和谐号”高速列车从广州、长沙、武汉三地同时首发。 发展就是和时间赛跑。时间,再次被中国人征服。发展的高速铁路,使幅员辽阔的国土大大“缩小”。 一位由广州去韶山的香港旅客说:“在毛泽东116周年诞辰的时候,中南大地建成的这座‘起飞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步入一个‘飞起来的时代’。” 改革开放的大国需要起飞。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乘坐日本新干线列车去京都时,他对210公里的时速发出感慨:“像风一样快,有催人跑的意思。” 31年后,“世界第一速”终于在中国实现。诚如邓小平所言:“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 武广高铁是具有“标本意义”的中国杰作。南国重峦叠嶂,早有“人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的民谣。建设者突破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使这条高铁试运行时,创下394.2公里的最高时速。 记者在“贴地飞行”的和谐之旅中,处处感受到千里武广半日还的好处。旅客们读着快速攀升的数字,不断欢呼:“真快!快赶上飞机啦!” 武汉李先生带着妻子,抱着头上贴着退烧贴的儿子,指着自己携带的一包鸭脖子说:“到广州走亲戚,中午,这些东西还要上餐桌呢。高铁一通,两座城市方便得像两个相邻的村庄。” 距离不是问题,速度改变生活。 快如闪电的列车,一年将输送旅客6000万人次,不仅为“一票难求”的春运解除了警报,还有力促进了沿线城市的“同城化”和“一体化”,牵动千亿元产业转移。专家估计,5年内,沿线GDP将提升5%。 一位旅客说,高铁一通,飞机也不敢“牛”了,两家成为“空地双飞”的竞争兄弟。 对于高铁,中国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却是享受这道“美味”最多最快的国家。从2005年京津城际铁路开建,到2012年,高速铁路达到1.3万公里,中国将成为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的领跑者。 届时,高铁覆盖大半个中国,惠及10亿人口,千万个村庄将变成“市郊村庄”。报道类型:环境新闻报道 【案例再现】 地球3分钟 净增500人  新华社华盛顿( 1996年7月13日电 记者 唐霄 肖成林) 随便问一个美国人,全世界有多少人?他默想一会可能告诉你:50多亿。可你再问他每分钟地球上增加多少人?恐怕就极少有人能够回答正确了。为了让普通美国人、尤其是孩子们了解世界人口问题多么严峻,美国人口零增长组织在世界人口日这天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3分钟新闻发布会”。 7月11日中午,酷暑之中的华盛顿热得让人心烦,可是当记者提前10分钟赶到发布会现场——位于国会东街的东部高级中学门前时,那里已经聚集了一群学生家长、老师、新闻记者和过路行人。  11点左右,人口零增长组织的负责人彼德·科斯特迈耶先生站到了校门前的一小块空地中央。他说:“人们很难想象数百万乃至数十亿人口到底有多少,也很难理解当今世界的人口增长率是个什么概念。我想我们今天找到了一个向大家展示世界人口问题多么严峻。”    “罗马帝国时期,世界人口仅有2.5亿,那时全球大约每小时增加1个人。”科斯特迈耶话音未落,一个举着“公元1年”牌子的黑人小姑娘站到他身边。“19世纪工业革命开始时,世界人口10亿左右,每分钟增加8人。”8个学生举着“工业革命”的牌子缓缓走来,围到他身边。“20世纪初,全球每分钟增加19人,世界人口20亿。”19个学生一下聚集到他身边,空地中央被站满了。  “现在的地球是个什么情景呢?1分钟要增加167人,每3分钟净增500人,1个星期要增加1个费城的人口,1个月增加1个弗吉尼亚州,1年增加1个德国……”就在科斯特迈耶讲演之际,近500名穿着代表世界五大洲红、黄、蓝、绿、白五色T恤的学生一下子聚拢到他身边,空地顿时拥挤起来,人群把科斯特迈耶也淹没了。    一个叫翠西的学生告诉记者,学生们正在放暑假,几天前老师和人口零增长组织的人向大家说起世界人口问题,自己很受触动,就参加了这个活动。所有学生除了表演时穿的T恤可以留作纪念外,没有任何报酬。  人口零增长组织传播部的几位女士向记者介绍说,成立于1968年的该组织是个全国性的非盈利民间组织,它的宗旨是呼吁人们行动起来采取措施降低世界人口增长率,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地球环境。在1999年世界60亿人口日到来之际,该组织还将组织控制人口的宣传活动。    【采访提纲】 由“数字”与“各类专业机构名称”所组合成人口新闻报道已经让人生厌,人口新闻报道如何才能“活”起来?笔者认为,找到一个生动、亲切的角度是关键所在。而采写这样的新闻,也必考验新闻记者“敏锐度”与“智慧力”。对于发生在“国会东街的东部高级中学门前”的小宣讲会,很多记者也须忽略不计。本着认真对待每一份事实、关注每个现场的原则,笔者准备采访提纲如下: 时    间: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 地    点:活动现场 采访对象:活动现场参与者、演讲者、观众等 预期目标:以文字去展现活动第一现场,选取独特的新闻角度,对事实进行报道、呈现。   