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试验四尿药法测定人体中口服给药的动力学

试验四尿药法测定人体中口服给药的动力学

2021-07-22 50页 doc 468KB 2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试验四尿药法测定人体中口服给药的动力学试验四尿药法测定人体中口服给药的动力学前言本教材是在长沙医学院药学系领导下,由药剂学教研室组织编写,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配套实验教材,充分结合了本系教与学的实际情况,供药学专业教学使用。实验课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验,使课堂中讲授的重要理论和概念得到验证、巩固和充实,并适当地扩大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方法,掌握实验方法在医药学相关领域的应用,掌握专业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科学...
试验四尿药法测定人体中口服给药的动力学
试验四尿药法测定人体中口服给药的动力学前言本教材是在长沙医学院药学系领导下,由药剂学教研室组织编写,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配套实验教材,充分结合了本系教与学的实际情况,供药学专业教学使用。实验课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验,使课堂中讲授的重要理论和概念得到验证、巩固和充实,并适当地扩大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方法,掌握实验方法在医药学相关领域的应用,掌握专业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习惯。一、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由指导教师讲皆实验的基本原理、要求、实验目的,注意事项及主要设备的操作方法;2.实验小组人数为3~5人,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3.学生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后,所记录的现象和数据、使用的仪器和负责的清洁工作,经指导教师检查,符合要求,方可离开实验室。4.教学实验除验证课堂理论外,并要求掌握相关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二、实验1.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始记录、结果、结论、讨论等部分的内容;2.每个实验的实验报告应于实验结束后第三天,交实验指导老师处批改;3.实验结束时,实验报告中的原始记录应由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三、考核与报告1.实验完成后,由学生将实验过程、原理、目的及实验结果整理成报告。2.指导教师对每个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评分。3.每次实验成绩的平均成绩记为实验考试成绩,不另外进行实验考试。实验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实验一磺胺嘧啶在体小肠吸收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大鼠在体肠管泵循环法研究吸收的实验方法。2.掌握药物肠管吸收的机理和计算吸收速度常数(ka)、吸收半衰期(t1/2(a))的方法。二、实验原理药物消化道吸收实验方法可分为体外法(invitro)、在体法(insitu)和体内法(invivo)等。在体法由于不切断血管和神经,药物透过上皮细胞后即被血液运走,能避免胃内容物排出及消化道固有运动等的生理影响,对溶解药物是一种较好的研究吸收的方法。但本法一般只限于溶解状态药物,并有可能将其他因素引起药物浓度的变化误作为吸收。消化道药物吸收的主要方式为被动扩散。药物服用后,胃肠液中高浓度的药物向细胞内透过,又以相似的方式扩散转运到血液中。这种形式的吸收不消耗能量,其透过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可用下式表示:(1)式中为分子型药物的透过速度;D为药物在膜内的扩散系数;k为药物在膜/水溶液中的分配系数;S为药物扩散的表面积;CGI为消化道内药物浓度;Cp为血液中药物浓度;h为膜的厚度。令Dk=P,则P为透过常数。一般药物进入循环系统后立即转运至全身各个部位,故药物在吸收部位循环液中的浓度相当低,与胃肠液中药物浓度相比,可忽略不计。若设,式(1)可简化为:(2)式(2)说明药物透过速度属于表观一级速度过程。以消化液中药物量的变化率dX/dt表示透过速度,则:(3)上式积分后两边取常用对数,变为:(4)以小肠内剩余药量的对数lgX对取样时间t作图,可得一条直线,从直线的斜率可求得吸收速度常数ka,其吸收半衰期t1/2(a)为:(5)在小肠吸收过程中,药物被吸收的同时水分也被吸收,使供试液体积不断减少,所以不能用直接测定药物浓度的方法计算剩余药量。由于酚红不能被小肠吸收,因此可向供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酚红,在间隔一定时间测药物浓度的同时,也测定的浓度,由酚红浓度先计算出不同时间供试液的体积,再根据测定药物的浓度,就可以求出不同时间小肠中剩余的药量或被吸收的药量。三、仪器与材料1.仪器恒流泵、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恒温水浴、红外线灯、玻璃插管、移液管、锥形瓶、烧杯、注射器,眼科剪刀,眼科镊子,普通中号镊子,小剪刀,手术刀片等。2.材料0.1%NaNO2溶液、0.5%氨基磺酸铵(NH2SO3NH4)溶液、0.1%二盐酸萘基乙二胺溶液、1mol/L盐酸、0.2mol/LNaOH、生理盐水、Krebs—Ringer试剂(pH7.4)、1%戊巴比妥钠溶液等。3.动物大鼠,体重约200g,实验前禁食一夜(自由饮水)。  四、实验内容1.供试液与酚红液的配制(1)供试液:精密称取磺胺嘧啶(SD)20mg、酚红20mg于1000m1容量瓶中,加Krebs-Ringer试剂定容,摇匀。(2)酚红液:精密称取酚红20mg于1000m1容量瓶中,加Krebs-Ringer试剂定容,摇匀。2.循环实验的操作(1)蠕动泵流速的调节:选择所需工作方向,按动快、慢档开关,调节流速为5m1/min和2.5m1/min。(2)恒温水浴调节:将水浴温度调节为(37±0.5)℃。(3)供试液的准备:取80m1供试液加入循环装置的烧瓶中,见下图,将烧瓶置恒温水浴中预热至(37±0.5)℃。(4)生理盐水的准备:取生理盐水适量,预热至37℃备用。(5)大鼠麻醉:取实验前禁食一夜、体重约为200g的雄性大鼠一只,按40mg/kg体重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并固定于固定台上。(6)小肠两端插管:沿大鼠腹部中线打开腹腔(约3cm),在十二指肠上部和回肠下部各切一小口,插入直径约0.3cm的玻璃管,并用线扎紧。(7)肠管洗涤:用注射器将37℃的生理盐水缓缓注入肠管,洗净肠管内容物。(8)做成回路:将肠管两端的玻璃管按图所示与胶管连接,做成回路,开动蠕动泵,其流速为5m1/min。