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课本15-新

2018-12-22 60页 ppt 2MB 17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karin

暂无简介

举报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课本15-新园林植物食叶害虫(二)张晋源第七节夜蛾类p304夜蛾类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鳞翅目中最大的1个科,全世界有2万多种,我国记载的也达1200余种。其成虫多在夜晚活动,趋光性强。幼虫大多光滑少毛,体色较深,危害方式多样,有白天潜伏在土中,夜间出来活动咬断植物根茎的,也有全天暴露在植物上日夜活动取食的;还有少数钻蛀型的。对园林植物组成危害的主要种类有:甜菜夜蛾、苷蓝夜蛾、银纹夜蛾、斜纹夜蛾、石榴巾夜蛾、梨纹丽夜蛾、玫瑰巾夜蛾等,其中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苷蓝夜蛾为害严重。(一)斜纹夜蛾1、分布与危害又称夜盗虫。分布十分广泛,我国以长江...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课本15-新
园林植物食叶害虫(二)张晋源第七节夜蛾类p304夜蛾类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鳞翅目中最大的1个科,全世界有2万多种,我国记载的也达1200余种。其成虫多在夜晚活动,趋光性强。幼虫大多光滑少毛,体色较深,危害方式多样,有白天潜伏在土中,夜间出来活动咬断植物根茎的,也有全天暴露在植物上日夜活动取食的;还有少数钻蛀型的。对园林植物组成危害的主要种类有:甜菜夜蛾、苷蓝夜蛾、银纹夜蛾、斜纹夜蛾、石榴巾夜蛾、梨纹丽夜蛾、玫瑰巾夜蛾等,其中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苷蓝夜蛾为害严重。(一)斜纹夜蛾1、分布与危害又称夜盗虫。分布十分广泛,我国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省危害最重。此虫食性杂,以幼虫危害叶片,也危害花果。1-2龄啃食叶肉,仅留表皮,4龄以上咬食叶片,仅留主脉,大发生时可吃光全田作物成光杆,并能够转移危害。寄主甚多,有99科290多种。在蔬菜中主要为害苷蓝、白菜、耦、芋头、苋菜、马铃薯、茄子、辣椒、番茄、豆类、瓜类和葱韭等,以十字花科和水生蔬菜受害最重。大田作物是棉花、甘薯、花生、大豆、芝麻、烟草、其次是甜菜、玉米、高粱。危害苷蓝和白菜时,常钻入心球,将内部吃空,造成腐烂和污染,失去食用价值。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20mm,翅展35-43mm,胸部背面有白色毛丛。前翅黄褐色,多斑纹,内外横线间从前缘中部到后缘有3条白色斜纹,故名为斜纹夜蛾。后翅白色仅翅脉及外缘暗褐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6-51mm,体色多变,初孵时呈绿色,渐变黄绿色,老熟时常暗绿或黑褐色,背面具有不的灰色斑纹,背线、亚背线、气门下线灰白色,每节在亚背线内侧有1对半月形黑褐斑。 卵:半球形,卵壳上有网状纹,初产黄白色,孵化前灰色,卵成块。卵块外覆有黄白色绒毛。 蛹:体长18-20mm,赤褐色或暗褐色,圆筒形。腹部气门后缘锯齿状,腹部末端有1对臀棘,基部分开,尖端不呈钩状。3、生活习性 幼虫共6龄,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取食,不怕光,稍遇惊扰就四处爬散或吐丝飘散,2龄后开始分散,3龄分散更甚。4龄进入暴食期,出现背光性,昼伏夜出取食。大发生时,可将田块吃光,然后迁移危害。 幼虫老熟后入土作蛹,在土中化蛹。 成虫昼伏夜出,躲藏在叶丛下、土缝中等隐蔽场所,黄昏开始活动。多在开花植物上取食花蜜,然后才能交尾产卵。 产卵习性:有无补充营养对产卵量有很大的影响。成虫产卵多在高大茂密浓绿的植物上,植株中部着卵比上下部多。卵块多在叶背面。 