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2020-04-04 3页 doc 26KB 1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普信科技

提供总结及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商业计划书、绩效评价报告、经济绩效报告等文案撰写服务。

举报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全文共计11661字项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十二五”规划  (讨论稿)  “十二五”时期(2019年至2019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全面建设、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总体布局。”河南省提出实施“文化强省”、“旅游立省”的发展战略...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共计11661字项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十二五”规划  (讨论稿)  “十二五”时期(2019年至2019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全面建设、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总体布局。”河南省提出实施“文化强省”、“旅游立省”的发展战略,我市提出“文化创新求繁荣”的总体思路,并在历史上首次实现文化资源、广电资源、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可以说,未来五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事业将进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保持更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项城市文广新(旅)局“十二五规划”,明确2019—2019年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发展任务,理清思路,谋划方略,推动项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规划的落实及完成情况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文化广电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统一思想,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加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舞台艺术和精品生产硕果累累。建国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迎新春杂技专场晚会、项城市第一届民间文艺大赛、首届品牌推广电视文化节、首届TV团购节等一系列文艺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19年,自编自导自演的新编现代戏《农家媳妇》在河南省第十届县(区)级戏剧大赛、周口市戏剧大赛中勇夺包括演出金奖在内的7项10个大奖;2019年获得第三届“黄河戏剧叫座剧目奖”和“河南省知名文化产品”。2019年《项城锣龙》获得河南省民间文艺最高奖——金鼎奖(位次在金奖之上)。2019年河南坠子《转户口》先后获周口市第二届小戏、小品(曲艺)大赛金奖、河南省第九届小戏、小品(曲艺)大赛金奖、河南省“群星奖”曲艺类一等奖。新编古装戏《画龙点睛》荣获周口市第三届戏剧大赛演出金奖。2019年,市豫剧团自编、自演的农家三部曲的第二部新编现代戏《农家嫂子》获河南省第二届县(区)级暨民营文艺团体戏剧大赛剧(节)目一等奖(全省第三)在内的6项大奖,创历史最高水平;2019年《项城锣舞》在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获银奖,《回民秧歌》在全国第二届回族舞蹈中获优秀奖。在河南省第五届少儿艺术节,戏剧小品《妈妈 再陪我一会儿》、歌曲《喊一声妈妈我爱你》双双荣获金奖;全省首部农村数字戏剧电影《农家媳妇》已在我市拍摄结束,正在进行后期制作,近期将同观众见面。  社会文化建设全面持续发展。“官会响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汝阳刘毛笔制笔工艺”、“项城肘阁”、“余家杂技”、“回民秧歌”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文化馆被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官会镇、贾岭镇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孙店、李寨文化站被命名为“河南省示范文化站”,南顿镇被命名为“河南省文化先进乡镇”,孙店镇汝阳刘行政村被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村”和“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官会镇被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乡镇”。组织专业人员挖掘、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项城市市级项目25项,申报周口市级项目3项,市文化馆被命名为河南省非遗普查先进集体。  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投资近600万元实施市影剧院装修改造工程,09年正式投入使用,为我市市容市貌、城市品位提高增加新的亮点。投资150多万元的项城市豫剧团、项城戏曲艺术学校办公和教学大楼07年投入使用,解决了剧团成立50多年来没有办公场所和排练厅的问题,使我市剧团办公条件迈入全省一流。占地30亩,投资1400万元的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进入实施阶段,投资180多万元,新建了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40多个文化大院,另外6个正在建设,年底主体工程结束。筹建了全国文化资源共享项城市支中心,并为全市15个乡镇6个办事处的387个行政村配送电脑387台,建设农家书屋56个。  文物保护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连续25年实现文物保护安全年。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省、我市专项资金560万元用于文物的保护。聘请省文物古建研究所制定了《项城市袁氏旧居文物维修设计》、《项城市袁氏旧居文物保护规划》,修缮了袁氏旧居东、中、西三组院落及其它设施共计房屋53间,使袁氏旧居现存建筑得到了全面维修保护;争取市财政60万元征集袁氏家族文物以及举办大型袁氏家族展览5个展室,使袁氏旧居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都有明显提高;投资20多万元对袁氏行宫建筑进行了油漆,并对院内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引资50万元恢复了南顿故城的管理体制。