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从茶乡文化谈闽南安溪褒歌的文化审美价值_吴少静(1)

从茶乡文化谈闽南安溪褒歌的文化审美价值_吴少静(1)

2014-02-04 3页 doc 360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22842

暂无简介

举报
从茶乡文化谈闽南安溪褒歌的文化审美价值_吴少静(1)2007 年 12 月 第 21 卷 第 6 期 2007 年 12 月 第 21 卷 第 6 期 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 ARTS EXPLORATION, JOURNAL OF GUANGXI ARTS COLLEGE Dec. 2007 Vol.21 No.6 从茶乡文化谈闽南安溪褒歌 的文化审美价值 吴少静 ( 泉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 安溪褒歌是闽南茶乡文化的特有的组成部分, 不仅继 承了茶乡人民优秀的文化传统, 而且是安溪茶乡人民集体智 慧和审美情感体验的结晶。本文以安溪...
从茶乡文化谈闽南安溪褒歌的文化审美价值_吴少静(1)
2007 年 12 月 第 21 卷 第 6 期 2007 年 12 月 第 21 卷 第 6 期 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 ARTS EXPLORATION, JOURNAL OF GUANGXI ARTS COLLEGE Dec. 2007 Vol.21 No.6 从茶乡文化谈闽南安溪褒歌 的文化审美价值 吴少静 ( 泉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 安溪褒歌是闽南茶乡文化的特有的组成部分, 不仅继 承了茶乡人民优秀的文化传统, 而且是安溪茶乡人民集体智 慧和审美情感体验的结晶。本文以安溪地域的褒歌做为重要 的研究对象, 试图从茶乡经济文化的角度出发, 探讨褒歌生存 发展的文化土壤, 研究褒歌所具有的地方区域特色, 从而进一 步说明褒歌所承载的闽南茶乡历史文化背景 和人 文 精神 , 认 识褒歌生存与发展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 安溪; 茶乡文化; 褒歌; 音乐色彩; 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 J607; J6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653( 2007) 03- 0032- 03 [收稿时间] 2007- 11- 25 [作者简介] 吴少静( 1977—) , 女, 福建泉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讲师, 研究方向: 中国音乐史。 闽 南 安 溪 县 是 乌 龙 茶 的 主 产 区 , 号 称“ 中 国 乌 龙 茶 之 乡 ”, 在 这 块 飘 香 的 土 地 上 , 形 成 了 独 具 特 色 的 闽 南 语 茶 歌—— 安 溪 褒 歌 。 褒 歌 , 又 被 称 为“ 茶 歌 ”, 是 一 种 流 传 在 茶 乡 民 间 的 口 头 歌 谣 形 式 , 是 茶 乡 男 女 青 年 在 对 唱 中 表 达 互 相 爱 慕 、互 相 赞 扬 的 一 种 山 歌形 式, 是 闽南 茶乡文 化的 特有 的组 成部分 。在漫 长的 历史 发 展 过 程 中 , 安 溪 褒 歌 以 口 头 创 作 、口 头 流 传 的 方 式 流 传 在 民 间 , 在 发 展 与 传 播 过 程 中 不 断 经 受 着 闽 南 人 民 集 体 的 筛 选 、改 造 、加 工 和提炼 , 逐渐 形成 了独 具特色 的褒 歌调 。