(9)取样:以5ml/min流速循环10min后,将流速调节为2.5ml/min,立即自供试液烧瓶中取样两份(1ml和0.5m1各一份),分别作为SD和酚红零时间样品,另向烧瓶中补加酚红液2ml,其后每隔15min按同法取样及补加酚红液,共取样9次,停止循环。3.含量测定(1)标准曲线的制作①SD的标准曲线:吸取供试液2、4、6、8、10m1分别置l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再各精密吸取1ml置l0ml带塞试管中,加入lmol/L盐酸5ml,摇匀,加0.1%NaNO2溶液1m1,摇匀,放置3min,加0.5%氨基磺酸铵(NH2SO3NH4)溶液1m1,摇匀,放置3min,最后加1%二盐酸萘基乙二胺溶液2m1,摇匀,放置20min,照分光光度法在55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对浓度回归,得到SD标准曲线方程。在体鼠小肠吸收泵循环实验装置1.供试液烧瓶2.蠕动泵 3.大鼠②酚红的标准曲线:精密称取酚红约25mg置250m1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分别精密吸取1、2、3、4、5、6m1置10m1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再分别吸取0.5m1置10m1带塞试管中,加0.2mol/LNaOH5m1,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555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对浓度回归,得到酚红标准曲线方程。(2)样品测定①SD的测定:取样品lml置l0ml带塞试管中,加入lmol/L盐酸5m1,摇匀,以下步骤按SD标准曲线项下操作,在55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②酚红的测定:取样品0.5ml置10m1带塞试管中,加入0.2mol/LNaOH5m1,在555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4.操作注意(1)在大鼠麻醉前应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如手术器械、水浴温度的调节,试药配制并放在近处,蠕动泵流速调节等。如果蠕动泵上并未标出流速,可用量筒接流出液(蒸馏水)的方式确定流速。(2)由于小肠很细,小肠两端插上玻璃管后再洗涤非常容易堵塞,防止的方法是先将十二指肠端插上玻璃管,回肠端找好后先用线扎紧(为以后找切口位置),然后在扎线处切个小口。生理盐水(37℃)从十二指肠端插管处注入,洗涤内容物至净,再在回肠端切口处插上玻璃管。(3)插玻璃管时应注意方向,在十二指肠端向下插,回肠端向上插,以构成回路。(4)SD的测定中,加入氨基磺酸钠后要充分振摇至无气泡发生。(5)SD比色测定空白对照液的制法:取酚红液1ml至10ml带塞试管中,加1mol/L的HCl1m1,摇匀,以下操作按SD标准曲线制作。(6)酚红比色测定的空白对照液为0.2mol/LNaOH。五、实验结果1.分别写出SD和酚红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2.SD和酚红样品浓度的计算 根据SD和酚红的标准曲线方程,分别计算出SD和酚红样品的浓度,并填于下表中。大鼠在体小肠吸收量的计算取样时间(h)SDASD浓度酚红A酚红浓度供试液体积剩余药量循环前A0C0A’0C’0V0=80mlP0=80C00A1C1A’1C’10.25A2C2A’2C’20.5A3C3A’3C’3………..….…….…tnAnCnA’nC’n3.不同时间SD剩余量的计算 按上表中公式计算出不同时间的剩余药量,并求剩余药量的对数值。4.ka和t1/2(a)的计算 以剩余药量的对数对相应的时间作图,可得一条直线,由直线的斜率求出ka,并计算t1/2(a)。六、问题与讨论1.在体吸收试验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供试液中为什么要加酚红?实验二磺胺类药物的组织分布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磺胺类药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2.通过实验了解药物的体内分布二、实验原理药物在体内分布是指药物经吸收进入体循环后,通过血液和各组织的膜屏障转运至各组织的动态过程。药物分布决定于组织的血流量、药物对脂膜的扩散速度及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程度。药物要分布到药理作用靶部位才能发挥药效药物。但如果药物在某组织出现蓄积则可能产生毒性作用,所以一般药物的分布可以为药效学和安全性提供重要信息。通过组织分布研究,可以了解试验药物在实验动物体内的分布规律、主要蓄积器官或组织及蓄积程度等。组织分布实验通常通过给药后,于一定时间取出各组织或器官,经前处理后,用适宜的方法测定其中药物的含量。磺胺噻唑钠为对氨基苯类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可使苯环上的氨基(-NH2)离子化生成铵类化合物(-NH3+),进而与亚硝酸钠起重氮反应,产生重氮盐。此重氮盐可在酸性溶液中与显色剂胺类化合物(N-1-萘乙二胺)起偶联反应,形成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利用该呈色反应,采用分光光度法可测定出给药后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磺胺类药物的浓度。三、仪器与材料1.仪器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匀浆器、移液管、锥形瓶、烧杯、注射器,眼科剪刀,眼科镊子,普通中号镊子,小剪刀,手术刀片等。2.材料10%磺胺噻唑钠注射液、0.05%二盐酸、N-1-萘乙二胺、0.5%氨磺酸铵溶液、0.5%亚硝酸钠溶液、20%三氯醋酸、生理盐水等。3.动物大鼠,体重约200g,实验前禁食一夜(自由饮水)。四、实验内容1.标准曲线的制作取大鼠3只,断颈处死,收集血液至肝素化离心管中,并立即取出肝脏、肾脏及脑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立即用滤纸吸干,精确称量组织重量,按1∶6加生理盐水(脑组织按1∶3)置玻璃匀浆器中进行研磨,研磨后将匀浆液倒入离心管中,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1ml按1∶1加20%三氯醋酸沉淀蛋白,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用。血液经3000离心10min后取上层血浆待测。精密吸取沉淀蛋白后不同组织的上清液2ml(以2ml蒸馏水代替上清液,其他操作同样品处理,为空白对照)各6份于干净试管中,加入磺胺噻唑钠标准溶液使肝脏、肾脏组织液中药物浓度为0.1、0.25、0.5、1、5、10g/ml,脑组织液中药物浓度为0.05、0.1、0.25、0.5、1、5g/ml,再各加入0.5%亚硝酸钠溶液0.05ml,混合,静置3min后,各加入0.5%氨磺酸铵溶液1ml,摇匀2min后加显色剂(0.05%二盐酸N-1-萘乙二胺)2ml,摇匀。5min后用分光光度计于540nm处测定吸收度。2.组织分布实验取大鼠3只称重,按100mg/kg尾静脉注射10%磺胺噻唑钠注射液。