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13年高考数学答题模板(文)

2013-03-16 24页 doc 234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9758

暂无简介

举报
2013年高考数学答题模板(文)2013年高考数学答题策略技巧 一、历年高考数学试卷的启发  1.试卷上有参考公式,80%是有用的,它为你的解题指引了方向;  2.解答题的各小问之间有一种阶梯关系,通常后面的问要使用前问的结论。如果前问是证明,即使不会证明结论,该结论在后问中也可以使用。当然,我们也要考虑结论的独立性;  3.注意题目中的小括号括起来的部分,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二、答题策略选择  1.先易后难是所有科目应该遵循的原则,而数学卷上显得更为重要。一般来说,选择题的后两题,填空题的后一题,解答题的后两题是难题。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有的简...
2013年高考数学答题模板(文)
2013年高考数学答题策略技巧 一、历年高考数学试卷的启发  1.试卷上有参考公式,80%是有用的,它为你的解题指引了方向;  2.解答题的各小问之间有一种阶梯关系,通常后面的问要使用前问的结论。如果前问是证明,即使不会证明结论,该结论在后问中也可以使用。当然,我们也要考虑结论的独立性;  3.注意题目中的小括号括起来的部分,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二、答题策略选择  1.先易后难是所有科目应该遵循的原则,而数学卷上显得更为重要。一般来说,选择题的后两题,填空题的后一题,解答题的后两题是难题。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有的简单题目也可能是自己的难题,所以题目的难易只能由自己确定。一般来说,小题思考1分钟还没有建立解答,则应采取“暂时性放弃”,把自己可做的题目做完再回头解答;  2.选择题有其独特的解答方法,首先重点把握选择支也是已知条件,利用选择支之间的关系可能使你的答案更准确。切记不要“小题大做”。注意解答题按步骤给分,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写出可能用到的公式、方法、或是判断。虽然不能完全解答,但是也要把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写到答卷上。多写不会扣分,写了就可能得分。  三、答题思想方法  1.或方程或不等式的题目,先直接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  2.如果在方程或是不等式中出现超越式,优先选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面对含有参数的初等函数来说,在研究的时候应该抓住参数没有影响到的不变的性质。如所过的定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或是……; 4.选择与填空中出现不等式的题目,优选特殊值法;  5.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建立关于参数的等式或是不等式,用函数的定义域或是值域或是解不等式完成,在对式子变形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分离参数的方法;  6.恒成立问题或是它的反面,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注意二次函数的应用,灵活使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应该不重复不遗漏;  7.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定义完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有关,选择设而不求点差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韦达定理公式法;使用韦达定理必须先考虑是否为二次及根的判别式;  8.求曲线方程的题目,如果知道曲线的形状,则可选择待定系数法,如果不知道曲线的形状,则所用的步骤为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注意去掉不符合条件的特殊点);  9.求椭圆或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建立关于a、b、c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  10.三角函数求周期、单调区间或是最值,优先考虑化为一次同角弦函数,然后使用辅助角公式解答;解三角形的题目,重视内角和定理的使用;与向量联系的题目,注意向量角的范围; 11.