采访推进: 1、关注现场所正在发生的事实。站在一个事实“观察者”的角度,去还原事实、呈现事实,为准确描述事实扎实的做好功课。 2、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找到合适方式,与活动的组织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并对“将要发生的事实”做好准备,并且与组织者建立联系,以便补充事实资料与展开后续采访。  【评析案例】 又一声人口问题的警钟鸣响,这便是这片人口新闻报道的效果。有关人口问题的报道不少,《地球3分钟,净增500人》独具特色,除了该美国人口零增长组织的方式十分别致之外,该报道之所以能够起到如此效果,便在于作者的用心与精心。 1、写活现场,把读者带进“现场”。《地球3分钟》这篇报道的写作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你看,那举着“公元1世纪”牌子的黑人小姑娘站出来了„„最后是500名学生来了。在报道里,当志愿者向新闻发布会的主办者走去,拥去,人们在读着这些情节时,却感受到分明是向读者“走来,拥来”。读者在感受这种“拥来”的气氛时,不得不同会议主办者和记者一道震惊:世界人口问题如此严峻! 2、转换视角,以演讲写人口问题。由“数字”与“各类专业机构名称”所组合成人口新闻报道已经让我们失之兴趣,如何找到新鲜角度来写这个老问题,是有关人口问题新闻报道的一个突破口。无疑,本文作者找到了这样一个突破口,轻松转换视角,以鲜活现场来写人口报道,读来兴趣盎然,这也是记者的高明之处。 也许有人说,《地球3分钟》这篇报道并不是记者写得好,而是主办者的这场表演设计得好、“演出”得好,记者只不过如实写来而已。但笔者认为,这些鲜活的事实到了不同的记者笔下,并非每一件都能成为鲜活的新闻报道,而这个记者做到了,这其中也便正是记者的功力所在,是“功夫在诗外”的用心与精心成就了这片新闻精品。 【案例再现】 康平“新鲜空气”  首售10万美元 本报讯(记者 孙全)植树造林,在为应对全球变暖作出贡献的同时,还能通过出售森林中的“新鲜空气”赚取可观的收益。日前,位于康平县沙金乡科尔沁沙地南缘的一块380多公顷森林,以每吨5美元的价格,出售了森林20年的碳汇功能,售价10万美元。   在市林业局等部门的促成下,11月25日,该局育林基金管理站教授级工程师肖映秋收到日方电子邮件,确认该项目已正式向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提交注册申请,标志着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与康平县张家窑林场造林地的碳汇交易接近完成。该笔交易完成后,意味着张家窑林场造林地将为全球气候“打工”。   “张家窑林场造林地碳汇功能的交易,其实卖的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生态服务功能。”多年负责跟踪该项目进展的肖映秋算了一笔账:该林场所造的杨树林,按照国际评估机构的测算,20年中预计将吸收二氧化碳2.2万多吨。 “这一项目需要得到国家认可,并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据肖映秋介绍,自2002年起,沈阳市林业局就按《京都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小规模造林项目设计要求,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在康平县张家窑林场开始运作碳汇项目。今年,该项目分别获得中日两国政府批准。 截至2009年9月,我国政府已批准了2200多个项目,得到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注册的600多个,其中林业碳汇注册项目只有1个。而沈阳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开展的双边项目清洁发展机制小规模造林项目如果近期注册成功,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小规模造林注册项目。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按照2005年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并对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进行了分解和落实,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量的方式来履行减排义务。(《沈阳日报》 2009年11月26日)  【采访提纲】 “林业碳汇交易”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是一个新事物,如何把这样一个新话题讲清楚,并且讲得有趣,对于记者而言是一个考验。记者根据所获知的新闻线索,在充分查找资料的基础之上,展开了此次采访活动。 