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动漫设计专业大学生简历封面下载

2017-05-18 1页 doc 150KB 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1137

暂无简介

举报
动漫设计专业大学生简历封面下载 * 胸部CT常见病 的表现及鉴别 检查技术及方法 (一)检查前准备 (二)病人体位及呼吸控制 (三)扫描条件及范围 从肺尖至肋膈角,连续性扫描 层厚7-10mm。 (四)局部薄层和HRCT 在可疑部位或发现小病灶处改用 3~5mm,薄层扫描。 * (五)增强扫描 (六)窗宽与窗位肺窗:WW 1200~1600; WC -600~-800 纵隔窗: WW 250~500;...
动漫设计专业大学生简历封面下载
* 胸部CT常见病 的现及鉴别 检查技术及方法 (一)检查前准备 (二)病人体位及呼吸控制 (三)扫描条件及范围 从肺尖至肋膈角,连续性扫描 层厚7-10mm。 (四)局部薄层和HRCT 在可疑部位或发现小病灶处改用 3~5mm,薄层扫描。 * (五)增强扫描 (六)窗宽与窗位肺窗:WW 1200~1600; WC -600~-800 纵隔窗: WW 250~500; WC 30~-30 * * 胸部CT 检查 (一) 胸 廓 1. 软组织 前胸壁:胸大肌、胸小肌、女性乳房及乳头 后胸壁:两侧背阔肌、斜方肌、肩胛提肌、肩胛下 肌、冈下肌 * 肋骨(前上到斜下) 注意:第一类钙化 锁骨 胸骨 肩胛骨 胸椎 * 脏层胸膜向肺内伸入构成叶间裂,是CT上肺叶范围划分的主要标志,走形成螺旋形。 斜裂:普通CT:无肺纹理“透明带”, HRCT成高密度“线状”影,左侧高于右侧。 横裂:与扫描层面平行,成三角形或椭圆形无或少肺纹理区 * 3. 胸 膜 2. 肺门 构成 :肺动脉 肺静脉 支气管 淋巴组织 * * * * 3. 肺纹理 放射状分布的树支状影,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管组成。主要是肺动脉。 注意肺纹理的多少、粗细、分布及扭曲。 * 4. 肺叶及肺段 肺叶 右三叶 上 中 下 左二叶 上 下 肺副叶 由副裂深入肺叶内的 解剖变异 下副叶(心后叶6~10%) 奇叶(0.5%) * 肺段 右肺共分10段: 上叶(尖、前、后); 中叶(内、外); 下叶(背段,内、前、外、后基底段)。 左肺分八段: 上叶(尖后段1+2、前、上舌、下舌段); 下叶(背段,前内7+8、外、后基底段)。  * * 肺段解剖位置与X线表现 * * 肺小叶 肺小叶直径1cm左右,每个肺小叶 之间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所分隔,称 为小叶间隔。每个肺小叶支气管又分 出3—5支末梢细支气管并渐向远方逐 级分支,开始由肺泡参与管壁结构。 * 形成一、二、三级呼吸性细支气管 越向远处肺泡越多,即肺泡管、肺 泡囊最后终止于肺泡。从呼吸性细 支气管开始至肺泡所组成的单位, 称之为肺腺泡或是呼吸小叶(4~6 mm)是X线病理改变的基本单位。 6. 肺实质与肺间质 1、肺实质: 具有气体交换作用的肺腺泡,包括一、二、三级 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2、肺间质: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周围和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淋巴管和肺泡壁的胶原纤维组织、弹力纤维和嗜银纤维等属  * 1、位置: 上自胸廓入口、 下至膈肌 前自胸骨后、后至胸椎、左 右肺 之间。 2、组成: 心脏 大血管 食管 气管 神经 淋巴 脂肪等 * (三)纵 隔 * (胸骨角与T4,下肺门与T8) 前 、中、后纵隔 上 、中、下纵隔 分区 九分法: * 前纵隔:胸骨后方,心脏及大血管之前,主要包括:胸腺、淋巴、脂肪及结缔组织 中纵隔:心脏、主动脉及气管所占部位 中纵隔淋巴结:正常,直径≤10mm, 异常≥15mm 后纵隔:食管前缘之后,胸椎前及椎旁沟的范围:主包:食管、降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及淋巴结。 * 第4胸椎 第8胸椎 上纵隔 下纵隔 中纵隔 前 中 后 * 1、位置: 胸腹腔之间 2、形态 : 圆顶状 左右两叶 右侧高于左侧 3、动度: 平静 1~2.5cm,深呼吸 3~6cm 正常膈肌角CT表现:椎体两侧弧形软组织密度影,有时右侧较厚。 * (四)横 膈 * 肋膈角 心膈角 膈肌 * 1、浅层---胸膜淋巴网--- 胸膜内---淋巴管---肺门淋巴结--- 吻合支 2、深层---肺动脉支气管淋巴网 肺泡管丛---淋巴管---肺门淋巴结--- 肺静脉淋巴网 * 肺野及肺纹理 肺门 气管及支气管 纵隔内血管及淋巴 心包及胸膜胸壁 * CT对纵隔疾病的诊断、肺内微小病灶的发现以及胸内淋巴结增大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随着机器性能的提高,近年来开展的高分辨力CT对弥漫性肺间质病变及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更具突出效果。 * * * ① 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力,其密度分辨能力较普通X线片几乎大10倍,并能根据病变区的CT值提供病变区内是否有空气、脂肪、液体及钙化,从而确定病变是实体性、囊性还是脂肪性,其中是否有微小钙化、脂肪沉着、坏死及出血等改变; * * * ② CT可提供无前后重迭的横断面解剖图像,对显示病变的形态、部位、来源、比邻关系以及发展情况较好。 * * * 由于构成胸部的组织复杂,包括低密度的含气肺组织、脂肪组织,中等密度的肌肉组织及高密度的骨组织。因而其CT值范围宽广。在CT图像上胸壁、肺组织及纵隔有较大的密度差别。在一幅图像上不可能清楚显示肺野又同时清楚显示纵膈. * * * 肺窗:其窗位为-400一-700Hu,窗宽为1000—1500Hu,适于观察肺实质。 纵隔窗,其窗位为30—60Hu,窗宽为300—500Hu,适于观察纵隔内的结构。 * * * 该平面相当胸骨切迹水平,包括两肺尖及上纵隔。气管居中线在胸椎前方,气管与胸椎间略偏左为食管断面。 通常可见8条大的纵隔血管断面,气管两旁偏前可见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外前方为两侧头臂静脉,颈总动脉之外后方为两侧锁骨下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后方可见肋间最上静脉,左侧锁骨下动脉之前方可见椎动脉。 * * * * * * * * * 该平面相当主动脉弓上水平。气管前方较粗的血管断面为无名动脉,气管左侧为左颈总动脉,其外后方为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前外方分别为右及左侧头臂静脉。右头臂静脉呈圆形断面,左头臂静脉可呈水平定行于无名动脉前 方。 * * * * * * * * * 主动脉弓自气管前方沿气管左壁斜向左后方走行。气管之右前方,主动脉之右侧为上腔静脉。气管左后方,主动脉弓右侧为食管。 * * * * * * 升主动脉在气管的右前方,其右侧为上腔静脉。气管的左后方为降主动脉。奇静脉弓自椎体前方向右绕气管右侧壁向前走行汇入上腔静脉。气管左侧为主动脉窗内的脂肪组织,正常时其中可见几个小淋巴结。 * * * * * * 在此平面可见隆突与左、右主支气管,肺动脉干位于左主支气管的左前方,两侧肺动脉呈人字形分叉,左肺动脉向左后方斜行位于左主支气管的前外侧。右侧肺动脉向右后方走行,介于升主动脉与右主支气管之间。有主支气管后方协奇静脉食管隐窝。 * * * 在此平面可见脊椎左前方为降主动脉,降主动脉前方为左心房。左心房前方为主动脉根部,其右侧为右心房,其左前方为右心室及流出道。 * * * * * * * * * * * * * * * * * * 在此平面可见气管分为两侧主支气管。右侧肺门上部在右主支气管外侧可见右上叶尖段支气管的断面,其内侧为伴行的尖段动脉,其外后方为后段静脉。左肺门上部可见两个较细的支气管断面,前方者为尖后段的尖支亚段支气管,后方者为后支亚段支气管。 * * * 在肺门可见右主支气管、右上叶支气管及其分出的前、后段支气管。介于前、后段支气管问的血管断面为右上肺静脉。右上叶支气管前方为右肺动脉。左肺门可见尖后段支气管的断面,其前方为肺动脉分支,其后内方为左肺动脉。 * * * 右肺f1可见较粗的支气管断面为中间支气管,其前方为右肺动脉,肺动脉之前外方为肺静脉。左肺门可见左主支气管及左上叶支气管,其前方为肺静脉,后方为左肺动脉。 * * * 在此平面常可见中叶支气管与下叶支气管在同一平面,两支气管分叉处外侧壁呈三角形尖突,称为中叶嵴。与中叶支气管口相对可见自下叶支气管向后分出的背段支气管。中叶支气管前内方为右上肺静脉,中叶晤外侧为粗大的右下肺动脉。左肺门可见向前走行的舌叶支气管及左下叶支气管起始部的断面,并可见自下叶支气管后壁开口向后走行的左下叶背段支气管。舌叶支气管的前内方为肺静脉,外后方为左下肺动脉。 * * * * 为观察肺野及肺门结构需采用肺窗。两肺野内可以看到由中心向外围走行的肺血管分支,由粗渐细,上下走行或斜行的血管则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断面影。