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GBT 26903-2011 水源涵养林建设规范

2013-09-26 15页 pdf 308KB 2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52287

暂无简介

举报
GBT 26903-2011 水源涵养林建设规范 ICS65.020.40 B60 a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903w201 1 水源涵养林建设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onconservingwaterforestsconstruction 2011-09-29发布 2011-12-01实施 宰瞀粥鬻瓣訾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捉111 目 次 前言⋯⋯⋯⋯⋯⋯⋯⋯⋯⋯⋯⋯⋯⋯⋯⋯⋯⋯·⋯⋯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一 ...
GBT 26903-2011 水源涵养林建设规范
ICS65.020.40 B60 a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903w201 1 水源涵养林建设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onconservingwaterforestsconstruction 2011-09-29发布 2011-12-01实施 宰瞀粥鬻瓣訾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捉111 目 次 前言⋯⋯⋯⋯⋯⋯⋯⋯⋯⋯⋯⋯⋯⋯⋯⋯⋯⋯·⋯⋯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一 3建设区位和分类⋯⋯⋯⋯⋯⋯⋯⋯⋯⋯⋯⋯⋯⋯· 4造林⋯⋯⋯⋯⋯⋯⋯⋯⋯⋯⋯⋯⋯···⋯⋯·⋯··⋯- 5封育⋯⋯⋯⋯⋯⋯·⋯⋯··⋯⋯⋯⋯⋯⋯⋯⋯⋯⋯· 6抚育与改造⋯⋯·⋯·⋯⋯⋯⋯⋯⋯⋯⋯⋯⋯⋯⋯·· 7林地基础设施建设⋯⋯⋯⋯⋯⋯⋯···⋯⋯⋯⋯⋯· 8档案管理⋯⋯⋯⋯⋯⋯⋯⋯⋯⋯⋯⋯⋯⋯⋯··⋯·· 附录A(资料性附录)水源涵养林主要适宜乔灌草种 附录B(资料性附录)水源涵养林主要营造配置模式 参考文献⋯⋯⋯⋯·⋯··⋯·····⋯⋯⋯·⋯⋯⋯⋯⋯⋯-- GB/T26903--2011 }1 1 3 3 4 4 5 7 o● 刖 置 GB/T26903--201 1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南林业调查规划院、青 海林业调查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小平、王瑞辉、马履一、王志臣、程小玲、奚如春、张泉来、刘建军。 Ⅲ 水源涵养林建设规范 GS/T26903--201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源涵养林造林、抚育、改造、林地配套设施建设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水源涵养林建设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El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162飞播造林技术规程 GB/T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8337.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GB/T18337.3200l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LY/T1186飞机播种治沙技术要求 3建设区位和分类 3.1源区水源涵养林 江河源头集水区域内,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的水源涵养林。 