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我国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实施指南

我国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实施指南

2022-03-03 3页 doc 34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蝴蝶的眼泪

暂无简介

举报
我国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实施指南我国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实施指南【颁布部门】财政部【法规文号】财金〔2007〕23号【颁布日期】2007-03-30【实施日期】2007-03-30【是否有效】有效【效力级别】规范性文件【批准部门】【批准日期】【失效日期】【全文】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企业财务规那么--实施指南»的通知财金〔2007〕23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打算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打算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各中央治理金融企业:...
我国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实施指南
我国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实施指南【颁布部门】财政部【法规文号】财金〔2007〕23号【颁布日期】2007-03-30【实施日期】2007-03-30【是否有效】有效【效力级别】规范性文件【批准部门】【批准日期】【失效日期】【全文】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企业财务规那么--实施指南»的财金〔2007〕23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打算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打算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各中央治理金融企业:  为贯彻落实«金融企业财务规那么»〔财政部令第42号〕,实现新旧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的充分衔接,我部制定了«金融企业财务规那么--实施指南»,现予印发,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各有关部门、金融企业应当认真组织实施«金融企业财务规那么»〔财政部令第42号〕及«金融企业财务规那么--实施指南»,财政部文件结合具体情形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各金融企业还应当按照«金融企业财务规那么»〔财政部令第42号〕的规定健全内部财务治理制度,确保新旧财务制度顺利转换。执行中如有问,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金融企业财务规那么--实施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七年三月三十日附件:金融企业财务规那么--实施指南  一、«金融企业财务规那么»的适用范畴«金融企业财务规那么»〔财政部令第42号,以下简称«规那么»〕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金融控股公司、担保公司,都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以下简称金融企业〕适用本规那么。其他金融企业参照本规那么执行。〝  〔一〕关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国有独资公司或者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国有控股企业是指国有资本占实收资本50%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国有资本占实收资本的比例尽管不足50%,但国有资本投资者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阻碍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国有资本占实收资本的比例尽管不足50%,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国有资本投资者能够实际支配金融企业行为的金融企业。  〔二〕关于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是指执行业务需要取得金融监管部门授予的金融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包括执业需取得银行业务许可证的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治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财务公司等;执业需取得证券业务许可证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和基金治理公司等;执业需取得保险业务许可证的各类保险公司等。金融控股公司、担保公司目前尚未明确其金融业的性质,但本质上属于金融企业。因此,这两类公司也适用«规那么»。金融监管部门所属的从事相关金融业务的企业也纳入金融企业的范畴。  〔三〕关于其他金融企业。其他金融企业是指外资金融企业和民营金融企业等。  二、金融企业财务治理的差不多特点«规那么»第3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当依照本规那么的规定,以及自身进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治理制度,设置财务治理职能部门,配备专业财务治理人员,综合运用规划、推测、打算、预算、操纵、监督、考核、评判和分析等方法,筹集资金,营运资产,操纵成本,分配收益,配置资源,反映经营状况,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实现连续经营和价值最大化。〝  〔一〕关于财务治理的差不多要求。  1.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治理制度。包括金融企业差不多的财务制度以及关于资金治理、资产治理、成本治理、费用治理、营业外收支治理、收入治理等方面的内部规定和方法。  2.设置财务治理职能部门。为归口治理财务事项,便于分清职责,金融企业应当设置财务治理职能部门,具体履行金融企业经营者的财务治理职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3.配备专业财务治理人员。从事金融企业财务治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是熟悉财务、会计知识的专业人员,并具有会计从业资格。  〔二〕关于财务治理的差不多方法。财务治理的差不多方法包括规划、推测、打算、预算、操纵、监督、考核、评判和分析等,这是区分财务治理与会计治理的差不多标志之一。  〔三〕关于财务治理的差不多要素。«规那么»将财务治理的要素归纳为风险防控、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操纵、收益分配、信息治理等六个方面,并逐一提出规范性要求。  三、财务治理工作的管辖和登记«规那么»第4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依法指导、治理和监督本级金融企业的财务治理工作。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应当在规定职责范畴内依法履行指导、治理和监督金融企业财务治理工作的职责。金融企业在完成工商登记后30日内,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设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验资证明、章程等文件的复印件。