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除草剂药害及药害的补救措施.doc

除草剂药害及药害的补救措施.doc

2018-03-02 28页 doc 71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4283

暂无简介

举报
除草剂药害及药害的补救措施.doc除草剂药害及药害的补救措施.doc 除草剂药害 (一)药害发生的原因 除草剂对作物的选择性是相对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合理使用,才对作物安全。在生产中使用除草剂,有多种原因可引起作物药害。 1(误用 误用在生产中时有发生,错把除草剂当成杀虫剂使用,或使用的除草剂品种不对。 2(除草剂的质量问题 如制剂中含有其它活性的成分,或加工质量差,出现分层等。由于药液不均匀导致药害。 3(使用技术不当 在生产中,许多药害是由于使用技术不当造成的。使用时期不正确、使用剂量过大或施药不均匀等都可能造成作物药害。如2.4-D在小...
除草剂药害及药害的补救措施.doc
除草剂药害及药害的补救措施.doc 除草剂药害 (一)药害发生的原因 除草剂对作物的选择性是相对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合理使用,才对作物安全。在生产中使用除草剂,有多种原因可引起作物药害。 1(误用 误用在生产中时有发生,错把除草剂当成杀虫剂使用,或使用的除草剂品种不对。 2(除草剂的质量问题 如制剂中含有其它活性的成分,或加工质量差,出现分层等。由于药液不均匀导致药害。 3(使用技术不当 在生产中,许多药害是由于使用技术不当造成的。使用时期不正确、使用剂量过大或施药不均匀等都可能造成作物药害。如2.4-D在小麦4叶期至拔节期使用很安全,但在小麦3叶期前和拔节后使用,就会造成药害。在喷药时,发生重喷现象也会造成作物药害。 4(混用不当 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能严重抑制水稻植株体内芳基酰胺酶的活性。如把敌稗与这些杀虫剂混用,敌稗在水稻植株不能迅速降解,而造成水稻药害。 5(雾滴飘移或挥发 喷施易挥发的除草剂,如短侧链的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其雾滴易挥发、飘移到邻近的作物上而发生药害。如在喷施2,4-D丁酯时,如果邻近种有棉花等敏感作物,就可能导致棉花药害。 6(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 在通气不良的稻田,过量或多次使用杀草丹,杀草丹发生脱氯反应,生成脱氯杀草丹,会抑制水稻生长,造成矮化现象。 7(施药器具清洗不干净 喷施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或盛装过除草剂的药桶,应清洗干净。如未清洗干净,残留有除草剂,再次使用时,可能造成敏感作物的药害。喷施2,4-D丁酯除草剂的喷雾器最好专用,因为该药不易清洗干净。对喷施过超高效除草剂的喷雾器也需清洗干净。因为残留在喷雾器中少量的药液也可能造成敏感作物的药害。 8(土壤残留 有些除草剂的残效期很长,被称为长残效除草剂,如绿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咪草烟、莠去津和广灭灵等。使用这些除草剂后,如下茬种植敏感作物有可能发生药害。这种药害被称为残留药害。 9(异常气候或不利的环境条件 使用除草剂后,遇到异常气候如低温、暴雨等可能导致药害发生。如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乙草胺对大豆安全。但施用乙草胺后下暴雨,大豆则会受害。 (二)药害的症状 作物药害症状随着除草剂的品种、作物种类和作物的生育期不同而异。但同一类除草剂所引起的作物药害症状还是有些相似的。 1( 激素类除草剂 激素类除草剂所造成的作物药害的典型症状是畸形,如叶片皱缩、成葱叶状,茎和叶柄弯曲,抽穗困难,畸形穗。药害症状持续时间长,在作物生育初期受害,在后期仍能现出受害症状。 2( 酰胺类除草剂 此类除草剂的典型药害症状是幼苗矮化、畸形。单子叶作物受害症状为心叶紧紧卷曲,不能正常展开。双子叶作物幼苗叶片皱缩成杯状,中脉缩短,叶尖向内凹。 3(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 此类除草剂的典型症状是根生长受抑制,根短而粗,根尖变厚。茎基或胚轴膨大。严重受害时不能出苗。 4(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 此类除草剂造成禾本科作物叶片不能从胚芽鞘中正常抽出,阔叶作物叶片畸形成杯状。 5( 二苯醚类除草剂 此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为叶片坏死斑,严重受害,整个叶片干枯、脱落。在正常剂量下,作物叶片也会有小烧伤斑点,但对作物生长无太大的影响。 6(三氮苯类除草剂 此类除草剂对作物药害症状为脉间失绿、叶缘发黄,进而叶片完全失绿、枯死。老叶片受害比新叶片重。 7( 取代脲类除草剂 此类除草剂和三氮苯类除草剂的药害相似。 8( 联吡啶类除草剂 此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为叶片出现灼烧斑、枯死和脱落。 9( 磺酰脲类和咪唑啉酮类除草剂 此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出现较慢,在施药后1-2周才逐渐出现分生组织区失绿、坏死,进而才发生叶片失绿、坏死。 10(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 此类除草剂最先影响幼嫩生长组织,心叶枯黄,继而老叶发黄、变紫,然后枯死,生长受抑制,植株矮小。 (三)药害的预防 1(药害的预防 在大面积施用某种除草剂前,一定要先试验。即使该药在其它地方已大面积应用,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因为除草剂的药效和安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某地施用安全,但在另一地就不见得安全。 选用质量可靠的除草剂,适时、适量、均匀施用。施药后,彻底清洗施药器具。施用长残效除草剂,应尽量在作物前期施用,严格控制用药量,并合理安排后茬。 在异常气候下不要施用除草剂。特别是在早春作物地施用除草剂,施药前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在寒潮前不要施药。 邻近有敏感的作物,不要施用易挥发或活性高的除草剂,以免产生飘移药害。 合理混用除草剂是防止药害的有效。另外,对那些不太安全的除草剂,应加上安全剂后再使用。此外,施药人员应受过专业。 2(药害的补救措施 25788可以防止和解除酰胺类除草剂的药害。BNA-80能有效抑制杀草丹的脱氯,避免水稻矮化。激素型除草剂造成的药害,可喷施赤霉素或撒石灰、草木灰、活性炭等缓解。光合作用抑制剂和某些触杀型除草剂的药害,可施用速效肥,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土壤处理剂的药害可通过翻耕、泡田和反复冲洗土壤,尽量减少残留。 当然,有些除草剂的药害是可以恢复的,如野燕枯喷药后,小麦叶片短时期变黄;草甘膦作为定向喷雾剂用于棉田,施用后,短时间内也会造成棉苗叶子发黄;都是属于可恢复的药害症状,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除草剂混用的 1(在充分了解除草剂特性的基础上,根据除草所要达到的目的,选择适当的除草剂进行混用。 