时    间: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 地    点:与该项“碳汇交易”相关的各现场,如市林业局,项目负责人办公室 采访对象:市林业局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交易双方负责人、当地人 预期目标:为读者解释清楚出售森林中的“新鲜空气”的事实,对于“林业碳汇交易”项目进行清晰说明,并进而从“点”到“面”,勾勒出目前我国该类项目的整体情况,让受众认知该新事物。此外,借势新闻报道向读者传递一种环保的理念。 采访推进: 1、多方采访,给读者一个清晰的事实。“林业碳汇交易”到底是怎样的?作为一个普通大众的代言者,向各项目的负责人讨教该项目实施的过程,目前我国该项目进展情况。这也是本次采访中首要应当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该问题,在采访中,记者应该奔走于该项目各负责人之间,听取各方的阐释,以便真正地搞清楚事实。 2、以官方说法对该项目发展进行展望。卖“新鲜空气”的前途怎么样,靠的住吗?想必这也是普通读者心中的疑问,在展开该项目具体情况的同时,其未来发展也应该是采访的一个重点。在这个问题上,官方说法最权威,也最可信,鉴于此,笔者准备向该项目主管的政府部门求解。 【评析案例】 该稿件主要报道的是辽宁省康平县在碳汇交易方面取得的成果,这是辽宁省首例碳汇交易。另据介绍,而在稿件见报之日后,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议题的世界气候大会在随后的12月7日至18日,于哥本哈根召开。因此该稿在此次大会之前见诸报,具有非常强的新闻性与现实意义的。 优点: 1、阐释透彻、到位,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清晰的事实。该项目获批的一个完整过程都得到了呈现。在其中,记者也通过可靠“消息源”为大家解读了这一桩“买卖”。市林业局、该局育林基金管理站教授级工程师肖映秋成为主要“消息源”。 2、记者有一个灵敏“新闻鼻”,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不一般。据了解,该作品记者在2009年11月25日沈阳市林业局举办的一次专题报告会上,一位来自北京的林业专家在其发言中提到了一句有关沈阳市康平县碳汇交易的信息。当时记者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素材,随后连夜找到了负责康平县碳汇交易的有关负责人,快速采写完这篇报道。  不足:“消息源”渠道相对单一,无多方求解,展望不足。 虽然文中作者引用了市林业局育林基金管理站教授级工程师肖映秋的权威说法,但仅仅依靠这一个说法明显说服力不足,无法完全取信于受众。其次,该作品对于卖“新鲜空气”的前途展望也不足,作品仅仅就我国目前碳汇项目开展情况,以及碳汇是什么进行简单说明,但忽略了该项目的发展情况怎么样。 报道类型:教育新闻报道 【案例再现】 现代生活节奏的改变使年轻父母对孩子7点半上学越来越不适应 上课能否晚一点儿 近日,记者接到家长来电,说现在的孩子每天上学的时间太早了,这与不少年轻家长的工作生活时段出现了“冲突”,建议早晨能否晚一点上学。 昨天早上5点30分,记者在海淀区香山路看到,寒风中昏黄的路灯下,三三两两的学生已经骑车上学了。6点钟,颐和园附近的几所中学里教室的灯已经亮了。6点30分,北京某中学第一批学生已经到校了。7点钟,记者来到另一所中学门口,一个穿黑红相间棉衣的学生说,现在是进校高峰期。记者在沿途看到,不管是街上骑车的人还是坐公车的人,学生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7点20分以后,路上几乎看不到上学的学生了。 在332路中关村车站,送女儿上学的家长王炼说:“学生这么早上学,不仅孩子困,家长也困。另外天黑路远,不送也不行。”刚送完孩子的家长孙均枫抱怨说:“孩子7点多进校了,可是我9点才上班。现在,回家吧,太远,上班吧,太早。大冷的天,这一个多小时只好在大街上溜达。”教师井妍说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家长总是埋怨与孩子没有交流的机会,说自己还没有起床,孩子就上学去了,等下班了孩子又要忙于做作业。由于学生上学过早,部分学生来不及吃早餐。 一位教一年级的女老师则对记者说:“我们也觉得应该改改早上上学的时间,尤其现在到了冬天,孩子们即便住在附近也得6点半起床,到校的时候天还没亮。晚上睡得又早,好多孩子八九点钟就睡,不在最佳睡眠时间睡觉效率也不高呀!” 最近,国际上有不少研究报告指出,青少年的“内部时钟”令他们较晚才休息,需要在早上多睡一会儿。有关研究也发现,推迟高中的上课时间能有助提升学生的成绩及改善学生纪律问题。美国一家研究组织建议,将过去高中生7点半前到校时间全面推迟四五十分钟。    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郝天慈认为,上午8点钟上课比较合适,同时压缩中午学生休息时间。另外,由于冬夏天气变化特点也应有适当变化,冬天晚点儿,夏天早点儿,避免学生上学的时候天色比较暗,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关于学生早上到校的时间问题,记者咨询了有关教育行政部门。