金融企业发生分立、合并、设立分支机构,以及要紧工商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在依法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后30日内,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有关的变更文件复印件。〝  〔一〕关于财务治理工作的管辖。财政部门对金融企业财务治理工作的管辖总体上按照出资关系区分:国务院及其部门、直属机构出资金融企业的财务治理工作,由财政部直截了当负责;省、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金融企业的财务治理工作,相应分别由省、市、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不同级次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均出资金融企业的财务治理工作,已明确的,按规定办理,未明确的,由出资额相对多的一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没有出资,或者出资额不致其占控股地位的金融企业,按照相应的行政治理级次确定金融企业财务治理工作的管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派出机构是指,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打算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按照财政部的授权,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应当在规定职责范畴内依法履行指导、治理和监督金融企业财务治理工作的职责。  〔二〕关于财务登记。金融企业到财政部门进行财务登记是为了便于财政部门把握金融企业的差不多情形,其性质是备案登记,而非核准登记。本条中〝分支机构〝是指直属金融企业总部的独立核算的经营单位。本条〝要紧工商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是指金融企业的名称、法人代表、注册地、注册资本、经营范畴等发生变更。  四、关于金融企业投资者财务治理职权的规定«规那么»第7条规定:〝金融企业的投资者〔以下简称投资者〕一样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或其他形式的治理机构行使财务治理职权〝;〝投资者能够通过制度规范、章程约定等方式,将投资者财务治理职权全部或部分授予经营者〝;〝金融企业按规定能够向其控股的企业委派或举荐财务总监〝。  〔一〕关于财务治理职权的行使。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金融企业投资者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拥有决定内部治理制度、决定部门设置、决定重大财务事项、决定聘任或解聘财务负责人、决定聘用或解聘社会中介机构的权力。差不多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的金融企业,由投资者依法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行使以上职权;尚未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的金融企业,国家财政部门作为金融企业的投资者,按国家现行有关文件的规定,将财务治理职权全部或部分授予经营者。经营者通过行长办公会或总裁办公会、总经理办公会等形式行使财务治理职权。其他尚未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的金融企业,投资者通过理事会等其他形式的治理机构行使财务治理职权。  〔二〕关于财务总监的规定。金融企业要积极探究财务总监委派制,对分支机构委派财务总监,充分发挥财务总监在强化财务治理和财务监督中的职能作用。  五、关于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充足率等方面的要求«规那么»第10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建立规范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保持业务规模与资本规模相适应,在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等方面满足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条所称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要紧包括: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从事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小于100%。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净资本与负债的比例不得低于8%。从事信托投资业务的金融企业,其固有财产对同一借款人及其关系人的授信及投资余额不得超过自身资本净额的10%;对全部关系人的授信及投资余额不得超过自身资本净额的50%。主营担保业务的企业,对单个客户提供的担保责任金额最高不得超过自身实收资本的10%;担保责任总额一样不超过自身实收资本的5倍,最高不得超过10倍。从事金融租赁业务的金融企业,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资本总额的100%;资本总额不得低于风险资产总额的10%。属于财务公司性质的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资本总额的100%。  六、关于金融企业支付能力的要求«规那么»第11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当按照保证相关各方利益、保证支付能力、实现连续经营的原那么,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操纵资产负债比例,足额提留用于清偿债务的资金。〝本条所称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紧包括:从事银行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规定交存存款预备金,留足备付金。从事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注册资本的20%提取资本保证金,存入指定的银行,除金融企业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不得动用。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净资产与负债的比例不得低于20%。主营担保业务的企业,应按注册资本的10%提取资本保证金,存入指定的银行,除金融企业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不得挪作他用。从事金融租赁业务的金融企业,对同一承租人的租赁加贷款融资余额最高不得超过资本总额的15%;对承租人提供的流淌资金贷款不得超过租赁金额的60%;租赁资产〔含托付租赁、转租赁资产〕比重不得低于总资产的60%。属于财务公司性质的金融企业,应按规定交存存款预备金。  七、关于金融企业受托业务风险治理的要求«规那么»第16条规定:〝金融企业依法受托发放贷款、经营衍生产品、进行证券期货交易、买卖黄金、治理资产以及开展其他业务,应当与自营业务分开治理,按照合同约定分配收益、承担责任,不得挪用客户资金,不得转嫁经营风险。〝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必须将经纪业务与自营业务分开办理,不得混合操作;同意证券买卖的托付,应依照托付书载明的内容,按交易规那么代理买卖证券,如实进行交易记录。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金融企业,应在指定结算银行开立客户保证金账户专门存放客户保证金,与自有资金分户存放。