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圆筒形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圆筒形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2021-11-18 3页 doc 319KB 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8372

暂无简介

举报
圆筒形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圆筒形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2007-10-2415:39:04|分类:专业知识|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圆筒形零件是最典型的拉深件,掌握了它的工艺计算方法后,其它零件的工艺计算可以借鉴其计算方法。下面介绍如何计算圆筒形零件毛坯尺寸、拉深次数、半成品尺寸,拉深力和功,以及如何确定模具工作部分的尺寸等。4.2.1圆筒形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的原则(1)面积相等原则由于拉深前和拉深后材料的体积不变,对于不变薄拉深,假设材料厚度拉深前后不变,拉深毛坯的尺寸按拉深前毛坯表面积等于拉深后零件的表...
圆筒形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圆筒形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2007-10-2415:39:04|分类:专业知识|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圆筒形零件是最典型的拉深件,掌握了它的工艺计算方法后,其它零件的工艺计算可以借鉴其计算方法。下面介绍如何计算圆筒形零件毛坯尺寸、拉深次数、半成品尺寸,拉深力和功,以及如何确定模具工作部分的尺寸等。4.2.1圆筒形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的原则(1)面积相等原则由于拉深前和拉深后材料的体积不变,对于不变薄拉深,假设材料厚度拉深前后不变,拉深毛坯的尺寸按拉深前毛坯面积等于拉深后零件的表面积”的原则来确定(毛坯尺寸确定还可按等体积,等重量原则)。(2)形状相似原则拉深毛坯的形状一般与拉深件的横截面形状相似。即零件的横截面是圆形、椭圆形时,其拉深前毛坯展开形状也基本上是圆形或椭圆形。对于异形件拉深,其毛坯的周边轮廓必须采用光滑曲线连接,应无急剧的转折和尖角。拉深件毛坯形状的确定和尺寸计算是否正确,不仅直接影响生产过程,而且对冲压件生产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因为在冲压零件的总成本中,材料费用一般占到60%以上。由于拉深材料厚度有公差,板料具有各向异性;模具间隙和摩擦阻力的不一致以及毛坯的定位不准确等原因,拉深后零件的口部将岀现凸耳(口部不平)。为了得到口部平齐,高度一致的拉深件,需要拉深后增加切边工序,将不平齐的部分切去。所以在计算毛坯之前,应先在拉深件上增加切边余量(表42.1、4.2.2)。表4.2.1无凸缘零件切边余量Ah(mm)拉深相对高度h/d或h/B附图拉深件高度h>0.5~0.8>0.8〜1.6>1.6〜2.5>2.5~4<101.01.21.52>10〜201.21.622.5冲压\4_2直壁旋转体零件>20~5022.52.54拉深工艺的设>50~10033.83.86>100〜1504558■一11>150〜20056.36.310>200~25067.57.511J―I—>25078.58.512计.mht!【/img]表4.2.2有凸缘零件切边余量AR(mm)凸缘直径dt或Bt<1.5相对凸缘直径1.5〜2dt/d或Bt/B2〜2.52.5〜3附图<251.81.61.41.2>25~502.52.01.81.6冲压\4_2直壁旋转体零件>50--1003.53.02.52.2>100〜1504.33.63.02.5拉深工艺的设>150〜200>200〜250>2505.04.23.52.75.54.63.82.86.05.04.03.0计.mht![/img]简单形状的旋转体拉深零件毛坯尺寸的确定(图4.2.1)对于简单形状的旋转体拉深零件求其毛坯尺寸时,一般可将拉深零件分解为若干简单的几何体,分别求岀它们的表面积后再相加(含切边余量在内)。