数列的题目与和有关,优选和通公式,优选作差的方法;注意归纳、猜想之后证明;猜想的方向是两种特殊数列;解答的时候注意使用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体会方程的思想;  12.立体几何第一问如果是为建系服务的,一定用传统做法完成,如果不是,可以从第一问开始就建系完成;注意向量角与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都不相同,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三角函数值的转化;锥体体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3,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2 ;与球有关的题目也不得不防,注意连接“心心距”创造直角三角形解题;  13.导数的题目常规的一般不难,但要注意解题的层次与步骤,如果要用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可从已知或是前问中找到突破口,必要时应该放弃;重视几何意义的应用,注意点是否在曲线上;  14.概率的题目如果出解答题,应该先设事件,然后写出使用公式的理由,当然要注意步骤的多少决定解答的详略;如果有分布列,则概率和为1是检验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  15.三选二的三题中,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注意转化的方法,不等式题目注意柯西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平面几何重视与圆有关的知积,必要时可以测量;  16.遇到复杂的式子可以用换元法,使用换元法必须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有勾股定理型的已知,可使用三角换元来完成;  17.注意概率分布中的二项分布,二项式定理中的通项公式的使用与赋值的方法,排列组合中的枚举法,全称与特称命题的否定写法,取值范或是不等式的解的端点能否取到需单独验证,用点斜式或斜截式方程的时候考虑斜率是否存在等;  18.绝对值问题优先选择去绝对值,去绝对值优先选择使用定义;  19.与平移有关的,注意口诀“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只用于函数,沿向量平移一定要使用平移公式完成;  20.关于中心对称问题,只需使用中点坐标公式就可以,关于轴对称问题,注意两个等式的运用:一是垂直,一是中点在对称轴上。 四、每分必争  1.答题时间共120分,而你要答分数为150分的考卷,算一算就知道,每分钟应该解答1分多的题目,所以每1分钟的时间都是重要的。试卷发到手中首先完成必要的检查(是否有印刷不清楚的地方)与填涂。之后剩下的时间就马上看试卷中可能使用到的公式,做到心中有数。用心算简单的题目,必要时动一动笔也不是不行(你是写名字或是写一个字母没有人去区分)。  2.在分数上也是每分必争。你得到89分与得到90分,虽然只差1分,但是有本质的不同,一个是不合格一个是合格。高考中,你得556分与得557分,虽然只差1分,但是它决定你是否可以上重本线,关系到你的一生。所以,在答卷的时候要精益求精。对选择题的每一个选择支进行评估,看与你选的相似的那个是不是更准确?填空题的范围书写是不是集合形式,是不是少或多了一个端点?是不是有一个解应该舍去而没舍?解答题的步骤是不是按照公式、代数、结果的格式完成的,应用题是不是设、列、画(线性归化)、解、答?根据已知条件你还能联想到什么?把它写在考卷上,也许它就是你需要的关键的1分,为什么不去做呢?  3.答题的时间紧张是所有同学的感觉,想让它变成宽松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会放弃,准确的判断把该放弃的放弃,就为你多得1分提供了前提。  4.冷静一下,表面是耽误了时间,其实是为自己赢得了机会,可能创造出奇迹。在头脑混乱的时候,不防停下来,喝口水,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就在呼出的同时,你就会得到灵感。  5.题目分析受挫,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已知条件被你忽略,所以重新读题,仔细读题才能有所发现,不能停留在某一固定的思维层面不变。联想你做过的类似的题目的解题方法,把不熟悉的转化为你熟悉的也许就是成功。  6.高考只是人生的重要考试之一,其实人生是由每一分钟组成的。把握好人生的每一分钟才能真正把握人生。高考就是广州三模罢了,其实真正的高考是在你生活的每1分钟里。 2013年高考数学解答题答题 模板特征概述 数学解答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类重要题型,通常是高考的把关题和压轴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层次和选拔功能.