从事信托投资业务的金融企业,应将信托财产与其固有财产分别治理、分别记账,并将不同托付人的信托财产分别治理、分别记账。主营担保业务的企业,应为受托运作的担保基金设立专门账户,并将担保基金业务与自身业务分开治理、核算。从事基金治理业务的金融企业,自身资产与基金资产、不同基金的资产和其他托付资产要实行独立运作,分别核算。从事金融租赁业务的金融企业,应对受托经营的托付租赁财产和作为转租人经营的转租赁财产单独建账,分别治理。从事保险资产治理业务的金融企业,受托治理资产应独立于自有资产分开治理、核算。  八、关于金融企业担保业务风险治理的要求«规那么»第17条规定:〝金融企业对外提供担保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依照被担保对象的资信及偿付能力,采取相应的风险操纵措施,并设立备查账簿登记,及时跟踪监督。〝金融企业对外提供担保要在充分评判被担保对象的资信及偿付能力的基础上;对已提供的担保,金融企业要采取相应的风险操纵措施,规范操作规程,明确执行权限,操纵担保范畴,严格办理担保涉及的资产手续,落实相关责任,实行跟踪监督。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不得为其投资者或投资者的关联人提供担保。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金融企业,不得对外提供担保。从事信托投资业务的金融企业,以固有财产提供担保或拆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注册资本。从事金融租赁业务的金融企业,对外担保余额不得超过资本总额的200%。属于财务公司性质的金融企业,担保余额不得高于资本总额。  九、关于金融企业社会保险费用治理的要求«规那么»第38条规定:〝金融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职工缴纳的差不多医疗保险、差不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用,应当据实列入成本〔费用〕。参加差不多医疗保险、差不多养老保险且按时足额缴费的金融企业,具有连续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的,能够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制度,相关费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支。〝  〔一〕关于职工福利费。«规那么»实施后,金融企业不再计提职工福利费,金融企业按规定发生的职工福利支出,直截了当在成本〔费用〕中据实列支。金融企业2007年差不多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截至2006年12月31日,金融企业应对职工福利费账面余额区别以下情形处理:1.余额为赤字的金融企业,应当将职工福利费余额转入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润显现负数的,依次以任意盈余公积金和法定盈余公积金补偿,仍不足补偿的,以2007年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补偿。2.余额为结余、执行新企业会计准那么的金融企业,应当将职工福利费余额全部转入应对职工薪酬〔职工福利〕;未执行新企业会计准那么的金融企业,应当将职工福利费余额全部转入应对职工工资〔职工福利〕。关于应对职工福利费的结余,金融企业应当遵循职工福利费用于职工集体福利的差不多规定,逐步消化,可用于支付往常年度欠缴的差不多医疗保险、差不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用,也可依照形势进展综合考虑职工福利打算,按照内部议事规那么,经投资者决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费用,或支付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等其他职工福利方面的支出。  〔二〕关于企业年金。金融企业不再计提职工福利费,年金的列支渠道如下:参加差不多养老保险且按时足额缴费的金融企业,依照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年金制度,所需费用在冲减职工福利费结余后,作为社会保险费直截了当列入成本〔费用〕,但金融企业每年列支成本〔费用〕的年金费用不得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4%。  十、关于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规定«规那么»第39条规定:〝金融企业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的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工会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拨交工会使用。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用于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一〕关于工会经费。金融企业工会经费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计提,拨交工会使用。  〔二〕关于职工教育经费。金融企业可按照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2.5%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金融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必须专款专用,面向全体职工开展教育培训,专门是要加强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金融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列支范畴按有关规定办理。金融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当由个人承担,不得挤占金融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关于金融企业高层治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应当从其他治理费用中支出,不得挤占日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  十一、关于金融企业利润分配的规定«规那么»第44条规定:〝金融企业本年实现净利润〔减补偿亏损,下同〕,应当按照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一样〔风险〕预备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顺序进行分配。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关于一样预备金的提取。从事银行业务的金融企业,应于每年年度终了依照承担风险和缺失的资产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一样预备金,用于补偿尚未识别的可能性缺失。一样预备金的计提比例由金融企业综合考虑其所面临的风险状况等因素确定,原那么上一样预备金余额不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从事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总预备金,用于巨灾风险的补偿,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交易风险预备金,用于补偿证券交易的缺失,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风险预备金,用于风险的补偿,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从事信托投资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5%提取信托赔偿预备金,用于补偿亏损,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信托赔偿预备金累计总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20%时,可不再提取。