独特 的安溪 茶乡 文化 孕 育 出 独 特 的 富 于 安 溪 特 色 的 褒 歌 音 乐 体 裁 、形 式 、风 格 、内 容 , 这 些 歌 谣 不 仅 继 承 了 茶 乡 人 民 优 秀 的 文 化 传 统 , 而 且 是 安 溪 茶 乡 人民集 体智 慧和 审美 情感体 验的 结晶 。 安溪褒 歌 , 不 但 在 安 溪 茶 乡 流 布 广 泛 , 而 且 在 安 溪 人 足 迹 所 到 的 台 湾 及 东 南 亚 地 区 也 在 传 唱 。笔 者 关 注 安 溪 地 域 的 褒 歌 , 是 痛 惜“ 铁 观 音 ”早 已 飘 香 四 海 , 而 体 现 其 文 化 底 蕴 的 褒 歌 却 在 茶 乡 本 土 日 趋 消 失 的 尴 尬 境 况 。 上 个 世 纪 五 六 十 年 代 曾 有 一 部 分 学 者 如 王 耀 华 、刘 春 曙 、王 鼎 南 等 老 师 经 过 民 间 采 风 , 搜 集 整 理 了 部 分 安 溪 褒 歌 , 记 录 了 许 多 有 价 值 的 民 歌 曲 谱 , 也 曾 对 包 括 安 溪 在 内 的 南 安 、永 春 等 地 的 褒 歌 进 行 研 究 , 但 可 惜 的 是 当 时 搜 录 的 音 响 资 料 没 有 及 时 整 理 保 存 , 缺 失 严 重 , 相 关 的 研 究 成 果 也 就 少 之 甚 少 。本 文 试 图 从 茶 乡 经 济 文 化 的 角 度 出 发 , 探 讨 褒 歌 生 存 发 展 的 文 化 土 壤 , 研 究 褒 歌 所 具 有 的 地 方 区 域 特 色 , 从 而 进 一 步 说 明 泉 州 民 歌 所 承 载 的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和 人 文 精 神 , 认 识 褒 歌 生 存 与 发 展 的 文 化 价 值 。 一、褒歌在闽南安溪、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发展 安溪产茶的历史悠久, 自古就有“闽南茶都”之称。至少在宋代, 安溪人就懂得依靠本地红壤、山高多雾的有利条件下, 栽培出优良 的茶叶品种, 此后, 并独创了半发酵的制茶技术, 使特产乌龙茶成了 红茶、绿茶争雄于世的三大茶类之一。至清末民初, 安溪茶业的面积 产量、产值、出口额及茶商茶农之多, 已居福建全省之冠。[1](p2) 安溪褒歌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在全县二十五个乡镇都普遍流 传, 而以乌龙茶、铁观音的原产地, 老茶区西坪、虎邱、大坪、芦田等 地尤其流行, 是福建安溪县流传的民歌中一个最富有地方特色的歌 种, 基本属于世代相传、妇孺能唱。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对这里的奇 山秀水留连忘返, 题下了八景名诗, 特别是草长莺飞的春日“茶乡三 月褒歌满, 不辨红装与绿装”, 更使人感到身在歌中画中。清初, 同安 诗人阮 锡就作《安溪褒歌》, 为清乾隆《泉州府志》所收录: 安溪之山郁嵯峨, 其阴长湿生丛茶。 居人清明采嫩叶, 为价甚贱供万家。 迩来武夷漳人制, 紫白二毫粟粒芽。 西洋番舶岁来买, 王钱不论凭官牙。 溪茶遂仿岩茶样, 先炒后焙不争差。 真伪混杂人 , 世道如此良可嗟。 ⋯⋯ 在 茶 农 生 活 、劳 动 、休 憩 之 余 演 唱 褒 歌 成 为 茶 乡 人 民 消 除 疲 劳 、抒 发 感 情 的 重 要 内 容 与 活 动 形 式 , 而 且 褒 歌 的 曲 调 也 广 泛 运 用 在 情 歌 、生 活 歌 、仪 式 歌 等 地 方 , 优 美 的 歌 调 长 久 地 环 绕 在 茶 区 山 林 的 上 空 。安 溪 茶 叶 飘 香 四 海 , 千 百 年 来 这 里 的 茶 乡 人 民 种 茶 、采 茶 、品 茶 、唱 茶 , 可 谓 茶 乡 处 处 飘 歌 声 。 清代, 安 溪 人 带 着 种 茶 、卖 茶 、经 商 等 营 生 技 艺 , 到 台 湾 及 东 南亚各国开拓发展。以褒歌为代表的安溪山歌, 早已翻山过海 , 远 播县外海外 , 遍及台湾省 和南 洋诸 国的 闽侨居 地。