目前的高考解答题已经由单纯的知识综合型转化为知识、方法和能力的综合型解答题.在高考考场上,能否做好解答题,是高考成败的关键,因此,在高考备考中学会怎样解题,是一项重要内容.本节以著名数学家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为理论依据,结合具体的题目类型,来谈一谈解答数学解答题的一般思维过程、解题程序和答题格式,即所谓的“答题模板”. “答题模板”就是首先把高考试题纳入某一类型,把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划分为一个个小题,按照一定的解题程序和答题格式分步解答,即化整为零.强调解题程序化,答题格式化,在最短的时间内拟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答题效率的最优化. 模板1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及求值问题 例1 已知函数f(x)=cos2(x+eq \f(π,12)),g(x)=1+eq \f(1,2)sin 2x. (1)设x=x0是函数y=f(x)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求g(x0)的值; (2)求函数h(x)=f(x)+g(x)的单调递增区间. 审题路线图 (1)对f(x)降幂扩角→求x0→g(x0). (2)化h(x)→h(x)=Asin(ωx+φ)+h→求单调区间. 规 范 解 答 示 例 构 建 答 题 模 板 解 (1)由题设知f(x)=eq \f(1,2)[1+cos(2x+eq \f(π,6))]. 因为x=x0是函数y=f(x)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所以2x0+eq \f(π,6)=kπ(k∈Z),即2x0=kπ-eq \f(π,6)(k∈Z). 所以g(x0)=1+eq \f(1,2)sin 2x0=1+eq \f(1,2)sin(kπ-eq \f(π,6)). 当k为偶数时,g(x0)=1+eq \f(1,2)sin(-eq \f(π,6))=1-eq \f(1,4)=eq \f(3,4); 当k为奇数时,g(x0)=1+eq \f(1,2)sineq \f(π,6)=1+eq \f(1,4)=eq \f(5,4). 第一步: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一般化成y=Asin(ωx+φ)+h的形式或y=Acos(ωx+φ)+h的形式. 如:f(x)=eq \f(1,2)cos(2x+eq \f(π,6))+eq \f(1,2),h(x)=eq \f(1,2)sin(2x+eq \f(π,3))+eq \f(3,2). 第二步:由三角函数值求角;由角求三角函数值. 第三步:由sin x、cos x的单调性,将“ωx+φ”看作一个整体,转化为解不等式问题. (2)h(x)=f(x)+g(x)=eq \f(1,2)[1+cos(2x+eq \f(π,6))]+1+ eq \f(1,2)sin 2x =eq \f(1,2)[cos(2x+eq \f(π,6))+sin 2x]+eq \f(3,2)=eq \f(1,2)(eq \f(\r(3),2)cos 2x+ eq \f(1,2)sin 2x)+eq \f(3,2) =eq \f(1,2)sin(2x+eq \f(π,3))+eq \f(3,2). 当2kπ-eq \f(π,2)≤2x+eq \f(π,3)≤2kπ+eq \f(π,2)(k∈Z),即kπ-eq \f(5π,12)≤x≤kπ+eq \f(π,12)(k∈Z)时, 函数h(x)=eq \f(1,2)sin(2x+eq \f(π,3))+eq \f(3,2)是增函数. 故函数h(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kπ-eq \f(5π,12),kπ+eq \f(π,12)](k∈Z). 第四步:明确表述结论. 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 如本题中,由x0求g(x0)时,由于x0中含有变量k,应对k的奇偶进行讨论. 模板2 与平面向量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 例2 已知向量a=(cos eq \f(3x,2),sin eq \f(3x,2)),b=(-sin eq \f(x,2),-cos eq \f(x,2)),其中x∈eq \b\lc\[\rc\](\a\vs4\al\co1(\f(π,2),π)). (1)若|a+b|=eq \r(3),求x的值; (2)函数f(x)=a·b+|a+b|2,若c>f(x)恒成立,求实数c的取值范围. 审题路线图 (1)|a+b|=eq \r(3)→a2+2a·b+b2=3→三角方程→求x. (2)化f(x)向量表示式为三角表示式→化简 f(x)=Asin(ωx+φ)+h→f(x)max→c>f(x)max. 