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石门颂释文注疏

石门颂释文注疏

2013-10-13 42页 pdf 708KB 29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03512

暂无简介

举报
石门颂释文注疏 1 石门颂释文注疏 额 题 故 ⑴ 司隸校尉 ⑵ / 楗為 ⑶ 楊君 ⑷ 頌 ⑸。 【注释】⑴ “ 故 ”,古人称人或自称以前的官职为“ 故 ”。杨树 达《 词诠· 卷三( p.98 中华书局 2004.7.) 》云:“ 古称人前 官曰‘ 故 ’,生死皆称之。”汉·曹操《 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 令 》:“ 故陈留太守枣祗,天性忠能。”又“ 故 ”通“ 诂 ”,训释 故言。颜师古注:“ 故者,通其指义也。”亦有解释、说明、纪念、 祭祀之属。此处“ 故 ”为形容...
石门颂释文注疏
1 石门颂释文注疏 额 题 故 ⑴ 司隸校尉 ⑵ / 楗為 ⑶ 楊君 ⑷ 頌 ⑸。 【注释】⑴ “ 故 ”,古人称人或自称以前的官职为“ 故 ”。杨树 达《 词诠· 卷三( p.98 中华书局 2004.7.) 》云:“ 古称人前 官曰‘ 故 ’,生死皆称之。”汉·曹操《 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 令 》:“ 故陈留太守枣祗,天性忠能。”又“ 故 ”通“ 诂 ”,训释 故言。颜师古注:“ 故者,通其指义也。”亦有解释、、纪念、 祭祀之属。此处“ 故 ”为形容词,表示已去职的官称,或已死的官 吏。⑵ “ 司隶 ”,《 通典·职官十四( p.880 中华书局 2003.5.) 》: “ 司隶,周官也,掌五隶(1)之法,辨其物(2)而掌其令,帅其 民而扑盗贼。”亦为“ 司隶校尉”或“ 司隶校尉部 ”的简约称谓。 据《 周礼·秋官·司寇第五(p.104 岳麓书社 1997.8) 》云:“ 司 隶 ”为“ 司寇(3)”的属官。“ 掌五隶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 帅其民而捕盗贼,役国中之辱事,为百官(4)积任器,凡囚执人之 事。帮(5)有祭祀、宾客、丧纪之事,则役其烦辱之事。掌帅四翟 (6)之隶,使之皆服其帮之服,执其帮之兵,守王宫与野舍(7)之 厉禁(8)。”《 通典· 职官十四(p.881 中华书局 2003.5.) 》:“ 成 帝元延四年( 公元前 32 — 公元前 7 年 )省( 司隶校尉 ),绥和 二年( 公元前 32-公元前 7年 ),哀帝( 刘欣 )复置,但为司隶。 2 冠进贤冠,属大司空(9),比司直(10)。司隶掌察太子以下,行马 内事皆主之。专道而行,专席而坐。”司隶校尉在汉代为皇帝特设的 鉴察官员,属于中央监察系统。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 东汉时共有十三州,其中皇城所在之州,即直辖州,称为“ 司隶 ”。 “ 校尉 ”,汉代设置,地位仅次于掌兵权的将军。掌少数民族地区 的长官,亦称校尉;统领一校(11)之军官也称为校尉。由于校尉任 务不同,“ 校尉 ”前面冠名也不相同,如司隶校尉、戊已校尉、城 门校尉、护羌校尉等。“ 司隶校尉 ”,掌纠察京师百官及所辖附近各 郡,即监察京畿三辅(12)与三河(13)、弘农地方。率领中都官(14) 一千二百人,督察奸猾,外督部郡,内纠百官,不仅是中央、地方的 一个监察长官,并有维持地方治安的军权。司隶校尉所监察的区域, 遂称司隶校尉部。两汉之任司隶校尉者,经常诛锄豪强,发挥强大之 监察权。而东汉之司隶校尉部,组织庞大,厉属有都官(15)、功曹 (16)、别驾(17)等从事(18)十二人:都官从事,主察举百官犯 法;功曹从事,主州、部选署官吏及一应事务;别驾从事,凡校尉巡 察州、部时,引录众事;簿曹从事,主财、谷簿事;若有军事,置兵 曹从事,掌兵事;郡国从事,每郡设一人,掌督促文书,察举非法。 另有假佐二十五人:主簿,录阁下事,省文书;门亭长,掌州正门; 功曹书佐,掌选用;《孝经 》师,主监试经;《 月令 》师,主时节 祠祀;律令师,主平法律;簿曹书佐,主簿书;都官书佐,主察举。 东汉·司隶校尉无所不纠,“ 三公 ”亦可察。《 后汉书 · 卷五十 四· 杨彪传(p.1206 中华书局 2005.3.) 》:“ ( 司徒黄琬为太尉, 3 杨彪 )代黄琬为司徒。„ „议罢,( 董 )卓使司隶校尉宣播以灾 异奏免琬、彪等,谐阙谢,即拜光禄大夫。”《 三国志 · 魏书十一 · 钟 繇传 · 先贤行状(p.295 中华书局 2005.3.) 》曰:“ 皓为西曹掾, 即开府门分布晓语伊出者,曰:‘ 臣下不能得自直于君,若司隶举绳 墨,以公失宰相之礼,又不胜认,诸君终身何所任邪?’掾属以故皆 止。都官果移西曹掾,问空府去意,皓召都官吏,以见掾属名示之, 乃止。” 由此可见,司隶校尉奏公卿,乃是职权之一。《 太平御览· 卷 二十六 》引傅咸集教曰:“ 司隶校尉旧号卧虎,诚以举纲而万目理, 提领而众毛顺。”据此可知,司隶校尉乃雄虎之职。司隶校尉后被罢 其兵权,是一州最高的行政长官。秩二千石,并领一州。东汉时与御 史中丞(19)、尚书令(20)总揽政务。合称“ 三独坐 ”;汉代,只 有京师所在之州设置“ 司隶校尉 ”。 ⑶“ 楗 ”( jìan ),本为“ 犍 ” ( qiàn );汉碑皆为“ 楗 ”;“ 楗为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 前 135 年设郡,郡址与辖域几经变更。现为县名,在四川省乐山市南, 岷江西岸边,县治玉津镇。 ⑷“ 杨君 ”,楗为郡,武阳县人,名涣, 字孟文。曾历任尚书中郎、司隶校尉。任职期间“ 甚有嘉声美称 ”, 业绩卓著。因摩崖书中有“ 武阳杨君厥字孟文”字样,北魏·郦道 元在《 水经注 》中,以及在欧阳修的《 集古录 》、赵明诚的《 金 石录 》中,误称此摩崖书为“ 杨厥碑 ”。《 水经注疏(p.2308 江 苏古籍出版社 1999.8.)》云:“ 始知两碑( 《 石门颂 》与《 杨 淮表记 》 )皆以厥为语助,此乃后政颂其勋德,故尊而字之,不称 其名。” ⑸“ 颂 ”,文章体裁名称。以歌颂、赞扬为目的的诗文, 4 称为“ 颂 ”。《 释名汇校 · 释典艺(p.340 齐鲁书社 2006.11.)》: “ 称颂成功,谓之颂。”南朝 · 梁 · 萧统《 昭明文选 · 序( p.2 华夏出版社 2000.2.) 