3.2岸线水源涵养林 河流主流、一级和二级支流两岸山地,自然地形中第一重山脊内以滞缓径流、阻挡泥沙为主要目的 的水源涵养林。 3.3库区水源涵养林 水库、湖?自周边第一重山脊线内以改善水质、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的水源涵养林。 3.4饮用水源地保护林 城乡居民饮用水引水源区、引水沿线及蓄水区周边第一重山脊以内,以涵养水源、保护水质为主要 目的的水源涵养林。 4造林 4.1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遵照以下原则: a) 树种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 b)树种枝叶茂盛、根系发达; c) 树种适应性强、稳定性好、抗性强; d)充分利用优良乡土树种,适当推广引进取得成功的优良树种。 具体选择可参见附录A中的表A.1~表A.2。 4.2造林方式 对于有林地以封山育林为主。 对于大面积无林地进行人工造林(种草)或飞播造林(草)。 1 GB/T26903--201 1 对于源区水源涵养林和饮用水源地保护林一般只进行封山(沙)育林(草)。 4.3造林模式 4.3.1混交类型 水源涵养林以营造复层混交林为主,混交类型分为: a)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优先采用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 b)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优先采用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优先采用 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c)在立地条件较好,通过封山育林或人工林与天然林混交形成的水源涵养林优先采用主要树种、 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综合混交。 4.3.2混交方法与适用范围 不同混交方法的适用范围为: a)行间混交:适用于大多数立地条件的乔灌混交、耐荫树种与阳性树种混交。 b)带状混交:适用于种间矛盾大、初期生长速度悬殊的乔木树种混交,也适用于乔木与耐荫亚乔 木混交。 c)块状混交:适用于种间竞争性较强的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规则式块状混交适用于平坦或 坡面规整的造林地,不规则式块状混交适用于地形破碎、不同立地条件镶嵌分布的地段。 d)植生组混交:适用于立地条件差及次生林改造地段。 4.3.3模式配置 以小班为单位配置造林模式。地形破碎的山地提倡采用局部造林法,形成人工林与天然林块状镶 嵌的混交林分。 模式配置参见附录B。 4.4营造技术 4.4.1造林 封山(沙)育林技术要求执行GB/T15163的规定;飞播造林(草)技术执行GB/T15162和 LY/T1186的规定;人工造林除整地、造林密度要求外,具体执行GB/T15776的规定。 4.4.2整地 人工造林禁止采用全面整地,一般采用穴状整地,下列情况可采用带状整地: a)伐根和其他障碍物少的采伐迹地; b)无风蚀或风蚀轻微的造林地; c)采用机械化整地的平原地区或平坦地段。 4.4.3造林密度 适宜密度范围参见GB/T18337.3—2001的附录D。 4.5种植点配置 4.5.1种植行的走向 种植行走向按不同地段分别确定: a)在平地造林时,种植行宜南北走向; b) 在坡地造林时,种植行宜选择沿等高线走向; c) 在沟谷造林时,种植行应呈雁翅形。 4.5.2配置方式 不同配置方式的适用条件为: a)长方形配置:相邻株连线成长方形,通常行距大于株距。适宜于平缓坡地或平原地区水源涵养 林的营造。 b)三角形配置:相邻两行的各株相对位置错开排列成三角形,种植点位于三角形的顶点。适宜 2 GB/T26903--201 1 于坡地水源涵养林的营造。 