2(一般情况下,混用的除草剂之间应不存在拮抗作用。在个别情况下,可利用拮抗作用来 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但应保证除草效果。 3(混用的除草剂之间应在物理、化学上有相容性,既不发生分层、结晶、凝聚和离析等物理现象,有效成分也不应发生化学反应。 4(利用除草剂间的增效作用提高对杂草的活性,同时也会提高对作物的活性。所以,要注意防止对作物产生药害。 苯甲酸类 1956年开发了用于大豆田除草的豆科威,1958年研制出麦草畏。苯甲酸类除草剂的基本化学结构是: 在苯环上对位和邻位取代与否或取代基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品种。苯甲酸类除草剂主要的品种有豆科威(chloramben)、麦草畏(dicamba)、敌草索(chlorthaldimethyl)、草芽平(2,3,6-TBA)、杀草畏(tricamba)、草地平(dinoben)等,但目前在大量使用的只有麦草畏。麦草畏的化学名为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商品名为百草敌。 苯甲酸类除草剂和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一样,能迅速被植物的根、叶吸收,通过韧皮部或木质部向下、向上传导,并在分生组织中积累,干扰内源生长素的平衡。麦草畏的选择性主要是由代谢降解差异而形成的。 麦草畏主要用于麦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及草坪,作茎叶处理,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 麦草畏在小麦拔节后使用易造成药害,其药害症状为植株松散、茎倾斜、弯曲、叶卷曲等,严重的会不结实。麦草畏和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一样,施用时雾滴飘移对邻近敏感的阔叶作物易造成药害。为了提高除草效果,麦草畏可和2,4-滴或2甲4氯混用。 苯氧羧酸类 1941年合成了第一个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品种2,4-滴,1942年发现了该化合物具有植物激素的作用,1944年发现2,4-滴和2,4,5-涕对田旋花具有除草活性,1945年发现除草剂2甲4氯。此类除草剂显示的选择性、传导性及杀草活性成为其后除草剂发展的基础,促进了化学除草的发展。迄今为止,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仍然是重要的除草剂品种。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基本的化学结构是: 由于在苯环上取代基和取代位不同,以及羧酸的碳原子数目不同,形成了不同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品种。常用的品种见表5-3-1和图5-3-1。2,4,5-涕(2,4,5-T)曾用作落叶剂大量使用过,因含有致畸物质二噁英而停用了。目前在中国使用的这类除草剂主要有2,4-滴和2甲4氯。 常见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品种 通 用 名 化 学 名 应 用 作 物 2,4-滴(2,4-D) 2,4-二氯苯氧乙酸 禾谷类作物、大豆、牧草、草坪、非耕地 2甲4氯(MCPA) 2-甲基-4-氯基苯氧乙酸 禾谷类作物、碗豆、亚麻、牧草、草坪、非耕地 2,4-滴丙酸(dichlorprop) 2,4-二氯苯氧丙酸 非耕地、草坪 2,4-滴丁酸(2,4-DB) 2,4-二氯苯氧丁酸 大豆、花生、豆科牧草 2甲4氯丙酸(mecoprop) 2-甲基-4-氯基苯氧丙酸 非耕地 2甲4氯丁酸(MCPB) 2-甲基-4-氯基苯氧丁酸 紫花豌豆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易被植物的根、叶吸收,通过木质部或韧皮部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在分生组织积累。这类除草剂具有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植物吸收这类除草剂后,体内的生长素的浓度高于正常值,从而打破了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影响到植物的正常代谢,导致敏感杂草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组织异常和损伤。其选择性主要是由于形态结构、吸收运转、降解方式等差异决定的。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作茎叶处理剂,用在禾谷类作物、针叶树、非耕地、牧草、草坪,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的阔叶杂草,如苋、藜、苍耳、田旋花、马齿苋、大巢菜、波斯婆婆纳、 播娘蒿等。大多数阔叶作物,特别是棉花,对这类除草剂很敏感。2,4-滴可作土壤处理剂,在大豆播后苗前施用。2,4-滴丁酸和2甲4氯丁酸本身无除草活性,须在植物体内经b氧化后转变成相应的乙酸后才有除草活性。豆科植物缺乏这种氧化酶,而对这两种除草剂具有耐药性。2,4-滴在低浓度下,能促进植物生长,在生产上也被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被加工成酯、酸、盐等不同剂型。不同剂型的除草活性大小为:酯>酸>盐;在盐类中,胺盐>铵盐>钠盐(钾盐)。剂型为低链酯时,具有较强的挥发性。酯和酸制剂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小,而盐制剂在沙土中则易移动,但在粘土中移动性也很小。 在使用这类除草剂时,要注意禾谷类作物的不同生长期和品种对其抗性有差异。如小麦、水稻在四叶期前和拔节后对2,4-滴敏感,在分蘖期则抗性较强。另外,防止雾滴飘移或蒸气易对周围敏感的作物产生药害。2甲4氯对植物的作用比较缓和,特别是在异常气候条件下对作物的安全性高于2,4-滴,飘移药害也比2,4-滴轻。 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是由赫司特公司首先开发的,1975年报道禾草灵具有除草活性,1976年陶氏化学公司发现了吡氟氯草灵,其后开发出多个品种。此类除草剂在中国广泛地用于阔叶作物防除禾本科杂草,精噁唑禾草灵是麦田防除看麦娘、野燕麦的主要除草剂品种之一。 此类除草剂的基本的化学结构是: 其中,R1为芳香基。*标记的碳原子是不对称的碳原子。所以,该类除草剂具有旋光性,R异构体具生物活性,S异构体则无活性或活性极低。常用的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品种见表5-3-2和图5-3-2。 