》云:“ 颂者,所以游扬德业,褒赞成功。” 刘勰《 文心雕龙 · 颂赞第九 》云:“ 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铄, 敷与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周振甫 《 文心雕龙今译 》p.87 中华书局 2005.1. )这就是说,颂的写作 只求雅正、美好,文辞清澄而有光彩,描写像赋,但不能陷入华艳、 浮夸的范围。 (1) 五隶,《周礼·仪礼·礼记秋官司寇第五(p.104岳麓书 社 1997.8.)》:“罪隶:掌役百官府与凡有守者,掌使令之小事。蛮 隶:掌役校人,养马。其在王宫者,执其国之兵以守王宫;在野外, 则守历禁。闽隶:掌役[掌]畜,养鸟,而阜蕃教扰之。夷隶:掌役 牧人,养牛,其守王宫者与其守历禁者,如蛮隶之事。貉隶:掌役服 不氏,(而)养兽,而教扰之。掌与兽言。其守王宫者与其守历禁者, 如蛮隶之事。”《通典·职官十四(p.880 中华书局 2003.5.)》注:“五 隶,谓罪隶(古代罪人男性家属入官为奴者,称为罪隶;隶,对奴隶 或差役的称谓)、四翟(dí)之隶也。《周礼· 礼记· 祭统第二十五 p.476(岳麓书社 1997.8.)》:“夫祭有畀辉、胞、翟、阍者,惠下之 道也。”《周礼· 仪礼·礼记·秋官司寇第五(p.95 岳麓书社 1997.8)》: “罪隶:百有二十人。蛮隶:百有二十人。闽隶:百有二十人。夷隶: 百有二十人。貉(mî)隶:百有二十人。”罪隶,掌役百官府与凡有 守者,掌使令之小事。凡封国若家,(牛助为牵傍。其守王宫与其历 5 禁者,如蛮隶之事。)〔子则取隶焉。〕蛮隶,掌役校人,养马。其在 王宫者,执其国之兵以守王宫;在野外,则守历禁。闽隶,掌役〔掌〕 畜,养鸟,而阜蕃教扰之。掌(子则取隶焉。)〔与鸟言。其守王宫者 与其历禁者如蛮历之事。〕夷隶,掌役牧人,养牛(马,与鸟言),〔助 为牵傍。〕其守王宫者与其守历禁者,如蛮隶之事。貉隶,掌役服不 氏,(而)养兽,而教扰之。掌与兽言。其守王宫者与其守历禁者, 如蛮隶之事。 (2)物,《通典·职官十四(p.880 中华书局 2003.5.)》注:“物谓 衣服、兵器之属。” (3) 司寇, 西周主管刑法、狱讼之官 。《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p.21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10.)》:“秋官司寇,称为‘刑官’。” 秋官, 古官名称。《周礼》六官之一。掌刑狱。《周礼·秋官·序官》:“乃主 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 (4)百官:“官”字本义为房舍,引申为官职之义。百官,犹言众官。 《尚书·伊讯(p.280 岳麓书社 1996.3)》:“百官总已以听冢宰(冢, 大。宰,治。冢宰,亦称大宰,百官之长)。” (5)邦,古代诸侯封国之称。 (6)四翟(dí):翟通狄。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称为四狄或四翟、 四夷,《尚书· 大禹谟(p.257 岳麓书社 1996.3)》:“无怠无荒,四 夷来王。”亦称夷狄;《周礼·仪礼·礼记(p.333岳麓书社 1997.8)》: “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 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 6 穴居,有不粒食者矣。”“夷”是古代对东方少数民族部族的侮辱性称 谓。《论语译注·八佾篇第三(p.24 中华书局 2005.9.)》:“夷狄之有 君,不如驻夏之亡也。” (7)野舍: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临时住所,即行宫。 (8)厉禁,列队警戒。《周礼·秋官·司隶(p.104 岳麓书社 1997.8.)》: “ 守王宫与野舍之厉禁。”郑玄注:“ 厉,遮迾(~liâ, 颜师古注 引李奇曰:‘迾,遮也。’《后汉书·舆服志上 p.2495 中华书局 2005.3》: ‘张弓带鞬,遮迾出入称促。’)也。”后为严禁之意。 (9)大司空,西汉·成帝绥和元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哀帝建 平二年复旧称,元寿二年再改为大司空。与大司马、大司徒并称“三 公”。东汉时省“大”字,称司空。《通典·职官六(p.661 中华书局 2003.5.)》:“御史大夫,秦官。汉因之,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 相。” (10)司直,汉 · 武帝始置的监察长官,直接受皇帝指挥。《通典 · 职 官三(p.542中华书局 2003.5.)》:“丞相司直。汉武元狩五年置,掌 佐丞相举不法,位在司隶校位上。”不同时期的司直,前面冠名、地 位与职掌亦不尽相同。 (11)校,军队的编制单位,每校士兵人数不等,多者一千二百人, 少则七百。《汉书·刑法志(p.925 中华书局 2005.3.)》:“至武帝平 百粤,内增七校,外有楼船。”统领一校之军官为校尉。《释名疏證補·释 兵(p.245中华书局2008.6.)》:“校,号也,将帅号令之 所在也。”注:“校,军营也。” 7 (12)三辅,西汉初年,管理京畿地区的官员称为内史。汉景帝时, 分置左、右内史和都尉管理京畿地区,合称“三辅”。三辅地区是汉 代贵族、官僚聚居之地。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左、右内史为左冯翊, 管理汉高祖陵墓以北;改都尉为右扶风,管理渭河以西。三辅所管辖 的地区与官名相同,也称“三辅”,相当于陕西中部。 (13)三河,河南、河内、河东,合称“三河”。 (14)中都官,“中”,《说文》:“中,内也。”里边、里面、内都。《周 礼· 冬官考工记· 匠人(p.129 岳麓书社 1997.8) 》:“ 国中,九 经九纬。”郑玄注:“国中,城内也。”《新书 · 属远(p.116 中华书 局 2007.10)》:“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可见,“中” 意通“都”。