于给药后5、20、120min时,处死大鼠,立即取出肝脏、肾脏及脑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立即用滤纸吸干,精确称量组织重量。余下操作除不加标准液外,其他同标准曲线制作项下处理后,测定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的药物吸收度。代入相应标准曲线,计算不同时间中各组织中ST的浓度。五、实验结果1.各组织标准曲线方程2.各组织中药物浓度组织时间(min)A浓度C(g/ml)组织中药物量(g/g)肝5   20   120   肾5   20   120   心脏5   20   120   脑5   20   120   血5   20   120   六、问题与讨论1.磺胺噻唑钠在大鼠肝脏、肾脏、心脏及脑组织的分布有何异同?2.组织分布研究有何临床意义?实验三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药物的蛋白结合在药物分布过程中的重要意义。2.掌握药物蛋白结合测定的透析法。3.了解水杨酸与华法林的蛋白竞争性结合作用。二、实验原理药物进入血液后,一部分在血液中呈非结合的游离型状态存在,一部分与血浆蛋白成为结合型药物。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能透过血管壁向组织转运,不能由肾小球滤过,也不能经肝代谢。只有药物的游离型分子才能从血液向组织转运,并在作用部位发挥药理作用,然后进行代谢和排泄。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和血浆中的全部药物的比例,称血浆蛋白结合率β。(5-1)上式中,[Df]、[Db]分别为游离药物和结合药物的摩尔浓度。研究药物与蛋白结合的实验方法包括平衡透析、超滤和凝胶过滤等方法。本实验通过透析过程研究华法林的蛋白结合率。将血浆蛋白与药物的混合液置于透析袋内,使药物与蛋白充分结合后,进行透析。此时游离的药物分子可通过透析袋自由扩散,待扩散达到平衡时,测定药物浓度,即可得到药物的蛋白结合率。本实验还采用该法观测了水杨酸和华法林的蛋白竞争性结合作用。平衡透析法原理平衡透析法是利用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透过半透膜的特性进行测定。此方法是将血浆蛋白置于一个隔室内,用半透膜将它与另一个隔室分开,另一隔室为缓冲液。此半透膜可以让系统中游离的药物自然透过,而不能让蛋白质等大分子物透过(如下图所示)。平衡透析法的原理示意图平衡时,两室的游离药物浓度相等。测定两室药物浓度,就可以计算相应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计算公式如下:式中C1和C2分别为血浆室和缓冲液室中药物浓度,其中血浆室药物浓度也可通过加入药物浓度与游离药物浓度换算得到。华法林为抗凝血药物,表观分布容积为0.09-0.24L/Kg,血浆蛋白结合率可达99%,属于高结合率、低分布容积的药物,此类药物容易被其他药物(如水杨酸)竞争性置换,与血浆蛋白解离,使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升高,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三、仪器与材料1.仪器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匀浆器、移液管、锥形瓶、烧杯、注射器,眼科剪刀,眼科镊子,普通中号镊子,小剪刀,手术刀片等。2.材料1mol/lNaOH,生理盐水,Krebs-Ringer磷酸缓冲液(pH7.4,每1000ml内含氯化钠7.8g、氯化钾0.35g、氯化钙0.37g、碳酸氢钠1.37g、磷酸二氢钠0.22g、氯化镁0.22g、葡萄糖1.4g),戊巴比妥钠溶液(10mg/ml,大鼠麻醉用,每100g体重腹腔注射0.4ml),FM,酚红等。3.动物大鼠,体重约200g,实验前禁食一夜(自由饮水)。四、实验内容1.供试溶液的含量测定用50%乙醇将醋酸纤维膜加热煮沸1小时,再用50%乙醇加热煮沸1小时后,用0.01mol/LNaHCO3溶液煮沸1小时,加热水洗3次,用水浸泡过夜。2.透析试验 将水杨酸标准品加入空白血浆中,使水杨酸血浆浓度分别为l00g/ml、200g/ml,400g/ml、600g/ml,每个浓度5份。将浸泡好的管状透析袋除去袋内外水分,一端用线扎紧,保证不漏。加入配好的水杨酸血浆2ml,折叠并扎紧袋口,使袋内保留少量空气,使透析袋悬浮在缓冲液中,不至沉底。将两端结扎的透析袋放入装有8ml透析液20ml试管中,用袋两端残留线段调节袋内外液体,使保持同一水平,排除因液面差引起液体流动。把试管放到摇床上平衡透析24h,整个系统在37℃恒温水浴中进行。达到平衡后,吸出袋外透析液少许,加等量3%三氯醋酸试剂,检查有无血浆蛋白漏出,如有漏出,则该样本弃用。取袋外溶液测定水杨酸浓度,计算蛋白结合率。3.水杨酸浓度测定1)标准曲线制备精密称取于105℃干燥至恒重的水杨酸对照品20mg,用蒸馏水溶解、稀释并定容于100ml量瓶中作为储备液,精密量取适量,用透析液稀释至浓度分别为5、10、25、50、100、200g/ml标准系列溶液,用透析液作空白,在296nm波长处测定水杨酸的吸收度。以吸收度A为纵坐标、水杨酸浓度C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求回归方程。2)样品浓度测定以不加药物血浆的透析液为空白,测定不同浓度药物血浆透析液中水杨酸的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计算游离药物浓度。四、实验结果1.将标准曲线数据列表,并求出回归方程水杨酸浓度(g/ml)5102550100200吸收度A      回归方程 2.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加入的血浆浓度(g/ml)透析液A游离药物浓度(g/ml)结合药物浓度(g/ml)血浆蛋白结合率(%)100    200    400    600    五、问题与讨论1.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有何意义?2本实验有何不足,可如何改进?实验一片剂溶出度与溶出速率的测定[实验目的] 1.掌握片剂溶出度和溶出速率测定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2.熟悉溶出试验仪的调试与使用。[实验原理]1.溶出度与溶出速率测定的意义:片剂等固体制剂服用后,在胃肠道中首先经过崩解和溶出两个过程,然后才能透过生物膜吸收。对于许多药物来说,其吸收量通常与该药物从剂型中溶出的量成正比。其溶出过程可用Noyes-Whitney方程表示:dC/dt=KS(Cs-C)(1-1)式中,dC/dt为溶出速率;K为溶出速率常数;S为固体药物的表面积;Cs为固体药物的溶解度;C为t时间药物在溶出介质中的浓度。因溶出了的药物往往立即透过生物膜被吸收,则Cs》C,故上式可简化为:dC/dt=KSCs(1-2)上式表明药物的吸收是受扩散层控制的溶出过程,即药物的吸收速率与K、S、Cs成正比。对于难溶性药物而言,溶出是其主要过程,故崩解时限往往不能作为判断难溶性药物制剂吸收的指标。溶解度小于0.1~1.0g/L的药物,体内吸收常受其溶出速率的影响。溶出速率除与药物的晶型、粒径大小有关外,还与制剂的生产工艺、辅料、贮存条件等有关。为了有效地控制固体制剂质量,除采用血药浓度法或尿药浓度法等体内测定法推测吸收速度外,体外溶出度测定法不失为一种简便的质量控制方法。2.