两肺下野后部肺血管纹理较粗,为正常表现,系因患者仰卧位扫描时肺血的坠积效应所引起,勿误认为异常 * 。在CT上辨认支气管肺段需根据肺段支气管、叶间裂以及动脉的分布来判断。 当叶间裂出现在相应平面时,可表现为纤细的线状影。由于叶间胸膜两侧血管较少,CT叶间裂也可表现为少血管带。 ---透明带 * * * 肺组织内的气体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替代。 CT表现:渗出肺窗上略高密度磨玻璃影,其内可见肺血管纹理影,纵隔窗可完全不显示;实变呈致密高密度影,有时见充气支气管影,不见肺纹理,纵隔窗较肺窗小。 一、渗出及实变 渗出 数毫米至1cm小结节灶,密度较高,边界清,多见于慢性炎症及肺结核 条索状僵直走形高密度影 形态多样、边界清楚高密度影,CT值100HU,多形态表现,层状钙化多为良性。 肺错构瘤:爆米花样钙化; 肺门埃沉着病:肺门淋巴结蛋壳状钙化 错构瘤(钙化) CT诊断的优势: 能发现肺内隐蔽部位的病变。 能发现肿块内的坏死、脂肪组织及钙化等。 能观察肿块的强化程度及方式,高分辨扫描可以显示肿块边缘的细微改变。 五、结节或肿块病变 在任何患者中其X线胸片或CT上显示单个圆形或卵圆形肺实质性病变称为孤立性结节或肿块。 一般将直径小于2cm者称为结节,直径大于2cm者称为肿块。 包括良恶性肿瘤,炎性假瘤,球形肺炎,机化性肺炎,真菌感染,细支气管囊肿,动静脉畸形,血管瘤,球形肺不张,结核球等。 大小:病变大小是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指标。病变越小,良性概率越高,反之,病变越大,恶性概率越高。 随着检查技术和方法的提高,很多恶性肿瘤在很早期就被检出 形态:在影像学诊断中经常出现用以下描述征象 1.分叶征:浅分叶、深分叶 2.毛刺征:结节边缘的小刺状突起,有长毛刺、短毛刺,可呈细线状,毛刷状。 3.空泡征:结节内小灶性透光区。 4.晕征:结节周围环绕环形的磨玻璃样密度,通常代表水肿与出血。 毛刺征 分叶 晕征 空泡征 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见钙化、脂肪密度、空洞,支气管征。 1、钙化:斑点状或斑片状,分布可以中心性或偏心性,中心性多系结核性良性病变。错构瘤常为爆米花样。 2、脂肪密度:见于错构瘤、脂肪瘤 3、空洞:一般将结节内直径大于5mm的空气密度影称为空洞。 4、空泡征:为小泡状空气样低密度影,大小不超过3mm. 5、支气管充气征:为病灶内细条状空气密度影,为病灶内扩张的细支气管影。 6、磨玻璃样密度:整个结节或结节之部分区域密度较淡呈磨玻璃状,但它不掩盖肺血管纹理。次征仅见于肺泡癌。 结核空洞 空泡征 支气管充气征 磨玻璃样密度 结节邻近结构改变: 1、血管集束征:恶性结节阳性率较高 2、胸膜凹陷征:多见于恶性结节,良性肿瘤和慢性炎症或炎性肉芽肿有时也可出现类似胸膜凹陷征的表现。 3、结节胸膜侧阴影:为细支气管阻塞表现,多见于小肺癌。 4、卫星灶:主要见于结核。 肺低分化鳞癌:血管集束征 血管集束征 胸膜凹陷征 结节胸膜侧阴影灶 肺结核:卫星灶 病变强化表现: 1、增强幅度: 明显强化:CT净增值大于20Hu 中等强化:CT净增值10-20Hu 轻度强化:CT净增值小于10Hu 不强化 :不增加或CT净增值小于5Hu 2、增强方式: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环形强化。 3、TDC曲线:平坦型、缓升缓降型、速升速降型、升高后持续平台型。 4、灌注参数:BV、BF、MTT、PS 良性: 多在3cm以下。 边界清晰,无分叶及毛刺。 通常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 肿块内常有钙化及脂肪密度。 结核球周围常有卫星灶及胸膜粘连,内有钙化。 炎性假瘤见明显周边强化及胸膜粘连带。 恶性: 肿块大小不等,但生长速度快。 边界不清,有明显分叶及毛刺。 密度不均匀,可见厚壁偏心空洞。 可见支气管截断或管腔狭窄。 有胸膜凹陷及血管集束征。 邻近器官及远处转移。 空洞:当肺组织发生坏死或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因空气充满腔内形成空洞。 空腔: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大泡、含气肺囊肿、肺气囊等。 空洞壁可为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纤维组织、肿瘤组织所形成。 可见于结核、肺脓肿、肺癌、真菌病及韦氏肉芽肿等。