成虫趋化性强,对糖、酒、醋及发酵的胡萝卜、豆饼有很强的趋性;对黑光灯趋性强。 (二)银纹夜蛾1.分布与危害 又名黑点银纹夜蛾、豆银纹夜蛾。 分布广,遍及全国各地。危害菊花、大丽花、一串红、海棠、香石竹等多种花卉。2.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15~17mm,体灰褐色,胸部有两束毛耸立着。前翅深褐色,其上有二条银色波状横线,后翅暗褐色,有金属光泽,翅中央有1“U”形银色纹和1个近三角形的银色斑。(图14-19)。 老熟幼虫体长25~32mm,青绿色。腹部5、6及10节上各有一对腹足,爬行时体背拱曲。背面有6条白色的细小纵线。近三角形斑U形银色纹腹足纵脉是由翅基部伸到边缘的脉;横脉是横列在总买间的短脉。3.生活习性 1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但对化学味道不敏感。多产卵于叶背,近散产。 初孵幼虫多在叶背取食叶肉,剩下1层上表皮,3龄后取食叶片。老熟幼虫多在叶背吐丝做粉白色茧化蛹。二、夜蛾类防治方法p3071.人工捕捉:翻耕、除草(苷蓝夜蛾在杂草上产卵)、清洁田园,消灭蛹。大面积轮作2.诱杀法:灯光诱杀;糖醋液诱杀3.化学防治:重点在1-3龄盛发期。喷药注意叶背面和下部的叶片,喷药应该在下午和傍晚前后进行(昼伏夜出)。对于草坪喷药宜在成虫产卵期间进行,连同成虫一起杀死。敌敌畏,敌百虫,鱼藤酮,马拉硫磷,辛硫磷,杀螟松。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盾脸姬蜂、广赤眼蜂、黒卵蜂、绒茧蜂、多胚跳小蜂、寄蝇等。第八节舟蛾类 舟蛾类昆虫属于鳞翅目、舟蛾科。全世界已知3000多种,我国记载370种以上。 幼虫体色大多鲜艳具斑纹,体形常较特异。静止时常头尾翘起,受惊时不断摆动,形如龙舟荡漾,早有舟形虫之称,也是本科中名之由来。 幼虫食叶,大多是阔叶树害虫,常发生在森林、防护林、行道树和苗圃,部分种类危害果树和竹子,少数种类危害禾本科农作物。一、园林植物常见舟蛾类(一)杨扇舟蛾1、分布与危害又名白杨天社蛾。分布于全国各地,危害杨、柳,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吃光全叶。2、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15-20mm,翅展38-42mm;雄虫体长13-17mm,翅展23-37mm。体灰褐色,前翅翅面有4条灰白色波状横纹,顶角有1个褐色扇形斑,斑下有1黑色圆点;后翅灰白色,中央有1条色泽较深的斜线。雄虫腹末具分叉的毛丛。 卵:馒头形,初为橙红色,近孵化时为灰黑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2-40mm。头部黑褐色,体具白色细毛,背面淡黄绿色,腹部背面灰黄绿色,每节着生有环形排列的橙红色瘤8个,其上具有长毛,两侧各有较大的黑瘤,其上着生白色细毛1束,向外放射,腹部第一和第八节背面中央有较大的红黑色瘤。 蛹:体长13-18mm,红褐色,具光泽,腹末具1根臀棘。褐色扇形大斑黑色圆点3、生活习性 因各地气候条件的变化,每年发生世代数也不相同。 以蛹在地面的落叶、树干基部或石缝墙脚下结茧越冬。次年4月开始羽化为成虫,5月初出现第一代幼虫,以后大约每隔1月发生1代,有世代重叠现象。9月下旬老熟幼虫吐丝作茧开始越冬。 成虫白天静伏,夜晚活动,趋光性强。越冬代成虫产卵于树干上,其它各代则产在叶背,呈单层状排列,每雌产卵200-300粒。 幼虫5龄,初孵幼虫有群集性,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成虫苞,白天隐伏苞中,夜晚出苞取食;3龄后分散取食,食料不足时,则吐丝随风迁它处,再卷叶危害。二、舟蛾类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人工防治、灯光诱杀) 2、化学防治(灭幼脲、杀螟松乳油、敌百虫)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如黒卵蜂、舟蛾赤眼蜂、小茧蜂等;还可喷洒白僵菌、Bt液等)。结合松土挖除虫蛹,或人工摘除卵块、剪除虫苞第九节枯叶蛾类p312枯叶蛾属于鳞翅目,枯叶蛾科,全世界已知1300种以上。