c)群状配置:植株在造林地上呈不均匀的群丛状分布,群内植株密集(3株~20株),群间距离较 大。适宜于坡度较大、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水源涵养林的营造,也适宜次生林改造。 d) 自然配置:在造林地上随机地配置种植点。适宜于地形破碎地水源涵养林的营造。 4.6未成林抚育管护与保护 执行GB/T15776的规定。 4.7检查验收 执行GB/T15776的规定。 5封育 水源涵养林营造后应封山育林。 饮用水源保护林和下列地段的水源涵养林应划建封禁管护区: a)坡度大于35。、岩石裸露的陡峭山坡的水源涵养林; b) 分水岭山脊的水源涵养林; c)大江大河上游及一级支流集水区域的水源涵养林; d)河流、湖泊和水库第一重山脊线内的水源涵养林。 6抚育与改造 6.1抚育 6.1.1抚育条件 饮用水源保护林一般不允许抚育。 其他水源涵养林除GB/T18337.1确定的特殊保护地段外,可以适当开展抚育活动。 一般源区水源涵养林和库区水源涵养林可以进行轻度抚育。 岸线水源涵养林可以根据立地条件进行必要的抚育活动。 6.1.2抚育方法 当郁闭度大于0.8时,可进行适当疏伐,伐后郁闭度保留在0.6~o.7。 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水源涵养林应进行卫生伐,伐除受害林木。 6.2低效林改造 6.2.1改造对象 因人为干扰或经营管理不当而形成的人工低效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以进行改造: a)林木分布不均,林隙多,郁闭度低于0.2; b) 年近中龄而仍未郁闭,林下植被盖度小于30%; c)病虫鼠害或其他自然灾害危害严重的林地。 6.2.2改造方式 6.2.2.1补植改造 主要适用于林相残破的低效林,根据林分内林隙的大小与分布特点,采用下列补植方式: a)均匀补植:用于林隙面积较大,且分布相对均匀的低效林; b)局部补植:用于林隙面积较小、形状各异,分布极不均匀的林分。 6.2.2.2综合改造 主要用于林相老化和自然灾害引起的低效林。带状或块状伐除非适地适树树种或受害木,引进与 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相适应的树种进行造林。乔木林一次改造强度控制在蓄积的20%以内,灌木林一 次改造强度控制在面积的20%以内。 3 GB/T26903--2011 7林地基础设施建设 执行GB/T18337.3—2001的规定。 8档案管理 水源涵养林建设档案应以经营小班为基本单元建档,纳入建设单位森林资源档案和经营档案共同 管理。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水源涵养林主要适宜乔灌草种 表A.1 水源涵养林主要适宜乔木树种表 GB/T26903--201 1 区域 主要造林树种 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红松、樟于松、红皮云杉、鱼鳞云杉、冷杉、白桦、蒙古栎、 东北区 辽东栎、槲栎、白榆、黄榆、朝鲜柳、早快柳、紫椴、糠椴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色木、白城杨、山杨、 青杨、毛赤杨 兴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樟子松、油松、云杉、侧柏、祁连圆柏、山杨、白榆、自蜡、槭、刺槐、大叶 三北区 榆、复叶槭、臭椿、心叶椴、悬铃木、胡杨、河北杨、小青杨、小黑杨、中黑防1与2号、中绥12号与 4号、旱柳,旱布329柳、垂暴109柳、青杨、桦树 油松、侧柏、华北落叶松、白皮松、华山松、杜松、云杉、白榆、文冠果、茶条槭、胡桃楸、山杳、剌槐、 黄河区 泡桐、臭椿、麻栎、栓皮栎、槲栎大果榆、蒙椴、早柳、河北杨、槭树、红桦、苦楝、中林46杨、沙兰杨、 白毛杨、黄连木、山茱萸、莘荑、板栗、核桃、油桐、漆树、香椿 油松、侧柏、臭椿、刺槐、麻栎、栓皮栎、黄栌、元宝枫、辽东栎、板栗、槲栎、赤松、华山松、华北落叶 北方区 松、云杉、冷杉、蒙古松、白桦、色木、桦树、山杨、槭、椴树、杨、槐、泡桐、毛白杨、青杨、沙兰杨、旱柳、 漆树、白檀√L角枫、中林46杨、黄连木、香椿 