基本概念:溶出度系指在规定溶剂中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在实际应用中溶出度仅指一定时间内药物溶出的程度,一般用标示量的百分率来表示,如药典规定30min内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限度为标示量的80%。溶出速率则指在各个时间点测得的溶出量的数据,经过计算而得出各个时间点与单位时间内的溶出量,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可根据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求出相应的参数。3.测定方法:中国药典规定有转篮法、桨法和小杯法。本实验采用转篮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溶出度和溶出速率。4.数据处理方法:片剂等固体制剂溶出试验所得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可求得一系列的特性参数,这些参数可以用来描述药物或药物制剂在体外溶出的规律,并可作为制剂研制及质量控制的指标。固体制剂溶出数据处理方法如下。(1)单指数模型该模型认为累计溶出百分率与时间的关系符合单指数方程:Y=Y∞(1-e-Kt)(1-3)式中:Y为t时间的累计溶出百分率;Y∞为经相当长时间后药物溶出的最大量,通常为100%或接近100%;K为溶出速率常数;t为溶出时间。将上式整理后取对数得:lg(Y∞-Y)=lgY∞-Kt/2.303(1-4)上式表明,以lg(Y∞-Y)对t作图为一直线,由斜率即可求出K值,K的大小反映了溶出的快慢。(2)威布尔(Weibull)分布概率纸作图,拟合求出溶出速率参数。[仪器与材料]1.仪器:溶出度测定仪、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微孔滤膜(25mm×0.8μm)、容量瓶、水浴锅等。2.材料:对乙酰氨基酚片(0.5g),0.4g/L氢氧化钠,盐酸,蒸馏水等。[实验内容]1.对乙酰氨基酚溶出度的测定(1)测定比较值A﹡(吸收度)取对乙酰氨基酚片20片,精密称定,计算平均片重。将药片研细,再精密称取相当于平均片重的量,置1000ml量瓶中,加入溶剂(稀盐酸24ml加水至1000ml)适量,振摇,移置37℃水浴加热使溶解完全,冷至室温,加溶剂至刻度,摇匀。取溶液5ml用微孔滤膜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1ml,加0.4g/L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50ml,摇匀,以0.4g/L氢氧化钠溶液为参比,于紫外分光光度计25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A﹡作为比较值。(2)溶出度的测定取上述溶剂1000ml作为溶出介质注入溶出杯内,使温度保持在37±0.5℃,转篮转速为100r/min。当仪器开始运转时,放入已精密称定的片剂,溶出介质开始接触药片即开始计时,经30min,在规定取样点吸取溶出液3ml,微孔滤膜过滤,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置50ml量瓶中,加0.4g/L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以0.4g/L氢氧化钠溶液为参比,于25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A),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2.对乙酰氨基酚溶出速率的测定(1)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50mg置1000ml量瓶中,加入溶剂(稀盐酸24ml加水至1000ml)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成每升含50mg对乙酰氨基酚的标准溶液。精密吸取此标准溶液1、3、5、7、10ml置50ml量瓶中,加0.4g/L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配成1、3、5、7、10mg/L的系列标准样液。以0.4g/L氢氧化钠为参比,于紫外分光光度计25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A),记录于表,并以A为纵坐标,C(标准样品浓度,m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求出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备用。(2)溶出速率的测定:照《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第一法(转篮法)进行测定,以稀盐酸24ml加水至1000ml为溶出介质,倒入溶出杯中,加温并使整个操作过程中维持温度在37±0.5℃,转篮转速为100r/min。当仪器开始运转时,放入已精密称定的片剂,溶出介质开始接触药片即开始计时,然后于2、4、6、10、20、30、50min定时取样,每次取样3ml,同时补充入同温度的溶出介质3ml,样液经0.8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置50ml量瓶中,加0.4g/L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以0.4g/L氢氧化钠溶液为参比,于25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记录于表中,并按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样品浓度(C)填入表中。[实验结果]1.对乙酰氨基酚溶出度的测定结果(1)比较值A﹡(吸收度)测定结果=A﹡=(2)实验数据及计算表1-1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结果编号W,mgA溶出量,%实验结果1    2    3    4    5    6    (3)实验结论:判断方法: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经30min,其溶出限度(Q)为标示量的80%。如6片中每片溶出量均不低于规定限度(Q)为合格。如6片中仅有1-2片低于Q,但不低于Q-1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时,仍可判为合格。如6片中有1片低于Q-10%,应再取6片复试,初复试的12片中仅有1-2片低于Q-1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时,亦可判为符合规定。2.对乙酰氨基酚溶出速率测定结果(1)标准曲线的绘制:实验数据记录表1-2标准曲线测定数据标准样品浓度,mg/L135710A     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标准曲线回归方程(2)溶出速率实验数据及计算对乙酰氨基酚片的累计溶出量按下式计算:累积溶出量(%)=式中C为t时间样品浓度(mg/L);V为溶出介质体积(L);W为药物标示量(mg);n稀释倍数为50。