特 别台 湾的 福 佬 系 民 歌 及 台 湾 歌 仔 戏 中 有 相 当 一 部 分 与 安 溪 褒 歌 有 着 千 丝 万 缕 的 联 系 , 许 多 优 美 动 听 的 褒 歌 至 今 还 在 海 峡 对 岸 流 传 , 上 个 世 纪 八 十 年 代 曾 有“ 台 湾 访 闽 音 乐 家 一 行 六 人 , 专 门 深 入 安 溪 茶 乡 采集安溪褒歌, 并且说在安溪所 听到 的和 台湾 的词曲 完全 一样 ” [1](p2)。台湾福佬系民歌与安溪褒歌相似可能与台 湾的 安溪移 民 有 关 , 据 说 在 十 个 台 湾 人 中 就 有 一 个 是 安 溪 人 , 台 湾 现 有 的 清 水 祖 师 寺 庙 达 150 多 座 , 建 筑 风 格 仿 效 祖 籍 地 安 溪 , 现 在 居 住 台 湾 的安溪后裔 已达 200 多万 人 , 超过 安溪 县人 口一 倍多。根 据蓝 雪 霏老师的研究 , 台湾褒歌 的节 奏及其 旋律 基本 构架 是由闽 南安 溪 一 带 山 地 的 挽 茶 相 谑 歌 发 展 而 来 , 它 在 旋 律 的 复 杂 性 、歌 唱 性 或 者 在 调 式 的 色 彩 性 等 方 面 进 行 了 一 系 列 的 发 展 ,“ 从 洪 惟 仁 先 生 对台北茶区的调查资料多媒体光 盘《台北 褒歌 之美》中听 到 , 所有 的台北褒歌唱的就是一个调, 即安溪挽茶相 谑歌 ”。[2](p275)台湾 歌 仔 戏 在 其 形 成 和 发 展 过 程 中 , 也 受 到 了 安 溪 褒 歌 的 影 响 , 吸 收 安溪褒歌的曲调使之成为了 歌仔或 歌仔 戏的 曲牌 , 如台湾 歌仔 戏 艺“矮子宝”演唱的“卖药歌”采用的就是安溪褒歌典型的旋律。 二、安溪褒歌的音乐色彩 安溪褒歌曲调朴素, 旋律大都比较平稳舒缓, 以纯四度的跳进 为主, 演唱起来朗朗上口, 句句押韵。音调既具有山歌的高亢同时 又有闽南民歌柔婉的特点, 在歌词、调性、音程、节奏等方面均有自 己的突出特点。 1.歌词 以七言四句式为 主 , 四句 一节 , 多押 一、二 、四平声 韵, 间 有或 加字或减字的句子, 但多数篇幅较 长 , 一 首多 节, 层 层抒情 古韵 的 入声念成仄声 , 作脚韵时则念成仄韵 , 使它 与平 声字 相对, 更 利于 本文为泉州市社会科学研究 2007—2008 年度规划课题资助项 目( 2007C- Q J03) 的组成部分。 歌句昂扬顿挫的声律变化。 歌词随口编创, 常采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如“一阵花味真清香, 路边必定有花从 , 若敢一 蕊来 相送 , (呵 )亲 娘肴做 人”, 闽 南话 来 念唱时押[ ]的韵, 歌词用“花”来比喻姑娘, 称赞姑娘人品好, 表达 了对姑娘的爱慕之情与结成连理的愿望。 2.音阶调性特征 安溪褒歌有三种音阶形式, 分别为三声音阶、四声音阶和五声音 阶, 形成了以宫调性、商调性和徵调性为主的典型音调特征。 ( 1) 三声音阶的宫调性特征 安溪褒歌中的三声音阶是一种最简单朴素的音调 , 分别由羽、 宫、角三声组成五度的三音阶 , 一般 以角 音的高 低八 度与 羽、宫 音 自由组合围绕宫音形成旋律运动走向, 有“低音 mi- la- la- do- 高音 mi”、有“la- 低 音 mi- 低 音 mi- la- do”, 也 有“la- do- do- la do- do- 高 音 mi”等多种连接方式, 从而形式了安溪褒歌典型的音调框架特 征 , 但这种三声音阶的曲调较少 见。如《手提 茶卡 系身腰》的旋 律 ( 见例 1) 。 例 1: ( 2) 四声音阶的商调性、宫调性特征 安 溪 褒 歌 中 的 四 声 音 阶 是 在 三 声 音 阶 框 架 的 基 础 上 再 增 加 一 个 音, 或商音或徵音或清角音。羽、宫、角加入商音, 宫、角、羽做为色 彩音围绕主音商音, 形成商调性特征( 见例 2) 。 例 2: 羽、宫、角加入清角音, 由于受到方言的影响, 演唱时常在清角 音与宫音形成纯四度的上行跳进时, 从 fa 音向上滑, 使音乐显得俏 皮活泼生动( 见例 3) 。 