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凉陈君的经典论文集

2023-03-31 30页 doc 579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923180

暂无简介

举报
高凉陈君的经典论文集高凉陈君帝国学经典评论集总前言这本书是本人历年来所发表的帝国学研究评论汇总集结,共有四部分,各部分写作完成的时间跨度都很大,前后达12年之久,花了我很多的心血与汗水。其中很多的思想内容已经能够经受得起现实与历史的严峻检验。各部分内容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但又有承上启下的意义。现在进行一次系统整理,以让感兴趣的读者能够更方便地阅读,下载与转载。但转载必须注明出处与作者名称,特此鸣谢。陈天(高凉陈君)2014,9,22总目录第一部分《帝国学与陆权战略》目录前言。第一编帝国学帝国产生成长的自然地理基础帝国发展进化的自适应调节体系关注...
高凉陈君的经典论文集
高凉陈君帝国学经典评论集总前言这本书是本人历年来所发的帝国学研究评论汇总集结,共有四部分,各部分写作完成的时间跨度都很大,前后达12年之久,花了我很多的心血与汗水。其中很多的思想内容已经能够经受得起现实与历史的严峻检验。各部分内容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但又有承上启下的意义。现在进行一次系统整理,以让感兴趣的读者能够更方便地阅读,下载与转载。但转载必须注明出处与作者名称,特此鸣谢。陈天(高凉陈君)2014,9,22总目录第一部分《帝国学与陆权战略》目录前言。第一编帝国学帝国产生成长的自然地理基础帝国发展进化的自适应调节体系关注如何分配帝国存在所带来的利益果实第二编陆权战略郑和下西洋活动为何虎头蛇尾无果而终第二章“平台的优越”――美英海洋帝国集团最终胜出的根源第三章详解德意志、日本与及苏联帝国挑战美英海洋帝国全球海洋霸权失败的根源。第四章陆权战略――中国低成本崛起的最优化战略决择后记。第二部分《从全球一体化角度解读苏联帝国崩溃解体》目录第一章,信息化时代来临决定了苏联模式必须立即做出最后的方向选择第二章,没有财政转移支持是原苏联某些地区持续动荡的深层根源。第三章,在人类全球一体化开始加速推进的关键时刻,苏联的轰然倒下对俄罗斯民族在未来一体化后地球人社会中的“权重地位”造成致命打击。第四章,苏联的突然崩溃解体其实是一个“技术性”错误。第五章,懂得与“资本为伍”是现代大国得以长治久安的核心根源。第六章,区域一体化与全球一体化的互动章,苏联的崩溃解体其实是历史的偶然性事件。第三部分《帝国时代与新疆治理》目录前言充分认识新疆的地缘政治价值第二章,充分认识主体民族在新疆扎根与彻底改变新疆民族人口比例的深远意义。第三章,计划生育政策严重动摇了中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基石。第四章,能够统治好新疆是中国成为人类世界史上具有非凡影响力大帝国的重大标志。第五章,治理新疆必须学习苏联帝国统治中亚的有益经验。第六章,全面推行禁枪政策是治理新疆等中亚地区的核心基石第七章,主动强力推进新疆伊斯兰教现代化改革进程第八章,以铁血高压政策为后盾强硬推进新疆的综合社会改革进步事业。第九章,新疆迎来反恐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第十章,封闭的地理格局已经注定了南疆分裂永远无出路。总结章,学会活好当下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第四部分《帝国全球化与亚洲大角逐》前言。目录。地区领导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总统梦与“红地毯”情结。第二章,全球语言的整合一体化已经开始第三章,跨国公司是全球一体化的中坚推动力量第四章,苏联与西方列强彻底分裂是现代中国得以诞生的核心前提。第五章,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势力泛滥成灾的局面已经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第六章,中国与俄罗斯必须联手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力量存在第七章,俄罗斯选择跟中国走是唯一出路第八章,必须高度警惕“次级集团”对中俄与美欧集团世界主导权的潜在挑战第九章,中俄与美欧帝国集团必须严厉军事打击全球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第十章,巨型炮艇机将是世界大国们统治控制辽阔地理空间的革命性利器。第十一章,世界大国们反恐需要新思路。总结章,全球一体化是地球人类迈向星际生存时代的核心前提第一部分,《帝国学与陆权战略》目录前言。第一编帝国学帝国产生成长的自然地理基础帝国发展进化的自适应调节体系关注如何分配帝国存在所带来的利益果实第二编陆权战略郑和下西洋活动为何虎头蛇尾无果而终第二章“平台的优越”――美英海洋帝国集团最终胜出的根源第三章详解德意志、日本与及苏联帝国挑战美英海洋帝国全球海洋霸权失败的根源。第四章陆权战略――中国低成本崛起的最优化战略决择后记。  前言  长期从事帝国学问题的研究,早就想以这一话题为中心撰写一篇详细、综合性的分析评论,毕竟在今天的中国关于帝国学方面的研究著作还是相当稀少的。尽管也是一家之言,但如果我的工作能够对今天的国人认识全球历史与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有所卑益、有所启发,我想我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也是非常值得、非常有价值意义的。  分析研究帝国学问题当然要先从客观正面认识理解帝国学开始。在今天的中国,由于长期受到意识形态方面人为的歧视与误导,帝国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相当负面消极的,毕竟我们一提到、想到“帝国”这一词,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残酷无情的政治军事、乃至经济文明文化层面上的殖民掠夺“等同划一”起来。毫无疑问,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岁月过程中,“帝国”无论作为一个政治概念还是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其在人们的心目中都存在过很多负面消极的形象;因此这就导致到专门分析研究“帝国”问题现象的“帝国学”也备受争论指责起来――要详细分析研究魔鬼们的学问行为,是不是“居心匿测”?!而积极评价帝国与帝国学绝不是荒渺与反动、反革命?!  因此在今天的中国要想深入分析研究帝国学问题,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要破除超越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蕃蓠阻碍――“存在的就是正确的”,既然帝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事物,因此就必然存在其之所以“存在”的客观理由;而帝国学就是一门专著于分析揭示帝国与帝国的统治控制体系如何产生、发展与运行规律的综合性科学。事实上,帝国对外部世界主动进行强制性、侵入性统治控制行为的本质就是一个经典的“利益寻租过程(不仅仅包括有形的经济、种族扩散利益,还包括无形的政治军事、文明文化诸利益)”;因此帝国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功利性与利益敏感性。