“都”,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京师诸官署及官员,称 都官。“中都官”与“都官”同意:在京城的国家机关及官员。洪适 《容斋续笔·第十二卷·第十一则(p.371 中华书局 2005.11)》引唐·中 书侍郎颜师古注《汉书》:“中都官为京城各官府。”中都官或都官与 中朝官或内朝官不同,中朝官在内庭,可出入禁中,是皇帝近臣、嫡 系。应对皇帝,参于决策。相对外朝或外庭的外朝官就无此特权,只 有执行权。《韩非子集解·孤愤(p.79 中华书局 2007.10)》:“当途之 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本注:“‘外’,谓百官也;‘内’,谓君 之左右也。” (15)都官,都,首都、京城。旧称京师,因避司马师(公元 208 — 255 年,字子元,河内温县人,今河南省温县。司马懿之子,懿死, 以大将军专国政。三国·魏嘉平六年,即公元 254 年废曹芳,立曹髦。 8 次年病卒。)讳,改称京都。《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何?天子 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都官,京都之官府、官员, 亦称京官。未在京城执行公务、设官署的朝官,不属于都官。明·陆 容《菽园杂记(p.1490<中国历代笔记选粹·风土习俗·拜年>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 1998.11)》:“ 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 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 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由此可 见,都官属于朝官;但朝官不皆属都官。京师诸署之令、丞,曰都官。 《汉书· 宣帝纪(p.172 中华书局 2005.3.)》注:“都官令、丞,京 师诸署之令、丞。”中都官,“中都”,古代对都城的通称。《史记·卷 三十·平准书第八(p.1204 中华书局 2005.3.)》:“漕转山东粟,以 给中都官。”汉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 89 年为追查巫蛊案,于京师临 时设置的司隶校尉,后来成为督察三辅、三河、泓农七郡的监察官。 司隶校尉所辖七郡作为一个监察区,称为司隶校尉部,相当于州;司 隶校尉相当于刺史。由于三辅为京师所在,百官集聚,附近各郡又多 为皇亲国戚所居。《通典·卷第二十三·官职五 p.645 中华书局 2005.3.》:“汉司隶校尉属官有都官从事,掌中都官不法事。”因此, 司隶校尉所察,非乃地方朝官,主要的是京师百官,即中都官,或都 官。司隶校尉之自辟属官都官从事,辅佐司隶校尉掌纠察中都官违法 者。《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持节,从中都官徒 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大奸猾。”唐·中书侍郎颜师古《汉书·注》: “ 中都官为京城各官府。”(洪迈《容斋续笔·第十二卷·p.371 第 9 十一则》中华书局 2005.11.)《汉书·宣帝纪·注 p.172、182 中华 书局 2005.3.》:“ 都官令、丞,京师之令、丞。”“中都官,凡京师 诸官府也。”可见,“中都”与“都”意通;“中都官”与“都官”意 通。 (16)功曹,有功曹史之简称,为郡守之总务长。除掌人事外,还过 问郡政务,考查、记录功劳。 (17)别驾,官职名称,亦称别加从事史。佐助刺史乘驿车,随行。 《通典·官职十四(p.890 中华书局 2003.5.)》:“别乘一乘传车,故谓之别驾,汉制也。”注云: “委以腹心,并总幕府。” “以股肱之忠,纠合义众,州境获宁。” (18)从事史,从事,《后汉书·李通传(p.381 中华书局 2005.3.)》: “‘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 李贤注曰:‘从事,谓驱使小官。’”别驾从事是州的高级从事,是州、 郡长官自辟的僚属,处理各种具体事务。汉代司隶校尉的属官中,有 从事十二人,其中分设都官从事,主察举百官犯法者;功曹从事,主 州选署及从事;别驾从事,校尉行部则奉行,录从事,簿曹从事,主 财谷簿书。如有军事,置兵部从事。州有从事史,略同司隶校尉从事 史之职。郡国有从事一人。东汉将军有从事中郎二人,掌参谋。 (19)御史中丞,秦代设置御史大夫。等同副丞相,主弹劾、纠察及 掌管重要文书、图籍,为朝 廷的监察长和秘书长;而中丞或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佐官 。《通 10 典·职官六(p.662 中华书局 2003.5.)》:“汉御史大夫有两丞,一曰御史丞,一曰中丞,亦谓中丞 为御史中执法。中丞在殿中 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十五员,受公卿奏事, 举劾案章,盖居殿中,察举 非法者。” (20)尚书令,《通典·职官四(p.592 中华书局 2003.5.)》云:“至 秦,置尚书令。尚,主也。 汉因之,„ „主赞奏事,总领纪纲,无所不统。与司隶校尉、御史 中丞朝会皆专席而坐,京师 号曰‘三独坐’。故公为令、仆射者,朝会不陛奏事。天子封禅,则 尚书令奉玉牒检兼藏封之礼。” 主管文书、章奏。东汉时,为尚书台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碑 文 惟 ⑴ 巛靈 ⑵ 定位,川澤股躬 ⑶。澤有所注,川有所通。余谷 ⑷ 之川 ⑸,其澤南隆 ⑹。八方所達,益 域 ⑺ 為充 ⑻。 【注释】 ⑴“ 惟 ”,杨树达《 词诠( p.417 中华书局 2004.7.) 》: “ 外动词,思也。”《 汉书 · 张良传( p.1575 中华书局 2005.3.) 》: “上曰:‘ 吾惟之,竖子固不足遣,乃公自行耳。’”若用在句首,实 际上是起帮助表达判断作用的语助词,表示希冀和愿望,一般是表示 11 肯定地判断。如,《尚书·多士(p.309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5.) 