以结核、肺脓肿、肺癌多见。 虫蚀样空洞(无壁空洞)、薄壁空洞、厚壁空洞。 癌性空洞:直径大于3cm,内壁可见壁结节,外壁不规则或成分叶状 壁厚度:良性小于3mm,恶性大于15mm. 肺曲菌球:空气新月征,偏心性空洞与壁之间形成半月形空气影,可随体位移动 空腔病变:囊肿、大泡壁薄而均匀,周围肺野清晰 癌性空洞 肺癌厚壁空洞 肺结核空洞 肺大疱 线状影:小叶间隔增厚 胸膜下弧线影: 蜂窝状影:纤维化后期表现,中、下肺野的胸膜下区 七、肺间质改变 小叶间隔增厚: 小叶间隔增厚 肺实质索带 癌性淋巴管炎 胸膜下间质增厚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斜裂增厚thickening of the major fissure 小叶内间质增厚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胸膜下曲线影(subpleural line) 病理学:细支周围纤维化、肺泡萎陷  HRCT:胸膜下 0.5 - 1 cm 处弧线影、长 2 - 10 cm 石棉肺 — HRCT 假坠积症 坠积症 HRCT 蜂窝影像 小叶中央或小叶核心异常:间质增厚、细支气管扩张和树芽征(Tree - in – bud)  树芽征病理学:细支气管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 HRCT:肺外围呈小分叉状或树芽状高密度影 胸腔积液及液气胸 胸膜肿块 胸腔周边扁圆形或丘陵状块影,与胸壁成钝角相交。 胸膜病变 少量、中量胸腔积液:胸壁下弧形或新月形液性密度影 大量:几乎整个胸腔均为液性密度影,肺组织被压缩在肺门出,纵隔向对侧移位。 包裹性积液:胸壁向肺野突出的凸透镜形液性密度影,边界清,两侧与胸壁夹角多为钝角。 叶间积液:叶间裂走行区梭形或带状液性密度影。 气胸:肺脏前外侧带无肺纹理低密度透亮区,内侧肺组织压缩 液气胸:液体位于背侧,气体分布于腹侧,两者之间可见明确气液平面及受压不张肺组织。 肥厚:胸壁内侧带状致密影,厚薄不均,厚度大于2cm应考虑恶性可能 钙化:点状、带状更高密度影。 增宽:肿瘤最常见; 位置改变:向键侧移位:肺及胸腔容积增大,肺气肿,大量胸腔积液;向患侧移位:肺不张,广泛胸膜肥厚粘连; 密度改变:畸胎瘤:混杂密度。 形态:膈肌膨升 位置 运动:膈肌粘连,膈麻痹、肺气肿 (一)阻塞性肺不张 CT表现为不张肺组织密度增高,体积缩小,边缘清楚锐利,支气管阻塞、中断,增强扫描明显强化,邻近肺组织代偿性气肿,纵隔向健侧移位,肺门移位。 支气管基本病变 右肺上叶不张 右肺上叶体积缩小,呈右侧纵隔旁的三角形或窄带状软组织密度影,尖端指向肺门,边缘清楚,代表移位的水平裂和斜裂,中下叶代偿。 左肺上叶不张 左肺上叶体积缩小,呈左侧纵隔旁的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影,尖端指向肺门,边缘清楚,代表移位的斜裂,左下叶代偿。 右肺中叶不张 表现为右心缘旁的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影,尖端指向外侧,前缘为下移的水平裂,后缘为前内移位的斜裂。 肺下叶不张 肺叶向内后方收缩,表现为脊柱旁的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影,尖端指向肺门,边缘清晰,由斜裂构成。 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小叶中心部呈0.5~1cm的无壁透明区。 全小叶型肺气肿 双肺弥漫分布的较大范围的无壁透明区。 间隔旁肺气肿 表现为胸膜下的小气泡影。 第四节 气管和支气管疾病 是一种由胚胎发育障碍引起的先天 性疾病,囊肿可发生于肺内或纵隔内 气管和支气管疾病 变的发生:由于胚胎发育的停滞,不能使索状结构成为贯通的管状结构,起远侧支气管分泌的黏液不能排出,即逐渐积聚膨胀,形成囊肿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临床与病理 病理结构:内层为上皮层,有纤毛上皮或柱状上皮。支气管囊肿无单独的血供,由相邻的肺血管供血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临床与病理 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少年,临床症状与囊肿的部位、大小有关,也与是否与支气管相通、是否有恶变有关。囊肿较大可压迫邻近肺组织或纵隔,产生呼吸困难和发绀症状。继发感染时有发热、咳痰、胸痛等症状。