其成虫体多粗壮,鳞片厚,后翅肩角发达,静止时呈枯叶状;幼虫食叶,不少种类已在森林中猖獗成灾,如松毛虫类,是园林风景林中的重要害虫。一、园林植物常见枯叶蛾类(一)杨枯叶蛾1.分布与危害 又名贴皮毛虫。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各城市的公园、绿地、苗圃及行道树上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杨、柳及樱花、桃花、梅花、李、杏等多种花木。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4-30mm,翅展雌蛾56-76mm,雄蛾40-59mm,体黄褐色。翅面上散生不规则的灰褐色斑点。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80-85mm,灰绿色,全身周围具有细长的灰色毛,胸部第2、3节背面各具1黑色肉瘤,其上密布长毛,腹部扁平,第8节背面具有1个瘤状突起。杨枯叶蛾3.生活习性 1年发生1代,以小龄幼虫紧贴树皮凹陷处或在枯叶中越冬。 翌年4月中旬幼虫活动,白天多栖伏在枝干上与树皮紧贴一起,其颜色与树皮相似,夜间取食危害,蚕食叶片。栎黄枯叶蛾竹黄枯叶蛾(二)松毛虫 主要取食松树类针叶,繁殖能力大,可爆发成灾,突发性强,成灾迅速,短期内可就大片松林吃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松毛虫在我国种类很多,松毛虫属有27个种,为害严重的松毛虫有6种:马尾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赤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马尾松毛虫1.分布与危害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福建、湖南、湖北、四川、陕西、江西、浙江、安徽、台湾等省。幼虫主要危害马尾松,也危害黑松、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等,是我国危害松林最严重的历史性大害虫。大发生时,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面积松针吃光,受害松林成片枯死,如同火烧。2.形态特征: 成虫体色变化大,有灰白、灰褐、茶褐等色,花纹一般色浅。雄蛾色深。雌蛾触角栉齿状,雄蛾羽状。前翅较宽。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7~61cm,头部黄褐色,中、后胸背面有明显的黄黑色毒毛带。 3.生活史及习性发生代数因地而异,长江流域1年2~3代,福建、台湾及珠江流域等省则1年3~4代。马尾松毛虫以3~4龄幼虫在针叶丛中,树皮缝或地被物下越冬。雄蛾羽化一般较雌蛾早。卵常成串球状或堆状。成虫有趋光性。初孵幼虫有群集习性和吐丝下垂借风传播习性。3龄后开始分散危害,可啃食整条针叶。幼虫一般6龄,以5~6龄食量最大。二、枯叶蛾类防治方法1.做好虫情检测2.物理防治:灯光诱杀。人工捕虫(摘卵、捕虫、采虫茧)。人工树干刮粗皮绑塑料薄膜,阻止幼虫越冬后上树。3.园林技术防治:营造混交林,合理配置植物;封山育林4.生物防治:天敌的保护利用如寄生蜂、寄生蝇、鸟类等。Bt,白僵菌、5.化学防治:灭幼脲、溴氰菊酯、杀灭菊酯、马拉松、敌百虫、DDV、辛硫磷、久效磷、硫丹、巴丹。第十二节灯蛾类p322 属鳞翅目,灯蛾科。 其成虫趋光性强,幼虫体具密而长的次生刚毛,多为杂食性,危害各种园林植物。 全世界估计3000余种,我国记载近150种。发生较重的有星白雪灯蛾、人纹污灯蛾和美国白蛾。美国白蛾1.分布与危害 又名秋幕毛虫。此虫原产北美,是世界性检疫害虫。 它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抗逆性强、传播途径多等特点,其主要寄主有糖械、元宝槭、三球悬铃木、桑树、白桦、榆树、杨属、等植物。 在国内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天津市、山东、上海等地。2.形态特征 成虫:为白色中型蛾子,雌蛾触角锯齿状,翅纯白色;雄蛾触角双栉齿状,前翅翅面多散生黑褐色斑点,也有的个体无斑。 