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21-2022学年安徽省A10联盟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10-15 7页 doc 192KB 3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一蓑烟雨

暂无简介

举报
2021-2022学年安徽省A10联盟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11.第PAGE\*MERGEFORMAT#页,共23页第PAGE\*MERGEFORMAT#页,共23页2021-2022学年安徽省A10联盟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经研究发现,含有少量钙和钾的钠盐能够使青蛙心脏持续跳动数小时,不含钙和钾的钠盐则不发生上述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在青蛙细胞内,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钠盐在青蛙细胞内含量低于蛋白质钙和钾能够维持蛙心脏的生命活动钠盐能够为蛙心脏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广的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胶原蛋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胶原蛋白在核糖...
2021-2022学年安徽省A10联盟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11.第PAGE\*MERGEFORMAT#页,共23页第PAGE\*MERGEFORMAT#页,共23页2021-2022学年安徽省A10联盟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经研究发现,含有少量钙和钾的钠盐能够使青蛙心脏持续跳动数小时,不含钙和钾的钠盐则不发生上述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在青蛙细胞内,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钠盐在青蛙细胞内含量低于蛋白质钙和钾能够维持蛙心脏的生命活动钠盐能够为蛙心脏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广的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胶原蛋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胶原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向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现紫色胶原蛋白在低温条件下空间结构会遭到破坏如图表示几种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在①的内膜上有氧气的消耗在②的基质中能产生ATP水的光解可发生在②的类囊体薄膜上③具有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内的DNA病毒。下列有关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二者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二者都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独立生存二者都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胰腺细胞可合成胰蛋白酶等多种消化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胰腺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比较旺盛胰蛋白酶的合成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胰蛋白酶的分泌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胰蛋白酶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处理后,才具有活性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人体呼吸加深加快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了较多的CO2o2从血浆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转运蛋白协助CO2从线粒体基质释放到细胞外至少穿过3层生物膜D.人成熟红细胞内葡萄糖能被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人们在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肥料中的有机物可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农作物根细胞吸水时,往往需要通道蛋白协助施肥时浇水可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以免根细胞失水死亡农作物根细胞吸水不消耗能量,吸收无机盐消耗能量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是C、H、O、N、P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会被胃蛋白酶水解酶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常伴随着ATP的水解酶在活细胞中合成,在活细胞外也可发挥作用感冒发烧会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出现食欲不振,其原因最可能是()体温的升高B.消化液pH的变化C.能量供应不足D.食物成分的变化真核生物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过程在有氧条件下也能进行B.进行乙、丙过程的场所相同C.乳酸菌能进行乙过程D.乙、丙过程能释放少量能量F列关于细胞呼吸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应使用密闭装置排水晒田可避免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种子晒干储藏可降低呼吸速率用松软透气纱布包扎伤口有利于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如图表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①是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②是02,可用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照减弱,短时间内③的含量将减少④是ATP,其特殊化学键含有较多的能量如图表示温室栽种的向日葵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02的释放速率和02的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均适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点时,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点时,向日葵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点时,向日葵叶肉细胞线粒体消耗的02来自叶绿体d点时,限制向日葵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洋葱体细胞内含有16条染色体,下列有关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前期,细胞中有16条染色单体中期,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后期,细胞中有32个核DNA分子末期,细胞中形成新的细胞壁下列有关青蛙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蛙受精卵通过无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内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蛙体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蝌蚪尾部细胞的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第PAGE\*MERGEFORMAT#页,共23页第PAGE\*MERGEFORMAT#页,共23页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蔗糖、麦芽糖是鉴定还原糖良好的实验材料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时需进行水浴加热葡萄糖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小麦的叶肉细胞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能进行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线粒体的内膜面积较外膜大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D.叶绿体内C的转移途径:CO2fC5f(CH2O)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长的细菌,该菌中有一种结合蛋白称为菌紫质,菌紫质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进行ATP的合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嗜盐菌无核膜,属于原核生物将嗜盐菌置于清水中会吸水涨破嗜盐菌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嗜盐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染色体上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用无水乙醇将绿叶中的色素进行分离在研磨绿叶时,未加入碳酸钙,会导致叶绿素被破坏在分离色素时,未重复画线,会导致滤纸上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将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可加速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下列有关人体干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前期B.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后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末期D.核DNA含量的加倍发生在间期如图表示人体内几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其中①、②代表化学元素,a、b代表有机小分子物质,A、B、D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I小令于)b(厂分于}(1)物质b代表,其结构通式。