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临床与病理 CT检查有助于肺囊肿定位、定性诊断 形态表现: 1、含液肺囊肿肺窗表现为圆形高密度影,CT值约0-20Hu 2、囊肿合并感染时囊肿周边可见淡薄高密度渗出影 3、含气囊肿表现为圆形低密度无肺纹理区 4、液气囊肿可见液气平面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影像学表现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影像学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 指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多见于老人临床诊断标慢性进行性咳嗽两年以上,每年连续咳嗽、咳痰至少3个月,并除外全身性或肺部其它疾病。 基本病理改变: 1、  黏膜炎性改变 2、  不完全阻塞 3、  肺纤维化改变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多发生在冬季,晚期可出现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与病理 CT表现:个体差异较大 可表现支气管壁增厚(轨道征)、肺气肿、肺大泡、肺间质纤维化 ,晚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截根征) 慢性支气管炎—影像学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影像学表现 诊断:影像学表现虽无特征性,需结合临床病史、症状。 鉴别诊断:间质性肺炎、结缔组织疾病、尘 肺、细支气管炎症 慢性支气管炎—诊断与鉴别诊断 支气管扩张 发病年龄以儿童及青年多见。 少数为先天性,多数为后天性。 主要病因: 1、慢性感染引起支气管壁组织破坏 2、支气管内分泌物淤积引起管内压增高 3、周围病变组织的牵拉 多发生在3-6及支气管 形态分型:柱状支扩;囊状支扩、静脉曲张型支扩 典型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咯血 支气管扩张—临床与病理 CT表现: 1、管腔增宽、管壁增厚,表现为多发柱状或囊状透亮影, 呈葡萄状影,还发现胸膜下3cm的肺周支气管病变 2、囊内出现液平面是囊状支扩最具特异性的征象 3、 “轨道征” “印戒征” CT检查的意义在于明确诊断和了解范围。现代高分辨率CT基本上可完全替代支气管造影 支气管扩张—影像学表现 支气管扩张—影像学表现 支气管扩张—影像学表现 常见于儿童 异物类型分三类:植物性、矿物性、动物性 气管、支气管异物 病理改变类型: 1、双向通气; 2、呼气性活瓣通气; 3、吸气性活瓣通气; 4、完全阻塞 临床表现:症状多显著,异物较大时可发生剧烈呛嗽,哮鸣,甚至窒息 ;有时随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如未获明确异物吸入史,也易误诊为气管炎或肺炎 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与病理 CT表现: 1、X线不能明显的可行CT检查 2、CT可发现不透性和可透性异物 3、CT可发现早期或轻微继发性改变 气管、支气管异物—影像学表现 诊断:结合临床有异物吸入病史及X线表现可做出正确诊断 鉴别诊断 食道异物:食道异物若为片状或扁平状,其最 大径多位于冠状面,而气管异物则相反。食道造影或CT有助于诊断 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发育异常 肺发育异常包括肺不发育和肺发育不全,为一种少见的先天畸形,常合并其他发育障碍。 肺发育异常—临床与病理 肺发育异常通常分3型: 1、肺不发育:患侧支气管、肺、血管系统完全缺如 2、肺发不全:患侧仅有一小段支气管盲端,无肺组织及血管系统 3、肺叶发育不全:肺叶支气管末端有许多囊腔构成的无正常结 构肺组织 临床表现与肺发育异常的类型、是否合并其他发育障碍及是否有合并症有关 肺发育异常—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1、一侧肺不发育:患侧胸腔内无肺组织,纵隔移位,增强可见患侧肺动脉缺如 2、一侧肺发育不全:患侧肺组织充气不良,主支气管细小,增强可见患侧肺动脉细小 3、肺叶发育不全:病变肺叶呈三角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应,尖端指向肺门,常位于近膈面 肺发育异常—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本病临床症状轻,影象学改变具有特 征性,如行支气管造影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1、一侧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与肺不张鉴别(胸廓改变、脊柱畸形) 2、肺叶不张与隔离肺鉴别(体动脉供血) 本病肺组织胚胎期发育异常,其供血来自体循环,可分为肺叶内型和肺叶外型 肺隔离症 肺叶内型:病灶与正常肺组织为同一的脏层胸膜包裹,与邻近正常肺组织分界不清,一般不与正常支气管相通,血供多来自降主动脉。 