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帝国遏尽心力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的统治控制事业的本质目的也不过如此而已。明白理解这一切是从事帝国学问题分析研究的核心关键,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从道德审判、意识形态批判的神坛阴影下走出来,从此学会了以平常心态去进行帝国学问题的分析研究;否则的话我们将根本无法透过意识形态所扬起的团团迷雾从而看得更深、想得更远,甚至会进而迷失了我们的历史定位与错乱了我们的国家认同,致使苏联帝国彻底崩溃解体毁灭性“自我否定”灾难再在我们的国家重新上演。由于帝国学是门综合性科学,所涉及到的学术门类为数众多,所涉及到的内容事例也非常广泛,因此一直以来我对自己是否有能够写得出这样的一篇评论心中无底。但是帝国学的分析研究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却又是实在太重要了,面对今天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现实,中国要指望能够实现成功地复兴与崛起,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对人类历史上诸帝国们的兴衰盛亡的深层根源作一番综合性、系统性的分析探寻,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设计出一条适合中国现代化与重新复兴崛起的最优化战略途径道路。  因此,尽管本人不才、学识低微,但是出于帝国学研究人员固有的历史负责感,我还决定进行一尝试,总决定将本人的陆权战略思想主张整合到这一篇评论中来。当然,这一篇评论仅仅代表本人的见解与主张,而且这些还未必合适与成熟,权当抛砖引玉而已,在此就希望各位读者们能够认真地给予评论与指正了。本评论由两部分所造成,第一部分是帝国学,第二部分是陆权战略,既互为联系,又相对独立。我将尽最大的努力、能力来进行全文的系统整合,以便使本文读起来能流畅些、逻辑结构严密些,但由于写作能力的有限,本文在写作技巧上必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此就万各位读者们能多多指正与包函了!  陈天(高凉陈君)  2005、5、6  第一编帝国学  第一章帝国产生成长的自然地理基础  毫无疑问,帝国的产生成长是需要条件的,否则的话我们将无法解释为什么非洲、美洲与及大洋洲就从来没有诞生过对人类文明发展史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帝国(不包括今天的美国,仅仅就古代史而言)。同样道理,只使在欧亚大陆,也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能产生对人类历史社会有深远影响价值意义的大国、帝国。根源何在?!这显然与诸地区间客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有着密切深层的联系。  从帝国学的角度分析而言,帝国的诞生、成长与维持需要足够的人口数量与技术优势(由其是军事技术优势)。那么在人类历史上那些地区能够养活产生得了“足够”的人口数量呢?!这当然是气候宜人、水源充足、土地平坦肥沃(可发展农业生产)的温带、热带大河流域或沿海地区了,事实上人类历史早期的诸文明中心都是诞生于这些地区。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必然会导致到人均有利生境资源空间的迅速萎缩与恶化,因此生存的竞争也必定会迅速激化起来(当然,由于生存的压力,生产技术创新也会受到更多的激励),战争也就注定随之而四起(华夏传说中当年黄帝炎帝之战就属于此种性质)。在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混战的过程中,那些人口相对众多、社会政治组织能力又相对更强更优秀的部落将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进而一统“天下”(铁木真当年就成功地统一了蒙古草原上的诸部落),而那些人口相对稀少、社会政治组织能力薄弱又缺乏一流领袖人物的部落将不得不在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并吞掉!  帝国就是这样在弱肉强食的竞争环境诞生成长起来,无论是在西方的希腊(城邦时代)还是在东方的印度、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在古典时期都经历过这种“天下大乱、列国争雄”的一幕。  对于构成帝国主体的集团而言,联强并弱、合纵联横、征战四方的目的都为了争夺更多的的生存竞争优势(帝国的扩张有时是被逼、不得不进行的,当年汉帝国之所以必须开拓西域?!就是因为你汉帝国不控制占领西域我匈奴就控制占领矣。与期看着竞争对手东征西讨、越来越强大,不得已只得舍命陪君子、奉陪到底。否则的话,与竞争对手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大,最终也必将是死路一条)与经济利润;因此帝国体系天生注定就具有“主动进行帝国统治控制空间范围扩张的本能”。  关于历史上诸帝国们如何进行其帝国体系扩张的事件,诸历史典籍已经有着太多太多的详细描述,在此我就无意再一一复述了。本人在此最感兴趣的是帝国统治控制体系(与及其文明文化)的持续稳定性――为什么有的帝国能够饱经沧桑、在人类历史岁月中存在得那么恒久(如华夏中国等),而有的帝国存在的时间却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如蒙古帝国等)?!为什么有的帝国能够将其统治控制扩展至无远弗界、广阔无垠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如蒙古帝国等),而有的帝国其统治控制的面积却始终难以大面积扩张(如古印度等)?!根源何在?!我认为这与帝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空间位置有着极大的关系。  很显然,人本身就是传承社会文明文化最佳、最优秀的一种“载体”;因此任何一个帝国、任何一种文明文化如果其所承载的人口数量越多,那么其抗灾变的能力就将会越强。自然其帝国统治控制体系的“系统稳定性”也将会越优秀,构成帝国核心主体的文明文化经历漫长久远历史岁月保持下来的可能性也将会越大!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因为不同的自然地理与气候环境决心了不同地区间所能承载养活的人口数量的极大不同------气候宜人、雨热同期又地势平坦的大河流域单位面积空间所能承载养活的人口数量是生境恶劣的沙漠、高寒草原的十倍、百倍甚至几百倍;同样道理,在农耕文明时代只使自然气候条件相同如果地理空间面积大小相差悬殊,那么帝国及其文明文化的系统稳定性也是存在极大差异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匈奴与汉帝国,由于自然气候环境的差异,草原游牧生产方式的生产率远远比不上中原农业生产方式的生产率;因此尽管匈奴所统治控制的地理空间与汉帝国相差无几,但草原地区人口的承载量极低(相对于农耕平原地区而言),具体到实际统治控制的人口数量上匈奴帝国相对于汉帝国而言就望尘莫及了。诸单于们并非不想彻底灭亡汉帝国,事实上某些雄才大略的匈奴领袖们对汉帝国所发动的军事行动就严重威胁到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但由于匈奴人口数量的相对稀缺,从而限制了匈奴作战军队的人数规模,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力量与信心立即对汉帝国发动致命性、决定性的军事打击。相反,汉帝国由于拥有数量多得多的人口,自然就拥有了相对雄厚得多的兵源基础――万事具备只欠伟大的领袖人物矣;因此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走上历史舞台之时也就拉开了匈奴帝国灭亡的序幕!