规 范 解 答 示 例 构 建 答 题 模 板 解 (1)∵a+b=(cos eq \f(3x,2)-sin eq \f(x,2),sin eq \f(3x,2)-cos eq \f(x,2)), ∴|a+b|=eq \r(\b\lc\(\rc\)(\a\vs4\al\co1(cos \f(3x,2)-sin \f(x,2)))2+\b\lc\(\rc\)(\a\vs4\al\co1(sin \f(3x,2)-cos \f(x,2)))2)=eq \r(2-2sin 2x), 由|a+b|=eq \r(3),得eq \r(2-2sin 2x)=eq \r(3),即sin 2x= -eq \f(1,2).∵x∈eq \b\lc\[\rc\](\a\vs4\al\co1(\f(π,2),π)),∴π≤2x≤2π. 因此2x=π+eq \f(π,6)或2x=2π-eq \f(π,6),即x=eq \f(7π,12)或x=eq \f(11π,12). (2)∵a·b=-cos eq \f(3x,2)sin eq \f(x,2)-sin eq \f(3x,2)cos eq \f(x,2)=-sin 2x, ∴f(x)=a·b+|a+b|2=2-3sin 2x,∵π≤2x≤2π, ∴-1≤sin 2x≤0,0≤-3sin 2x≤3. ∴2≤f(x)=2-3sin 2x≤5. ∴[f(x)]max=5,由c>f(x)恒成立,得c>5. 第一步:根据向量运算将向量式转化为三角式; 第二步:化简三角函数式,一般化为y=Asin(ωx+φ)+h的形式; 第三步:解三角方程或求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最值; 第四步:明确规范地写出答案; 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和答题规范.如本题的易错点为易忽略x∈eq \b\lc\[\rc\](\a\vs4\al\co1(\f(π,2),π))这一条件. 模板3 由数列的前n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求通项an 例3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an+1=2Sn+1 (n∈N*),等差数列{bn}中,bn>0 (n∈N*),且b1+b2+b3=15,又a1+b1、a2+b2、a3+b3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Tn. 规 范 解 答 示 例 构 建 答 题 模 板 解 (1)∵a1=1,an+1=2Sn+1 (n∈N*), ∴an=2Sn-1+1 (n∈N*,n≥2), ∴an+1-an=2(Sn-Sn-1),即an+1-an=2an, ∴an+1=3an (n∈N*,n≥2).而a2=2a1+1=3,∴a2=3a1. ∴数列{an}是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an=3n-1 (n∈N*).∴a1=1,a2=3,a3=9, 在等差数列{bn}中,∵b1+b2+b3=15,∴b2=5. 又∵a1+b1、a2+b2、a3+b3成等比数列,设等差数列{bn}的公差为d,则有(a1+b1)(a3+b3)=(a2+b2)2. ∴(1+5-d)(9+5+d)=64,解得d=-10或 d=2, ∵bn>0 (n∈N*),∴舍去d=-10,取d=2, ∴b1=3,∴bn=2n+1 (n∈N*). 第一步:令n=1,由Sn=f(an)求出a1. 第二步:令n≥2,构造an=Sn- Sn-1,用an代换Sn-Sn-1(或用Sn-Sn-1代换an,这要结合题目特点),由递推关系求通项. 第三步:验证当n=1时的结论适合当n≥2时的结论. 如果适合,则统一“合写”;如果不适合,则应分段表示. 第四步:写出明确规范的答案. 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本题的易错点,易忽略对n=1和n≥2分两类进行讨论,同时忽视结论中对二者的合并. (2)由(1)知Tn=3×1+5×3+7×32+…+(2n-1)3n-2+(2n+1)3n-1,① ∴3Tn=3×3+5×32+7×33+…+(2n-1)3n-1+(2n+1)3n,② ∴①-②得-2Tn=3×1+2×3+2×32+2×33+…+2×3n-1-(2n+1)×3n =3+2(3+32+33+…+3n-1)-(2n+1)3n =3+2×eq \f(3-3n,1-3)-(2n+1)3n=3n-(2n+1)3n= -2n·3n, ∴Tn=n·3n. 模板4 立体几何中的基本关系与基本量问题 例4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 PD⊥平面ABCD,PD=DC=BC=1, AB=2,AB∥DC,∠BCD=90°. (1)求证:PC⊥BC (2)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 规 范 解 答 示 例 构 建 答 题 模 板 (1)证明 ∵PD⊥平面ABCD,BC⊂平面ABCD,∴PD⊥BC. 