肺叶外型:病灶被独立脏层胸膜包裹。多实性,不易感染,血供多来自腹主动脉。 上述病变多发生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近脊柱旁,右肺较少,少数可位隔下或纵隔内 临床表现:以青年人居多,多数无症状,继发感染时可表现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或痰中带血,常反复发作 肺隔离症—临床与病理 CT表现: 肺叶内型:表现肺基底段近脊柱旁软组织密度影,典型者其呈蜂窝状改变,继发感染时边缘不清 肺叶外型:多数病灶密度均匀,边缘清楚 上述病灶增强可见不规则强化,动脉增强三维重建可显示滋养动脉 肺隔离症—影像学表现 CT示左下叶后基底段团块状影,密度较均匀,边界清楚。增强示团块灶呈不均匀强化, 心有不规则低密度区,并可见一线状强化血管影自主动脉前壁伸至病灶。 肺隔离症—影像学表现 诊断:病灶的好发部位及CT增强表现提示本病,三维重建或血管造影发现来自体循环的血供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  肺脓肿(发生部位) 2、  多房性肺囊肿(强化程度) 3、  肺不张 肺隔离症—诊断及鉴别诊断 又称动静脉畸形,是肺部动脉和静脉直接相通而引起的血流短路,多为先天性。 肺动静脉瘘 基本病理改变:扩大的动脉经过菲薄的动脉瘤囊直接接入扩大的静脉 按输入血管来源通常分2型: 1、肺动脉与肺静脉直接交通 2、体循环与肺循环直接交通 按输入血管数通常分2型 1、单纯型 2、复杂型 肺动静脉瘘—临床与病理 临床表现:多数病人无临床症状。较大肺动静脉瘘可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心慌、发绀等缺氧症状。少数可出现喀血。 肺动静脉瘘—临床与病理 CT表现:圆形或轻度分叶的致密影。动态增强可清晰显示病灶 MRI:病灶形态类似CT,病灶可呈低信号(流空效应),或T1WI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 肺动静脉瘘—影像学表现 肺动静脉瘘—影像学表现 CT显示右下肺异常强化结节状强化影 诊断:形态表现及CT动态增强,结合病 史可基本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结节性需和结核球、良性肿瘤、肺癌鉴 弥漫性需与纤维性病变鉴别 疑为本病者应避免穿刺 肺动静脉瘘—诊断及鉴别诊断 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影像检查对于发现病 变,确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以及观察病变的动态变化,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1、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2、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 3 、间质性肺炎 (interstitial p.) 4、过敏性肺炎 5、放射性肺炎 6、葡萄球菌肺炎 7、肺脓肿 多为肺炎链球菌致病。 多发于冬春季节。 多见于青壮年。 起病急,以突然高热、恶寒、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为临床特征。 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病理分期: 1、充血期: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扩张.肺泡腔内有少量的浆液渗出,但仍有大量的气体存在.     2、实变期:(红肝样变期 灰肝样变期)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纤维蛋白及红、白细胞。     