常见芳氧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品种 通 用 名 商品名 化 学 名 备 注 喹禾灵(quizalofop) 禾草克 2-[4-(6-氯-2喹噁啉-氧基) 苯氧基]丙酸 R体和S体混合物 精喹禾灵(quizalofop-P) 精禾草克 (R)-2-[4-(6-氯-2喹噁啉氧基) 苯氧基]丙酸 R体 吡氟氯草灵(haloxyfop) 盖草能 (RS)-2-{4-[3-氯-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氧基}丙酸 R体和S体混合物 高效吡氟氯草灵(haloxyfop-P) 高效盖草能 (R)-2-[4-(3-氯-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氧基]丙酸甲酯 R体 精噁唑禾草灵(fenoxaprop-P) 骠马*、威霸 (R)-2-[4-(6-氯-2-苯并噁唑氧基)苯氧基]丙酸 R体 禾草灵(diclofop) 伊洛克桑 (RS)-2-[4-(2,4-二氯苯氧基)苯氧基]丙酸 R体和S体混合物 吡氟禾草灵(fluazifop) 稳杀得 (RS)-2-[4-(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氧基]丙酸 R体和S体混合物 精吡氟禾草灵(fluazifop-P) 精稳杀得 (R)-2-[4-(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氧基]丙酸 R体 *骠马是加有安全剂的精噁唑禾草灵。 大多数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能被植物叶片迅速吸收,在共质体中传导到根芽的分生组织。个别的品种如禾草灵除了被叶片吸收外,也被根吸收,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有限的传导。这类除草剂作用于乙酰辅酶A 羧化酶,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它们的选择性主要是由降解代谢差异造成的,在耐药性的植物体内能迅速地被降解成无活性的物质。 为了增加植物对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吸收,这类除草剂的商品制剂是酯,而不是酸,如喹禾灵的制剂是10%乙酯(quizalofop-ethyl), 吡氟氯草灵的制剂是甲酯(haloxyfop-methyl),植物吸收后迅速分解成有活性的酸。 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主要作为茎叶处理剂,用在阔叶作物田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有些品种也可用在禾谷类作物上,如禾草灵、骠马用在小麦田,威霸用在水稻田。 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药效受气温和土壤墒情影响较大。在气温低、土壤墒情差时施药,除草效果不好;在气温高、土壤墒情好、杂草生长旺盛时施药,除草效果好。这类除草剂和 干扰激素平衡的除草剂(如2,4-滴)有拮抗作用,即它们混用,除草效果会下降 环己烯酮类 环己烯酮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是由日本曹达公司在70年代发现,并合成了此类的第一个除草剂品种稀禾定。80年代初稀禾定商品化后,又开发出多个品种。在中国登记的有两个品种稀禾定(sethoxydim)和稀草酮(clethodim)。 稀禾定 商品名:拿捕净 化学名:2-(1-乙氧基亚氨丁基)-5-[2-(乙硫基)丙基]-3-羟基环己-2-烯酮 化学结构: 稀草酮 商品名:收乐通 化学名:(RS)-2-[(E)-1-[(E)-3-氯烯丙氧基亚氨基]丙基]-5-[2-(乙硫基)丙基]-3-羟基环己-2-烯酮 化学结构: 环己烯酮类化合物的除草剂的作用特性和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相似,能被植物的叶片吸收,并在韧皮部传导。作用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主要用在阔叶作物地防除禾草,对作物极安全。 环己烯酮类化合物的除草剂在阔叶作物和禾草之间的选择性是由于阔叶作物降解此类除草剂能力强以及其体内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对它们不敏感等原因。 酰胺类 1952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发现了氯乙酰胺类化合物具有除草活性,1956年正式生产了烯草胺。在60至70年代期间,酰胺类除草剂发展迅速,大多数品种是在这期间商品化的。酰胺类除草剂和其中的氯乙酰胺类除草剂的基本化学结构式为酰胺、氯乙酰胺。在中国常用的酰胺类除草剂品种见下表: 常见的酰胺类除草剂品种 通 用 名 商品名 化 学 名 应 用 作 物 甲草胺(alachlor) 拉索 N-甲氧甲基-α-氯代乙酰替-2,6-二乙基苯胺 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甘蔗、油菜、烟草、洋葱、番茄、辣椒 乙草胺(acetochlor) 禾乃斯 N-(乙氧甲基)-α-氯代乙酰替-2-乙基-6-甲基苯胺 玉米、大豆、花生、甘蔗、油菜 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 都尔、杜耳 N-(1-甲基-2-甲氧基异丙基)-α-氯代乙酰替-2-乙基-6-甲基苯胺 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甘蔗、油菜、烟草、芝麻、亚麻、红麻、茄科蔬菜 丙草胺(pretilachlor) 扫弗特* N-2-丙氧基乙基-α-氯代乙酰替-2,6-二乙基苯胺 大豆、玉米、花生、甘蓝。扫弗特安全地用于水稻 丁草胺(butachlor) 马歇特、去草胺 N-丁氧甲基-α-氯代乙酰替-2,6-二乙基苯胺 主要用在稻田;墒情特别好的旱地也可施用。 敌稗(propanil) 丙酰替3,4-二氯苯胺 稻田 萘丙酰草胺(napropamide) 大惠利 N,N-二乙基-2-(1-萘基氧)丙草胺 烟草、果菜、叶菜、大豆、花生 *扫弗特是含有安全剂的丙草胺。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是芽前土壤处理剂,主要由萌发的幼芽吸收(禾本科杂草的胚芽鞘,阔叶杂草的上、下胚轴),根部吸收是次要的;敌稗作为茎叶处理剂,易被植物的叶片吸收,在体内传导有限;而大惠利能被植物的根、叶吸收,但大惠利只作土壤处理剂,从根部吸收的药剂能传导到茎叶。 酰胺类除草剂的作用位点还不太清楚。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可抑制脂肪酸、脂类、蛋白质、类异戊二烯(包括赤霉素)、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敌稗抑制光合系统II的电子传递和花青素、RNA、蛋白质的合成,也影响细胞膜;大惠利抑制细胞分裂和DNA的合成。 酰胺类除草剂的选择性主要是由于植物的代谢(共轭和降解)差异,如敌稗在水稻和稗草之间的选择性由于水稻中芳基酰胺酶的含量比稗草中的高。芳基酰胺酶能迅速把敌稗降解成无活性的3,4-二氯苯胺和丙酸。杂草和作物根部所处的深度不一样和种子结构不同也是酰胺类土壤处理剂选择性的原因之一。 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和异丙甲草胺等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为1-3个月,对下茬作物无影响。