马尾松、云南松、华山松、思茅松、高山松、落叶松、杉木、云杉、冷杉、柳杉、秃杉、黄杉、滇油杉、柏 木、藏柏、滇柏、墨西哥柏、冲天柏、麻栎、栓皮栎、青冈栎、滇青冈、高山栎、高山栲、元江栲、棒树、桢 长江区 楠、檫木、光皮桦、白桦、红桦、西南桦、响叶杨、滇杨、意大利杨、红椿、臭椿、苦楝、旱冬瓜、桤木、榆 树、朴树、早莲、木荷、黄连木、珙桐、山毛榉、鹅掌楸、川楝、楸树、滇楸、梓木、刺槐、昆明朴、柚木、银 桦、相思、女贞、铁刀木、镊荆、枫香、毛竹 马尾松、华山松、黄山松、湿地松、火炬松、柳杉、池杉、水杉、落羽杉、柏木、侧柏、栓皮栎、茅栗、麻 栎、小叶栎、槲树、化香树、川桦、光皮桦、红桦、毛红桦、杉木、青冈栎、青檀、剌槐、银杏、茶杆竹、孝顺 南方区 竹、杜仲、旱柳、苦楝、樟树、朴树、白榆、楸树、檫木、小叶杨、意大利杨、黄连木、木荷、榉树、枫香、南 酸枣、朴树、乌桕、喜树、枫杨、泡桐、毛竹、漆树 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黄山松、南亚松、杉木、柳杉、木荷、红荷、枫香、藜蒴、红椎、鸭脚木、台湾 相思、大叶相思、马占相思、粗果相思、窿缘按、赤桉、雷林一号桉、尾叶桉、巨尾桉、刚果桉、山乌桕、 热带区 麻栎、苦栎、杜英、马蹄荷、楹类、栲类、构类、石梓、格木、阿丁枫、红苞木、拟赤杨、任豆、杜英、火力 楠、蝴螵果、黄樟、阴香、南酸枣、木莲属、南岭黄檀、泡桐、榕属、毛竹 表A.2水源涵养林造林主要适宜灌草种 区域 主要灌木树种 主要草种 胡枝于、沙棘、小叶锦鸡儿、树锦鸡儿、柠条锦鸡儿、柽 苔草、小叶樟、芍药、地榆、沙参、线叶 柳、小叶黄杨、辽东水蜡、紫穗槐、榆叶梅、东北连翘、卫 菊、针茅、野豌豆、隐子草、冷蒿、冰草、 东北区 矛、金银忍冬、越橘、杜鹃、杜香、柳叶绣线菊、杞柳、蒙古 早熟禾、紫羊茅、防风、碱草、艾蒿、苜 柳、兴安刺玫、刺五加、毛榛、小黄柳、茶条槭、六道木 宿、驼绒藜、鹅冠草 锦鸡儿、柠条、毛条、山竹子、花棒、杨柴、黄柳、沙柳、 三北区 杞柳、柽柳、沙拐枣、梭梭、胡枝子、沙棘、沙木蓼、紫穗 沙蒿、沙打旺、甘草、苜宿、羊草、打针 茅、鸭茅 槐、白刺、沙冬青、沙枣、四翅滨藜、白梭梭 GB/T26903--2011 表A.2(续) 区域 主要灌木树种 主要草种 绣线菊、虎榛子、黄蔷薇、狼牙齿、柄扁桃、沙棘、胡枝 黑麦草、毛尾草、早熟禾、驼绒藜、无 子、金银忍冬、连翘、麻黄、胡颓子、多花木兰、白剌花、山 黄河区 芒雀麦、羊草、苜宿、黄背草、白草、龙须 楂、柠条、荆条、黄栌、六道木、金露梅、酸枣、山皂角、花 萆、抄打旺、冬棱草、小冠花、蒿类 椒、枸杞、紫穗槐、山杏、山桃、四翅滨錾 紫穗槐、山杏、荆条、山桃、黄荆、柽柳、杞柳、绣线菊、 蒿草、蓼、紫花针、羽柱针茅、昆仑针 北方区 照山白、胡枝子、金露梅、杜鹃、高山柳、尖叶锦鸡儿、鹅 茅、苔草、驼绒藜、黄背草、白草、龙须 耳枥、山皂角、花椒、枸杞 草、沙打旺、冬棱草、小冠花 马桑、紫穗槐、化香、绣线菊、月月青、车桑子、盐肤木、 芒草、野古草、蕨、白三叶、红三叶、黑 长江区 狼牙齿、绢毛蔷薇、报春、爬柳、密枝杜鹃、山胡椒、乌药、 麦草、苜宿、雀麦 箭竹、白花刺、火棘 爬柳、密枝杜鹃、紫穗槐、胡枝子、夹竹桃、孛孛栎、桅 香根草、芦苇、水烛、菖蒲、莲藕、芦 南方区 树、茅栗、化香、白檀、海棠、野山楂、冬青、红果钓樟、绣 竹、芒草、野古草 线菊、马桑、水马桑、蔷薇、黄荆 金茅、野古草、绒毛鸭子嘴、海芋、芭 热带区 蛇藤、米碎叶、龙须藤、小果南竹、杜鹃 蕉、蕨类 6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水源涵养林主要营造配置模式 表B.1 水源涵养林主要营造配置模式表 GB/T26903--201 1 整地方法,规格 密度/ 混交方式 区域 配置模式 适用条件 (长cnlX宽cmX深cm)(穴或株/hm2)适宜混交比 侧柏与栓皮栎、 低山阳坡中薄土 穴状整地 块状混交,针 1 650 黄栌、火炬树混交 (土层小于50cm) 规格50×50×40 阔混交比l:2 油松与栓皮栎 低山厚土(土层大 穴状整地 不规则块状 l 110 混交,针阔混交 混交 干50cm) 规格80×80×60 比8:2 侧柏与五角枫 低山阳坡中厚土 鱼鳞坑整地 带状混交,针 1245 混变 规格60×60×60 阔混交比1:2 侧柏与黄栌 低山阳坡中薄土 穴状整地 块状混交,针 