》 记周初周公之说:“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册、典,竹木、简牍之类 《 尹湾汉简·神鸟傅 》文物出版社 2000.12.)。”“ 惟 ”,作为语 助词,用于句首,加强语气,无实义,可不译。《尚书 · 太甲上(p.127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惟嗣王不惠于阿衡(继位的商王 太甲不顺从伊尹)。”⑵ “ 巛 ”,古 “ 坤 ”字。“ 巛灵 ”,古代 对山岳、河渎之“ 神 ”的总称谓。杨泉《 物理论 》:“ 地者,卦 曰坤,其德曰母,其神曰祇(qí)”。《 宋史 · 乐志七(p.3076 中 华书局 2004.4.) 》:“ 谓地盖厚,阴翕( xī,义为闭合、收拢、 聚集、和谐、和顺。《诗经译注·小雅·常棣(p.236中华书局 2005.1.)》:“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而成。社稷群望,皆 地之灵。”⑶ “ 股躬 ”即“ 肱股 ”,倒文协韵。“ 躬 ”通“ 肱 ”, 身体、自身、本身。“ 股 ”,大腿( 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作事物 的一部分讲。“ 肱 ”,胳膊( 自肘至肩的部分)。“ 股肱 ”,代指足、 手。《十三经译注·尚书·说命下(p.178上海古籍出版社20 05.5.) 》:“ 股肱惟人,良臣惟圣。”本注:“《 孔传 》:‘ 手 足具乃成人,有良臣乃成圣。’”比喻得力助手,是古代辅佐帝王之臣 子,君主之卿佐。《后汉书 · 李杜列传(p.1411 中华书局 2005.3.) 》: “ ( 李固 )临命,与胡广、赵戒书曰:‘ 固受国厚恩,是以谒其 股肱,不顾死亡,志欲扶持王室,比隆文、宣。’” 由此可见,在古 汉语中“ 肱股 ”一词亦可倒置用作“ 股肱 ”。《 通典 · 官职十 五(p.915 中华书局 2003。5。) 》“ (谅)辅为股肱,不能进谏纳 12 忠,荐贤去恶,和调阴阳,承顺天意。”《 白虎通疏证(p.145 中华 书局 1997.10.) 》:“ 股躬之臣任事者也。”⑷ “ 余 ”( yã ), 即“ 斜 ”。宋·欧阳修《 集古录 》云:“ 以余为斜,汉人皆耳。” “ 余谷 ”,陕西省终南山之谷名。《水经注疏( p.2298 江苏古籍出 版社 1999.8.) 》:“ 《 后汉书 》作斜谷,《 华阳国志 》作谷道, 《 蜀志·焉传 》作谷阁,„ „谷阁谓之斜谷及阁道。《 三秦志 》 自秦入蜀有三谷四道,然则谷道、阁道并通。”清· 毛凤枝《 南山 谷口考校注( p.125-126 三秦出版社 2006.1.)》:“ 在郿县西南三十 里,有斜谷关。通志云:入谷口二百二十里抵凤县界,西出连云栈。 复二百五十里,出褒谷口,抵褒城,谓之褒斜道。„„褒斜道南口曰 褒,在汉中府褒城县北十里。北口曰斜,在凤翔府郿县西南三十里。 谷长四百七十里。”⑸ “ 川 ”( chuān ),不是“ 河流 ”义,而 是两山之间的平地。宋·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后 》:“ 川平牛背稳, 如驾百斛舟。”《 周礼·地官·遂人(p.42岳麓书社 1997.8) 》:“ 万 夫(1)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2)” ⑹ “ 隆 ” ,《 说文 》: “ 丰,大也。” 徐锴曰:“ 生而不己,益高大也。褒水南注,其流 益大也。”⑺ “ 益域 ”,益州刺史部地域 。益州,《 通典·州郡六 ( p.4625 中华书局 2003.5.) 》:“ 秦置蜀郡,两汉因之。” 亦为 成都之古称。西汉元封五年( 公元前 106 年),汉·武帝设十三剌史 部之一,辖区相当于今四川、云南、甘肃、陕西、湖北、贵州的部分 地区。东汉后,辖区渐小。成都、洛阳、邯郸、临淄、宛合在汉时合 称为五都。⑻ “ 充 ”,《 隶释 》云:“ 以‘ 充 ’为‘ 冲 ’”; 13 “ 冲 ”为“ 充 ” 之简约,水流很充;《 老子校释(p.182 中华 书局 2006.2) 》:“ 大盈( 大盈,非常充足 )若冲,其用不穷。” 《 说文 》:“ 冲,涌摇也。”《 十三经译注·尔雅译注( p.30上海 古籍出版社 2006.10.) 》:“ 充满,盛满。”“ 亦为充盛。” 高祖受命 ⑴ 興於漢中 ⑵ 。道由子午 ⑶ ,出散入秦 ⑷ 。建定地 位 ⑸,以漢詆焉 ⑹。後/ 以子午,塗路歮難 ⑺。更隨圍谷 ⑻ , 復通堂光 ⑼。凡此四道 ⑽,垓鬲尤艱 ⑾。至於永平 ⑿,其有四 / 年 ⒀ 。 【注释】 ⑴ “ 高祖 ”,刘邦死后,他的子孙和臣民因他是汉朝的 第一代始祖,曾尊称为高皇帝,一般习惯称他为“ 高祖 ”。“ 受命 ”, 受天之命;“ 命 ”,古代官方公文,用以传达命令。秦改称制,汉以 后逐渐用于“ 诏 ”。诏为官方文书一种,先秦称诰、誓、命,秦改 称诏,指帝王之文告。《 商书·盘庚上(p.64 岳麓书社 1996.3) 》 云:“ 先王有服,恪谨天命。”《 五经通义》:“ 天命以为王,使理群 生。”《 商书·盘庚下(p.77 岳麓书社 1996.3)》云:“ 肆上帝将复 我高祖之德。”认为“ 天 ”和“ 上帝 ”是宇宙之最高主宰,天子 是代天行命的人。因此,极端崇尚天帝神权,维护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董仲舒《 深察名号》云:“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史记·孟 尝君列传( p.1846 中华书局 2005.3.) 》:“ 文( 孟尝君名 )曰: ‘ 人生受命于天呼?将受命于户邪?’( 田 )婴默然。文曰:‘ 必 14 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在《为人者天 》中云:“ 唯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秦朝灭亡之后,持续四年的楚汉 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汉五年( 公元前 202 年 )春,十二 月(3),刘邦与项羽决战,项羽孤身冲出垓下(4)重围,自刎于鸟 江岸边。