数据记录与计算表1-3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速率测定数据时间,min       A       C,mg/L       累计溶出量,%       残留待溶量,%       lg残留待溶量,%       ﹡残留待溶量(%)=100-累计溶出量按单指数模型求溶出速率常数a.以残留待溶量(%)的对数为纵坐标,溶出时间为横坐标作图,从直线斜率可求出速度常数。K=2.303斜率b.以残留待溶量(%)的对数对时间作线性回归,求出直线方程,从直线斜率求得速度常数。K=2.303斜率[思考题]溶出度的测定主要针对哪些药物和制剂?《中国药典》中有哪些品种要进行该项测定?实验二片剂崩解时限的测定[实验目的] 1.掌握片剂崩解时限的测定方法。2.熟悉崩解仪的调试和使用。[实验原理]1.基本概念:崩解时限又称崩解度,系指片剂在规定的条件下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应全部通过筛网所需的时间。已软化或轻质上漂却无硬心者,可作符合规定论。2.适用性:崩解时限是片剂质量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国药典都规定了崩解时限的测定方法和标准。《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采用升降式崩解仪装置测定片剂崩解时限,一般片剂均需作崩解时限检查,而对于咀嚼片如氢氧化铝片则不作崩解时限检查,并明确规定凡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3.影响片剂崩解的因素:辅料的性质:片剂崩解的前提是水(崩解介质)能通过毛细孔透入片剂内部,因此原辅料的性质对片剂崩解影响很大。疏水性辅料表面与水性介质间的接触角大,不易使水性介质渗入片剂内部,使崩解减慢。疏水性辅料中以疏水性润滑剂最为常见,可通过在片剂中加入适宜的表面活性剂来增加片剂润湿性而使崩解性能得到改善。辅料粒子大小:粒子大,压成的片剂空隙率大,易于崩解。塑性强弱:塑性强的药物压成片后空隙率小,崩解缓慢。崩解剂的种类:一般常用的崩解效果为羧甲基淀粉钠>海藻酸>淀粉。崩解剂用量及加入方法:崩解剂用量大,在颗粒内外同时加入则崩解效果好。黏合剂的粘结力:粘性强,用量大,崩解缓慢。片剂的制备工艺和贮存时间:如压片时压力大,压成的片空隙率小,水就难以透入,崩解缓慢。4.检查方法:普通片剂的检查:除另有规定外,取药片6片,分别置于崩解仪吊篮的玻璃管中,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各片均在15min内全部崩解。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按上述方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薄膜衣片的检查:按上述装置和方法检查,并可改在盐酸溶液(9-1000)中进行检查,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按上述方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糖衣片的检查:按上述装置和方法检查,应在1h内全部崩解。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按上述方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肠溶衣片的检查:按上述装置和方法检查,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h,每片均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继将吊篮取出,用少量水洗涤后,每管加入挡板1块,再按上述方法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进行检查,1h内应全部崩解。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按上述方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泡腾片的检查:取1片,置250ml烧杯中,烧杯内盛有200ml水,水温为15~25℃,有许多气泡放出,当片剂或碎片周围的气体停止逸出时,片剂应崩解、溶解或分散在水中,无聚集的颗粒残留。除另有规定外,同法检查6片,各片均应在5min内崩解。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按上述方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仪器与材料]仪器:崩解时限仪,量杯等。材料:对乙酰氨基酚片[实验内容]对乙酰氨基酚片崩解时限的测定:将吊篮悬挂在崩解仪不锈钢轴的金属支架上,随不锈钢轴上升或下降。吊篮浸没在盛有水(37±1℃)的1000ml烧杯中,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下面25mm处,下降时筛网距离烧杯底部25mm,支架上下移动距离为55±2mm,往返速度为30-32次/min。取对乙酰氨基酚片6片,分置吊篮的6支玻璃管中,启动升降机件,各片均应在15min内全部溶解或崩解成碎粒,并通过筛网。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并在每管加入药片后随即加入挡板各一块,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实验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片崩解时限试验结果为:[思考题]1.测定崩解时限的意义?2.崩解时限检查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验三血药浓度法测定口服给药的动力学参数与生物利用度[实验目的] 1.掌握用血药浓度法测定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的方法。2.熟悉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动力学参数的求解,求出对乙酰氨基酚体内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实验原理]测定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目前多采用血药浓度法与尿药浓度法。由于测定血药浓度可获得瞬时数据,故采用血药浓度法测定生物利用度较为理想。本实验以对乙酰氨基酚为模型药物,测定其在家兔体内的动力学参数与生物利用度。若药物在体内符合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时,药物以接近一级的吸收速度进入体内,并按一级速度消除。则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公式为:C=(3-1)式中C为时间血药浓度;为表观一级吸收速度参数;为表观一级消除速度参数;为表观分布容积;为给药剂量;为药物的吸收分数(0≤≤1),亦即绝对生物利用度。药物口服给药后,定时测定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公式(3-1),一般情况下,>,当充分大时,式中必然先趋于零,而仍保持一定值,故可简化为:C=(3-2)两边同取对数,得:(3-3)因此,将实测血药浓度数据,做-图(如图3-1)。