由∠BCD=90°,得CD⊥BC,又PD∩DC=D,PD、DC⊂平面PCD, ∴BC⊥平面PCD.∵PC⊂平面PCD,∴PC⊥BC. (2)解 连接AC,设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为h.∵AB∥DC,∠BCD=90°,∴∠ABC=90°. 从而由AB=2,BC=1,得△ABC的面积S△ABC=1.由PD⊥平面ABCD及PD=1, 得三棱锥P—ABC的体积V=eq \f(1,3)S△ABC·PD=eq \f(1,3). ∵PD⊥平面ABCD,DC⊂平面ABCD,∴PD⊥DC. 又PD=DC=1,∴PC=eq \r(PD2+DC2)=eq \r(2).由PC⊥BC,BC=1,得△PBC的面积S△PBC=eq \f(\r(2),2). 由VA—PBC=VP—ABC,即eq \f(1,3)S△PBC·h=V=eq \f(1,3),得h=eq \r(2),故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eq \r(2). 第一步:根据条件合理转化. 第二步:写清推证平行或垂直的所需条件,注意要充分. 第三步:写出结论. 第四步:将所求角或距离具体化. 第五步:计算角或距离. 第六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答题规范. 模板5 解析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例5 已知定点C(-1,0)及椭圆x2+3y2=5,过点C的动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 (1)若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是-eq \f(1,2),求直线AB的方程; (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eq \o(MA,\s\up15(→))·eq \o(MB,\s\up15(→))为常数?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审题路线图 设AB的方程y=k(x+1)→待定系数法求k→写出方程;设m存在即为(m,0)→求eq \o(MA,\s\up15(→))·eq \o(MB,\s\up15(→))→在eq \o(MA,\s\up15(→))·eq \o(MB,\s\up15(→))为常数的条件下求m. 规 范 解 答 示 例 构 建 答 题 模 板 解 (1)依题意,直线AB的斜率存在,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1), 将y=k(x+1)代入x2+3y2=5,消去y整理得 (3k2+1)x2+6k2x+3k2-5=0. 设A(x1,y1),B(x2,y2),则 由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是-eq \f(1,2),得eq \f(x1+x2,2)= -eq \f(3k2,3k2+1)=-eq \f(1,2),解得k=±eq \f(\r(3),3),适合①.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x-eq \r(3)y+1=0或x+eq \r(3)y+1=0. 第一步:假设结论存在. 第二步:以存在为条件,进行推理求解. 第三步:明确规范表述结论.若能推出合理结果,经验证成立即可肯定正确;若推出矛盾,即否定假设. 第四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 如本题中第(1)问容易忽略Δ>0这一隐含条件. 第(2)问易忽略直线AB与x轴垂直的情况. (2)假设在x轴上存在点M(m,0),使eq \o(MA,\s\up15(→))·eq \o(MB,\s\up15(→))为常数. (ⅰ)当直线AB与x轴不垂直时,由(1)知x1+x2= -eq \f(6k2,3k2+1),x1x2=eq \f(3k2-5,3k2+1). ③ 所以eq \o(MA,\s\up15(→))·eq \o(MB,\s\up15(→))=(x1-m)(x2-m)+y1y2=(x1-m)(x2-m)+k2(x1+1)(x2+1) =(k2+1)x1x2+(k2-m)(x1+x2)+k2+m2. 将③代入,整理得eq \o(MA,\s\up15(→))·eq \o(MB,\s\up15(→))=eq \f((6m-1)k2-5,3k2+1)+m2=eq \f(\b\lc\(\rc\)(\a\vs4\al\co1(2m-\f(1,3)))(3k2+1)-2m-\f(14,3),3k2+1)+m2 =m2+2m-eq \f(1,3)-eq \f(6m+14,3(3k2+1)). 