因为仅仅为了维持对西域的统治控制,汉帝国就可以调集高达六十万的士卒去西域垦田经营,而这一切对人口稀缺的匈奴帝国而言实在无喻于天荒夜谭!  同样道理,相对印度本土文明文化的最终命运结局而言,中国所拥有的辽阔地理空间范围同样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东亚大陆的面积空间要比南亚次大陆的面积空间至少大四倍以上)。事实上在整个人类文明史发展过程中,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所受到的外来入侵无论是次数还是规模上都没有比印度少、比印度低!可是为什么东亚的中国始终能够保持得了自身文明文化体系两千余年以来从不间断的发展传承,直至今天中国所用的文字与两千多年前秦汉时代所用的文字都没有革命性的“突变”;而印度的本土文明文化却屡受打击(甚至是灭绝性的打击),今天的印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操英语世界的一部分了呢(印度文明文化严重缺泛持续性的纵向联系)?!原因何在?!我认为这与印度次大陆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固有局限性是脱不了关系的。对于印度次大陆的本土帝国与文明文化而言,由于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狭窄,一旦面临外来强敌的入侵,抵抗不成便只有彻底屈服或彻底毁灭两条路可选择了,根本就不存在其它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相反,对于东亚的中国而言,由于拥有广阔的地理空间可以周旋,因此尽管我们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也屡次受到外来强敌的入侵打击,但“以空间换取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我们最终还是能够“挺”得过来。而只使所有国土空间均彻底沦落入外来入侵势力之手(如元、清时代那样),但同样由于地理空间的广阔无垠、社会人口基数的庞大众多,使得外来入侵势力进行征服的时间被极大延长、进行深入统治控制的程度被极大“稀释”;以致不少外来入侵民族在征服统治中国的漫长岁月过程中,“功业未成“就反被我们所彻底地整合同化掉了(如历史上的鲜卑、辽、西夏那样)!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绝然不同的历史命运结局与现象过程对中国、印度本土文明文化潜意识的深层影响。事实上任何一个深入分析研究过印度古文明文化的人员都会发现印度文明文化中“出世”的倾向相当严重,极端的表现就是“非暴力”思想行为的提出实施与虚无宗教幻觉的追求(如某些宗教教徒们极端的修炼行为);相反,对于中国人而言,我们潜意识里相信的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有枪就是草头王”、“成王败寇”或“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类的东西,“入世”的倾向极为严重(最极端的莫过于大规模殉葬行为的发生)。是什么原因导致到中印文明文化产生如此严重的分别差异呢?!我认为其核心根源也同样出在印度次大陆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有限狭窄问题上。  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狭窄使得印度本土文明文化面临外来入侵势力的打击时,一旦失败,除了彻底屈服或彻底毁灭两条路可选择之外别无他法;每一个历史时期面对外来入侵势力的入侵打击时,最终结局均屡次证明了对外来入侵势力进行武力抵抗的绝望性与无效性,如此天长日久自然就在印度文明文化的潜意识中植下了“非暴力”与消极“出世”、回避现实思想行为的种子――开始无论如何努力抗争、最终结果却反正都是“反抗无效”,因此逃僻现实、沉迷宗教修练与自暴自弃就理所当然了!相反,对于东亚的中国而言,由于地理回旋空间的广阔无垠,历史一再印证了对外来入侵势力进行武力抗争的有效性与必要性(如抗匈奴、抗金乃至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等,尽管抗元、抗清并没有在当时就彻底地成功阻止了这些外来入侵政权的建立,但由于后来最终都重新建立了以汉族为核心的新政权,因此这些事情乃一再强化了中国人潜意识中武力抗争的“正当性、必要性与有效性”思想的认同)。因此在我们文明文化的潜意识中对武力抗争思想的认同与崇拜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强化起来了!如此,在我们的社会中“非暴力”思想与消极出世的宗教行为则受到了强烈的遣责与批判,这也是佛教思想在中国始终不能取得帝国官方政府认同的核心根源;相反,强调“出世与治世”的儒家思想在两千余年的漫长历史岁月中则一直得到了帝国官方政府的一至认同与推崇!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固有缺憾导致到帝国统治控制体系难以恒久维持的事件在中东北非的阿拉伯社会同样发生。毫无疑问,在人类历史上中东地区的确屡次建立过诸多极具全球影响力的大帝国,可是为什么今天主体构成同为一个民族的阿拉伯世界却始终不能整合统一为一个政权呢?!这显然也与阿拉伯世界所处的自然地理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  很久以来,我就对中东地区为什么直到现代居然还存在一个极具有原始社会部落称呼特征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而感到奇怪。直至后来海湾战争的爆发,关于阿拉伯社会具体资料的迅速丰富,我才发现阿拉伯世界并不是如同今天的中国那样,是一个真正高度一体化的民族社会;相反,部落、部族、长老之类的东西在阿拉伯社会里远远不只是海湾阿联酋一国的“固有特产”,只使在外界看来相当“正规化、现代化”的伊拉克、贝鲁特之类国家中,那些只在非洲、美洲、大洋洲原始社会中才存在的部落、部族之类东西在阿拉伯世界依然发挥着实实在在的影响作用!原因何在?!我认为这与阿拉伯世界严酷的沙漠气候与及以游牧经济为核心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分不开的。因为对比一个真正的农业、工业社会,草原原始游牧生产方式对稳定持续的行政统治控制秩序的要求,相对而言要微弱得多;而且原始的游牧经济生产方式也无法承载养活得了数量规模庞大的社会人口。也就是说在阿拉伯社会的日常生活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立一个政治上完全统一一体化的“阿拉伯国家”的要求并不强烈急切、更不认为是生死悠关的重大紧迫问题。相反,由于地广人稀(相对而言)、石油资源丰富,地区部落、部族酋长贵族们更可以借助传统特权与宗族统治控制手段成功地“独揽、独霸”出卖石油资源所带来的绝大部分经济利益,自然就更是坚决、坚定地反对阿拉伯社会的统一与一体化了!  因此,尽管阿拉伯社会也出了数个如同伊拉克萨达姆这样力图彻底统一阿拉伯社会的人物,但奈何既没天时、亦没在人和、更没有地利(伊拉克国家的陆地面积空间狭窄、因此其人口数量也极有限,相对于整个阿拉伯世界而言简直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仅仅依赖伊拉克国家区区2000余万的人口数量如何有能力排除万难彻底整合统一得了整个庞大、四分五裂的松散阿拉伯世界?!坦率而言,自伊拉克萨达姆帝国走上军事扩张道路之时,其今天的悲剧性结局便早已命中注定!