由于旋转体拉深零件的毛坯为圆形,根据面积相等原则,可计算岀拉深零件的毛坯直径。即:圆筒直壁部分的表面积:冲压\4_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二|二:」二’厂[/img](4.2.1)圆角球台部分的表面积:冲压\4_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4=耳2护0_2”+沪]计.mht!V[/img](4.2.2)底部表面积为:(4.2.3)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9im冲压\4_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img]图4.2.1毛坯尺寸的确定工件的总面积:冲压\4_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D2=\+&+爲二眾计.mht!J[/img]D二则毛坯直径为:冲压\4_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V4[/img](4.2.4)冲压\4_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二门「;•J1.<:!/[/img](4.2.5)式中D为毛坯直径(mm);EAi为拉深零件各分解部分表面积的代数和(mm2),对于各种简单形状的旋转体拉深零件毛坯直径D,可以直接按表4.2.3所列公式计算。序号\4_2的设零件形状表423常用的旋转体拉深零件毛坯直径D计算公式坯料直径D冲压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计.mht![/img]压\42计.mht!\4_2的设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冲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或:[/img]冲压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计.mht![/img]\4_2的设计.mht!茁“林1■门訊「;汁「[/img]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img]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孙而而蒔7匚莎石莎丁莎莎&匚可计.mht![/img]当r=R时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Tr一一山!][/img]冲压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计.mht![/img]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h"img]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1「[/img]冲压\4_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img]或: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T丨[/img]计.mht![/img]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img][/img]其它形状的旋转体拉深零件毛坯尺寸的计算可查阅有关设计资料。无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工艺计算4.2.2无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工艺计算拉深系数拉深系数是表示拉深后圆筒形件的直径与拉深前毛坯(或半成品)的直径之比。图4.2.2所示是用直径为D的毛坯拉成直径为dn、高度为hn工件的工序顺序。第一次拉成di和hl的尺寸,第二次半成品尺寸为d2和h2,依此最后一次即得工件的尺寸dn和hn。