而萘丙酰草胺在土壤中半衰期较长,用量高时,对下茬敏感作物可能产生药害。敌稗在土壤中很快降解,而无残留活性。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为土壤处理剂,能有效地防除未出苗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一些小粒种子阔叶杂草,对已出苗杂草无效;萘丙酰草胺也是土壤处理剂,但杀草谱比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广;敌稗为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活性差。甲草胺、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是旱地除草剂,其活性大小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甲草胺。丁草胺、扫弗特和敌稗用在稻田,防除稗草。 酰胺类土壤处理除草剂的药效受土壤墒情影响较大。在土壤干燥时施药,且施药后长期又无雨,不利于药效发挥。 由于酰胺类除草剂主要防除禾本科杂草,在生产中,常常和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混用,以便扩大杀草谱。如玉米地施用的乙阿(乙草胺+阿特拉津)、都阿(异丙甲草胺+阿特拉津),稻田用的丁苄(丁草胺+苄磺隆)等等。 取代脲类 40年代中期,报道了100来个取代脲类化合物具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50年代初发现了灭草隆的除草作用后,此类除草剂的许多品种相继出现,特别是在60-70年代期间,开发出一系列的卤代苯基脲和含氟脲类除草剂,提高了选择性,扩大了杀草谱,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地应用。我国60年代以来,研制了除草剂一号、敌草隆、绿麦隆、莎扑隆、异丙隆等品种,在推广化学除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的使用面积不大。取代脲类除草剂的化学结构的核心是脲,其化学结构为: 在脲分子中氨基上的取代基不同,而形成不同取代脲类除草剂品种。常见的脲类除草剂名称和应用作物见下表: 常见的酰胺类除草剂品种 通 用 名 化 学 名 应用的作物 绿麦隆,(chlorotoluron) N-(3-氯-4-甲基苯基)-N',N'-二甲基脲 小麦、大麦、玉米、大豆、花生 异丙隆(isoproturon) N-4-异丙基苯基-N',N'-二甲基脲 小麦、大麦、玉米、大豆、花生 莎扑隆 (cyperon) N-(α,α-二甲基苄基)-N'-对甲苯基脲 水稻、玉米、大豆、棉花 敌草隆(diuron) N-(3,4-二氯苯基)-N',N'-二甲基脲 棉花、大豆、玉米、水稻、甘蔗、马铃薯 取代脲类除草剂水溶性差,在土壤中易被土壤胶粒吸附,而不易淋溶。此类除草剂易被植物的根吸收,茎叶吸收少。因此,药剂须到达杂草的根层,才能杀灭杂草。取代脲类除草剂随蒸腾流从根传导到叶片,并在叶片积累,此类除草剂不随同化物从叶片往外传导。 取代脲类除草剂抑制光合作用系统II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光合作用。作物和杂草间吸收、传导和降解取代脲类除草剂能力的差异是这类除草剂选择性的原因之一,但作物和杂草根部的位差,也是这类除草剂选择性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取代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期长,在正常用量下,可达几个月,甚至一年多。对后茬敏感作物可能造成药害。在土壤中主要由微生物降解。 大多数取代脲类除草剂主要作苗前土壤处理剂,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阔叶 杂草的活性高于对禾本科杂草的活性;敌草隆和绿麦隆在土壤湿度大的条件下,苗后早期也有一定的效果;异丙隆则可作为苗前和苗后处理剂,在杂草2-5叶期施用仍有效;莎扑隆主要用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莎草,对其它杂草活性极低。敌草隆可防治眼子菜。 取代脲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与土壤墒情关系极大,在土壤干燥时施用,除草效果不好。另外,在沙质土壤田慎用,以免发生药害。 磺酰脲类 磺酰脲类除草剂品种的开发始于70年代末期。1978年Levitt等报道,绿磺隆(chlorsulfuron)以极低用量进行苗前土壤处理或苗后茎叶处理,可有效地防治麦类 与亚麻田大多数杂草。紧接着开发出甲磺隆,随后又开发出甲嘧磺隆、氯嘧磺隆、苯磺隆、阔叶散、苄嘧磺隆等一系列品种。此类除草剂发展极快,已在各种作物地使用,有些已成为一些作物田的当家除草剂品种。而且,新的品种还在不断地商品化。磺酰脲类除草剂由芳香基、磺酰脲桥和杂环三部分组成,其基本化学结构式为: 在每一组分上取代基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生物活性和选择性的极大变化。在中国常见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品种列于下表 常见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品种 通用名 其它名或商品名 化学名 应用作物 防治对象 绿磺隆(chlorsulfuron) 绿黄隆 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1-(2-氯苯基)磺酰脲 小麦、亚麻 阔叶草和禾草 甲磺隆(metsulfuron) 甲黄隆 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1-(2-甲氧基甲酰基苯基)磺酰脲 小麦、大麦 阔叶草和禾草 氯嘧磺隆(chlorimuron) 豆磺隆、豆草隆 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1-(2-甲氧基甲酰基苯基)磺酰脲 大豆 阔叶草和禾草 胺苯磺隆(ethametsulfuron) 油磺隆 3-(4-乙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1-(2-甲氧基甲酰基苯基)磺酰脲 油菜 阔叶草 苄嘧磺隆(bensulfuron) 苄黄隆、农得时 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1-(2-甲氧基甲酰基苯基)磺酰脲 水稻 阔叶草和莎草 噻吩磺隆(thifensulfuron) 阔叶散、宝收 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1-(2-甲氧基甲酰基噻吩-3-基)磺酰脲 小麦、玉米 阔叶草 苯磺隆(tribenuron) 巨星、阔叶净 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1-(2-甲氧基甲酰基苯基)磺酰脲 小麦 阔叶草 烟嘧磺隆(nicosulfuron) 玉农乐 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1-(3-二甲基氨基甲酰吡啶-2-基)磺酰脲 玉米 禾草和阔叶草 醚磺隆(cinosulfuron) 莎多伏 3-(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1-[2-(2-甲氧基乙氧基)苯基]磺酰脲 水稻 阔叶草和莎草 吡嘧磺隆(pyrazosulfuron) 草克星 5-(4,6-二甲基氧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1-甲基吡唑-4-甲酸乙酯 水稻 阔叶草和莎草 甲嘧磺隆(sulfometuron) 森草净 3-(4,6-二甲基嘧啶-2-基)-1-(2-甲氧基甲酰基苯基)磺酰脲 非耕地 阔叶草、禾草和莎草 磺酰脲类除草剂易被植物的根、叶吸收,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是支链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生物合成的一个关键酶。