1650 混交 (土层小于50cm) 规格60×60×40 阔混交比1:2 块状混交,上 侧柏与刺槐 低山阴坡薄土(土 穴状整地 部栽侧柏,下部 1 650 混交 层小于25cm) 规格70×70×40 栽刺槐,针阔混 交比1:2 北方区 块状混交,上 侧柏与山杏 低山阳坡厚土(土 鱼鳞坑整地 部栽侧柏,下部 1 650 混交 层大于50cm) 规格60×60×40 栽山杏,针阔混 交比1:2 低山阳坡中土(土 鱼鳞坑整地 黄栌纯林 1 650 层25cr/1~50cm) 规格60×60×40 低山阳坡中厚土 穴状整地 油松纯林 1650 (土层大于25cm) 规格60×60×40 油松与黄栌 低山阴坡厚土(土 穴状整地 不规则块状 1 110 混交,针阔混交 混交 层大于50cm) 规格80×80×60 比8:2 油松、侧柏与栾 低山阳坡厚土(土 鱼鳞坑整地 不规则块状 825 混变,针阔混交 树混交 层大于50cm) 规格100×80×80 比2:1 7 GB/T26903--2011 表B.1(续) 整地方法,规格 密度/ 混交方式 区域 配置模式 适用条件 (长cmX宽cmX深cm)(穴或株/hm2)适宜混交比 乔木1650, 侧柏或油松、野 石质山地或石灰 穴状整地 隔行同密度 行问混交 皂荚混交 岩干石山地 播种或栽植 野皂荚 侧柏或油松大穴整地; 大穴植苗 侧柏或油橙、山 石质山地或土石 山桃或山杏小穴整地;在 825;小穴 行间混交 桃或山杏混交 山地 石质山地同密度全部 播种或栽植 小穴 1650 乔木密度 侧柏或五角枫、 侧柏或五角枫采用大 825,行间种 行间混交锦鸡儿或荆条或 石质山地 穴整地 植同等或多 狼牙剌 一倍的灌木 高海拔黄土丘陵 乔木植苗 青杨或刺槐、沙 (青杨沙棘林),低海 乔木大穴整地.灌木小 8251650, 行间混交 棘混交 拔黄土丘陵(刺槐沙 穴整地 灌木隔行同 棘) 密度栽植 樟子松、杜松或 太行山北端沙化 乔木植 黄河区 苗,灌木 宽带状混交 油松、柠条或紫穗 地,高海拔种柠条, 水平带整地 直播,密度 方式 槐混交 低海拔种紫穗槐 1650 侧柏1650, 侧柏、黄栌或陕 石质山或土石 侧柏大穴整地,黄栌和 隔行小穴栽 行间混交 西荚迷混交 山地 陕西荚迷小穴整地 植等量黄栌 和陕西荚迷 落叶松、抄棘 海拔1500m~ 水平带整地 1650 带状混交 混交 2000m的土石山地 乔木825, 不规则块状油松或侧柏、天 宜林荒山,阴坡种 穴状整地 灌木保留 然灌木混交 油松、阳坡种侧柏 混交 3 300 油松、辽东栎 海拔15001T'-~ 小穴整地,辽东栎可在 行间或小块 3 300 状混交,比例 混交 2000m的土石山地秋季直播 1:1 油松、五角枫 海拔1500nl~ 行间混交或 2000m的土石山地 小穴整地 3300 带状混交,比例 混交 阴坡 1 l l 8 表B.1(续) GB/T26903--2011 整地方法,规格 密度/ 混交方式 区域 配置模式 适用条件 (长cmX宽cmX深cm)(穴或株/h砰) 适宜混交比 人工块状混 油松、山杨或白 海拔1 5001'xl~ 交或油松与天 2000121的土石山地 穴状整地 3 300 然更新的山杨、 桦混交 阴坡 白桦组成混 交林 块状或行间 华北落叶松、五 海拔1500m以上 穴状整地 3300 混交,针阔比例 角枫或北京花楸 的土石山阴坡 2l 1 行间混交,或 白桦、山杨小块 华北落叶松或 海拔1500m以上 穴状整地 3 300日本落叶松,白桦 的土石山阴坡 状混交于落叶 或山杨混交 松林中 侧柏、五角枫 海拔15001"11以下 行间、带状 的石质山地和土石 干石山大穴整地,土石 1650~3300(带宽3m)或块 混交 山小穴整地 山地 状混交 海拔1500m以下 带状或块状 侧柏、刺槐混交 小穴整地 3 300 混交,比例1:1 的土石山地 黄河区 或2:1 1500m以下的土 带状或块状 油松、刺槐混交 小穴整地 3300 混交,比例1:1 石山地 或2:1 野皂荚、荆条 石质山地 小穴整地 直播4950, 带状或块状 混交 栽植3300混交,比例l:l 山桃、山杏、黄 土层薄的土石山 小穴整地 直播4950, 带状或块状混 刺玫混交 或石质山地 栽植3300交,比例1:1:1 黄栌、狼牙刺、 海拔16001'11以下 小穴整地 直播4950, 带状或块状混 