第二章帝国发展进化的自适应调节体系  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帝国诞生成长所需要的外部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但是仅仅拥有了优良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还不足以产生孕育出具有全球性深远历史影响意义的帝国来,否则的话我们将如何解释在人类古代史岁月中为什么美洲、大洋洲诸气候宜人、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的诸大河流域与及沿海地区却始终无法诞生得出伟大的帝国来呢?!也就是说是什么原因注定了古代社会只有在欧亚大陆上的温带、热带大河流域与及沿海地区才能诞生孕育得出对人类历史社会发展有着巨大推动贡献作用的帝国来呢?!  关于这个原因的分析研究,美国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已经在其《全球通史》一书中作过相当精辟的论述描绘;但是本人在这里还是决定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研究一下这个问题,那就是必须关注“激励帝国发展进化的自适应调节体系”!  内因是基本、外因是动力,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分析探寻来自外部世界的刺击与竞争压力(如战争入侵、贸易竞争、移民冲击等)是如何影响着帝国体系自身发展进化的深层机理。毕竟人类社会发展史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凡是缺乏外来刺击与竞争压力的封闭性区域文明文化体系基本上就是发展进化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文明文化体系;而帝国体系也亦同样如此,缺乏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因素与竞争压力帝国体系的发展进化也同样会止足不前!  可是为什么今天美洲、非洲、大洋洲甚至印度、中东诸地区的本土文明文化体系却要走到面临被西方文明文化体系从整体上彻底整合、同化、替换掉的地步了呢?!事实上对于这些地区的本土文明文化体系而言,它们今天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已经不是能不能进化发展而是生存――必须要努力想方设法在西风猛烈吹袭的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时代中首先确保自身还能“生存得下来”,否则的话其它一切免谈!当本土的语言、文字、文明文化都被英语、英文、西方文明文化所彻底地“替换取代”了之后,当本土的语言、文字都已经迅速地成为了死语言、死文字――还奢谈什么“发展进化”?!当一个区域文明文化体系已经发生了彻底的“系统崩溃”(如同古代西域的楼兰文明、印度的摩享-达罗文明那样),日后再想恢复重建根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显然这一切疑问就已经牵涉出另一个必须关注的焦点,那就是“文明文化或帝国体系进行自适应调节的能力极限”。当区域文明文化体系、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所面临的“灾难突变”已经超出了自身进行自适应调节能力的极限之后,系统的彻底崩溃就会随之而发生――说白了就是体系的死亡!  到此为止,一切疑问的答案就已经豁然开朗。既然帝国体系的发展进化离不开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与竞争压力,但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与竞争压力又不能过于猛烈与致命,否则的话就将会超出了帝国体系自身进行自适应调节能力的极限,从而引发帝国体系的彻底崩溃解体与灭亡。问题是帝国体系所面临的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打击与竞争压力是无法(也可以说很难)进行“预设与推测”的,在交通落后、信息勾通艰难与“视野有限”的古代社会里就更是如此,也就是说年代越是古老、历史越是遥远帝国体系获得进行持续成长进化的机会与可能性就越有赖于自然天成的优越地理空间与气候环境的“恩泽与支持”!正如前面所说,在古代社会里越是在气候宜人、雨热同期与地势平坦、适宜进行农业耕作的地区所诞生成长起来的文明文化与帝国体系,由于单位面积空间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要远远超过草原、荒漠与森林诸地区,因此在这些温带、热带大河流域(或沿海地区)诞生成长起来的文明文化与帝国体系所具有的“自适应调节能力”、“抗灾变能力”就要远远超越在草原、荒漠与森林诸地区所诞生成长起来的文明文化与帝国体系!  但是更为重要、更具决定性历史价值意义的是诸大河流域由于人口的充沛、物产的丰铙、信息流动的密集与人际关系的高度复杂化所带来的社会分化从而导致到社会政治组织的产生(如国家、思想流派的诞生等)、分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与及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手段艺术理论的发展、丰富、成熟与完善!历史已经一再证明,在欧亚大陆大河流域与沿海地区所发展成长起来的诸古老文明文化中心在“社会控制与政治组织方面”所具有的绝对优势是诸草原游牧民族们望尘莫及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希腊、罗马帝国,他们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各自逐渐演化出一套成熟有效的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的手段艺术来;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他们已经有学者开始对帝国统治控制手段艺术进行提纯总结与合法化论证――在东方的中国,这一类典型人物就有孔子、孟子、董仲舒等;而在西方的希腊罗马,这一类典型人物就有伯里克利、柏拉图等;事实已经表明,这些先贤们所发展归纳总结起来的东方儒家思想与西方议会民主理论不仅影响了后来两千余年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更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思维与灵魂,进而在人类文明史上永恒地“定格定局”下来!  与此相反,尽管后来众多成功地侵入大河流域地区的草原游牧民族们也建立了一系列庞大的王朝帝国,但他们绝大多数都基本完整地继承了古典时代诸帝国的传统文明文化思想与进行帝国统治控制的手段理论。这在东方的中国表现得犹为明显,自秦汉以后,无论是本土的汉民族所建立的王朝还是由北方成功实现了入侵南下的草原游牧民族们所建立的帝国,他们均完全认同了儒家思想在维持王朝帝国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方面的作用意义;对于那些成功地夺取了中原地区控制权的北方南下游牧民族而言,他们赖以进行王朝帝国统治控制事业的手段理论完全就是移植了中原汉民族王朝帝国那一套,如儒家思想与中央集权理论。事实上这也是华夏文明文化体系为什么能够如此经受得起漫长岁月风霜吹袭打击始终不曾间断、中断于历史的一个重要根源。否则的话,我们能够想象一个已经完全改信伊斯兰教或者基督教的中国还能恒久固执地守着先人们所遗留下来的古老独特的方块汉字,还不改用拼音字母吗?!而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的埃及人、伊拉克人,今天不也是已经彻底地放弃了他们的传统文字语言而采用了阿拉伯人的文字语言了吗?!  