例 3: 也有羽、宫、角加入徵音, 色彩音徵音在调式音级运动中, 常起 装饰性的辅助作用, 但这种曲调运用较少。 ( 3) 五声音阶的商调性特征 安溪褒歌调的五声音阶, 即宫、商、角、徵、羽, 这种褒歌调在安 溪流传最为广泛。音域一般从低音的羽到中音区的徵, 旋律进行主 要以级进为主, 较少大跳, 从而具有抒情悠扬的茶乡风味( 见例 4) 。 例 4: 3. 音程、节奏 安溪褒歌偏好纯四度的跳进和大三度、小三度音程的级进, 在 宫、商、角 、徵、羽 和清 角六个 音中 , 纯四 度的 跳 进 常 采 用“ 低 mi→ la”“la→低 mi”“低 sol→do”“do→低 sol”“低 do→fa”“fa→低 do”, 一 般不出现商到徵、羽到商的四度跳进, 在八度旋律音程的连接中常 间以四度的反复进行, 一般不直接跳至八度音。大三度的级进以 “低 do→mi”“mi→低 do”为主 , 小三 度则以“低 la→do”“do→低 la” 为主。 从采录的三、四声音阶的安溪褒歌记谱看, 均采用切分的节 奏, 但实际这种节奏的记谱与实际的原生态歌手演唱的节奏不太 一致。根据田野调查, 在茶区歌手的演唱中, 切分节奏的地方一般 都处理得非常快, 类似短倚音的时值, 且以前倚音为主。一般两个 字为一个单位 , 短促紧凑地快速连接 , 随后 接一 个语 气似的 拖音 , 一张一弛有规律的节奏顿挫,使歌曲的情绪更加跳动、热情奔放, 使 这种类型的安溪褒歌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 三、安溪褒歌生存发展的文化价值 安溪褒歌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安溪特色, 是几百年来安溪茶乡 音乐文化的重要积淀, 是符合安溪人民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的。然 而在现有的文化背景和音乐审美情趣下, 安溪褒歌是否还具备其 生存发展的文化价值呢? 这几年, 笔者在对安溪褒歌进行采风调查 时以及在高师民族音乐的教学中, 认为褒歌具备传承的条件和传 承的文化价值, 这一音乐形态应以来自社会与政府的力量传承为 主, 同时辅以学校的音乐教育传承。 1 .茶乡经济文化发展下褒歌传承的文化价值 茶文化是茶经济的深层次的推动力。安溪茶产业是全国“铁观 音”生产的基地, 然而随着云南普洱茶、的发展, 安溪茶经济要夯实 现有的基础, 提高茶叶在茶市场乃至中的地位和提高安溪茶叶在 中国乃至世界中的地位, 就必须在茶文化上下功夫。中国文化管理 学会副秘书长、国际文化交流专家乔然教授曾说:“文化, 是经济发 展的直接组成部分, 不是游离于经济之外的独立物, 文化是经济发 展的深层推进力, 文化是市场竞争的最后力量。”[3](p97)因此推动 安溪茶文化的发展才能在更深的层次上发展安溪茶产业。 在茶乡经济文化发展下, 褒歌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 作为茶文化重要的内容, 褒歌更是促进茶文化发展的一个不可或 缺的部分。安溪褒歌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承载着闽南人善良勤劳的 精神内涵, 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这种文化如果仅 仅以文学的形式, 或是以谱面的形式而存在, 那么褒歌就失去了原 来生存的本质。 相对于其它地区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 褒歌在安溪是具有 生存的精神文化土壤和经济价值的。尽管安溪人制茶技术已经发 生了较大的改变, 机器加工已经逐渐代替了手工劳作, 但是安溪茶 农对山野采茶、手工制茶及请茶的茶园生活并不陌生。安溪褒歌来 源于安溪人悠久的茶乡生活, 反映了安溪人民的真情实感, 有着坚 实的生活基础, 褒歌调的旋律在历史的积淀中, 符合安溪人音乐的 审美习惯。