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实验室安全事故

实验室安全事故

2018-06-20 71页 ppt 5MB 9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旋律

几年的财务工作经验,现认财务主管一职!精通各种财务管理软件

举报
实验室安全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和教训王静刚2013.03.01*安全伴随着大家每一天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只有你时时具备安全意识,事事具有安全意识,才能愉快的度过每一天!我们做实验,特别是化学实验,更应强化安全意识!也许你会觉得安全事故离我们遥远,看看下面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安全事件吧!*所内案例:违章操作误伤手指2007年9月30日16点35分左右,高分子事业部员工进行PET加工实验,在进行切粒时切粒机堵塞,在未停机的情况下,打开护罩去捋顺料条,不慎被带入切去中指指端约1厘米,且被切成两节。教训:违章操作*所内案例:危险实验废弃物处理不当...
实验室安全事故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和教训王静刚2013.03.01*安全伴随着大家每一天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只有你时时具备安全意识,事事具有安全意识,才能愉快的度过每一天!我们做实验,特别是化学实验,更应强化安全意识!也许你会觉得安全事故离我们遥远,看看下面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安全事件吧!*所内案例:违章操作误伤手指2007年9月30日16点35分左右,高分子事业部员工进行PET加工实验,在进行切粒时切粒机堵塞,在未停机的情况下,打开护罩去捋顺料条,不慎被带入切去中指指端约1厘米,且被切成两节。教训:违章操作*所内案例:危险实验废弃物处理不当2008年1月3日16点30分左右,D楼磁材线切割机旁的木制垃圾箱内起火,箱内钕铁硼碎屑自燃。内有擦拭样品的纸巾等未及时清理被引燃。。教训:危险实验废弃物处理不当。*所内案例:夜间实验无人值守2009年8月21日凌晨2点左右,磁材事业部D1楼工程中心,某研究生在使用磁场热处理炉时由于晚上水压增大,冷却水管松脱导致水漏出,由于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加班登记,以致未及时发现,结果造成大面积积水。教训:夜间实验,无人值守,水阀漏水。*所内案例:调试设备,人员离开2010年11月11日11:35,D101发泡实验室,调试挤出机螺杆控制系统,吃饭时间人员离开,温度失控,着火并产生大量烟雾。(处理:全所通报批评,取消2010年高分子事业部评优。)教训:大型设备运行,无人值守,调试期间,实验人员离开。*所内案例:实验操作不当2008年1月9日晚上8点左右,高分子博士后在D楼清洗10升反应釜,将导热油管道阀门方向开反,导致导热油从缓冲口喷出,烟气弥漫至整个大楼。教训:没有合理的操作规程,操作不当。*所内案例:管道老化、破损2008年4月11日约凌晨1点,值班牛学康老师发现A427实验室漏水,系1#通风厨的2#水管漏水,经多方寻找,实验室负责人到场后关闭室内总阀方止住。教训:未能经常检查老化、破损管道。*所内案例:实验设计不合理2006年10月,高分子事业部在烘箱内干燥含有甲醛的样品,未加任何处理,致使甲醛弥漫四散。教训:实验设计不合理。*所内案例:做完实验不关水阀2009年6月18日晚磁材事业部研究生在D314试验室做完热处理实验后,未关闭设备冷却水阀,同时夜间所内冷却水压大而导致冷却水水管接头处冲开,导致冷却水溢出。巡逻保安及时发现,及时进行了处理未造成重大损失。教训:冷却水管路接头不老,做完实验不关水阀。*所内案例:超负荷用电2008年1月27日晚20点左右,研究生公寓一楼洗衣房对面的配电箱突然起火。2010年,高压配电房空调自燃(长时间运行)。教训:超负荷用电,电器长时间运行。*所内案例:将废液倒入水池2011年7月5日11:00,A423实验室员工将含有DMSO的废液倒入水池,导致A楼多个实验室和办公室充满DMSO气味,无法工作。被质量办通报批评。教训:随手将废液倒入水池。*所内案例:操作失误,引起着火2010年9月28日高分子员工在表面A329马弗炉做灰分实验,直接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放入750度马弗炉中,放置过程,将聚乙烯撒入马弗炉,立即着火,浓烟引起报警,随后立即用干粉灭火器将火扑灭。