注意到eq \o(MA,\s\up15(→))·eq \o(MB,\s\up15(→))是与k无关的常数,从而有6m+14=0,m=-eq \f(7,3),此时eq \o(MA,\s\up15(→))·eq \o(MB,\s\up15(→))=eq \f(4,9). (ⅱ)当直线AB与x轴垂直时,此时点A、B的坐标分别为eq \b\lc\(\rc\)(\a\vs4\al\co1(-1,\f(2,\r(3))))、eq \b\lc\(\rc\)(\a\vs4\al\co1(-1,-\f(2,\r(3)))), 当m=-eq \f(7,3)时,也有eq \o(MA,\s\up15(→))·eq \o(MB,\s\up15(→))=eq \f(4,9). 综上,在x轴上存在定点Meq \b\lc\(\rc\)(\a\vs4\al\co1(-\f(7,3),0)),使eq \o(MA,\s\up15(→))·eq \o(MB,\s\up15(→))为常数. 模板6 求概率问题 例6 某商场举行购物抽奖促销活动,规定每位顾客从装有编号为0,1,2,3的四个相同小球的抽奖箱中,每次取出一球记下编号后放回,连续取两次,若取出的两个小球号码相加之和等于6则中一等奖,等于5中二等奖,等于4或3中三等奖. (1)求中三等奖的概率; (2)求中奖的概率. 审题路线图 列出所有取球结果→中三等奖包括两个互斥事件 规 范 解 答 示 例 构 建 答 题 模 板 解 设“中三等奖”为事件A,“中奖”为事件B. 从四个小球中有放回地取两个共有(0,0),(0,1),(0,2),(0,3),(1,0),(1,1),(1,2),(1,3),(2,0),(2,1),(2,2),(2,3),(3,0),(3,1),(3,2),(3,3),共16种不同的结果. (1)记两个小球的号码之和为x,则由题意可知,事件A包括两个互斥事件:x=4,x=3. 事件x=4的取法有3种:(1,3),(2,2),(3,1),故P(x=4)=eq \f(3,16); 事件x=3的取法有4种:(0,3),(1,2),(2,1),(3,0),故P(x=3)=eq \f(4,16). 由互斥事件的加法公式,得P(A)=P(x=4)+P(x=3)=eq \f(3,16)+eq \f(4,16)=eq \f(7,16). 第一步:列出所有基本事件,计算基本事件总数; 第二步:将所求事件分解为若干个互斥的事件,或转化为其对立事件.(也许不用分解,但分解必须注意互斥) 第三步:分别计算每个互斥事件的概率. 第四步:利用概率的加法公式求出问题事件概率. 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答题规范. (2)由题意可知,事件B包括三个互斥事件:中一等奖(x=6),中二等奖(x=5),中三等奖(事件A). 事件x=5的取法有2种:(2,3),(3,2),故P(x=5)=eq \f(2,16); 事件x=6的取法有1种:(3,3),故P(x=6)=eq \f(1,16); 由(1)可知,P(A)=eq \f(7,16). 由互斥事件的加法公式,得P(B)=P(x=5)+P(x=6)+P(A)=eq \f(2,16)+eq \f(1,16)+eq \f(7,16)=eq \f(5,8). 模板7 函数的单调性、最值、极值问题 例7 设a∈eq \b\lc\(\rc\)(\a\vs4\al\co1(\f(2,3),1)),f(x)=x3-eq \f(3,2)ax2+b,x∈[-1,1]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eq \f(\r(6),2), (1)求常数a、b的值; (2)求f(x)的单调区间; (3)求f(x)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审题路线图 f(x)→f′(x)=0的根→极值与区间端点函数值→对可能的最值进行比较→分类讨论确定a、b的值→写出单调区间→求出极值. 规 范 解 答 示 例 构 建 答 题 模 板 解 f′(x)=3x2-3ax=3x(x-a). 令f′(x)=0,解得x1=0,x2=a. 当x变化时,f′(x)、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1 (-1,0) 0 (0,a) a (a,1) 1 f′(x) + 0 - 0 + f(x) -1-eq \f(3a,2) +b ↗ 极大 值b ↘ 极小值 b-eq \f(1,2)a3 ↗ 1-eq \f(3,2)a +b (1)由表可知,最大值应为f(0)或f(1). 又f(0)=b,f(1)=1-eq \f(3,2)a+b<1-eq \f(3,2)×eq \f(2,3)+b=b,故当x=0时,f(x)有最大值b. 又已知b=1,此时f(x)=x3-eq \f(3,2)ax2+1.由表可知,最小值应为f(-1)或f(a). 若x=a时,f(x)有最小值,则-eq \f(\r(6),2)=f(a)=1-eq \f(1,2)a3, 从而a3=2+eq \r(6)>1,a>1,与已知条件矛盾. 第一步: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如本题函数定义域为 [-1,1]. 第二步:求函数f(x)的导数f′(x). 第三步:求方程f′(x)=0的根. 第四步:利用f′(x)=0的根和不可导点的x的值从小到大顺次将定义域分成若干个小开区间,并列出. 