幼虫:分红头型和黑头型,我国目前发现的多为黑头型,头黑褐色有光泽,老熟幼虫背部两侧线之间有1条灰褐色至灰黑色的宽纵带,体侧和腹面灰黄色,气门上线和下线浅黄色,背部有黑色毛疣,毛疣上着生白色长毛,混杂少量黑色、棕黄色长毛。3.生活习性 美国白蛾在唐山等北方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蛹结茧在老皮树下、表土层及枯枝落叶中越冬。两代幼虫危害期分别发生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和8月上旬至11月中旬。 初孵幼虫吐白丝结网,群居危害。因幼虫群居危害,每株树上多达几百只乃至上千只幼虫,常把树木叶片蚕食一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也影响了城市绿化景观效果。 美国白蛾及其防治第十四节蝶类p329蝶类属鳞翅目,锤角亚目。种类丰富,我国记载的有2300多种,许多是观赏种类,也有部分是害虫。蝶类的成虫色彩艳丽,以花蜜为食;而幼虫却常常对园林植物造成危害,常见种类有花椒凤蝶、白粉蝶和赤蛱蝶等。白粉蝶1.分布与危害 又名菜粉蝶、菜青虫。属鳞翅目、粉蝶科。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食叶害虫,寄主有十字花科、白花菜科、百合科、金莲花科等9个科35种植物。分布于全国各地,危害羽衣甘蓝、草桂花、醉蝶花、旱金莲、大丽花、花苞菜等。危害:以幼虫取食叶片,大发生时能将整株叶片吃光只余叶脉。还会引起软腐病的侵入和发生。苗期为害严重时,则整株死亡,影响包心。幼虫还可蛀入叶球里为害,不但暴食球心,而且由于腐烂和粪便的污染,严重影响包心菜的质量和产量。2.形态特征雌蝶:体乳白色,前翅正面近翅基部灰黑色,顶角有三角形大黑斑,下有2个小黑斑,沿后缘有1条灰黑色带。雄蝶:前翅正面基部灰黑部分较小,后缘无黑色带。 卵:长瓶形,高1mm,黄绿色,表面有网纹。 幼虫:老熟时体长约35mm,青绿色,背中线为黄色细线,体表密布黑色瘤状突起,其上着生短细毛。 蛹:体长18-21mm,纺锤形,初为青绿色,后为灰褐色。体背有3条纵脊。3.生活习性成虫白天活动,夜间、风雨天则在茂密的植物上栖息不动。幼虫5龄,多在清晨孵化,孵处后先吃卵壳,再吃叶片。低龄幼虫剥食为害,留表皮。虫体长大,可到叶片上取食,并能侵入苷蓝心球取食。留大量虫粪。4-5龄取食量最大。幼虫活动受气温影响很大,盛夏在叶背面取食,清晨、夜间、秋天在叶面取食。夏季高温对幼虫不利,这是夏季虫口密度下降的原因。蝶类防治方法1.物理机械防治:(清除虫蛹、捕捉成虫、捕杀幼虫)2.化学防治:(敌敌畏乳油;除虫菊酯乳油)3.生物防治:(Bt,青虫菌等,保护和利用天敌)卵的天敌:捕食性花蝽、广赤眼蜂幼虫的天敌:粉蝶绒茧蜂、绒茧蜂、寄生蝇(幼虫体内)。蛹的天敌:粉蝶金小蜂是最有效的蛹期寄生蜂;广大腿蜂、粉蝶黑瘤姬蜂(蛹寄生)。第十五节叶蜂类p332叶蜂类害虫属于膜翅目,叶蜂科。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知4000多种。其幼虫特征为:体具横皱,除3对胸足外,通常有6-8对腹足。大多为植食性。对园艺植物造成危害的主要种类有:月季叶蜂、桂花叶蜂、杜鹃花叶蜂、黄翅菜叶蜂。危害林木的叶蜂在种类也很多:松扁叶蜂、榆叶蜂、油茶叶蜂、杨锤角叶蜂、樟叶蜂、杨黑点叶蜂等。月季叶蜂1.分布与危害 又名蔷薇三节叶蜂。属膜翅目、三节叶蜂科。分布于北京、广州、江苏等地,危害蔷薇、月季、黄刺梅等。 以幼虫取食嫩叶,大发生时常将嫩叶吃光或仅剩粗叶脉,严重影响花卉的观赏效果。2.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7.5-8.6mm,雄虫5.5-7.5mm,头胸黑色,有光泽,触角黑褐色,丝状,中胸背面具“X”凹陷。腹部橙黄色。 卵:椭圆形,淡绿色,长约1.1-1.3mm。 幼虫:老龄幼虫体长13.5-24mm,头宽1.5-2.0mm。头淡黄色,胴部绿色。胸部及腹部背面有黑色毛片,毛片上有刚毛,腹足6对。 蛹:体长6.0-10.3mm,淡黄色;茧淡黄色,丝质。3.生活习性 成虫白天羽化,羽化后即可交配产卵。 产卵习性:卵产于嫩梢组织内,左右排列成“八”字形。产卵时用镰刀状产卵器锯开枝条表皮,形成约2cm长的纵向裂口,产卵于其中。