在追求独特的茶文化中, 具有安溪音乐特色的褒歌可算 是一朵璀璨的奇葩, 不仅便于在群众中传唱, 也带给喜爱铁观音茶 的人们不同的音乐享受, 使他们从中真切地感受到安溪茶叶历史 的悠久、文化的深厚, 体验“生态、健康”的理念, 从而推动茶乡经济 朝着持续健康稳步的方向发展。 2 .社会与政府的力量传承为主, 以学校的音乐教育传承为辅 在保护传承褒歌的过程中, 来自社会与政府的力量传承显得 尤为重要。在发展安溪茶经济、推广品牌的同时, 社会与政府应该 在强调茶乡文化的个性、追求特色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消费工作中 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具有安溪特色的民歌传承, 首先需要组织一 批音乐工作者加强对褒歌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其次需要政府文化 部门加强引导和经济扶持, 将褒歌纳入教育体系之(下转第 35 页) “乱弹”诸腔兴起后, 一方面吸收和借鉴昆腔、弋阳诸腔等古老戏曲 腔调的艺术成就, 另一方面, 随着贸易往来和商业活动的频繁而有 了彼此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使得当地剧种得以博采众长, 迅速 形成和发展起来。“很多大 商业 城市 便往 往成为 各种 声腔 的荟 集 点, ⋯⋯成都、长沙、岳州等大中城市也是如此”。在这种条件下, 巴 陵戏也得以大力吸收“乱弹”诸 腔的 剧目 和腔调 , 丰富 和发 展了 自 身的戏曲音乐。巴陵戏现有“罗罗腔”“吹腔”“银纽丝”“渭腔”及丝 弦小调等各类声腔散存于十多个剧目中, 这说明它确实经历过一 个“诸腔杂呈”的时代。 “乱弹”诸腔兴盛的同时, 出现了与古老昆曲激烈争胜的局面,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花雅之争”。关于花、雅两部的分设, 在李斗 的《扬州画舫录》中有明确的记载: “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 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 统谓之乱弹。”[7(] p10) 在花部“乱弹 ”诸腔 与雅部 昆曲 激烈 争胜 的过程 中 , 虽 然清 朝 政 府 为 巩 固 封 建 统 治 和 维 护 封 建 秩 序 , 实 行 封 建 文 化 专 制 主 义 , 推 行 崇 雅 抑 花 和 分 化 瓦 解 的 措 施 , 打 击 、禁 止 花 部“ 乱 弹 ”诸 腔 , 却始 终未能 阻止 昆曲 一步 步走向 衰落 。究其 原因 , 一方面 是由 于 昆 曲 自 身 在 形 式 和 体 制 上 的 局 限 性 。 昆 曲 要 想 摆 脱 枯 萎 与 衰 落 的 命 运 , 就 须 随 着 时 代 的 发 展 在 艺 术 风 格 和 艺 术 形 式 上 作 出 相 应 的 变 化 , 从 生 活 、民 间 艺 术 、以 至 新 兴 剧 种 那 里 吸 取 营 养 , 来 充 实 自 己 的 生 命 力 ,( 昆 曲 最 终 并 未 消 亡 反 而 获 得 一 定 发 展 的 事 实 证 明 了 这 一 点) , 正 如 新 兴 的“ 乱 弹 ”诸 腔 为 了 提 高 自 己 的 艺 术 水 平 和 表 现 能 力 , 需 要 继 承 传 统 和 吸 收 古 老 昆 曲 所 积 累 的 艺 术 成 就 。 另 一 方 面 , 封 建 统 治 阶 级 对 昆 曲 进 行 攫 取 和 利 用 , 将 它 变 为 御 用 的 宫 廷 艺 术 , 所 表 现 的 内 容 严 重 脱 离 现 实 , 使 其 走 上 了 脱 离 群众的 道路 。时代 化和 群众化 , 这是 戏曲 艺术 发展的 必然 要求 和 总 的 趋 势 ,“ 乱 弹 ”诸 腔 能 够 在 竞 争 中 取 得 绝 对 的 优 势 , 则 正 是 体 现了这 一点 。 