其各次的拉深系数为:叫-£/D蚀=冲压\4_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也*=心Ml[/img](4.2.6)?工件的直径dn与毛坯直径D之比称为总拉深系数,即工件总的变形程度系数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img]牌曲=丄二亠二计.mht!■'■'-'M拉深系数的倒数称为拉深比,其值为: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img](4.2.7)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img]计.mht!图422拉深工序示意图拉深系数是拉深工艺的重要参数,它表示拉深变形过程中坯料的变形程度,m值愈小,拉深时坯料的变形程度愈大。在工艺计算中,只要知道每次拉深工序的拉深系数值,就可以计算岀各次拉深工序的半成品件的尺寸,并确定岀该拉深件工序次数。从降低生产成本岀发,希望拉深次数越少越好,即采用较小的拉深系数。但根据前述力学分析知,拉深系数的减少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称为极限拉深系数,超过这一限度,会使变形区的危险断面产生破裂。因此,每次拉深选择使拉深件不破裂的最小拉深系数,才能保证拉深工艺的顺利实现。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极限拉深系数mmin与下列的因素有关:(1)材料方面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组织材料的塑性好、组织均匀、晶粒大小适当、屈强比b/bb小、塑性应变比值大时,板料的拉深成形性能好,可以采用较小的极限拉深系数。毛坯的相对厚度..:兀;相对厚度t/D小时,拉深变形区易起皱,防皱压边圈的压边力加大而引起摩擦阻力也增大,因此变形抗力加大,使极限拉深系数提高。反之,t/D大时,可不用压边圈,变形抗力减小,有利于拉深,故极限拉深系数可减少。材料的表面质量材料的表面光滑,拉深时摩擦力小而容易流动,所以极限拉深系数可减小。(2)模具方面拉深模的凸模圆角半径rp和凹模圆角半径凸模圆角半径rp过小时,筒壁和底部的过渡区弯曲变形大,使危险断面的强度受到削弱,极限拉深系数应取较大值;凹模圆角过小时,毛坯沿凹模口部滑动的阻力增加,筒壁的拉应力相应增大,极限拉深系数也应取较大值。凹模表面粗糙度凹模工作表面(尤其是圆角)光滑,可以减小摩擦阻力和改善金属的流动情况,可选择较小的极限拉深系数值。模具间隙c模具间隙小时,材料进入间隙后的挤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加,拉深力大,故极限拉深系数提高。凹模形状图4.2.3所示的锥形凹模,因其支撑材料变形区的面是锥形而不是平面,防皱效果好,可以减小包角a,从而减少材料流过凹模圆角时的摩擦阻力和弯曲变形力,因而极限拉深系数降低。图423锥形凹模(3)拉深条件是否采用压边圈??拉深时若不用压边圈,变形区起皱的倾向增加,每次拉深时变形不能太大,故极限拉深系数应增大。拉深次数??第一次拉深时材料还没硬化,塑性好,极限拉深系数可小些。以后的拉深因材料已经硬化,塑性愈来愈低,变形越来越困难,故一道比一道的拉深系数大。润滑情况??润滑好则摩擦小,极限拉深系数可小些。但凸模不必润滑,否则会减弱凸模表面摩擦对危险断面处的有益作用(盒形件例外)。工件形状工件的形状不同,则变形时应力与应变状态不同,极限变形量也就不同,因而极限拉深系数不同.拉深速度一般情况下,拉深速度对极限拉深系数的影响不太大,但对变形速度敏感的金属(如钛合金、不锈钢和耐热钢等)拉深速度大时,应选用较大的极限拉深系数。以上分析说明,凡是能增加筒壁传力区拉应力和能减小危险断面强度的因素均使极限拉深系数加大;反之,凡是可以降低筒壁传力区拉应力及增加危险断面强度的因素都有利于毛坯变形区的塑性变形,极限拉深系数就可以减小。但是,实际生产中,并不是所有的拉深都采用极限拉深系数mmin。因为采用极限值会引起危险断面区域过渡变簿而降低零件的质量。所以当零件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时,必须采用大于极限值的拉深系数。拉深系数的值与拉深次数生产上采用的极限拉深系数是考虑了各种具体条件后用试验方法求出的。通常m1=0.46〜0.60,以后各次的拉深系数在0.70〜0.86之间。直壁圆筒形工件有压边圈和无压边圈时的拉深系数分别可查表4.2.4和4.2.5。