教训:没有制定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加上操作失误,引起着火。*所内案例:实验素质差,监管不到位2012年2月16日,高分子合作企业人员在A417做测试,配溶液时随手将废溶剂倒入水池,引起下水道管路溶解、漏水。全所通报批评,罚款500元。教训:实验人员实验素质差,对外来实验人员监管没有到位。*所内案例:错误违规操作2012年材料所某实验室,将含有乙醇的物料放入鼓风烘箱烘烘干,引起烘箱爆炸着火。教训:含有有机溶剂的样品坚决不能放入鼓风烘箱烘干,极易引起爆炸着火。*所内案例:废液处理不当2012年磁材事业部通风橱存放有反应活性的废液,长期放置,吸水引起爆炸。教训:废液处理不当。*所内案例:废液处理不当某实验室,将正在反应废液倒入废液桶,反应导致废液桶爆喷,废液四溅。另将酸碱废液混放,引起爆炸。教训:废液处理不当。2009年2月27日晚6点左右,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一实验室起火,室内部分器材被烧毁。事发后,三名保安因吸入烟气被熏倒。事发后,双榆树消防中队和亚运村消防中队先后赶往现场,在化学研究所外拉起了近百米的警戒线。化学所起火原因是一个以液体乙醇作为循环液体的小型冷却装置的塑料管老化,泄漏出的乙醇引起了起火。该实验室在实验楼的五楼顶楼,烧毁一个通风橱,失火面积约3平方米。所外案例:中科院化学所实验室起火浙江大学博士生实验室死亡事件2009年7月3日中午12时30分许,浙大理学院化学系博士研究生袁某发现博士研究生于某昏厥倒在催化研究所211室,便呼喊老师寻求帮助,并拨打120急救电话。袁本人随后也晕倒在地。12时58分,120急救车抵达现场,将于某和袁某某送往省立同德医院。13时50分,省立同德医院急救中心宣布于某抢救无效死亡。袁某某留院观察治疗,于次日出院。经初步调查发现,浙大化学系教师莫某某、浙江某高校教师徐某某,于事发当日在化学系催化研究所做实验过程中,存在误将本应接入307实验室的一氧化碳气体接至通向211室输气管的行为。莫某某、徐某某的行为涉嫌危险物品肇事罪,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2009年2月27日晚6点左右,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一实验室起火,室内部分器材被烧毁。事发后,三名保安因吸入烟气被熏倒。事发后,双榆树消防中队和亚运村消防中队先后赶往现场,在化学研究所外拉起了近百米的警戒线。化学所起火原因是一个以液体乙醇作为循环液体的小型冷却装置的塑料管老化,泄漏出的乙醇引起了起火。该实验室在实验楼的五楼顶楼,烧毁一个通风橱,失火面积约3平方米。所外案例:中科院化学所实验室起火责任人:某某时间:2004.11.23地点:新楼3楼事故经过: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一.封管事故所外案例:中科院有机所脸上的防护镜被击落斑斑血迹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二.金属钠燃烧事故责任人:某某时间:2004.3.1地点:3#415事故经过:将1升工业乙醇倒入放在水槽中的塑料盆,然后将金属钠皮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盆中。开始时反应较慢,不久盆内温度升高,反应激烈。当事人即拉下通风柜,把剪刀随手放在水槽边。这时水槽边的废溶剂桶外壳突然着火,并迅速引燃了水槽中的乙醇。当事人立刻将燃烧的废溶剂桶拿到走廊上,同时用灭火器扑救水槽中燃烧的乙醇。此时走廊上火势也逐渐扩大,直至引燃了四扇门框。事故第二现场严禁在有水的环境中处理金属钠等遇水易燃试剂被过火的试剂事故原因:反应时放出氢气和大量的热量,氢气被点燃并引燃了旁边的废溶剂造成事故。经验教训:处理金属钠时必须清理周围易燃物品;一次处理量不宜过多;注意通风效果,及时排除氢气;或与安全部门联系,在空旷的地方处理。责任人:某某时间:2004.3.27地点:3#-4楼事故经过:当日深夜,当事人指导的大学生进行过夜实验。其所用的油浴突然起火,幸被值日巡逻及时发现,未酿成严重后果。三.油浴燃烧事故肇事油浴裸露的加热电热丝点燃了油浴中的有机物打落的反应瓶事故原因:实验时,试剂滴落到油浴中,因油浴未及时更换,导致事故的发生。经验教训:经常更换油浴。(另:水泵的循环水必须经常更换。)责任人:某某时间:2004.11.9地点:新楼5楼事故经过:用1,4-丁炔二醇和氯化亚砜在吡啶存在下制备4-氯-丁炔-1-醇,反应完成后用乙醚萃取。经水洗干燥后在常压下蒸去乙醚和苯,剩下500mL有机物,用水泵减压蒸馏,蒸出产物。加热温度110-120℃,减压20mmHg,反应瓶1000mL。当蒸出150mL产品时,内温急剧上升失去控制,随即发生爆炸。由于通风柜的拉门处于关闭状态,没有造成人员受伤。