从物质b的角度,B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2)除了A和D以外,与物质a的元素组成相同的物质还有(答出2点即TOC\o"1-5"\h\z可)。从化学组成上分析,与D相比,A特有的组成是。(3)染色体和染色质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二者的关系是。如图表示蛋白质的合成、分泌及参与组成细胞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填序号)。(2)生物膜的生理特性是;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3)分泌蛋白以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不变的是(填序号),该细胞器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具体功能是。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填“能”或“不能”)进入线粒体内氧化分解,原因是(2)过程②所得产物H?O中,氧来自(填物质名称);在过程②③中,产生二氧化碳的具体场所依次是。(3)在过程①〜④中,可在人体细胞内进行的有(4)在过程①〜④中,能够释放能量的有,这些能量大部分的去路是为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如图:第一步:取10支试管,分为5组。每组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ImL淀粉酶溶液和2mL5%淀粉溶液。第二步:将5组试管分别在15°C、25°C、35°C、45°C、55°C的水浴中保温5min,然后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摇匀。第三步:将装有混合溶液的5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混合前相应温度的水浴中。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实验结果:组别12345处理温度(°C)1525354555结果+++棕黄色+++(“+”表示有蓝色,“+”越多,表示蓝色越深)请回答下列问题:淀粉酶能够加快淀粉的水解,其作用机理是第二步中,将5组试管先置于相应水浴中保温的目的是。第三步中,TOC\o"1-5"\h\z将每支试管置于相应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的目的是。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介于之间,高于该范围反应速率减慢,原因是。若探究其最适温度,应进一步进行的操作是。如图表示某一生物体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图甲为有丝分裂的期,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图乙细胞内有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加倍,其原因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观察不到染色体的移动情况,原因是但在同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其原因是。图甲图乙第PAGE\*MERGEFORMAT#页,共23页第PAGE\*MERGEFORMAT#页,共23页答案和解析【答案】D【解析】解:A、细胞内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A正确;B、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而蛋白质是细胞内含量仅次于水的物质,无机盐的含量很少,因此钠盐在青蛙细胞内含量低于蛋白质,B正确;C、含有少量钙和钾的钠盐能够使青蛙心脏持续跳动数小时,不含钙和钾的钠盐不发生该现象,说明钙和钾能够维持蛙心脏的生命活动,C正确;D、无机盐不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D。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本题考查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答案】D【解析】解:A、胶原蛋白属于蛋白质,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B、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正确;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D、低温使蛋白质的活性降低,但空间结构不会破坏,D错误。故选:D。胶原蛋白是动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属于大分子化合物,经人体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胶原蛋白的组成单体是氨基酸,在核糖体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没有生物活性,多肽经加工折叠成具有一定空间的蛋白质才有活性。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及形成原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蛋白质的结构及多样性、核糖体的功能的,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3.【答案】B【解析】解:A、①是线粒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消耗发生在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A正确;B、②是叶绿体,其基质中不产生ATP,而是消耗ATP,B错误;C、水的光解属于光反应阶段,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C正确;D、③是内质网,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D正确。故选:B。分析题图:①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②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③是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功能、有氧呼吸产物、光反应的场所等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4.【答案】B【解析】解:A、T2噬菌体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成形细胞核,有拟核,A错误;B、T2噬菌体是DNA病毒,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故它们的遗传物质均是DNA,B正确;C、t2噬菌体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C错误;D、T2噬菌体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故选:B。1、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较小较大主要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壁除支原体外都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生物膜系统无生物膜系统有生物膜系统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DNA存在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形式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增殖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方式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本题考查病毒和原核生物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和原核生物的组成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5.【答案】C【解析】解:A、胰腺细胞内胰蛋白酶等蛋白质合成比较旺盛,故其核糖体的活动比较旺盛,A正确;B、胰蛋白酶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B正确;C、胰蛋白酶属于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错误;D、胰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处理,才具有活性,D正确。故选:C。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f内质网进行粗加工f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f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f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f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并分泌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第PAGE\*MERGEFORMAT#页,共23页第PAGE\*MERGEFORMAT#页,共23页第11页,共23页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答案】C【解析】解:A、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会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B、02从血浆进入红细胞时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B错误;C、CO2从线粒体基质释放到细胞外至少穿过3层生物膜(双层线粒体膜+单层细胞膜),C正确;D、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不能将葡萄糖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D错误。故选:Co人体细胞呼吸作用过程1、有氧呼吸总反应式及物质转移:坨円-b压卩込4*阮妙-12HsO-能量;2、无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7.【答案】A【解析】解:A、农作物不能直接吸收肥料中的有机物,有机物需分解为无机物才能被吸收利用,A错误;B、水进入细胞的方式主要是协助扩散,需通道蛋白协助,需要能量,B正确;C、施肥时浇水可降低土壤溶液浓度,以免其渗透失水过多,导致细胞死亡,C正确;D、细胞吸水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吸收无机盐属于主动运输,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Ao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施肥的同时还应该适当灌溉,否则会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这体现了水做溶剂的功能。细胞吸水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为主动运输。本题考查学生对渗透作用相关知识的了解,要求学生掌握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属于识记层次的内容,难度较易。