实际生产中采用的拉深系数一般均大于表中所列数字,因采用过小的接近于极限值的拉深系数会使工件在凸模圆角部位过分变薄,在以后的拉深工序中这变薄严重的缺陷会转移到工件侧壁上去,使零件质量降低。表4.2.4圆筒形件带压边圈的极限拉深系数毛坯相对厚度t/DX100各次拉深系数2—1.51.5--1.01.0--0.60.6—0.30.3〜0.150.15〜0.08ml0.48‘7.500.50--0.530.53--0.550.55—0.580.58--0.600.60--0.63m20.73‘7.750.75--0.760.76--0.780.78—0.790.79--0.800.80--0.82m30.76‘7.780.78--0.790.79--0.800.80—0.810.81--0.820.82--0.84m40.78‘7.800.80〜0.810.81--0.820.82—0.80.83--0.850.85--0.86m50.80‘7.820.82--0.840.84--0.850.85—0.860.86--0.870.87--0.88注:1.表中拉深系数适用于08、10和15Mn等普通的拉深碳钢及黄钢H62。对拉深性能较差的材料,如20、25、Q215、Q235硬铝等应比表中数值大(1.5〜2.0)%;对塑性更好的,如05、08,10等深拉深钢及软铝应比表中数值小(1.5〜2.0)%。2•表中数值适用于未经中间退火的拉深,若采用中间退火工序时,可取较表中数值小2〜3%。表中较小值适用于大的凹模圆角半径,rd=(8—15)t。较大值适用于小的凹模圆角半径,rd=(4—8)to表4.2.5圆筒形件不用压边圈的极限拉深系数各次拉深系数毛坯相对厚度t/DX00m1m2m3m4m5m60.80.800.801.0□750.850.900.070.9Q1.5□650.800S40040.870.902.0□600.750.750.800.840.870.902.50.550.750.700.800.840780.870820.903.00.530.800.750.85>30.50注:此表使用要求与表425相同。判断拉深件能否一次拉深成形,仅需比较所需总的拉深系数m总与第一次允许的极限拉深ml的大小即可。当m总〉ml时,则该零件可一次拉深成形,否则需要多次拉深。表426为拉深相对高度H/d与拉深次数的关系。表4.2.6拉深相对高度H/d与拉深次数的关系(无凸缘圆筒形件)毛坯相对厚度(t/D):WO相对高度????H/d拉2-1.51.5-1.01.00.60.6-0.30.3〜0.150.157-0.06深次数10.94〜0.770.84-0.650.77-0.570.62-0.650.527-0.450.467-0.3821.88〜1.541.60-1.321.36‘-1.11.13〜0.940.967-0.830.97-0.733.572.72.8-2.22.31.81.9-1.51.67-1.31.37-1.145.674.34.3-3.53.62.92.9-2.42.47-2.02.07-1.558.96.66.6-5.15.24.14.1-3.33.37-2.72.77-2.0注:本表适于08、10等软钢。4•后续各次拉深的特点后续各次拉深所用的毛坯与首次拉深时不同,不是平板而是筒形件。因此,它与首次拉深比,有许多不同之处:首次拉深时,平板毛坯的厚度和力学性能都是均匀的,而后续各次拉深时筒形毛坯的壁厚及力学性能都不均匀。首次拉深时,凸缘变形区是逐渐缩小的,而后续各次拉深时,其变形区保持不变,只是在拉深终了以后才逐渐缩小。无凸缘圆筒形拉深件的拉深次数和工序件尺寸的计算首次拉深时,拉深力的变化是变形抗力增加与变形区减小两个相反的因素互相消长的过程,因而在开始阶段较快的达到最大的拉深力,然后逐渐减小到零。而后续各次拉深变形区保持不变,但材料的硬化及厚度增加都是沿筒的高度方向进行的,所以其拉深力在整个拉深过程中一直都在增加,直到拉深的最后阶段才由最大值下降至零(图4.2.4)计.mht!1-首次拉深;2-二次拉深图424首次拉深与二次拉深的拉深力后续各次拉深时的危险断面与首次拉深时一样,都是在凸模的圆角处,但首次拉深的最大拉深立发生在初始阶段,所以破裂也发生在初始阶段,而后续各次拉深的最大拉深立发生在拉深的终了阶段,所以破裂往往发生在结尾阶段。后续各次拉深变形区的外缘有筒壁的刚性支持,所以稳定性较首次拉深为好。只是在拉深的最后阶段,筒壁边缘进入变形区以后,变形区的外缘失去了刚性支持,这时才易起皱。后续各次拉深时由于材料已冷作硬化,加上变形复杂(毛坯的筒壁必须经过两次弯曲才被凸模拉入凹模内),所以它的极限拉深系数要比首次拉深大得多,而且通常后一次都大于前一次。