袁寨古民居(含水寨袁宅)、南顿故城遗址、后高老家遗址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初评,荣获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先进单位;使“三点一线”文物旅游线框架基本形成。  文化产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自2019年以来,文化系统文化产业收入逐年递增,2019年收入197万元;2019年收入220万元,2019年收入238万元;2019年收入257万元;2019年收入316.8万元。一些文化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影响,袁氏文化、南顿故城庙会、项城杂技、项城汝阳刘毛笔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广电传媒业稳步推进。电台、电视台发稿量多质优,外宣在周口始终保持第一;《项城新闻》改版工作正在积极实施;巩固提高《民生报道》栏目,新办栏目《乡村视野》已经播出;举办了首届品牌推广电视文化节、TV团购节,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已发展数字电视用户3000多户;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稳步推进,截止目前已发展用户13万户。  回顾“十一五”规划,可以说是即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亮点频现,成绩喜人,基本上完成了五年规划所确定的主要任务和“一年一变样,二年上台阶,五年大变样”的发展目标,文化广电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在发展中探索出经验,解决了困难,也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向市委、市政府和文化广电系统干部职工交上了一份合格满意的答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局党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文化广电系统干部职工辛勤工作的结果,也为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及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统筹整合文化、广电、旅游资源,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为途径,坚持文化广电事业和旅游文化产业“两手抓”,坚持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两结合”,推进文广新旅事业和产业的全面繁荣与发展。  发展思路:坚持“六个”创新(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措施、创新做法),发扬“四不”精神(永不服输的追赶精神、永不妥协的较真精神、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永不懈怠的拼搏精神),以“四争”为目标(全国争影响、全省争名次、全区争一流、全市争第一),以“四抓”为根本(抓管理要效益、抓落实要实绩、抓稳定树新风、抓文明树形象),构建“八大”体系(公共文化广电服务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文化广电精品工程体系、文化市场执法体系、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文化广电人才培养体系、广播电视传媒体系、文化广电惠民工程体系),实现“文化创新求繁荣”的总体要求。  发展目标:到2019年,实施52个项目任务,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基本完成八大体系建设,实现文化广电产业收入7000万元,民营旅游文化产业收入2亿元,全面推动项城文化广电大发展、大繁荣。即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一批高标准、综合性、多功能的公益文化设施;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切实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构建文化广电精品工程体系,打造一批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精品力作和品牌栏目;构建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大力发展和繁荣文化市场,积极支持和引导健康的文化消费;构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培育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旅游文化产业品牌,旅游文化产业收入突破1.2亿元;构建文化广电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在全省、全市有影响的文化广电管理人才、艺术人才、经营人才、专业人才;构建文化广电传媒体系,品牌栏目亮点纷呈,专题节目富有特色,为宣传项城,推介项城提供新闻支持和舆论服务;构建文化广电惠民工程体系,建立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惠民工程体系,为我市人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主要工作  (一)培育壮大旅游文化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培育壮大项城旅游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注重历史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以“袁氏文化体验、南顿故城游乐、高寺宗庙祈福”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立足于打造“才子故乡、品味项城”的旅游品牌形象。形成“以袁寨旅游促经济、南顿旅游促文化、休闲旅游促环境、乡村旅游促就业、工业旅游促品牌”。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以点带面,明确发展目标,突出特色,将项城市的旅游业培育成为第三产业中优先发展的产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开发主要项目有:袁氏旧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袁氏行宫展览展示水平和综合实力提升、南顿故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张伯驹纪念馆建设、高寺遗址保护与开发工程、组建“中国项城杂技演出集团”、做大做强孙店汝阳刘毛笔产业、莲花味精工业旅游、农业乡村旅游、沙颍河滨河观光游憩带及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到2019年,项城市成为豫东地区的旅游热点,全市形成4A级旅游景区一处(袁氏故居),3A级旅游景区4处(南顿故城、高寺文化旅游景区、莲花工业旅游区、袁世凯行宫)。