陕西荚迷混交 干石山或石质山地 栽植3300交,比例1:1:1 酸枣、锦鸡儿 海拔1200m以下 直播 不规则块状 黄土丘陵侵蚀沟、 小穴整地 混交 3300~4950混交 陡坡 海拔1500m以下 沙棘、柠条混交 小穴整地 3 300 块状混交 的沙化土地 山杏、刺槐 科尔沁沙地南缘 竹节壕整地 3300 带状混交7t3 东北区 山杳、大扁杏 半干旱山区 小穴整地 2505 行状混交1t1 9 GB/T26903--2011 表B.1(续) 整地方法,规格 密度/ 混交方式 区域 配置模式 适用条件 (长cmX宽cmX深cm)(穴或株/}m一)适宜混交比 落叶松、红松 长白山中低山区 穴状整地 3300 行状混交1:4 落叶松、樟子 东北区 松、小黑杨与紫穗 黑龙江东南部低 鱼鳞坑整地 3300 星状混交18t1 槐、胡枝子、沙棘 山丘陵区 混交 落叶松、油松与 阴山山脉中低 乔木833株。 山杏、柠条 山区 鱼鳞坑整地 植生组混交 灌木833丛 落叶松、油松、 侧柏与山杏、柠 半干早丘陵区 鱼鳞坑整地 1650 不规则块状 混交 条、沙棘、荆条 山杏与柠条或 华北石质丘陵山 鱼鳞坑整地 3300 不规则块状 沙棘、荆条混交 地干旱阳坡 混交 落叶松、山楂 三北区 (忍冬)、红豆草 天山北坡陡坡 鱼鳞坑整地 乔灌木16503:2:5 混交 杏树、黑穗醋 栗、苜蓿草 天山丘陵区 鱼鳞坑整地 乔灌木1250行间混交3:3:4 刺槐、侧柏、 白榆 刺槐与侧柏或 干旱、半干旱黄土 鱼鳞坑或穴状整地 2400~3000, 带状或块状白榆、杨树、紫穗 丘陵沟壑区 杨树1200, 槐混交 紫穗槐 4500 青海云杉或桦 乔木植苗 2500, 不规则块状 树、山杨、圆柏与 长江源头区 鱼鳞坑或穴状整地 沙棘点播 混交 沙棘混交 4500 川西云杉、高山 长江区 高山峡谷 鱼鳞坑或穴状整地 3 300 行间混交1;1 松、青冈栎、冷杉 马尾松或湿地 松、杉木与木荷或 中低山丘陵区 穴状整地 2500 行间混交1:1 枫香、栎类、桤木 等混交 10 表B.1(续) GB/T26903--201 1 整地方法,规格 密度/ 混交方式 区域 配置模式 适用条件 (长CITI×宽cmX深cm)(穴或株/hm2)适宜混交比 母竹栽植 毛竹 中低山厚土 大穴整地 330~900 滇柏或柏木、侧 长江区 白云质砂石山地 小穴整地 6000~9000 柏、藏柏与龙须草 华山松或云南 中山黄棕壤高原 小穴整地 4000~6000 不规则块状 松(栽针保阔) 山地 混交 杉木或马尾松 与木荷或枫香、栎 中低山区 穴状整地 2500 1{1 类、桤木、南酸枣 等混交 湿地松或火炬 松与木荷、枫香、 丘陵区 穴状整地 3300 1:1 南方区 栎类、桤木混交 杉木或马尾松 中低山厚土 穴状整地 杉木l875, 3:1 与毛竹混交 毛竹630 喜树、任豆与吊 石灰岩山地 穴状整地 l350~1800 带状混交 丝竹或木豆混交 2:1 马尾松、木荷、 山坡上部、山脊、 穴状整地 3 450 随机混交 麻栎混交 山顶 5 2 32 2 马尾松、红荷 山坡上部、山脊、 穴状整地 3450 随机混交 木、台湾相思 山顶 4 o 32 3 青冈栎、石栎、 山坡中下部、谷地 穴状整地 3900 4:3:1:1:1热带区 酸枣、化香、石 厚土 斑木 刺栲、台湾相 山坡中下部、谷地 思、鸭脚木、红 厚土 穴状整地 3 900 3:4:1:2 荷木 马尾松或湿地 带状混交 松与台湾相思 丘陵红赤壤 穴状整地 3705 3:2 混交 GB/T26903—2011 参考文献 [1]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2]“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的规定.林资发[2004]14号. [3]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林资发[2003161号. [4]余新晓,等.水源涵养林研究与示范.中国林业出版杜,2007.4 [5]余新晓,等.土壤侵蚀过程与机制.科学出版社,2009.3.
/
本文档为【GBT 26903-2011 水源涵养林建设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