主营担保业务的企业,应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一样风险预备金,用于补偿亏损,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从事基金治理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1%提取风险预备金,用于补偿亏损,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从事金融租赁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1%提取一样风险预备金,用于补偿亏损,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属于财务公司性质的金融企业,应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1%提取一样风险预备金,用于补偿亏损,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  〔二〕关于公益金余额的处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金融企业进行利润分配不再提取公益金。金融企业对公益金结余,转作法定盈余公积金治理使用;公益金赤字,依次以任意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往常年度未分配利润补偿,仍有赤字的,结转未分配利润账户,用以后年度实现的税后利润补偿。金融企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后,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盈余公积金不得列支相关支出。金融企业原属于公益金使用范畴的内设职工食堂、医务室等集体福利机构所需固定资产购建支出,应当严格履行内部财务治理制度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审批,并按照金融企业经营资产的相关治理制度执行。  十二、关于金融企业财务信息的报送要求«规那么»第57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财政部的统一要求编制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并通过内部审核,在规定期限内向财政部门以及其他与金融企业有关的使用者报送,不得拒绝、拖延财务信息的披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制作。本规那么所称〝财务信息〝是指,金融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关于金融企业经济活动的分析、总结、评判和考核等内容的报告。实行集团化治理的金融企业,应当先向集团公司〔或控股母公司〕报送财务信息,再由集团公司〔或控股公司〕向财政部门报送。  十三、关于本规那么生效及其他制度废止的规定«规那么»第65条规定:〝本规那么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93〕财商字第11号]、«保险公司财务制度»〔财债字[1999]8号〕、«证券公司财务制度»〔财债字[1999]215号〕、«金融资产治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财金[2000]17号〕同时废止。〝«规那么»公布后,财政部往常印发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93〕财商字第11号]等即行废止。目前施行的«关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的规定»〔财商字[1997]43号〕、«国家政策性银行财务治理规定»〔财商字[1997]491号〕、«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财务治理方法»〔财金[2003]63号〕等暂不废止。今后,财政部将以«规那么»为依据,在金融企业财务评判治理、财务信息治理、财务风险操纵、社会审计和资产评估治理等方面,依照现实需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治理方法。金融企业财务规那么〔财政部令2006年第42号〕第一章 总  那么  第一条 为了加强金融企业财务治理,规范金融企业财务行为,促进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防范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爱护金融企业及其相关方合法权益,爱护社会经济秩序,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相关规定,制定本规那么。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金融控股公司、担保公司,都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以下简称金融企业〕适用本规那么。  其他金融企业参照本规那么执行。  第三条 金融企业应当依照本规那么的规定,以及自身进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治理制度,设置财务治理职能部门,配备专业财务治理人员,综合运用规划、推测、打算、预算、操纵、监督、考核、评判和分析等方法,筹集资金,营运资产,操纵成本,分配收益,配置资源,反映经营状况,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实现连续经营和价值最大化。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依法指导、治理和监督本级金融企业的财务治理工作。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应当在规定职责范畴内依法履行指导、治理和监督金融企业财务治理工作的职责。  金融企业在完成工商登记后30日内,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设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验资证明、章程等文件的复印件。  金融企业发生分立、合并、设立分支机构,以及要紧工商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在依法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后30日内,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有关的变更文件复印件。  第五条 金融企业应当依法纳税。金融企业财务处理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一致的,纳税时应当依法进行调整。第二章 职责、职权  第六条 财政部门履行以下财务治理职责:  〔一〕监督金融企业执行本规那么以及其他的财务治理规定,指导、督促金融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治理制度;  〔二〕指导、督促金融企业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操纵体系,监测金融企业财务风险及其营运状况,监督金融企业的财务行为;  〔三〕加强金融企业财务信息治理,实施金融企业财务评判;  〔四〕监督金融企业同意社会审计和资产评估;  〔五〕制定并实施促进金融企业改革和进展的财政、财务政策,组织金融企业财务治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六〕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财务治理职责。  