到了 清 嘉 庆 、道 光 年 间 , 流 行 于 安 徽 的 徽 调 与 湖 北 的 汉 调 , 经 过 两 地 艺 人 的 交 流 与 创 造 , 形 成 了 以 西 皮 、二 黄 为 主 体 的 声 腔 系 统 , 即 皮 黄 腔 系 统 。 由 于 皮 黄 腔 有 着 较 为 完 整 而 变 化 灵 活 的 板 式 , 能 表 现 人 物 形 象 的 多 种 情 感 , 通 俗 易 懂 , 民 间 色 彩 浓 厚 , 适 应 了 时 代 的 精 神 需 求 和 群 众 的 审 美 情 趣 , 因 此 获 得 了 蓬 勃 发 展 , 不 久 便 风 靡 南 北 , 对 形 成 各 地 的 戏 曲 剧 种 起 了 极 大 的 推 动 作 用 。 皮 黄 腔 传 入 湖 南 之 后 , 发 展 为 有 湖 南 特 色 的 弹 腔 , 为 湖 南 的 各 个 戏 曲 剧 种 开 拓 了 新 的 局 面 , 各 剧 种 纷 纷 吸 收 弹 腔来谋得自身更大的发展。如在巴陵戏中, 弹腔所占的比重越来越 大, 剧目不断增多, 并最终取代了昆腔的主导地位而成为巴陵戏的 主要声腔。从此, 巴陵戏逐渐发展成以弹腔为主、兼唱昆腔和杂腔 小调的多声腔剧种。 综上所述, 巴陵戏所唱之声腔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在巴陵 戏形成初期, 由于改良后的昆腔在当时全国的影响之大, 它对巴陵 戏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以至于从明末至清中叶一直占据着巴陵 戏声腔的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各个地方剧种 “( 乱 弹”)逐渐兴起, 商业活动的流布促进了各剧种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巴陵戏也得以吸收“乱弹”诸腔, 与昆腔并存。不久, 昆腔日趋衰落, 与此同时, 一种新的更富于表现力和灵活性的声腔——皮黄腔, 却 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蓬勃兴起, 它为巴陵戏吸收后发展为有特色 的弹腔, 并从此取代昆腔的主导地位而成为巴陵戏的主要声腔。简 言之, 巴陵戏声腔演变的历史是一个由昆腔占主导地位到诸腔杂 呈再到以弹腔为主、兼唱昆腔和杂腔小调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班固.礼乐志[C]//班固.汉书(卷二十二). [2]湖南戏剧工作室.湖南地方戏曲史料( 第二集) [M].内部资料.1980. [3]吴兆丰.湖南戏曲音乐集成·岳阳市卷[M].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4]龙华.湖南戏曲史稿[M].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5]文忆萱.湖南地方剧种志(三)[M].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6]周贻白.周贻白戏剧论文选[C].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7]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下册)[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Fo rm in g o f Ba lin g d ra m a a n d it s t u n e 's e vo lve m e n t FU Xia nli [Ab s t ra ct ] Ba ling Dra ma is the re pre s e nta tive dra ma in northe a s t a re a of Huna n. It is the re ma ins of the outs ta nding dra ma a rt a nd folk a rt of Yue ya ng