423无凸缘圆筒形拉深件的拉深次数和工序件尺寸的计算试确定图425所示零件(材料08钢,材料厚度t=2mm)的拉深次数和各拉深工序尺寸。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切边余量:二.;根据h=200,h/d=200/88=2.28,查表4.2.1,并取:7(mm)。按表4.2.3序号1的公式计算毛坯直径D=冲压\4_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门;一」;-[/img]?~283(mm)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3.确定拉深次数⑴判断能否一次拉出??判断零件能否一次拉出,仅需比较实际??图4.2.5零件图所需的总拉深系数m总和第一次允许的极限拉深系数m1的大小即可。当m总〉m1,说明拉深该工件的实际变形程度比第一次容许的极限变形程度要小,工件可以一次拉成。若当m总vm1,则需要多次拉深才能够成形零件。对于图4.2.5的零件,由毛坯的相对厚度:t/DX00=0.7从表4.2.4中查出各次的拉深系数:m1=0.54,m2=0.77,m3=0.80,m4=0.82。则该零件的总拉深系数m总=d/D=88/283=0.31。即:m总vm1,故该零件需经多次拉深才能够达到所需尺寸。⑵计算拉深次数??计算拉深次数n的方法有多种,生产上经常用推算法辅以查表法进行计算。就是把毛坯直径或中间工序毛坯尺寸依次乘以查出的极限拉深系数m1,m2,m3-,mn,得各次半成品的直径。直到计算出的直径dn小于或等于工件直径d为止。则直径dn的下角标n即表示拉深次数。例如由: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mxD=0.54x2^3mm=1血=槪』、=0.77x153>wh-117.8«w«£二战县=0.80x117.8j«w=94.2?«ffi计.mht!£二璃属=0戲X94亦用-77.加刖[/img]可知该零件要拉深四次才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可用表426校核一下。零件的相对高度H/d=207/88=2.36,相对厚度为0.7,从表中可知拉深次数在3〜4之间,和推算法得出的结果相符,这样零件的拉深次数就确定为4次。2.半成品尺寸的确定包括半成品的直径dn、筒底圆角半径rn和筒壁高度hn。(1)半成品的直径dn???拉深次数确定后,再根据计算直径dn应等于工件直径d的原则,对各次拉深系数进行调整,使实际采用的拉深系数大于推算拉深次数时所用的极限拉深系数。设实际采用的拉深系数为m1,m2,m3…,mn,应使各次拉深系数依次增加,即:|1.4)()。窄凸缘件拉深时的工艺计算完全按一般圆筒形零件的计算方法,若h/d大于一次拉深的许用值时,只在倒数第二道才拉岀凸缘或者拉成锥形凸缘,最后校正成水平凸缘,如图4.2.9所示。若h/d较小,则第一次可拉成锥形凸缘,后校正成水平凸缘。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img]计.mht!图4.2.9窄凸缘件拉深?下面着重对宽凸缘件的拉深进行分析,主要介绍其与直壁圆筒形件的不同点当R=r时(图427),宽凸缘件毛坯直径的计算公式为(表423):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img](4.2.9)?根据拉深系数的定义,宽凸缘件总的拉深系数仍可表示为: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1m——计.mht!D扼砒+Ahld-344r/dr/.[/img]4.2.10)式中:D——毛坯直径(mm)dt——凸缘直径(包括修边余量)(mm);d——筒部直径(中径)(mm);r――底部和凸缘部的圆角半径(当料厚大于1mm时,r值按中线尺寸计算)从式4210知,凸缘件总的拉深系数m,决定三个比值。其中dt/d的影响最大,其次是h/d,由于拉深件的圆角半径r较小,所以r/d的影响小。当dt/d和h/d的值愈大,表示拉深时毛坯变形区的宽度愈大,拉深成形的难度也大。当两者的值超过一定值时,便不能一次拉深成形,必须增加拉深次数。表426是带凸缘圆筒形件第一次拉深成形可能达到的最大相对高度h/d值。表426带凸缘筒形件第一次拉深的最大相对高度h/d毛坯的相对厚度t/DX00凸缘相对直径dt/dW2~1.5V1.5〜1.0V1.0~0.6V0.6~0.3V0.3〜0.15<1.10.90〜0.750.82〜;「;■:0.70〜.?"0.61~.