该反应曾多次重复做过,因反应量很小,未曾发生事故。四.爆炸事故事故原因:据当事人和其课题组长事后分析,含炔基官能团化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容易与浓度较高的杂质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温度失控引发爆炸。4-氯-丁炔-1-醇是含炔基官能团的化合物,可能与反应中产生的杂质在高温下发生聚合反应引发爆炸。经验教训:当事人佩带了防护镜和手套,并拉下了防爆橱门,因而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害。在实验中使用危险药品或产物比较活泼的,在实验前应对该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性有个,并落实防范措施。事故经过:蒸馏烧瓶为3升的三口瓶,内有4-溴吲哚粗品2.2升(约重3Kg)。由硅油电加热,从上午9点开始,油浴温度为170度左右。大约在10点前馏分蒸完,换接收瓶收集馏分(馏分温度140度,接收瓶为2升单口烧瓶)。起初馏分蒸出的速度很稳定,大约在接收了1升时,馏分不再流出。当事人感觉有点不正常,按以往的收率估计应该有1.8-2升左右的产品,因此以为是减压蒸馏的冷阱堵塞导致真空度下降。在查看了水银减压计未发现真空度下降,此时突然发现就收瓶及冷凝管里有大量白色烟雾涌出,当事人感觉异常,就急忙蹲下,此时反应瓶发生了爆炸。五.过氧化物爆炸事故责任人:某某时间:2005.5.16地点:1#306被爆炸冲击波压平的铝锅(油浴)被震落的照明灯罩被炸飞的通风橱玻璃事故原因:存放过程中,四氢呋喃可能产生了过氧化物,导致了事故的发生。经验教训:在使用乙醚、四氢呋喃等有可能产生过氧化物的溶剂时,应检验是否有过氧化物存在。在使用中加一点还原剂以防止有过氧化物的发生。六.乙醚爆炸事故责任人:某某时间:2005.7.6地点:1#210事故经过:当事人对所合成的产品进行后处理,即用石油醚提纯产品。反应瓶2升,石油醚1000毫升(30℃-60℃),电热套加热回流,冷凝水冷却,至中午11时左右突然发现通风柜内有火花闪烁,接着发生爆炸。爆炸引燃了电热套和周围的纸张,当事人立即拔下电热套插座,并使用灭火器将火扑灭。被瞬间产生的强大热量烧焦的毛刷事故原因:所使用的石油醚是沸点在30℃-60℃的低沸点溶剂,又因夏天的连续高温。经事后测量自来水温度就达33℃,石油醚未能冷却而大量挥发。当石油醚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遇火星即发生爆炸。经验教训:因回流溶剂时冷却效果不佳致使大量溶剂挥发造成的爆炸事故已发生多起,这起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常规的回流实验虽然简单,但必须保证良好的冷凝效果。天气炎热时应避免大量使用溶剂,尤其是低沸点溶剂。七.盐酸气伤人事故时间:2005年8月2日地点:军工基地责任人:某某受伤人:某某事故经过:当日上午当事人、受伤人等在安装高压釜的紧固件和阀门。在前几日拆卸时已将管道内氯硅烷液体放出,为挡灰尘用简易塞将氯硅烷液相管塞住。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压力和液体积存。在安装氯硅烷液相管时,当事人将简易塞拔下的一刹那,突然有一股氯硅烷挥发气体冲出,此时正值受伤人俯身紧固螺丝,来不及躲闪,正好喷到脸上和两手臂上,将其灼伤。事故原因:这套高压釜反应装置被安置在棚内,当时又正值高温时节,棚内温度超过40℃,管内残留的氯硅烷变为气体,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拔去塞子时氯硅烷气体就冲了出来。经验教训:高温对化学试剂可能带来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科研人员又忽视了防护用品的使用,扩大了受伤部位。事故经过:当晚8时许,当事人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投到氢氧化钠中。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当事人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当事人叫来同实验室的一名博后请教解决方法,即发生了爆炸,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责任人:某某时间:2005.8.3.地点:新楼415八.误操作事故走廊上的鲜血通风橱的玻璃门起到了良好的防爆作用事故原因:该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在投料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而造成的。