明白这一切实在太重要了,在人类历史上文明文化与帝国体系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综合系统”间的竞争,而帝国学本质上就是一门真正的系统工程理论!  毫无疑问,单纯存在先天优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并不足以支撑诞生得出伟大的文明文化与帝国体系来。我个人始终认为来自外部世界的政治剌激、军事入侵与生存竞争压力始终是推动区域文明文化体系(或帝国体系)不得不发展进化的核心源动力(生存的危机激励了政治的变革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  本人详细分析研究过中国两千余年以来诸王朝帝国政治版图的变迁,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那就是为什么在漫长的古代历史岁月中华夏诸王朝帝国的实际统治控制范围为什么始终不能成功地俞越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的阻隔限制而在西部的咸海、北部的贝加尔湖、东部的琉球群岛与及南部的中南半岛诸地区恒久地扎下根来呢?!根源何在?!我认为这一切与农耕文明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固有落后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知道,帝国进行大区域地理空间的统治控制事业的本质就是一种“利益寻租行为(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包括政治军事与推动文明文化、种族发展扩散诸利益)”,也就是说帝国推进统治控制范围的扩张的根本目的就是注定要“唯利是图”。但是由于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生产力的落后有限,帝国从外部世界获得利润的能力并不与帝国统治控制空间范围的无限扩张成正比关系。当帝国统治控制的地理空间范围超出某一临界点之后,随着地理空间距离的增加,交通运输、信息勾通的成本也将迅速增长起来,因而维持帝国对遥远地区进行有效行政统治控制的经济成本代价也会随之而急剧暴涨;也就是说帝国政治军事的过度扩张将会导致帝国统治控制体系进入“亏本运行”的危险境地。如此流血超负荷经营运行,天长日久必将会引发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整体上的“贫血与虚脱”,进而导致到帝国肌体免疫力的急剧下降与及抵御应对外部内部突发危机事件能力的迅速衰退;甚至更会因此而滑入恶性循环的险境,导致到爆炸性、并发性灾难事件的持续发生转而引发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毁灭性的彻底崩溃瓦解!  但是,在特定的时期与及特定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帝国对某些遥远荒凉的地区实施政治军事扩张控制,并且不惜血本恒久地将其完全纳入帝国的统治控制范围内却是不得不为之的无奈行为,如当年汉帝国对西域的开拓控制与及今天的俄罗斯对车臣的经营那样!明知在经济利益上无利可图(至少表面上如此),可为什么帝国政府还必须不惜代价血本努力维持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控制呢?!原因何在?!这就必须要在更为宏大的系统范围内进行综合计算分析了。原因其实相当简单,帝国中央政府之所以必须保持对某些特定遥远地区的统治控制,其出发点就是为了能够成功地夺得相对于外来竞争对手或入侵敌人的地缘政治军事优势;因为对这些战略地位至关重要的地区实现统治控制,将会为帝国有效抵御敌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甚至种族入侵渗透赢得极为珍贵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从而为帝国体系的生存发展、应对突发的内外危机事件留下足够的战略回旋空间与时间纵深!也就是说帝国对某些遥远特定地区(相对于帝国内部的精华核心区域而言)进行政治军事的主动界入与统治控制,本质上就是帝国体系的一种“自适应调节行为”、一种谋求“先发制人”的战略运作。否则的话敌方先入为主,进而夺得了居高临下、以“四两拨千斤”的优势地位;而我方就将会主动尽失、处处受制于人,在地缘战略上处于极为被动不利的地步,从而让帝国体系蒙受了很多原来根本不必要付出的巨大政治军事甚至经济代价损失!  现代史上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年的苏联帝国对波罗的海三国谋求主权独立行为的暖昧与纵容。事实上以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与及苏联帝国强劲的实力后盾(至少政治军事上如此,北极熊有的就是足以彻底毁灭地球数次的导弹核武器,谁敢对其进行军事上的指手划脚?!惹烦了它就算“打横来”对波罗的三国的独立运动进行残酷无情的镇压,这个世界又有谁能够奈它那一条毫毛),国际社会本来就没有人指望苏联帝国会对波罗的海三国主权独立的要求会有任何的让步,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对此如之奈何!那知俄罗斯居然出了个叶利钦来,居然会大肆鼓吹支持波罗的海三国主权独立的要求――此举实乃自毁长城矣!一挨波罗的海三国主权独立的追求得以成功实现,苏联帝国护卫严密的堤坝立即就被无情地撕开了一道致命的大决口,苏联帝国统治控制下诸多少数民族地区追求“主权独立”的呼声随却风起云涌、不可收拾――有如此良机谁不想好好“赌一把”啊?!赌得成功就可以立即成为“独立元勋、开国总统”,赌不成功拍拍屁股照样又是一条好汉――整个苏联帝国当时谋求独立建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行政单位不下一百多个,中央政府又能对区区“在下”如之奈何?!而“我”只使独立建国不成功至少也可以“扬名世界”呢?!一旦如此,苏联帝国绝有不立即就“呼啦啦”、彻底崩溃解体之理?!与之相反,如果当年苏联帝国中央政府从一开始就对波罗的海三国追求主权独立的冒险企图进行公开与明白无误的严厉镇压――“出头橼子先烂”、杀鸡儆猴――恐怕历史的发展进程又将是另一番天地了;毕竟以当时苏联帝国的实力与国际政治格局,如果不是苏联中央政府发生人为政策上的重大致命失误,苏联帝国的彻底崩溃将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事实上只使是今天的俄罗斯帝国,其在经济状况上也不见得比苏联帝国时好转多少,只不过是出口自然资源与武器产品所获得的金钱投入到民生方面比例比苏联帝国时代多得多而已――国家经济产出的构成与苏联帝国时代相比根本上就没有革命性的改变(相反,今天拥有海尔、联想、TCL这样大公司的中国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相比,变化可以等同于脱胎换骨)。但是,在今天的普京时代,我们还能够想象俄罗斯帝国还会发生因为人为政策方面的重大失误,从而导致到其帝国体系彻底崩溃解体事件的发生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车臣人马斯哈多夫之死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只使在恐怖袭击与游击战中车臣人与俄罗斯人的死亡比例能达得到一比一(现实中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在车臣战争中车臣人的死亡比例是俄罗斯人的3、4倍;而在美国人所发动的第二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人的死亡比例甚至是美国人的30、40倍,100倍),可是车臣人的人口数量还远远没有俄罗斯人的多呢!  