第五步:由f′(x)在小开区间内的正、负值判断f(x)在小开区间内的单调性;求最值、极值. 第六步:明确规范地表述结论. 规 范 解 答 示 例 构 建 答 题 模 板 若x=-1时,f(x)有最小值,则-eq \f(\r(6),2)=f(-1)=-eq \f(3,2)a得a=eq \f(\r(6),3)∈eq \b\lc\(\rc\)(\a\vs4\al\co1(\f(2,3),1)). 此时f(a)=1-eq \f(1,2)a3=1-eq \f(\r(6),9)>0,故当a=eq \f(\r(6),3)时,f(x)的最小值为f(-1)=-eq \f(\r(6),2). 综上所述,a=eq \f(\r(6),3),b=1. (2)∵a=eq \f(\r(6),3),∴由表可知,f(x)在[-1,0)、eq \b\lc\[\rc\](\a\vs4\al\co1(\f(\r(6),3),1))上是增函数,f(x)在eq \b\lc\[\rc\)(\a\vs4\al\co1(0,\f(\r(6),3)))上是减函数. (3)∵b=1,∴由表可知f(x)极大值=f(0)=1, f(x)极小值=f(a)=1-eq \f(1,2) eq \b\lc\(\rc\)(\a\vs4\al\co1(\f(\r(6),3)))3=1-eq \f(\r(6),9). 第七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如本题第(1)问,对a,b的检验不可缺少,因为满足条件的a,b可能不存在. 模板8 含参数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例8 已知函数f(x)=x3+bx2+cx+d,当x=-eq \f(2,3)和x=1时取得极值. (1)求b和c的值; (2)若对于任意x∈[-1,2],f(x)<2d2-1恒成立,求d的取值范围. 审题路线图 f(x)→f′(x)→eq \b\lc\{\rc\ (\a\vs4\al\co1(f′\b\lc\(\rc\)(\a\vs4\al\co1(-\f(2,3)))=0,f′(1)=0))→求b,c→在[-1,2]上求f(x)的最大值→解不等式f(x)max<2d2-1→d的取值范围. 规 范 解 答 示 例 构 建 答 题 模 板 解 (1)∵f(x)=x3+bx2+cx+d,∴f′(x)=3x2+2bx+c. 又∵x=-eq \f(2,3)和x=1是f(x)的极值点, ∴ , 即 解之得 . 检验b=-eq \f(1,2),c=-2符合要求. 第一步:将问题转化为形如不等式f(x)≥a(或f(x)≤a)恒成立的问题. 第二步:求函数f(x)的最小值f(x)min或f(x)的最大值f(x)max. (2)由(1)知f(x)=x3-eq \f(1,2)x2-2x+d,∴f′(x)=3x2-x-2, 令f′(x)=0得x1=-eq \f(2,3),x2=1,当x∈[-1,-eq \f(2,3))时,f′(x)>0, 即f(x)在[-1,-eq \f(2,3))上为增函数. 当x∈(-eq \f(2,3),1)时,f′(x)<0,即f(x)在(-eq \f(2,3),1)上为减函数. 当x∈[1,2]时,f′(x)>0,即f(x)在(1,2]上为增函数. 又f(-eq \f(2,3))=eq \f(22,27)+d,f(2)=2+d,∴f(2)=2+d>f(-eq \f(2,3))=eq \f(22,27)+d, ∴当x∈[-1,2]时,f(x)max=2+d,又x∈[-1,2]时,f(x)<2d2-1恒成立. ∴2+d<2d2-1,解之得d<-1或d>eq \f(3,2),故d的取值范围是(-∞,-1)∪(eq \f(3,2),+∞). 第三步:解不等式f(x)min≥a(或f(x)max≤a). 第四步:明确规范地表述结论. 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规范解答.如本题重点反思每一步转化的目标及合理性,最大或最小值是否正确. 规律方法总结 高考数学解答题虽然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性,思维的灵活性,但所考查的数学知识、方法,基本数学思想是不变的,题目形式的设置是相对稳定的,因而本讲结合近几年高考的重点,热点题型,通过对答题思路的分析、梳理,构建了几类重点题型的“答题模板”,目的是给考生在考前一个回顾如何规范思维,如何有效答题的辅助材料.重点是思维过程、规范解答和反思回顾,结合着具体题型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答题程序.希望能够举一反三,对考生答题有所帮助. � EMBED Word.Document.8 \s ��� � EMBED Word.Document.8 \s ��� PAGE 8 _1394646059.doc eq f′(-\f(2,3))=0 eq f′(1)=0 _1394646154.doc eq (3×(-\f(2,3))2+2b×(-\f(2,3))+c=0 eq 3×12+2b×1+c=0
/
本文档为【2013年高考数学答题模板(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