磺酰脲类除草剂对杂草和作物选择性主要是由于降解代谢的差异。 磺酰脲类除草剂为弱酸性化合物,在土壤中的淋溶和降解速度受土壤pH值影响较大。淋溶性随着土壤pH值的增加而增加;在酸性土壤中,降解速度快,在碱性土壤中降解速度慢。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活性极高,用量特别低,每公顷的施用量只需几克到几十克,被称为超高效除草剂。此类除草剂能有效地防除阔叶杂草,其中有些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也有抑制作用, 甚至很有效。大部分磺酰脲类除草剂(如甲磺隆、绿磺隆、甲嘧磺隆、苄嘧磺隆、氯嘧磺隆、胺苯磺隆、烟嘧磺隆)既能作苗前处理剂也能作苗后处理剂(杂草苗后早期),部分磺酰脲类除草剂(如苯磺隆、阔叶散)只能作茎叶处理剂,作土壤处理的效果不好。 施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后,敏感杂草的生长很快受抑制,3-5天后叶片失绿,接着生长点枯死,但杂草完全死亡则很慢,需要一到三周。 大部分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选择性强,对当季作物安全。但是,氯嘧磺隆对大豆的安全性不太好,在施用后,气温下降(<12?C)或遇高温(>30?C),可能出现药害。另外,施药后多雨,在低洼的地块也易出现药害。 有些磺酰脲类除草剂(如绿磺隆、甲磺隆、氯嘧磺隆、胺苯磺隆)属于长残效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持效期长。施用这些除草剂后,在下茬种植敏感作物,将会发生药害。如在小麦地施用甲磺隆或绿磺隆,下茬种值棉花就会出现药害。为了防止这些除草剂的残留药害,可采用混用的方法,降低它们的施用量。 由于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作用位点单一,杂草对它们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快。据国外报道,此类除草剂连续施用3-5年后,杂草就可能产生抗药性 咪唑啉酮类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是80年代初由美国氰胺公司(American Cyanamid Co.)开发的。它具有杀草谱广、选择性强、活性高等优点。此类除草剂的品种不多,但其特殊的功能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国内外正在大力开发。在中国大面积使用的只有咪草烟。 咪草烟(imazethapyr) 商品名:普杀特、普施特、咪唑乙烟酸 化学名:(RS)-5-乙基-2-(4-异丙基-4-甲基-5-氧代-2-咪唑啉-2-基)烟酸 化学结构式: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可被植物的叶片和根系吸收,在木质部与韧皮部内传导,积累于分生组织。其作用机理和磺酰脲类除草剂一样,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从而造成支链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的生物合成受阻。作物和杂草对此类除草剂的降解代谢速度的差异是其选择性主要原因。 咪草烟可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草及禾草。茎叶处理后,杂草立即停止生长,并在2,4周内死亡;土壤处理后,杂草顶端分生组织坏死,生长停止,虽然一些杂草能够发芽、出苗,但生长至2.5,5厘米时便逐渐死亡。 咪草烟属于长残效除草剂,只宜在东北单季大豆地区使用,施用后次年不宜种植敏感作物,如水稻、甜菜、油菜、棉花、马铃薯、高粱。 三氮苯类(三嗪类) 三氮苯类除草剂开发较早,1952年合成了第一个三氮苯类除草剂阿特拉津,1957年商品化,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商品化了多个品种。目前,这类除草剂仍在大量施用,如阿特拉津在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仍是玉米田的当家除草剂品种。 三氮苯类除草剂分两类:一类是均三氮苯类,其除草剂的基本化学结构中的六原环中的三个碳和三个氮是对称排列,目前,多数除草剂品种均属此类。另一类是偏三氮苯类除草剂,其六原环中的三个碳和三个氮是不对称排列。均三氮苯类除草剂的基本化学结构式为: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的命名有如下的规律: 当 R1= -Cl- 为……津 R1= -S- 为……净 R1= -O- 为……通 R1= =O 为……酮 常见的三氮苯类除草剂下表: 普通名其它名化学名应用作物西玛津 (simazine) 2-氯-4,6-二(乙胺基)-均三氮苯 玉米、高粱、甘蔗、果园 莠去津(atrazine) 阿特拉津 2-氯-4-乙胺基-6-异丙胺基-均三氮苯 玉米、甘蔗、果园 西草净(simetryne) 2-甲硫基-4,6-(二乙胺基)-均三氮苯 水稻、棉花、玉米、甘蔗、大豆、小麦 扑草净(prometryne) 2-甲硫基-4,6-双异丙胺基-均三氮苯 水稻、棉花、玉米、甘蔗、大豆、小麦 莠灭净(ametryn) 阿灭净 2-甲硫基-4-乙氨基-6-双丙胺基-均三氮苯 甘蔗、柑桔、玉米、大豆、马铃薯、豌豆、胡萝卜 氟草净 2-二氟甲硫基--4,6-双异丙胺基-均三氮苯 玉米、小麦、大豆、棉花 嗪草酮(metribuzin) 赛克津 4-氨基-6-特丁基-4,5-二氢-3-甲基-1,2,4-三嗪-5-酮 大豆、玉米 三氮苯类除草剂是土壤处理剂,能被植物根吸收,并通过非共质体传导到芽。有些品种如阿特拉津、扑草净兼有茎叶处理作用,能被叶片吸收,但不向下传导。此类除草剂属光合作用抑制剂。在所有农药品种中,它们的作用机理研究得最清楚。作用靶标酶是光合系统II中电子链中的QB,抑制电子从QA到QB,从而阻碍CO2的固定和ATP、NADH2的产生。 三氮苯类除草剂的选择性主要是由于它们在耐药作物体内降解代谢快,或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迅速与谷胱甘肽轭合成无活性的物质。利用作物和杂草根分布的位置不同,也可达到选择作用。 三氮苯类除草剂是土壤处理剂,大部分兼有茎叶处理作用,可在种值前、播后苗前、苗后早期施用,主要用来防除一年生杂草,对阔叶杂草的效果好于对禾本科杂草,对一些多年生阔叶杂草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对三氮苯类除草剂的药效影响较大。