这年的春天 ,刘邦登基称帝后,自认为“ 吾以布衣提三尺 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 p.57 中 华书局 2005.3.》)” ⑵ “ 汉中 ”,郡名。因在汉水中游得名。战 国秦惠王十三年( 公元前 312 年 )置。治南郑县( 今陕西省汉中 市)。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南,米仓山、大巴山以北,留坝、勉 县以东,湖北郧县、保康以西地区。西汉移治西城县( 今陕西省安 康县西北 )。东汉复边旧志,后为张鲁所据,改名业宁郡。⑶ “ 子 午 ”,即子午道,古道路名;从关中到汉中的南北通道。古人以“ 北 ” 为“ 子 ”,以“ 南 ” 为“ 午 ”,故名。《 后汉书· 卷六· 顺 帝纪· 注(p.168 中华书局 2005.3.) 》:“ 《 三秦记 》曰,子 午,长安正南。山名秦岭谷,一名樊川。”《三秦记辑注·关中记辑注·注 (p.72 三秦出版社 2006.1.)》:“ (樊川),长安正南山名,秦岭谷 名子午,一名樊川,一名御宿。”清·毛凤枝《 南山谷口考校注( p.83 三秦出版社 2006.1. ) 》:“ 子午道,南口曰午,在汉中府洋县( 今 安康县境 )东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城南百里。”又“ 汉·元 始五年( 公元 5 年 ),王莽通子午道,从杜(5)南直绝南山,迳汉 中( 此汉中系指西汉时期的汉中郡,其治所西城县,位于今西康市 西郊 )。”三国时,魏、蜀交战常出此道。⑷ “ 散 ”为“ 散关 ”, 15 地名。清·毛凤枝《 南山谷口考校注 · 注释( p.132 三秦出版社 2006.1. ) 》:“ 大散关在宝鸡西南,秦岭正脊大散岭北侧的东峪口 附近。” 《 南山谷口考校注· 注释( p.132 三秦出版社 2006.1.) 》: “ 大散岭,即今宝鸡西南汉中公路上的煎茶坪,为秦岭正脊的一部 分。岭南之水为嘉陵江东游,岭北之水为今清涧河、清姜河,古代称 散谷水或称捍水。”宋以后称大散关。当秦岭孔道,扼川、陕交通咽 喉,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通鉴 》:三国蜀汉建兴六年( 228 年 ), 诸葛亮“ 出散关,围陈仓 ”,即此。“ 秦 ”,陕西省的简称,因战 国为秦地得名。亦为秦都咸阳;匈奴和西域人称中国为“ 秦 ”,称 中国人为秦人。《 汉书 • 西域传下(p.2883 中华书局 2005.3.) 》: “ 秦人,我匄( gài,丐之异体字。)若马”,彦师古注:“ 谓中国 人为秦人,习故言也。丐,乞与也。若,汝也。乞音 qì。”古代印度、 希腊、罗马等称中国为“ China”、“ Thin”、“ Sinal”等,当即“ 秦 ” 的译音。据法显着《 佛国记 》所载,这一名称直至两晋时仍被沿用 。 ⑸ “ 建定地位 ”,刘邦登基称帝,建都长安。⑹“ 诋 ”( dǐ ), 毁谤、诬陷;通“ 柢 ”,根底、根基。《 淮南子· 兵略训(p.1055 中华书局 2006.4)》:“ 兵有三诋。”本注:“ 诋,要事也。”《 尔雅 · 释 言 》:“ 柢,本也。”经学家、古文字学家吴承仕云:“ ‘ 诋 ’疑 当作‘ 柢 ’,犹言根柢也。”《老子德道经·长生(p.64中央编译出 版社 2006.10.)》:“是为深根固柢。”[注]云:“ 柢:根也,本也。 楚简本作‘氐’,义同‘柢’。”清·黄生和黄承吉《字诂义府合按·石 门颂(p.234 中华书局 2006.7.) 》:“ 欧阳公《 集古录 》谓,诋 16 字未详。寓意诋字其旁疑从氏。诋或即谥字,谓高祖由子午道入秦, 以其兴于汉中,故遂定有天下之号曰汉。谥,犹号也。”本注:“ 承 吉按:诋字有点无点,不过书写时之随笔,今《隶释 》乃原无点。 观碑辞意,乃以诋为抵之通用,谓之以汉当之代之耳。古人使字,偏 旁多可互用,以主声纲,不主形迹。而有等字偏旁之义较重,又非可 概为通用,通则致混。如此诋字,原不可以通抵。然汉碑涉笔往往故 作异体,所失甚多,故不独此一字为然,无足致异。公以谥字体之, 虽非碑意,要正足以见公明乎字以声通,非欧所见及矣。”⑺ “ 塗 (tú,原碑文中“ 塗 ”字上有“ 艹 ”字头) ”《 说文 》有“ 塗 ” 和“ 涂 ”,《 玉篇 》:亦有“ 塗 ”和“ 涂 ”,“ 道也,路也,径 也。”通“ 途 ”,为“ 途 ”之假借字;但古字书均无碑文中字。《 隶 释 》云:“ (有‘ 艹 ’字头之‘ 塗 ’字)即‘ 塗 ’字。” ⑻ “ 更 ” ( gēng ),经过、改变。《 汉书 · 张骞传 (p.2035 中华书局 2005.3.) 》:“ 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颜师古注曰:“ 更,过也。” “ 随 ”,随即,马上;顺着、沿着;“ 围谷 ”,地貌景观地名,现 属于陕西省南宫山国家公园,在岚皋县东。南宫山南坡,巨砾堆垒, 冰斗、角峰、围谷、冰碛物面积大,保留完整,为大巴山第四纪冰川 最典型之遗迹。围谷在城固至周至的“ 谠骆道 ”上。“ 围谷 ”,“ 围 谷故道 ”之简约,汉人用字多从省文。“ 更随围谷 ”,改行围谷道。 ⑼“ 堂光 ”,地名。地处沮县到陈仓( 宝鸡市 )的陈仓道(故道 ) 上。亦称“ 堂光古道 ”,其简约称“ 堂光 ”。“ 復通堂光 ”,恢复 通行堂光古道。⑽ “ 凡此四道 ”,“ 凡 ”,大概、概略;总计、总 17 共。“ 此 ”,这,这样。“ 四道 ”,汉中到秦川(6)共有四道。除 摩崖书中记载的子午道、褒斜道外,还有两道:陈仓道和傥骆道。由 沮县到陈仓(宝鸡 )的陈仓道(7),即故道,又名散关道、青泥道 等称谓。李白在《蜀道难 》中云:“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即指此道耳。此路最早见诸史籍,是在秦汉之际,北定三秦(8)时, 曹参“ 初攻下辨、故道 ”,《 史记 · 高祖本纪(p.22 中华书局 2005.3.) 》云:“ 元年五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是汉王主 力攻三秦王所取之道路。故道“ 回地,多坂 ”,路程长达千余里, 且路沿嘉陵江河谷而行,较为平夷。沿途人烟稠密,物产丰富,因而, 通行史长于褒钭道。自周至西南,沿骆谷水、傥水河谷,南至今洋县 的谠骆道,即骆谷道。南口曰傥谷,北口曰骆谷。为关中、汉中间近 捷的交通道路。