第七条 金融企业的投资者〔以下简称投资者〕一样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治理机构行使以下财务治理职权:  〔一〕执行并督促经营者执行国家有关金融企业财务治理的规定;  〔二〕决定内部财务治理制度,明确经营者的财务治理权限;  〔三〕决定财务治理职能部门的设置;  〔四〕决定财务打算和财务预算,决定筹资、投资、处置重大资产、依法提供除主营担保业务范畴以外的担保、捐赠、重组、经营者酬劳、利润分配等重大财务事项;  〔五〕对经营者实施财务监督和财务考核,决定聘任或者解聘财务负责人;  〔六〕决定聘用或者解聘承办社会审计和资产评估等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  〔七〕按照章程的规定,行使其他财务治理职权。  投资者能够通过制度规范、章程约定等方式,将投资者财务治理职权全部或者部分授予经营者。  金融企业按规定能够向其控股的企业委派或者举荐财务总监。  第八条 金融企业的经营者〔以下简称经营者〕按照规定行使以下财务治理职权:  〔一〕执行国家有关金融企业财务治理的规定;  〔二〕拟订内部财务治理制度,经投资者议定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并具体组织实施;  〔三〕组织财务推测,编制财务打算和财务预算草案,实施财务操纵、分析和考核;  〔四〕组织实施筹资、投资、处置重大资产、担保、捐赠、重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治理;  〔五〕组织财务事项审批;  〔六〕组织缴纳税金、规费;  〔七〕执行国家有关职工劳动酬劳和劳动爱护的规定,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保证职工合法权益;  〔八〕归集财务信息,依法组织编制和报送财务会计报告;  〔九〕提请聘任或者解聘财务负责人;  〔十〕配合有关机构依法实施的审计、评估和监督检查;  〔十一〕按照章程的规定,以及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的要求,行使其他财务治理职权。第三章 财务风险  第九条 金融企业应当依照本规那么的规定,以及内部财务治理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包括识别、计量、监测和操纵等内容的财务风险操纵体系,明确财务风险治理的权限、程序、应急方案和具体措施,以及财务风险形成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第十条 金融企业应当建立规范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保持业务规模与资本规模相适应,在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等方面满足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从事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规定的数额;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净资本负债率应满足规定的数额要求。  第十一条 金融企业应当按照保证相关各方利益、保证支付能力、实现连续经营的原那么,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操纵资产负债比例,足额提留用于清偿债务的资金。  从事银行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规定交存存款预备金,留足备付金;从事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注册资本的20%提取资本保证金,存入指定银行,除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不得动用;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负债与净资产的比例应满足规定的数额要求。  第十二条 金融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终对各类资产进行评判,并逐步实现动态评判,按照规定进行风险分类,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提资产减值预备。  金融企业对计提减值预备的资产,应当落实监管责任。对能够收回或者连续使用的,应当收回或者使用;对差不多缺失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核销;对差不多核销的,应当实行账销案存治理。  第十三条 金融企业应当及时分析市场利率、汇率波动情形,估量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减少利率、汇率风险缺失。  第十四条 金融企业发生关联交易,必须履行规定的程序,并按照规定操纵总量和规模,遵循公布、公平、公平的原那么,确定并及时结算资源、劳务或者义务的价款,不得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躲避税收。  第十五条 金融企业托付其他机构理财或者从事其他业务,应当进行风险评估,依法签订书面合同,明确业务授权和具体操作程序,定期对账,制定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金融企业托付其他机构理财或者从事其他业务,投入的资金不得阻碍主营业务的开展,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账内核算。  第十六条 金融企业依法受托发放贷款、经营衍生产品、进行证券期货交易、买卖黄金、治理资产以及开展其他业务,应当与自营业务分开治理,按照合同约定分配收益、承担责任,不得挪用客户资金,不得转嫁经营风险。  第十七条 金融企业对外提供担保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依照被担保对象的资信及偿债能力,采取相应的风险操纵措施,并设立备查账簿登记,及时跟踪监督。  金融企业提供除主营担保业务范畴以外的担保,应当由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议;为金融企业投资者或者实际操纵人提供担保的,应当由股东〔大〕会决议。  第十八条 金融企业应当依照资本规模操纵表外业务总量。  金融企业应当按照风险程度对表外业务进行授权,并严格按照授权执行,禁止违规操作。  金融企业应当及时、完整记录所有表外业务,跟踪检查表外业务变动情形,估量可能发生的缺失,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披露。  第十九条 金融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拨付与分支机构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营运资金,并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金融企业应当对分支机构实行统一核算,统一调度资金,分级治理的财务治理制度。条件具备的,能够实行统一核算,统一调度资金,业务单元制治理的财务治理制度。  金融企业应当加强对分支机构的财务监管,关注资金专门变动,监督并跟踪分析分支机构财务指标的情形,督促境外分支机构遵守所在国家〔地区〕关于金融企业财务治理的规定。第四章 资金筹集  第二十条 金融企业筹集资本金,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资本金治理的规定,依照进展战略和经营规划拟定筹资方案,履行规定的程序。  金融企业在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承诺的范畴内,能够同意货币出资,也能够同意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能够用货币估价并能够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出资,或者采取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本金。  金融企业同意非货币财产出资,应当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约定的价值计价;采取发行股票方式筹集的资本金,按照股票面值计价。  金融企业筹集资本金,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办理工商登记后,应当向投资者出具出资证明书。  