不要以为区区恐怖袭击与游击战争就可以彻底搞垮得了现代帝国,因为历史与现实均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帝国中央政府从现代科学技术的爆炸性发展进步中所获得的武力军事进步能力水平是地区分裂武装组织们所望尘莫及的;越是高度现代化、工业化的帝国就越是如此,事实上这也是近代史以来为什么反政府武装(如游击队)始终无法在西欧、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里长时间存活下来的核心根源。相反,在越是落后、越是贫穷的国家里,地方反政府武装才越有希望与中央政府打成平手!原因无它,皆因帝国体系是一个真正的系统工程,越是高度现代化、工业化的帝国中这一“系统工程”的构成就越复杂,这一系统赖以长时间健康持续运行的内部、外部支撑环境要求就越严格;也就说地区反政府武装们(对于其它的弱小国家而言也一样)就越难对这一体系进行有效的复制。因此他们也就越难以取得赖以生存发展的“系统优势、规模优势(在帝国体系里1+1的结果不会是仅仅等于2,而是等于3、等于4甚至等于30、等于40;这也是帝国体系之所能够赖以进行利益寻租与生存的核心根源,这也帝国崩溃解体后地区整体实力、影响力之所以会迅猛急剧地衰落的核心根源)”!  正是由于某些遥远地区对帝国体系的安全具有如此重大的战略价值意义,因此华夏历代王朝帝国们均极为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开拓经营,因为对于一个长期受到外来入侵异族势力重大安全威胁(由其是北方南下入侵的游牧民族)的中原农耕文明而言,积极构建一个屏护帝国核心农耕区安全的政治军事缓冲地带实乃生存的必须――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个不得不花钱来买平安的问题(而且还不能确保万无一失呢)!由于帝国维持对遥远荒凉的边疆地区进行统治控制在经济层面基本上就是在“亏本经营”(当然,如果古代诸华夏王朝帝国拥有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与经济生产力,那么他们对遥远的边疆地区进行统治控制时,经济上恐怕就不可能会是“亏本经营”,可是在农耕文明时代那就只有稳赔不赚了),也就是说帝国在遥远的边疆地带经营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缓冲体系是一个经典的“奢侈行为(但决不是浪费)”,尽管历史与现实已经表明维持如此一个政治军事缓冲体系对于帝国自身的安全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但奈何这样做可是要花费大量白花花的银子的;因此并不任何一个王朝帝国,甚至只使是同一个王朝帝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不一定同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得起帝国中央政府来“玩玩”经营维持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缓冲体系这手“大游戏”的!  在中国古代史上,中原王朝帝国中央政府就多次因为政治军事与财政实力有限的原因多次放弃过对西域、蒙古高原、中南半岛与黑龙江流域地区的统治控制。如最先将中原王朝政治军事控制权扩张到西域地区的汉帝国,后来也因为国力的日渐衰弱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对整个西域地区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控制权。同样道理,在清王朝乾隆时期帝国中央政府对天山南北道的叛乱在用兵的决策问题上毫不犹豫,可是到了晚清的李鸿章时期面对阿古柏的叛乱,李中堂却以财力的不第为理由而主张放弃新疆了。从中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大清帝国的实力在后期岁月的衰弱是何等的急剧与令人震惊(同样的事情也可以见于苏联解体之后所成立的俄罗斯帝国,想当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几十万德军也照样被强大的苏军铁壁合围、徒叹奈何;可是在五十多年之后的车臣格罗兹尼,面对车臣那一班乌合之众的反政府武装,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帝国居然也沦落到束手无策、被迫签订“城下之和”的地步――此实乃让人感慨万千)!  到此,我们便能很好地理解明白华夏历史上诸王朝帝国们的实际统治控制范围为何始终不能在西达咸海、北至贝加尔湖、东抵琉球、南达中南半岛一线恒久地扎下根来的核心根源。事实上不是不想,而是还处于农耕文明时代的诸王朝帝国们由于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有限,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经济财政实力来支撑帝国行政体系对这些遥远的地区进行实际意义上(而不是形式上的)的长时间统治控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清王朝时期帝国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统治控制,尽管拥有完善与维护良好的驿道系统,但只使如此那时候中央政府的军政命令从京师传达到西域边陲的伊犁还是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信息再从伊犁反遗回京师也同样还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说帝国中枢与遥远边陲的日常信息勾通都已经如此艰难勉强,那么一旦边疆发生突发危机或者叛乱,必须立即调动强力工具进行压制,劳师远征,由于地理空间距离上的遥远与路途的崎岖,恐怕仅仅是后勤保障就足以让帝国的财政体系伤筋动骨好多年了!  地理空间距离的过于遥远(相对而言)不仅造成了帝国行政统治控制步骤上难以把握一至的时间差,亦同样对帝国的社会统治控制深入程度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的地方土司政权现象。地方土司政权在历史上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说白了就是实实在在的地方土皇帝角色,真正与帝国中央政府“分权共治天下”的角色,而且这种角色还得到帝国中央政府法律上的默认。  不是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吗?!那就要什么看了。如中国历史上的地方土司头人就是世袭化的,土司头人们对辖区内的人事就拥有生杀夺予的大权,也亦同样拥有制订税收、法律的特权……一句话,只要地方土司头人承认王朝帝国中央政府的宗主权、并按时纳贡基本上就可以在自己的辖区内一手遮天与无法无天了。王朝帝国中央政府真的就乐见这些地方土皇帝们的存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否则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明清时代帝国中央政府为何要对诸土司政权实施改土归流的政策了。可是在改土归流政策实施之前的漫长历史岁月里,诸土司政权们到底是凭借着何种手段技巧才得以在“真命天子”面前“讨得到半边天、与皇共治天下”的特权呢?!答案当然就是“天高皇帝远、猴子当大王”了,因为中国历史上诸土司政权均是存在于远离中原(王朝帝国统治控制的核心区域)的云贵高原、川康高原与蒙古高原(俗称地方王公)等地区的。  那么为什么帝国中央政府不派兵去征讨这些地方土皇帝、真正意义上一统天下呢?!