3、消散期:肺泡腔内的炎性纤维蛋白渗出物被溶解吸收,肺泡重新充气。 充血期:肺纹理增强,CT可见肺野磨玻璃样变 实变期:典型的以肺叶或肺段为单位的渗出性实变(片状阴影:密度均匀、边界模糊或以叶间裂为界、含气支气管) 消散期:密度不均的斑片状 (1)充血期:影像检查可无阳性发现,或只表现为病变区肺纹理增多,透明度略低或呈密度稍高的模糊影。 (2)病变进展至实变期(包括红肝样变期及灰肝样变期): 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      炎症累及肺段表现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影,边缘模糊。  累及肺叶表现为与肺叶轮廓一致的致密影。  不同肺叶的大叶性实变形状各不相同。  由于实变的肺组织与含气的支气管相衬托,  有时在实变区中,可见支气管气像。 典型肺部感染症状 血象异常 肺叶或肺段性渗出性实变 肺不张:体积缩小、叶间裂移位 阻塞性肺炎:症状不典型、反复发作、局部大支气管异常 干酪性肺炎:中性粒细胞不升,虫蚀样空洞,密度不均 常见致病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多见于婴幼儿、老年及极度衰弱的患者或为手术后的并发症。 病理: 支气管肺炎可由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炎发展而来,病理变化为小支气管壁充血、水肿,肺间质内炎性浸润以及肺小叶渗出和实变的混合病变。病变范围常是小叶性的,但可融合成大片。如果细支气管有不同程度的阻塞,则可出现肺气肿或小叶性肺不张。 临床表现 :    较重、多有高热、咳嗽、咳泡沫沾液脓性痰,并伴有呼吸因难、紫绀及胸痛等。 两肺中下部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模糊 散在模糊片状或结节影 小空洞形成 小叶性肺气肿或不张 细菌和病毒均可引起。 临床表现:小儿多见,发热、咳嗽、气急、紫绀,临床症状明显而体征少。血象不高 X线表现: 双肺门区及中下肺野、纹理增粗、模糊,呈网状;肺门结构不清,密度增高,婴幼儿可伴弥漫性肺气肿 CT表现: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伴磨玻璃样影;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可增大 ;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模糊 网状结节影 淋巴结增大 少量胸腔积液 fibrotic lesion 地图状磨玻璃密度、空气潴留。     (allergic pneumonia)   又称吕弗留综合征(LÖffler syndrome)指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引起的肺部炎症。部分人季节性发作。 影像表现: 两肺斑片状淡薄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有游走性。 两肺弥漫分布的2-3mm 粟粒状影。 线状、网状及粟粒状结节并存。 过敏源接触史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临床表现: 急性型: 亚急性型: 慢性型: 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 因胸部恶性肿瘤接受大剂量放射照射引起的肺部急、慢性损害。如: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纵隔淋巴瘤。   症状轻重与照射野大小有关。咳嗽、咳痰、胸痛、气短,有时发热。 影像表现: 发生部位与照射野有关; 急性期 :片状密度增高影. 慢性期:肺体积缩小 邻近肺组织代偿性肺气肿。 1.有明确的放疗史; 2.有特定的好发部位,病灶跨叶分布, 边缘较平直或轻度内凹,    “补丁征” 。 临床 急起驰张高热、寒战、咳嗽、大量脓性腥臭痰 病理 吸入性、血源性、直接蔓延 化脓性细菌坏死性感染 细支气管阻塞、小血管炎性阻塞、肺组织坏死液化排出 厚壁空洞周围紊乱毛糙的实变 实变密度不均 容易发现早期坏死和小空洞 典型症状、实变影内含有液平的透光空洞 结核性空洞:薄壁、散在病灶、部位 癌性空洞:肿块内、厚壁、不规则、偏心、壁结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档为【动漫设计专业大学生简历封面下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