city a nd s urrounding a re a s , occupying a n importa nt s ta tus in Huna n province e ve n in the whole country. In this pa pe r, the a uthor ma inly de s cribe s his torica l de ve lopme nt of the Ba ling dra ma , a nd s tudie s the e - volve me nt proce s s of its tune s ys te m s o a s to offe r s ome re fe re nce s for s tudying forma tion a nd de ve lopme nt of othe r loca l dra ma s . [Ke y Wo rd s ] Ba ling dra ma , tune e volve me nt, Kuns ha n tune , Ta n tune (上接第 33 页) 中, 打造褒歌文化品牌, 最后, 可充分利用大众 传媒手段系统地介绍安溪褒歌, 深入宣传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 注和热爱, 自觉成为褒歌的传承者, 如在 2007 年 11 月“泉州茶 博 会”的 文艺 演出中 , 由泉 州音 乐界 的老前 辈王 鼎南 老师 改编 的安溪褒歌对唱《茶山情歌》, 生动活泼地展现了安溪褒歌的独 特风情和魅力, 纯朴的民歌深深吸引了媒体和现场的观众, 这 是借 助社会 与政 府的 力量 , 大胆进 行褒 歌改 编创 作 的 有 益 尝 试, 对于褒歌的传承有着积极地推进作用。 音乐艺术院校作为文化的传承的重要单位, 一方面要主动 承担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等非物质文化的义务 , 另一方面应承担 培养保护非物质文化专业人才的义务[4](p95)。在泉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 院《中 国传 统音乐》和《中 国民 族民 间音乐》等课 程的 授 课中, 教师有意识地将安溪褒歌等地方民歌内容引入教学 , 一 方面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褒歌音乐曲调, 提高感性认识。另 一方面指导学生深入实地进行田野调查 , 对褒歌进行资料搜集 和整理研究, 引导他们从熟悉到喜欢热爱最后到自觉地去保护 传承褒歌。 安溪褒歌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闽南“原生态”民歌, 是闽南 茶乡 社会经 济环 境、生 产状 况和人 文精 神的 集中 反映 , 代 表着 闽南 人的 文化品 味、审 美情 趣 , 体 现了我 国与 台湾 及东 南亚地 区文化无法阻隔的亲缘关系。因此在构建闽南文化保护区的蓝 图下 , 在 发展 茶乡 经济文 化的 同时 , 在沟 通海外 侨胞 联系 的研 究安溪褒歌保护传承褒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安溪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安溪分 卷[M].1981 年内部发行. [2] 蓝 雪 霏. 闽 台 闽 南 语 民 歌 研 究 [M]. 福 州 : 福 建 人 民 出 版 社 , 2003. [3] 龚永新.弘扬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 学学报.2006,( 4) . [4] 樊祖荫.由“原生态民歌”引发的思考[J].黄钟.2007,( 1) .
/
本文档为【从茶乡文化谈闽南安溪褒歌的文化审美价值_吴少静(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