东城区教委中教科科长说,教育部、市教委、区教委对学校几点钟上早自习没有统一规定,也没有时间上的要求,学校可以自行安排。宣武区教委中教科一位老师说中学的早自习一般在7点半,具体时间学校可以自己定,没有明文规定;小教科的老师则明确说,小学应该没有早自习,从减轻学生的负担出发,要求学校不要办早自习,但没有相关的具体文件。 (原载2000年12月23日《北京青年报》 作者:邓兴军 张颖 张桂涵) 【采访提纲】 当今,教育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热点话题。而小处着手,由小窥大也是选题的一个方向。近日,记者接到家长来电,说现在的孩子每天上学的时间太早了,笔者也想由此为由头展开调查,特别拟定一下采访。 时    间:近期 地    点:各总小学校周围、学生家、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教育研究机构 采访对象:中小学生、学生家长、教师、教育部门负责任、教育研究专家 预期目标:针对有家长反映“孩子每天上学的时间太早”的事情展开调查,并理清其中缘由,查找该问题存在的原因。听取教育研究专家的意见,并希望新闻报道为教育部门,以及各类学校做出更加科学的教学安排,制定更加合理的教育公共政策建言献策。 采访推进: 1、多方寻找家长反映“上学早”的原因。根据家长反映“孩子上学早”这一问题的情况展开调查: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吗?不存在或者存在的原因又是什么?对于目前上学时间的规定,各方的声音又是怎样的?而这一切唯有用事实来说话,充分调查应为第一步。 2、聆听专家声音,向权威科学研究求证。对于上学时间的安排专家意见怎样?对于这个时间,又有没有可靠的研究成果?现在上学时间制定的依据是什么?根据思考进行下一步的采访与调研。此外,教育部门对于群众所反映的问题的看法也是调查的重点。  【评析案例】 最普通不过的一个群众来电,便可以催生如此经典、厚重的新闻作品,也不禁让笔者思考是什么力量在推动记者去做如此细致、繁琐的调查工作?把“群众”(受众)放在心中,感人心者先乎情,该作品的作者做到了,也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1)文本透漏着强烈的“受众”意识。据有关资料介绍,这篇消息见报的当天上午,编辑部就接到30多名读者打来的电话,表达了他们对此问题的共鸣。为促使问题的解决,该报先后派出7名记者,围绕这一问题作了连续的追踪报道。而这个采访之所以推动,也便于该报社编辑部强烈的受众意识相关,这些在作品文本中也可清晰窥到,在新闻作品所呈现的调查过程之中记者多方采访的足迹也印证了这一点。 (2)新闻事实本身蕴含一股“情感流”。该作品运用真实描述适合受众需要的、与事实相吻合的情感氛围和情感信息,把新闻事实本身所蕴含的情感传达给广大读者,使新闻报道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感情冲击力,引起了较为强烈的轰动效应。事实也证明,这种“情感”不但能够促进理解,并且能够产生震动受众心灵,转变人的思想、情感与态度,支配人的言论与行动,进而影响社会的巨大力量。最终,北京市教委于2001年3月专门下发通知,对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作了硬性规定。 本文之所以产生很好社会效果,也与社会上下普遍关心教育问题这一社会空气有关。此外,该消息的主标题带着商量的口吻,更易引人思考,便于教育主管部门和校方接受,为策略性地推动政策调整做了很好的铺垫,语言彰显了智慧。 【案例再现】 人大校长纪宝成提出 MBA教育不能言必称哈佛东西方管理思想交汇与融合是方向 本报北京 5月19日电( 记者 丰捷 通讯员 王晓玉)"缺乏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吸收,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系统研究,在管理教育和研究中言必称哈佛是没有出路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今天开幕的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出,学习和运用西方管理思想,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实践,绝不能全盘西化,只能有选择的吸收,而且要有创新。  他提出,当下我们的着眼点就是要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许多优秀的、共同性的管理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梳理,与世界共享,这是管理学研究者、MBA学子及未来企业家们应该做的事情。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不断地扎实地从中国企业的实践当中总结经验,生成理论。"纪宝成说,这两个着眼点是我国新时期商科教育和管理理论的创新的关键点。"