从长安去汉中,自周至向西南,要先越骆水,入骆谷, 称骆谷道;而汉中去长安,自洋州道兴县(今洋县 )向北要先越傥 水,入傥谷,故又称傥骆道。《 通典 · 州郡五(p.4576 中华书局 2005.3.) 》载:“ ( 汉中 )去西京( 长安 ),取骆谷路六百五 十二里,取斜谷路九百三十三里 ”,是当时从长安通往汉中的三条古 栈道(另两条为子午道、褒斜道 )中最近的一条。但其间要越过数 条河流的分水岭,高峻艰险,蜿蜒起伏,令行者艰难备至,望而生畏; 沿途人烟稀少,毒蛇猛兽常常出没,令人胆战心惊。因此,傥骆道作 为通驿大道的时间极短,利用率不高。以上四条栈道均位于汉中以北, 历史上称为北栈道。⑾ “ 垓鬲 ”,“ 垓 ”( gāi ),“八极之地”。 《 说文 》:“ 兼垓八极之地国语曰天子居九垓之田。”通“ 陔(gā 18 i) ”,重(chïng),偏远、荒芜,;“ 鬲 ”通“ 隔 ”,阻隔 。“垓 鬲 ”,偏远之地。⑿ “ 至于永平 ”,“ 至 ”,动词;“ 于 ”,介词; “ 至于 ”,到达。“ 永平 ”,东汉 · 明帝刘庄年号(公元 58 — 75 年 )。⒀ “ 四年 ”,永平四年,为公元 61 年。 詔書開余 ⑴,鑿通石門 ⑵,中遭元二 ⑶ ,西夷虐殘 ⑷。槗梁斷 絶,子午復循 ⑸ 。上則縣峻 ⑹ , / 屈曲流顛 ⑺ 。下則入冥 ⑻ , 廎冩輸淵 ⑼ 。平阿淖泥 ⑽ ,常蔭鮮晏 ⑾。 【注释】 ⑴ “ 诏书开余 ”,皇帝下“ 诏书 ”开通斜谷道,此“ 诏 书 ”史佚载。但依据《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 》石刻所载:“ 永平 ( 东汉 · 明帝刘庄年号 )六年( 公元 63年 ),汉中郡以诏书受 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 史未载之诏书 可能即此诏书。另据《 汉书 • 沟洫志(p.1337中华书局 2005.3.) 》 载,汉· 武帝刘彻元光年间至元朔中( 公元前 134 —— 公元前 128 年 )“ 其后有人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 之,言‘ 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 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今河南省 南阳 )上沔入褒。褒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渭,如 此,汉中谷可致,而山东从丐无限,便于底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 之饶,儗于巴蜀。’上以为然。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 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多湍石,不可漕。”这就是说,褒斜道 19 的开凿始于西汉。⑵ “ 石门 ”,位于汉中市北约 20 公里的褒谷南 口,呈洞状,南北向,在褒河西岸,与河道平行。 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门隧道 ( 源于《西北文化信息网》) 石门隧道东壁长 16.5 米,西壁长 15米;南口高 3.45 米,宽 4.4米; 北口高 3.75 米,宽 4.4 米,隧道与栈道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打通 “ 石门 ”隧道,在 1900 年前的东汉永平(公元 58 — 75年 )年 间,汉·明帝刘庄下诏,在汉中勉县的褒谷口之褒河最窄处,也是褒 斜道最险要的隘口,历时六年,开凿石门隧道,现被褒河(石门 ) 水库所淹。⑶“ 元二 ”,古今解释不一,有云:“ 元元 ”。实为安 帝刘祜永初元年至永初二年( 公元 107 — 108 年 )。⑷ “ 西夷 ”, 西部少数民族。古代对中原地区以外各族人民统称为“ 夷 ”,这是 一种蔑称。南方荒凉的流放地的土族居民,被称为“ 南夷 ”(详见 《 屈原·九章·涉江 》p.159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10.)。⑸ “ 子 午复循 ”,子午道再一次被恢复通行。自汉高祖元年( 公元前 206 年 )至东汉· 明帝永平四年( 公元 61 年)凡二百六十七年,开凿 石门。自永平四年至安帝永初元年( 公元 107 年 )、二年,凡四十 六年,通行无阻。至此则西羌叛虐,褒斜断绝,复循子午道。⑹ “ 上 ”, 方位词 ,头顶上。“ 县 ”( xuán ),通“ 悬 ”,悬挂;《 礼记 · 王 制第五(p.171 中华书局 2005.3)》:“ 庶人县封,葬不为雨止,不 封不树。”《 说文 》作县,云:“ 系也。”《 周易正宗 · 系辞上(p.637 华夏出版社 2004.3) 》:“ 县像着明,莫大乎日月。”“ 峻 ”,高, 长大,高而陡峭,险峻的山崖。“ 上则县峻 ”,头顶上则是悬崖陡壁。 20 ⑺ “ 颠 ”,从高处跌落。“ 屈曲流颠 ”, 屈曲细流源于巅峰。⑻ “ 冥 ”通“ 溟 ”,昏暗,幽深昏暗。《说文 》:“ 冥,幽也。” 颜 师古注:“ 冥,暗也。”“ 以其冥漠无涯,故谓之冥 ”。“ 下则入冥 ”, 脚下则是深邃冥蒙。⑼ “ 庼 ”,动词,倒出来。“ 庼写 ” 同“ 倾 泻 ”。“ 输 ”,堕,掉落。《 诗经译注·小雅·正月(p.297 中华书 局 2005.1) 》:“ 载输尔载。”( 大车载的东西就会掉下来。第一个 ‘ 载 ’是语助词。 )“ 渊 ”,深潭。“ 庼写输渊 ”,大量水掉进 深潭。⑽ “ 平 ”,平坦,平地。“ 阿 ”( ē ),大丘陵,大山;山 的曲隅,角落,山坡。《淮南子集释·时则训(p.434 中华书局 2006.4.) 》:“ 平而不阿,明而不苛。”《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p.261 中华书局 2005.1)》:“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淖泥 ”即“ 泥淖 ” ( ní nào ),倒文协韵;“ 泥 ”,水、土混合物。“ 淖 ”,泥坑、 泥沼、烂泥。“ 泥淖 ”,泥泞的洼地。⑾ “ 常 ”,经常,常常 , 曾经。