匕.0.52〜;;>1.1〜0.80〜:「:':0.72〜山疵0.600.53〜;;'■0.47~」>1.3~0.70〜.J0.63m0.53〜—0.48-0.427>1.5〜|止:0.58T如0.5370.44〜0.39〜0.35〜".汽>1.8〜0.51〜上0.46〜\加;0.38〜匚说0.34〜0.3072:.>2.0~二20.45〜匚0.40〜i八10.33〜0.297厂0.26〜“专>2.2〜0.35〜;:二;:0.32〜;;二:0.27〜;•:二-0.237J0.21〜“门>2.5〜:」0.27〜■:220.24〜“N0.21m0.18〜0.16〜“L>2.8〜3.00.22〜0.180.20〜0.160.17〜0.140.15〜0.120.13〜0.10注:1.表中数值适用于10号钢,对于比10号钢塑性好的金属,取较大的数值,差的金属,取较小的数值;2.表中大的数值适用于大的圆角半径,小的数值适用于底部及凸缘小的圆角半径。带凸缘圆筒形件首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可见表4.2.7。后续拉深变形与圆筒形件的拉深类同,所以从第二次拉深开始可参照表4.2.4确定极限拉深系数。表4.2.7?带凸缘筒形件第一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m1(适用于08、10铜)毛坯的相对厚度t/DX100凸缘相对直径dt/dW2~1.5V1.5〜1.0V1.0~0.6V0.6~0.3V0.3〜0.15<1.10.510.530.550.57059>1.11.30.490.510.530.540.55>1.31.50.470.490.500.510.52>1.571.80.450.460.470.4S048>1.872.00.420.430.440.45045>2.072.20.400.40.420.42042>2.272.50.370.38O.3B0.3S030>2.52.80.340.350.350.350.35>2.83.00.320.330.330.330.33在拉深宽凸缘圆筒形件时,由于凸缘材料并没有被全部拉入凹模,因此同无凸缘圆筒形件相比,宽凸缘圆筒形件拉深具有自己的特点:宽凸缘件的拉深变形程度不能仅用拉深系数的大小来衡量;宽凸缘件的首次极限拉深系数比圆筒件要小;宽凸缘件的首次极限拉深系数值与零件的相对凸缘直径df/d有关。宽凸缘圆筒形零件的工艺设计要点毛坯尺寸的计算??毛坯尺寸的计算仍按等面积原理进行,参考无圆凸缘筒形零件毛坯的计算方法计算。毛坯直径的计算公式见表423,其中dt要考虑修边余量AR,其值可查表422。⑵判别工件能否一次拉成??这只需比较工件实际所需的总拉深系数和h/d与凸缘件第一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和极限拉深相对高度即可。当m总〉ml,h/dwh1/d1时,可一次拉成,工序计算到此结束。否则则应进行多次拉深。凸缘件多次拉深成形的原则如下:按表426和表427确定第一次拉深的极限拉深高度和极限拉深系数,第一次就把毛坯拉到凸缘直径拉到工件所要求的直径dt(包括修边量),并在以后的各次拉深中保持dt不变,仅使已拉成的中间毛坯直筒部分参加变形,直至拉成所需零件为止。凸缘件在多次拉深成形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dt一经形成,在后续的拉深中就不能变动。因为后续拉深时,dt的微量缩小也会使中间圆筒部分的拉应力过大而使危险断面破裂。为此,必须正确计算拉深高度,严格控制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为保证后续拉深凸缘直径不减少,在设计模具时,通常把第一次拉深时拉入凹模的材料表面积比实际所需的面积多拉进3%〜10%(拉深工序多取上限,少取下限),即筒形部的深度比实际的要大些。这部分多拉进凹模的材料从以后的各次拉深中逐步分次返回到凸缘上来(每次1.5%〜3%。这样做既可以防止筒部被拉破,也能补偿计算上的误差和板材在拉深中的厚度变化,还能方便试模时的调整。返回到凸缘的材料会使筒口处的凸缘变厚或形成微小的波纹,但能保持dt不变,产生的缺陷可通过校正工序得到校正。(3)拉深次数和半成品尺寸的计算??凸缘件进行多道拉深时,第一道拉深后得到的半成品尺寸,在保证凸缘直径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其筒部直径di应尽可能小,以减少拉深次数,同时又要能尽量多地将板料拉入凹模。