【答案】A【解析】解:A、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0、N等,A错误;B、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被胃蛋白酶催化水解,B正确;C、酶的合成消耗能量,属于吸能反应,常伴随着ATP的水解,C正确;D、酶在活细胞内合成,在活细胞内、活细胞外或体外均能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A。1、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本质和ATP的功能及利用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答案】A【解析】解:A、重感冒病人体温升高,使体温稳态失调,A正确;B、消化液pH的基本不变,B错误;C、消化酶活性降低与能量供应无关,C错误;D、消化酶活性降低与食物成分的变化无关,D错误。故选:A。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生理意义等基础知识,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答案】D【解析】解:A、甲为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该过程在有氧条件下也能进行,A正确;B、乙与丙都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进行乙、丙过程的场所相同。都是细胞质基质,B正确;C、乳酸菌能进行乙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过程,C正确;D、乙、丙都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过程不释放能量,D错误。故选:D。1、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2、分析题图:甲为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乙与丙都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无氧呼吸的过程及意义,要求考生识记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场所及产物,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答案】D【解析】解:A、酵母菌酿酒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因此酵母菌酿酒时,应使用密闭装置,A正确;B、排水晒田可避免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或乳酸,B正确;C、种子晒干可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正确;D、用松软透气纱布包扎伤口,以免厌氧菌在伤口深处大量繁殖,D错误。故选:D。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纽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波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餐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避免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避免肌肉酸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呼吸的基础知识,理解细胞呼吸原理的相关应用,并能结合生产实践,解释自然界或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答案】C【解析】解: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A正确;B、②是02,可用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B正确;C、③是三碳化合物,光照减弱导致NADPH和ATP合成减少,进而导致C3的还原减弱,三碳化合物的消耗减少,短时间内CO2固定不变,因此C3含量增多,C错误;D、④是ATP,其特殊化学键含有较多的能量,D正确。故选:C。分析图形:①能吸收光能,为光合色素,②是水光解产生的氧气,③是CO2和c5固定形成的C3,④是光反应产生的ATP。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答案】D【解析】解:A、a点时,无光照,向日葵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正确;B、b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向日葵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正确;C、c点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叶肉细胞线粒体消耗的02来自叶绿体,C正确;D、d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向日葵光合作用的因素,D错误。故选:D。1、分析图形:图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点时达到光饱和点,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水分、CO2浓度、光照强度。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掌握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过程;识记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能正确分析相关曲线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答案】A【解析】解:A、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32条染色单体,A错误;B、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B正确;C、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32个核DNA分子,C正确;D、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新的细胞壁,D正确。故选:A。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答案】B【解析】解:A、蛙受精卵通过无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A正确;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C、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C正确;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叫程序性死亡或编程序死亡,D正确。故选:B。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答案】CD【解析】解:A、蔗糖属于非还原糖,A错误;B、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进行水浴加热,还原糖鉴定时需要水浴加热,B错误;C、葡萄糖具有还原性,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C正确;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正确。故选:CD。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III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鉴定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操作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答案】BD【解析】解:A、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故内膜面积较外膜大,A正确;B、CO2固定属于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错误;C、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C正确;D、由卡尔文循环可知,叶绿体内C的转移途径:CO2fC3f(CH2O),D错误。故选:BD。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产生ATP和NADPH;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其中C3的还原需用到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本题的是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发生的场所,对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答案】BCD【解析】解:A、嗜盐菌是原核生物,无核膜,A正确;B、嗜盐菌含有细胞壁,将嗜盐菌置于清水中不会吸水涨破,B错误;C、嗜盐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错误;D、嗜盐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其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中,D错误。故选:BCD。由“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长的细菌”可知,该菌是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等其他的细胞器。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答案】BC【解析】解:A、叶绿体中色素具有脂溶性,可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但不能用于分离,用于分离色素的溶剂是层析液,A错误;B、在研磨绿叶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破坏,B正确;C、分离色素时未重复画线会导致滤液细线中色素含量少,色素带颜色浅,C正确;D、滤液细线上的色素能溶于层析液,当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会影响色素的层析,D错误。故选:BC。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第PAGE\*MERGEFORMAT#页,共23页第PAGE\*MERGEFORMAT#页,共23页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操作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答案】BD【解析】解:A、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A错误;B、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C、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着丝点分裂的后期,C错误;D、核DNA含量的加倍发生在间期DNA复制后,D正确。故选:BD。