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目标

2019-11-18 8页 doc 25KB 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04284

暂无简介

举报
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目标教育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目标一、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但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  1.有利于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如,乐观、...
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目标
教育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目标一、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但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  1.有利于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如,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升人的免疫水平,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动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较大成份的疾病,或者说是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相关而表现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那些与情绪联系密切、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系统更易患这种疾病。  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升工作的效率。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如地应对客观环境,其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协调。个体与环境能取得积极的平衡,就能以准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其工作和学习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3.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但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准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所以,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  从整体上看,教师群体和其他群体一样,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不良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2.抑郁。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相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  3.偏执。主要表现为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等。  4.人际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时更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待等。  5.敌意。主要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包括时常有厌烦的感觉,摔物,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  6.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7.焦虑。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  8.恐怖。恐惧的对象包括人、物、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怖。  9.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心理和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异常。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实行。教师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  (一)端正认知  1.树立准确的自我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个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得接受很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不管是正常的焦虑还是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  所以,教师应该树立准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水平、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理解,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水平、观点、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准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准确理解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准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前面的研究结果也说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受教育的水准有正相关。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接受新知识,以增强自身修养。  教师也能够坚持收集相关他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这些资料不但能用来协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而且能使教师更清楚地知道他是否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教师对自己教学方法的利弊理解越深,越理解学生是否接受这些方法,就对自己理解越深,自我理解就更客观,自我概念就越坚定,评价工作就做得越全面,他对自己也就更自信。    2.准确理解和对待失败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水平包括很多,如角色调整的水平,从职业中获得满足和乐趣的水平,免于患上神经过敏性焦虑的水平。而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维护心理健康水平的中心因素。  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理解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假如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比方,一个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充满信心的老教师对学生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员对课程提出的不同意见会处之泰然。与教育界之外的人谈论关于课程的时候,他心态平衡,语气坚定,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有水平的教师,他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对问题的直接接触更多,因而对整个教育形式也就有更客观的把握。他从实际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安全感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学生对他友好而不失尊敬,因为他协助差生并真的使其成绩上升,因为他客观地知道教学中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正是因为他能接受这些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才有如此大的心理能量来勇敢面对失败。  3.换个角度想问题  客观地讲,教师是无法满足别人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所有要求的。而且,很多期望,包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期望都是非常极端的。比方,一位数学老师或许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某节课所教的数学理论,他也知道有很多他所无法控制的因素使这种希望不能实现。不过,在整年的数学教学中,他都怀有这个希望,而且,他的行为也表现出似乎这个目标是能够达到的。但是,他也许会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期望做一些调整。他不再幻想张三和李四能学得一样好,毕竟他们的数学抽象水平相差很多。而且,班上还有几个学生似乎根本就没想学数学。当然,他仍然很关心这些学生并给他们一定的压力,让他们知道,他希望他们努力学习,需要的话他会尽力给予协助。  那么,期末考试的结果是,班上有60%的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数学理论,20%多的学生可视为勉强过关,还有几个根本就没弄懂。他失败了吗?这有赖于他对“失败”的主观看法。有两种可能,他或许对自己非常苛刻,觉得远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或许会对自己感到满意:我已经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得很好了。  采取先前想法就会有挫折感,体验到不安、焦虑等负性情绪,而采取后一种想法却能心安理得地继续工作。这里想说的是,教师应该准确的理解和评价生活中所谓的“失败”。很多时候,这种失败实际上仅仅教师个人主观上体验到的挫折,不一定是客观的。  教师有时能够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也能够说是适时当一下阿Q。比方很多教师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班上某个学生的品行不良而受到了学校的处分。其实,教师不必所以而过度内疚自责,正如教育心理学者张春兴所言,有些学生问题的“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并非仅仅是教育失当那么简单的事,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教师只要尽到了责任,就能够问心无愧。  (二)调适情感  1.情绪控制  情绪控制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主动影响。这里主要讲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教师觉得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很自然地容易把气发泄在座在自己教室里的学生身上,因为学生常常就是让他们受委屈的“罪魁祸首”之一。本来,适当地刺激一下捣蛋学生的自尊对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是有效的,不过教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这个尺度,常常就可能伤害学生,也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假如教师是因为自己遇到了挫折而烦躁,并且所以而斥责学生,学生们是能够意识到的。他们不但不愿再尊重教师,听教师的话,还可能会报复教师。  情绪控制的方法能够从两个方面入手:从理解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从情绪本身方面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学生。等待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问题时再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在这方面,假如调整得法,能够化消极被动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也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升华。    2.合理宣泄  假如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所以,教师也应该选择适宜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能够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能够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3.从其它地方寻求满足感  假如教师觉得在学校中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能够试着在教室以外寻求成就感。培养一项有创造性的爱好,比方集邮、写作等等,是一个好方法。个体能够随这些爱好的深入而体验到满足。  另外,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动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协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这个点对于中小学教师尤为重要。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假如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而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补充。而没有配偶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教师很难在工作之外获得情感上的舒缓和心理上的安慰,因而很容易产生孤独、忧郁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  (三)改变行为  1.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预防焦虑的途径之一。当多种角色发生冲突时,当教师已分不清自己是谁的时候,焦虑就容易产生。事实上,教师适合职业生涯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会扮演好适宜的角色。在新教师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几乎把时间都花在教师这个新角色的学习上。当教师开始觉得他所扮演的这些角色有效而且适宜时,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的焦虑水平就会减低。因为这时,即使面对在教学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各种情况时,教师也知道该做什么,该如何要求自己,如何要求学生。新教师的很多焦虑之所以会产生,大多是因为他们不能预料将发生的事,更不知道如何处理。通过职业角色学习,能够减轻或消除教学情境的这些不确定因素和难预测性。这样,角色学习也就协助教师消除或降低了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焦虑。  当然,角色学习也有它的弊端:一些教师太依恋于现在所扮演的角色,即现在所使用的教学法、所采用的教材、所例行的程序而不愿尝试新的方法,接受新的思想。事实上,他们是害怕假如放弃已经证明可行的方法(虽然这些方法也许效率不高),他们会再一次体验曾体验过的焦虑。假如学校领导强行执行新的教学手法,教师很有可能会产生焦虑、烦躁、无奈、甚至怨恨等消极情绪。  2.个别或集体讨论  与其他众多的教师实行讨论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压力和烦恼的好办法。人们甚至教师自己往往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点,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所以很多教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情愿压抑自己的情绪,在强烈的心理压力下继续工作,也不愿与其他人讨论问题或是寻求协助。他们害怕(有时这种害怕也不是全无道理)承认自己在教学中有困难,教学工作有待改进就等于承认自己水平不够或教学失败。  其实,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有困难,没有人是样样精通、无所不能的。与同事交流讨论不但是解决问题、增加工作经验的好方法,而且也是获得所需支持的重要途径。  3.坚持锻炼  前面曾讨论过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身体健康能促动心理健康,所以,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不过,教师在体育锻炼时应注意量的问题,不要适得其反,因疲劳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4.寻求专业协助  寻求专业协助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能提升教师的理解力,使他们和学生、同事一起工作得更好。杰西德等曾对来自小学、中学和大学的111名接受过心理治疗的教师实行了调查,以研究心理治疗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结果说明,95%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学生;89%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有更大心理承受力去接受那些有敌对、愠怒、反叛情绪的学生,并能更好地教育他们;73%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提升了他们走近那些畏缩、难以接近的学生的水平。接受调查的教师还说心理治疗使他们更喜欢自己的同事和伙伴,更喜欢本职工作。  杰西德研究中的很多被试都有这样一种看法:教育的首要目标应是协助儿童和青少年发展自我理解水平。当然,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理解更深的教师对和学生的关系就更敏感。能意识到自己的敌对感、内疚感和焦虑的教师能理解这些冲突在他的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更好地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协助和指导。杰西德研究中89%的教师指出,心理治疗使他们在协助学生处理个人问题时能更好地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不但仅是教师,各行各业的人都正逐步理解到,心理治疗,不管是短期的还是连续的,都能协助他们更愉快、更有效地工作。以前,一提到心理治疗,人们就会把它与精神病挂钩。但现在,人们越来越理解到,求助于心理治疗的教师是诚实、有勇气、愿意进步和发展的教师。要一个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的教师硬撑着低效率地工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结果很有可能是教师把他的消极情绪投射到他所教的学生身上,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5.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靠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所以,教师持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就成为必然之举。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假如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接受新事物,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学生还有可能会所以而不尊重教师。  所以,积极的参加继续教育也是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身为教师,只有持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持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合新的教学观点,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持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6.寻求新的工作体验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所以,教师能够试着在假期做一份其他领域的工作。新的工作体验不但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能够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动教育工作。  7.调换环境  这当然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走的最后一步棋。教师假如真的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一无是处,给自己的只有困扰,或许最好的方法就只有离开那个是非之地了。恶劣的环境的确使人无法忍受,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伤害极大。在这种情况下,调到另一个学校、另一个地区或是干脆换一种工作是明智的而不是怯懦的表现。这不但帮教师解决了问题,对他所教的学生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
本文档为【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目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