宽凸缘件的拉深次数仍可用推算法求岀。具体的做法:先假定dt/d的值,由相对材料厚度从表427中查岀第一次拉深系数mi,据此求出di,进而求出hi,并根据表426的最大相对高度验算mi的正确性。若验算合格,则以后各次的半成品直径可以按一般圆筒形件的多次拉深的方法,按表4.2.4的拉深系数值进行计算。即第n次拉深后的直径为:冲压\4_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k1"^"在1[/img](4.2.ii)式中dn为第n次拉深系数,可由表4.2.4查得;dn-1为前次拉深的筒部直径(mm)。当计算到dn200mm的较大型拉深件中。零件的高度在第一次拉深时就基本形成,在以后的拉深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减小圆角半径rp和rd,逐渐缩小圆筒形直径来拉成零件。此法对厚料更为合适。用本法制成的零件表面光滑平整,厚度均匀,不存在中间工序中圆角部分的弯曲与局部变薄的痕迹。但在第一次拉深时,因圆角半径较大,容易发生起皱,当零件底部圆角半径较小,或者对凸缘有不平度要求时,也需要在最后加一道整形工序。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将上述两种方法综合起来用。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img]图4210宽凸缘零件的拉深方法4.2.5阶梯形零件的拉深4.2.5阶梯形零件的拉深阶梯圆筒形件(图4.2.11)从形状来说相当于若干个直壁圆筒形件的组合,因此它的拉深同直壁圆筒形件的拉深基本相似,每一个阶梯的拉深即相当于相应的圆筒形件的拉深。但由于其形状相对复杂,因此拉深工艺的设计与直壁圆筒形件有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拉深次数的确定和拉深方法上。1.拉深次数的确定阶梯圆筒形件的冲压工艺过程、冲压工序次数、工序的先后顺序的安排应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区另U对待。首先应判断零件是否能一次拉深成形。如图4.2.11阶梯形零件,当材料相对厚度t/DX100>1,且阶梯之间的直径之差和零件的高度较小时,可一次拉深成形。即:A冲压\4_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img]冲压\4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mht![/img]图4.2.11阶梯形零件图4.2.12阶梯形多次拉深方法a)由大阶梯到小阶梯的拉深;b)先小直径后大直径的拉深(h1+h2+h3+…hn/dnwh/dn(4.2.13)式中:h1、h2、h3、…、hn各个阶梯的高度(mm);dn――最小阶梯筒部的直径;h/dn――为带凸缘圆筒形件第一次拉深的最大相对高度(见表426)。若公式(4.2.13)成立,则可以一次拉深成形,否则需采取多次拉深。2.多次拉深工序的顺序安排(1)当相邻阶梯的直径比d2/di、d3/d2…、dn/dn-1均大于或等于相应的圆筒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即表4.2.4中的值时,其工序安排由大阶梯到小阶梯的顺序,每次拉深岀一个阶梯,阶梯的数目就是拉深次数(图4.2.12a)。(2)当某相邻两个阶梯直径的比值dn/dn-1小于相应圆筒形零件的极限拉深系数时,这个阶梯的拉深应采用有凸缘圆筒形零件的拉深工艺,即先拉深小直径dn,再拉深大直径dn-1,图4.2.12b)中d2/d1小于相应圆筒形零件的极限拉深系数,故d2先拉成形后,再拉深在d1o(3)具有大小直径差别较大的浅阶梯形拉深件,当其不能一次拉深成形时,可以采用先拉深成球面形状或大圆角筒形的过渡形状,然后再采用校形工序得到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如图4.2.13所示。2i3Jn:N?T'f*忙冲压\4_2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img]计.mht!图4.2.13直径差较大的浅阶梯形件的拉深方法
/
本文档为【圆筒形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