由图可见,曲线尾段(AB)呈直线,故将尾段的血药浓度数据按式(3-3)求回归直线(消除直线)方程,并由斜率可求出为值。随后可应用残数法继续求值。残数浓度()公式可由下式得出:(3-4)取对数,得:(3-5)lgC  D            A-k-ka2.3032.303E              Bt图3-1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残数浓度曲线图残数浓度的求取可由消除直线回归方程计算出吸收相内各取样时间的外推线浓度,减去相应时间的实测浓度值而得出。然后以对作图(见图3-1中线),或求出回归直线(残数直线)方程,由斜率可求出值,在及已知的条件下,可由截距求得值。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或制剂服用后,主药到达大循环的速度和程度”。它是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制剂的研制以及临床用药时经常测定制剂的绝对或相对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的测定是以静脉注射剂作为标准参比制剂;而相对生物利用度常采用口服溶液剂,或市场认可、吸收较好且临床有效的制剂作为标准参比制剂。在评价生物利用度的参数中,绝对生物利用度常用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或尿药排泄总量的相对比值()来反映吸收程度;相对生物利用度则常用或的相对比值()来反映吸收程度,用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峰浓度或值来反映吸收的相对速度。应用血药浓度法测定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时,吸收程度()可由下式求得:(3-6)试中与分别为试验制剂与标准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与则分别为试验制剂与标准参比制剂的给药剂量。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总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积分法(公式法)、梯形法和物理学方法(称重法)等。但常用梯形面积法,计算的梯形法公式如下:(3-7)式中、…………为取样时间、…………时所测得的血药浓度;为消除速度常数。的单位,一般以mg·h/L表示。测定相对生物利用度的速度时,其参数可由血药浓度数据按“参数法”求出,与可由下列公式计算出:(3-8)(3-9)式中应为绝对生物利用度,但不易获取时也可用以溶液剂作为标准参比制剂测定出的值替代。[仪器与材料]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具塞刻度试管、试管、吸量管、开口器等。材料:对乙酰氨基酚片剂(0.5g)、对乙酰氨基酚注射剂(1ml:0.075g或2ml:0.5g)、0.12mol/L氢氧化钡溶液、20g/L硫酸锌溶液。[实验内容](一)标准曲线的制备1.制备标准溶液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标准品250mg,置500ml量瓶中,以蒸馏水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吸取上述溶液10ml,置50ml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升含对乙酰氨基酚100mg的标准溶液。2.制备标准曲线精密吸取标准溶液1、2、4、6、8、10ml于10ml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再各取1ml置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各加入空白兔血清0.5ml,使标准样液相当于血药(血清)浓度20、40、80、120、160、200mg/L。加入0.12mol/L氢氧化钡溶液3.5ml,摇匀,放置2min,再加入20g/L硫酸锌溶液3.5ml,即出现明显乳状浑浊,加蒸馏水至10ml,摇匀,以25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3.5~4ml(如有些样品仍浑浊可过滤),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蒸馏水1ml加0.5ml空白兔血清按同法操作所得样品为参比,在波长245nm处测定吸收度(),记入表3-1中。以为纵坐标,(血清药物浓度,m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求出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备用。(二)给药与取样选取体重2.5~3.0kg的健康家兔,实验前禁食一夜,给药前,先由兔耳静脉取空白血约2ml,置试管中。然后给家兔口服对乙酰氨基酚(0.5g)一片,用20ml水送服,或口服相同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给药后于0.25、0.5、1.0、1.5、2.0、3.0、4.0、5.0、7.0取兔耳静脉血约2ml,置试管中。(三)血清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将所取血样置37℃水浴中保温1h,取出,以30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0.5ml,置10ml具塞试管中,以下按制备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自“加入0.12mol/L氢氧化钡溶液3.5ml……”起操作,并以空白血清按同样操作所得样品为参比,在波长245nm处测定吸收度(),代入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出血清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并记入表3-2中。(四)注释1.家兔口服给药方法(1)口服片剂可由二人协作完成。一人坐好,将兔躯干夹于两腿之间,左手握住双耳,固定头部,右手抓住前肢。另一人将开口器放于兔口中,将舌头压在开口器下面,固定开口器。用镊子夹住药片,从开口器洞孔送入咽部,用20ml水冲服下。(2)口服溶液可采用灌胃法。一人将兔身固定于腋下,一手固定兔头,另一手将开口器放入兔口;另一人将导尿管从开口器孔插入口内,再慢慢插入食道和胃。为慎重起见,可将导尿管外端放入水中,如无气泡,则可证实导尿管在胃内。即可用注射器将药物溶液注入导尿管,灌入胃内。2.对乙酰氨基酚溶液的制备可用原料配制或用注射液(1ml:0.075g或2ml:0.5g)替代。可将注射液稀释成1ml:0.025g的浓度,给家兔口服20ml(0.5g)。3.0.12mol/L氢氧化钡溶液的配制取分析纯或化学纯氢氧化钡19g,加新鲜煮沸放冷的蒸馏水溶解成1000ml,静置过夜,过滤即得。[实验结果](一)原始记录与数据处理1.标准曲线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mg/L)204080120160200 表3-1 标准曲线数据表(1)绘制标准曲线。(2)计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2.