第二十一条 金融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在连续经营期间,投资者除依法进行转让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抽走。  金融企业在筹集资本金活动中,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资本金的差额〔包括发行股票的溢价净收入〕,计入资本公积。  经投资者决议后,资本公积用于转增资本金。  第二十二条 金融企业以借款、吸取存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向人民银行再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明确筹资目的,考虑资金需求和债务风险,签订书面合同,不得擅自提高或者变相提高利率以及付费,并应适时合理调整负债结构,降低筹资成本。  第二十三条 金融企业取得国家投资、财政补助等财政资金,区分以下情形处理:  〔一〕属于国家直截了当投资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金或者资本公积;  〔二〕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者资本金。国家拨款时对权属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  〔三〕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作为收益处理;  〔四〕属于补偿亏损、救助缺失或者其他用途的,作为收益处理;  〔五〕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作为负债治理。第五章 资产营运  第二十四条 金融企业应当统一治理资金账户,明确资金调度的条件、权限和程序。调度资金应当按照内部财务治理制度,依据有效合同和合法凭证办理手续,不得私存私放资金。  向境外调度资金必须符合国家外汇治理的有关规定,并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第二十五条 金融企业治理库存现金、库存金银、存放中央银行与同业的款项,以及其他形式的现金资产,应当满足流淌性要求,并操纵现金资产总量。  第二十六条 金融企业应当按照内部财务治理制度对合同进行财务审核,跟踪履约情形,明确债权,制定收账政策,及时清收应收款项。  第二十七条 金融企业在法律、法规承诺的范畴内,经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议,能够用货币对外投资,也能够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能够用货币估价并能够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对外投资,但不得以国家授予的特许经营权对外投资。  用非货币财产对外投资的,应当聘请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按评估确认后的价值计价。  对外投资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投资权益,按照内部财务治理制度规定的程序支付投资款项,所需资金纳入财务预算治理,不得在成本费用或者营业外支出中列支,并及时监控和考核投资项目的效益,落实项目决策者和实施者的责任。  向境外投资的,应当符合国家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外汇治理等相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 金融企业收取、保管和处置抵债资产,应当按照内部财务治理制度规定的工作程序办理。  收取抵债资产应当按照规定确定接收价格,核实产权。  保管抵债资产应当按照安全、完整、有效的原那么,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定期检查、账实核对。  处置抵债资产应当按照公布、透亮的原那么,聘请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作价。一样采纳公布拍卖的方式进行处置。采纳其他方式的,应当引入竞争机制选择抵债资产买受人。  抵债资产不得转为自用。因客观条件需要转为自用的,应当履行规定的程序后,纳入相应的资产进行治理。  第二十九条 金融企业应当按照内部财务治理制度规定,定期清查核实各类固定资产,落实使用和治理责任。  购建重要固定资产、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并落实决策和执行责任。  固定资产折旧能够依据产业进展态势和技术进步的要求,结合固定资产经济寿命及其使用状况,确定折旧年限,选用折旧方法,按季〔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一经选用,一样不得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经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议后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披露变更理由的,应当及时披露。  已交付使用而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在建工程项目,应当比照固定资产进行治理。  金融企业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之和占净资产的比重,从事银行业务的最高不得超过40%,从事保险及其他非银行业务的最高不得超过50%。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 金融企业通过自创、购买、同意投资等方式取得的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及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应当依法明确权属,落实经营和治理责任。  变更无形资产权属时应当进行评估,并签订书面合同。  第三十一条 金融企业发生的资产缺失,包括信贷资产缺失、坏账缺失、投资缺失、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缺失等,应当及时核实,查清责任,追偿缺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金融企业以出售、出租、抵押、置换、报废等方式处置资产,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相应程序。  处置主营业务所用资产,涉及业务调整或者资产重组的,应当依照进展战略和经营规划,制订业务调整或者资产重组方案,履行规定的程序后执行。  金融企业对外捐赠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捐赠的范畴和条件,落实执行责任,严格办理捐赠资产的交接手续。第六章 成本、费用  第三十二条 金融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内部财务治理制度,强化成本费用预算约束,实行成本费用全员治理和全过程操纵。  金融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纳入账内核算,不得违反规定进行调整。  第三十三条 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经营有关的支出,包括各项利息支出〔含贴息〕扣除承诺资本化的部分、手续费支出、佣金支出、业务给付支出、业务赔款支出、爱护〔保证、保险〕基金支出、应计入损益的各种预备金和其他有关支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十四条 金融企业的成本核算,应当严格区分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成本支出与营业外支出的界限、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金融企业的成本核算,应当以季〔月〕、年为运算期。同一运算期内,核算成本和营业收入的起止日期、运算范畴和口径应当一致。  第三十五条 金融企业应当注重费用支出与经济效益的配比,实行费用支出的归口、分级治理和预算操纵,确定必要的费用支出范畴、标准和报销审批程序。  