《 荀子集解 · 天论 (p.313中华书局 2007.4.) 》:“ 夫日 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党,同 “ 傥 ”,偶然。“ 见 ”,同“ 现 ”,出现 )“ 鲜 ”( xiǎn ),少 ( shǎo )。《春秋左传注 · 定公十三年(p.1592中华书局 2005.5.)》: “ 富而不骄者鲜。” 方苞《 狱中杂记 》:“ 又隆冬,贫者席地而卧, 春气动,鲜不了疾矣。”“ 晏 ”,晴朗。《 汉书·扬雄传上(p.2634 中华书局 2005.3.) 》:“ 于是天晴日晏。”颜师古注:“ 晏,无云 也。”“ 常荫鲜晏 ”,经常阴暗少阳光。 21 木石相距 ⑴ ,利磨確盤 ⑵。臨危 / 槍碭 ⑶ ,履尾心寒 ⑷。空 輿輕騎,遰碍弗前 ⑸。惡虫蔽狩,虵蛭苺蟃 ⑹。 【注释】 ⑴ “ 相距 ”,相持、对峙,相抗拒;有距离;“ 木石相 距 ”,栈桥木梁、斜撑与崖壁上的栈榫孔脱离。⑵ “ 利磨 ”即“ 磨 砺 ”。“ 确盘 ”,坚固的大石头。 ⑶ “ 枪砀 ”,慌乱貌。⑷“ 履 尾 ”,即履虎尾:处于危险境地,胆战心惊。 ⑸ “ 遰 ”(dì)同 “ 递 ”,去、往也。“ 临危枪砀,履尾心寒 。空舆轻骑,遰碍弗前 ”: 临危慌乱,若履虎尾,心寒胆战。交通受阻,不能前进。⑹ “ 虫 ”, 大虫,即虎;恶虫即恶虎。虫,虺之本字,毒蛇。《 山海经全译·南 山经(p.8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7) 》:“ 羽山,其下多水,其上 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山海经第六·海外南经(p.146 浙江古 籍出版社 2002.1.) 》:“ 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注云: “ 谓称虫为蛇,而称蛇为鱼。郝懿行《 山海经笺疏 》云:‘ 今东 齐人亦呼蛇为虫也。’”《 老子校释·五十五(p.219 中华书局 2006.2.) 》:“ 毒虫不螫。”“ 螫,虫行毒也。”注云:“ 毒虫,虺 蛇类也。” 《 玉篇 》:“ 一名蝮,此古文虺字。” “ 蔽(碑文中“ 幣 ” 有“艹”字头)狩 ”,“ 敝 ”同“ 幣 ”;“ 蔽 ”亦同 “ 碑文中 之字 ”,遮蔽、隐藏。“ 狩(shîu) ” 通“ 兽 ”,南朝 · 梁 · 萧 统《 昭明文选·张衡 · 东京赋(p.73 华夏出版社 2000.2.) 》: “ 薄兽于敖,既璅璅焉 ”( 敖,山名。璅璅,鄙陋不足说。)汉《 张 迁碑 》:“ 帝游上林,问禽狩所有。”“ 虵 ”同“ 蛇 ”。《 春秋左 22 传诂·成公二年(p.439中华书局2008.7.)》:“ 丑父寝於 轏中,虵( 蛇 )出於其下。”“ 蛭 ”,俗称蚂蝗,吸血的虫子。“ 苺 ” ( mãi) 即“ 莓 ”,同“ 梅 ”。 未秋截霜 ⑴ ,稼禾夭殘。/ 終年不登 ⑵ ,匱餒之患 ⑶。卑者楚 惡,尊者弗安。愁苦之難,焉可具言! 於是 ⑷, 明知故司 / 隸校尉,楗為,武陽楊君,厥字孟文 ⑸,深 執忠伉,數上奏請。有司議駮 ⑹ ,君遂執爭。百 / 遼咸從 ⑺, 帝用是聴。廢子由斯 ⑻ ,得其度經 ⑼ 。功飭爾要 ⑽,敞而晏平。 清涼調和 ⑾ ,烝烝 / 艾寧 ⑿。至建和二年 ⒀,仲冬上旬 ⒁。 漢中太守,楗為,武陽王升,字稚紀,涉歴山道,推序本 / 原,嘉 君明知 ⒂,美其仁賢。勒石頌德,以明厥勳。其辭曰 ⒃ : / 【注释】 ⑴ “ 截霜 ”即“ 霜截 ”,《 说文 》:“ 截,断也。”⑵ “ 终年 ”,全年,一年。《 墨子校注 • 节用上第二十(p.243中华 书局 2006.2.) 》:“ 久者终年,速者数月。”“ 登 ”,成,成熟。《礼 记译解·曲礼下第二(p.43中华书局2006.3.) 》:“ 年榖 不登。”郑注:“ 登,成也。” ⑶ “ 匮 ”( guì),“ 柜 ” 之古字。 但在碑文中读音为(kuì),缺乏,穷尽。《 汉书·昭帝纪(p.1 56中华书局2005.3.):“ 比岁不登,民匮於食。”师古曰:“ 匮, 空也。”“ 餧(něi ,同“ 馁 ”,饥饿;《 说文 》:“,饥也。”“ 匮 餧 ”,穷困饥饿。 ⑷ “ 於 ”,介词,在。“ 是 ”,指示代词,这。 “ 於是 ”,介宾词组。在此( 时、地、事等 )之义。⑸“ 厥 ”, 23 代词。其,他的。⑹“ 有司 ”,朝廷百官亦称“ 有司 ”或泛指朝 廷上自三省,下至仓场库务各部门的总称,亦称百官。设官分职,有 所司,故称有司。《 论语译注·泰伯篇第八(p.79中华书局 2005.9.) 》: “ 笾豆之事( 系代表礼仪中的一切细节 ),则有司( 主管其事的 小吏 )存。”《 四书章句集注· 论语集注卷七·子路第十三(p.141 中华书局 2005.9.) 》:“ 子曰:‘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本 注:“ 有司,众职也。”《 论语正义· 泰伯( p.293中华书局 2007.6.)》: “ ‘有司,臣也。’郑注《 士冠礼 》以‘ 有司 ’为士所自辟府史 以下。注《 特牲 》以‘ 有司 ’为士属吏,谓君命之士。二者皆通 称‘ 有司 ’。据《 周官》‘ 笾人掌四笾之实 ’,则‘ 有司 ’即笾 人、醢人之属。”“ 駮 ”,“ 驳 ”的异体字。⑺ “ 辽 ”、“ 僚 ” 同声通用。百官。“ 咸 ”,都,皆。《 兰亭集序 》:“ 群贤毕至,少 长咸集。”⑻ “ 废 ”,废弃,停止;“ 子 ”,子午道;“ 斯 ”,此、 这里。文中指“ 褒斜道 ”,一名“ 斜谷道 ”;北起眉县斜谷口,南 至汉中城北褒谷口,全长 250 公里。秦、汉以来,往返秦岭南北的主 要通道之一。走的人多,也最有名气,是秦岭间出现最早的一条交通 大动脉,以其成道之早、持续之久、规模之大而居“ 蜀道之冠 ”。 因沿着褒水( 今称褒河 )、斜水( 今称石头河 )两河谷而形成的 一条顺河道路得名。两水同源出秦岭;褒水南流入汉,谷口在旧褒城 县北十里;斜水源出太白山支脉鳌山,北流入渭,谷口在今眉县西南 三十里的斜谷关。《南山谷口考校注(p.126 三秦出版社 2006.1.) 》: “ 褒斜道南口曰褒,在汉中府褒城郿县北十里。北口曰斜,在凤翔 24 府县南三十里。谷长四百七十里。”“ 出褒谷口,抵褒城(9),谓之 褒斜道。”《 南山谷口考校注 · 校注者按(p.132 三秦出版社 2006.1.) 》:“ 郿县南山诸谷道以斜谷道为要,其它谷道里程短, 坡度陡,河谷狭,多作为善男信女朝山进香及附近民众樵采挖药之路, 并非一般商旅通行之途。