对乙酰氨基酚口服给药后血药浓度数据及其计算表3-2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给药口血药浓度数据t(h)片剂溶液AC(mg/L)AC(mg/L)0.250.51.01.52.03.04.05.07.0    (二)动力学参数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的计算本实验以对乙酰氨基酚溶液作为标准参比制剂,测定其片剂(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将片剂、溶液口服后测得的血药浓度数据分别按下列过程计算动力学参数,并求出相对生物利用度。(1)将测得的血药浓度数据,作为图与图。(2)计算与值由曲线尾段呈直线分布的血药浓度数据,按式(3-3)求回归方程,并由斜率求出值,再求出生物半衰期。由上述回归方程计算出“吸收相”内各取样时间的外推线浓度,并将此浓度减去相应时间的实测浓度值,得到残数浓度()值,填入表3-3中。由“吸收相”的残数浓度数据,按式(3-5)求回归直线方程,并由斜率求值。表3-3 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与残数浓度数据表t(h)片剂溶液C外推线浓度(mg/L)(mg/L)(mg/L)C外推线浓度(mg/L)(mg/L)(mg/L)0.250.51.01.52.03.04.05.07.0 (3)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吸收程度根据梯形法公式(3-7),分别计算片剂与溶液的值。按公式(3-6)计算出片剂(试验制剂)的值。其中给药剂量应以g/kg体重计。(4)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吸收速度,按式(3-8)与式(3-9)分别计算口服片剂与溶液的与值。计算时值用代替。(5)计算表观分布溶剂(),可由上述计算过程中“消除直线”或“残数直线”回归方程中的截距计算出值。其中以代替。(6)将动力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数据填入表3-4并分析与评价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程度与速度)的测定结果。表3-4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给药的动力学参数与生物利用度制剂()()(L)()()(mg/L)(mg·h/L)(%)片剂溶液[思考题]1.用血药浓度法测定生物利用度,实际应用中有何优缺点?2.本实验误差来源有哪些方面?实验四尿药法测定人体中口服给药的动力学参数与生物利用度[实验目的]1.掌握尿药法测定药物制剂的动力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的方法。2.求出维生素B2片剂在人体内的消除速度常数、生物半衰期以及绝对生物利用度。[实验原理]尿药数据法与血药浓度法一样,也可以通过给药后收集各时间的尿样,经测定后拟合出动力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数据。旦其准确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测定结果也不如血药浓度法令人满意。然而尿药法对人体无损伤,测定人体的动力学参数比较方便,故某些情况下仍然使用。尿药法要求有较多的原形药物从尿中排出,并且药物的肾排泄过程符合一级速度方程。则尿药排泄速度为:(4-1)式中X与Xu为t时间体内药量与排泄与尿中的原形药物积累量;ke为肾排泄速度常数。对于单室模型口服给药则有:(4-2)式中ka为表观一级吸收速度常数;k为消除速度常数;X0为给药剂量;F为药物的吸收分数。一般ka>k,当t充分大时,首先趋于零,而仍有一定值,故上式可以化简为:(4-3)上式两边取对数,并以平均尿药速度代替瞬时速度,以集尿中点时间代替t,则得到下式:(4-4)式中为某段时间内收集的尿药量;为该段集尿间隔中点的时间。因此,给药后定时收集尿样,以对作图,由末段直线的斜率可以求出k值,并可以计算出。应用尿药法测定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F,可按下式计算:(4-5)式中和分别为试验制剂与静脉注射剂的尿药排泄总量;与分别为试验制剂与静脉注射剂的药剂量。测定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r(吸收程度)则可由下式求得:(4-6)式中为标准参比制剂的尿药排泄总量;则为标准参比制剂的给药剂量。尿药法由于不适合测定药物的有关吸收动力学参数(如、、),故无法评价相对生物利用度的程度。维生素B2的异咯嗪环上具有活泼的双键,能接受和放出氢原子,在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的作用下,能还原为无色的产物。由于维生素B2在444nm波长处有吸收,故利用上述特性,可以由加入保险粉前后两次测得的吸收度的差值,测出尿液中维生素B2的浓度。由此拟合出体内动力学参数并测定生物利用度。[仪器与材料]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具塞试管,试管,吸量管等。材料:维生素B2片剂(5mg)及原料,0.002mol/L醋酸溶液,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冰醋酸等。[实验内容]1.标准曲线的制备(1)配制标准溶液预先将维生素B2原料(或标准品)在105℃干燥2小时,再精密称定50mg于500ml量瓶中,加入0.02mol/L醋酸溶液300ml,于水浴上加热溶解,放冷至室温,再以0.02mol/L醋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本标准溶液每升含维生素B2100mg,密闭,置阴暗处保存。(2)制备标准曲线精密取标准溶液0.2、0.4、0.8、1.2、1.6、2.0ml分别置10ml量瓶中,用酸化蒸馏水(取冰醋酸1ml加蒸馏水至100ml制得)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得到每升含维生素B22、4、8、12、16、20mg的标准样品。以酸化蒸馏水为空白,将样品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在444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A1)然后在各瓶中加入保险粉约3mg并摇匀,在1min内再次测定吸收度(A2),两次测定吸收度之差值(A=A1-A2),即为维生素B2的吸收度,记入表4-1中。并以A为纵坐标,C(标准样品浓度,m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求出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备用。2.给药与取样受试者服药前一天收集24h尿液,量取尿液体积并记录于表4-2中,再将尿液倒入盛有0.2ml冰醋酸的刻度试管内至20ml,摇匀,供测定空白尿中维生素B2含量用。临服药前排空小便,早餐后立即口服维生素B2三片(5mg/片),以温水送服,并记录用药时间。服药后,于2、4、6、8、10、12、14、16h收集尿液,并用量筒量取尿液体积后记录于表4-3中,再将尿液倒入盛有0.2ml冰醋酸的刻度试管内至20ml,摇匀,于阴凉避光处保存,待测。3.