除国家规定的专用账户外,金融企业每一独立核算单位分币种只能设立一个费用存款专户,除税金及附加、折旧、资产摊销、预备金和坏账缺失以外的各项费用,应当从费用专户中开支。  金融企业应当强化费用支出约束,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通讯费、修理费、出国经费、董事会经费、捐赠等实行重点监控。  金融企业的业务宣传费、托付代办手续费、防预费、业务招待费一律按规定据实列支,不得预提。  第三十六条 金融企业技术研发和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所需经费应当纳入财务预算,形成的资产应当纳入相应的资产进行治理。  第三十七条 金融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核定和计发职工薪酬。  金融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经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议,能够对经营者、核心技术人员和核心治理人员实行与其他职工不同的薪酬方法。  金融企业经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议,能够在工资打算中安排一定数额,对研发核心技术、促进安全营运、开拓市场等作出突出奉献的职工给予奖励。  第三十八条 金融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职工缴纳的差不多医疗保险、差不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用,应当据实列入成本〔费用〕。  参加差不多医疗保险、差不多养老保险且按时足额缴费的金融企业,具有连续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的,能够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制度,相关费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支。  第三十九条 金融企业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的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工会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拨交工会使用。  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用于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第四十条 金融企业应当依法缴纳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使用或者占用国有资源的费用等。  金融企业有权拒绝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或者超过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范畴和标准的收费。  第四十一条 金融企业依照经营情形支付必要的佣金、手续费等支出,应当签订合同,明确支出标准和执行责任。除对个人代理人外,不得以现金支付。第七章 收益、分配  第四十二条 金融企业经营业务范畴内的各项收入和其他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登记、核算,不得存放其他单位,或者以任何理由坐支。  投资者、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履行本单位职务所得收入,包括业务收入以及对方给予的佣金、手续费等,全部属于金融企业,应当纳入账内核算,不得隐匿、转移、私存私放、坐支或者擅自用于职工福利。  第四十三条 金融企业发生年度亏损的,能够用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补偿;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不足以补偿的,能够逐年连续补偿;连续补偿期超过法定税前补偿期限的,能够用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补偿。  第四十四条 金融企业本年实现净利润〔减补偿亏损,下同〕,应当按照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一样〔风险〕预备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顺序进行分配。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本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从事银行业务的,应当于每年年终依照承担风险和缺失的资产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一样预备金,用于补偿尚未识别的可能性缺失;从事其他业务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本年实现净利润中提取风险预备金,用于补偿风险缺失。  往常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并入本年实现净利润向投资者分配。其中,股份按照以下顺序分配:  〔一〕支付优先股股利;  〔二〕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三〕支付一般股股利;  〔四〕转作资本〔股本〕。  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充足率、净资本负债率未达到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标准的,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任意盈余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者股东〔大〕会决议提取和使用。  经股东〔大〕会决议,金融企业能够用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补偿亏损或者转增资本。法定盈余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金融企业注册资本的25%。  第四十五条 金融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股东〔大〕会决议,能够对经营者和核心技术人员、核心治理人员实行股权鼓舞。  经营者及其他职工以劳动、技术、治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分配方法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经股东〔大〕会决议后,区别以下情形处理:  〔一〕取得股权的,与其他投资者一同分配利润;  〔二〕没有取得股权的,在相关业务实现的利润限额和分配标准内,从当期费用中列支。第八章 重组、清算  第四十六条 金融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能够通过分立、合并等方式进行重组。  实施重组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履行规定程序,组织开展财产清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组织与债权人协商,制订债务处置或者承继、股权设置、资本重组的实施方案。  第四十七条 金融企业分立,应当按照资产相关性或者业务相关性原那么分割财产、承担债务,并明确分立后的产权关系。  对不能分割的财产,在评估的基础上,经各方协商,由拥有财产的一方给予其他方经济补偿。  第四十八条 金融企业合并,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金融企业或者新设的金融企业承继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并明确合并后的产权关系。  金融企业合并净资产超出注册资本的部分,作为资本公积;少于注册资本的部分,应当变更注册资本或者由投资者补足出资。  对资不抵债金融企业以承担债务方式合并的,合并方应当采取重整措施,按照合并方案履行偿债义务。  