每梢上产卵10-30粒,卵期1周。 幼虫6龄,孵化后向梢端爬行,在嫩叶上群集危害,随着虫龄增大,由梢端向下分散取食,3龄以后,一般1-5头同食一叶,5龄食量大增,占幼虫期的80%。 幼虫期约1个月,老熟后延枝干向下爬行,入土结茧化蛹。 1年代数因地而异,均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 成虫可进行两性和孤雌生殖,孤雌生殖的子代全为雄性。叶蜂类防治方法1.物理机械防治冬春季,在受害寄主附近土中挖茧消灭越冬虫蛹;及时摘除产卵枝梢、叶片以及群集取食的幼虫,及时处理。2.化学防治幼虫危害期喷洒50%杀螟松乳油、40%乙酰甲胺磷各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000倍液。3.生物防治保护当地天敌,使用Bt乳剂、青虫菌粉。第十六节叶甲类 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昆虫,是鞘翅目中一大科,全世界已知2万种以上。 因成虫体色艳丽,具很强的金属光泽,所以又有金花虫之称。 幼虫寡足型,体上常具肉质刺及瘤状突起物。成、幼虫均对植物造成危害。一、园林植物常见叶甲类 (一)榆黄叶甲 (二)榆紫叶甲 (三)白杨叶甲杨叶甲 1.分布与危害分布东北、华北,陕西、内蒙、河南、湖北、新疆等地。以幼虫及成虫危害多种杨柳的叶片。 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7~9mm,长椭圆形,棕黄色,全体密被柔毛及刻点。头顶中央有1桃形黑斑,触角丝状黑色,其后方各有1三角形黑斑。前胸背板宽阔,两侧边缘略呈弧形,中央有1长形黑斑,两侧凹陷部的外方也各有1卵形黑斑。鞘翅较前胸背板略宽,后半部微膨大,沿肩部有1黑色纵纹。 3.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2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或浅土层中越冬。翌年4月份寄主发芽后开始上树取食,并交尾产卵。卵产于叶背或嫩枝叶柄处,块状。初龄幼虫有群集习性,受害叶呈网状;2龄后开始分散取食,取食叶缘呈缺刻状。幼虫于6月上旬开始老熟附着于叶背悬垂化蛹。6月中旬羽化成虫,成虫具假死性,6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成虫有越夏习性,8月下旬又恢复取食活动。二、叶甲类防治方法1.物理机械防治 冬春季在墙角缝隙、砖石堆、枯枝落叶层等处搜集越冬成虫杀死。 根据越冬后成虫假死性较强,可于早春成虫上树集中补充营养期间实施人工振落,事先在树下铺好塑料布,收集成虫集中消灭。 于早春叶甲出蛰上树及8月成虫解除夏眠上树之前,用绑毒绳的方法阻杀成虫。2.药剂防治 卵期:辛硫磷乳油 幼虫、成虫期:敌百虫、菊杀乳油、敌杀死乳油3.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跳小蜂、寄生蝇及食虫鸟等。第十七节蝗虫类 属直翅目、蝗总科,是草坪的常见害虫。 我国记载1000余种,包括土蝗和飞蝗,土蝗种类有中华蚱蜢、短额负蝗、笨蝗;飞蝗种类主要是东亚飞蝗。一、园林植物常见蝗虫类——短额负蝗1.分布与危害 又名小尖头蚂蚱,属直翅目蝗虫科。各省均有分布。可为害大部分草本花卉。2.形态特征 成虫体绿色或枯草色。头部呈锥形,头顶较短,颜面颇倾斜和头顶呈锐角,颜面隆起呈狭长的纵沟。前翅绿色,后翅基部玫瑰色。 若虫、初孵若虫体淡绿色,带有白色斑点。触角末节膨大,色较其它节要深。复眼黄色。前、中足有紫红色斑点,呈鲜明的红绿色彩。二、蝗虫类的防治1.物理防治发生量不大时,用捕虫网地面捕捉。2.化学防治 喷雾 毒饵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鸟类、蛙类、益虫、螨类和病原微生物等。纵脉是由翅基部伸到边缘的脉;横脉是横列在总买间的短脉。结合松土挖除虫蛹,或人工摘除卵块、剪除虫苞成虫可进行两性和孤雌生殖,孤雌生殖的子代全为雄性。
/
本文档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课本15-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