争取新建2家挂牌三星级宾馆和1家二星级宾馆,全市实现旅游文化产业收入1.2亿元。  (二)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建设的历史机遇,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总体要求,建设一批有规模、有档次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新建设项城市广电大厦、图书馆、博物馆、张伯驹纪念馆、项城市中波广播电台,调频广播发射播控中心、广电演播大厅和农村有线电视网络中心;完成文化馆搬迁和剧团办公大楼维修改造工作;进一步抓好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行政村文化大院工程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建设、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构建完整的市、乡、村三级文化网络服务体系。  (三)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建立立体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十二五”期间力争完成项城市博物馆新建工程。同时,积极建设张伯驹纪念馆、袁氏旧居民俗博物馆,形成以项城市博物馆为中心,以社会各类专业博物馆、纪念馆为补充的全市博物馆网络。全面完成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建立市级文物资料信息库,不断加大文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政府支持,抢救性征集民间文物,丰富博物馆馆藏文物。加大文保单位申报工作力度,争取达到国保单位3处、省保单位16处。加快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完成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建档、申报工作。积极开展新增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命名和保护工作,争取在五年后非遗项目达到市级100个、省级20个、国家级3个。完成《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卷》的出版及非遗展馆的建设,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建立非遗数字化立体保护资料库。加大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力度,形成新兴的特色文化旅游业态。  (四)打造知名文化品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利用文化、广电、旅游资源整合的历史性机遇,坚持政府协调、市场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原则,不断创新文化品牌的发展机制,坚持在形式上求突破、在深度上下功夫,在发展上创特色,以文化活动品牌促进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结合开展项城市电视文化节、TV团购节、项城市民间文艺大赛、广场文化活动、十一、春节文艺活动等重大节庆活动,推出一批有较大影响和规模的购物文化、广场文化、赛事文化等品牌活动,拉动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和双丰收。  (五)大力实施文化广电惠民工程。大力推广实施覆盖城乡、服务优质的文化广电惠民工程,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级文化大院作用,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舞台艺术送农民工程、“2131”电影放映工程、博物馆免费开放工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快“户户通”、“村村响”、“人人看”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水平和质量。建立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方式,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六)加快发展广电传媒业。加快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完成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工程,实现全省联网。积极推广数字电视、互联网新业务,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数字多媒体信息平台。巩固做强传媒业,着眼数字化、网络化、固态化、智能化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做优做强广电企业,提升网络运行档次,加快数字电视平台建设和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到2019年,建立完善的广播电视播出应急管理控制体系。更新采编播设备,配置广播电视转播车,建设广播电视演播厅,实施无线地面数字广播电视工程,完成广播电视发射机房升级改造,建设CMMB移动多媒体手机电视平台,全市广播、电视,有线、无线综合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加快户户通、村村响、人人看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广播影视覆盖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和服务方式,力争五年内广电传媒业创收达到6200万元。  (七)大力实施文化广电精品工程。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要求,以繁荣文艺创作为中心,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强烈艺术魅力、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精品。建立和完善文艺作品创作题材预定制、作品采用收购制、演出收入分配制,鼓励多出精品力作。要瞄准各级各类大奖、大赛、大展,力争多拿奖,拿大奖。每年举办1-2期业余文艺创作培训班,创作戏剧、小品、曲艺、小说、舞蹈类剧目和书画作品,不少于30个。继续办好“项城文广新网”和《项城文广新(旅游)信息》。对《项城新闻》栏目进行改版,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震撼力。对《民生报道》、《乡里乡村》、《乡村视野》等栏目予以重点扶持,提高吸引力和影响力,力争在五年内打造成我省一流的栏目品牌。实施广播节目精品工程。创办新闻直播监督类节目《行风政风热线》,创办好关注民生、服务“三农”、服务大众的系列民生栏目。  (八)建立完善文化市场执法体系。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有效整合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物、旅游综合执法队伍。