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经验教训: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它告诫我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工作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九.多氮化合物爆炸事故受伤人员\责任人:某某地点:新楼610时间:2005年11月22日事故经过:当日上午11:00左右,当事人完成反应后的处理工作。她用油泵抽干氨基四氮唑的溶剂后,用牛角匙刮取附在瓶壁上的产物,即发生了爆炸,碎玻璃将她的脸和左手手指炸伤。爆炸后,通风柜防爆玻璃门被碎玻璃击穿的小孔,分液漏斗被击碎通风玻璃门被爆炸后的碎玻璃击出小坑事故原因:多氮化合物爆炸所需的引爆能量极小,轻微摩擦产生的热量足以引爆,而且爆炸的能量极大。经验教训:在使用易爆高危的药品时,防范措施必须到位,防护用品必须使用!十.溴化物伤人事故受伤人员\责任人:某某时间:2005.11.25地点:新楼716事故经过:当日上午10:00左右,当事人在制备炔丙基溴时,将10克四溴化碳逐步投人乙醚中。当投入一半时,未有明显的反应。当事人将另外5克一下投入乙醚中,当即发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使乙醚沸腾。当事人立即拔去反应瓶的塞欲放气时,炔丙基溴冲了出来,灼伤了当事人的脸部。该反应属首次放大反应量。事故原因:投料过快。经验教训:实验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多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尤其是低沸点试剂做溶剂的放热反应。十一.多氮化合物爆炸事故受伤人员\责任人:某某时间:2006.1.21地点:1#楼333事故经过:当事人将多次合成所得的产物(多氮化合物)装瓶保存,在装瓶过程中有一小块产物粘在瓶口,当事人用不锈钢匙拨下粘在瓶口的产物时多氮化合物发生爆炸,玻璃碎片四处飞溅,将当事人一眼睛的角膜、脸、腹部和手割伤,耳膜受到巨大的爆炸声震伤。事故原因:不锈钢匙与多氮化合物撞击产生的能量引爆了该化合物。该化合物为易爆高危药品。经验教训:多氮化合物是非常危险的高爆物品,在处理该类危险物品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安全保护工作,必要时还要使用防护面罩和防护板等防爆保护物,即使是后处理工作也要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小心谨慎,不能掉以轻心。2010年6月3日下午,兰州一化学实验室突然传来一声猛烈的爆炸声,随后浓烟滚滚,火苗随即从烟雾中冒出。随后火势迅速蔓延,并引燃了与其相邻的仓库。爆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原因: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员不小心将装有石油醚的玻璃瓶打翻在地,里面的石油醚自燃了起来,引燃了旁边的木头柜。在场的实验人员立即开始救火,无奈火势太大,工作人员没有办法将其扑灭。幸运的是由于撤离及时,事故并未造成工作人员伤亡。所外案例:兰州2010年5月26日,下午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矿业大楼6楼一实验室突发火情。事故原因是学生做完实验出门时忘记关电路引发火灾,所幸无人受伤。所外案例:昆明理工大两个粗心的学生正在该实验室做实验:用电磁炉熔化石蜡。后来暂时离开了一会,没想到就发生了火灾。所外案例:宁波大学2009年10月23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5号教学楼9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一名老师、两名学生和两名设备公司人员受伤。事故原因为在调试新购进的厌氧培养箱时可能因压力不稳引发了发生爆炸事故。5人均为玻璃、碎片等碎屑割伤,无生命危险。经校方证实,化工与环境学院一名老师、一名博士生与一名研二学生,观看两名技术人员在5号教学楼901室调试新购设备时遭遇爆炸。所外案例:北理工*再次提醒高分子事业部的每一位同事、同学,做实验务必注意安全!确保“0安全事件”----高分子事业部
/
本文档为【实验室安全事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