尿药浓度的测定(1)测定空白尿中维生素B2浓度取酸化尿液10ml,按制备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自“以酸化蒸馏水作空白……”起操作,测得吸收度后,以两次测定值之差(A),代入标准曲线回归方程,求出空白尿中维生素B2浓度并记入表4-2中。(2)测定尿样中维生素B2浓度分别取各个时间的酸化尿液10ml,按制备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自“以酸化蒸馏水作空白……”起操作,测得吸收度后,以两次测定值之差(A),代入标准曲线回归方程,求出尿样中维生素B2浓度并记入表4-2中。[实验内容]1.原始记录与数据计算受试者服药日期药品与剂量生产厂家批号制备标准曲线表4-1标准曲线测定数据标准液浓度,mg/L248121620A1      A2      A      绘制标准曲线,并求出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空白尿液的测定结果,并求出平均每2h空白尿中维生素B2排泄量。表4-2空白尿中维生素B2浓度A1A2A24h尿量(L)尿药浓度(mg/L)24h总尿药量(mg)      服药后尿液中维生素B2浓度测定结果记入表4-3中。并计算尿药法动力学分析数据记入表4-4中。表4-3尿药浓度测定数据集尿时间(h)尿量(L)A1A2A尿药浓度(mg/L)体内维生素B2排泄量(mg)0-2      2-4      4-6      6-8      8-10      10-12      12-14      14-16      表4-4尿药动力学分析数据集尿时间(h)t中(h)t(h)(mg)/t(mg/h)lg(/t)0-2     2-4     4-6     6-8     8-10     10-12     12-14     14-16     =体内维生素B2排泄量-相同时间间隔内空白尿中维生素B2排泄量(2)动力学参数与绝对生物利用度的计算作lg(/t)--t中图。由上述曲线末段直线部分求出斜率,计算消除速度常数(k)及生物半衰期(t1/2)。计算口服给药后尿液中维生素B2排泄总量与排泄百分率。可近似由16h内总排药量替代。按文献资料,人体静注维生素B2后尿中总排泄量为给药剂量的97%。由此估算口服维生素B2片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F)。将上述所求参数填入下表。表4-5动力学参数与绝对生物利用度k(h-1)t1/2(h)口服后排泄百分率(%)F(%)    [思考题]1.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是什么?在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用尿药浓度法测定生物利用度应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分析误差来源3.用尿药浓度法能够求出哪些动力学参数,实际应用有何优缺点?4.测定维生素B2片剂生物利用度时,为何服药前药收集24h的空白尿液?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使学生在掌握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基础上,能初步应用有关知识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及生产工艺,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也能应用药物动力学的原理进行药物制剂生物等效性评价、给药方案设计及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个体化等。实验课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学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方法,熟悉生物样品处理与检测的方法,能进行临床药代动力学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掌握实验方法在临床合理用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掌握专业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习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实验对象常为动物或人,通常通过给予受试对象药物或制剂后,检测不同时间生物样品中药物与代谢物的浓度变化来了解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规律。因此,生物样品的处理与分析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下面主要就生物样品的前处理、实验方案与数据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进行介绍。(一)生物样品收集与处理1.生物样品的收集(1)血样对大多数药物来说血浆浓度与红细胞中的浓度成正比,所以测定全血也不能提供更多的数据。由于全血的净化较血浆和血清麻烦,特别是溶血后,血色素等可能会给测定带来影响。因此最常用的生物样品是血浆(plasma)和血清(serum),测定血中药物浓度通常也是指测定血浆或血清中的药物浓度,而不是指含有血细胞的全血中的药物浓度。一般认为,血浆中药物浓度与药物在作用点的浓度紧密相关,即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反映了药物在体内(靶器官)的状况,因而血浆浓度可作为作用部位药物浓度的可靠指标。但临床上也有少数药物由于在血细胞中分布较多,需要检测全血中的药物浓度如环孢素A、雷帕霉素等。1)取样:动物实验时,根据动物不同,取样部位各异,如家兔一般可从耳缘静脉多次采血;大鼠可通过眼眶静脉丛或断尾取血,也可由颈动脉插管取血;犬一般从四肢静脉取血;对于病人或健康受试者,通常采集上肢静脉血。采集血样后,应及时分离血浆或血清,并立即进行分析。如不能立即测定时,应完全密塞后冷冻(-20℃)保存。2)制备:血浆的制备将采取的血液置含有抗凝剂(如:肝素、EDTA-钠等)的试管中,混合后,离心,分离血细胞,上清液即为血浆。肝素最常使用的抗凝剂,常用其钠盐、钾盐,能阻止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一般lml的全血需加0.1~0.2mg的肝素,加入血样后立即轻轻振摇,但勿太猛烈,以免导致溶血。实验室肝素化管的制备方法常应用肝素钠注射液2ml加蒸馏水至10ml,摇匀后倒入干净采血管中润过管壁后倒出,烘干即可使用。血清的制备血清是在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等影响下,引起血液凝结而析出的澄清黄色液体,经离心其量约为全血量的30%~50%。在室温高时,血凝过程进行得很快,宜在血凝后半小时内分离血清。当室温较低时,血凝过程慢,可将血液置37℃温度下加速血清析出。(2)唾液唾液的采集一般在漱口后15min收集,应尽可能在刺激少的安静状态下进行。采集后立即测量其除去泡沫部分的体积。经离心分离,取上清液作为药物浓
/
本文档为【试验四尿药法测定人体中口服给药的动力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