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吸附这类除草剂的作用强,使之活性降低,为了保证除草效果,需增加施用量。土壤干燥时施药,药剂被土表的土壤颗粒吸附,药剂不能分布到杂草的根层,除草效果也就不理想。 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残留期长,如施用量过大,可能对后茬小麦产生药害。另外,该药易污染地下水,在欧洲的一些国家被禁用。 在生产实际中,这类除草剂很少单用。为了扩大杀草谱,常和其它除草剂(如酰胺类除草剂)一起混用,或和其它除草剂制成混剂,如在中国玉米田大量使用的乙阿(乙草胺+阿特拉津)、普阿(普乐宝+阿特拉津)和都阿(异丙甲草胺+阿特拉津 氨基甲酸酯类 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是二十世纪中期Templeman等发现苯胺灵的除草活性后逐步开发出来的,随后相继出现燕麦灵、甜菜宁、黄草灵(asulam)、甜菜灵(desmedipham)等产品。其中甜菜宁和甜菜灵为双氨基甲酸酯类。在中国登记使用的有燕麦灵和甜菜宁。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基本化学结构为: 商品名:巴尔板 化学名:4-氯-2-丁炔基-N-(3-氯苯基)氨基甲酸酯 化学结构式: 甜菜宁(phenmedipham) 商品名:凯米丰、苯草敌 化学名:3-[(甲氧羰基)氨基]苯基-N-(3-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化学结构式: 氨基甲酸酯类的土壤处理剂主要通过植物的幼根与幼芽吸收,叶面处理剂则通过茎叶吸收。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性因除草剂品种不同而异,有的品种如磺草灵能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而甜菜宁、甜菜灵的传导性则很差。氨基甲酸酯类中的双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和三 氮苯类除草剂相似,抑制光合作用系统II的电子传递。而此类中的其它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则不完全清楚,主要作用是抑制分生组织中的细胞分裂。 燕麦灵对野燕麦有特效,用于麦类及油菜等作物田,于杂草出苗初期(1.5叶至2.5叶期)施用,防除野燕麦、看麦娘、雀麦等杂草。甜菜宁用在甜菜地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氨基甲酸酯除草剂对光比较稳定,光解作用较差。微生物降解是此类除草剂从土壤中消失的主要原因。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 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的氨基甲酸中的一个氧或两个氧被硫取代后,就称为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是1954年施多福(Stauffer)公司首先发现丙草丹的除草活性,随后又开发了禾大壮、灭草猛、丁草特等品种。60年代初孟山都(Monsanto)公司开发了燕麦敌一号与燕麦畏。60年代中期稻田高效除稗剂--杀草丹问世,不久即广泛应用。我国亦于1967年研制成燕麦敌2号,促进了我国除草剂创新工作。 在中国,有多个品种在稻、麦田及其它旱田施用,其中禾大壮和杀草丹是稻田主要的除草剂品种之一,被用作秧田、直播和抛秧稻田,亦用于移栽稻田。常见的品种列于下表: 常见的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品种 普通名 其它名 化学名 应用作物 防除对象 杀草丹 (benthiocarb) 禾草丹,稻草完, S-(4-氯苄基)-N,N-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酯 水稻 禾草、阔叶草、莎草 禾大壮 (molinate) 禾草特,草达灭,环草丹 N,N-六甲撑硫代氨基甲酸乙酯 水稻 稗草 燕麦畏(triallate) 野麦畏、三氯烯丹 S-2,3,3-三氯烯丙基-N,N-二异丙基硫代氨基甲酸酯 小麦、大麦、菠菜、甜菜、大豆、菜豆、豌豆 野燕麦 燕麦敌(diallate) 燕麦敌一号 S-2,3-二氯烯丙基-N,N-二异丙基硫代氨基甲酸酯 小麦、大麦、大豆、豌豆、马铃薯、甜菜、十字花科作物 野燕麦 灭草猛(vernolate) 卫农、灭草丹 S-丙基-N,N-二丙基硫代氨基甲酸酯 大豆、花生、烟草、甘薯 禾草、莎草和阔叶草 大多数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主要是被正在萌发的幼芽吸收,根部吸收少,可在非共质体内传导。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还不太清楚,可抑制脂肪酸、脂类、蛋白质、类异戊二烯、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杂草和作物间对此类除草剂的降解代谢或轭合作用的差异是其选择性的主要原因。位差、吸收与传导的差异也是此类除草剂选择性的原因之一。 此类除草剂主要作土壤处理剂,在播前或播后苗前施用。但禾大壮在稗草3叶期前均可施用。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的挥发性强,为了保证药效,旱地施用的除草剂品种施用后需混土。 二苯醚类 1930年Raiford等合成了除草醚,直到1960年罗门哈斯公司(Rohm and Haas)进行再合成并发现其除草活性后,开创了二苯醚类除草剂。近30年来此类除草剂有较大发展。先后研制出很多新品种,特别注目的是开发出一些高活性新品种,如甲羧醚(茅毒)、乙氧氟草醚(果尔)、杂草焚、虎威等。它们的除草活性超过除草醚10倍以上,因而单位面积用药量大大下降。同时,扩大应用到多种旱田作物及蔬菜。此类除草剂的基本化学结构为: 二苯醚类除草剂主要通过植物胚芽鞘、中胚轴吸收进入体内。作用靶标是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叶绿素的合成,破坏敏感植物的细胞膜。此类除草剂的选择性与吸收传导、代谢速度及在植物体内的轭合程度有关。 二苯醚类除草剂除草醚是较早在我国广泛应用的除草剂之一,曾是水稻田主要的除草剂品种。但由于除草醚能引起小鼠的肿瘤,鉴于这种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包括中国在 内许多国家已禁用该药。 此类除草剂属于触杀型除草剂,选择性表现为生理生化选择和位置选择两方面。受害植物产生坏死褐斑,对幼龄分生组织的毒害作用较大。松中昭一研究发现,凡是邻位及对位取代的品种都具有光活化作用,即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除草作用,在暗中则无活性;而间位取代的品种不论在光下或暗中,均产生除草活性。目前施用的品种都是邻位及对位取代的,均属光活化的除草剂。 