继续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依法查处演出和娱乐、网吧及互联网上网服务、电子游戏、美术品销售、文物经营等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查处违法安装和设置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违法接收和传送境外卫星电视节目和走私盗版音像片放映行为;查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网络出版、计算机软件等方面的违法违规出版活动和印制、复制、出版物发行中的违法经营活动;查处盗版侵权行为;查处旅游行业违法行为。大力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社会行业组织,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力争到2019年,建成一个市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供求关系均衡,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  四、具体工作任务有:  有线电视台:  1、基本完成包括县城在内的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使每个光接点达到承载200户以上。推进广播电视网络村村通建设,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60%。加快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改造,在传输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节目基础上,推出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政务、网上证券交易、高速因特网接入、会议电视等多功能服务产品。  2、积极开展数字广播、数字付费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互动电视、高清电视及其它业务。城区推广数字化有线电视节目,乡、镇开通数字信号。数字电视发展到20万户。     3、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有线电视产业升级。加快广播电视传播数字化进程。积极推进下一代有线电视网建设,发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进三网融合,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25%。至2019年,实现广告创收和产业经营收入5000万元。  电视台: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充分发挥喉舌功能,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要做好“上下结合”的文章。对上把握好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重大决策的报道,做到“报深、报透、报活、报到位”。对外宣传力争有更多的稿片在中央台、省台播出,保证连续五年周口台发稿第一;在中央台、省台发稿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2、打造本土化的文艺品牌节目,加快推进专题片等节目的生产制作,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可看性,扩大广播电视的品牌影响。实现频道专业化、节目窄播化,形成固定的用户群。积极推进节目栏目创新创优,探索实行制播分离,逐步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交换的数字化、网络化。  3、实施无线地面数字电视工程。进行无线电视发射数字化改造,利用现有的频率资源,建设地面数字电视平台,打包发射数字标清节目,传输节目达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要求的“8+4”建设标准,使我市边远地区及零散用户、低收入家庭能收看到更多更好的电视节目。  4、建设400平方米的广播电视演播厅。建设一座设备设施配置齐全的400平方米广播电视演播厅。将演播室声学装修、灯光配置、舞台及观众区等设施安装,配齐摄录、传输、直播切换设备,使之成为能承办各种小型活动、会议于一体的多功能演播室。  5、建设200平方米播控中心。中心包括播出、制作,实现电视节目的直播,满足我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6、对广播电视设备、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逐步完善广播电视设备、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台内制作、播出和存储数字化。  7、配置广播电视转播车一台。为适应广电发展需求,高效传输本土化节目,为大型会议、文化演出、体育赛事、工农业发展及社会民生等服务。  8、发展广电关联产业。充分利用电视台闲置资源,发展广电关联产业,提升城市品位,促进文化消费。力争年增30%,2019年创收达1190 万元。    电台:  1、更新设备,扩大频率覆盖范围。积极筹措资金购买发射功率1KW以上的发射机,实现全市广播无缝隙覆盖。对现有播控设备进行现代化更新和改造,建立电台直播间,配备直播车。在城区和乡镇添置400个以上的音频喇叭,扩大广播电台的受众范围。  2筹建项城市中波广播电台,调频广播发射播控中心,筹建中央七套发射台,广播电台广泛采用音频技术,推动广播节目、采、编、播一体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筹建广播音频工作站2套。  3、建立城乡调频广播覆盖网,城区新增300只街道音箱,各乡镇新建300只街道音箱。  4、投资100万元,利用地面数字覆盖网技术,建设发射数字平均功率1000瓦的地面数字广播发射中心。  5、坚持新闻立台,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宣传质量。精办节目栏目,实施广播节目精品工程。创办新闻直播监督类节目《行风政风热线》。逐年提高我市广播电台在中央台和省台新闻媒体用稿量,力争广播电台节目创优获奖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做好“三台一报”的发展和建设工作,建立广播电台网站,并积极创办《项城广播电视报》创办《新闻综合频道》、《交通音乐频道》、《新农村广播》等三个专业频道,增强电台服务人民群众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6、加强广告经营。发挥主流媒体优势,确立市场观念,加强广告的策划和创意,提高广告质量;办活经济类节目,搞好联办节目及服务节目,拓宽广告领域。在2019年3万元基础上2019年实现收入10万元。  博物馆:  1、加快袁氏旧居维修保护工程进度。2019年完成袁氏旧居新建房屋做旧和房屋油漆工作,完成护寨河以内村民拆迁工作。2019年恢复东、西寨墙根基,修建东、西寨墙门楼。2019—2019年修建四角炮楼,恢复吊桥,完成护寨河清淤,基本恢复袁氏旧居原貌。  2、着力打造袁氏旧居、袁世凯行宫、南顿故城“三点一线”的文物旅游热线项目,并做好文物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  3、恢复南顿故城的大雄宝殿,整合故城汉代文化遗存、遗迹资料,恢复“扳倒井”、“饮马池”等景点。  