不是不想,而是这样做实在不值得;我们只要想想下清帝国时期对诸土司政权强制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时发动了多少次战争,又付出了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代价时,我们才能够真正明白明清以前诸王朝帝国之所以明智地放弃了对些地方土皇帝发动军事讨伐进而改为施行政治经济拢络的根源――发动军事行动的经济成本实在太大了,而且只使能够取胜也无法获得值得一提的经济利益。因为诸土司政权们都处于遥远的穷山僻壤地区,无多少粮可收、亦无多少钱可纳,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真正的鸡肋矣!因此帝国中央政府也就乐于出让部分统治控制权来换取地方土司头人们对帝国中央政府的忠诚,也就是说土司政权的存在实质上是帝国中央与地区相互妥协的一种产物。相反,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帝国中央政府的整体实力已经大大增强,从帝国躯体上彻底地铲除掉地方土司政权这个寄生土皇帝的时机终于成熟了,至此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土司制度也才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这到底说了什么呢?!那就是帝国的统治控制体系决不能无限地盲目全面扩张,因为帝国体系生存的资源基础、由其是经济基础是有限的。如果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无限扩张,那么赖以支撑维持帝国体系生存的经济基础就将会不堪重负进而发生毁灭性崩溃倒塌,从而给帝国体系其它早已暗藏的病因隐患爆炸性扩散与并发恶化带来合适的“机会条件、气候土壤”。如苏联帝国的崩溃解体就是最佳的例子,并不是说苏联帝国以前就不存在可能引发帝国分裂解体的安全隐患,而是能够导致其急剧恶化与爆炸性扩散发展的“气候条件”还没有存在。随着苏联帝国政治军事扩张过度,导致到帝国的经济支持基础不堪重负发生灾难性的崩溃;接着弋尔巴乔夫、叶利钦们在为苏联帝国“治病”时又开错了药方、抓错了药……之如此类的错误一错再错,苏联帝国体系的自适应调节能力迅速走到了极限,最后当苏联帝国部分领导人发现大势不妙,并试图扭转挽救苏联帝国急剧恶化的发展方向时,已经回天泛力了!第三章关注如何分配帝国“存在”所带来利益果实  帝国统治控制体系作为一个政治组织而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因而它的生存发展要有一个能够可持续发展运行的经济体系来支撑维持。由于帝国推进实施大区域地理空间的统治控制事业本质上就是一种利益寻租行为,因此帝国体系的“存在”能够带来多少利益、所带来的利益又将如何进行划分分配就直接关系到帝国的生死存亡了。  毫无疑问,构成帝国统治控制体系顶端核心的种族、民族(直至家族、个人,如皇族、皇帝等)集团当然就是帝国体系“存在”的最重要“既得利益集团”;因为他们拥有最多、最佳的机会与特权来优先瓜分帝国体系“存在”所带来的种种利益(如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极端点甚至可以细分到择偶优先权、生存优先权等等),并且从中获得最为丰厚的份额。与之相反,处于帝国统治控制体系低端的种族、民族集团所能够划分得到的利益就要稀少得多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近代、现代史中实行全球性殖民统治控制的西方诸海洋帝国,如在大英帝国印度殖民地的行政官僚体系中,个人出身的种族血统就直接决定其在官场升迁的命运;因为在印度殖民地政府中绝大部分的中高级职位都是不向印度本土人开放的,也就是说那些丰厚的薪水印度本土人就没有机会去享受(详见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1500年后的世界》)。同样道理,在英属印度殖民地中一切有厚利可图的商业机会也一概全部被英国商人们所垄断独占掉!而在北美洲新成立的美国里,帝国体系“存在”所带来的利益分享上的排他相较之大英、法兰西、荷兰诸老牌帝国同样有过之而不及。例如黑人与及其它有色人种亦同样被长期隔绝于政府、大学乃至商业公司的中高级管理人员阶层以外,而这一切根本就与个人的实力无关,肤色血统就决定命运。  如果说处于帝国体系低端的种族、民族集团面临的不利处境仅仅是瓜分帝国“存在”所带来的利益份额上的稀少而已,我想大多数集团与个体们还是能够忍受得下去的;因为“蛋糕的瓜分”他们多少还是“有份”的,也就是说他们也是帝国体系存在的既得利益集团之一(对于他们而言帝国体系的存在还是具有建设性作用意义的),只不过所分配到的利益份额相对较少而已。相反,对于那些帝国“存在”利益的获得就是建立在其它种族、民族的利益受到无情掠夺、压制、摧残乃至人身肉体上的毁灭基础上的帝国体系而言,受害种族、民族(对于他们而言帝国体系的存在就有破坏性作用意义)不屈不挠地发动暴力反抗就是注定的命运选择。当然,在相同的一个帝国体系内每一个受到掠夺、压迫的种族、民族所受到的伤害深度都是有差异的,而且每一个种族、民族实力的强弱也是有差别的;因此进行反抗的力度与烈度也是同样有差别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帝国统治控制体系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的获得,如果帝国体系存在的受害种族、民族进行反抗的力度与烈度过强,那么帝国体系维持正常运行的成本代价就必然迅速剧增,甚至会导致到整个帝国体系的维持运行进入“亏本经营”的恶性循环境地,长此以往血流不止、帝国体系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最终同样会导致到帝国体系的彻底崩溃瓦解――玉石俱焚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的最终覆亡就是最好的证明。相反,如果能够成功地调节缓和帝国体系内受压迫、掠夺与伤害种族、民族与帝国体系存在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关系,努力扩大帝国体系存在的受益群体阶层、强化增进帝国体系内部各不个种族、民族间的“利益共生”关系;努力做大蛋糕,而不是一心想着如何在蛋糕的分配份额上作手脚,细水长流而不是杀鸡取卵,那么帝国体系的生命周期恐怕就将要长得多,而帝国体系运行的稳定性与发展的可预测性也将要同样强得多。  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的帝国们都能真正意识得到这些帝国经略技巧手段的重要性,甚至只使是相同一个帝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这些经略技巧手段的认同实施也是存在重大的差异的。一句话,历史上极度缺乏战略远见、鼠目寸光,总是推行杀鸡取卵式统治控制手段方式的暴发户式帝国多的是。可是大国的生存就有大国的法则、帝国的运行就有帝国的潜规律。无论历史上那些民族、帝国、暴君们曾经是何等的风光一时、目中无人、不可一世,但是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那里的压迫越利害反抗的力度与烈度也越利害――维持帝国统治控制的“成本代价”急剧暴涨、“要大炮不要黄油”,必将导致到整个帝国统治控制体系迅速滑入“亏本经营”的恶性循环境地;而帝国辛辛苦苦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所赚取的利润也均由此通通化为乌有――帝国赖以生存的经济财政支持体系收支严重失衡,长此以往必将引发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毁灭性的崩溃解体!  