目前,常见的二苯醚类除草剂品种列于下表: 其它名或商品名 化学名 应用作物 防除对象 乙氧氟草醚(oxyfluorfen) 果尔 2-氯-1-(3'-乙氧-4'-硝基苯氧)-4-三氟甲基苯 水稻、大豆、花生、棉花 阔叶草和禾草 三氟羧草醚(acifluorfensodium) 杂草焚、氟羧草醚 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2-硝基苯甲酸钠盐 大豆、花生、水稻、棉花 阔叶草 氟磺胺草醚(fomesafen) 虎威,除豆莠 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N-(甲基磺酰基)-2-硝基苯甲酰胺 大豆 阔叶草 乳氟禾草灵(lactofen) 克阔乐 2-硝基-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酸-1-(乙氧羰基)乙基酯 大豆、花生、马铃薯 阔叶草 乙氧氟草醚作土壤处理剂,可防除一年生阔叶草和禾草,而氟羧草醚、磺氟草醚、克阔乐作茎叶处理剂,只对阔叶草有效。在大豆地喷施氟羧草醚、磺氟草醚和克阔乐后,大豆叶片上会出现受害药斑,但药害症状会随着大豆的生长而逐渐消失,对大豆产量无明显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苯基肽亚胺类 N-苯基肽亚胺类是80年代开发出的新型除草剂,其除草活性和磺酰脲类一样高,用量极低,每公顷的用量只有十至几十克。此类除草剂在中国有利收(flumiclorac-pentyl)和速收(flumioxazin)。 N-苯基肽亚胺类除草剂被植物幼芽或叶片吸收。叶片吸收时不向下传导。作用机理和二苯醚类除草剂相似,作用靶标是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叶绿素的合成。 利收主要用在大豆和玉米地,苗后施用防除阔叶草。速收用在大豆和花生地,播后苗前施用防除阔叶草。 二硝基苯胺类 1960年筛选出具有高活性与选择性的氟乐灵,奠定了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重要地位。随后相继开发出一些新品种。此类除草剂的基本化学结构为: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主要通过正在萌发的幼芽吸收,根部的吸收是次要的。此类除草剂结合到微管蛋白上,抑制小管生长端的微管聚合,从而导致微管的丧失,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为土壤处理剂,在作物播前,或移栽前,或播后苗前施用。主要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种子繁殖的多年生禾本科杂草的幼芽,对一些小粒一年生阔叶杂草(如藜、苋等)有一定效应。棉花、大豆、向日葵、十字花科作物对此类除草剂的耐药性较强。 易于挥发和光解是此类除草剂的突出特性。因此,田间喷药后必须尽快进行耙地混土。其除草效果比较稳定,药剂在土壤中挥发的气体也起到重要的杀草作用,因而可适应于较干旱的土壤条件下使用。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中等或稍长,大多数品种的半衰期为2,3个月。正确使用时,对于轮作中绝大多数后茬作物无残留毒害。 目前使用的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品种不多,在中国使用的此类除草剂名称和应用作物见下表: 常见的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品种 通用名 商品名或其它名 化学名 使用作物 氟乐灵Trifluralin 茄科宁 N,N-二正丙基-2,6-二硝基-4-三氟甲基苯胺 大豆、花生、棉花、芝麻、豌豆、马铃薯、苜蓿、向日葵、胡萝卜、十字花科蔬菜 地乐胺butralin 双丁乐灵 N-仲丁基-4-特丁基-2,6-二硝基苯胺 大豆、花生、玉米、棉花、芝麻、豌豆、马铃薯、苜蓿、向日葵、西瓜、甜菜、甘蔗、蔬菜 二甲戊乐灵pendimethalin 除草通、施田补 N-1-(乙基丙基)-2,6-二硝基-3,4-二甲基苯胺 大豆、玉米、花生、棉花、蔬菜、烟草、甘蔗 由于此类除草剂主要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差。在生产中为提高防除效果,扩大杀草谱,常与防治阔叶杂草特效的除草剂混用或配合使用 有机磷类 1958年美国有利来路公司(Uniroyal Chemical)开发出第一个有机磷除草剂--伐草磷(2,4-DEP,Falone),随后相继研制出一些用于旱田作物、蔬菜、水稻及非耕地的品种如草甘膦、草丁膦、调节磷、莎稗磷、胺草磷、哌草磷、抑草磷、丙草磷、双硫磷等。有机磷类除草剂特性和作用方式随品种不同而异。 草甘膦(glyphosate) 其它或商品名:农达、镇草宁 化学名:N-(膦羧甲基)甘氨酸 化学结构式: 草甘膦能被植物的叶片吸收,并在体内传导,作用于芳香簇氨基酸合成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酶(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芳香簇氨基酸的合成。 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茎叶处理除草剂,土壤处理无活性。对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均有效。主要用在非耕地、果园。在中国,草甘膦是生产量较大的几个除草剂品种之一。 莎稗磷(anilofos) 商品名:阿罗津 化学名:S-[N-(4-氯苯基)-N-异丙基-甲酰甲基]-O,O-二甲基二硫代磷酸 化学结构式: 莎稗鳞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土壤处理除草剂。主要被幼芽和地下茎吸收。抑制植物细胞分裂与伸长,对处于萌发期的杂草幼苗效果最好。该除草剂用于移栽水稻田,也可用于棉花、油菜、大豆、玉米、小麦等,防除一年生禾草(如稗、马唐、狗尾草、牛筋草、野燕麦)以及鸭舌草、异型莎草、牛毛毡、马齿苋、苋、陌上菜等。水稻插秧后4,8天用药。 双丙氨膦(bialaphos)和草丁膦(gluphosinate) 双丙胺膦是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发酵液中分离、提纯的一种三肽天然产物。这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其作用比草甘膦快,比百草枯慢,而且对多年生植物有效,对哺乳动物低毒,在土壤中半衰期较短(20-30天)。双丙氨膦本身无除草活性,在植物体内降解成具有除草活性的草丁膦和丙氨酸。据此,德国已人工模拟开发成功草丁膦(Glufosinate,HOE39866)除草剂,已被广泛应用。 这两种除草剂是非选择性茎叶处理剂,在植物体内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性极差,当双丙氨膦被靶标植物代谢时,产生植物毒素phosphinothricin[L-2-氨基-4-(羟基)(甲基)氧膦基丁酸]抑制谷氨酸合成酶(GS)活性,阻止氨被同化成必需的氨基酸,导致植物体氨中毒。氨的积累破坏细胞,并直接抑制光合作用。 双丙氨膦和草丁膦是非选择性茎叶处理剂,在土壤中迅速降解消失而无土壤处理活性,主要用在非耕地防除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禾草和阔叶草。 但是,在抗草丁膦和耐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田中,可以,较为安全地使用这2种除草剂。这已在北美和欧洲应用于生产中。 