4、加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力度,2019年争取达到国保单位3处、省保单位16处。  5、全面完成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建立市级文物资料信息库,不断加大文物基础设施建设。  6、完成项城市博物馆新建工程。同时,积极建设张伯驹纪念馆、袁氏旧居民俗博物馆。  7、文化产业收入2019年达到120万元,2019年创收180万元。  图书馆:  1、协助市政府做好新图书馆建设工程工作,力争在2019年动工兴建新图书馆,2019年主体工程竣工,2019年投入使用。  2、在原图书馆服务网点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图书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并力争达到10个网点;年开展大型图书展销活动不少于2次。   3、积极做好先进市级图书馆的评估定级、古籍普查和申报工作。  4、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保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城支中心高效、安全运转,服务好广大顾客。  5、经济目标任务以2019年为基础每年增长百分之十。  文化馆:  1、认真做好国家、河南省、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申报工作,力争在5年后非遗项目达到市级100个、省级20个、国家级3个。  2、在举办各艺术门类少儿培训班的基础上,建立文化馆艺术培训分中心,力争受训学员达1000人以上。  3、采取现代科技与传统内容相结合方式,出版《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卷》、《官会响锣》传统套路专著。  4、积极组建“时尚女子沙龙俱乐部”、“少儿影视艺术团”,争创周口市及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5、做好乡镇(办事处)文化站、行政村文化大院业务辅导不少于25次;年指导乡镇(办事处)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少于20次。  6、每年组织开展1-2次群众广泛参与、社会效益较好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积极推介《项城锣龙》、《回民秧歌》、《项城肘阁》、《汝阳刘毛笔》等代表项目。开展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活动,5年后力争演出场次200场。   7、文化产业收入2019年达到70万元,2019年突破100万元。  人民会堂:  1、树立窗口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好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市直有关单位的会议和重大节日文艺演出活动。  2、抓好“2131”电影放映工程,做好农村电影、周末广场电影、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放映活动。  3、自筹资金购买彩虹门,演出车,成立人民会堂公司,承接各种大型庆典,礼仪活动。  4、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开展东厅门面租赁、LED电子流动字幕、广场周边门面房开发与利用,增加收入,提高职工待遇。文化产业收入2019年达到46万元,2019年突破55万元。  豫剧团:  1、完成市豫剧团排演厅改造工作,管理使用好各种演出服装、演出设备、办公设备,使豫剧团工作条件、环境保持全省一流行列。  2、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材培养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进1-2名多功能高水平教练,培养2-3名高水平演员,促进演职人员综合全面提高。  3、“十二五”期间创作、排练、整理大型剧目15台,必须打造出2台具有一定影响的精品剧目。  4、推新人,出新作。积极参加全省、全市举办的各种戏剧赛事活动,实现即出精品,又出人材的可喜局面。  5、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舞台等资源,忙时分团演出,扩大演出市场,增加演出收入,年演出场次突破500场,文化产业收入2019年达到45万元,2019年创收突破60万元。  戏校:  1、改善办学环境,积极争取上级和国家资金,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兴建教室和练功厅,维修寝室。  2、努力扩大每年招生规模,五年后在校生争取达到100人以上。  3、积极参与全国、全省、全市各种戏剧赛事活动,力争获奖。  4、2019年成立项城戏曲学校艺术团,演出节目时间达6个小时以上,逐年增加,2019年达到10个小时以上,每年演出不少于20场。  5、力争2019年文化产业收入达到10万元。  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  周口市是全国仅有的地市级“中国杂技之乡”。而我市杂技是周口市杂技当之无愧的主力军,演出市场遍布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越南。十二五期间,组建“中国项城杂技演出集团”,以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为基地,以各类专业演出队伍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经营理念为手段,组建10个集杂技、马戏、魔术、舞蹈等演出为一体的现代化流动、固定演出剧场,建设演艺大楼和培训大楼,建成全省一流的杂技人材培训基地、专业演出基地,让项城杂技、马戏、魔术、舞蹈等演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到2019年实现演出收入4000万元。  项城市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  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传统优势,按照公司+农户+基地方式,在政策、信息、资金、市场开发等方面,通过资金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促进汝阳刘毛笔业的规模化、集团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2019年,公司投资3966万元进行改(扩)建工程,建成集毛笔生产、汝阳刘毛笔文化博物馆(包括蒙恬庙和刘寅祠)等为一体的毛笔生产、展览、销售基地,工程正在进行。在原来年产30万支的基础上,新增高档礼品笔产能6万套,中低档笔产能8万套,到2019年实现产值1.3亿元,建成同行业中河南最大、全国少有的毛笔生产企业。  五、保障措施  <P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24.8pt;MARGIN-TOP:0pt;TEXT-INDENT:27.44pt;MARGIN-BOTTOM:0pt;BACKGROUND:
/
本文档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