尽管创新过程将会是漫长的,但管理思想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东西方管理思想交汇与融合。这是符合经济发展方向的,也是商科教育和管理科学未来发展的一种新的理论思维。”  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企业管理人才为目标的MBA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引入中国以来,已从最初的9所院校年招生不到百人,发展到2006年的96所院校每年两万多人的招生规模,目前累计招生已超过十万人。  以MBA为代表的中国管理教育的高速增长和超常规的发展,反映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构成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纪宝成指出,在我国以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刚刚起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管理终极水平较低的大背景下,作为舶来品的西方现代管理学的传统,有助于当时中国企业迅速摆脱落后的状况,缩小与西方国家的企业在管理水平上的差距。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企业管理理念的增强,现在到了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和创新的时候了。  作为中国MBA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活动,中国MBA发展论坛始于200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本届论坛主题为"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交汇与融合",旨在促进中西方管理思想与方法的融合,推动中国MBA教育事业跃上一个新台阶。来自中国内地的96所MBA培养院校及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商学院的近千名代表出席了本届论坛。(《光明日报》2007年5月20日)  【采访提纲】 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一个相对比较高端的论坛。如何把这类稿子写出亮点,作为一个经验相对丰富的记者,第一判断是挖出“亮点”!在认真聆听会议的发言内容的基础之上,确定角度,找到与当今社会结合的热点话题进行采写。 时    间:会议进行中,以及会议前后 地    点:会场、主办方 采访对象:论坛组委会、论坛出席嘉宾、与会观众、会场外相关专家 预期目标:挖掘具有可读性的会议专家观点,为读者提供一个个富有思想的精彩“观点”。 在繁杂会议内容中淘到“亮点”,为读者呈现会议最精彩观点。 采访推进: 1、论坛前根据组委会所提供信息做足功课。组委会一般会提供会议论坛的议程、出席嘉宾的名单、以及其他与本论坛相关的材料。 2、依据会议主题、特别嘉宾设定所问问题。一般的论坛都会有观众提问环节,因此,记者在论坛前应该根据当今社会热点、专家的特殊身份、会议的主要议题大概设定几个问题,以便会议中一有机会便获得提问。 3、根据所提取新闻角度追踪采访相关嘉宾。在论坛之中,要努力挖掘出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点”,然后在对专家观点进行快速信息集纳、分析后,做追踪采访,甚至可以邀约其中某为专家做专访。 【评析案例】 据了解,本文获得第1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在MBA教育持续升温且跟风盲从之风日盛的形势下,本文鲜明地提出了一个独到而精当的观点,帮助人们冷静思考中国MBA教育的出路,促使MBA教育走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大胆取舍,金沙中淘到“真金”。在这样一个相对高端的论坛之上,各位嘉宾都具有渊博学识,或者独到之处。想必精彩观点会纷呈无限,但在其中,如何更好的淘到与社会切合的主题,或者新闻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作者在大胆取舍后选择了“冷静思考中国MBA教育的出路”的视角,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2)打破陈规,教育新闻有“新章”。以往会议新闻的写作,都是一个程式,毫无新意。例如,介绍会议出席领导、以及各位领导致辞等等,只有程序的影子,而没有信息的身躯,更无思想的内涵。而本文抛弃以往会议稿件的写作方式,以“观点”为“卖点”,最终也获得了认可,消息发表后受到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多家媒体转载。 
/
本文档为【专业采访与报道案例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