联吡啶类 联吡啶类除草剂是在50年代末开始开发的,此类除草剂有两个重要的品种百草枯(paraquat)和敌草快(diquat)。在中国,百草枯是主要的灭生性除草剂品种之一,在非耕地、果园广泛地使用。 百草枯 商品名:克芜踪 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酸盐或三硫酸甲酯盐) 化学结构式: 联吡啶类除草剂是触杀型的灭生性茎叶处理剂,能迅速被叶片吸收,并在非共质体向上传导,但不在韧皮部向下传导,故不能杀死杂草地下部。此类除草剂抑制光合作用系统I,需在光下才发挥除草活性。 联吡啶类除草剂能被土壤胶体迅速、强烈吸附,故土壤处理无活性。此类除草剂主要用在非耕地、果园。在农田使用时,常常是在作物播种前或播后苗前杀灭已长出的大草,或在作物苗长大后,采用行间定向喷雾。敌草快还常被用作催枯干燥剂。 其它 使它隆(fluroxypyr)(氯氟吡氧乙酸) 商品名:治莠灵、氟草定、Starane 化学名:4-氨基-3,5-二氯-6-氟-2-吡啶氧乙酸 化学结构式: 使它隆为选择性内吸传导激素型除草剂。其杀草作用与2,4-D相似,引起偏上性,木质部导管堵塞并变棕色,植株枯萎,脱叶,坏死。选择性是由于杂草对药剂的吸收、传导及生化反应不同。该药在环境中常被淋溶入下层土壤,残留期较长,对动物毒性低。在小麦分蘖期使用,也可用于其它禾谷类作物田,防除一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如猪殃殃、繁缕、水花生、打碗花、马齿苋、宝盖草、泽漆、蓼等。也用于非耕地,防除阔叶杂草。 排草丹(bentazone) 其它名称或商品名:灭草松、百草克、苯达松 化学名:3-异丙基-1H-苯并-2,1,3-噻二嗪-4-酮-2,2-二氧化物 化学结构式: 苯达松是选择性茎叶处理除草剂,主要抑制光合作用中的希尔反应。苯达松在植物体内传导作用很小,因此,喷药时药液雾滴要均匀覆盖杂草叶面。禾本科与豆科植物体降解该药的能力强而具耐药性,多种阔叶杂草与莎草则对该药敏感。 适应用于水稻、麦类、大豆及玉米等作物,防除马齿苋、猪殃殃、繁缕、波斯婆婆纳、苋以及碎米莎草、异型莎草、牛毛毡、萤蔺、眼子菜、扁秆藨草、鸭舌草、节节菜等。 野燕枯(difenzoquat) 其它名:双苯唑快,Avenge 化学名:1,2-二甲基-3,5-二苯基吡唑硫酸甲酯 化学结构式: 野燕枯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除草剂。作用于野燕麦的生长点分生组织,影响细胞分裂和伸长。在麦类及油菜等作物田防除野燕麦,于野燕麦3叶期至分蘖末期施药。 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 其它名或商品名:快杀稗、杀稗王 化学名:3,7-二氯-8-喹啉羧酸 化学结构式: 二氯喹啉酸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具有激素型除草剂的特点,与生长素类物质的作用症状相似。通常经根部以及萌动的种子、叶吸收。水稻根部能将其分解而失活,因而对水稻安全。受害杂草嫩叶出现轻微失绿现象,叶片出现纵向条纹并弯曲。 主要用在移栽和直播稻田防除稗草,对大龄稗草(4,7叶期)也有效。直播田使用时,应在秧苗1叶1心后施用,以免发生药害。最佳施药时间在稗草2,4叶期,保水撒施或排水后保湿喷雾均可。喷药后2,3天灌水,保持3,5厘米水层5,7天。 噁草酮(oxadiazon) 其它名或商品名:噁草灵、农思它,Ronstar 化学名:5-特丁基-3-(2,4-二氯-5-异丙氧苯基)-1,3,4-噁二唑啉-2-酮 化学结构式: 噁草酮是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该剂经杂草幼苗吸收,使幼苗停止生长,继而腐烂死亡。主要抑制植物体ATP形成。有光时才能发挥除草活性。适于水稻,也可用于大豆、棉花等作物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以苗前土壤处理为佳。 根据对杂草和作物的选择性 1(选择性除草剂(selective herbicide):这类除草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杀死杂草,而对作物无毒害,或毒害很低。如2,4-滴、2甲4氯、百草敌、苯达松、燕麦畏、敌稗和稳杀得等。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只在一定的剂量下,对作物特定的生长期安全。施用剂量过大或在作物敏感期施用会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甚至完全杀死作物。 2(非选择性除草剂或灭生性除草剂(non-selective herbicide):这类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都有毒害作用,如草甘膦、百草枯 (克芜踪)等。这类除草剂主要用在非耕地或作物出苗前杀灭杂草,或用带有防护罩的喷雾器在作物行间定向喷雾。 根据对不同类型杂草的活性 1(禾本科杂草除草剂:主要用来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如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能防除很多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对其它杂草无效。又如二氯喹啉酸,对稻田稗草特效,对其它杂草无效或效果不好。 2(莎草科杂草除草剂:主要用来防除莎草科杂草的除草剂,如莎扑隆,能在水、旱地防除多种莎草,但对其它杂草效果不好。 3(阔叶杂草除草剂:主要用来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2,4-滴、百草敌、苯达松和苯磺隆。 4(广谱除草剂:有效地防除单、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烟嘧磺隆(玉农乐)能有效地防除玉米地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又如灭生性的草甘膦对大多数杂草有效。 根据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方式 1(内吸性传导型除草剂(translocated herbicide):这类除草剂可被植物根或茎、叶、芽鞘等部位吸收,并经输导组织从吸收部位传导至其它器官,破坏植物体内部结构和生理平衡,造成杂草死亡,如2甲4氯、稳杀得和草甘膦等。 2(触杀性除草剂(contact herbicide):这类除草剂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或移动性很差,只能杀死植物直接接触药剂的部位,不伤及未接触药剂的部位,如敌稗和百草枯等。 根据施用时间 1(苗前处理除草剂(preemergence herbicide):这类除草剂在杂草出苗前施用,对未出苗的杂草有效,对出苗杂草活性低或无效。如大多数酰胺类、取代脲类除草剂等。 2(苗后处理剂(postemergence herbicide):这类除草剂在杂草出苗后施用,对出苗的杂草有效,但不能防除未出苗的杂草,如喹禾灵、2甲4氯和草甘膦等。 3(苗前兼苗后处理剂(或苗后兼苗前处理剂):这类除草剂既能作为苗前处理剂,也能作为 苗后处理剂,如甲磺隆和异丙隆等。
/
本文档为【除草剂药害及药害的补救措施&#46;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