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R[【答案】氨基酸一|一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磷脂、HATP、ADP等脱氧核糖、胸腺嘧啶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解析】解:(1)根据分析可知,物质b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通式为I-)-。从氨基酸的角度分析,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可构H成不同结构的蛋白质。(2)A为DNA、D为RNA,a是核苷酸,其组成元素均为C、H、O、N、P,与物质a的元素组成相同的物质还有ATP和磷脂,其组成元素也均为C、H、O、N、P。从化学组成上分析,与D(RNA)相比,A(DNA)特有碱基是T,特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3)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前期染色质螺旋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故答案为:[(1)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H(2)磷脂、ATP、ADP等脱氧核糖、胸腺嘧啶(3)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分析题图: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也含有少量RNA,DNA、RNA和蛋白质都属于生物大分子,其中DNA的组成元素为C、H、0、N、P,与DNA有相同元素组成的生物大分子还有RNA;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C、H、0、N。故图中A为DNA;B为蛋白质;D为RNA;a是核苷酸;①是N、P元素;b是氨基酸,②是N元素。本题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染色体的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答案】磷脂和蛋白质④⑤⑥选择透过性不同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胞吐②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解析】解:(1)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④是线粒体,⑤是叶绿体,⑥细胞核(核膜具有双层膜)。(2)生物膜的生理特性是选择透过性;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不同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从而使其功能不同。(3)分泌蛋白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内质网形成小泡包裹蛋白质转动至高尔基体和其融合,然后高尔基体又以小泡形式转运至细胞膜和细胞膜融合,在此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少,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加,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前后基本不变(先增加后减少),故图中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不变的是②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具体功能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第PAGE\*MERGEFORMAT#页,共23页第PAGE\*MERGEFORMAT#页,共23页故答案为:脂质(或磷脂)和蛋白质④⑤⑥选择透过性不同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胞吐②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肽链,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2、由图分析可知,①是核糖体,②是高尔基体,③是内质网,④是线粒体,⑤是叶绿体,⑥细胞核。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完成试题解答。【答案】不能线粒体膜上缺乏运输葡萄糖的载体O2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①②④①②以热能形式散失【解析】解:(1)由于线粒体膜上缺乏运输葡萄糖的载体,因此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内氧化分解,葡萄糖分解形成的丙酮酸能进入线粒体内被彻底氧化分解。过程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第二阶段是丙酮酸与水生成[H]和二氧化碳。第三阶段是前两个阶段生成的[H]和水结合,形成水,故所得产物H2O中,氧来自氧气。②中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③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能发生①②过程,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能发生④过程。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释放能量,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释放能量,①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③、④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故在过程①〜④中,能够释放能量的有①②,这些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故答案为:不能线粒体膜上缺乏运输葡萄糖的载体O2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①②④①②以热能形式散失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③、①④是2种无氧呼吸方式,①②是有氧呼吸方式;①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③、④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氧呼吸和两种无氧呼吸的详细过程,进而分析和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呼吸作用类型,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答题。【答案】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淀粉和淀粉酶混合前就达到预设的温度确保在相应的温度下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25〜45°C淀粉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活性降低在25〜45C之间缩小温度梯度,重复上述实验【解析】解:(1)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所以淀粉酶能够加快淀粉的水解。第二步中,将5组试管先置于相应水浴中保温的目的是使淀粉和淀粉酶混合前就达到预设的温度。第三步中,将每支试管置于相应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的目的是确保在相应的温度下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由于只有第3组为棕黄色,说明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介于25〜45C之间;高温能破坏淀粉酶的空间结构,使其活性降低,所以高于该范围反应速率减慢。若探究其最适温度,应进一步进行的操作是在25〜45C之间缩小温度梯度,重复上述实验。故答案为: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淀粉和淀粉酶混合前就达到预设的温度确保在相应的温度下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25〜45C淀粉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活性降低在25〜45C之间缩小温度梯度,重复上述实验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4、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是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是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本题结合探究某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考查酶的特性和外界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的知识,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和特性,明确外界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掌握生物实验的原则和是解题的关键.【答案】有细胞壁、无中心体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0着丝粒的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经解离后细胞已死亡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相对独立进行的【解析】解:(1)图示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为高等植物细胞。(2)图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3)图乙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不含染色单体;该细胞内着丝粒的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由于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观察不到染色体的移动情况;在同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其原因是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相对独立进行的。故答案为:(1)有细胞壁、无中心体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0着丝粒的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经解离后细胞已死亡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相对独立进行的分析题图:甲图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有丝分裂中期;乙图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
本文档为【2021-2022学年安徽省A10联盟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