尽管帝国运行的控制原理如此简单,但这一切如果要想真正成为帝国日常决策与大政的核心指导原则,并在帝国实际统治控制的过程中得到明确无误的贯彻执行可就困难重重了。原因无他,皆因帝国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参与其具体运作事务的人员不计其数,而且帝国内部又政治派系林立(争功近利者与目光长远者均有)、各种思想主张“百家争鸣”(极端主义与理性思维同在)――难以调和。可是社会发展进化的规律并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改变转移得了的(希特勒、波尔布特们的思想主张够变态狂妄了吧,但他们最终还是逃不过彻底失败与毁灭的命运结局),帝国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的本质就是一种利益寻租行为;因此推进帝国内部的一体化与利益共生机制,做大帝国存在所能够带来的利益并努力均衡利益分配上的差异,注定就是恒久维持帝国统治控制体系长存最佳、最低成本代价的手段方式。但是决定帝国社会认知基础的是文明文化潜意识与思维定势,这就直接牵涉到帝国的文明文化体系与帝国的统治控制体系如何进行“系统整合”的问题了。  毫无疑问,不同的文明文化背景出身就决定了诸帝国们世界观、方法论与思维方式上的绝然不同,而世界观、方法论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则又决定了帝国中央政府在实施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时所采取手段方式上的绝然不同。  为什么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会对侵略战争的受害者(包括战俘与平民)们进行如此残忍无情的生命掠夺屠杀暴行?!而为什么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与及今天的美利坚帝国在对战争受害者的生命掠夺行动上却要相对“宽容(仅仅是相对而言,决不是绝对)”些呢?!事实上历史与现实中美英人、法国人对落后地区国家民族的傲慢、偏见与歧视比起德意志、日本帝国而言有过之而不及,但在历史与现实上他们的傲慢、偏见与实力上的绝对优势并没有促成他们无法无天地放手对被征服地区人们的性命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与贱踏(相对而言)!根源何在?!我认为这与他们文明文化上绝对的优越感与心理自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美英盎格鲁-撒克逊人与法兰西人而言,他们一直以来就认定其在文明文化上所具有的领先程度、“文明程度”乃至开化程度要远远超越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文明或民族,而且在近代史漫长的殖民地征服与商业开拓过程中,他们屡次轻易就能从对欧洲以外的异族所发动的征服战争中获得巨大的胜利与经济利润,这一些“成就”一再“证明、强化”了他们文明文化上这种优越感与心理自信的认同。他们甚至已经认为他们对“落后、蛮荒”的地区进行殖民开拓与统治控制是对这些地区“愚昧”民族的一种“恩赐”,是引导带领这些地区走进现代文明世界的“导师与功臣”。  这种“意识认同”一旦确立下,那么帝国统治控制精英阶层对诸殖民地与被征服地区所具有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便急剧增进,而对诸殖民地与被征服地区进行肆意的生命掠夺与贱踏的野蛮行径便会得到相当程度的阻止,甚至会制订相关法律对些行为进行严历的制裁。到此,帝国的政治军事殖民统治控制便开始向文明文化与经济殖民统治控制转变――帝国的文明文化与人种、民族同化整合(一体化)阶段拉开了序幕!很显然,在帝国的文明文化与经济殖民统治控制时期,诸殖民地与被征服地区所获得的利益好处当然要远远比在帝国的政治军事殖民统治控制时期要多得多、而所受到的伤害苦难则要少得多。也就是说诸殖民地与被征服地区已经逐渐能够分享到帝国体系存在所带来的利益了,尽管在数量份额上也许微不足道!坦率而言,这也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大英与法兰西等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之所以能够如此恒久漫长地在人类历史上维持其帝国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于不倒的核心根源!  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西方的诸海权帝国体系,也亦发生在东方的华夏陆权帝国体系。当年秦汉王朝帝国们对西域、岭南、云贵(西南夷地区)、东南、蒙古与及东北诸地区的开拓经营也经历过这么一个由政治军事殖民统治控制向文明文化与经济殖民统治控制转变的过程;不过,由于当年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中原王朝帝国们对这些地区进行彻底的文明文化与种族层面的整合一体化事业一直拖到明清帝国时期才基本说得上大功告成(据说在清帝国乾隆时期,乾隆皇帝与一个来自东北满族地区的举人之类的书生交谈时发现他除了自己的名字以外居然无法用满语进行日常交谈,乾隆对此“大感意外”)!  相反,在北美洲、大洋洲诸地区,荷兰、大英、法兰西诸海洋帝国们由于拥有相对于华夏中国要先进得多的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水平,因此他们在短短的两三百年时间里就彻底地完成了对这些地区进行文明文化与种族层面上的整合一体化事业。而东方的华夏中国对云贵、东北诸地区实现彻底的文明文化与种族整合一体化事业则反反复复、几乎花了整整两千余年岁月光阴时间,且整合一体化的“深度、广度”还远远比不上英法殖民者在北美的成就呢!我就非常感概,如果没有瓦特、斯蒂芬们所发明的蒸汽机与火车,没有美国太平洋铁路的修通,恐怕今天西雅图微软总部与加州硅谷等地区也许还是印第安人们采集射猎的天堂呢;如此,又何来今天对中国构成重大安全威胁的美利坚帝国的存在?!在此,我不得不承认其实所谓的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的本质就是帝国强势文明文化体系全球扩张整合的一体化,反过来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全球一体化的本质就是帝国主义的最高境界!  相反,作为后起帝国的德意志帝国、日本帝国而言,由于他们成功崛起之前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大英、法兰西诸海洋帝国与及沙皇俄国已经将地球上所能够进行殖民统治的地区都差不多瓜分殆尽了。因此作为后来者的日德两国如果要想成功地重新打造出一个可以与诸老牌帝国们势均力敌、共享蓝天白云下的阳光与土地的地域辽阔的庞大帝国来,注定就必然与诸老牌帝国们产生严重尖锐的战略冲突了。  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战争的烈度、残酷程度与杀伤能力急剧增长。更重要、更致命的是当其它帝国已经完成从政治军事殖民扩张阶段转向实施文明文化与经济殖民统治阶段时,拥有先进、庞大战争机器的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们却才刚刚踏上实施帝国政治军事殖民扩张阶段的门槛。因此,帝国思维与其“惯性”所具有的巨大杀伤性、破坏性得到充分而残酷无情的展示。当年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大英、法兰西诸海洋帝国们是拿着步枪与装着加农炮的木帆军舰去推进帝国的政治军事殖民扩张的,而今天的德意志帝国、日本
/
本文档为【高凉陈君的经典论文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