第四十九条 金融企业实行托管经营,应当签订托管经营合同,明确被托管企业的财务状况、托管经营目标、托管财产处置权限以及收益分配方法等,并落实财务监管责任。  受托金融企业应当依照托管经营合同制定相关方案,重组托管金融企业的财产与债务、调整业务、安置职工。  托管经营合同没有约定且未经托管金融企业股东〔大〕会同意,受托金融企业不得擅自改组、改制、转让托管金融企业,不得非法转移托管金融企业的财产和业务,不得以托管金融企业名义或者以托管财产对外担保。  第五十条 金融企业进行重组时,对已占用的国有划拨土地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估,履行相关手续后,区别以下情形处理:  〔一〕连续采取划拨方式的,能够不纳入资产治理,但应当明确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并按规定用途使用,设立备查账簿登记;  〔二〕采取作价入股方式的,将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转作国家资本,形成的国有股权由重组前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或者财政部门确认的单位持有;  〔三〕采取出让方式的,由金融企业购买土地使用权,支付出让费用;  〔四〕采取租赁方式的,由金融企业租赁使用,租金水平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确定,并在租赁合同中约定。  金融企业进行重组时,对已占用的特许经营权等国有资源,依法能够转让的,比照前款处理。  第五十一条 金融企业重组过程中,对拖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欠缴的差不多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等,应当以金融企业现有资产优先清偿。  第五十二条 金融企业被责令关闭、依法破产或者经营期限届满终止经营或者解散的,应当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金融企业章程的规定实施清算。  金融企业自愿清算的,由金融企业股东〔大〕会决议后执行。  金融企业依法进行清算,应当对非货币财产进行资产评估。  第五十三条 金融企业的清算财产支付清算费用后,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顺序清偿债务。  第五十四条 金融企业清算完毕,应当编制清算报告,聘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将清算报告和审计报告报投资者决议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后,向相关部门、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通告。  第五十五条 金融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除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列入当期费用以外,应当区别以下情形处理:  〔一〕重组中发生的,依次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中支付;  〔二〕清算时发生的,以扣除清算费用后的清算财产优先清偿。第九章 财务信息  第五十六条 金融企业应当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整合业务和信息流程,推行财务治理信息化,逐步实现财务、业务相关信息一次性处理和实时共享。  第五十七条 金融企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财政部的统一要求编制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并通过内部审核,在规定期限内向财政部门以及其他与金融企业有关的使用者报送,不得拒绝、拖延财务信息的披露。  第五十八条 金融企业报送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金融企业不得编制和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信息。  金融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五十九条 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金融企业财务评判制度,对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状况、偿付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盈利状况和社会奉献等进行评判。评判结果作为制定有关金融企业财务治理政策和考核有关金融企业的依据。  金融企业应当按财务评判制度的要求,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总结、评判和考核。  第六十条 财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保密义务,慎重、合法地保管、使用金融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不得利用未公布的财务信息牟取利益或者损害金融企业利益。第十章 罚  那么  第六十一条 金融企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予以通报批判:  〔一〕不按规定提交设立、变更文件的;  〔二〕财务风险操纵未达到规定要求的;  〔三〕筹集和运用资金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四〕不按规定开设和治理资金账户的;  〔五〕资产治理不符合规定,形成账外资产的;  〔六〕不按规定列支经营成本、费用的;  〔七〕不按规定确认经营收益的;  〔八〕不按规定计提减值预备、提留预备金、分配利润的;  〔九〕不按规定处理财政资金、国有资源的;  〔十〕不按规定顺序清偿债务、处理财产的;  〔十一〕不按规定处理职工社会保险费、经济补偿金的;  〔十二〕其他违反金融企业财务治理有关规定的。  第六十二条 金融企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金融企业及其负责人和其他直截了当责任人员给予警告:  〔一〕不按照规定建立内部财务治理制度的;  〔二〕内部财务治理制度明显与国家法律、法规和统一的财务治理规章制度相抵触,且不按财政部门要求修改的;  〔三〕不按照规定提供财务信息的;  〔四〕拒绝、阻扰依法实施的财务监督的。  第六十三条 金融企业违反本规那么,有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处理、处罚。  财政部门在依法实施财务监督中,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畴的事项,应当依法移送相关治理部门。  第六十四条 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履行财务治理职责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国家隐秘、商业隐秘的,依法进行处理。第十一章 附  那么第六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打算单列市财政部门能够依据本规那么和财政部的其他规定,结合本地区金融企业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法,报财政部备案。  第六十六条 本规那么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93〕财商字第11号〕、«保险公司财务制度»〔财债字〔1999〕8号〕、«证券公司财务制度»〔财债字〔1999〕215号〕、«金融资产治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财金〔2000〕17号〕同时废止。
/
本文档为【我国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实施指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