斜谷为古代褒斜道北段斜水流经的河谷,汉 晋隋唐时期均为国家驿道之一,整个褒斜道也被简称为斜谷道或称斜 谷。但斜谷、斜谷道和褒斜道以其时代和线路有别,又被区别为秦汉 褒斜道和唐宋褒斜道。秦汉褒斜道通贯渭水支流斜水河谷和褒水河 谷。”《三国志· 蜀书 · 后主传( p.668 中华书局 2005.3.)》:“ ( 建 兴 )十一年( 公元 233 年 )冬,亮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治 斜谷邸阁。”“ 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马(木牛流马 ) 运。”这里所说的斜谷,就是褒斜道,这里所说的斜谷口是褒斜谷南 口。因为史上是以斜谷代称褒斜道,包括褒谷和斜谷。在《 三国志 》 中从未出现过“ 褒斜道”和“ 褒谷 ”二称。而几十次出现“ 斜谷 ”, 所述史实均系发生在褒斜道上,足以《 三国志 》中所云“斜谷” 即是褒斜道。例如,《 三国志· 蜀书· 许靖传(p.723中华书 局2005.3.)》:“ 三皇乘祗车出谷口,今之斜谷是也。”“ 尔 ”, 表示肯定语义的语助词。 ⑼“ 度经 ”,再度经过;“ 得其度经 ”, 再度经过褒钭谷道。 ⑽ “ 功饬 ”即“ 饬功 ”;“ 饬(chì) ”, 整顿、整理。《 三国志·蜀书·许靖传(p.716中华书局200 5.3.)》:“ 知足下忠义奋发,整饬元戎,西迎大驾,巡省中岳。” ⑾ “ 调和 ”,协调、和谐。⑿ “ 烝烝 ”同“ 蒸蒸 ”。上升的 25 样子。“ 艾( yì)宁 ”,平安无事,宁静安祥。《汉书·郊祀志(p.1011 中华书局 2005.3.) 》:“ 汉兴已六十余岁矣,天下艾安,搢绅之属 皆天子封禅改正度也。”⒀ “ 建和二年 ”,东汉 · 桓帝建和二年, 公元 148 年。⒁“ 仲冬上旬 ”,应为建和二年八月上旬(11)相当 于公元 148 年 12 月中旬。⒂ “ 知 ”通“ 智 ”,智慧。《 史记 · 项 羽本纪(p.232中华书局 2005.3.) 》:“ 吾宁斗智,不能斗力。”知 识。《荀子 · 正名二十二(p.463 岳麓书社 1997.8) 》:“ 所以知 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12),谓之智。”⒃ “ 其辞曰 ”以 上是序言,说明作赋的缘起。除“ 辞曰 ”外,还有“ 铭曰 ”、“ 颂 曰 ”和“ 文曰 ”,其后是表明颂扬的最后定论的措词,是“ 积德 行以锡其命(13),主为其词也。” 君德明明 ⑴,炳煥 ⑵ 彌光 ⑶。刺過拾遺 ⑷,厲清八荒 ⑸。奉 鬿 ⑹ 承杓 ⑺,綏億衙彊 ⑻ 。春宣聖恩 ⑼,秋貶若 / 霜 ⑽。 無偏蕩蕩 ⑾,貞雅以方 ⑿。 【注释】 ⑴ “ 德 ”,《 尚书 》主张“ 敬天保民 ”,认为“ 德 ” 即上天意志的体现;“ 敬德 ”就是“ 敬天 ”,这是当时的道德标准。 “ 敬天保民 ”是由商、周时代 “ 天命神受 ”的神权政治观念演 变而来的。“ 明明 ”,明察。多用来歌颂帝王、神灵。明明白白,明 亮、贤明、显 。《 十三经注·尚书译注·太甲下( p.134 上海古籍 出版社 2005.5.) 》:“ 惟明明后。”第一个明,明白;第二个明,明 智、明德。本注:《孔传 》:“ 明慎其所与治乱之机,则为明王明君。” 26 蔡沈:“上篇言‘ 惟明明后 ’,此篇‘ 惟明明后 ’,盖明其所已明, 而进乎前者矣。”《 胤征 》:“ 厥后惟明明。”《五子之歌 》:“ 明明 我祖。”两句的意思与明而又明、大明的意思更为接近。《 孔疏 》: “ 重言明明,言其大明耳。”“ 君德明明”亦即“ 明明君德”。《 四 书章句 · 大学章句(p.3 中华书局 2005.9.) 》:“ 大学之道,在 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其中第一个“ 明 ”是动词,作“ 明 察 ”、“ 显彰 ” 、“ 彰明 ”讲;第二个“ 明 ”是形容词或名词, 作“ 高明 ”、“ 高尚 ”讲。南怀谨《 大学微言(p.54世界知识出 版社 2000.7.) 》:“ 朱子(熹)的章句:明,明之也。明德者,人 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 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 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初也。”因此,四字句的现代语义为“ 彰明杨 孟文的高尚品德。”关于汉代人“ 德 ”的观念,详见《 石门颂 》 “ 德 ”字“ 缺笔 ”一节。 ⑵ “ 炳焕 ”,光洁、明亮,光辉灿 烂。 ⑶ “ 弥光 ”,久远,长远。“ 弥 ”,《 小尔雅集释 · 广诂 第一(p.43中华书局2008.9) 》:“ 弥犹益也。”《 昭明文 选·东京赋(p.69华夏出版社2000.2.) 》:“ 铭勋彝器, 历世弥光。”李善注引《 小尔雅 》曰:“ 弥,益发。”⑷ “ 刺 ”, 举发,指责;“ 过 ”,过失,引申为“ 责备 ”;“ 刺过 ”,举发过 失。“ 拾遗 ”,拾取遗漏,补充缺漏。“ 刺过拾遗 ”,举发过失,补 拾缺漏。《历代书信选·报任安书(p.42 湖南人名出版社 1980.7.)》: “ 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其中“ 拾遗 ”为“ 拾人君之所忘。 ” 27 ⑸ “ 八荒 ”,《 汉书 · 陈胜项籍传赞( p.1426 中华书局 2005.3.) 》:“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 《 新书校注· 过秦论(p.1 中华书局 2007.10.) 》:“ 囊括四海 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本注:“八荒,《 广雅· 释诂》:‘ 荒 ’,远 也。”颜师古注:“ 八荒,八方荒忽,极远之地也。”八荒,意同“ 八 极 ”。《 淮南子集释·原道训(p.2中华书局 2006.4.) 》:“ 八极, 八方之极也,言其远。” ⑹ “ 奉鬿承杓 ”即“ 奉承鬿杓 ”。“ 鬿 ”
/
本文档为【石门颂释文注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